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东省枣庄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 ‎2020.7‎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 25 -‎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 25 -‎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苦读。‎ B. 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与苏轼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染,信奉佛教有关。‎ C. 夏承焘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他对许多日本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 日本词人森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 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诸多方面,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 B. 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 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 森槐南等日本词人在模仿苏词时,经常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足见苏轼对其影响之深。‎ ‎3. 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 A. 苏轼的人生痛苦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 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 25 -‎ C.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D. 苏轼在《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脉络。‎ ‎5. 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 B 2. C 3. D ‎ ‎4. (1)首先,提出“日本文人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这一观点,突出了苏轼作品在国外的影响力。(2)然后,依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说明苏轼词作对日本词人创作的重要影响。 ‎ ‎5. (1)青少年时期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加深对经典诗文的理解;(2)父亲在文体和为政之法方面的教育对苏轼大有裨益;(3)家庭环境和宗教氛围,对他的成长和思想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4)政治上的挫败和对人生价值意义的重新思考,使他的创作题材广泛,风格独特;(5)整个宋代文化的浸染以及佛教文化的影响,使他的思想艺术境界达到极致。‎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苏轼从小就受到佛教思想的熏染信奉佛教”有误,由材料二第二段“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可知。‎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苏轼词作的数量之多已然突破了前人”不对,原文说的是“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 B - 25 -‎ 项,“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于文无据,原文是说“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D项,“撷取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相同情怀”错误,原文“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撷取”应为“撷取化用”,“相同”应为“相似”。‎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D项,《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所表达的“孤高心境”主要是孤独高傲,但并不是旷达,所以不能用来支撑材料二的核心观点。‎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解答此类试题首要的就是整体阅读,把握中心论点或论题,找出文中所用论据,分析论证方法,明辨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不仅要明辨中心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更要明辨各个分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最后提炼整合。‎ 材料三主要说的是苏轼词在日本的影响,共分4段。第1段,“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亮明观点;第2-4段,分别用“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这样的段首语标注层次,从词调、用韵、词意三方面举例论述,说明苏轼词作对日本词人创作的重要影响。‎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 25 -‎ 本题要求概括苏轼“成功的主要原因”。根据材料一“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将来大有好处”概括从答案第一点;根据“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概括出答案第二点;根据材料二“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的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概括出答案的第三点;根据“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概括出答案第四点;根据“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概括出答案第五点。‎ ‎【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铁锅槐 梁衡 ‎①一棵上百年的老槐树长在一口铁锅里,这好像绝不可能,但确实如此。‎ ‎②去年十一月底,我在河南商丘寻找人文古树,看了几棵汉柏宋槐都不理想,大家气喘吁吁地坐下来吃午饭。当地一位朋友突然一拍脑袋说:“怎么忘了铁锅槐呢!”放下筷子,我们便冒着小雨赶到七十公里外的白云寺,拜访了这个锅与槐的奇妙组合。‎ - 25 -‎ ‎③白云寺初创于唐贞观年间,曾是与少林、白马、相国等寺齐名的中原古寺,但现在香火不旺。我们去时凄风苦雨,寺里只有几个僧人袖手看门,一个小和尚系着围裙在伙房里淘米,后院及两厢都是零乱的砖瓦木料。进门后的右手处就是我们要拜访的铁锅槐,现在已是这个寺的镇寺之宝。只见一圈石栏杆中躺着一口直径两米多的大铁锅,锅里挺立着一棵有三层楼高、两抱之粗的古槐。锅沿有三指厚,在雨水的润泽下闪闪发光,像是一个套在树根上的项圈。锅已半埋土中,树的主根早穿透锅底,深扎地下,而侧根蜿蜒屈结,满满当当,将铁锅挤满撑破后又翻出锅外垂铺在地,像一大块不规则的钟乳石,或是一摊刚冷却了的岩浆。我看着这满锅的老根,只觉得这是一锅正在慢慢烹煮着的时间。虽是深秋,这古槐仍枝叶繁茂,覆盖着半亩大的地面。而整棵树身向西边倾斜,巍巍然如一座斜塔,有一种饱经沧桑的厚重与庄严。‎ ‎④寺院是信众往来的宗教场所,被视作沟通神与人的桥梁。为了给众多僧人和香客备饭,寺里常有超大的铁锅。这口两米的大锅还不算最大,我见过一口更大的,洗锅时要放下一个梯子,才能将人送到锅底。大锅往往是一个寺院兴旺的标志。这白云寺在康熙时达到鼎盛,常住僧人千余人。史载1687年寺里住持佛定和尚为舍粥济贫,造铁锅两口,日煮米一石二斗。十九年后一口铁锅经长年的火烤水煮生了裂纹,就被几个小和尚抬着放到寺的一角。春去秋来,寺院盛而又衰,这口锅也渐渐被人淡忘。沙尘淤满锅底,荒草爬上了墙角,淹没了铁锅。这时一只喜鹊衔着一粒槐籽从天上飞过。它俯下身子,看到这汪嫩绿的鲜草,就落下来歇脚,槐籽落在铁锅里。想这铁锅离开灶台被弃墙角已经数十年,烈日严霜,凄风苦雨,它早已心灰意冷,奄奄待毙。忽然有一只小手轻轻地抓挠着它冰凉的身子,一丝微弱的声音响在耳旁若有似无地呼唤。原来是那粒槐籽经水浸土育,已经开始发芽生根。这口铁锅一下打了个寒噤,从梦中惊醒,忙将这个幼小的生命搂在怀里。那雪白的细根穿过厚厚的积土吮吸着锅沿上的雨滴,像是在替它擦拭眼角的泪花,而嫩绿的树苗已有尺许之高,正努力探出锅外,好奇地张望着庙宇、蓝天、白云。铁锅记起了佛经上讲的万物轮回,因果有缘,众生平等。啊,行住坐卧都是禅,一花一叶皆佛性。它觉得这是佛祖托它来抚养这个从天而降的小生命的,就更加搂紧这棵小树苗。槐树一天天长大,当它已经高过院墙,可以俯视外面的世界时,才发现这个世界上的槐树全是长在土地里,只有它被小心地托着、抱着,长在一口铁锅里,不觉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好比一个没有文化,不识字,甚至还身有残疾的母亲,在贫病交加中照样抚育着一个伟岸的英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它怎么能不痛感身世飘零而加倍珍惜,一定要活出个样子呢?‎ - 25 -‎ ‎⑤铁锅槐无疑是大自然的杰作,就算你有一百个聪明的头脑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作品。万物有缘,槐树本是一种最普通的树种,数百年来在山地平原、房前屋后不知有槐几多,而长在铁锅里的唯此一棵;铁锅本是一种最普通的炊具,千家万户用来烧水煮饭的铁锅不知几多,但用来栽树而且长成大树的也只有这一个。再说,就算这锅与树前世有缘,那结合之后的数百年岁月,水火兵燹,雷劈电击,畜啃人砍,寺院塌毁,它们又携手逃过了多少劫难才有今天的正果?物竞天择,自然筛选,这是铁的定律。在无尽的岁月长河中,无数个偶然机缘的组合,就出现了奇迹,就诞生了天才。虽然人类愈来愈聪明,但还是逃不出自然的手心。不见我们办了多少音乐学院,却常会输给一个牧羊女或打工汉的歌喉;办了多少文学院,而大作家总是长在校园外。而皇室培养接班人,从选妃子、找奶妈开始,到定太子、配师傅,结果总是多有从草莽中杀出来的开国之主。假如现在有谁出巨资请你再复制一组铁锅槐,恐怕打死也不敢接这个活。‎ ‎⑥铁锅槐虽是天工之物,但它修行于古寺之中,早已融进人的智慧和佛的灵性。在悬崖之上,在大河之岸,树抱石之类的奇树不知多少,而现在这棵古槐抱着的却是一口铁锅,是一锅人间烟火。这是信念的守望,是佛与人的拥抱,是伟大的天人之合。你只要看看那锅里劲结的树根,就知道它们有多大的定力,槐树咬定铁锅,将它凿穿、撑裂、抱紧、融合;铁锅则仰着身子吃力地挺举着大树,不顾自己已经被压裂,被深深地挤进了泥土。直至最后再也分不清是锅抱槐还是槐抱锅。这是心的力量,是佛家所谓的大愿,不信世上事不成,不信有缘不结果。它们就这样晨钟暮鼓,相濡以沫,古寺残阳中不知送走了多少寂寞。山挡不住风啊,树挡不住云,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挡不住生命的降生。而一个生命一旦降生,就会本能地捍卫生的权利,坚强地活下去!‎ ‎⑦临出寺门时已暮云四合,我又回望了一下这棵铁锅槐,经秋雨打湿的树身更显出沉稳的铁青,斜伸着的身子像一支要射向云空的利箭。而根部那一圈翻卷着的闪亮的锅沿则如一把拉满弦的弓,引而待发。我忽然觉得,立在面前的是一个面壁的达摩,是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思想者》‎ ‎⑧世人多爱盆景,喜其能于尺寸之间盈缩天地,吐纳岁月。而古今中外,到哪里去寻找铁锅槐这样一个天地所生、人神共塑、照古烁今的盆景呢?‎ ‎6.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中“放下筷子”“冒着小雨赶到七十公里外的白云寺”等内容,体现了作者等人对铁锅槐好奇而急于见到的心理。‎ B. 文章用康熙年间白云寺的常驻僧人之多和大铁锅的由来、用途等,说明了为什么说“大锅往往是一个寺院兴旺的标志”。‎ C. 文章写白云寺曾是中原四大古寺之一,有过辉煌的历史,如今却香火不旺,僧人稀少,院内凌乱,暗合铁锅槐的命运。‎ D. 铁锅槐的形象特征主要有:高大苗壮,有三层楼高,两抱之粗;生命力旺盛,侧根蜿蜓屈结,枝繁叶茂;饱经沦桑,充满厚重与庄严。‎ - 25 -‎ ‎7. 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运用拟人手法描写铁锅槐的成长时,赋予铁锅和槐树以人的情感,体现了铁锅给了槐树的呵护和槐树对铁锅的感恩。‎ B. 第④段描写槐籽在锅里生根发芽的情景时,用“打了个寒噤”“搂在怀里”等语句形象地写出铁锅被幼小生命唤醒的过程。‎ C. 最后一段叙写“世人多爱盆景”的现象,与作者特别偏爱铁锅槐进行对比,突出了铁锅槐是大自然杰作的赞美之情。‎ D. 文章用词简洁、鲜活,语言富有韵味,如对铁锅槐成长历程的描写中,在句式上长短句结合,以长句为主,间有短句。‎ ‎8. 请简要说明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9. 第⑦段说“我忽然觉得,伫立在面前的是一个面壁的达摩,是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的《思想者》。”请简要加以赏析。‎ ‎【答案】6. C 7. C ‎ ‎8. 文章在结构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生动描述了铁锅槐生长的过程,又为下文写铁锅槐给人的哲思与启迪做了铺垫。 ‎ ‎9. (1)“面壁的达摩”“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的《想者》”用隐喻的手法写铁锅槐带给人的启迪。(2)锅与槐的结合告诉了人们心的力量、坚守信念的力量。(3)大自然塑造了铁锅槐,它饱经沧桑,是生命的见证,引人思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C项,“暗合铁锅槐的命运”错,作者写如今白云寺萧条冷落的情形只是陈述历史的变迁,而铁锅槐枝繁叶茂,饱经沦桑,生命力旺盛。二者命运没有相通之处。‎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 25 -‎ C项,“进行对比”错,作者认为铁锅槐也是“这样一个天地所生、人神共塑、照古烁今的盆景”,与“世人多爱盆景”的现象不形成对比。‎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思路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结构方面考虑与前后文的关系,是否有照应、铺垫,是否是承上启下。内容方面则需要考虑主旨、感情、形象方面的作用。‎ 分析第⑤段的作用,要根据段落所在的位置,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解答。内容上,“铁锅槐无疑是大自然的杰作,就算你有一百个聪明的头脑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作品。万物有缘,槐树本是一种最普通的树种,数百年来在山地平原、房前屋后不知有槐几多,而长在铁锅里的唯此一棵;铁锅本是一种最普通的炊具,千家万户用来烧水煮饭的铁锅不知几多,但用来栽树而且长成大树的也只有这一个”主要抒写对铁锅槐生命力的感慨;结构上,主要考虑上下文关系,上文第④段描写铁锅槐的成长过程,下文第⑥段“现在这棵古槐抱着的却是一口铁锅,是一锅人间烟火。这是信念的守望,是佛与人的拥抱,是伟大的天人之合”“这是心的力量,是佛家所谓的大愿,不信世上事不成,不信有缘不结果……而一个生命一旦降生,就会本能地捍卫生的权利,坚强地活下去”写铁锅槐给人带来的关于生命的思考。由此可见第⑤主要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表达什么情感,还要结合具体文章看有无独特的效果。‎ - 25 -‎ 这句话出现在原文倒数第二段,作者发表了对铁锅槐的感悟之后,即将离开时回望铁锅槐,感觉铁锅槐“是一个面壁的达摩”,“是另一个版本的罗丹雕塑的《思想者》”,这里运用了隐喻的手法,“铁锅槐虽是天工之物,但它修行于古寺之中,早已融进人的智慧和佛的灵性。在悬崖之上,在大河之岸,树抱石之类的奇树不知多少,而现在这棵古槐抱着的却是一口铁锅,是一锅人间烟火。这是信念的守望,是佛与人的拥抱,是伟大的天人之合”,即锅与槐的结合告诉了人们心的力量、坚守信念的力量;“你只要看看那锅里劲结的树根,就知道它们有多大的定力,槐树咬定铁锅,将它凿穿、撑裂、抱紧、融合;铁锅则仰着身子吃力地挺举着大树,不顾自己已经被压裂,被深深地挤进了泥土。直至最后再也分不清是锅抱槐还是槐抱锅。这是心的力量,是佛家所谓的大愿,不信世上事不成,不信有缘不结果”“它们就这样晨钟幕鼓,相濡以沫,在古寺残阳中不知送走了多少寂寞。山挡不住风啊,树挡不住云,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挡不住生命的降生。而一个生命一旦降生,就会本能地捍卫生的权利,坚强地活下去”,即大自然塑造了铁锅槐,它饱经沧桑,是生命的见证,引人思考。‎ ‎【点睛】散文是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阅读这类文本一定要掌握答题方法,并且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分析,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 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余。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 知齐州,其治以疾奸急盗为本。曲堤周氏子高横纵,贼良民,力能动权豪,州县吏莫敢诘,巩取置于法。章邱民聚党村落间,号“霸王社”,椎剽夺囚,无不如志。巩属民为保伍,使察其出入,有盗则鸣鼓相援,每发辄得盗。有葛友者,名在捕中,一日,自出首。巩饮食冠裳之,假以骑从,夸徇四境。盗闻,多出自首。巩外视章显,实欲携贰其徒,使之不能复合也。自是外户不闭。‎ 徙洪州。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师征安南,所过州为万人备。他吏暴诛亟敛,民不堪。巩先期区处猝集,师去,市里不知。‎ 巩负才名,久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及此。”会官制行,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 ‎(节选自《宋史·曾巩传》)‎ - 25 -‎ ‎【注】①常平:官仓名。‎ ‎(二)‎ 巩固不然。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父亦爱之甚,尝曰:“吾宗敝,所赖者此儿耳。”此某之所见也。若足下所闻,非某之所见也。在京师时,未深接之,还江南,又既往不可咎,未尝以此规之也。巩果于从事,少许可,时时出于中道,此则还江南时尝规之矣。巩闻之,辄矍然。凡巩之行,如前之云,其既往之过,亦如前之云而已,岂不得为贤者哉?‎ ‎(节选自王安石《答段缝书》,文章为了反驳段缝来信对曾巩的诽谤和攻击而作)‎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B.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C.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D. 会江西岁大疫/巩命县镇悉储药待求/军民不能自养者/来食息/官舍资其食饮衣衾之具/分医视诊/‎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甫冠”指刚刚20岁。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女子则是在年满15岁举行笄礼,及笄之后便可婚配。‎ B. “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科举殿试时的一甲三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即我们常说的状元榜眼和探花。‎ C. 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书舍人一职”,“徙洪州”指“调任洪州知州”。‎ D. “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曾巩机敏强识,年少有才。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试着写成《六论》,言辞奇伟,刚成年就名声远扬。‎ - 25 -‎ B. 曾巩治理有方,善抓根本。掌管齐州时,以铲除奸盗作为根本任务,既调动百姓参与,又与自首的盗贼骑马巡城,以诚相待。‎ C. 曾巩任职能干,处事有法。遇荒灾时他估计仓储不足救济,劝富人就近卖粮给灾民;为不耽误农事,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 D. 曾巩负有才名,性格淡泊。他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时运不佳;这一时期,后辈晚生出人头地,他看得很淡泊。‎ ‎13. 在《答段缝书》中,王安石认为曾巩是个“贤者”,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加以概括。‎ ‎【答案】10. B 11. B 12. B ‎ ‎13. (1)文学议论的水平高;(2)追求道义,不为外界干扰;(3)谨守孝道,家事亲力亲为。‎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 句子的大意是: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军民”作“不能自养”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官舍”是“食息”的后置状语,中间省略“于”,之间不能断开,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赐‘进士出身’的称号”错误,一甲三名,应是赐“进士及第”的称号。‎ 故选B。‎ ‎【12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B项,“与自首的盗贼骑马巡城”错误,原文“假以骑从,夸徇四境”意思是,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做此题的答题步骤为: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根据问题筛选相应的答题范围;对筛选出来的信息源进行分类集中、合并组合或归纳概括;根据题目要求,对整合的信息,用自己的话组织成答案。‎ 本题要求概括曾巩是个“贤者”的具体体现,语境在材料二。由“巩文学论议,在某交游中,不见可敌”概括出文学议论的水平高;由“其心勇于适道,殆不可以刑祸利禄动也”概括出追求道义,不为外界干扰;由“父在困厄中,左右就养无亏行,家事铢发以上皆亲之”概括出谨守孝道,家事亲力亲为。‎ ‎【点睛】常用的断句方法有:①根据文意断句。②利用对话标志断句,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③借助文言虚词断句,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何如、奈何、如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贯通上下文意,就可断句。④借助对比、对偶、排比、顶真等修辞断句。‎ 参考译文:‎ ‎(一)‎ 曾巩,字子固,建昌南丰人。他从小就机智敏锐,数百字的文章,他读完就能脱口成诵。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到了二十岁,名声已传播到四方。欧阳修看到他的文章,十分惊异。‎ 嘉祐二年考中进士,出任越州通判。这一年发生了饥荒,他估计常平仓储存的粮食不足以用来救济,而乡间的百姓,又不能都到城里来购粮。曾巩就张贴告示晓谕所属的各县,劝说富人如实申报自己储存的粮食,共有十五万石,让他们将这些粮食比照常平仓的价格稍稍提高一点后卖给百姓。百姓得以就近方便地买到粮食,又不出家乡,而且粮食有余。曾巩又让官府借给农民种子,让他们随秋季的赋税一起偿还,使得农事没有耽误。‎ - 25 -‎ 任齐州知州,他的管理以根治邪恶、迅速严厉地打击盗贼作为根本。曲堤有个姓周的人家的儿子周高横行骄纵,残害良民,他的能力能够影响当地的权贵和豪绅,州县的官吏都没有人敢去追究。曾巩逮捕了他,处以刑罚。章邱有百姓在乡村里聚众结伙,号称“霸王社”,杀人劫财,劫夺囚徒,没有一件不能如愿的。曾巩让百姓组成保伍,让他们侦察盗贼的行踪,有盗贼就击鼓传递消息,相互援助,每次都能将盗贼擒获。有一个名叫葛友的人,名列被追捕者之中,有一天,他到官府自首。曾巩就招待他吃喝,送给他衣帽,给他配备了车马和随从,让他四处夸耀。盗贼听说了这件事,大多出来自首。曾巩表面上看来是将此事到处张扬,实际上是想要离间分化那些盗贼,让他们不能再纠合在一起。从此,齐州的人们连院门都不用关闭就可以安睡了。‎ 调任洪州。适逢江西当年瘟疫大流行,曾巩命令各县镇都储存药物以备需求。士兵和百姓生活困难不能养活自己的,就招来住在官舍,供应给他们饮食衣被等用品,分派医生给他们治病。朝廷的军队征讨安南,所经过的州要准备上万人所需的物资。其他地方的官吏借此机会横征暴敛,百姓难以忍受。曾巩则事先分别处理好了大军突然集结时的吃住问题,因此,军队离开后,城乡的百姓都不知道。‎ 曾巩负有才名,长期任地方官,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他命运不济,时运不佳。这一时期,朝廷的一批后辈晚生出人头地,曾巩对此看得很淡泊。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他上疏议论经费问题,神宗说:“曾巩把节约资财作为理财的关键,世上谈论理财的,没有说到这点的。”他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几个月以后,因母丧离职。又过了几个月,曾巩也去世了,终年六十五岁。‎ ‎(二)‎ 曾巩当然不是那样。他的文学和议论的水平在我相识的人中没有谁能超得过。他内心勇敢合乎道德,这不是可以用刑罚和利益可以改变的。他父亲在贫穷之中生活,他生活在父亲身旁照顾他,家里的事即使再小也要亲自去做。他父亲也非常爱他,他父亲曾经说过:“我这一家人不旺盛,能指望的,只有这一个儿子。”这是我所看到的。像你所听说的那些,我没见到。在京师时,并没有深入交往,回到江南之后又不再说以往的事,不再理睬,没有用这些道德来规劝他。曾巩做事很果断,很少多想,不能时常走中道而不极端,这些我已经在回江南后劝说过他了。他听说了之后,就大彻大悟。曾巩的行为,像前面所说的,他过去的错误,也像前面说过的那些罢了。他难道不能成为贤明的人吗?‎ ‎(二)文言文翻译(本题共1小题)‎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于此时,蚤夜惫心力不少懈,事细巨必躬亲。(《越州赵公救灾记》)‎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答司马谏议书》)‎ - 25 -‎ ‎(3)恐遂汩没,遂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上枢密韩太尉书》)‎ ‎【答案】(1)赵公在这段时间,早晚劳心费力,从未有稍微懈怠,事情无论大小一定亲自处理。‎ ‎(2)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革除社会弊病,这种做法不是制造事端。‎ ‎(3)我担心就这样埋没自己,所以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去寻求天下的奇闻壮观,以便了解天地的广大。‎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 ‎(1)蚤,通“早”;少,稍微;懈,懈怠;躬亲,亲自。‎ ‎(2)举,推行;以,用;生事,制造事端。‎ ‎(3)汩没,埋没;舍去,离开;知,了解。‎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落后山争出,野菊开时酒正浓。‎ 解带西风飘画角,倚栏斜日照青松。‎ 会须乘兴携佳客,踏雪来看群玉峰。‎ ‎[注]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期间。怀嵩楼为“昔人”唐代名相李德裕贬为滁州刺史时所建。‎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首句描绘了秋日怀嵩楼上所见云烟重叠缠绕城郭的景象,诗人触景生情,从而引发了追往怀人的感慨。‎ B. 诗歌第二联写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展示出群山、野菊不畏寒霜,富有生机的一面。‎ C. 诗歌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拓宽了诗歌的意境,丰富了诗人情感,升华了诗歌的主旨。‎ - 25 -‎ D. 这首诗写景自然流畅而又层次分明,摄景的角度不断变换,或俯或仰,时远时近,描绘了开阔深远的画面。‎ ‎16.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的诗人形象。‎ ‎【答案】15. C 16. 诗歌塑造了一个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昂扬傲岸的诗人形象。霜后“争出”的峭拔山峰和凌霜盛开的菊花表现出诗人不畏政治风霜的风骨。“解带西风”的举止和暮色中挺立的青松,则透射出自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尾联遥想冬日重游,气象恢宏,群山银妆素裹冰清玉洁之态,仍是以景物暗喻人品。‎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参看注释,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尾联紧承前三联实写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理解错误,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诗中形象(意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情感,分析诗歌形象要根据诗歌描写的具体物象和画面识别其性质,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概括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和社会意义。‎ 诗人把个人独特的精神气质寓于精炼的景物描写之中:颔联,深秋虽霜林叶落,景象萧疏,但群山争出,别具一番胜景;楼前野菊丛生,迎霜竞放,正好可使人杯酒对赏,略慰愁怀;这开阔疏朗的画面,洋溢着诗人傲岸的精神,给人一种昂扬乐观的力量。颈联西风萧瑟,画角哀鸣,诗人却“解带”相迎,敞怀以对;凭栏远望,满目斜晖,映照着郁郁青松;这萧疏开阔的画面,透射出自诗人从容面对政治风雨的潇洒和从容。尾联,我将要乘着醉意带领佳客,冬雪皑皑时再踏上如玉的群峰;“踏雪来看群玉峰” 以景物暗喻人品,画幅中凝聚着傲岸昂扬的精神。这首诗中表现出诗人傲岸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嶙峋的风骨。据此分析即可。‎ ‎【点睛】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方法:①注意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②注意环境描写(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人物的烘托作用;③注意前后的对比烘托;④注意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 25 -‎ ‎(四)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进行对比,总结了后唐庄宗先兴后亡的原因,并借此对执政者提出告诚。‎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中表达只要自己主观努力了,即使最终未能达到目标也可以没有遗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写道江中不仅能看到江水,还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而北望故都,又“________________”,视线常被遮断。‎ ‎【答案】(1)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3)中间多少行人泪 可怜无数山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忧劳、逸豫、至者。‎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盼着这个好日子——盼着看“社戏”,已很有些时辰了。刚来的那会儿,就听说此地的每年阴历九月十五是赶庙会的日子,届时商贾密集,百戏相随,热闹得不得了 然而此刻我却无奈得昏了神。近台早已没了空,我抱着儿子正急得上钻下拱,旁边一位大嫂发了慈悲,挪了挪地方,让我进去。桂子心眼一活,也就势跟了过来。‎ 我问大嫂,今晚唱的啥戏?答曰:大刀王怀女。真是个好 的戏名!我在心里好一番 ,却仍是估不透它究竟是“大刀”——王怀女,还是“大刀王”——怀女。‎ 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戏剧中,我的偏好在青衣花旦。我喜爱青衣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我喜爱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水上漂样的小碎步,以及 、缠绵悱恻的唱腔。‎ 儿子却喜欢看戏里的行头及翻筋头。只要那个抹着刮锅灰样脸的武丑一出来,他的小眼珠儿便恨不能飞出来。随着那武丑的一翻一腾、一踢踏,他小人家也跟着乱动弹、瞎使劲。然而那武丑的翻筋头,却每令我心悸发怵。台面恁小且又恁不平,他要稍有闪失,一个筋头岂不砸了大家?好在我此虑纯属 。‎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25 -‎ A. 稀奇 思量 不瘟不火 庸人自扰 B. 稀奇 思考 不温不火 杞人忧天 C. 蹊跷 思量 不瘟不火 杞人忧天 D. 蹊跷 思考 不温不火 庸人自扰 ‎19. 下列各句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我问大嫂:今晚唱的啥戏?答曰:大刀王怀女。‎ B. 仍是估不透它究竟是“大刀”——王怀女,还是“大刀王”——怀女。‎ C. 我承认,我并不能听懂所有的戏文,我也不是生、旦、净、丑都耐烦看。‎ D. 随着那武丑的一翻一腾、一踢踏,他小人家也跟着乱动弹、瞎使劲。‎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抱着儿子正急得四处寻找地方,旁边一位大嫂友善地避让了一下,让我进去。”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原文表达好在哪里?‎ ‎【答案】18. C 19. D ‎ ‎20. 原文“上钻下拱”形象地描绘出寻找地方的急迫,“发了慈悲,挪了挪地方”口语化的表达,生动写出了大嫂的友善;这些语言符合语境,更有表现力。(意对即可)‎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二是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稀奇,意思是稀少奇特。蹊跷,指奇怪、可疑,或不平正;又指花样、奥妙。语境是说“大刀王怀女”的剧名很奇怪,强调“怪”而不是“少”,应选“蹊跷”。‎ 思量,是指考虑 、想念的方言词。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语境是说“我”对“大刀王怀女”的戏名感到奇怪,在考虑它的意思是“大刀”——王怀女,还是“大刀王”——怀女,应选“思量”。‎ 不瘟不火,意思是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不温不火,意思是不冷淡也不火爆,形容平淡适中。语境是说戏剧的唱腔,且前面有“我喜爱”,可知是夸赞唱腔恰到好处,应选“不瘟不火”。‎ - 25 -‎ 庸人自扰,意思是指本来没事,自己找麻烦。杞人忧天,意思是总是去忧虑那些不切实际的事物。语境是说“我”的担心“台面恁小且又恁不平,他要稍有闪失,一个筋头岂不砸了大家?”不切实际,纯属多余,应选“杞人忧天”。‎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句项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然后根据自己的识记,浏览选项,排除有错误的句子即可。‎ D项,“一翻一腾、一踢踏”中顿号应当删掉,因为三个词语“一翻一腾一踢踏”语气连贯,中间无需停顿;“乱动弹、瞎使劲”中的顿号应当改成逗号,因为“乱动弹”“瞎使劲”都是动词,省略掉了主语,实际上是句子之间的停顿,应用逗号。‎ 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综合语言表达能力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要比较两句话表达的差别,可从句式、用词等角度分析;要能分析两种表达体现出的句子意思、语气等的不同;并能结合语境判断哪种表达更效果更好。‎ 和原句相比,题干中的句子有两处改动,一是将“上钻下拱”改成了“四处寻找地方”;二是将“发了慈悲,挪了挪地方”改成了“友善地避让了一下”。分析两种表达的差别。“上钻下拱”使用了形象的动词“钻”和“拱”,并配合以“上”和“下”,生动地写出看戏时“近台早已没了空”,“我”寻找地方的急迫;而“四处寻找地方”则表现不出这种“焦急”以及看不出看戏的人“多”这一特点。“发了慈悲,挪了挪地方”使用口语表达,一方面表现出大嫂的友善,另一方面也符合整个段落的语言风格,比如与“上钻下拱”“心眼一活,也就势跟了过来”等句子的口语表达更协调;而改句中“友善”“避让”等词过于文雅,与整个段落表达不协调。因此原文表达明显要好。‎ ‎21.下面是一份求职信的正文部分,请找出三处表达不得体的地方并加以改正。‎ 本人毕业于XXXX大学,有两年工作经验。现得知贵校招聘教师,非常希望能到贵校高就。本人在认真教学的同时,热爱写作,发表过数篇文章,文学造诣很高。现附上本人简历,望贵校慧眼识才。不胜感激!‎ ‎【答案】(1)“高就”改为“工作”;(2)“文学造诣很高”改为“写作方面小有成绩”;(3)“慧眼识才”改为“考察聘用”。‎ ‎【解析】‎ ‎【详解】‎ - 25 -‎ 本题考查语言得体的能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 ‎“高就”意思是放弃原来的工作,去担任地位较高的工作。旧指离开原职位就任更高的职位,现常用于问别人在什么地方工作,是一种尊称。而语境中是说希望自己到对方学校任职,应将“高就”改成“工作”。‎ ‎“文学造诣很高”意思是在文学方面的技艺、水平很高,一般是称赞别人的,此处说自己,应改成“写作方面小有成绩”。‎ ‎“慧眼识才”指能够看出一个人的能力。称自己为“才”不够谦虚,语境是说希望对方能聘用自己,应改成“考察聘用”。‎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重阳节源自天相崇拜,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吕氏春秋·季秋纪》中就有收录,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重阳节延续了数千年,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广西隆安县九月九日会放任牛羊自行觅食,南京人家会以五色纸凿成斜面形,连缀成旗,插于庭中;陕西广大农村家家户户的门前则都会插上青翠的茱萸,并且左邻右舍互相赠送。尽管各地民俗文化不尽相同,但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已成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答案】重阳节由丰收祭祀演变而来,各地民俗文化不尽相同,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在作答时,首先要通读段落,了解文段的内容。其次,要根据文章内容划分层次,把每个层次的关键信息,勾画出来。最后,按要求组织答案。‎ 语段的话题是“重阳节”,共有5句话。第1-2句,是重阳节的起源,关键信息有“由上古时代季秋丰收祭祀演变而来”;第3-4句,是重阳节的风俗习惯,关键信息有“各地的风俗习惯也各不相同”;第5句,说的是重阳节节日的主题,关键信息有“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已成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据此按照字数的要求组织答案即可。‎ 四、写作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 25 -‎ 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鲁迅先生向来语言冷峻,但他曾动情地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屈原如此、谭嗣同如此、方志敏也如此,耄耋之年深入“毒穴”的钟南山如此、那些逆行的医生护士亦如此……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就是中国精神。‎ 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你将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中国精神,让世界了解中国 各位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很高兴能与各位相识,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但“人类命运共同体”俨然让我们联系在一起,了解彼此。今天我很荣幸代表我的学校——复兴中学,向各位介绍中国精神,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 何为中国精神?我想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就像大家都有自己认同的价值准则一样,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而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在灿若星辰的文化长河中,不断形成自己的精神气质。每一个中国人将其根植内心,自觉传承,它早己内化为一种集体潜意识,流淌进中国人的血液中,指引人们前行。‎ 在不同的时代,中国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民族危难之时,广大中华儿女都能够毁家纾难、赤胆忠心地为国奉献,用血肉筑起新的长城。在国家需要之时,他们总能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中国精神”,不图回报,只因生在华夏,人人如此。这既是一种传承,更是一种自觉。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中国人排除万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为我国石油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铁人王进喜,曾发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壮语,这疾呼掷地有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创造出的条件就是井喷之时,奋不顾身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可能各位同学无法想象这样的场景,甚至不能理解。但在我们的国家,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一心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己”,他们用自己的顽强意志,胸怀大局,书写着中国精神。‎ - 25 -‎ 而在新时代,中国精神则是亿万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披荆斩棘,开拓进取,不断创新,追逐梦想。尤其在这不平凡的2020,在疫情防控时期,像钟南山、李兰娟一样的民族英雄以及无数的普通人更是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汇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伟力,让“中国精神”生动丰富,熠熠生辉。‎ 各位同学,“中国精神”远不止这些,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精神”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但不管如何发展,有一点是相通的:无数种精神的背后尽显的是中国人的顽强意志、不屈人格、浩然正气,是中国人始终心系天下,爱国爱民,心怀“小我”,更有“大我”!愿你读懂中国精神,更加了解中国。‎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结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以“代表复兴中学介绍‘中国精神’,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发言稿”为副标题写一篇发言稿,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活动交流。‎ ‎【审题】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首先,明确写作对象,仔细揣摩材料所描述情境,通过“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可知对象为外国学生然后,明确写作的任务,主题为“中国精神”,形式为发言稿。材料中第一句指出对民族精神的坚守代代相传。第二句引用了鲁迅的名言,其中的关键词为“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这些词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诠释。第三句列举了自古至今的具有中国民族精神的典范人物,这些人都是在国家处于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舍身为国的人,尤其要注意“钟南山”和“逆行的医生护士”,这是在有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反思中国精神的时代性。写作时,只要能够结合材料谈出对中国精神内涵的理解都视为符合题意。‎ 材料的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材料的核心概念是“中国精神”,通过引用鲁迅的名言和从古至今的英雄人物,来阐释“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这是写作的真实情境,考生写作时不得脱离该情境。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语句:“一个民族的精神,就是对真理的坚守深入骨髓,代代相传,几乎成为潜意识。”这说明“中国精神”应是深植于每一个国人心中,己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事物,这是考生写作的大前提。‎ ‎2.‎ - 25 -‎ 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要在即将举行的中学生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代表复兴中学向世界各国的中学生介绍“中国精神”,写作时应注意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要体现“中国精神”对“我”的浸染,以及“我”对“中国精神”的理解。文体限制为发言稿,写作内容应符合发言稿的基本规范。‎ ‎3.价值判断的限制。题目中的“中国精神”是深植于国人内心,传承至今,影响至今的精神根脉,考生要有认同意识。命题人既然要求考生在国际交流活动中介绍“中国精神”,那么考生在介绍时,就应阐述“中国精神”的深层内蕴,尤其是对国人、国家、民族的积极影响,让活动参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精神”。‎ 材料的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材料中所列举的人,无论古今,其身上所展现的不同“中国精神”,考生均可深入挖掘。“中国精神”就是“中国人的脊梁,中国人的浩然正气,中国人的为民情怀……”。立意,角度自由,考生可选择其以深入论证,也可提炼不同人物身上的相同精神特质;也可介绍“中国精神”如何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2.联想思考开放。考生可根据材料展开同类联想,省略号说明体现“中国精神”的英雄人物还有很多,支撑其论点的论据是丰富的,考生可根据已有储备有效调取。由“中国精神”这一核心概念,考生也可进行多维思考:何为“中国精神”?其有何价值、意义?……‎ ‎【立意】1.中国精神,烛照未来。‎ ‎2.中国精神,民族之魂。‎ ‎3.国之脊梁,为国为民。‎ ‎4.中国精神,浩气永存。‎ ‎5.我所理解的中国精神。‎ ‎【素材】“中国精神”在塞罕坝的绿色长城里,万山林木万山兵,不许黄沙过绿营;“中国精神”在港珠澳大桥的完美技术里,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中国精神”在嫦娥四号、天宫二号月球背面潇洒漫步的足迹里,而今吾辈探苍穹,扶摇直上广寒宫……‎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是两万五千里长征路上的“中国精神”;“不错,目前的中国,固然是江山破碎,国弊民穷,但谁能断言,中国没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呢?”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下《可爱的中国》,然后慨然就义;35岁的杨靖宇将军死后,被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在恶劣的环境下,他靠什么生存?靠的是坚强的意志,靠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上下求索,为追求美政九死不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戊戌六君子之谭嗣同为变法慨然赴死……‎ - 25 -‎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中国精神”在塞罕坝的绿色长城里,万山林木万山兵,不许黄沙过绿营;“中国精神”在港珠澳大桥的完美技术里,伶仃洋上“作画”,大海深处“穿针”;“中国精神”在嫦娥四号、天宫二号月球背面潇洒漫步的足迹里,而今吾辈探苍穹,扶摇直上广寒宫。‎ ‎2019年世界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横扫劲敌美国队,豪取七连胜。赛后,人民日报以女排精神为例,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精神。人民日报写道:你觉得什么是中国精神?一个字,拼!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明知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即使走得摇摇晃晃,还依然坚持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眼中充满坚定。——郎平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结构】作为发言稿,文章开篇先亮明发言的主题是向各位介绍中国精神,让大家更好地了解中国;然后概括性地解释什么是中国精神;接下来结合事例具体阐释在不同的时代(民族危难之时和新时代),中国精神不同的内涵;最后再次申明中国精神的内涵并呼吁大家:愿你读懂中国精神,更加了解中国。‎ ‎【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题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写作这类作文,首先要明确写作要求,弄清任务。第二要抓住材料核心事实,明确是非。第三,选好角度,围绕是非,确立观点。所谓“选好角度”,就是指要从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来立意,同时应兼顾自己擅长的角度,也就是自己积累了相关素材,有思想、理论上的准备的角度。在写作时,可围绕是非来设置分论点。这样确立观点,就准确、全面、有思辨性,符合高考对学生的考查要求。第四,围绕材料就事说理,类比论证展开写作。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中的材料除了生发出观点外,还应把“分析材料、就事说理”贯穿在具体的写作中,这是任务驱动型材料的一个显著特点。‎ ‎ ‎ - 2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