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建平中学2020学年第二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 、积累运用 (10分)‎ ‎1.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共5分)‎ ‎(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 。(《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六国论》苏洵)‎ ‎(3) ,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杜牧)‎ ‎(4)《阿房宫赋》中用“ 。”一组对偶句描写了秦人暴殄天物对从六国剽掠来的珍宝不知珍惜。‎ ‎2.选出恰当的选项。(5分)‎ ‎(1)大观园中主要人物与住所名称正确无误的一项( )。(2分)‎ A.宝玉 怡红院 迎春 藕香榭 B.黛玉 潇湘馆 探春 秋爽斋 13‎ C.宝钗 衡芜苑 李纨 沁芳亭 D.妙玉 栊翠庵 惜春 紫菱洲 ‎(2)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三段判词,暗指《红楼梦》中三个女子的命运。她们依次是( )。(3分)‎ ‎①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②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③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 A.贾探春 贾惜春 贾迎春 B. 王熙凤 妙玉 贾探春 ‎ C.薛宝钗 李纨 史湘云 D.林黛玉 贾巧姐 秦可卿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6题。(10分)‎ 学生能接触最杰出者的氛围 ‎①上世纪20年代末,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的哈钦斯首推“通识教育”,对后来的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②高等教育好像一直都在危机之中,多少年了都在喊改革,但是真正的改革又没有见过多少。不单单在中国是这样,整个世界的高等教育都是忧心忡忡的样子,好像高等教育时刻都在衰落之中。大学校园愈发浮躁,大学教育愈加功利化,实用主义横行,职业属性大于文化属性,真正美好的文化没人在意,大家更看重的是如何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教育丧失了本真的意义,大学校园成为了致青春的消费场域。说到底,如果我们都知道这些问题存在,为何改革却如此难呢?‎ ‎③‎ 13‎ 我是在读《哈钦斯的大学》间隙想到这些问题的。这本书把我们的视线拉回到上世纪20年代末的芝加哥大学,英俊潇洒、雄心勃勃、年轻善辩的罗伯特·梅纳德·哈钦斯担任芝加哥大学校长开始,伴随着大萧条与战争、无数的诋毁与争议,他如何力排众议在大学内推行通识教育的改革。本书作者麦克尼尔是著名的历史学者,他曾在芝大完成了本科与硕士教育,后又在芝大历史系执教数十年。哈钦斯在芝大的改革当然不仅仅是通识教育,但他的通识教育理念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④就其最广泛的意义而言,通识教育是这样一种大学教育:专心固守西方文学、哲学与历史,同时科学、数学与外语占有一席之地,却不喧宾夺主;随着时代演进,有的情况下也涵盖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通识教育一直与更专业化的教育——通常是指职业训练——划清界限。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与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并无本质区别,因为自由教育容易给人一种错觉,好像教育是给少数人服务的,而通识教育则可以涵盖贯通整个知识阶层。‎ ‎⑤其实这不是一种错觉,1941年哈钦斯力排众议,想要在芝大推行4年制人文课程计划时,初步的构想是强调准确而流利的读、说和写的能力。他们关心哲学与经典,传统与道德,但是对于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学科就束手无策了,因为他们鄙视那些工具性的课程——这点正好与我们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体制相反——他们只想教育年轻人成为一个更聪明与能干的人,而不是为他们的职业生涯,为他们的未来工作作准备。这个课程计划在推行过程中受到了很多人的抵制,某种程度上说,这样一份并不完善的改革计划并未考虑到整个学科与照顾到更多的学生。某种意义上,哈钦斯的专断与独行,很容易被诟病为精英主义的代言人。因为只有极少数人自觉投入课程,享受这种狭隘的精英教育模式,而对很多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教育是一种折磨与失败。//哈钦斯的通识教育改革内容 ‎⑥想想我们现如今的大学就会一目了然,在大学4年中,没有多少人对传统的经典、伟大的书感兴趣,更没有多少人会逐字逐句地从经典中寻找所谓的微言大义,寻找沉思的智慧,与伟大的灵魂对话。我们更关心的是毕业后,我们所学的专业就业率的情况,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我们对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兴趣,我们只在乎别人眼里我是不是拥有财富与地位的成功人士。‎ ‎⑦所以,麦克尼尔在回忆中描述芝大当年的盛况恍如神话一般。他总结说,那是一个“衰落中繁荣的年代”。著名文艺批评家乔治·斯坦纳在回忆中提到,芝大在上世纪40年代晚期到50年代是他心目中理想大学的典范:“它接纳活力十足的各种不确定性,以及形塑理想大学理念的目的与精神之间的种种冲突”,“一所好的大学或学院,应该是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并且臣服于最杰出者的氛围与威视”,芝大当时就是这种“特别的光芒在阴冷的空气中闪烁”的氛围,大师和学者随处可见,尤其是1933‎ 13‎ 年之后,哈钦斯接纳了许多从欧洲与德国流亡的学者,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德国大学传统的继承人,他们都受过以康德与歌德作为灵感来源的通识教育的熏陶,他们的思想具有世界史的意义,他们在新的民主秩序中毫不妥协地盯着道德和艺术的完美境界,他们引领了芝大学子进入了一种活的伟大传统序列,进而使这种传统渗透到整个社会的趣味与标准之中。‎ ‎⑧这真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年代。回头看我们这个庸常而粗鄙的时代,我们目睹了大学作为思想原发地的消失。冷漠、算计与功利,成为了大学生活与教育的底色,通识教育几乎已成“不可能的任务”。‎ ‎3.第④段中加点词“喧宾夺主”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4.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2分)‎ A.第②段讲述了作者对高等教育存在诸多问题的思考,引出下文对《哈钦斯的大学》的具体解读。‎ B.《哈钦斯的大学》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上世纪20年代末的芝加哥大学校长哈钦斯的教育理念。‎ C.第③段中详细介绍书作者麦克尼尔与芝加哥大学的深厚渊源,表明他书中见识与评价的可信性。‎ D.哈钦斯力排众议,想要在芝大推行4年制的人文课程计划正好与我们现如今的高等教育体制相反。‎ ‎5.下列关于文中通识教育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 )。(2分)‎ A.通识教育专注教授西方哲学与经典、传统与道德,不同于专注教授工具性课程的职业训练。‎ B.就最广泛的意义而言,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文化属性,提高其艺术境界鄙视工具性的课程。‎ C.哈钦斯认为通识教育与培养学生职业属性,为其未来工作作准备的专业化职业训练相辅相成。‎ 13‎ D.就因为哈钦斯的专断与独行,他的课程改革计划并不完善,且被诟病为狭隘的精英教育模式。‎ ‎6.根据文意,归纳《哈钦斯的大学》出版的意义。(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0题。(10分)‎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两位朋友相遇在了尼古拉铁路①的一个火车站上。他们中一个是胖子,一个是瘦子。那个胖子的嘴唇油光光的,好似熟透了的樱桃,那是因为他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有一股核烈斯酒②和橙花的气味从胖子的身上传了过来。刚从车厢里下来的瘦子,则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同时也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从瘦子的身上传了过来。在他背后,他的妻子——那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地探头张望。他的儿子也跟在身后,那是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 ‎“波尔菲里!”看到瘦子后,胖子大声呼喊,“真的是你吗?我亲爱的!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我们没有见过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起来,“这真是米沙,我小时候的朋友!你这是从哪儿来?”‎ 两位老朋友互相拥抱着,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是意料之外啊!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如此英俊,还是一个美男子,就像从前一样!还是如此气派,如此爱打扮!咳,你,天哪!噢,最近你怎么样呢?是不是发了财?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③,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行了礼。‎ ‎“我中学时代的同班同学啊!”瘦子接着说,“你是否还记得,同学们那时是如何拿你寻开心的?他们给你起了一个绰号,叫赫洛斯特拉特④,这个绰号的得来是由于你将公家的一本图书用香烟给烧了一个洞。而我呢,由于我喜欢告密,所以我的绰号是厄菲阿尔特⑤‎ 13‎ ‎,哈哈……咱们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不要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最近过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继续问道,“在哪儿上班呢?官位做到多大了呢?”‎ ‎“还不错,现在在上班,亲爱的朋友!至于官位,做到了八品,是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低些……咳,去它的!我妻子是音乐教师,我自己呢,只能在业余的时间里把木料做成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所以,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正确,亲爱的,再往上提提,”胖子说,“目前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星章。”‎ 一瞬间,瘦子目瞪口呆了,脸色也变白了,但随即他的脸开始往四下里扭动,并竭力表现出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这就好像,金星分别从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往外冒。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顿时矮了半截……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随着他的变小而缩小,瘦子开始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则拉得更长,纳法奈尔也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作为我儿时的朋友,您,当然,那只是原来,但现在您可以说是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不要这样了吧!”胖子皱着眉头继续说,“为何要用这样的腔调!作为我儿时的朋友,你——又何必用官场里的这一套来奉承呢!”‎ ‎“这可怎么合适呢……您千万不要这样说,大人……”瘦子这下缩得更小了,他嘿嘿笑着说,“大人真是体恤民情……让我如同再生甘露一样……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某种意义上的新教徒……”‎ 胖子原来想着要反驳他几句,但当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谄媚、低三下四的寒酸相出现在眼前,让他这位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把脸扭了过去,然后向瘦子伸出一只手示意告别。‎ 13‎ 可是瘦子只握住了他的三个手指头,并鞠了一个几乎接触到地面的躬,还使劲儿嘿嘿地笑着。他的妻子更是眉开眼笑。他的儿子纳法奈尔则喀嚓一声,把脚收起来施敬礼,由于动作太大,那制帽便忽地掉到了地上,让这一家三口又惊又喜。‎ 一八八三年十月一日 ‎【注】①莫斯科至彼得堡的铁路,以沙皇尼古拉一世命名。②一种烈性白葡萄酒。③纳法奈尔的爱称。④古代希腊人,他为了扬名于世,在公元前356年焚烧了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⑤古代希腊人,曾引波兰军队入境。‎ ‎7.小说的开头只有地点,没有时间,人物只有大概的轮廓,没有具体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 ‎8.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通过老同学邂逅的对话,描绘其情绪变化,勾勒出一幅十九世纪末俄国世俗图。‎ B.小说情节离奇曲折,作者凭借精巧的艺术细节对生活和人物作了真实的描绘和刻画。‎ C.小说揭示了深刻、严肃的社会问题,其幽默、滑稽风格更能突显主题的悲哀、凝重。‎ D.小说通过瘦子这个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折射出当时社会中存在的“官本位”现象。‎ ‎9.文中为什么两次写到“又惊又喜”?(2分)‎ ‎10.小说中对瘦子的儿子纳法奈尔多处运用了对比描写,请结合文本作具体分析。(4分)‎ 13‎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 11-13 题。(5分)‎ 春日郊外[宋]唐庚 城中未省有春光,城外榆槐已半黄。‎ 山好更宜余积雪,水生看欲倒垂杨。‎ 莺边日暖如人语,草际风来作药香。‎ 疑此江头有佳句,为君寻取却茫茫。‎ ‎11.从诗歌的体裁看,本诗属于律诗。(1分)‎ ‎12.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1分)‎ A. 哀婉含蓄 B.雄奇瑰丽 C.高亢豪放 D.清新自然 ‎13.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感情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 14-19题。(15分)‎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 时秦昭王与楚婚,欲与怀王会。怀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稚子子兰劝王行:“奈何绝秦欢!”怀王卒行。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怀王怒,不听。亡走赵,赵不内。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 13‎ ‎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屈原曰:“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①?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②乎?”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注】①醨(lí):淡酒。②温蠖(huò):昏聩。‎ ‎14.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心害其能( ) (2)赵不内( )‎ ‎15.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 ‎(1)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 )‎ A.改变 B.强取 C.耽误 D.争先取得 ‎(2)平伐其功( )‎ A.征伐 B.败坏 C.除去 D.夸耀 ‎16.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王怒而疏屈平 承接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转折 B.因留怀王 乘机 因击沛公于坐 ‎ C.是以见放 因此 戒奢以俭 用,行 D.而自令见放 被 冀君实或见恕也 我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13‎ A、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村中少年好事者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19.结合文意,分析作者在屈原死前记叙其与渔父对话的意图。‎ ‎(五)阅读下文,完成20 - 23题。(10分)‎ ‎(甲)‎ ‎①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②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选自苏洵《六国论》)‎ 13‎ ‎(乙)‎ ‎①愚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②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安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间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选自苏辙《六国论》)‎ ‎20. 分别用课文中的两句话概括(甲)文这两段的段落大意。(2分)‎ ‎21.为(乙)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A.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B.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C.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最正确的一项是( )。(2分)‎ 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A. 拿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能够应付无穷无尽的变化了。‎ 13‎ B. 把韩、魏两国交给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生养息,来偷偷援助他们的急需,像这样就可以应付贪得无厌的秦国了。‎ C. 用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里面休生养息,来偷偷援助他们的急需,像这样就可以应付贪得无厌的秦国了。‎ D.把韩、魏两国交给秦国,其余四国在里面休生养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应付无穷无尽的变化了。‎ ‎23.对所选两个语段的内容和写法作比较分析,完成下列表格。(4分)‎ 苏洵《六国论》‎ 苏辙《六国论》‎ 立论角度 都从六国的灭亡角度,来总结教训。‎ 分析原因 ‎(1)‎ ‎(2)‎ 论证方法 ‎(3)‎ ‎(4)‎ ‎—‎ 现实意义 在宋朝面临北方和西夏威胁的形势下发表议论,要求积极抗敌。‎ 三、作文(40分)‎ ‎24.人类在不断的探索中推动科学与文明的进步。面对广阔的世界,与生俱来的好奇心,驱动我们不断追求,努力发现。‎ 对“好奇心”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题目自拟。‎ 13‎ 13‎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