人教版高中语文 第3课 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 第3课 哈姆雷特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哈姆莱特(节选)》解析与探究(上) 预习提示 《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最主要的悲剧作品之一。这是一部感悟人 生的巨著,有人甚至说是迄今为止最透彻的人生写照。全剧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 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叔父克劳 狄斯杀害兄长、篡夺王位、骗娶兄嫂的罪行;哈姆莱特为了复仇开始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 莱特察觉了内情,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 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 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 姆莱特误杀躲在幕后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 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识破了克劳狄斯的奸计逃了回来,克劳狄斯又设计让哈 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决斗比剑。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城堡中的厅堂》, 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 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圈套。 课文难度大,为了更好地领会作品深刻的含义,建议采用下面的学习方法: 1. 赏读这篇戏剧要注意作品反映事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哈姆莱特的故 事,最早见于 12 世纪末丹麦历史学家萨克索所著的《丹麦史》,讲述的是发生在 8 世纪末丹麦 的历史故事。16 世纪末英国作家把它改编成戏剧,以复仇为主题,极为流行,但已失传,莎士 比亚的作品一般公认是根据那部失传的悲剧改编的,但莎士比亚采用借古讽今的办法,把这个 中世纪的复仇故事写成为一个具有新时代特点和深刻意义的社会悲剧。尽管剧情发生在中世纪 的丹麦,然而剧中所写的矛盾冲突和社会环境处处使人联想到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的英国现实, 即伊丽莎白末年。此时正是英国封建关系瓦解,资本主义关系兴起的交替时代。一方面,君主 专制进一步加强,并日益暴露出它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另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加 紧了对农民的掠夺。作品充分体现了时代的社会本质,揭示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2.欣赏戏剧,要把握人物之间的关系,看看它如何推动剧情发展。“比剑”是《哈姆莱特》 最后的一个场面,也是全剧的高潮,剧中各种矛盾错杂交叉,有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的矛盾, 有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的矛盾,还有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既互相勾结又各怀不同心计的矛盾, 还有国王仇子和王后爱子的矛盾,赏析这一部分,要注意主要人物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是如何 推动情节的发展。 3.赏析课文节选的这一部分,要注意从文化的角度进行解读,因此,对西欧的文化,特别 是中世纪的宗教文化,骑士文化(包括决斗的文化)和风俗习性,要有一定的了解,不然就有 可能对剧本的内容不理解,甚至还可能作出错误的解读。例如对奥斯里克充当说客那一节,《教 师用书》说只是为了“插科打诨”,“不是剧情发展所必需的”,即是不明“决斗文化”的误 读。 课文解读 课文的第一部分,开头至“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这里写的是本场戏的第 一个情节。在剧本的第四幕里,哈姆莱特杀死了大臣波洛涅斯之后,奸王克劳狄斯感到“让这 家伙任意胡闹,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但是也“不能把严刑峻法加在他的身上,他是为糊涂 的群众所喜爱的”,所以在“深思熟虑”之后,决定把他送往英国,企图借英王之手把他杀死。 途中,哈姆莱特遇到海盗,混斗中上了海盗的船,受到海盗礼遇,于是又回到丹麦。哈姆莱特 在这里向他的好友霍拉旭叙述他逃回丹麦的经过,揭露了奸王克劳狄斯的凶恶阴险,表现了哈 姆莱特的机智。 哈姆莱特及霍拉旭上。 哈姆莱特 这事谈到这里为止,现在我可以让你知道另外一段事情。你还记得当初的一切经 过情形吗?[这是一个过渡句,“这事”指的是上场戏里哈姆莱特在奥菲利亚墓地同 意和雷欧提斯决斗。“另外一段事情”指的是克劳狄斯把哈姆莱特送去英国,企图 借英王之手杀死哈姆莱特。] 霍 拉 旭 记得,殿下! 哈姆莱特 当时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使我不能睡眠;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 还要难堪。[这是哈姆莱特形容他前去英国途中的处境和心情。当时克劳狄斯派了吉 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同行,实际上是监视哈姆莱特。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本 来是哈姆莱特的儿时好友,后来被克劳狄斯收买用来监视哈姆莱特。]我就鲁莽行事 ①。——结果倒鲁莽对了,我们应该承认,有时候一时孟浪②,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 些为我们的深谋密虑所做不成功的事;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来,无论我们怎 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①鲁莽行事: 指下文所述哈姆莱特篡改国书一事。②孟浪:鲁莽草率。)[在这里,哈姆莱特把他 偶尔识破克劳狄斯的奸计,设计杀死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活着逃回丹麦,看 作是天意,这反映了他的基督教义的宿命论思想。这句话同时也为下面故事情节的 发展作了暗示。“辛苦图谋”的克劳狄斯,结果被全无图谋的哈姆莱特所杀,这是 为什么?用莎士比娅的话来说,是“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霍 拉 旭 这是无可置疑的。 哈姆莱特 我从舱里起来,把一件航海的宽衣罩在我的身上,在黑暗之中摸索着找寻那封公 文,果然给我达到目的,摸到了他们的包裹;我拿着它回到我自己的地方,害怕使 我忘记了礼节,我大胆地拆开了他们的公文,在那里面,霍拉旭——啊,堂皇的诡 计!——我发现一道严厉的命令,借了许多好听的理由为名,说是为了丹麦和英国 双方的利益,决不能让我这个险恶的人物逃脱,接到公文之后,必须不等磨好利斧, 立即枭下我的首级。[哈姆莱特叙述克劳狄斯的奸计。克劳狄斯送哈姆莱特赴英国时, 曾经说尽甜言蜜语,说这样是为了“关心你的安全”,这里他又“借了许多好听的 理由”,要英王“不等磨好利斧,立即枭下”哈姆莱特的首级”,作者用对比的方 法充分揭露了克劳狄斯这个笑面虎借刀杀人的阴险。] 霍 拉 旭 有这等事?[“霍拉旭——啊,堂皇的诡计!”“有这等事?”剧作先后通过哈姆 莱特的惊惶和霍拉旭的惊异,从侧面衬托克劳狄斯的奸诈到了无以复加和令人难以 置信的地步。] 哈姆莱特 这一封就是原来的国书;你有空的时候可以仔细读一下。可是你愿意听我告诉你 后来我怎么办吗?[哈姆莱特把铁证交给朋友,继续申述他设计杀死奸臣吉尔登斯吞 和罗森格兰兹的经过。] 霍 拉 旭 请您告诉我。 哈姆莱特 我既然感觉到危急四伏,——我还没有向我的脑筋商量一段序幕,脑筋就把全戏 安排好了。我坐下来另外写了一通国书,字迹清清楚楚。从前我曾经抱着跟我们那 些政治家们同样的意见,认为字体端正是一件有失体面的事,总是想竭力忘记这一 种技能,可是现在它却对我有了大大的用处。你知道我写些什么话吗? 霍 拉 旭 嗯,殿下。 哈姆莱特 我用国王的名义,向英王提出恳切的要求,因为英国是他忠心的藩属,因为两国 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发荣繁茂,因为和平的女神必须永远戴着她的 荣冠,沟通彼此的情感,以及许许多多诸如此类的重要理由,请他在读完这一封信 以后,不要有任何的迟延,立刻把那两个传书的来使处死,连忏悔的时间都不要准。 [克劳狄斯用阴谋诡计企图杀害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也用同样的阴谋诡计杀害了克劳 狄斯的帮凶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这里体现了莎士比亚的一个观点,即对待像 克劳狄斯之类的恶人及其帮凶必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霍 拉 旭 可是国书上没有盖印,那怎么办呢? 哈姆莱特 啊,就在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出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我的衣袋里恰巧藏着我 父亲的私印,它跟丹麦的国玺是一个式样的;我把伪造的国书照着原来的样子折好, 签上名字,盖上印玺,把它小心封好,归还原处,一点没有露出破绽。下一天就遇 见了海盗,那以后的情形,你早已知道了。[“一切都是上天预先注定”,照应了前 文宿命论的说法,为下文哈姆莱特在比剑中偶然刺杀克劳狄斯埋下伏笔。“下一天 就遇见海盗”,指的是哈姆莱特的船遇到海盗的船以后,哈姆莱特在打斗中上了海 盗的船,而吉尔登斯吞们却抛下哈姆莱特扬帆而去。海盗们知道哈姆莱特是王子后, 对他很客气,放他回来了。] 霍 拉 旭 这样说来,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是去送死的了。 哈姆莱特 哎,朋友,他们本来是自己钻求这件差使的;我在良心上没有对不起他们的地方, 是他们自己的阿谀献媚断送了他们的生命。[哈姆莱特从“良心”上为自己的行为解 脱。]两个强敌猛烈争斗的时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却去插身在他们的刀剑中间, 这样的事情是最危险不过的。[这里的“两个强者”指的是国王克劳狄斯和王子哈姆 莱物,这句话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一个处世哲学,在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中,弱势 者要学会回避矛盾,不要卷入矛盾的漩涡。] 霍 拉 旭 想不到竟是这样一个国王! 哈姆莱特 你想,我是不是应该——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 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如 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①天性的蟊贼②,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 (①戕害:qiānɡhài,残害。②蟊贼:原指吃禾苗根、节的害虫,文中比喻危害国 家、民众的坏人。蟊,máo。)[阅读《哈姆莱特》必须懂得一点基督教义的常识, 《哈姆莱特》全剧都贯串了宗教意识和绅士意识。哈姆莱特在采取重大行动的时候, 比如前述的设计除掉吉尔登斯吞和罗森格兰兹,这里的该不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 杀死克劳狄斯,都要首先进行“良心”的拷问,通过“良心”这一关,这便是基督 教义的反映。中世纪教会倡导的标准是,完美的人应具备“七德”:信仰、希望、 神爱、正义(公正)、坚毅(勇敢)、节制(自制)、审慎。按照神学教义,只有 贞洁无罪的信徒,死后方可升天,而犯有这样那样罪孽的人死后将入地狱。哈姆莱 特要把复仇的思想变为行动,就必须杀人流血,而基督教义提倡爱人,爱一切的人, 爱罪人,爱你的仇人,“耶穌代替罪人死在十字架上”。所以,哈姆莱特的复仇与 基督爱人如己的宽容精神背道而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一个:为自己的良心寻找 铁证,只有它能把报仇杀人的行动合法化,杀敌见血而不见责于良心,触犯教义而 又能使灵魂升入天堂。哈姆莱特复仇,原先只有鬼神的暗示,演戏的猜测,并无实 证,现在哈姆莱特手中有了国书,也就有了铁证,他过了良心这一关,所以他认定 复仇的时机来到了:“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其次,阅读《哈 姆莱特》还必须懂得一点骑士文化的常识。哈姆莱特生活在中世纪盛行骑士精神的 时代,骑士精神主张复仇必须光明正大,与对手决斗要公平、公正。因此,哈姆莱 特复仇还必须选择一个光明正大的场合,这是当时风行的荣誉精神,也就是骑士精 神或绅士精神的表现,哈姆莱特复仇必须通过这个荣誉关。在当时的社会,荣誉观 对一个骑士,亦即绅士来说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哈姆莱特如果在私下里结果克 劳狄斯的性命,虽然无愧于教徒的良心,又完成了父王交给他的复仇大业,但在世 人眼中,却会被看成一个叛逆者、弑君者,或是把恶人送上天堂的坏人,总要大损 其荣誉。如果他能在一个公众的场合,在把克劳狄斯全部罪恶公诸于众之后,当着 众人光明正大地复仇,作为基督教徒的哈姆莱特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作为骑士英 雄的王子可以芳名永存人间。因此,哈姆莱特在复仇过程中反复地进行“良心”的 拷问,目的就在这里。他复仇的行动迟迟不能见诸行动,原因也在这里。] 霍 拉 旭 他不久就会从英国得到消息,知道这一回事情产生了怎样的结果。 哈姆莱特 时间虽然很局促,可是我已经抓住眼前这一刻工夫;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在说一个 “一”字的一刹那之间了结。[哈姆莱特认为复仇的时机已经来到,应当立即动手。] 可是我很后悔,好霍拉旭,不该在雷欧提斯之前失去了自制;因为他所遭遇的惨痛, 正是我自己的怨愤的影子。我要取得他的好感。可是他倘不是那样夸大他的悲哀, 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哈姆莱特本认定他复仇的时机已经来到,应当 立即行动;但是,就在此时,节外生枝,他同意了与雷欧提斯比剑,所以哈姆莱特 后悔一时冲动,担心比剑会迟延他的复仇计划。此时的哈姆莱特并不知道,比剑正 是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密谋的结果,目的是借比剑的机会将他杀死。剧本通过哈姆 莱特的这句台词巧妙地引出比剑的情节。] 课文第二部分,“霍 拉 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至“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 破裂了”。这是比剑中的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奸王克劳狄斯在决斗之前假惺惺派大臣奥斯里克 前来调停,实际上是用激将之法,挑逗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借此把他杀害,哈姆莱特不 知有诈,把它当作一场公平的友谊比赛接受下来。赏读比剑这一场戏还必须知道一点西方有关 “决斗”的常识。决斗文化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决斗这个词汇在英语里是 “因 关乎到荣誉而进行的预先妥当安排的在两人之间的正式格斗”。首先他是有关荣誉的,然后双 方是身份相等的,因此,决斗只可能发生在“绅士”之间。通常一方提出来决斗正是由于对方 损害了自己作为一个绅士所享有的荣誉。尽管提出和接受决斗面临着生命的危险,它是一种勇 气的象征,但是决斗中身着考究的燕尾服、头戴大礼帽、手提文明棍、一脸冷漠的西方绅士更 多地是要体现一种遵守规则的克制风度。决斗双方故意打击对方非致命部位,如果故意置对方 于死地则被认为是一种不名誉的做法。说到底,决斗并非是杀人游戏,是一场尊严与荣誉的游 戏,只是博取荣誉的台阶。决斗盛行于中世纪,是绅士之间解决矛盾冲突常用的一种方式。决 斗有着严格的一整套程序与规范,比如决斗前有一位或两位公认客观的人物从中调停,调停失 败后才会进行正式的决斗。剧中奥斯里克就是国王派来的假惺惺的调停人。决斗也必须是平等 的和光明正大的,任何阴谋诡计都为社会所不齿。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原因,年轻的哈姆莱特和 他的好友霍拉旭根本想不到这场决斗中间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剧本通过这个情节为下面 的比剑蓄势,暗示了哈姆莱特处境的危险。 霍 拉 旭 不要作声!谁来了? 奥斯里克上。 奥斯里克 殿下,欢迎您回到丹麦来! 哈姆莱特 谢谢您,先生。(向霍拉旭旁白)你认识这只水苍蝇吗? 霍 拉 旭 (向哈姆莱特旁白)不,殿下。 哈姆莱特 (向霍拉旭旁白)那是你的运气,因为认识他是一件丢脸的事。他有许多肥田美 壤;一头畜生要是作了一群畜生的主子,就有资格把食槽搬到国王的席上来了。他 “咯咯”叫起来简直没个完,可是——我方才也说了——他拥有大批粪土。[这里通 过哈姆莱特与霍拉旭的旁白来介绍奥斯里克的为人,表现哈姆莱特内心深处对奥斯 里克的厌恶。这里的台词表现了莎士比亚善用比喻的语言风格。将奥斯里克比喻为 “水苍蝇”,暗示哪里有坏事,哪里就会有他的身影。“他有许多肥田美壤;一头 畜生要是作了一群畜生的主子,就有资格把食槽搬到国王的席上来了”,这是说他 是一个拥有很多奴隶的贵族,因而成为了王宫的大臣。“他拥有粪土”,照应前文 的“水苍蝇”,比喻他手下有一大批肮脏的坏蛋。] 奥斯里克 殿下,您要是有空的话,我奉陛下之命,要来告诉您一件事情。 哈姆莱特 先生,我愿意恭聆大教。您的帽子是应该戴在头上的,您还是戴上去吧。 奥斯里克 谢谢殿下,天气真热。 哈姆莱特 不,相信我,天冷得很,在刮北风哩。 奥斯里克 真的有点儿冷,殿下。 哈姆莱特 可是对于像我这样的体质,我觉得这一种天气却是闷热得厉害。 奥斯里克 对了,殿下;真是说不出来的闷热。可是,殿下,陛下叫我来通知您一声,他已 经在您身上下了一个很大的赌注。殿下,事情是这样的—— 哈姆莱特 请您不要这样多礼。(促奥斯里克戴上帽子。)[“您的帽子是应该戴在头上的, 您还是戴上去吧。”至“(促奥斯里克戴上帽子。)”这段幽默风趣的对话,从两 个方面表现了奥斯里克的性格。一是脱帽的细节,见人把帽子脱掉是一种礼貌,奥 斯里克和哈姆莱特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没必要脱帽,可奥斯里克坚持脱帽,显示 了惯于阿谀媚上的性格;二是关于天气的议论,哈姆莱特说热,他跟着说热,哈姆 莱特说冷,他马上转口说冷,充分表现了他惯于看风使舵、拍马奉迎的性格。这个 惯于吹牛拍马的人奉克劳狄斯之命前来当调停人,而且还是这场比剑的裁判,让读 者悬心:哈姆莱特一定凶多吉少。] 奥斯里克 不,殿下,我还是这样舒服些,真的。殿下,雷欧提斯新近到我们的宫廷里来; 相信我,他是一位完善的绅士,充满着最卓越的特点,他的态度非常温雅,他的仪 表非常英俊;说一句发自衷心的话,他是上流社会的指南针,因为在他身上可以找 到一个绅士所应有的品质的总汇。 哈姆莱特 先生,他对于您这一番描写,的确可以当之无愧;虽然我知道,要是把他的好处 一件一件列举出来,不但我们的记忆将要因此而淆乱,交不出一篇正确的账目来, 而且他这一艘满帆的快船,也决不是我们失舵之舟所能追及;可是,凭着真诚的赞 美而言,我认为他是一个才德优异的人,他的高超的禀赋是那样稀有而罕见,说一 句真心的话,除了在他的镜子里以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个跟他同样的人,纷纷追踪 求迹之辈,不过是他的影子而已。 奥斯里克 殿下把他说得一点不错。 哈姆莱特 您的用意呢?为什么我们要用尘俗的呼吸,嘘在这位绅士的身上呢? 奥斯里克 殿下? 霍 拉 旭 自己所用的语言,到了别人嘴里,就听不懂了吗?先生,你有话直说了吧。 哈姆莱特 您向我提起这位绅士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奥斯里克 雷欧提斯吗? 霍 拉 旭 (向哈姆莱特旁白)他的钱袋已经空了,所有金子般的漂亮话都用尽了。 哈姆莱特 正是雷欧提斯。[上面这几段台词耐人寻思,奥斯里克先是极力向哈姆莱特夸耀雷 欧提斯,但是当哈姆莱特用几乎同样的语言夸赞雷欧提斯并且追问他这样做“是什 么意思”时,他却故意闪烁其辞,假装糊涂,这便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暗示 这家伙心怀鬼胎。] 奥斯里克 我知道您不是不明白—— 哈姆莱特 您真能知道我这人不是不明白,那倒很好;可是,说老实话,即使你知道我是明 白人,对我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好,您怎么说? 奥斯里克 我是说,您不是不明白雷欧提斯有些什么特长—— 哈姆莱特 那我可不敢说,否则我要和他较量较量;可是要知道一个人的底细,应该先知道 他自己。 奥斯里克 殿下,我的意思是说他的武艺;人家都称赞他的本领一时无两。[直到哈姆莱特 一再追问,奥斯里克才露出本意,吞吞吐吐说出“人家都称赞”雷欧提斯的武艺“一 时无两”,言下之意是你哈姆莱特的剑术根本不是雷欧提斯的对手。奥斯里克为什 么这么说呢?这是和霍拉旭一样在劝说哈姆莱特放弃比剑吗?不,原来这是克劳狄 斯的阴谋所在。剧本第三幕里,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说:自从你出国后, 就有许多 人在哈姆莱特面前提起你的超众的武艺,“你的所有长处加起来, 也没比那个使他 (哈姆莱特)更嫉妒”,当哈姆莱特听到夸奖你的武艺时,“他就妒火攻心,恨不得 你能马上归国, 与他比个高下”。可见克劳狄斯完全摸透了哈姆莱特的性格,奥斯 里克则是秉承了主子的意图,故意采用激将之计。年少气盛的哈姆莱特不知就里, 果然上了他们的圈套。] 哈姆莱特 他会使些什么武器? 奥斯里克 长剑和短刀。 哈姆莱特 他会使这两种武器吗?很好。 奥斯里克 殿下,陛下已经用六匹巴巴里的骏马跟他打赌;在他的一方面,照我所知道的, 押的是六柄法国的宝剑和好刀,连同一切鞘带钩子之类的附件,其中有三柄的悬链 尤其珍奇可爱,跟剑柄配得非常合式,式样非常精致,花纹非常富丽。 哈姆莱特 您所说的悬链是什么东西? 霍 拉 旭 (向哈姆莱特旁白)我知道您要听懂他的话,非得翻查一下注解不可。 奥斯里克 殿下,悬链就是挂带。 哈姆莱特 要是我们腰间挂着大炮,用这个名词倒还合适;在那一天没有来到以前,我看还 是就叫它挂带吧。好,说下去;六匹巴巴里骏马对六柄法国宝剑,附件在内,外加 三个花纹富丽的悬链;法国产品对丹麦产品。可是,为什么要有这一番你所谓的“打 赌”呢? 奥斯里克 殿下,陛下跟他打赌,要是你们两人交起手来,在十二个回合之中,他至多不过 多赢您三着;可是他却觉得他可以稳赢九个回合。殿下要是答应的话,马上就可以 试一试。[奥斯里克说出奸王克劳狄斯下赌的方法,雷欧提斯必须在赢得九剑的情况 下才有可能获得赌注,表面上是为了保护哈姆莱特,但这样就把哈姆莱特摆在了弱 者的地位,这在盛行勇武的骑士精神的时代,实际上是对哈姆莱特荣誉的轻视和侮 辱。奸王和奥斯里克的目的是进一步用此激将之法,诱逼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 哈姆莱特 要是我答应个“不”字呢? 奥斯里克 殿下,我的意思是说,假如您答应跟他当面比较高低。[这句台词完全暴露了他 的真实目的。] 哈姆莱特 先生,我还要在这厅堂里散散步。您去回陛下说,现在倒正是我一天之中休息的 时间。叫他们把比赛用的钝剑预备好了,要是这位绅士愿意,陛下也不改变他的意 见的话,我愿意尽力为他博取一次胜利;如果失败,那我也不过丢了一次脸,受他 几击罢了。[哈姆莱特最终答应了比剑,但是他对其中的奸诈毫无察觉,他估计比剑 最坏的后果也不过是“丢了一次脸,受他几击罢了”。] 奥斯里克 我就照这样去回话吗? 哈姆莱特 您就照这个意思去说,随便您再加上一些什么新颖词藻都行。 奥斯里克 我保证为殿下效劳。[哈姆莱特同意比剑,这是奸王和奥斯里克求之不得的答复, “保证”二字见出了奥斯里克内心难以掩饰的喜悦。] 哈姆莱特 不敢,不敢。(奥斯里克下)多亏他自己保证,别人谁也不会替他张口的。 霍 拉 旭 这一只小鸭子顶着壳儿逃走了。[这是用比喻的方法讽刺奥里斯克自以为得计的 丑态。] 哈姆莱特 他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然后吮吸。像他这一 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 慧使傻瓜和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这 是哈姆莱特对当时的以奥斯里克为代表的吹牛拍马的世风的批判。] 课文的第三部分,“一贵族上”至“随它去”。写哈姆莱特在比剑前的不祥预感。在这里, 莎士比亚再次把哈姆莱特放在一个基督教环境里。虽然哈姆莱特对于将要来临的与雷欧提斯的决 斗怀有不祥的预感,霍拉旭也建议他相信这种感觉退出比剑,但他又一次搬出基督的宿命论的观 点,回答说:“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他相信生死 祸福,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都是上帝的安排。 一贵族上。 贵 族 殿下,陛下刚才叫奥斯里克前来见您,据他回去报告,说您在这厅上相候; 他叫我再来问您一声,您是不是仍旧愿意跟雷欧提斯比剑,还是慢慢再说。[贵族的 这段台词进一步表现了克劳狄斯的奸诈,明明他用尽心机已经诱使哈姆莱特与雷欧 提斯比武,却又故意询问他是否愿意比剑。他这是巧用各种办法制造假象,好像他 是尽到了父王的责任,婉劝哈姆莱特放弃比剑,比剑全出自哈姆莱特自己的本意, 如果哈姆莱特比剑身亡与他全无干系。] 哈姆莱特 我没有改变我的初心,一切服从陛下的旨意。现在也好,无论什么时候都好,只 要他方便,我总是随时准备着,除非我丧失了现在所有的力气。 贵 族 陛下、娘娘,跟其他的人都要到这儿来了。 哈姆莱特 他们来得正好。 贵 族 娘娘请您在开始比赛以前,对雷欧提斯客气几句。[王后是真心为哈姆莱特 着想,希望哈姆莱特用客气的言词化解他与雷欧提斯之间的怨仇,从而避免这场决 斗的流血冲突。] 哈姆莱特 我愿意服从她的教诲。(贵族下。) 霍 拉 旭 殿下,您在这一回打赌中间,多半要失败的。 哈姆莱特 我想我不会失败。自从他到法国去以后,我练习得很勤;我一定可以把他打败。 [哈姆莱特对比剑充满信心,暗示哈姆莱特不会输在剑技上。]可是你不知道我的心 里是多么不舒服;那也不用说了。 霍 拉 旭 啊,我的好殿下—— 哈姆莱特 那不过是一种傻气的心理;可是一个女人也许会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疑虑而惶 惑。[这里写哈姆莱特“因为一种莫名其妙的疑虑而惶惑”,这里也许是暗示了哈姆 莱特对这场比剑中的阴谋有一丝的察觉,因而和霍拉旭一样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也 许是暗示了哈姆莱特害怕比剑可能影响他复仇的计划,因而对比剑有些迟疑犹豫。] 霍 拉 旭 要是您心里不愿意做一件事,那么就不要做吧。我可以去通知他们不用到这儿来, 说您现在不能比赛。 哈姆莱特 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 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 备着就是了。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身而去, 不是更好吗?随它去。[这段台词从两个方面表现了哈姆莱特的性格,一是他的宿 命论思想,哈姆莱特相信一切“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作者用这种思想来解释了 故事的结局,因为哈姆莱特正是在全无准备的情况下杀死了对比剑进行了精心布局 和策划的克劳狄斯,完成了复仇的任务,仿佛一切都是天意。二是哈姆莱特坦然面 对生死的英雄气概:“一个人既然在离开世界的时候,只能一无所有,那么早早脱 身而去,不是更好吗?”正因为哈姆莱特有这种视死如归的精神,所以在决斗中他 虽然知道已经中毒,马上就会身亡,但是仍然能鼓起勇气,把克劳狄斯刺杀,又逼 着他喝下毒药,然后从容平静地离开人世。] 课文第四部分,“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至结 尾,这是写比剑的过程,是全剧的高潮,也是故事的结局,敌我双方汇聚一堂,进行一场生死 的大搏斗。这一部分又可以细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至“来, 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留心看啊”。写比剑交手前各方的对话和准备行动。克劳狄斯假 意要双方和解,哈姆莱特诚心表示和解,但是雷欧提斯为了“名誉”不愿放弃复仇的行动。选 剑时,雷欧提斯按照预先的计谋调换了毒剑;克劳狄斯提出在哈姆莱特击中对手时,要放炮、 击鼓、奏乐,喝酒,表示庆贺,实际是要用毒酒害死哈姆莱特。一切都在按克劳狄斯的预谋进 行,而哈姆莱特全无察觉。剧本通过这些情节,渲染了一种万分危急的氛围。 国王、王后、雷欧提斯、众贵族、奥斯里克及侍从等持钝剑等上。 国 王 来,哈姆莱特,来,让我替你们两人和解和解。(牵雷欧提斯、哈姆莱特 二人手使相握。)[假意调停和解,一幅十足的笑面虎嘴脸。] 哈姆莱特 原谅我,雷欧提斯;我对不起你,可是你是个堂堂男子,请你原谅我吧。这儿在 场的众人都知道,你也一定听见人家说起,我是怎样被疯狂害苦了。凡是我的所作 所为,足以伤害你的感情和荣誉、激起你的愤怒来的,我现在声明都是我在疯狂中 犯下的过失。难道哈姆莱特会做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吗?哈姆莱特决不会做这种 事。要是哈姆莱特在丧失他自己的心神的时候,做了对不起雷欧提斯的事,那么就 不能算是哈姆莱特做的,哈姆莱特不能承认。那么是谁做的呢?是他的疯狂。既然 是这样,那么哈姆莱特也是属于受害的一方,他的疯狂是可怜的哈姆莱特的敌人。 当着在座众人之前,我承认我隔屋放箭误伤了我的兄弟;我现在要向他请求大度包 涵,宽恕我的不是出于故意的罪恶。[哈姆莱特遵照王后的嘱咐,向雷欧提斯道歉, 将自己的过失归因于“疯狂”,希望求得他的谅解,主动表达了与对手和解的愿望。 哈姆莱特的这番话生动地表现了哈姆莱特的个性。这段话真挚、恳切,打动人心, 与他一贯尖刻、讥嘲、不留情面的的语言风格完全相反。之所以有这种变化,是因 为哈姆莱特对雷欧提斯的遭遇感同身受,对无意中杀死了他的父亲在良心上深深地 自我谴责,对他为父复仇的行动产生了由衷的同情和理解。这段话语,表现了哈姆 莱特善良、美好、富有同情心的天性。在交手前哈姆莱特向雷欧提斯请求谅解的这 一番话也富有动作性,对此后剧情的发展产生了影响:由于雷欧提斯表示接受了他 的“友好的表示”,比剑虽然没有避免,但是气氛较为友善。所以第一、第二回合 他都无心进攻,延缓了克劳狄斯的毒计的实现;第三回合里,雷欧提斯决心击中哈 姆莱特的时候,旁白“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因此刺得不深,药性 发作较慢;临死前,他终于醒悟,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这一切使得哈姆莱特能 抓住最后的时机杀死克劳狄斯。] 雷欧提斯 按理讲,对这件事情,我的感情应该是激动我复仇的主要力量,现在我在感情上 总算满意了;但是另外还有荣誉这一关,除非有什么为众人所敬仰的长者,告诉我 可以跟你捐除宿怨,指出这样的事是有前例可援的,不至于损害我的名誉,那时我 才可以跟你言归于好。目前我且先接受你友好的表示,并且保证决不会辜负你的盛 情。[对哈姆莱特的道歉,雷欧提斯虽然表示在感情上获得了满足,但是在名誉上难 以通过,只有“为众人敬仰的长者”出面调停,才可以与哈姆莱特言归于好。雷欧 提斯所说的“长者”当是暗指克劳狄斯,但是,狡猾的克劳狄斯对此无动于衷,比 剑在哈姆莱特的不情愿中开场。] 哈姆莱特 我绝对信任你的诚意,愿意奉陪你举行这一次友谊的比赛。给我们剑。来。 雷欧提斯 来,给我一柄。 哈姆莱特 雷欧提斯,我的剑术荒疏已久,只能给你帮场;正像最黑暗的夜里一颗吐耀的明 星一般,彼此相形之下,一定更显得你的本领的高强。 雷欧提斯 殿下不要取笑。 哈姆莱特 不,我可以举手起誓,这不是取笑。[在这几段对话里,哈姆莱特再次表示了自 己的诚意,愿意为对手“帮场”,满足了雷欧提斯对荣誉的欲望。] 国 王 奥斯里克,把剑给他们。哈姆莱特侄儿,你知道我们怎样打赌吗? 哈姆莱特 我知道得很清楚,陛下;可惜您把赌注下在实力较弱的一方了。 国 王 我想我的判断不会有错。你们两人的技术我都领教过;但是后来他又有了进 步,所以才规定他必须多赢几着。[克劳狄斯再次摆出伪善的姿态,好像一切都是为 哈姆莱特着想,目的是为了麻痹哈姆莱特。] 雷欧提斯 这一柄太重了;换一柄给我。 哈姆莱特 这一柄我很满意。这些剑都一样长吗? 奥斯里克 是,殿下。(二人准备比剑。)[正常的决斗是公正、平等和光明正大的,对手 的任何一方都不能私带或私自选择武器,但是雷欧提斯按照事先与克劳狄斯设计的 阴谋,私自换剑,裁判奥斯里克竟然大开绿灯,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对此也没 有提出异议。] 国 王 替我在那桌子上斟下几杯酒。要是哈姆莱特击中了第一剑或是第二剑,或者 在第三次交锋的时候争得上风,让所有的碉堡上一齐鸣起炮来;国王将要饮酒慰劳 哈姆莱特,他还要拿一颗比丹麦四代国王戴在王冠上的更贵重的珍珠丢在酒杯里。 把杯子给我;鼓声一起,喇叭就接着吹响,通知外面的炮手,让炮声震彻天地,报 告这一个消息,“现在国王为哈姆莱特祝饮了!”来,开始比赛吧;你们,裁判员, 留心看啊。[奸王克劳狄斯把他笑面虎的伪善姿态推向极致,击鼓、吹奏、放炮、祝 酒,赠送珍珠,仿佛一切都是为了给哈姆莱特打气,实际上在甜言蜜语之中包藏了 一个不可告人的罪恶。] 第二层次,“哈姆莱特 请了,先生”至“雷欧提斯亦受伤”。这是比剑的全过程。阴 险毒辣的克劳狄斯在设计借雷欧提斯之手杀死哈姆莱特的同时,又设下一计,企图用毒酒害死 哈姆莱特,但是哈姆莱特没有喝酒,而王后却喝了酒,克劳狄斯的阴谋受挫;雷欧提斯由于良 心的责备,出剑未用全力,哈姆莱特连续得胜。眼看克劳狄斯的如意算盘会全部落空,这时克 劳狄斯对雷欧提斯采用了激将法,哈姆莱特也对雷欧提斯未用全力表示了不满,从而激起了雷 欧提斯求胜的欲望,于是比剑进入白热化,在一场势均力敌的决斗中,两人各自中了毒剑。 哈姆莱特 请了,先生。 雷欧提斯 请了,殿下。(二人比剑。) 哈姆莱特 一剑。 雷欧提斯 不,没有击中。 哈姆莱特 请裁判员公断。 奥斯里克 中了,很明显的一剑。 雷欧提斯 好;再来。 国 王 且慢;拿酒来。哈姆莱特,这一颗珍珠是你的;祝你健康!把这一杯酒给他。 (喇叭齐奏。内鸣炮。) 哈姆莱特 让我先赛完这一局;暂时把它放在一旁。来。[比剑开始,哈姆莱特占尽先机, 很快胜了一剑,克劳狄斯以庆贺胜利为名,劝哈姆莱特饮酒,企图把他毒死,但哈 姆莱特因为比剑时不能喝酒,婉言拒绝,克劳狄斯计谋首次受挫。](二人比剑)又 是一剑;你怎么说? 雷欧提斯 我承认给你碰着了。 国 王 我们的孩子一定会胜利。 王 后 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暗示王后在全神贯注地观看比剑,儿子的 一举一动尽在她的掌握之中。]来,哈姆莱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 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莱特。[表现了母亲对儿子关怀备至。] 哈姆莱特 好妈妈! 国 王 乔特鲁德,不要喝。 王 后 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 国 王 (旁白)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王后出于对儿子的关爱,为庆贺儿子的胜 利主动代替儿子喝酒,克劳狄斯本是害死王子,却是误伤王后,他的阴谋再次受挫。] 哈姆莱特 母亲,我现在还不敢喝酒;等一等再喝吧。 王 后 来,让我擦干你的脸。 雷欧提斯 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国 王 我怕你击不中他。[这是阴险的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施用激将法。] 雷欧提斯 (旁白)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这句台词交代了雷欧提斯未出全 力的原因,也是由于良心未泯,所以最后他能幡然醒悟,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哈姆莱特 来,该第三个回合了,雷欧提斯。你怎么一点不起劲?请你使出你全身的本领来 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哈姆莱特为什么这样说?原来中世纪决斗时要求平等、 公正,决斗双方必须使尽全力,否则就是对对手的轻视和不尊重,赢之不武,有失 绅士风度。哈姆莱特说这番话,即是出于这个原因。奸王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的这 番言词激发了雷欧提斯的求胜欲望,于是造成哈姆莱特中剑。] 雷欧提斯 你这样说吗?来。(二人比剑。)[哈姆莱特的话激发了雷欧提斯决斗中求胜的 欲望。] 奥斯里克 两边都没有中。 雷欧提斯 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各为对 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第三层次,“分开他们!”至结尾。哈姆莱特在中毒即将身亡之时,用毒剑刺中克劳狄斯, 又逼着他喝下毒酒,终于完成了复仇的使命;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在临死前互相宽恕;哈姆莱 特恳求霍拉旭活下来向世人说明白事情的真相。一场人生的大悲剧至此有了一个结局。 国 王 分开他们!他们动起火来了。[克劳狄斯看见哈姆莱特中了毒剑,知道目的 已经达到,于是再次扮演公正的角色。] 哈姆莱特 来,再试一下。(王后倒地。) 奥斯里克 嗳哟,瞧王后怎么啦! 霍 拉 旭 他们两人都在流血。这是怎么回事,殿下? 奥斯里克 您怎么啦,雷欧提斯? 雷欧提斯 唉,奥斯里克,正像一只自投罗网的山鹬①,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 也是我应得的报应。(①山鹬:一种鸟。鹬,yù。)[雷欧提斯用基督教宿命论的思 想解释自己以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的悲剧,表现了他深深的懊悔,良心和懊悔使他 最终说出了事情的真相。] 哈姆莱特 王后怎么啦? 国 王 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克劳狄斯企图以此遮掩过去。] 王 后 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 我中毒了。(死。) 哈姆莱特 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雷欧提斯倒 地。) 雷欧提斯 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 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 还涂着毒药。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 起来了。你的母亲也中了毒。我说不下去了。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 恶。[王后临死指出酒中放有毒药,雷欧提斯临死也揭露了克劳狄斯的罪恶,克劳狄 斯的阴谋终于全部败露。] 哈姆莱特 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众 人 反了!反了![这段台词非常重要,说明即便到了这个时候,公众还是不明白 事情的真相,认为哈姆莱特刺杀国王和“父王”是大逆不道,是一个叛逆者、弑君 者。所以,哈姆莱特在临终的时候恳求霍拉旭:“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 述我的故事吧。”] 国 王 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暗示这时的克劳狄斯并不知道雷 欧提斯的毒剑落入了哈姆莱特手中。] 哈姆莱特 好,你这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丹麦奸王!喝干了这杯毒药——你那 颗珍珠是在这儿吗?——跟我的母亲一道去吧!(国王死。)[哈姆莱特用克劳狄斯 用来谋害别人的毒剑刺中了克劳狄斯,又用克劳狄斯用来谋害别人的毒酒毒死了克 劳狄斯。这再一次表明了莎士比亚的观点,对待像克劳狄斯这样的恶人必须以眼还 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雷欧提斯 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莎士比亚借雷欧提斯之口,对哈姆莱特 的做法给予肯定。在剧本第三幕,克劳狄斯向雷欧提斯说出他的全部计谋,由雷欧 提斯用毒剑刺杀,万一有失则用毒酒,所以雷欧提斯知道“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 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 死你![莎士比亚借雷欧提斯之口,对哈姆莱特复仇的做法给予肯定。](死。) 哈姆莱特 愿上天赦免你的错误!我也跟着你来了。[这里写雷欧提斯和哈姆莱特在临死之 前的互相宽恕。]我死了,霍拉旭。不幸的王后,别了!你们这些看见这一幕意外的 惨变而战栗失色的无言的观众,倘不是因为死神的拘捕不给人片刻的停留,啊!我 可以告诉你们——可是随它去吧。[这里写哈姆莱特临死之前的遗憾,他已经没有时 间把事情的真相告诉公众,“可是随它去吧”,又一次表示了听天由命的思想。] 霍拉旭,我死了,你还活在世上;请你把我的行事的始末根由昭告世人,解除他们 的疑惑。[哈姆莱特把自己不能完成的任务委付给朋友,希望能保持自己作为一个骑 士的荣誉。] 霍 拉 旭 不,我虽然是个丹麦人,可是在精神上我却更是个古代的罗马人;这儿还留剩着 一些毒药。[霍拉旭要饮下毒酒和哈姆莱特一起死去,这是古罗马骑士精神的表现, 与中国古代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侠客精神有些类似。] 哈姆莱特 你是个汉子,把那杯子给我;放手;凭着上天起誓,你必须把它给我。啊,上帝! 霍拉旭,我一死之后,要是世人不明白这一切事情的真相,我的名誉将要永远蒙着 怎样的损伤!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 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哈姆莱特恳求霍拉旭为了“我的名誉”活下来,向世人 “传述我的故事”。作为基督教徒的哈姆莱特通过了“良心”这一关,可以使灵魂 升入天堂。但是,当他刺杀奸王克劳狄斯时,众人并不理解,因此,作为骑士英雄 的王子还要通过“荣誉”这一关,才可以使芳名永存人间。荣誉对于他比生命还重 要,所以他要求霍拉旭为了他的荣誉,牺牲升天的幸福。剧本的结尾是,霍拉旭接 受了哈姆莱特的请求,哈姆莱特的行动受到公众的拥戴,人们用军礼将他安葬。] 哈姆莱特用毒剑刺中克劳狄斯,又逼着他喝下毒酒,终于完成了复仇的使命;雷欧提斯和 哈姆莱特在临死前互相宽恕;哈姆莱特恳求霍拉旭活下来向世人说明白事情的真相。一场人生 的大悲剧至此有了一个结局。赏读这个结局,要懂得一点中西文化上的差异。西方人爱看以伟 大人物的死亡和美的毁灭为结局的悲剧,这主要是因为西方的基督社会信奉人死后灵魂得救, 把死看成是一种充满殉道者牺牲精神的高尚行为。而我国的宗教文化是以“永生”为主要特点 的,这一精神渗入悲剧,便形成一种“团圆”的结局模式。在不同观念制约下的中西美学,也 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西方美学强调文艺对现实的模仿,主要依靠作品富有真实感的人物形象 去教育人。而中国传统美学则重视文艺的情感感染作用,这使得作家本人的爱憎在作品中表现 得鲜明突出,在艺术效果上,就表现出一种情理结合的“中和”之美,正如孔子所说:“乐而 不淫,哀而不伤”。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悲剧不像西方悲剧那样,以大悲惨大毁灭结尾,而 是在悲剧结束之后又长出一条欢乐的尾巴。这就是《哈姆莱特》的结局和《窦娥冤》的结局不 同的原因。 《哈姆雷特(节选)》解读与探究(下) 特色鉴赏 迷雾重重,一波三折,是“比剑”这一节的突出特征。 比剑未始,哈姆莱特对自己轻率地答应比武有些后悔,正在此时,克劳狄斯派来大臣 奥斯里克,表面上是征询哈姆莱特是否愿意比武,实际上用的是激将法,诱使哈姆莱特不能不 接受雷欧提斯的挑战。霍拉旭认为他很可能会输,而他自己心里也有一种不祥的预感,霍拉旭 劝告他,让他不要参加比赛,他却没有同意。读者因为已经知道克劳狄斯的奸险毒计,因此为 哈姆莱特安危担心,心里骤然紧张起来。 接下来比剑。克劳狄斯假惺惺装出一幅特别关心哈姆莱特的姿态,先派人再次征询哈 姆莱特愿意还是不愿意比剑,临近比赛又拉着他和雷欧提斯的手婉劝他们和解,并且再次说明 打赌全是为哈姆莱特着想,最后宣布,只要哈姆莱特击中对手,就要奏乐放炮,并且赏赐美酒 珍珠,仿佛一夜之间,克劳狄斯立地成佛,修身成了好人。这是怎么啦?读者一下子被打入迷 宫之中。 比剑开始了,哈姆莱特遵照王后的预先提醒,诚恳地向雷欧提斯道歉,求得他的谅解。 雷欧提斯表示虽然不能放弃“复仇”,却也接受了他的“友好的表示”。此时,两人之间的气 氛较为友善,危险虽然存在,但是趋向缓和。 正当读者的心情刚刚转向平静,在选择用剑的时候,雷欧提斯违背比赛规则,换了一把剑。看 到这里,读者顿时醒悟,原来一切都是阴谋,但毫无防备之心的哈姆莱特竟然完全没有察觉。 此时,读者一颗刚刚沉下的心又被吊了起来,对事情的发展担心到极点。 比赛开始,雷欧提斯受到哈姆莱特道歉的感动,没有拿出全力,前两个回合哈姆莱特 取得胜利,国王用酒为他祝贺,让他喝下去,他因为比武不能喝酒婉拒了。王后替儿子喝下了 酒,这时剧作通过克劳狄斯的旁白道出原来这是一杯毒酒。但是,所有的人都不知晓,一切都 在白热化中进行。接下来事情的发展急速而混乱,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第四回合里,雷欧提 斯刺中了哈姆莱特,哈姆莱特随即夺过毒剑来也刺中了雷欧提斯,王后倒地,告诉哈姆莱特酒 中有毒。雷欧提斯毒性发作倒地,终于良心发现,向哈姆莱特揭穿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哈姆莱 特用有毒的剑刺中克劳狄斯,逼着他喝下毒酒,克劳狄斯死去,哈姆莱特也死去,只留下他的 好朋友霍拉旭在人世传述他的故事。一场惊心动魄的拼杀在血风腥雨中结束。这一部分情节变 故迭起,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问题探 究 对于《哈姆莱特》这篇课文,我们在“课文解读”里尽其可能地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但绝不能说这样的分析就一览无遗,再没有问题可以讨论的了。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 便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哈姆莱特,其中还有许多的问题有待我们 去发现去探究。 例如,王后为什么要替哈姆莱特喝下那杯毒酒?这是误饮吗?许多的人由于只看此处的情节, 于是作出了错误的解读。其实,王后已经知道这是毒酒,她是有意喝下去的。所以,尽管克劳 狄斯出来制止,王后也坚持说:“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这样解读有什么依据呢? 在第四幕第七场里,克劳狄斯与雷欧提斯密谋杀害哈姆莱特的时候,克劳狄斯突然惊呼:“且 慢!什么声音?”这时王后从幕后出来。这个细节暗示,王后已经偷听了克劳狄斯的阴谋。所 以,为了儿子她喝下了这杯毒酒。那么,有人会问:王后既然知道这是毒酒,为什么不出来揭 发,告诉哈姆莱特呢?这就是王后的懦弱。正如哈姆莱特所说:“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因为懦弱,所以老国王一死,她便屈从奸王克劳狄斯,因为懦弱,她无法摆脱克劳狄斯的控制。 她既不能失去儿子,又不能没有克劳狄斯,在这二难选择中,她找不到出路,最后就选择了死, 也只能选择死。王后的悲剧,是她的性格的悲剧。 上述类似的问题,课文中还有很多,你能发现出来并且加以解决吗? 探究思路: 这道探究题主要是训练发现问题的能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说:“提出(发现)一个问题往 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只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巧问题。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 的真正进步。”他本人正是因为提出了解决牛顿力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或矛盾而建立了相对论。 我们读书的过程本质上也应当是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北宋学者张载说: “疑是学之始,思之端,于不疑处见疑,方是进焉。”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是阅读的一项最 重要的基本功,是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课文中可供探讨的问题很多,下面再举出几个例子: 第一个问题: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吗?剧本告诉我们,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完 全可以避免的,至少有五次机会: 第一次,哈姆莱特对霍拉旭说:“可是我很后悔,好霍拉旭,不该在雷欧提斯之前失 去了自制。”由此可见,他当时完全可以拒绝雷欧提斯的比剑要求。 第二次,克劳狄斯派奥斯克里前来调停,虽然虚伪,但是如果哈姆莱特假戏真做,接 受了调停,克劳狄斯也无话可说。 第三次,哈姆莱特在比剑之前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这时霍拉旭劝他说:“要是您心里 不愿意做一件事,那么就不要做吧。我可以去通知他们不用到这儿来,说您现在不能比赛。” 可见,即使答应了比剑也还是可以放弃的。 第四次,在比剑开始的时候,雷欧提斯换剑,针对这个完全违背比赛规则的举动,哈 姆雷莱特有理由提出停止比剑。 第五次,在比剑的过程中,哈姆莱特遵照王后的嘱咐向雷欧提斯诚恳道歉,雷欧提斯 在感情上已经得到满足,接着哈姆莱特又表示“我的剑术荒疏已久,只能给你帮场……”,满 足了雷欧提斯在荣誉上的要求,因此在比剑中雷欧提斯并未使出全力,如果顺着这个情势发展 下去,这场比剑也可能以和好结束。 但是,这些机会哈姆莱特都没有把握住,这是什么原因呢? 第一次,正如哈姆莱特自己所说,他在奥菲利亚的墓地上失去了自制,“他倘不是那 样夸大他的悲哀,我也决不会动起那么大的火性来的”。一时的感情冲动,使他接受了雷欧提 斯的挑战。 第二次,是因为他的争强好胜。对于哈姆莱特的这个缺点,克劳狄斯了如指掌。在第 四幕第七场里,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说:武士拉摩德夸赞“你的武艺很了不得”“使哈姆莱特 妒恼交集,一心希望你快些回来,跟他比赛一下”。正因为这个原因,哈姆莱特才轻易地便中 了克劳狄斯和奥斯里克的激将之计。 第三次,是因为哈姆莱特相信所谓的宿命论。“不,我们不要害怕什么预兆;一只雀 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因此他拒绝了霍拉旭的劝阻。 第四次,是克劳狄斯和雷欧提斯利用了他的粗心。克劳狄斯对雷欧提斯说:“他是个 粗心的人,一向厚道,想不到人家在算计他,一定不会仔细检视比赛用的刀剑的利钝;你只要 预先把一柄利剑混杂在里面,趁他没有注意的时候不动声色地自己拿了。”事情的发展果然完 全如克劳狄斯预料的那样,雷欧提斯不费吹灰之力便顺利地达到了换剑的目的。 第五次,是哈姆莱特满足于骑士的虚荣。比剑中克劳狄斯怂恿雷欧提斯使出全力,雷 欧提斯在内心里说:“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就在雷欧提斯犹豫之时,哈姆莱 特却责怪雷欧提斯:“你怎么一点不起劲?请你使出你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 哩。”正是这句话,最终激发了雷欧提斯取胜的欲望。 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必然的,是他的性格使然。哈姆莱特的悲剧是他的性格的悲 剧。莎士比亚塑造这一悲剧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哈姆莱特是一个英雄,他是“朝臣的眼睛、 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 心”,他负有“重整乾坤的责任”。但即便是这样的一个杰出人物,由于自身的某些缺失也终 于酿成了人生的悲剧,他不只是失去了自身的生命,也使丹麦失去了她的未来。这便启示我们, 为着我们的事业,为着我们的未来,我们必须正视自己的缺点,哪怕是那些在你看来即便是微 不足道的缺点。 第二个问题:雷欧提斯的复仇和哈姆莱特的复仇是一样的吗?形式上一样,都是为父 亲报仇。但性质完全不一样,克劳狄斯杀死哈姆莱特的父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预谋,是为了篡 夺王位并占有王后;哈姆莱特杀死雷欧提斯的父亲,“是在疯狂中犯下的过失”。其次,复仇 的目的完全不一样,雷欧提斯的复仇是基于个人感情,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感情应该是激 动我复仇的主要力量。”哈姆莱特则是要通过复仇达到“重整乾坤”的目的。再次,复仇的方 式完全不一样,雷欧提斯为了复仇,不择手段,他声称:“忠心,到地狱里去吧!让最黑暗的 魔鬼把一切誓言抓了去!什么良心,什么礼貌,都给我滚下无底的深渊里去!我要向永劫挑战。 我的立场已经坚决:今生怎样,来生怎能样,我一概不顾,只要痛痛快快地为我的父亲复仇。” (第四幕第七场)所以,他不惜在剑上沾了毒药,企图用阴谋的手段杀死哈姆莱特。而哈姆莱 特作为一个基督徒,要按照基督教义通过良心这一关,使自己复仇后能升入天堂,同时把敌人 打入地狱。作为一个骑士,他要通过荣誉这一关,选择一个公众的场合,堂而皇之地复仇,使 自己芳名永存人间。最后,由于上述不同,所以两个人的结局也完全不同,哈姆雷特死后有霍 拉旭在人间传述他的故事,芳名永垂;而雷欧提斯只能深深懊悔:“正像一只自投罗网的山鹬, 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第三个问题:克劳狄斯精心计算,最后还是避免不了覆灭的下场,这是什么原因?作 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奸王克劳狄斯的确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我已经想好了一个计策,怂恿他去作一件事情,一 定可以叫他自投罗网;而且他死了以后,谁也不能讲一句闲话,即使他的母亲也不能觉察我们 的诡计,只好认为是一件意外的灾祸。”(第四幕第七场)因此,他极力挑唆雷欧提斯与哈姆 莱特比剑。事情的进程也完全如克劳狄斯预料的那样,哈姆莱特一步步中了他的圈套。但就在 克劳狄斯的如意算盘眼看大功告成之时,没想到“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他的 阴谋竟然全部败露,反而被全无心计的哈姆莱特取了他的性命。 克劳狄斯的死看起来有些突然,实际并不意外。其中起了关键作用的是王后。前面说 过,王后意外地偷听了他与雷欧提斯的密谋,洞悉了他的奸计,因此比赛前叮嘱哈姆莱特向雷 欧提斯道歉,极大地缓和了两个人的矛盾,然后又吃了他那杯毒酒,正是她的行动暴露了克劳 狄斯包藏的那颗祸心,雷欧提斯也因此终于良心发现供出了全部阴谋。 作者写出克劳狄斯的死,含意是极其深刻的。它告诉人们,人算不如天算,他的计谋被最无心 计的皇后偷听,他最终死在不知算计为何物的哈姆莱特手中,简直是上帝的安排。由此可见, 任何玩弄阴谋诡计的人,都逃不出上天对他的惩罚。 训练提高 1.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哈姆莱特》一剧的语言十分精彩,如著名的“生存还是毁 灭”一段,历来脍炙人口。在墓地里哈姆莱特和掘墓人的谈话、哈姆莱特捧着骷髅的谈话都妙 趣横生,令人解颐。“比剑”一节也是如此,试对下面台词的语言特色,谈谈你的看法。 (1)当时在我的心里有一种战争,使我不能睡眠;我觉得我的处境比戴了脚镣的叛徒 还要难受。 (2)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篡夺了我的嗣位的权利,用这种诡计谋害 我的生命,凭良心说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如果我不去剪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 让他继续为非作歹,岂不是该受天谴吗? (3)“这一只小鸭子顶着壳儿逃走了。” (4)他在母亲怀抱里的时候,也要先把他母亲的奶头恭维几句,然后吮吸。像他这一 类靠着一些繁文缛礼撑撑场面的家伙,正是愚妄的世人所醉心的;他们的浅薄的牙慧使傻瓜和 聪明人同样受他们的欺骗,可是一经试验,他们的水泡就破裂了。 答: 2.哈姆莱特在临终前,对霍拉旭说:“你倘然爱我,请你暂时牺牲一下天堂上的幸福, 留在这一个冷酷的人间,替我传述我的故事吧。”请结合剧情和历史知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 理解。 答: 3.体会人物下列台词的深刻含义: (1)面对死亡,哈姆莱特说:“随时准备着就是了。” (2)两个强敌猛烈争斗的时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却去插身在他们的刀剑中间, 这样的事情是最危险不过的。 (3)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来,哈姆莱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 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莱特。 (4)啊!帮帮我,朋友们;我不过受了点伤。 答: 4.《哈姆莱特》中有许多至理名句,请阅读全剧,把这些名句摘录下来,并给以简要 分析。 答: 5.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 的罪行;哈姆莱特决心复仇,他为了保护自己,便开始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 么,便派人刺探他。大臣波洛涅斯唆使自己的女儿、哈姆莱特深深爱着的情人奥菲利娅前去刺 探哈姆莱特是真疯还是假疯,他的疯是由失恋引发还是因政治原因引发?于是,哈姆莱特和奥 菲利娅在克劳狄斯的暗中监视之下见面了。下面节选的就是他们见面时的片断。请你仔细推敲, 回答后面的问题: 哈姆莱特 (自言自语)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 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 更高贵?死了;睡着了;什么都完了;要是在这一种睡眠之中,我们心头的创痛,以及其他无 数血肉之躯所不能避免的打击,都可以从此消失,那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结局。死了;睡着了; 睡着了也许还会做梦;嗯,阻碍就在这儿:因为当我们摆脱了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后,在那死 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踌躇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 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 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 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 倘不是因为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是它迷惑了我 们的意志,使我们宁愿忍受目前的磨折,不敢向我们所不知道的痛苦飞去?这样,重重的顾虑 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决心的赤热的光彩,被审慎的思维盖上了一层灰色,伟大的事业在这一 种考虑之下,也会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动的意义。(见到欧菲利娅)且慢!美丽的奥菲利娅! ——女神,在你的祈祷之中,不要忘记替我忏悔我的罪孽。 奥菲利娅 我的好殿下,您这许多天来贵体安好吗? 哈姆莱特 谢谢你,很好,很好,很好。 奥菲利娅 殿下,我有几件您送给我的纪念品,我早就想把它们还给您;请您现在 收回去吧 哈姆莱特 不,我不要;我从来没有给你什么东西。 奥菲利娅 殿下,我记得很清楚您把它们送给了我,那时候您还向我说了许多甜言 蜜语,使这些东西格外显得贵重;现在它们的芳香已经消散,请您拿回去吧,因为在有骨气的 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殿下。 哈姆莱特 哈哈!你贞洁吗? 奥菲利娅 殿下! 哈姆莱特 你美丽吗? 奥菲利娅 殿下是什么意思? 哈姆莱特 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奥菲利娅 殿下,难道美丽除了贞洁以外,还有什么更好的伴侣吗? 哈姆莱特 嗯,真的;因为美丽可以使贞洁变成淫荡,贞洁却未必能使美丽受它自 己的感化;这句话从前像是怪诞之谈,可是现在时间已经把它证实了。我的确曾经爱过你。 奥菲利娅 真的,殿下,您曾经使我相信您爱我。 哈姆莱特 你当初就不应该相信我,因为美德不能熏陶我们罪恶的本性;我没有爱 过你。 奥菲利娅 那么我真是受了骗了。 哈姆莱特 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我自己还不算是一个顶 坏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许多过失,一个人有了那些过失,他的母亲还是不要生下他来的 好。我很骄傲,有仇必报,富于野心,我的罪恶是那么多,连我的思想也容纳不下,我的想像 也不能给它们形像,甚至于我都没有充分的时间可以把它们实行出来。像我这样的家伙,匍匐 于天地之间,有什么用处呢?我们都是些十足的坏人;一个也不要相信我们。进尼姑庵去吧。 你的父亲呢? 奥菲利娅 在家里,殿下。 哈姆莱特 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再会! 奥菲利娅 嗳哟,天哪!救救他! 哈姆莱特 要是你一定要嫁人,我就把这一个咒诅送给你做嫁奁:尽管你像冰一样 坚贞,像雪一样纯洁,你还是逃不过谗人的诽谤。进尼姑庵去吧,去;再会!或者要是你必须 嫁人的话,就嫁给一个傻瓜吧;因为聪明人都明白你们会叫他们变成怎样的怪物。进尼姑庵去 吧,去;越快越好。再会! 奥菲利娅 天上的神明啊,让他清醒过来吧! 哈姆莱特 我也知道你们会怎样涂脂抹粉;上帝给了你们一张脸,你们又替自己另 外造了一张。你们烟视媚行①,淫声浪气,替上帝造下的生物乱取名字,卖弄你们不懂事的风 骚。(①烟视媚行:形容害羞不自然的样子。烟视,微视;媚行,慢行。)算了吧,我再也不 敢领教了;它已经使我发了狂。我说,我们以后再不要结什么婚了;已经结过婚的,除了一个 人以外,都可以让他们活下去;没有结婚的不准再结婚,进尼姑庵去吧,去。(下。) 奥菲利娅 啊,一颗多么高贵的心是这样殒落了!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 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样无可挽回 地殒落了!我是一切妇女中间最伤心而不幸的,我曾经从他音乐一般的盟誓中吮吸芬芳的甘蜜, 现在却眼看着他的高贵无上的理智,像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 在疯狂中雕谢!啊!我好苦,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 (1)选段开头哈姆莱特的自言自语,是剧中非常著名的一段台词。请你阅读后回答问 题: ①哈姆莱特在这里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 答: ②从这段台词可以看出哈姆莱特怎样的性格特征?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性格特征? 答: ③这段台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答: (2)在这个片断里奥菲利娅和哈姆莱特都产生了极大的误会,使两个最亲的人最终分 道扬镳。试分析下面台词,说说两个人各自的理解是什么。 A.在有骨气的人看来,送礼的人要是变了心,礼物虽贵,也会失去了价值。拿去吧, 殿下。 B.你贞洁吗? C.要是你既贞洁又美丽,那么你的贞洁应该断绝跟你的美丽来往。 D.进尼姑庵去吧;为什么你要生一群罪人出来呢? E.把他关起来,让他只好在家里发发傻劲。 答: (3)选段最后的一段台词,最充分地表达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无限热爱和无限失望 的痛苦心境,试从表现技巧的角度对其进行简要的分析。 答: (4)“生存还是毁灭”,可以说是贯穿《哈姆莱特》全剧的主题,也贯穿在本题所选 的片断中,请结合片断的内容,就此发表一点你的理解。 答: 6.学校举行课本剧汇报演出,请你结合剧情内容为主持人写两段串联词,将下面三个 节目串联起来。要求衔接自然,简明得体,每段不超过 40 字。(2006 年高考试题湖北卷,有 改动) 第一个节目《雷雨》演出结束。 串联词(1): 下面请观看第二个节目《哈姆莱特》,由高二(1)班演出。 串联词(2): 下面请欣赏高二(4)班演出的《西厢记。长亭送别》。 答: 7.《哈姆莱特》创作于三百多年前,但是到现在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其根本原 因就是因为这个剧本实际上是一部巨大的生活教科书,全书充满了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拷问, 处处都能给我们深刻的启发。请你就上述第 5 题所选片断,或者是“比剑”这个情节,结合自 己的人生体验,写一篇五六百字的短文。 答: 解析与答案 1.解析:这是一道语言鉴赏题,一般从表现技巧、修辞手法及其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这是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哈姆莱特被密探监视,完全失去自由之后痛苦的 心情。 (2)先用短句排比,历数克劳狄斯的罪行,接着连用两个反问句,表达了哈姆莱特对 奸王克劳狄斯的愤怒和仇恨。 (3)这是用比喻的方法讽刺奥里斯克自以为得计的丑态。 (4)莎士比亚在这里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的以奥斯里克为代表的吹牛拍马的 腐朽的官场作风进行了辛辣的嘲讽。作者深刻指出这些吹牛拍马之人的本质就是欺骗,禁不起 实践的检验。 2.解析:这句台词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请霍拉旭传述他的故事,二是表明了他对现实 的看法。解题时要说明他为什么会向霍拉旭提出这个要求,他为什么说这是“冷酷的人间”? 答案:哈姆莱特请霍拉旭留在人世传述他的故事,这是因为人们还没有理解他的行动, 还有可能把他杀死奸王克劳狄斯的正义行为误解为是弑君、杀父的叛逆行为,在中世纪的时代, 对于一个把荣誉看得胜过生命的骑士来说,这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他临死前向朋友提出了这个 请求。 在哈姆莱特眼里,世界彻底失去了它美好、光明的面目,显得“冷酷”、狰狞。当他 以忧郁的眼光审视周围时,人性的卑劣和软弱让他目不忍睹:父亲尸骨为寒,一月之间,崇敬 的母后竟不等“眼眶内之虚假眼泪干涸”便“敏捷地跃入乱伦的褥中”,大臣波洛涅斯对克劳 狄斯地一味奉迎;自己心爱的情人奥菲莉娅成了试探自己的工具;昔日同窗好友吉尔登斯吞和 罗森格兰兹卖身求荣。在他眼里,丹麦已是“一所牢狱”,人世已经成为“一座荒废的花园”。 以史鉴今,以外国题材反映英国天空下才有的事情,这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特点。因此,我们可 以说哈姆莱特面对的社会秩序就是莎士比亚创作时代的英国社会秩序。这一秩序用《亨利六世》 中的话来说就是:“惨不忍睹的景象,血的时代!狮子争夺窝穴,相互博斗,无辜的驯羊却在 仇杀中遭殃!”“冷酷的人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准确概括。 3.解析:赏析台词,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思考,一是台词的性格化,从台词分析人物 性格,二是动作化,特别注意台词在推动故事情节中的作用,三是分析台词的哲理,四是潜台 词,分析人物语言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答案:(1)这里体现了莎士比亚对死亡的看法,人不应过于在意死亡,在需要的时候, 应该随时准备迎接死亡的到来。正因为哈姆莱特能够坦然面对死亡,所以他在中了毒剑,明知 即将死去的时刻,还能手刃奸王,完成了复仇的使命。 (2)这里反映了莎士比亚的一个处世哲学,在激烈的社会冲突和对抗中,要学会回避 矛盾,不要卷入矛盾的漩涡。对莎士比亚的这个观点要注意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3)“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暗示王后在全神贯注地观看比剑,儿子的一 举一动尽在她的掌握之中。“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 你的胜利了”,这两个细节表现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切,“喝酒”这个细节,暴露了克劳狄斯 的阴谋,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4)暗示这时的克劳狄斯并不知道雷欧提斯的毒剑落入了哈姆莱特手中。 4.解析:这是一道课外拓展题,课外通读《哈姆莱特》有助于提高戏剧鉴赏能力。 答案:(1)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 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 精华!万物的灵长! (简析:选自第二幕第二场。主人公用诗一般的语言发表对人类的感慨,连用 9 个感叹句,先 总后分再总,综合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既是对人类的高贵、伟大、优美、文雅和智慧 的热情讴歌,也是他自己崇高思想与理想的反映,集中表现了莎士比亚的人文主义精神。最后 一句说人类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被广为引用。) (2)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简析:选自第一幕第二场。他所崇拜和热爱的父王突然死去,他所爱的母亲却很快就同他新 登基的叔父结了婚。一个人文主义者宝贵的生活理想,所谓坚贞的爱情、忠诚的友谊,都开始 破灭。这句话表现了主人公在这种情景下内心的无奈、苦闷和悲叹。) (3)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简析:选自第三幕第一场。哈姆莱特对丑恶现象的深恶痛绝和对现实生活的无能为力,使他 无法解脱内心深层的痛苦,这种矛盾和痛苦使他喊出这一震撼了数代人灵魂的问题。) 5.(1)解析:这是一道台词鉴赏题,①是对台词内容的理解,要求能抓住台词的中 心。②从深层次的分析哈姆莱特对待生死问题上的态度去把握他的性格特征。③这是语言鉴赏 题,要从表现技巧和表现效果两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①提出的问题是,生存还是毁灭,也就是“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 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当时黑暗的社会 现实:人世的鞭鞑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 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面对这样的现实,“谁愿意忍?“谁愿意负着这 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因此,必须“挺身反抗”。但是,“因为惧怕 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的神秘之国”,所以,又只能“默然忍受”。 基督的神学,就这样“迷惑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全变成了懦夫”,伟大的事业也因此“失 去了行动的意义”。显然,莎士比亚是站在人文主义的立场,通过哈姆莱特的这段台词对神学 进行尖锐的批判。 ②哈姆莱特一方面感到“谁愿意负着这样的重担,在烦劳的生命的压迫下呻吟流汗”, 因此要毁灭,但另一方面“惧怕不可知的死后,惧怕那从来不曾有一个旅人回来过的神秘之国”, “是它迷惑了我们的意志”,因此要生存。所以,这段独白揭示了哈姆莱特忧郁厌世、软弱迟 疑、优柔寡断的个性。造成这种性格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客观上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社会邪 恶势力过于强大;二是哈姆莱特看不到人民的力量,他是单马匹枪进行斗争;三是基督神学思 想的束缚。 ③莎士比亚是世界公认的语言大师,擅长运用长篇内心独白来揭示人物复杂而隐秘的 内心世界。这段感情灼热、忧郁彷徨的长篇独白,淋漓酣畅、气势磅礴,句式灵活自由,运用 了比喻、排比、对比、反复、设问和反问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整段独白表现出一种崇高和悲怆 的气氛。 (2)解析:对同一句话之所以产生不同的理解,这是因为两个人的处境不同,心境不 同。哈姆莱特意识到自己处境危急,周围布满了密探,因此他对任何人都不能不提高警惕,必 须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人都要说疯话,做疯事,把疯装真。奥菲利娅非常单纯,对国内政局 的变化一无所知,她根本没有想到自己正在被父亲和奸王利用,自己现在的一举一动都在奸王 和父亲的监视之下;她只是听父亲说哈姆莱特因为对她的失恋而犯了疯病,因此她要借此机会 判定哈姆莱特是不是真疯,是不是真心爱她。而在这特殊的情况下,尽管哈姆莱特所说的每一 句话,都出自对奥菲利娅的爱,“四万个兄弟之爱加起来也不足我所给予她之爱”,但是他不 可能坦露心迹,只能用疯话表达。所以误会也就是必然的。 答案:A.奥菲利娅的想法是,如果你真的爱我,在这时候就一定会表白你的真心,这 是检验你感情的试金石啊!哈姆莱特的想法是,整个时代都脱节了,一切世界都颠倒了,你也 变心了,今天要背叛我了。B.哈姆莱特所说的“贞节”,是“坚贞”,即坚强、刚毅的意思。 因为哈姆莱特对奥菲利娅干预政治的行动非常担心,于是质问她“你贞洁吗?”意思是你坚强 吗?你对我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变心吗?在别人制造阴谋陷害我的情况下,你能保证不同流 合污吗?而在奥菲利娅听来,贞节是涉及女性的性道德的词汇,因此奥菲利娅就以为哈姆莱特 是对她的挑逗和轻侮,怀疑她在恋爱过程中没有付出真情。C.哈姆莱特的意思是,你心灵太美, 你心肠太软,心地过于纯朴善良,残酷的政治斗争不需要你的菩萨心肠。奥菲利娅的理解是, 他把我看成是徒然外表漂亮,而心地卑污、感情不专的淫妇啦!D.哈姆莱特的想法是,你太脆 弱啦,不要卷进这残酷的政治斗争,避开这是非之地,洁身自好,过你的清净生活去吧!你为 什么要陷入政治赌斗的罪恶深渊呢?(对这句台词的含义可结合“比剑”中的话理解:“两个 强敌猛烈争斗的时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却去插身在他们的刀剑中间,这样的事情是最危 险不过的。”)奥菲利娅的理解是,他叫我去尼姑庵当修女,他抛弃我啦!E.哈姆莱特的意思 是,回去告诉你父亲吧,叫他老老实实的,不要再四处奔走,当克劳狄斯的帮凶和走狗了。奥 菲利娅的理解是,他要我把父亲关起来,这真是疯话,他真的疯了。 (3)解析:这是一道鉴赏题。本段台词,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层,开头至“殒落了” 为第一层,以下为第二层。第一层写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的爱,第二层写她失望后的痛苦。分 析时,要说明各层次采用的表现技巧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在奥菲利娅的心目中哈姆莱特是一个高贵而伟大的人。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 人的利剑、国家所瞩望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这是用短句 排比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无限景仰和热爱的感情。“他的高贵无上的理 智,象一串美妙的银铃失去了谐和的音调,无比的青春美貌,在疯狂中凋谢!”这里用比喻的 手法,描写了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发疯一事的痛心,就好比音乐家听到不和谐的音乐一般的痛 苦。对爱的期望愈高,爱毁灭后的痛苦也就越深,第一层对第二层起了衬垫的作用。 (4)解析:这是一道对作品主旨的分析题。解答此题时,必须从作品内容出发,分析 “生存”了什么?“毁灭”了什么?“生存”和“毁灭”是什么关系? 答案:在这个片断里,哈姆莱特为了自保毁灭了爱情。哈姆莱特和奥菲利娅的爱情是 真挚的、崇高的,“我爱奥菲利娅, 四万个兄弟之爱加起来也不足我所给予她之爱。”所以, 爱的毁灭是残忍的,但也是非毁灭不可的,因为这爱已经被克劳狄斯用来毁灭哈姆莱特,毁灭 “复仇”,毁灭“重整乾坤”的历史重任。 6.解析:考查写串词,注意结合课文内容,衔接自然,讲究文采。 答案:示例一:(1)旧中国的雷雨令我们震撼。让我们走出雷雨,穿越时空,去聆听 一曲爱情与自由的赞歌。(2)哈姆莱特和奥菲利亚已经离我们远去。遥望十里长亭,崔莺莺与 张生正向我们走来。 示例二:(1)雷雨震荡,埋葬了旧中国一个错乱的时代;爱情悲壮,谱写出大不列颠 文艺复兴的赞歌。(2)千古悲剧,奥菲利亚血溅断魂墓;十里长亭,崔莺莺泪洒黄花地。 7.解析:第 5 题所选片断可以从爱情的角度谈感受,比如爱情与事业的关系,爱情应 当经受考验,如何对待失恋等。“比剑”可以从分析社会矛盾的复杂性入手,比如“复仇”, 哈姆莱特的“仇”与雷欧提斯的“仇”,形式上相似,本质上完全不同,雷欧提斯一时感情冲 动,没有区别对待,结果被坏人利用,以害人开始,以害己告终。而哈姆莱特的复仇是为了“重 振乾坤”,有着崇高的目的。我们还可以从偶然和必然入手,“比剑”一节还向人们宣传了一 个思想:“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冥冥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一只雀子的死生,都是命运预先注定的。注定在今天,就不会是明天,不是明天,就是今天; 逃过了今天,明天还是逃不了,随时准备着就是了”。从字面上看,莎士比亚在这里是宣传基 督教义的宿命论思想。克劳狄斯阴谋借助英国国王的手杀死哈姆莱特,结果被哈姆莱特在不经 意间发现了他的阴谋,反而借助英国国王的手除掉了克劳狄斯的两个帮凶。哈姆莱特反复寻思, 要找到一个复仇的适当时机和适当场合而不得,在和雷欧提斯比剑的过程中,自己中了毒剑即 将身亡,不仅复仇无望,反而被克劳狄斯算计,遭遇别人复仇。就在这山穷水尽、回天无力之 际,突然雷欧提斯良心发现,揭露了克劳狄斯的阴谋,克劳狄斯的全部罪恶暴露在光天化日之 下,哈姆莱特终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抓住了机会,实现了自己复仇的意愿。这一切看起来都是 偶然,都是天意。真的是天意,是偶然吗?我们可以深入探讨。 答案: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