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洛南中学2021届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对于文学活动有不同的影响。这些影响,最终将反映到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上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谈到北方《诗经》和南国《楚辞》的不同文风,认为前者“辞约而旨丰”,后者“瑰诡而惠巧”。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明确地将地理环境、种族与时代并列为文学生成“三要素”。‎ 关于文化地理差异带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影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做过阐述。他说:“自然环境决定着一个民族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审美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像人的皮肤一样,长久地保持下来并渗透到人们精神的各个领域。”事实正是如此,地理环境以及据此而来的综合性人文氛围,不仅影响到区域习俗、文化传统、作家性格等,而且还会作用于文学文本的传播路径和接受方式,而这一切都将以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为核心。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造就了郭沫若豪放不羁的性格特征,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塑造了沈从文敏感柔弱的个性心理。‎ 地理区隔所造成的重要文化差异的表征之一,便是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语际交往实际上指的是不同语种之间的跨文化交往,其中自然包含了不同区域、不同语种间的文学对话。语际交往过程中的非对称原理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语际交往中暂时处于强势地位的语种对相对弱势语种的强迫性渗透,二是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的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文学语际交往中存在着“语言霸权”问题,比如西方的主流语种——英语对包括汉语在内的其他语种的霸权。我们有理由预期,英语霸权地位还将持续下去,据此进行的关于文学本质的种种讨论也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牵制。‎ - 26 -‎ 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是经济原因。一般而言,经济实力强大或较强的国家、民族或地区的主流语种文学在文化交往中常常处于主导地位。这种“财大气粗”的交往原则的文化效应古今皆然。第二是政治原因。说到底,政治影响力仍以经济增长力为基础。经济发展了,政治强大了,说话的分量自然就加重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一种语言的广谱性常常成为政治地位的象征符号。第三是文化原因。语言和文化密切相关,准确地说,所有语种的语言都是文化的产物。‎ 跨语际交往通常隐含着跨文化对话机制的“异地原理”。犹如巴赫金所言:“在文化方面,异地是理解最有力的手段。只有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视点,一种外国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同时,他认为,任何一种语言都不可能被绝对翻译,文学语言尤其如此。法国的舍普等人则认为,文学语言的翻译未必要追求绝对性,不饱和翻译或许正是语言艺术交往互动的诗意所在。他明确指出:“文化有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即区域性的东西。技术相反,某些技术语言是世界性的语言。技术与文化的不一致,造成了一种紧张状态。”这种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语言论转向之后或许会变得更加突出,并可能由此加剧全球化时代文学语际交往的挑战性。‎ ‎(摘编自龚举善《文学本质多向生成论》)‎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个性、作品风格、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族群特征、区域传承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是由其所处的地域差异决定的。‎ B. 研究一部文学作品的题材、主题、语言、文体、风格诸层面的综合指数,可以发现其背后的地理环境以及综合性人文氛围。‎ C. 四川乐山依山抱水的开阔环境和凤凰封闭唯美的自然环境分别影响了郭沫若和沈从文,而前者的作品比后者的作品风格更鲜明。‎ D. 不同语种之间相互翻译或转译具有非饱和性和不完满性,即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全球化时代将逐渐消失。‎ ‎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第一段列举中国刘勰和法国丹纳的著作观点,论证地理环境、区域差异、族群分布等对文学活动的不同影响。‎ B. 文章第二段引用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相关言论,论证地理差异给文学创作的功能性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C. 文章第四段论述造成语际之间文化交往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是按经济、政治、文化的顺序进行的,论证结构严谨。‎ D. 文章先指出文化地理差异给文学创作带来的影响,接着从语际交往中的非对称性进行论证,把论证逐步推向深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6 -‎ A. 关于文学本质的各种观点会受到英语表达惯性的影响,这个影响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这与英语作为西方主流语种的霸权地位有关。‎ B. 一个地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三要素,影响这个地域的主流语种在文化交往中的地位,这造成了语际之间文化交往的不对称。‎ C. 异地是理解一种文化的最有力的手段,一种文化只有找到最能解释自己的另一种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 D. 法国的舍普等人认为,如果一味地追求文学语言的翻译的绝对性,可能会破坏文化中一种珍贵的无法磨灭的诗意的东西。‎ ‎【答案】1. B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项,“是由其所处地域差异决定的”表述过于绝对化,除了“地域差异”,地理环境、族群分布、文化区隔等也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作品风格等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 C项,“而前者的作品比后者的作品风格更鲜明”错误,原文只是陈述了两种作品不同的风格,并没有比较他们的作品风格;‎ D项,“在全球化时代将逐渐消失”说法错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的最后,原文说“这种可译又不可全译的文化征候,在语言论转向之后或许会变得更加突出,并可能由此加剧全球化时代文学语际交往的挑战性”。‎ 故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梳理文章结构,理清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正面和负面影响”错误,文章只是客观阐述某种观点,并没有说正面和负面。‎ 故选B。‎ - 26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归纳内容要点,并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本题中,‎ C项,“一种文化只有找到最能解释自己的另一种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曲解文意。原文是“只有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视点,一种外国文化才能完整地、深刻地表现出来”。‎ 故选C。‎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 - 26 -‎ 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当前信息的困境由过去的匮乏转化为过剩。一方面,海量信息以及其无序性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眼球;另一方面,人们应用媒体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如何快速高效获取所需信息成为迫切需求。诸如“今日头条”等资讯类App,借助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数据自动过滤掉部分信息,在短时间内呈现给用户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信息过剩的局面。‎ 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激化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供给,用户对于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刺激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技术,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这种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较之传统的人工信息在内容的把关上更为精准,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私人订制”感,真正实现了用户对于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的满足。‎ ‎(摘编自齐沛尧《浅析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 材料二: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高效地打造了一个“私人订制”的时代。然而换个角度看,技术、算法与其说是引领者,不如说是迎合者;与其说是提供思考的导师,不如说是强化偏见的囚徒。‎ 技术为用户量身打造信息,开启了符合读者口味的一扇窗,却关上了多元化的一道门。我们或可名之为“孤岛效应”——在自我重复、自我肯定、自我强化中,公众的知识、思想逐渐固化,成为海面上的一座孤岛。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 ‎(摘编自《算法盛行更需“总编辑”》)‎ 材料三: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流量焦虑”;而智能推荐改变原有分发模式,又带来了“算法焦虑”。流量焦虑之下,各种“哭晕体”“震惊体”频现,偏激观点、浮夸文风令人不适;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 - 26 -‎ 现实中,一些互联网信息平台确实在内容审核上下了大力气。某信息聚合类App的员工中,内容审核团队几乎占了一半。但“偏轨”问题一再发生,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对技术的过度依赖。内容的生产靠“众包(一种新闻生产模式,新闻机构通过网络平台邀请用户为新闻报道贡献内容,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特性,承担包括消息源、文字记者、摄影师、评论员等多种角色)”、内容的分发靠算法,这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生产和分发一旦“去编辑化”,审核团队人再多,也无法应付海量内容。而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 技术承载着价值,这决定了技术可以也应该成为主流价值的载体。比如,在决定给用户推送哪些内容时,不但要考虑用户的个人兴趣和习惯,帮助他们“各取所需”,更需要对内容产品的质量做出全面评价,善于辨别真伪、敢于判断对错。技术不是号称中立、逃避责任的借口,而应该成为启发思考、启迪智慧、传播主流价值观的流量入口。‎ 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拒绝技术,而是保持技术敏感,学会“驯服”算法、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这也启示主流媒体,不能再“埋着头”创作、“仰着头”传播,而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 ‎(摘编自《用主流价值纾解“算法焦虑”》)‎ ‎4. 下列不属于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是( )‎ A. 海量信息以及其无序性挑战着人们的认知能力,无效信息、虚假信息充斥人们的眼球,使当代社会的人陷入困境。‎ B. 当代社会已经由信息匮乏转化为过剩,人们应用媒体的能力和时间有限,快速高效地获取所需信息成为迫切需求。‎ C. 当代社会高度信息化,让越来越多的人产生焦虑,如何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更多关注,催生了广泛的“流量焦虑”。‎ D. 基于算法的个性化的信息推荐服务,能给用户带来直接的“私人订制”感,满足当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算法推送能让被过剩信息包围的用户减少无效信息的干扰,但基于算法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的传播。‎ B. 算法主导的信息分配机制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受到用户欢迎,看上去好像在引领用户,实则放弃了媒体的社会责任。‎ C. 一味追求“众包”生产新闻内容和靠算法分发新闻内容都体现了互联网信息平台对技术的过分依赖,容易导致新闻价值出现偏差。‎ D.‎ - 26 -‎ ‎ 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使得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 ‎6. 在信息化社会,众多网络信息平台盛行算法推送,你如何认识这一现象?请结合全文思考和分析 ‎【答案】4. C 5. D ‎ ‎6. 优点:①提高信息获取效率,缓解信息过剩局面;②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个性化需求得到极大满足。不足:①阅读难以多元化,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故步自封的危险。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③缺少“总编辑”,缺少“把关人”,“偏轨”问题一再发生。‎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看清选项,在到文本中筛选出相关信息,把选项与原文进行比对,比对时,要看选项是否属于这一对象,答非所问或者解说错误都是错误选项。本题要求选出“下列不属于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服务产生的原因的一项”,‎ C项,解说的是催生“流量焦虑”的原因,答非所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一项”或“两项”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 D项,“使得一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错误,原文说的是“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故选D。‎ ‎【6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本中某一问题提出自己见解能力。属于探究能力考查。探究类题目一般有两个方向,一是向内挖掘,一是向外延伸,向内挖掘的题目主要是针对文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实际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提炼的过程,答题方式是观点+原文例证。向外延伸主要是针对文本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对自己的启示,答题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事例进行论证,论证要围绕自己的观点进行,做到中心突出,简单明了。此题属于向内挖掘的类型,在审题时要注意分析题干中“如何认识这一现象”的内涵,如果只谈这一现象的优点或缺点,而不谈针对缺点的改进措施,都属于审题不当,最终组织的答案要点就不齐全。在分析时要结合原文,明确三则材料围绕这一现象谈了哪些问题,材料一解说其优点,材料二解说其不足,材料三解说其不足和改进措施。在弄清题干要求的基础上,可分别从“优点”“不足”“改进措施”三个角度找出对应信息,然后简要概括即可。‎ 结合“借助基于算法的个性化信息推送技术,根据用户的数据自动过滤掉部分信息,在短时间内呈现给用户更多的有效信息,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用户信息过剩的困境”“信息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激化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化的心理需求。市场需求决定着供给,用户对于个性化信息的需求,刺激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产生。基于算法的个性化推送技术,通过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实现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等分析概括优点。结合“只看自己喜欢的、只读自己认同的,难免会带来固执己见、固步自封的危险”“流量焦虑之下,各种‘哭晕体’‘震惊体’频现,偏激观点、浮夸文风令人不适;算法焦虑背后,则是所谓的‘推荐阅读’助长了虚假信息、低俗内容的传播”“这些具有媒体属性的平台,既缺少‘总编辑’,也缺少‘把关人’,技术取代内容成了主角。生产和分发一旦‘去编辑化’,审核团队人再多,也无法应付海量内容。而如果媒体平台变成了纯粹的流量平台,既难言质量,也难保导向”等概括缺点。结合“重视技术带来的问题,并不是要拒绝技术,而是更需要保持技术敏感,学会‘驯服’算法、驾驭技术。算法的优势在于充分了解读者、不断回应诉求”“而必须发挥技术的‘赋能’作用,让主流价值搭上新技术的快车”等分析概括如何改进。‎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 26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水的天空落了雨 非鱼 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着睡懒觉的儿孙侄娃们:“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牛娃从小就会背,也是喜顺爷教的。观头村在老君塬下,一汪泉水从山间流出,滋养了一村老小,一座塬种麦子玉米稻子红薯,还种苹果大枣,山高处、山沟里是野生的槐树杨树黄栌槲树,夹杂着山茱萸鬼见愁连翘杜仲,整个村庄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和顺丰饶。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多,慢慢就活成了这个世外桃源的魂。‎ 牛娃刚过十四,长得细皮嫩肉的,一点儿也没有牛犊健硕的样子。但牛娃学习好,喜顺爷看见牛娃就摸摸他的头:“这娃将来是坐朝廷的料儿。”牛娃爹听了心里高兴,更舍不得让牛娃干一点儿活儿,光让他学习。‎ 听见喜顺爷喊,牛娃娘说:“明儿可都雨水了。”‎ 牛娃爹躺在炕上叹气:“往年这会儿该进山割蒿了。”‎ 牛娃娘出了窑,抹一抹眼角,去下窑烧锅做饭。牛娃爹一害病,只能在炕上躺着,这日子过得寡淡没味,只有牛娃才让她看见点儿亮光。‎ 后半晌,牛娃说,明儿早起要吃煎馍。牛娃娘说还不到月尽。牛娃说想吃了,明儿雨水,也是节气。‎ 关于月尽吃煎馍的习俗,观头村由来已久,反正那时候所有的节气都和“吃”有关,有句俗语说的是吃嘴婆娘盼节气。只有节气到了,才能理直气壮地吃,光明正大地吃。‎ 牛娃娘想想也是,谁也没说非得月尽才能吃煎馍,下雨天各家的吃嘴婆娘也摊煎馍,娃想吃就吃吧,日子得提着劲儿过啊。‎ 第二天一早,牛娃娘早早起来摊了煎馍,在大箅子上摞起来。鸡叫三遍,牛娃起来了。他抓起煎馍就吃,牛娃娘说:“还早,再睡会儿。”‎ 牛娃说:“不睡了,我跟天柱叔说好了,今天跟他们进山。”‎ 牛娃娘吓一跳:“老天爷,你进山干啥?”‎ 牛娃又抓了一个煎馍:“割蒿。”‎ - 26 -‎ 牛娃娘的煎馍煳锅底了,她咋也劝说不下牛娃,又不敢让另一个窑里的男人听见,只能一声接一声地叹气。‎ 村里人一年四季有空就上山割蒿,进山割蒿都会喊几个人一起,互相有个照应,山里经常有蛇和野物。‎ 牛娃进了山,他娘在家提心吊胆一整天。半后晌,她就站村口望着,一直到天麻麻黑才看见挑着担子的天柱他们,一闪一闪进了村。‎ ‎“天柱,牛娃哩?”‎ ‎“在后头。”‎ 挑着担子的男人们陆陆续续进了村,牛娃娘见人就问,他们都说在后头。可天都黑透了,依然没见牛娃的影子。‎ 她又跑去天柱家,天柱在喝汤。他说一天都和牛娃在一起,牛娃割了一捆干蒿,拾了一小捆硬柴,都说他拿不动,也不会挑担子,让他只背一样,可他不干,都要拿,大伙儿就帮他把硬柴和干蒿捆一起,弄扎实了,让他背着下山。一路走一路喊着,听着他答应了,脚底下才走快些,到沟口还听见他应声呢。‎ 牛娃娘听完,放了心,赶紧去沟口接。天柱放了碗,也慌忙跟了去。‎ 沟口的风很硬,往沟里走,到处都是一片黑,各种声音在风中纠缠,最后形成一种古怪的响动,似风吼似兽叫。要不是天柱跟着,牛娃娘自己说啥也不敢走。想着牛娃还在沟里,她更是揪心。两个人一路走,一路喊,沟里响着回声,但听不见牛娃应声。‎ 又往沟里走了四五里路的样子,耳边突然响起几声人大笑似的鸟叫。以往偶尔听到这种声音,村里人都觉得不吉利。天柱说:“嫂子,不敢再往里走了,回村叫人吧。”‎ 吃饭早的人家已经睡下,听见天柱喊叫,又从被窝爬起来,几十个男人、女人很快聚在场院。喜顺爷也来了,他喊天柱,拿上明火,男人进山,女人都在场院等着。‎ 也许是明火的作用,也许是人多,再进山时,那些声音似乎也消失了。‎ 进了沟口没多远,就有人发现了牛娃的蒿捆子。再找,在一个干草窝里找到了牛娃,他居然睡着了。‎ 把牛娃和他的蒿捆子弄回场院,牛娃娘抱着牛娃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牛娃倒跟没事人一样,说:“路上有条蛇,我不敢走。蛇走了,把蒿捆子放下,我又背不起来了,喊天柱叔,他听不见。想着歇会儿,就睡着了。没事,没事,这不好好的!”‎ 牛娃娘扬起手,想打他,又舍不得,最后轻轻落在儿子瘦削的背上。‎ 牛娃说:“辛苦喜顺爷、叔婶子们了。”‎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天柱摆摆手,又笑说,“小鸡娃身子,顶不了事。”‎ - 26 -‎ 喜顺爷呵斥他:“你懂个屁,这是老牛家的顶门杠哩。”‎ 这时,天空飘下了零星的雨丝,凉凉的,润润的。今年春上的第一场雨落了,看来又是个丰年。‎ ‎(有删改)‎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第二自然段用简笔勾勒的方式描绘了观头村和顺丰饶的风貌,这既是人物活动的背景,也暗示了这个世外桃源中人们的纯朴善良。‎ B. 小说描写有关牛娃吃煎馍的情节,既有设置悬念、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也有塑造牛娃形象、使其更加丰满的作用。‎ C. 小说详细描写了牛娃跟着天柱叔在山上割蒿的情形以及牛娃娘和天柱去寻找牛娃时沟里的自然环境,衬托了牛娃吃苦耐劳、坚强勇敢的品质。‎ D. 小说中对于牛娃娘的形象虽然着墨不多,但可以通过对她的动作、语言以及心理等的描写,看出她是一个勤劳而对孩子十分疼爱的人。‎ ‎8. 请简要分析喜顺爷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 ‎9. 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7. C 8. ①从情节上看,开头喜顺爷的喊叫引出雨水节气,为下文写牛娃上山割蒿一事做了铺垫。②从形象塑造上看,由喜顺爷对牛娃的评语,丰富了牛娃的形象。③从主旨表达上看,深化了小说的主旨。喜顺爷善良、慈爱、见识广,是观头村“这个世外桃源的魂”,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美与追求。 ‎ ‎9. ①“看来又是个丰年”一语双关,表面上指春雨会带来庄稼的丰收,暗寓逐渐成长起来的牛娃将会成才;②写凉凉的、润润的雨丝从天空飘落,照应了文章标题与开头,使小说结构更加严谨。③借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情景交融,达到了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解析】‎ ‎【7题详解】‎ 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C项,“详细描写了牛娃跟着天柱叔在山上割蒿的情形”分析错误。文中对牛娃跟着天柱叔在山上割蒿的情形只有这一处“割了一捆干蒿”,是略写。‎ - 26 -‎ 故选C。‎ ‎【8题详解】‎ 该题考查分析小说中人物形象的作用。小说人物分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主要人物是文章主要塑造的形象,通过他表现主题。次要人物则可能是文章的线索人物,也可能是为了和主要人物形成鲜明的对比或用来烘托主要人物形象。还可以从小说情节和表现主旨的角度分析。本题要求分析喜顺爷这一人物形象的作用。从小说情节的角度分析,小说开头写过了十五,喜顺爷早早地站在崖头上喊“该积肥耙地了,地不哄人哩,眼看着明儿都雨水了”,下文牛娃爹生病,不能下地割蒿,懂事的牛娃上山割蒿一事做了铺垫。结尾喜顺爷呵斥天柱时说“你懂个屁,这是老牛家的顶门杠哩。”“这是老牛家的顶门杠”是喜顺爷对牛娃的高度赞扬。通过喜顺爷能表现牛娃的形象。从表现小说主旨的角度看,文章写喜顺爷早早提醒村民要准备好积肥,当牛娃上山割蒿,天黑了也一直没回家,喜顺爷喊天柱,拿上明火,让男人进山,女人都在场院等着,表明喜顺爷的善良、慈爱。喜顺爷年岁大,经见世事多,喜顺爷见识广,“慢慢就活成了这个世外桃源的魂”。这些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赞美与追求。‎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能力。具体是鉴赏语言,分析表达效果。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要表达的情感。分析内容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概括内容,分析表达技巧及效果,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分析。本题要求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分析表达效果。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理解把握人物形象特点,了解主要的写作手法,领悟小说要表达的情感。分析内容的表达效果,可以从概括内容,分析表达技巧及效果,表达的情感等角度分析。本题要求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最后一段是“这时,天空飘下了零星的雨丝,凉凉的,润润的。今年春上的第一场雨落了,看来又是个丰年。”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分析,“是个丰年”有两层含义,表层意思是今天庄稼会丰收,会是个好年成。深层含义是暗指牛娃将会是家里的顶梁柱,会成才。段落中写天空落下雨丝,凉凉的,润润的,与小说的标题“雨水的天空落了雨”相照应,使小说的结构比较严谨。这段以描写自然景物收尾,景物描写中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这喜悦之情既有表现喜顺爷的,又有表现牛娃家人的,因为儿子平安归来了,而且喜顺爷对牛娃评价很好,认为他能成才。‎ ‎【点睛】‎ - 26 -‎ 解答关于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理清内容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人。以父荫试秘书省校书郎,举进士,历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阳县,佥书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 张贵妃薨,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听上裁,乃增至七日。景初言:“妃一品,当辍朝三日,礼官希旨,使恩礼过荆王,不可以示天下。”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 嘉祐初,大雨水,景初曰:“此阴盛阳微之诫也。”乃上疏称:“商、周之盛,并建同姓;两汉皇子,多封大国;有唐宗室,出为刺史;国朝二宗,相继尹京。是欲本支盛强,有磐石之安,则奸雄不敢内窥,而天下有所倚望矣。愿择宗子之贤者,使得问安侍膳于宫中,以消奸萌,或尹京典郡,为夹辅之势。”‎ 时狄青为枢密使,得士卒心,议者忧其为变。景初奏疏曰:“天象谪见,妖人讹言,权臣有虚声,为兵众所附,中外为之恂恂。此机会之际,间不容发,盖以未立皇子,社稷有此大忧。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数诣中书白执政,请出青。文彦博以青忠谨有素,外言皆小人为之,不足置意。景初曰:“青虽忠,如众心何?盖为小人无识,则或以致变。大臣宜为朝廷虑,毋牵闾里恩也。”知制诰刘敞亦论之甚力,卒出青知陈州。‎ 李仲昌以河事败,内遣中人置狱。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还,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田七百余顷,因请均其徭役,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度支副使,迁吏部员外郎,擢天章阁待制、知谏院,以病,未入谢而卒。‎ ‎(选自《宋史》,有删减)‎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26 -‎ ‎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B.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C.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乃更遣/御史同讯/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D. 景初意贾昌朝为之/即言/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 良/乃更遣御史同/迁右司谏/安抚河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荫,庇荫,古时指子孙因先代有功勋而受到封赏,“封妻荫子”中的“荫”也有此意。‎ B. 宗子指大宗的嫡长子,又指族长和皇族子弟。在本文中和“宗室”通用,指皇族子。‎ C. 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古时君主祭祀社稷,祈求丰收,后来就用社稷来代指国家。‎ D. 籍在我国古代有登记在册的意思,“占籍”在本文中的意思是指上报户口,入籍定居。‎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吕景初谨守礼制。对于张贵妃丧事辍朝天数的问题,他不像其他官员那样迎合皇帝,而是坚持自己的看法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命令。‎ B. 吕景初思虑长远。他认为历史上许多朝代,有任命同姓或宗室担任要职的先例,这样能使国家安如磐石,因此他希望皇帝能学习古人的做法。‎ C. 吕景初忠君爱国。狄青为士兵所拥戴,人们又有狄青兵变的议论,吕景初认为国家尚未立皇子,情势危急,为了国家安全,应将狄青调离京城。‎ D. 吕景初抑制豪强。针对比部员外郎郑平在真定广占农田的现象,他奏请皇帝,要求郑平承担徭役,并著限田令,用来限制权贵之人的田地。‎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司请依荆王故事,辍视朝五日,或欲更增日。‎ ‎(2)惟陛下蚤为之计,则人心不摇,国本固矣。‎ ‎【答案】10. D 11. C 12. A ‎ ‎13. (1)有关官员请求依照荆王的旧例,停止上朝五天,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 ‎ (2)希望陛下早做打算,那么人心就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稳固。‎ ‎【解析】‎ ‎【10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动词“言”,是说的意思,后面“事无根原/不出政府/恐阴邪用此/以中伤善良”是言的内容,应该断开,排除B项、C项。“中伤”的宾语是“善良”,“乃”是连词,于是,结合句意内容分析,排除A项。句意:吕景初以为是贾昌朝所为,就上奏说:“事情未查清楚根本原委,不能脱离政府管辖,以免阴邪之人乘机伤害好人。”于是派御史一同审讯。升任右司谏,安抚河北。故选D。‎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C项,“社为谷神,稷为土地神”错误。社为土地神,稷为谷神。故选C。‎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A项,“进言争辩,最终阻止了皇帝有违礼法的命令”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不报。妃既追册为皇后,又诏立忌,景初力争,乃罢”分析可知,只阻止了“立忌”,并没有能阻止辍朝七日。故选A。‎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请”,请求;“依”,依照;“故事”,旧例(古今异义词);“辍”,停止;“视朝”,临朝听政;“或”,有人;“更”,再、又。(2)“惟”,希望;“蚤”,通“早”;“计”,打算、计划;“则”,连词,那么;“本”,根本;“固”,稳固。‎ ‎【点睛】准确翻译文言句子的方法:①要在语境中理解句子。无论何种句子,都不能脱离语境去理解,要注意作者的基本观点和感情倾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②要注意词类活用、通假字这些文言现象,对这些文言现象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翻译好文言文语句的前提。③对句子中难懂的地方,不能采取忽略或笼统翻译的办法去逃避,而应该前后推导,认真理解。④要善于调动已学知识进行比较,辨析异同。特别是对一词多义、古代文化知识的积累,有助于我们把握文言词语在句子中的具体用法和含义。‎ - 26 -‎ 参考译文:‎ 吕景初字冲之,开封酸枣人。凭父亲的功德做了秘书省校书郎,后来考中进士,历任汝州推官,改任著作佐郎,夏阳县知县,佥书河南府判官,并州通判。‎ 张贵妃死后,有关官员请求依照荆王的旧例,停止上朝五天,有人想要再增加几天。听凭皇上的裁夺,于是增加到七天。吕景初上奏说:“贵妃是一品应停朝三天,礼官迎合皇上的心意,结果使礼节超过荆王,不能够用来昭示天下。”没有得到回复。贵妃追封为皇后之后,又诏令设立忌日,吕景初力争,才停止。‎ 嘉祐初年,连降暴雨,吕景初说:“这是对阴盛阳衰的警告。”于是上疏朝廷说:“商、周兴盛时,将同姓一并封为诸侯;两汉的皇子,也大多被封为大郡国;有唐代宗室,派出任剌史;我朝两位先皇,相继被任为京城长官。这些措施都是要使本支强盛,如磐石般稳固,那么奸雄就不敢有野心,而国家就有依靠有希望。希望挑选皇族子弟中贤能的,让他在宫中随侍皇上,以消除奸逆图谋,或派任京城及地方长官,成就辅弼皇室的形势。”‎ 当时狄青任枢密使,深得军心,有人担心他会发动叛乱。吕景初在奏疏中说:“上天出现灾变的迹象,妖人散布流言,权臣颇有声誉,为士兵所拥戴,宫廷内外议论纷纷。这种时候非常危险,因为未立皇子,国家才有这样的大忧患。希望陛下早做打算,那么人心就不会动摇,国家的根本就稳固。”多次前往中书禀明宰相,请求让狄青离开京城。文彦博认为狄青一向忠诚谨慎,外面的流言都是小人散布,不值得放在心上。吕景初说:“狄青虽然忠诚,但是怎么应对众人的看法呢?可能是小人没有见识,或许会导致变故。大臣们应该替朝廷考虑,不要被民间情感牵制啊。”知制诰刘敞也极力主张让狄青离开京城,终于派狄青出京任陈州知州。‎ 李仲昌因治河事失败,皇上派宦官拘捕他人狱。吕景初以为是贾昌朝所为,就上奏说:“事情未查清楚根本原委,不能脱离政府管辖,以免阴邪之人乘机伤害好人。”于是派御史一同审讯。升任右司谏,安抚河北。回京,上奏比部员外郎郑平占籍真定,有七百多顷田地,要求郑平负担徭役,并著限田令。以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知杂事,判都水监,改任度支副使,升任吏部员外郎,提升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因病,未能入朝谢恩而去世。‎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①‎ 陆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 26 -‎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②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着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这时陆游七十六岁,被罢官闲居家中已多年。②郑虔:唐玄宗时士人,文才很高,其诗、书、画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嗜酒如命。‎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旧辈流”指期许恢复万里关河的朋友,“死尽”是说这些老朋友们大多都已故去。‎ B. 作者的夙愿因朋辈的去世和年华的流逝而日益渺茫,因此有“孤枕梦”之语。‎ C. “清愁”因梦醒后的秋风秋雨而生,“清愁”之情与“清秋”之景交融,情景相生。‎ D. 诗歌由“卧”而“梦”再到“醒”,脉络分明,“吴笺着句”照应“作”,结构严谨。‎ ‎15. 诗歌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郑虔文才很高,但生活贫困且嗜酒,汉将李广长于骑射,终未封侯,而自己晚年的遭遇也与郑、李相仿,借此抒发壮志难酬之情;②作者被罢官闲居家中,“自笑”写出远离官场、独善其身的欣慰之情;③“何妨”写自己纵然从未封侯拜相,但也无所谓,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坦然及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只关心国家存亡的高洁情操。‎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该类题考查主要集中对诗意、诗的思想主旨、诗的语言、技巧、结构等内容的考核,赏析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根据选项进行分析。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 C项,“因梦醒后的秋风秋雨而生”原因分析不全面,还有“万里关河孤枕梦”的原因。作者梦里仍在思虑万里关河,醒来却变为老卧孤舟,这也是“清愁”的原因。‎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赏析诗歌情感,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题时需通读全诗,注意题目、注释、背景等,全面理解诗歌内容主旨;然后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 - 26 -‎ 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歌颈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题时注意抓住颈联中的手法用典,结合注释分析典故的内容,然后分析典故中的人物和诗人的相似之处,再结合“自笑”“何妨”分析情感即可。如“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结合注释,唐玄宗时郑虔文才很高,他的诗、书、画,曾被玄宗赞为“三绝”;但生活贫困而嗜酒。汉将李广长于骑射,一生与匈奴七十余战,屡建奇功,但命运坎坷,终未封侯,最后自杀。陆游自信文可以比郑虔,武可以比李广,而自己晚年的遭遇也与郑、李相仿佛。这两句的“自笑”和“何妨”,是句中的诗眼,透露出诗人的心曲。“自笑”,非自我解嘲,而是欣慰之情的表现。“何妨”者,境界颇高,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正可作为注脚。诗人所关心的,决非自己的名位权势。大而言之,是国家的统一;小而言之,是品德的高洁。既不能进而兼济天下救苍生,便退而独善其身持操守,纵未封侯拜相,又有何妨?况且,在内心的坦然、村酿的陶醉之外,还有少年时的风味积习,增添了无限的情趣。‎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根据提示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水与舟为喻来写大鹏南飞要有所凭借。‎ ‎(2)刘禹锡《陋室铭》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借指自己的陋室,抒发自己仰慕前贤、安贫乐道的情怀。‎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古代圣人“______________”,尚且向老师请教;现在的一般人“_____________”,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答案】 (1).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2). 其负大舟也无力 (3). (2)南阳诸葛庐 (4). 西蜀子云亭 (5). (3)其出人也远矣 (6).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解析】‎ ‎【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积、负、诸葛庐、蜀、亭、矣。‎ ‎【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奥赛能为升学加分,政策发挥了指挥棒作用,引导着学生和千千万万家庭投入到奥赛竞争中。很多孩子对奥赛不感兴趣,甚至视奥赛训练为痛苦,家庭也因负担不菲而苦不堪言,但家长仍然__________,不计成本地把孩子送进奥赛培训班。地方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奥赛热降温,也__________。‎ 取消奥赛加分,让奥赛和升学脱钩,并不意味着奥赛不重要,奥赛不用学。随着高校自主招生权限扩大,(   )。顶尖高校青睐学生的学科竞赛经历,与高考取消奥赛是否矛盾呢?并不矛盾。以前的高考奥赛加分属于全国通用,是一种普适性加分,任何高校、任何专业都必须对之_______。而自主招生中对在学科竞赛获奖学生的降低分数线,只针对特定高校,局限于本校的特定专业。与过去加分权力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不同,后者实际上是将加分权力让渡给具体的高校,让高校拥有更多自主权,可以通过多元评价的方式录取学生。自主招生的初衷本也在于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创新能力的学生,关注奥赛,__________。‎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 B.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奥赛学习的功利化降温。‎ C.‎ - 26 -‎ ‎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D. 高考取消奥赛加分以及校外培训机构举办与中小学入学挂钩的竞赛,其目的是为了治理“全民奥赛热”,给功利化的奥赛学习降温。‎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奋不顾身 无力回天 等量齐观 无可厚非 B. 全力以赴 无济于事 一视同仁 无可非议 C. 奋不顾身 无济于事 一视同仁 无可厚非 D. 全力以赴 无力回天 等量齐观 无可非议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不过是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 B. 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尤其是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 C. 学生的奥赛成绩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都被很多顶尖高校非常看重 D. 很多顶尖高校在自主招生资格审核时,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成分残缺,应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禁止”;语序不当,应是“功利化的奥赛学习”。B项,语序不当,应是“功利化的奥赛学习”。D项,成分残缺,应在“校外培训机构”前加上“禁止”;结构混乱,“目的是为了……”句式杂糅。故选C。‎ ‎【18题详解】‎ - 26 -‎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奋不顾身:奋勇直前,不顾生命。全力以赴:把全部力量投入进去。原文指家长不计成本送孩子上奥赛培训班,没有“不顾生命”的意思,应选“全力以赴”。无济于事: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对于解决问题没有什么作用。无力回天:形容事态的发展,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或比喻局势或病情严重,已无法挽救。原文语境为“政府难以为奥赛热降温”,应选用“无济于事”。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原文中的行为主体是“任何高校”“任何专业”,并未说明这些高校与专业之间有“差别”,因此,应选“一视同仁”。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表示言行合乎情理。无可厚非:不可过分指摘,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由语段可知,自主招生关注奥赛,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因此,应选用“无可非议”。故选B。‎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的干扰性,难度适中。第二段强调奥赛存在的必要性,即顶尖高校看重学生的奥赛成绩。为了与下文“顶尖高校青睐学生的学科竞赛经历”句式保持一致,补写的句子应是以“顶尖高校”为主语的陈述句,可排除C项。但A项、B项侧重于表达“自主招生资格审核”,不符合文意。故选D。‎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义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正常情况下,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则这些物质将与人体和谐相处,最终将被吸收、利用或被自然排出;①________,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②_________。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但是如果这种应答超出了正常范围,即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③______,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过敏就是变态反应的主要代表。‎ ‎【答案】 (1). 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 (2). 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 (3). 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 - 26 -‎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语句的衔接、连贯的能力。答题时要阅读所给材料,找出语段陈述的话题,注意保持话题的前后一致,然后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衔接关系选出答案,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推测空白处应填写的内容,最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 第① 句由上文“当外来物质进入人体后大都面临两种命运:如果被机体识别为有用或无害物质……”,下文“机体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如这些物质被识别为有害物质时”的句子。‎ 第② 由上文“机体的免疫系统则立即做出反应,将其驱除或消灭”,下文“免疫应答是人的防卫体系重要的功能之一”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这就是免疫应答发挥的保护作用”的句子。‎ 第③ 由上文“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进行攻击时,这种情况称为变态反应”,下文“因为无端的攻击也会损害正常的身体组织,甚至免疫系统居然有时对机体本身的组织进行攻击和破坏,对人体的健康非常不利”可知,横线处应填入类似于“变态反应是一种疾病” 的句子。‎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语句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 寒冷、干旱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2018年,甘肃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多27.7%兰州市区和机场间,荒山变绿了;敦煌莫高窟周围的戈壁,竟然长了草。中科院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来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气流的作用下,集中到西北,导致西北降水增多。气候的改变,显然将给西北带来积极的影响。简单地说,荒山将更容易变绿,甚至都不需要人们去种树种草;庄稼收成将明显增加,极大地增加当地农民的收入。到那时,西北还是原来的西北吗?想一想,未来的大西北,如果都是绿水青山,如果生态得到彻底改善和保护,那将是怎样的场景!‎ ‎【答案】关键信息:①中国西北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②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③这一改变将给西北带来积极影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压缩能力。此类题选材大多是新闻报道,要求一般是概括主要内容,也可能拟新闻标题,或者写新闻导语,解答此类题时,首先要明确,然后提取相关信息,最后重新组合成连贯的简明的语句表达出来。‎ - 26 -‎ 本题要求要求保留关键信息,本题宜采用分层归纳法。本题所给的材料是一则新闻消息。一句话“寒冷、干早是中国西北留给人们的普遍印象,但科学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相当于这则消息的导语,指出中国西北出现变暖、变湿的新趋势。其后解释了这一观点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全球变暖驱动水循环加剧,可能是西北气候暖湿化的根本原因,以及这一“新趋势”所带来的影响——将给西北带来积极的影响。具体作答时,将以上分析出来重要信息用简洁流畅的语言组合起来即可。此类题在进行主要信息组合时还要注意字数的要求,比如本题要求“不超过55个字”。‎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张爱玲说:“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好地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某人吃饭前,总是拿出手机对饭菜拍照,有人说她是让手机先“吃”菜,她说:“你们太没有仪式感了!”‎ 一所只有几十个学生的乡村小学,没有像样的升旗台,没有漂亮的旗杆,老师却每周都组织孩子们举行庄严的升仪式。‎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诚于中者,必形于外 外在的形式承载着内心的重量,有仪式感,生活才过得美好而精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一个形于外的细节,都绽放着内在的馥郁。恰如《大学》所云:诚于中,形于外。‎ 无论是那个吃饭前总要先让手机“尝”菜的姑娘,还是那所物质条件极度匮乏却每周都要认真举行升旗仪式的学校,都深谙仪式感对生活的重要性。张爱玲嫁给胡兰成时没有举办像样的婚礼,但依然走了一遍结婚的流程,即便婚礼现场只有新郎、新娘及证婚人三人。纵使婚书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承诺成了一纸空话,张爱玲依旧坚守着对仪式感的信仰。她说:“仪式感能唤起我们对内心自我的尊重,也让我们更认真地去过属于我们生命里的每一天。”‎ 仪式感可以点亮生活,为我们明确每一个人生节点的责任与义务。‎ - 26 -‎ 中国自古有“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而笄”的礼仪,这种古老的礼节何尝不是一种仪式感?直到今天,依然有不少学校为年满十八岁的学生们举行盛大的成年礼,这样的仪式可以让他们明确成年的意义,在仪式感中体悟肩头的责任。《周礼》中除了嘉礼,更有吉礼、凶礼、军礼以及宾礼,每一种“礼”,都诠释着仪式的重要性。虽然现代社会中许多繁文缛节早已退出历史,但中华民族深入骨髓的礼仪文化却代代相传,永不止息。‎ 仪式感可以呼唤梦想,让人们更加信仰未来,于绝望的土壤中播下希望的种子。‎ 衣食无忧的生活中我们需要仪式感,在枯鱼涸辙的环境下更需要保留仪式感。逆溯民国岁月,我们看到北大、清华及南开三所学校坚持在炮火烽烟中保留学校的形式,时至今日,长沙及昆明依然流传着西南联大的传奇。八年的坚守,西南联大为国家保存了重要的科研力量,也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卓越人才。困厄之中,仪式感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更是一种璀璨于茫茫夜空的希望之星辉。‎ 仪式感可以继往开来,让我们一面告别过去,一面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总有一些时光节点的仪式,成为生命或民族的丰碑。七十年前,人民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庄严宣布:“同胞们,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彼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从此中华民族跨入了崭新的时代,那场盛大的仪式,曾令多少中华儿女热泪盈眶。从个人,到社会,乃至国家,都需要用仪式感来书写时光的轨迹,当许许多多的仪式连在一起,便构成了命运的广厦,也汇成了历史的星河。‎ 诚于中者,必形于外。许多人每天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麻木的神经深陷物质世界的尘埃,而仪式感却是那尘埃中开出的花,以淡雅的芬芳呼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在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有人预言电子书会取代纸质书,网店会取代实体店,甚至虚拟课堂会取代校园。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一天,因为仪式感不是柏拉图的精神乐园,它需要现实的阳光雨露去滋养,生活有了仪式感,我们会更加热爱生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本题为新材料作文。作文类型上,属于“社会生活型”和“理论观点型”的综合体。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当下的社会生活现象,而在现象的呈现上又体现了一定的观点倾向。写作对象集中,关键词为“仪式”,此为题目的限制性,考生必须要紧紧围绕“仪式”这个核心范围进行写作,否则视为离题或者偏离题意。在明确写作范围的基础上,材料又提供了由“仪式”而引发的观点,体现了题目的开放性。‎ ‎【立意】参考立意: ‎ ‎① 生活需要有仪式感;②仪式对人有激励作用;③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仪式。‎ ‎【素材】1、《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记载说:“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 - 26 -‎ ‎ 无论是“斋戒五日”还是“设九宾礼于廷”这些仪式确实是繁琐,但它可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可以让“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可见有些仪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打开友好交流之门,消除分歧与猜疑,建立理解与互信,最终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世界各国的和平相处,共同发展、进步。2、保持对仪式的敬重感是必需的,它有助于规范我们的行为礼仪,监督我们不犯或少犯错误。像杨绛先生在《走在人生边上》所言:“我们的一生是个犯错误与改错误的过程,在人生路上,向后看看,再向前看看,才能走得更远。”保持应有的仪式感就是对礼仪规范的尊重,“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就是对礼仪规范尊重后的收获。3、环顾身边,我们可以发现,那些不喜欢穿校服的同学大都内心浮躁,行为懒散;而那些按规矩穿校服的同学则往往踏实认真,积极进取。通过对比,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能守规矩尊重仪式的人都懂得严于律己,不会被外界浮华蒙蔽内心的准则。这种自律和坚定也是一种教养,所以统一着装是在校生无条件遵守、执行的仪式。上课铃响前走进教室,喊起立后齐声向老师问好,这也是一种日常必需的仪式。它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老师的敬重,更表现了学生对一节课甚而对待学习严肃认真绝不懈怠的态度。带着这种无比虔诚的仪式感听讲,师生间相处必然是和睦融洽的,学习效率自然也会特别高。4、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是最隆重的爱国主义教育,它更能展现一个人的仪式感和教养。曾经看到过两个有趣的视频。第一个视频中的学生在国歌声中望着国旗哈欠连天,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另一个视频中的学生在国歌声时,纷纷放下手中的书本,挺直腰板,庄严地对国旗行注目礼。行为举止的悬殊背后,显示了截然不同的行事态度、为人教养。我心目中的升旗仪式应该是这样一幅画面、场景:齐刷刷的队伍,亮晶晶的眼睛,随着嘹亮的国歌响起,国旗迎着朝阳徐徐升起,心中便会油然而生一种莫名的感动。那一刻的庄严肃穆,那一刻的骄傲自豪,是不言而喻、不约而同的。歌声里满含着对国旗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冉冉的五星红旗,象征着国家的发展方兴未艾。深情地注视那抹永恒的红色,刹那间染红了的天空,也染红了一颗颗中国心。每一次抬头仰望,都会升腾起一股无形的莫可名状的力量。5、升旗仪式,是神圣而庄严的,对它的虔诚态度表达了我们对为和平捐躯的革命战士深深的敬佩和对伟大祖国浓浓的爱意,这种家国情怀也体现了一个人最深刻的教养。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在于:人除了满足一日三餐,还懂得约束自己的行为,一切举止做为都适合所处的场合,这也叫教养。我国是礼仪之邦,作为新一代青年,认真对待仪式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仪式展现深刻的教养,它扎根于心灵,它无花而自芳!让我们共同尊重仪式,提升教养!。‎ ‎【结构】‎ - 26 -‎ 首先从材料中提炼出主题,如,“仪式对人有激励作用”(或其他方面)。文章开头,可以在简短的升旗仪式的描写中引出主题,也可以由其他仪式引出主题。接着,根据收集的材料,进行论证。列举事实时要注意语言简洁,分析时要有针对性。可以采取正反论证的方式进行论证。然后,练习自身实际,并联系时代特点,进行分析。重在自我剖析。最后是文章总结,强化观点,展望未来。‎ ‎【点睛】考场作文的立意技巧:‎ 考场作文最重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