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学案9:第10课 过秦论
过秦论 【学习目标】 1.了解作家、作品、时代背景。积累文言词汇及文言知识,积累名句。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探究文中的叙议关系。 3.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及借古讽今的进步意义。 【自主认知】 一、知识链接 1.贾谊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西汉洛阳人,政论家、思想家、文学家,人称贾生、贾子、贾长沙。18岁时即以博学能文称于郡中,22岁被召为博士,曾做太中大夫。他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重视农业生产,以巩固封建国家。后来,他遭到一些贵族和大臣的反击、诬陷。文帝十一年(前169)梁怀王堕马而死,身为太傅的他自伤失职,哭泣岁余而死。贾谊的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其最为人称道的是分析深透,文笔犀利、流畅的政论文,代表作《过秦论》《治安策》《论积贮疏》。刘勰《文心雕龙·奏启》称其奏疏是“理既切至,辞亦通畅,可谓识大体矣”。 2.后人对贾谊(史称贾生)的评价 (1)苏轼论贾谊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节选自《贾谊论》,有删节) (2)毛泽东论贾谊 毛泽东七绝《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又写了七律《咏贾谊》:“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3)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3.写作背景: 战国时代,各主要诸侯国竞相进行改革。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功效最卓著,使秦国富强起来。于是开始了以秦统一为主线的多年兼并战争,最终,秦在公元前221年统一了全国。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施用严刑苛法,进行专制统治。秦王朝的暴政使人民忍无可忍,天下纷纷反抗,很快灭掉了秦朝。 贾谊生活的西汉初年,由于战国以来战乱频繁,加之秦统一后的暴政,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战争,社会经济遭受了特大破坏。新建立的西汉政权,府库空虚,财政困难。苛重的压迫剥削和酷虐的刑罚,使阶级矛盾日渐激化。而汉文帝周围一些权贵却对此视而不见,麻木不仁,说什么国家“已安已治”。这使得怀有改革时政抱负的贾谊深为不安。为了向汉文帝说明政治形势的严峻,他从关乎汉王朝兴亡的角度,写下了《过秦论》,通过论史讽喻,借“过秦”以“规议”,委婉地批评当时的政治,极力主张施行仁政,给百姓以喘息机会,以求发展经济,安定社会。贾谊希望用秦王朝灭亡的教训,引起汉文帝及上层统治者的警觉。 二、整体感知 1.这一篇史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理解? 2.理清文章结构,完成下面填空。 按表达方式可将全文分为两个部分: (1)记叙部分( ): 第一层:( ): 第二层:( ): (2)议论部分( ): 三、自练自测 1.常识填空。 贾谊(前200—前168),世称 ,洛阳人。西汉著名政论家、文学家,最早的汉赋作家之一。 本文是史论。“过秦”意思是 ,“过”是 。“论”是一种 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论”意为 。这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分上、中、下三篇,教材选的是上篇。 宣室求贤访逐臣, 。可怜夜半虚前席, 。(李商隐《贾生》)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崤( )山 膏腴( ) 逡( )巡 箭镞( ) 黔( )首 氓( )隶 隳( ) 鞭笞( ) 轸( ) 恬( ) 藩( ) 瓮( )牖( ) 既没( ) 召( )滑 系( )颈 践华( )为城 劲( )弩 中( )人 墨翟( ) 蹑足行( )伍 朝( )同列 将( )众 度( )长絜大 比权量( )力 万乘( ) 一夫作难( )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据肴函之固( ) (2)务耕织( ) (3)外( )连衡而斗诸侯( ) (4)蒙故业,因遗策( ) (5)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 )天下之士 (6)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 (7)秦人开关延敌( ) (8)追亡逐北( ) (9)履至尊而制六合( ) (10)却匈奴七百余里( ) (11)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 (12)以愚黔首( ) (13)天下云( )集响( )应 (14)谪戍之众,非抗( )于九国之师也 (15)身死人手,为( )天下笑者,何也 4.名句积累。 (1) ,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 (2) ,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 (3)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4)为天下笑者,何也? 。 四、质疑问难 对照课下注释在文本中用蓝笔标画重点字词句,用红笔标画疑难字词句并将疑难问题写在下面。 【合作探究】 1.近人吴闿生在《古文范》的夹批中评它“通篇一气贯注,如一笔书,大开大阖”。因此本文被公认为是古今第一气“盛”的文章。请你结合了课文前两段谈谈作者是用怎样的手法使文章有着充沛的气势的。 2.试找出第四段中写其“攻”“守”的重要句子及重要动词中进行品读,思考其内涵。 3.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4.第五段写了哪些对比?文中其他地方还有对比吗?请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它们的作用。 5.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6.作者是汉初的政论家和文学家,为何要指责秦朝灭亡的过失? 【课堂练习】 (一)基础知识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氓隶(méng) 万乘之国(shèng) 锄櫌(yōu)棘矜(qín) B.鞭笞(chì) 从散约败(zòng) 瓮牖绳枢(yǒu) C.隳名城(huī) 蹑足行伍(háng) 度长絜大(qiè) D.以窥周室(kuī) 亡矢遗镞(zú) 逡巡(jùn)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①蒙(继承)故业,因(沿袭)遗策 ②合从缔交(盟约),相与(共同)为一 ③叩(击)关而攻秦 ④延(延续)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⑤蹑足(置身于……)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⑥谪戍之众,非抗(抵抗)于九国之师也 ⑦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衡量)大 A.①④⑤⑦ B.①③④⑥⑦ C.②③⑤⑥ D.②③⑤⑥⑦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拱手:两手合抱,毫不费力 B.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橹:使船前进的工具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景: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B.于是从散约败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D.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铸以为金人十二 B.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C.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 D.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 至尊:最尊贵的位置,指帝位 B.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言:言论,这里指著作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兵:兵器 D.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池:水池,池塘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振长策而御宇内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以为桂林、象郡作《师说》以贻之 C.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邻国之民不加少 D.天下已定学不可以已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诸侯国,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 B.“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这就意味着秦从此转入攻势。 C.秦始皇愚民、弱民、防民的目的是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D.这段文字义正词严,充分揭露了秦始皇的暴虐无道,为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9.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2)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0-13题。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篇) 10.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以诸侯力政 力政:以武力相攻伐。 B.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 元元:百姓。 C.夫兼并者高诈力 高:重视。 D.取与守不同术也 术:计算,算术。 11.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B.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C.是以诸侯力政 D.兵革不休,士民罢弊 12.下面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安危之本 ②近古之无王者久矣 ③今秦南面而王天下 ④秦离战国而王天下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天下百姓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心。 C.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欺诈暴力手段,但安定之后,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欺诈暴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四)语言运用 14.请结合《过秦论》《鸿门宴》或其他文章的思想内容,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是:读《鸿门宴》,说英雄,论成败,人生难料 下联是: 15.将句子正确顺序填入下面横线处。(只填序号) 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分或称之为“贬官文化”。 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 ①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了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 ②过了一段时间,或过了一个朝代,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就恢复名誉。 ③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得不坏。 ④他们亲热过的山水亭阁,也便成了遗迹。 ⑤于是,人品和文品双全,传之史册,诵之后人。 序号: 【参考答案】 【自主认知】 整体感知 1.“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对秦王朝所犯过失的总结。秦王朝“仁义不施”,导致亡国。 2.(1)记叙部分(第1~4段):写秦王朝的兴亡过程。 第一层:(第1~3段):写兴起的过程。 第二层:(第4段):写灭亡的过程。 (2)议论部分(第5段):写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 自练自测 1.贾生 指出秦的过失 动词 议论 指责秦的(政治)过失的一篇政论 贾生才调更无伦 不问苍生问鬼神 2.xiáo yú qūn zú qián méng huī chī zhěn tián fān wèng yǒu mò Shào xì huà jìng zhōng dí háng cháo jiàng duó liàng shèng nàn 3.(1)形容词用作名词,险固地势 (2)专力从事 (3)名词作状语,对外;使动用法,使……争斗 (4)沿袭 (5)吝惜;招纳 (6)统率 (7)迎击 (8)败北(的军队) (9)到达 (10)击退 (11)名词作动词,做帝称王 (12)欺骗 (13)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名词作状语,像回声一样 (14)匹敌,相当 (15)被 4.(1)振长策而御宇内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2)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合作探究】 1.(1)多用排比句或对偶句,如第二段中从“于是六国之士”以下,先用一“有”字领起,贯串下面三句,罗列了大量人名,是排比句式;如“蒙故业”以下四句,每两句一对仗,是对偶句式;也有排比兼对偶的句式,如开头说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2)采用了铺陈和夸张手法。比如第一段“有席卷天下”四句,“席卷”“包举”“囊括”“并吞”等词,意思基本相同;“天下”“宇内”“四海”“八荒”也是一个意思。同一个意思而一连写上好几句,既有排比又有对仗,不仅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而且更加突出了秦孝 公吞并六国、独占天下的勃勃雄心,以及秦王朝对诸侯各国虎视眈眈的情态、咄咄逼人的气势。 2.“及至”后的“奋”“振”“吞”“御”“鞭笞”五个动词充分显示了秦始皇的霸王之气;“于是”后的“废”“焚”“隳”“销”“弱”等充分写出了他的残暴;“然后”后的“据”“临”“自以为”则活画出了他的骄狂之态。而这一切都是秦始皇“不施仁义”的表现。 3.详述了陈涉身份低下、才能平庸、财富匮乏、起义仓促、士卒疲惫(或武力弱少)、武器钝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同时又描述天下风起云涌、积极响应的形势。在这样的劣势之下,陈涉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天下都是秦王朝的敌人。强盛与灭亡形成鲜明对比,这些事实说明了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仁义不施”。文章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 4.第五段先将攻天下的秦国和守天下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一比地位,二比兵器,三比士卒,四比人才。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他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和强化了。 全文还有两大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对比。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对比。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对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少而疲敝,更无武器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使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旦。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金圣叹在《才子古文》中评价本篇说“‘过秦论’者,论秦之过也。秦过只是末句‘仁义不施’一语,便断尽此通篇文字……至于前半有说六国时,此只是反衬秦;后半有说秦时,此只是反衬陈涉。最是疏奇之笔”。 5.文章由叙史和议论两部分组成。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史的升华。作者通过叙述, 概括秦百余年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义,由史出论,以史实为论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 6.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官吏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贫民卖妻鬻子。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讽谏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本文借古讽今,目的是劝汉文帝对人民实行仁政。 【课堂练习】 1.A【解析】B项,“笞”读“chī”;C项,“絜”读“xié”;D项,“逡”读“qūn”。 2.A【解析】⑥“抗”错误,应为“匹敌,相当”。 3.B【解析】橹:盾牌。 4.C【解析】山东: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5.C【解析】C项是动词“认为”,A、B、D三项都是“以之为”。 6.D【解析】“池”应该指护城河。 7.C【解析】C项都是结构助词,的。A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假设;B项,介词,把/连词,来;D项,副词,已经/动词,停止。 8.B【解析】“攻势”不对,应为“守势”。 9.(1)百越的君主愿意服从,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司法官吏(审讯)。 (2)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坚固城池,正是子孙万代做帝王的基业。 10.D【解析】术:策略方法。 11.B【解析】A项,“乡”通“向”,向风,归顺;C项,“政”通“征”;D项,“罢”通“疲”。 12.C【解析】①助词,的;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③表修饰关系;④表顺承关系。 13.A【解析】“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说法有误。 【参考译文】 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顺服地慕风向往,为什么会这样呢?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死去以后,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着武力相征伐,强大的侵略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战事不止,军民疲惫。现在秦皇南面称帝统治了天下,这就是在上有了天子啊。这样一来,那些可怜的百姓就都希望能靠他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应该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是安定,是危败,关键就在于此了。 秦王怀着贪婪卑鄙之心,只想施展他个人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树立个人权威,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权势放在前头,把仁德信义丢在后头,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实行兼并,要重视诡诈和暴力;安定国家,要重视顺时权变,这就是说夺天下和保天下不能用同样的策略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到统一天下,它的路线没有改,他的政令没有变,这是它夺天下和保天下所用的方法没有不同。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 14.学《过秦论》,看历史,观兴亡,沧海桑田 15.①③②⑤④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