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 概括分析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人教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 概括分析题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18 概括分析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题。‎ 蒋芾,字子礼,常州宜兴人,之奇曾孙。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第二人。孝宗即位,累迁起居郎兼直学士院。时宦者梁珂事上潜邸,挠权,尹穑论珂,与祠,芾缴奏罢之。签书枢密院事,首奏加意边防,又奏:“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一旦披籍可立取具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或令深入山东或令自荆襄深入。”除权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芾奏:“方今财最费于养兵,艺祖取天下,不过十五万人。绍兴初,外有大敌,内有巨寇,然兵数亦不若今日之多。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又招兵耗蠹愈甚,臣考核在内诸军,每月逃亡事故,常不下四百人。若权停招兵一年有半,俟财用稍足,招丁壮,不惟省费,又得兵精。”上悟。一日,因进呈边报,上顾芾曰:“将来都督非卿不可。”芾奏:“臣未尝经历兵间。”又奏:“方今钱谷不足,兵士不练,将帅与臣不相识,愿陛下更审思其人。”南郊礼毕,宰相叶颙、魏杞罢。芾采众论,参己见,为《筹边志》上之。明年,拜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会母疾卒,诏起复,拜左仆射,芾力辞。有密旨欲今岁大举,手诏廷臣议,或主和,或主恢复,使芾决之。芾奏:“天时人事未至。”拂上意。服阕,除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提举洞霄宫。寻以言者论,落职,建昌军居住。期年,有旨自便。再提举洞霄宫,卒。芾始以言边事结上知,不十年间致相位,终以不能任兵事受责,岂优于论议而劣于事功欤?‎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有删改)‎ ‎——第一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D )‎ A.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 B.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 C.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 D.近见陈敏勇汰三千人/戚方汰四千人/然多是有官人/与以外任/请券钱/添借给如故/是减于内而添于外/何益/‎ 解析:首先联系上下文,了解文段大意:陈敏勇、戚方淘汰人员,朝廷的费用却增加。其次抓住关键词“三千人”“四千人”“如故”等进行断句。最后根据语意进行断句即可。‎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宦者是中国古代京城专供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官员,又称宦官、中官等。‎ B.行伍,古代军队编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当兵出身的人,后泛指军队。‎ C.丁壮,到达兵役年龄的少壮男子。如《管子·轻重戊》:“丁壮者胡丸操弹居其下。”‎ D.宰相是对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立法长官的通称,始于先秦,太宰与相合称为宰相。‎ 解析:宰相是对古代君主之下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蒋芾伸张正义,敢于直言。宦官梁珂利用服侍皇帝之机,扰乱正常的权力秩序,虽被蒋芾授予了宫祠,蒋芾终究罢免了他。‎ B.蒋芾熟知国情,关注军事。蒋芾认为当今军队过于庞大,耗费财用极多,对军队进行了削减,效果不好,皇帝最终醒悟。‎ C.蒋芾虽有才干,但更自知。当皇帝准备给他施展军事才华的机会时,他颇有自知之明,因没有真正率兵征战的经验,而打消了皇帝的这个念头。‎ D.蒋芾临事镇定,颇有主见。面对外敌,皇帝准备有所行动,便把群臣或主和或恢复的议论交给他裁决,他却没顺从皇帝的心意,而是自有见解。‎ 解析:张冠李戴,“虽被蒋芾授予了宫祠”错误,文意为“尹穑议论梁珂,给他宫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方今钱谷不足,兵士不练,将帅与臣不相识,愿陛下更审思其人。‎ 译文:当前钱粮不足,士兵不训练,将帅和属下互不相识,希望陛下重新审慎思考适当人选。‎ ‎(2)寻以言者论,落职,建昌军居住。期年,有旨自便。再提举洞霄宫,卒。‎ 译文:不久,因言官议论,削落职名,在建昌军居住。过了一年,皇帝下诏让蒋芾自便。第二次提举洞霄宫,(蒋芾)去世。‎ 解析:(1)“方今”解释为当前,“更”解释为重新,“审”解释为审慎。(2)“寻”解释为不久,“期年”解释为过了一年,“卒”解释为去世。‎ ‎——第二组——‎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一旦披籍/可立取具/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或令深入山东/或令自荆襄深入 B.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一旦披籍/可立取具/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或令深入山东/或令自荆襄深入 C.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一旦披籍/可立取具/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或令深入山东/或令自荆襄深入 D.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一旦披籍/可立取具/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或令深入山东/或令自荆襄深入 解析:比较四个选项,差异在于“拔将才行伍间识其姓名”“又料简归正人仍以北人将之”。根据省略成分,“拔将才(于)行伍间”,排除A、C两项。再根据名词“归正人”及语境,排除D项。‎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曾孙,第三代孙,即儿子的孙子,其辈分顺序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B.除,本为台阶,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往上登,故可用来表示改变旧职,授予新职。‎ C.都督,最初是地方政府的监察官,后演变为处理地方政事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服阕,即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礼制,父母去世,儿子应守丧三年,着丧服。‎ 解析:都督,最初是军队中的监察官,与监军相同,后演变为统领军队的军事长官。‎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蒋芾熟知国情,关注军事。他认为,当今军队过于庞大,耗费财用极多,有些地方对军队进行了削减,效果显著,他对此极为赞赏。‎ B.蒋芾对边防事务多有建言。他上奏说提拔将领要从军队中间选取,还要统计选拔归正人。‎ C.蒋芾极尽孝道,推辞任命。蒋芾母亲病故,而在此时,皇帝下诏起用,他为了尽孝道,用行动来证明,推辞了左仆射的任命。‎ D.蒋芾长于论议,短于事功。他曾因进言边防事务受到皇帝重视,不到十年就做了宰相,但后来又因为不能承担军事重任而受到责罚。‎ 解析:虽然有些地方进行了削减,但只是形式,没有实效。从“何益”一语来看,他并没有“对此极为赞赏”。‎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若权停招兵一年有半,俟财用稍足,招丁壮,不惟省费,又得兵精。‎ 译文:假如暂时停止招兵一年半,等到经费物资稍微充足,招募壮丁,不仅节省费用,又能得到精良的士兵。‎ ‎(2)不十年间致相位,终以不能任兵事受责,岂优于论议而劣于事功欤?‎ 译文:不到十年的时间做到宰相的官位,最终因不能承担军事受到责罚,难道不是长于议论而短于取得实际功效吗?‎ 解析:(1)“权”解释为暂时,“俟”解释为等到,“稍”解释为稍微。(2)“致”解释为做到,“岂”解释为难道,“功”解释为功效。‎ 参考译文:‎ 蒋芾,字子礼,是常州宜兴人,蒋之奇的曾孙。绍兴二十一年,(蒋芾)考中进士第二名。孝宗即位,(蒋芾)多次升迁后担任起居郎兼直学士院。当时宦官梁珂曾在潜邸服侍皇上,扰乱权力,尹穑议论梁珂,给他宫祠,蒋芾缴还奏章罢免了他。(蒋芾任职)签书枢密院事,首先上奏应多注意边防,又上奏:“提拔将领要从军队中间(选取),记下他的姓名,一旦查阅到名册,可以立刻开列出来。还要统计选拔归正人,仍然用北方人率领他们,或是命令他们深入山东,或是命令他们从荆、襄深入。”授任(蒋芾)代理参知政事、同知国用事。蒋芾上奏:“当前资财最大费用在于养兵,艺祖夺取天下,不超过十五万人。绍兴初年,境外有大敌,境内有大盗,然而士兵数目也不像今天这样多。近来见到陈敏勇淘汰了三千人,戚方淘汰了四千人,但大部分是有官位的人,给他们做地方官,请求券钱、增添借支跟以前一样,这是朝廷内减了而朝廷外却增加了(费用),有什么用呢?加上招兵损耗愈加严重,我考核了内地各部队,每月逃跑的事情,经常不少于四百人。假如暂时停止招兵一年半,等到经费物资稍微充足,招募壮丁,不仅节省费用,又能得到精良的士兵。”皇上醒悟了。一天,由于进呈边防报告,皇上回头对蒋芾说:“将来都督之职非你担任不可。”蒋芾上奏说:“我未曾经历过战事。”又上奏说:“当前钱粮不足,士兵不训练,将帅和属下互不相识,希望陛下重新审慎思考适当人选。”南郊祭礼结束后,宰相叶颙 ‎、魏杞被罢免。蒋芾采纳众人议论,参入自己的见解,作《筹边志》进献给皇上。第二年,(蒋芾)担任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适逢蒋芾的母亲病故,皇帝下诏书起用他,任命他为左仆射,蒋芾极力推辞。有秘密旨意打算这一年发动大规模军事战争,皇帝手诏命朝中群臣商议,有的主张议和,有的主张收复(国土),皇帝让蒋芾裁决。蒋芾上奏:“天时人事时机未到。”违背了皇上的意图。(蒋芾)服丧期满,授任观文殿大学士、知绍兴府、提举洞霄宫。不久,因言官议论,削落职名,在建昌军居住。过了一年,皇帝下诏让蒋芾自便。第二次提举洞霄宫,(蒋芾)去世。蒋芾最初因进言边防事宜受皇帝赏识,不到十年的时间做到宰相的官位,最终因不能承担军事受到责罚,难道不是长于议论而短于取得实际功效吗?‎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6题。‎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擢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以赇议惩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见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 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 ‎(节选自《明史·陈以勤传》,有删改)‎ ‎——第一组——‎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B.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C.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D.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 解析:使用排除法,“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从“常”“外”的对比可知“外”后要有停顿,排除A、D两项。“王左右”是指“王左右之人”,排除C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检讨,职官名,宋有史馆检讨,掌修国史;明清时隶属翰林院,与修撰编修同称为史官。‎ B.吏部,六部之一,吏部主管所有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及科举取士,其长官称为吏部尚书。‎ C.首辅,明洪武年间设置内阁,进入内阁的官员称为大学士。首席内阁大学士称之为首辅。‎ D.驰传,古代驿站中的马车。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 解析:“所有官吏”应为“文官”,“科举取士”属礼部管辖。‎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陈以勤不畏权势,义正词严。严世蕃询问高拱、陈以勤太子是如何向他们说当今皇帝的,高拱用戏谑的语言责难严世蕃,而陈以勤态度严肃地反问严世蕃从哪里听到的这些话。‎ B.陈以勤恪尽职守,忠诚坚贞。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辅助、保护裕王的功劳,但陈以勤从来没有炫耀过这些,因此裕王曾经写“忠贞”二字赠给陈以勤。‎ C.陈以勤上书言事,朝廷嘉许。陈以勤在嘉靖皇帝时凭借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慎开始行政的十件事情,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得到皇帝及朝臣的肯定。‎ D.陈以勤洞察局势,辞官回乡。相互倾轧的高拱是旧僚、赵贞吉是同乡,加上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的,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为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 解析:“嘉靖皇帝”应为“穆宗皇帝”,属于张冠李戴;“得到皇帝及朝臣的肯定”错,“朝臣的肯定”属于无中生有。‎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 译文:陈以勤担任讲官九年,有辅助保护的功劳,却深深隐藏自己,裕王曾经写“忠贞”两个字赐给他。‎ ‎(2)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以赇议惩赃吏一事而已。‎ 译文:高拱掌管吏部,憎恨陈以勤的奏请侵害了自己的职分,搁置了他的奏疏不用,所用的只有都察院因为贿赂商议惩治赃官一事而已。‎ 解析:(1)“羽翼”解释为辅助保护,“而”解释为却,“晦匿”解释为隐藏。(2)“恶”解释为憎恨,“寝”解释为搁置,“惟”解释为只有。‎ ‎——第二组——‎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B.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C.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D.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 解析:“政”“近幸”“以勤”“帝”“疏”分别作所在句子的主语,这几个词的前面都要断开。‎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洗马,古代官职名,即太子洗马。汉时作“先马”,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唐代沿称,掌管书籍。‎ B.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亦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户部。‎ C.太子太师,古代官职名,与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为“东宫三师”,都是太子的老师。多为虚衔无实职,主要用来追赠死去的重臣。‎ D.谥,古人死后,为褒扬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解析:“为褒扬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错,谥号是帝妃、诸侯、大臣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死之后,给予评价性的文字,有美谥,也有恶谥。‎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陈以勤热心王储,但不得重用。虽然陈以勤对裕王十分忠心,但是明世宗对于陈氏父子的情谊一向十分淡薄,因此,裕王一年内也都不能召见陈以勤一次。‎ B.陈以勤为人庄重,不畏权势。严世蕃向高拱、陈以勤询问裕王如何评说皇帝时,高拱用戏谑的语言应付严世蕃,而陈以勤以严肃的态度反问严世蕃。‎ C.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裕王也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 D.陈以勤聪明睿智,洞察局势。高拱和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构陷,陈以勤自知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以至于不会为三人所容,于是辞官归家。‎ 解析:曲解文意。原文意思是,明世宗对于父子之情一向很淡薄,裕王一年内都不能被召见一次。‎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 译文:陈以勤保持中立,没有去勾结任何人,也不偏私某人,最终徐阶和高拱离开内阁时,也没有任何非议涉及陈以勤。‎ ‎(2)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 译文:皇帝又送发宫廷中的银币,命令陈于陛快速回乡赏赐他,并且敕令主管官员慰问。‎ 解析:(1)“私”解释为勾结,“竟”解释为最终,“訾”解释为非议。(2)“颁”解释为送发,“归”解释为回乡,“存问”解释为慰问。‎ 参考译文:‎ 陈以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考中进士。选任为庶吉士,授任为检讨。很久之后,充任裕王讲官,升任修撰,晋升为洗马。当时太子的位号还没有确定,小人们多次制造事端。世宗对于父子之情一向很淡薄,裕王一年时间也难以被召见。正常的俸禄外,按照规矩还有供给赏赐,裕王也不敢请求。过了三年,府中很窘迫。裕王左右的人用一千金贿赂严世蕃,严世蕃高兴,因此吩咐户部,得以一起供给三年的财物。但是,严世蕃常暗自怀疑,一天使其他人回避后对陈以勤和高拱说:“听说太子殿下近来疑心,他说过皇上父亲什么吗?”高拱故意用一些戏谑的话来回答,陈以勤听后(对严世蕃)正色说:“你从哪里听到这些话?”严世蕃默然离去。裕王府这才安定下来。陈以勤担任讲官九年,有辅助保护的功劳,却深深隐藏自己,裕王曾经写“忠贞”两个字赐给他。父丧期满服除,回来后仍担任侍读学士,掌管翰林院。穆宗即位,陈以勤以太子旧臣的身份,分条呈上谨慎开始行政的十件事情。他陈述收揽权力、听取谏言尤其恳切。皇帝下诏嘉奖他的忠心诚恳。穆宗朝讲很少驾临,政事无法裁决,身旁受宠的人多因为宫内的降旨获得厚恩。陈以勤请求皇上振奋精神、修明政教,皇帝内心触动,想有所举动,最终被内侍阻止,奏疏也留在宫中。四年,陈以勤分条呈上时政因循守旧的弊端,请求慎重提升任用。皇帝嘉奖他,下交有关部门商议。高拱掌管吏部,憎恨陈以勤的奏请侵害了自己的职分,搁置了他的奏疏不用,所用的只有都察院因为贿赂商议惩治赃官一事而已。起初,陈以勤入值内阁,徐阶任首辅大臣,而高拱刚刚被任用,朝廷士大夫各有所依附,相互攻击。陈以勤保持中立,没有去勾结任何人,也不偏私某人,最终徐阶和高拱离开内阁时,也没有任何非议涉及陈以勤。到高拱再次入内阁,与赵贞吉相互倾轧,张居正又从中间构陷。陈以勤与高拱是旧同僚,赵贞吉是他的同乡,而张居正又是他举荐的,揣度不能为他们调停,恐怕最终不会为众人所容,极力称病请求罢免官职。于是晋升兼任为太子太师、吏部尚书,赏赐乘坐驿站快车还乡,诏令他的儿子陈于陛担任编修侍奉皇上出行。之后两年,高拱被驱逐,仓皇出国都城门,慨叹说:“陈以勤,是明哲保身的人啊。”陈以勤归乡十年,七十岁了。皇帝又送发宫廷中的银币,命令陈于陛快速回乡赏赐他,并且敕令主管官员慰问。又过了六年,去世。追赠太保,谥号文端。‎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