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1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广州市六区2021届高三9月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广州市六区2021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试卷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1915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在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22‎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最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珪,易水人,本姓美,父超,唐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后主赐姓李。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癸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徽墨提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习”“新安人例工制墨”。《歙(she)县志》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为贡。”可见大宋政权对徽墨有着强劲的需求。《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苏合油波烟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宋徽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名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此不同的情形:一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形式于一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促进了徽墨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清初几任帝王皆崇尚汉学、才学俱佳,对书画不仅喜爱而且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这样的社会导向,使徽墨业的昌盛顺理成章。‎ ‎(摘编自祖晓敏、周致元《徽墨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材料二:‎ 22‎ 宋代罗愿在《新安志》中有“李超与其子廷珪,唐末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留居,遂以墨名家”的记载。李氏父子在易水制墨法的基础上,利用黄山、松萝山之古松取烟,并改进配料、和胶、杵捣等技术,制造出前世无法企及的佳墨,史称“李墨”。南唐后主李煜亦评价李墨和澄心堂纸、龙尾歙砚为“天下冠”,并因此敕封李超为检校水部员外郎。由于无度地使用和挥霍,及至北宋宣和年间“李墨”就极为罕见,故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李廷珪制“翰林风月”铭长方墨,墨呈长方薄板形。一面泥金草书阴识“翰林风月”四字;另一面草书填朱三字,已模糊无法辨认。墨色黝黑有漆光,质坚实如玉。边薄而锐利,中间略凸,墨面布满大小、高低不平的突起,间有犀纹。从实物的现存状况来看,确如史料评价的具有“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宋代李孝美《墨谱》)、“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和“历久弥新”的鲜明特点。这锭“李墨”历经千年仍有如此优异的表现,在于李氏父子制墨没有拘泥于早期造墨理论的束缚,开创性地运用胶法、药法改善墨质。《墨记》中记载了李廷珪首创分次和制的对胶之法。《墨经》则记述了李廷玮制墨善用重胶,并添加藤黄、犀角、真珠、巴豆等十二味中药,及少量的生漆和熟漆和制,使解胶和胶力持久两个矛盾的命题完美统一。再通过数万次的均匀杵捣、 揉捏和压制,使胶和松烟颗粒 充分融合,从而做到了“墨寿 千年”。‎ 作为最有名的制墨家,李氏父子第一次将中国墨的品质发挥到了极致。关于李墨的精良,历史上有一些相关的记载。五代宋初时期的文学家徐铉、徐楷兄弟,幼年时曾共用一挺长不过尺、细裁如筋的李超墨,每日书写不下五千字,十年方才用完。还有宋大中祥符年间,一贵族误将李廷玮墨遗失于水中,数月后,又于同一地点遗落了金器,故派人捞取,惊奇的是李廷玮墨也被完好无损地捞取出来,且光色不变、表里如新。1978年, 文府墨被发现时整体浸泡在水中,出土后历经数十年自然老化,其磨口依旧有莹莹胶光。可见,在李氏父子的引领和推动下,宣歙之地的制墨水平得以整体进步。《墨经》记载了著名制墨家张遇曾妙得李氏制墨之法,并以此传家,其子张谷、孙张处厚皆以制墨名世。其后,歙州又有耿仁、耿遂、耿文政、耿文寿、耿德、耿盛等,宣州则有盛匡道、盛通、盛真、盛舟、盛信、盛浩等,都受到李氏制墨之法的影响。 (摘编自刘伟文、姚昱波《唐宋时期的徽墨》) ‎ 22‎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徽墨中的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充分证明徽墨在墨林中是中国墨的唯一-代表。 B.从宋至清,经济与文化艺术的发展,促进了制墨业的发展,制墨业的繁荣与经济文化艺术的繁荣息息相关。 C.明代微墨生产不再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产量扩大但品质并没有提升。 D.《新安志》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的记载,很好地印证了后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赞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近现代以来,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墨脉从未断绝,这有赖于一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 B. 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歙县志》《墨记》《墨经》《墨谱》等古代典籍了解徽墨的相关历史。‎ C. 李氏父子所制墨能做到“墨寿千年”,可以说是古人的匠气精神与古代文化风采的作用。‎ D. 徽墨能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李氏父子对宣歙之地制墨水平进步的引领推动作用功不可没。‎ ‎3.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徽墨制作技艺研究的一项是 (3分) A.原材料使用情况 B.配料添加情况 C.制作流程与方法 D.历史保存与现状 ‎4.请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徽墨自五代至明清的历史沿革。(6分) 5.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李墨”的特点。(4分) ‎ 22‎ ‎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小村即景 韩小蕙 ①这是晋中南广袤大地上的一个普通小村庄,普通到你都不必问起它的名字。 ②我曾到过许多名山大川,譬如“归来不必看五岳”的黄山,“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千里江陵一日还”的长江三峡,“疑是银河落九天”的黄果树大瀑布(注:原文如此。) 等。但不知为什么,在这些有口皆碑的天下胜景面前,我一次也不曾体味到地域文化给予我的心灵震撼。 ③然而世事却偏偏这么奇妙,这晋中南的普通小村庄,竟使我体验到了-一种地域的魅力。‎ ‎④这一带的地貌真是奇特,令平原人看上一眼便永远难忘。‎ ⑤人正在大地上行走,突然,脚起脚落之间, 路便没有了。探身一望,‎ 脚下就是直上直下的悬崖,有的深度达数十丈,令人头晕目眩。 ⑥而身后,人刚才过来的地方,明是平展展的土地,生着庄稼,长着树 木,流着河水,跑着马车。还有一座座土砖结合而筑成的农舍和用秫秆隔成的 农家小院。从里面,不时传来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 ‎ ‎⑦倏地,一群漂亮的狗你追我逐地奔了来,撒欢儿地在地上跑着、跳 着、 扑咬着,尽情地嬉戏,却没见一只掉下崖去。人正在惊疑之际,崖上崖下的乡亲便喊起话来: ⑧“哎一一吃哩?” ⑨“哎一一吃哩。” ⑩这是汉子的声音。声音于崖上崖下巨大的空间之中,显得格外雄浑苍 22‎ 凉。倘是女子,便会于雄浑苍凉之中,又夹杂上缠绵悱恻的韵味,令人遐想无 穷。 一忽儿,月上高崖,清辉撒满大地,崖上崖下便一一起进入了这里才 有的极其静谧旷远的夜世界..... 借用地理学的名词术语,这是典型的丘陵地貌。再准确一点说,这 是平原与山地的交界地带,因而既呈现平原的平整,又间有山地的起伏。起起 伏伏之间,便出现大断大裂又错落有致的高崖低谷。人在高处放眼望去,但见 对面崖壁像是一面巨大的史前壁画,那上面的神秘图形令你读不够也思不够。‎ 而远处,则是一派倒海翻江的山峁(mao)沟壑图,纵是天下最杰出的大师,也绘 不出它们的英雄本色。 老乡们却绝少这样看景。他们更相信老辈人留下的传说。说是女娲炼 石补天的那会儿,补到这里地界时伸了个懒腰,漏下一缕沙粒,地面上便不平 起来。因为年深日久,他们早已没有了对女娲的愤激,生命的因子里,只留下 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在极不规则的地表之上,他们竟顺势建起了房 舍,形成村落,荷家养畜,婚丧嫁娶。虽然活得不轻松,但也能在春种秋收之 中,闻得一些戏文。何况,当青草漫满黄土世界之时,山峁沟壑也显得蓊郁苍 翠起来。鸟儿也能飞来几只,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 这地方只是不能过冬天。一到荒凉的冬季, 造化的穷凶极恶便再难 掩饰了。 ‎ 22‎ ‎ 每当钻天杨的最后一片叶子被狂风吹落之后,生命的绿色消失殆尽,‎ 苍茫的黄土高坡就裸露出它的贫穷。高崖与低谷之间,只萧疏着荆棘枯草的几 只枝权,天低云暗,更载不动悬崖、坡坡、沟沟、堅壑的忧并愁。而夹带黄 土的狂风却全然不理会这些,只一阵紧似一阵地刮着, 对准光秃秃崖际,麻 利地刮下一层又一层黄土,怪笑着抛洒向半空中。 在这样的日子里,连狗也不敢跑出门去;家农户院子,更是门户紧闭。‎ 汉子蹲在炕沿上抽烟叶,婆姨搂着被吓坏的娃儿,满崖满坡满世界中,失却了 一切人声兽语,只剩下黄土的怒号和黄土的呻吟..... ‎ 这一切,是平原人无论如何也经受不住的。 与江南的鱼米之乡相比,不用说,这样的地域环境是太沉重了。 可无论历史上还是今天,这里始终被称为晋中南宝地。庄户人家的日 子红火,为历史上偏居此隅的各路诸侯们奠定了太平昌盛的基础。气势恢弘的 中原文化,也由这里播往陕北高原,甚至河西走廊、祁连山脉。就连异族侵略 者,也不敢贸然践踏这片神圣的黄土地有老乡告诉我,在抗战最严酷的1940‎ 年,小鬼子也只有在大规模“扫荡”时,才敢来村子里指指戳戳。 到底是谁的功勋呢?‎ 22‎ 人杰?地灵?还是天意? 天意不过是人们自己编造出来的感觉。地灵向来也是依靠人杰才得以 体现的。归根结底,我以为,还是这里的人民是有血性的人民。自然环境的险 恶,造就了他们的挑战意识。倘若人类不劳动,不创造,不抗争,不奋斗,天 天依赖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优哉游哉地享受,恐怕这世界上根本就没今天这高度 发达的人类社会。 这读不透也思不透的“史前壁画”,这倒海翻江的“山峁沟壑图”,特 别是这依地势而形成兴旺的小村,永远地载入我的记忆。我清楚,在今后的人 生之旅上,我会常常想起它们来的。 (选自《现代散文鉴赏辞典》,有删节) ‎ 6. ‎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既展现令人胆战心惊的小村景致,也娓娓道出安居乐业的百姓生活,这些 ‎ 正是晋中南这个普通小村庄地域文化的与众不同。 B.文章写到山崖声响时,用显微镜般的纤毫细腻的笔墨毕现了汉子似的雄浑苍凉 深邃大气,及杏花春雨般的柔媚,令人遐想无穷。 C.文章引用专业的地理学知识,穿插着女娲补天的传说,以解释这个晋中南小村 22‎ 庄的地貌成因,突显小村庄神秘的人文魅力。 D.文章中村人一辈又一辈奋发图强,把贫瘠的黄土地建成为晋中南宝地,村人的 奋斗史蕴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道理。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一二段,作者运用欲扬先抑手法,点出到过不少名山大川的她唯独对 ‎ 这个普通的小山村产生了极大的心灵震撼,为文章制造悬念。 B.文章第五至九段写村民在脚踏“直上直下的悬崖”“令人头晕目眩”的环境下 生活,竟能感到自在惬意,这种反差虽不大合理但充满张力。 C.文章结尾回应前文,再次把眼中这个小村的奇景比作神秘的“史前壁画”“山 峁沟壑图”,展示小村的地灵人杰,作者由此思及人类社会。 D.文章运用托物言志手法,生动描绘了普通小村庄独特的景致,抒发对当地地域 文化的赞美,表达对小村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钦佩之情。 8.文中有多处对声音的描写,请找出两处(标出段落序号即可), 并分别分析 它们在文中的作用。(4分) 9.本文题为“小村即景”,但作者的用意显然不只是在写景,请结合文本谈谈此标题的含义和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 22‎ ‎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题。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获画地学书。举进士,调西京推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修笑而辞日:“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陛辞,帝曰:“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对日:“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帝日:“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日:“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节选自 《宋史.欧阳修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 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 22‎ ‎ B.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 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C.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D.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 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学土,最早是指在学校读书的人魏晋后,指以高超的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 ‎ 吏。 B.四夷,是古代华夏民族对中原周边各族之泛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成 的合称。 C.左迁,降低官职,犹“下迁”。汉以右为尊以左为贱,将贬官称为左迁,‎ 后世沿用。 D.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织物,“帛” 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 做官的平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欧阳修为人正直,伸张正义。欧阳修替范仲淹鸣不平,写信指责司谏高若讷,‎ 高若讷把此信上交朝廷,欧阳修被贬官。 B.欧阳修论事切直,深得器重。适逢保州有兵变,欧阳修出发之际告别皇帝, ‎ 22‎ 皇帝勉励他可以随时越职给自已进言。 C.欧阳修文章出众,折服人心。欧阳修的文章成就远远超过一般人,所以天下 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 D.欧阳修待友忠诚,乐于助人。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去世后仍让 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4分) (2)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4分) 14.选文中欧阳修为什么认为杜衍等四人不可罢用?请简要说明。(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 夜泊水村①     陆游 腰间羽箭久凋零,太息燕然未勒铭。 老子犹堪绝大漠,诸君何至泣新亭②。 一身报国有万死, 双鬓向人无再青。 ‎ 22‎ 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 ‎ [注]①这首诗作于溥照九年(1182)秋.作者时年五十八步岁。②新亭:又名劳劳亭,在今南京市南。东晋时中原沦陷,王室南渡,有一些过江的士大夫在新亭宴饮,席间有人慨叹江河沦丧,于是众人相对涕泣。独有王导不以为然,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耶?”(《晋书.王导传》)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诗的首联写诗人久离疆场、功业未成的落寞怅惘,奠定了一种种失意悲愁的感情基调。 B.领联末句用典,表达了对达官贵人在国家山政山河破碎之际束手垂泪的懦弱昏庸的不满。 C.尾联诗人以新雁自比,借荒寒汀州上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抒发自己无法报国的苦痛。 D.本诗用典贴切,出语自然,感情充沛,虽有失意悲愁之情却又不失沉雄浑厚的气象。 16. 这首诗的颈联和《书愤》颈联"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将学习与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荀 子在《劝学》中,也有两句论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庄子在《逍遥游》中描写大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 的“鲲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以及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均由此化用而来。‎ (3) 22‎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国破家亡,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给病人打针。一 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这天我又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 我的病人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病人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18.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 “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B.牡丹、吊钟、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在这里聚齐了。 ‎ 22‎ ‎ C.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喊: “指导员,指导员......”好半天,他才微微睁开 眼睛。 D.小马难为情地说: “一条河挡住了去路,......我过不去。” 19.文段画横线部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偷偷地收起我那难看的针头。”此句与原句语义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4分) 21.为打造“书香校园”,某校开展了名著阅读系列活动。下面是某同学写的“名著导读推荐词”,这则推荐词存在4处错误,请指出并加以修改。(4 分) [莎士比亚作品推荐词]  它是一座西方文学史上难以企及的高峰。几百年来,莎士比亚那魅力无穷的戏剧和作品像磁石般吸引着一代代读者。他笔下丰富饱满的人性、情节的曲折动人、华美灿烂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放射出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的光芒,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①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 22‎ ‎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至此,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消息传来,“北斗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迅速成为网上热议话题。国之重器,利国惠民。事实上,北斗系统早已深深融入各行各业,在不少领域大显身手。从农林牧渔到旅游服务,从交通运输到减灾救灾,北斗的实时监测、全球追踪、精准定位等功能,指引着农机在广阔的田野上深耕细种,引导着渔船在远海风浪中安全航行,为飞驰的中欧班列保驾护航...北斗,让劳动生产效率显著提升,让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有保障。    北斗,也早已走进普通人的生活。在中国入网的智能手机中,已有70%用上了北斗,北斗高精度及北斗辅助快速定位用户数已突破5亿。开车出行、共享单车、外卖送餐、物资运输、防疫作业....很多看似寻常的生活细节中,往往有着北斗的影子。看起来远在重天之上的北斗,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 ‎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古代有很多的神话故事,像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追日、嫦娥奔月、鲧禹治水、愚公移山....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源头,孕育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反映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品性。神话当中更多的是宣扬正义、善良、勇敢、坚毅、顽强的精神和集体主义、造福人类、勇于牺牲个人的价值取向,这些正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学校文学社举办“中国古代神话研究”专题报告会,你作为文学社的一员,请自选两个或三个神话故事,以“我心中的古代神话”为主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神话的认识,就此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2‎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属于信息对比题。A项“徽墨中的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不能证明“徽墨在墨林中是中国墨的唯一代表”。C项《新安志》中对李氏父子制墨“遂以墨名家”的记载,与后人“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赞誉无直接关联。D项原文为—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D项题干于文无据。‎ ‎2.C【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属于文段内部推断题。C 项,李氏父子制出的墨能做到“墨寿千年”的原因,原文表述为“在于李氏父子制墨没有拘泥于早期造墨理论的束缚,开创性地运用胶法、药法改善墨质。”‎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属于文段外部推断题。D项,“徽商从事徽墨经营的研究”不属于徽墨作为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发展的原因分析的内容。‎ ‎4.【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和概括文本内容的能力。参考答案:①兴起于五代:五代时期,南唐的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全国制墨中心南移至徽州。②发展于两宋:大宋王朝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渐活跃,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③兴盛于明清:明代,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为满足市场需求而增大;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 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促进了徽墨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每点 2 分,总结 1 分,分析 1 分;答全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5.【解析】本题考查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归纳能力。参考答案:①硬度:质坚如玉②色泽:光泽如漆③纹理:饱满细腻、其纹如犀(答出一点 1 分)④保存性:历久弥新。(每点 1 分,答满四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22‎ ‎6.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并没有“用显微镜般的纤毫细腻的笔墨”写声响,此处有误,“杏花春雨般的柔媚”也有误,原文“倘是女子,便会于雄浑苍凉之中,又夹杂上缠绵悱恻的韵味”,即使是女子的声音,也以雄浑苍凉味道为主。‎ ‎7.B 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大合理”鉴赏评价不准确。‎ ‎8.【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①第 6 段写道“从里面,不时传来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村庄自然环境险恶,随处可见数十丈的悬崖,狗儿在崖上尽情撒欢嬉戏却没有一只掉下崖去,农家小院鸡鸣、羊叫和娃儿的笑声使小村庄充满勃勃生机,为村庄增添生气;②第 7-9 段写到崖上崖下百姓喊话,喊声在空旷的山崖间回响,表达乡邻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生活淳朴的热爱。‎ ‎③第 13 段写道“鸟儿也能飞来几只,唧唧喳喳地叫上一阵”,突出尽管自然环境雄浑苍凉地域,生物的生命力依然很顽强;④第 15、16 段写道“而夹带黄土的狂风却全然不理会这些……怪笑着抛洒向半空中”,“婆姨搂着被吓坏的娃儿,满崖满坡满世界中,失却了一切人声兽语,只剩下黄土的怒号和黄土的呻吟”,这突出表现村庄虽气候恶劣(北风怒吼,生存艰难),但民情淳朴,人民勤劳有血性,具有“择佳地而生息的顽强生命力”,具有劳动创造、抗争奋斗的可贵精神。(每点 2 分,答出两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9.【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结构。参考答案:①文章以“小村即景”为题,作者目的虽不只是为描绘小村庄的景致,但形象地揭示这普通的小村庄给作者极大的心灵震撼;②小村的景致是全文的线索,小村自然环境险恶,但在作者笔下生机勃勃,作者通过小村景象表现其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魅力;③以“小村即景”为题,作者借小村这般恶劣的自然环境,表现村民不愿向命运低头,他们能吃苦耐劳,一辈又一辈奋发图强,与困境抗争的精神(或作者赞颂小村人乃至全人类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进取精神)。‎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 6 分,意思对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 22‎ ‎10.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句子大意是:(欧阳修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其中,“迭相”是相继;轮番之意,“迭相”不能与后文的“师友”断开,否则缺少宾语,根据前后文义可知欧阳修与尹洙轮番为师友,后又结交梅尧臣,而非师友结交梅尧臣,所以不能将“师友”和“与 梅尧臣游”断在一处,排除 AD 项;“为歌诗相倡和”是指欧阳修和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中间不能断开,下句是指文章名扬天下,更不能将“相倡和”和“遂以文章”断一处,据此可排除BD 项。故正确答案为 C。‎ ‎11.A【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指以高超学术技能供奉朝廷的官吏”错,学士是以文字技艺供奉朝廷的官吏。‎ ‎12.D【解析】此题考查本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 项“欧阳修在世时就尽力帮助推荐朋友,欧阳修去世后仍让自己的亲人保护周济朋友的家人。”错,应为朋友在世时欧阳修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欧阳修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人。‎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参考译文:(1)我过去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同您一起降职而不同您一起升迁是应该的。(“岂”“退”各 1 分,大意 2 分)‎ ‎(2)欧阳修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到的,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后进”“闻人”各 1 分,句意 2 分)‎ ‎14.【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参考答案:(1)杜衍这四人是治国的贤才,欧阳修不忍贤才被诬;(2)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的大忌。如果这四个人被罢除,就会让在朝奸邪之徒阴谋得逞。‎ ‎(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 3 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22‎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即死了父亲,母亲郑氏一直守节未嫁,在家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以至于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考中了进士,并被任命为西京推官。此时欧阳修开始结交尹洙,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又结交梅尧臣,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章名扬天下。以后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上书言事被贬官,朝廷 许多官员都上书替他辩护,只有司谏高若讷认为应当贬黜范仲淹。对此欧阳修写信斥责高若讷,说他简直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之事。高若讷把欧阳修的信上交朝廷,以致欧阳修坐罪被贬为夷陵县令,不久改任乾德县令、武成军节度判官。范仲淹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时,征聘欧阳修为掌书记。欧阳修笑着辞谢说:“我过去的举动,难道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吗?同您一起降职而不同您一起升迁是应该的。”过了很久,欧阳修复职为馆阁校勘,以后又升任为集贤校理。庆历三年,兼掌谏院。欧阳修论事切直了当,因此有些人把他看作仇敌一样,唯独仁宗勉励他敢于说话,当面赐给他五品官的服饰。适逢保州发生了兵变,因此又任命他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在告别皇上时,仁宗对他说:“到那里去不要作久留的打算,想要说什么,就随时讲吧。”欧阳修回答说:“我做谏官时可以直接论事,现在论事就超过我职务的范围了,是有罪的。”仁宗说:“只管说好了,不要区别在朝还是在地方。”杜衍等人因被诬陷私结朋党而相继罢去,欧阳修慨然上疏说:“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四人,天下人都知晓他们有治国的贤能,正直之士在朝,是邪恶者之大忌,谋臣置而不用,乃是敌人的福份啊。现在这四个人一旦被罢除,而让在朝奸邪之徒弹冠相庆,四邻蛮夷之敌振臂喝彩,臣下我真为朝廷感到惋惜呀。”从此奸邪之徒更加忌恨欧阳修,并借欧阳修外甥女张氏犯罪下狱之事罗织他的罪状,致使他降职为知制诰、滁州知州。欧阳修写文章得自天才而又顺其自然,铺陈收缩都恰到好处。文辞简洁明快,信实通达,广征博引,都用最正确的道理加以判断,来折服人心。成就远远超过了一般人,众人没有谁能赶上他,所以天下的读书人都一致像对待老师那样敬重他。他奖励引荐后辈,唯恐有没顾及到的,经他赏识的人都成了名人。曾巩、王安石、苏洵、苏洵的儿子苏轼、苏辙等人,作为平民隐居家乡时,不被人所了解,欧阳修就传扬他们的声名,说他们一定会闻名于世。欧阳修对朋友非常忠实,朋友在世时就推荐帮助他们,朋友去世后就尽力保护周济他们的家人。‎ 22‎ ‎15.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的赏析能力。C 项,“直接抒发”有误,“借荒寒汀州上寻寻觅觅的新雁找不到安栖居所之景象”是借意象抒情(间接抒情),非直接抒情。‎ ‎16.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参考答案:①同:《夜泊水村》中“万死报国”“双鬓无再青”和《书愤》中“自许”“塞上长城”“衰鬓先斑”,都抒发了诗人希望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表达了陆游功业未成、岁月蹉跎、壮志难酬的叹息和愤懑。②异:《夜泊水村》诗颈联鲜明表达作者的拳拳爱国心与殷殷报国情。也包含作者对华年空掷、青春难再的感伤与悲愤,即便他抱定了“为国牺牲敢惜身”的志向,也没有谁能了解他的苦心。是全诗之眼。《书愤》中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则表达作者对自身的辉煌功名只能出现在镜中在梦里,虽怀报国壮志而白发催人的悲愤之情。(相同点 2 分,不同点 4 分,意思对即可。)‎ ‎17.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三、语言文字运用 ‎18.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省略号作用的能力。文本“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中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前面内容写在“我”因粗心煮坏了针头对病人造成伤害时,她原谅并安慰“我”:“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我”对病人所说的“隔一天吧”既诧异又感动,所以反复回想。C 项,省略号的作用是表示重复语句的省 略,省略了我对指导员的呼喊。与原文省略号作用相同。‎ A 项,省略号的作用引文的省略,选项省略了《摇篮曲》的部分引用句。‎ B 项,省略号的作用是列举的省略,省略的是各种花的品种。‎ 22‎ D 项,省略号的作用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小马因没有尝试过自己过河,犹豫害怕不知该不该过河,所以语言断断续续。‎ ‎19.【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分析拟人的能力。参考答案:①“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针头被赋予人类的行为特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我”因粗心煮软了针头对病人造成伤害(针头变得特别软,插不进皮肤,令皮肤血迹斑斑),②让读者感到针头就像“我”的朋友一样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答出一点 2 分,答出两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20.【解析】本题考查比较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参考答案:①从语体风格看,改句“偷偷地”表达过于普通;原句善用“半掖半藏”的细致动作,表现“我”反复扎针却弄得邻居的皮肤“血迹斑斑”也扎不进的羞愧,形象生动。②词语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难看”的针头只能说明针头由于被煮软一次次变做弯钩的表象;原句“难堪”运用拟人修辞,通过“我”扎不进弯曲针头的难堪,表达对邻居痛苦不堪,却仍默默承受的愧疚。(每点 2 分,两点 4 分。意思对即可。)‎ ‎21.【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参考答案:‎ ‎①“一座西方文学史上”改为“西方文学史上一座”。‎ ‎②“戏剧和作品”可改为“戏剧和诗歌”或“戏剧”。‎ ‎③“情节的曲折动人”改为“曲折动人的情节”。‎ ‎④“以及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改为“体现了卓越而大胆的艺术技巧”。‎ ‎22.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答案示例:①2020 年 6 月 23 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全面完成。②北斗系统融入各行业,③深刻改变着每个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答出一点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3.略。‎ 22‎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