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宁波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 考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100年后的今天, 在种族隔离的镣(liào) 铐和种族歧视的枷索下, 黑人的生活备受压榨;100年后的今天, 黑人仍然萎(wěi) 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 B.他蜷缩在绳绑里, 一阵惊惶和痛苦的抽搐(chù) 散布到他脸上每一根筋络, 但是他没有叹一口气,只是把头向后转转,向右转转,又向左转转,并且把头摇得像腰上被牛虻(méng) 叮过的公牛。 C.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bō) 啄有声, 惊起了宿鸟, 打破了岑(chén) 寂, 也似乎平添了搅扰。 D.格斯拉先生有点像皮革制成的人, 脸庞满是褶皱, 头发和胡子是微红和鬆(juán)曲的, 话音很单调, 喉音很重。一个人年纪大了而又荒唐起来以至于赊(shē) 账的时候,不知怎么的,也绝不会拖欠格斯拉兄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溢用笔墨。(甲)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的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着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乙)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丙)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工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苦思苦索,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省 B.当之无愧 C.工夫 D.发诸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 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要防止疫情不向社区蔓延,既需要“全国一盘棋”的统筹安排,也需要社区居民的自觉与相互配合。做好基层防疫,需要从细节抓起。 B.作为适应文化市场需要而出现的文化现象,知识付费更符合移动生产和消费,是媒介技术的发展、用户的知识焦虑、资本对新领域的寻找等“多方合力”的结果。 C.无论是7岁恩雅身处闹市却能认真学习的沉稳,还是父母千方百计创造条件的苦心,传递出来的都是珍视教育的积极价值取向。 D.一位作家说:“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通过坚持不辍的阅读,我们可以领略到温暖的阳光地带,寻觅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采撷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3分)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序言中说:“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差序格局”就是作者提出的其中一个重要概念,①运用了比喻的方法。“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也就是说,②_,亲属关系就是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纹。所以,差序格局中的道德体系更强调克己,推己及人,而不是克群。 6.根据材料,完成(1)、(2)题。(6分) 【湖北日报讯】6月4日,武汉市2020年倡导推行分餐制活动启动,全面推行分餐制,倡导节俭、卫生、健康、文明用餐新风尚。 “在餐桌上用自己的筷子帮别人夹菜,是一种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应该摒弃。”武汉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刘国梁介绍,分餐制模式包括自助餐、位份菜、营养盒饭、分餐公筷公勺等,不仅可减少和防止疾病传播,还可以减少浪费,更有利于个人把握分量、合理搭配饮食。 公筷公勺配置有两种形式,一是为每位就餐者配置一副公筷公勺;二是每份菜、汤等配置一副公筷或公勺。“如果外出堂食时,餐厅没有提供公筷公勺,市民可主动要求店家提供,或者使用自带的筷子和勺子,把餐厅的餐具作为公筷公勺。”刘国梁说。 据了解,武汉市共有5.1万家餐饮企业,目前约三成已恢复堂食并实行分餐制。刘国梁说:“ 随着武汉全民核酸检测结果的出炉,以及分餐制的进一步推广,相信武汉餐饮行业将更快复苏。” (1)请给上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2分) (2)假设你是一名餐馆经营者,请就分餐制向顾客写一份倡议书。(不超过80个字,只写正文)(4分) 倡议书 尊敬的顾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餐馆 2020年6月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最时髦的词之一,“全球化”指的是一种社会文化过程,它不是一种口号、一种主张或者一种信仰。它指的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并且是多向的、多层次的文化互动和吸纳。 人类不同文化的接触和互动与人类社会有着同样长的历史。近代以来随着航海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不同文化接触和互动的地域距离障碍变得越来越小。殖民主义时期以及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都在暴力冲突下伴随有较大范围的不同文化冲撞。但是作为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的规模,就其广度和深度而言,都没有“二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更广大、更深远。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迅猛趋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选自翁乃群《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 材料二: 近期,“疫情将‘终结’全球化”的声浪骤然升高。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称,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表明全球化时代已经结束。不可否认,疫情在全世界的扩散、蔓延,使之成为逆全球化浪潮的重要推手。全球有形和无形的割裂,正在进一步加剧。但持续几百年的全球化进程,真的会因为疫情而走到尽头吗? 事实上,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全球化就已经遭遇严重挑战了。早在竞选2017年美国总统期间,作为候选人的特朗普就高呼要“去全球化”,呼吁在国外的美国企业回迁国内。特朗普入主白宫后,更是对多个国家加征关税,特别是对中国搞贸易摩擦,显然这是与全球化背道而驰的。英国退出欧盟,也被很多人视为“全球化走向消亡的一个例证”。甚至有人认为,英国脱欧派在国内公投中取得胜利、高呼“去全球化”的特朗普赢 得美国总统大选的2016年,就是“全球化走向崩溃”的开端之年。 尽管全球化也有其自身的弊病,但是客观来看,全球化仍然是世界所需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全球化发展至今,它带给世界的福利和贡献是显而易见的;更是因为,支撑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并未消失:各国、各地区间的生产要素差异仍然存在,国际资本的逐利本性仍然未改: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令互联互通更加便捷;世界主要国家,对通过国际协作发展自己的态度也基本没有改变。因此,随着疫情缓解和世界逐步恢复正常的运行节奏,相信全球化遭受的质疑会渐渐弱化,全球化仍然会继续前行。 ——(选自范鸿达《疫情不会成为全球化“终结者”》,《大众日报》,2020年6月9日) 材料三: 全球化减速之势已然出现。近年来一些政客能被选民推上台,一度起着领头作用的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居然率先挑起贸易战,主动拒斥合作搞各种“脱钩”,实属全球化快速发展中某些竞争不利者的过激反应。面对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这些守成大国产生不安,自然要采取各种围堵之举。当然,如果把前期各种退群、贸易战看作全球化列车行进的“密集点刹”的话,这次疫情则是一次剧烈的“急刹车”。再加上全球化大势所趋、车流滚滚,这样的“急刹”才有相当的“震荡”之剧。但是,只要理解当代全球化实质上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市场机制是背后的决定力量,那么对全球化的信心就不必过于悲观。跨国公司的出现、产业链布局迈出国门,都是企业家“将本求利”决策的结果,并非几个政客所能左右。只要市场机制依然生效,产业链是否回迁本国,就仍由市场机制决定。总之,全球化进程可以遇阻,但绝不会夭折,更不会彻底逆转。 ——(选自时红秀《把握全球化的“危”与“机”,《学习时报》,2020年5月15日》) 7.下列对“全球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全球化”不是一种口号、一种主张或者一种信仰,而是世界上各种文化更加广泛、更加频繁、更加激烈、更加深入地相互接触和冲撞的一种社会文化过程。 B. 航海技术和交通的发展使地域距离障碍变得越来越小,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暴力冲突下伴随着文化冲撞,都影响着全球化进程。 C.80年代以来,不同文化的冲撞和互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是由于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飞速进步。 D.全球化列车遭遇了疫情的“急刹车”,再加上之前的各种退群、贸易战等“密集点刹”,才有了相当的“震荡”之剧。 8.下列对三则材料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疫情在全世界的扩散、蔓延,全球化才开始遭遇严重挑战,导致全球有形和无形的割裂进一步加剧。 B.英国脱欧派在国内公投中取得胜利,高呼“去全球化”的特朗普赢得美国总统大选,2016年“全球化走向崩溃”成为人们的共识。 C.随着疫情缓解和世界逐步恢复正常的运行节奏,全球化遭受的质疑会弱化,全球化会继续前行。 D.个别发达国家率先挑起贸易战、主动拒斥合作搞各种“脱钩”,对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采取各种围堵之举,全球化减速将很快出现。 9.综合上述材料,请概括全球化不会因疫情而终结的理由。(4分)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3题。(20分) 甲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周 冲)你先等一等。(向四凤)叫你跟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 (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 (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 (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 (慢)倒了?哦?(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 (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 (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 (向四凤,高声)倒了来。 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 (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 (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 (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 (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 (反抗地)爸! 周朴园 (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 (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 (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 (低头,至周 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 (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 (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 (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就是自己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 周蘩漪 (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一一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 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 萍 (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 (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 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 (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乙 周朴园 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起来吧。 鲁侍萍 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你结了婚,就搬了家,我以为这一辈子也见不着你了;谁知道我自己的孩子偏偏命定要跑到周家来,又做我从前在你们家做过的事。 周朴园 怪不得四凤这样像你。 鲁侍萍 我伺候你,我的孩子再伺候你生的少爷们。这是我的报应,我的报应。 周朴园 你静一静。把脑子放清醒点。你不要以为我的心是死了,你以为一个人做了一件于心不忍的事就会忘了么?你看这些家具都是你从前顶喜欢的东西,多少年我总是留着,为着纪念你。 鲁侍萍 (低头)哦。 周朴园 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一切都照着你是正式嫁过周家的人看,甚至于你因为生萍儿,受了病,总要关窗户,这些习惯我都保留着,为的是不忘你,弥补我的罪过。 鲁侍萍 (叹一口气)现在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人,这些傻话请你也不必说了。 周朴园 那更好了。那么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谈一谈。 鲁侍萍 不过我觉得没有什么可谈的。 周朴园 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鲁侍萍 你不要怕。他永远不会知道的。 周朴园 那双方面都好…… 10.根据情节内容,给甲、乙两个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每处不超过4个字。(4分) 甲: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 11.舞台提示有交代时代背景、描述活动场景、暗示情节发展、提示角色动作、表现人物神情、揭示心理变化、提示台词声调等多种作用。写出下列三组舞台提示语的作用。(6分) (1)(四凤端茶,放朴园前)(低头)________________ (2)(冷峻地)(反抗地)(求恕地)________________ (3)(声颤)(高声)(低而缓地)________________ 12.潜台词是台词中没有直接说出但观众通过语境能领悟出来的言语,包括说话的目的、言外之意和未尽之言。请写出两处画线语句的潜台词。(4分) (1)你同你妈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 (2)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13.周朴园几十年如一日地保留着“纪念”侍萍的习惯。有人说是假的,有人说是真的。你怎么看?请结合甲、乙两个片段,评析周朴园“纪念”的心理。(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4分) 送何太虚北游序 [元] 吴澂 士可以游乎?“不出户,知天下”,何以游为哉!士可以不游乎?男子生而射六矢,示有志乎上下四方也,而何可以不游也! 夫子①,上智也,适周而问礼,在齐而闻韶,自卫复归于鲁,而后雅、颂各得其所也。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则犹有未问之礼,未闻之韶,未得所之雅、颂也。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士何可以不游也! 若夫山川风土、民情世故、名物度数、前言往行,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故寡闻寡见,不免孤陋之讥。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陶渊明所以欲寻圣贤遗迹于中都也。然则士何可以不游也? 而后之游者,或异乎是。方其出而游乎上国也,奔趋乎爵禄之府,伺候乎权势之门,摇尾而乞怜,胁肩而取媚,以侥幸于寸进。及其既得之,而游于四方也,岂有意于行吾志哉!岂有意于称吾职哉!是故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游则同,而所以游者不同。 余于何弟太虚之游,恶得无言乎哉!太虚以颖敏之资,刻厉之学,善书工诗,缀文研经,修于己,不求知于人,三十余年矣。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睹权势,一旦而忽有万里之游,此人之所怪而余独知其心也。世之士,操笔仅记姓名,则曰:“吾能书!”属辞稍协声韵,则曰:“吾能诗!”言语布置,粗如往时所谓举子业,则曰:“吾能文!”阖门称雄,矜己自大,醯瓮之鸡②,坎井之蛙,盖不知瓮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挟其所已能,自谓足以终吾身、没吾世而无憾。夫如是又焉用游!太虚肯如是哉?书必钟、王,诗必陶、韦,文不柳、韩、班、马不止也。且方窥闯圣人之经,如天如海,而莫可涯,讵敢以平日所见所闻自多乎?此太虚今日之所以游也。 (选自《四部丛刊》本《国朝文类》卷三十四,有删节) 【注】①夫子,这里指孔子。②醯(xī)瓮之鸡,醋中的小虫。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适周而问礼 适:到 B.方其出而游乎上国也 上国:京城 C.缀文研经 缀文:写文章 D.如天如海,而莫可涯 涯:天涯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夫子而不周、不齐、不卫也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B.上智且然,而况其下者乎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修于己,不求知于人 而君幸于赵王 D.及其既得之,而游于四方也 寡人之于国也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以设问的形式对举“游”与“不游”两种矛盾的观点开篇,不仅体现了作者引弓待发的巧智,还能启人疑窦,发人深思。 B.本文的构思很有特点。每节末句都着眼于“游”这一话题,前三节都以“何可以不游也”这样的反诘句结尾,既使语势贯通,又强调了作者观点的倾向性。 C.文章对比“昔之游者为道,后之游者为利”的现象,用描写和议论相结合的语言批判了借游历为名谋取私利的卑劣人格,整句的形式强化了贬斥之情。 D.作者肯定何太虚三十余年刻苦学习的做法,同时中肯地指出,他闭门读书会导致“寡闻寡见”,“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睹权势”是他隔绝社会的表现,鼓励他作“万里之游”。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取 友 者 一 乡 未 足 而 之 一 国 一 国 未 足 而 之 天 下 犹 以 天 下 为 未 足 而 尚 友 古 之 人 焉 18.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博其闻见于外,虽上智亦何能悉知也。(4分) (2)讵敢以平日所见所闻自多乎?(3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3分)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9-20题。(8分) 秦楼月 【宋】向子諲①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②,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注】①向子諲(1085—1152),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南宋初,他曾率潭州军民抵抗金兵。后因上章反对与金使议和,被迫辞职。②乾龙节: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北宋钦宗皇帝的生日。 19.词从长度上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本词属于______。用语上贯穿下阕的核心意象是_________。(2分) 20.古诗词有化抽象为具体的表现手法,但在每个作者的笔下又有不同的表现。比较下面两句词在表达特点上的异同。(6分) (1)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三)古诗文默写。(10分) 2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敢复有株治。(张溥《五人墓碑记》) (3)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4)执手相看泪眼,____________。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5)__________,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①醯瓮之鸡,坎井之蛙,盖不知瓮外之天、井外之海为何如。——吴澂 ②人有小智,未闻大道,每执己见,以为最妙。坐井观天,所见者小,若登高山,前见自了。——印光大师 在学习和和生活中,你有没有认识到视野局限带来的认识误区呢?你认为为何会有这样的认识误区?你觉得该如何改变这个现象呢?请就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项“枷索”改为“枷锁”:C项“岑”读音为“cén”; D鬆(quán) 曲 2.【答案】C 【解析】C项“工夫”意为“时间(指占用的时间)”;应为“功夫”,意为“(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按语境侧重在精力。 3.【答案】A 【解析】并列定语用顿号,“大虫出没”后应该改为“、”。 4.【答案】C 【解析】A项否定不当,去掉“不”:B项成分残缺,在“消费”后加上“模式”:D项搭配不当,应为“寻觅到温暖的阳光地带,采撷到五彩缤纷的花朵,领略到生命的高洁与伟岸”。 5.【答案】①他在解释这个抽象概念时:②“我”(或“己”)就是那块石头(评分说明:答对1点得1分,答对2点给3分,每句意思对,且不超过12字即可) 6.【答案】(1)武汉全面推行分餐制 倡导文明用餐新风尚(评分说明:每点1分,共2分。酌情给分。)(2)为了减少和防止疾病传播,分餐制成为新“食”尚。为此,我们倡议:公筷夹菜、公勺舀汤:大盘换小,分餐到人;合理取餐,减少浪费!让我们一起推广分餐,拥抱健康!(评分说明:倡议的原因1分,倡议的做法2分,语言表达1分,共4分) 7.【答案】D 【解析】造成“‘震荡’之剧”有两个原因:一是“点刹”和“急刹”,尤其是“急刹”;二是全球化道路上“大势所趋,车流滚滚”D项漏了其中一个原因。 8.【答案】C 【解析】A项不符文意,“才开始”错误,材料二中表述为“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前,全球化就已经遭遇严重挑战了”;B项扩大范围,原文有“甚至有人认为”,不是共识;D项已然变未然,材料三第一句“全球化减速之势已然出现”,选项却表述为“将很快出现”。 9.【答案】①从历史发展来看,以文化的冲撞和互动为主要形式的全球化不会因战争、疫情等终止; ②从影响作用来看,全球化带给世界巨大的福利和贡献; ③ 从发展条件来看,支撑全球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并未消失,包括国际资本的逐利本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主要国家的国际协作。 ④从决定机制来看,全球化由生产力发展所推动,市场机制决定其不会终结。 (评分说明:写出三点得4分,写出二点得3分,写出一点得2分。意到即可) 10.【答案】示例:蘩漪喝药/周、鲁话旧或喝药/话旧。(评分说明:每点2分,共4分。其他能概括情节、言之成理的也可以)(4分) 11.【答案】(1)提示人物动作;(2)表现人物神情、揭示心理变化均可得分;(3)提示台词声调。 12.【答案】(1)你和你妈都自以为是,不听从我的话,不知道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 (2)你还是那么善良、要强,容易相信别人,万一不小心把我们过去的事说出去,让鲁贵知道,他就会来敲诈我。(评分说明:每句2分,共4分,根据语境,言之成理即可) 13.【答案】答案示例:假的。①从喝药情节可以看出周朴园和蘩漪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蘩漪追求自由、不服从甚至激烈反抗,让周朴园很没面子,动摇了他作为一家之长的权威地位:(2分)而侍萍性格温顺、单纯,很能为他着想。纪念侍萍就是填补现实中感情生活的空虚。(2分)②周朴园纪念侍萍也是回忆年轻时一段纯真感情的方式,以满足自我崇高的心里需要和达到教育周萍的目的。(2分)(评分说明: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如果说真的,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4.【答案】D 【解析】涯:边际 15.【答案】C 【解析】C项都表示被动。A项表假设/表转折,B项尚且/并且,D项代词/去独。 16.【答案】D 【解析】“同时”后的理解有误。没有说他闭门读书导致“寡闻寡见”,“口未尝谈爵禄,目未尝睹权势”也不是他隔绝社会的表现。 17.【答案】取友者/一乡未足/而之一国/一国未足/而之天下/犹以天下为未足/而尚友古之人焉 18.【答案】(1)不到外地丰富(扩大)自己的见闻,虽然有上等的智慧,又怎么能全都知道呢?(评分说明:“博”,使动用法,使……博,扩大,丰富;“于外”,状语后置,到外面;“悉”,全都:各1分,整句翻译通顺1分) (2)怎么敢拿(凭借)平时的所见所闻而自以为了不起呢?(评分说明:“讵”,岂,怎么,哪里;“自多”,自满,自夸,自以为了不起;各1分,整句翻译通顺1分) (3)“听到的道理很多,就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评分说明:“道”,道理;“若”,比,比得上;“莫己若”“我之谓”宾语前置句;各1分,整句通顺1分) 19.【答案】小令/杜鹃、子规、杜鹃啼血(子规啼血)(评分说明:每空1分,共2分) 20.【答案】同:都化抽象的情感为具体的事物。异:前者以情景结合、融情于景(或点染)的手法,以无边无际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来表现“伤心切”,恰到好处地传达出词人情感的悠远的惆怅;后者先设问后用比喻作答,以春水的汪洋恣肆、长流不断比喻愁思的深广无边、无穷无尽。(评分说明:指出相同点2分,不同点中每句的手法1分,具体分析1分,共6分) 21.【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大阉亦逡巡畏义 (3)百步九折萦岩峦 以手抚膺坐长叹 (4)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5)三顾频烦天下计 长使英雄泪满襟 参考译文: 读书人可以出游吗?“不出家门,知道天下的事”,为什么还要出游呢!读书人可以不出游吗?男子出生射六支箭,表示志在天下四方,怎么可以不出游呢? 孔子是有上等智慧的人,到周地去请教礼仪,在齐国听韶乐,从卫国回到鲁国,然后《雅》、《颂》才得到它合适的位置。孔子如果不去周国,不去齐国,不去卫国,那么还有没有请教的礼仪,没有听过的韶乐,没有得到合适位置的《雅》、《颂》。有上等智慧的人尚且如此,何况比不上他的人呢!读书人怎么可以不出游呢! 至于山脉河流、风俗习惯,老百姓的生活、世事,名号物色的大小差别,前人的言论和行为,不到外地扩大自己的见闻,虽然有上等的智慧,又怎么能全都知道呢?因此,见闻贫乏,就免不了(受人)学识浅薄的讥笑。交朋友的人,在一乡里觉得不能满足,因而及于一国;在一个国家里觉得不能满足,因而遍及天下;还以天下不能满足,就上与古代的人交朋友。这就是陶渊明想到中都寻访圣贤留下的业迹的原因。那么读书人怎么可以不出游呢? 但是后来出游的人,有的目的与此不同。当他出游京城,奔走趋奉于官僚的府第,候望于有权有势的人家中,像狗一样摇着尾巴乞求爱怜,缩敛肩膀来取悦于人,以求意外获得一官半职。等到他得到了,仕宦出游于四方,怎么会有意于推行自己的学说思想呢!怎么会有意于胜任自己的职守呢!因此,以往出游的人为了道义,后来出游的人为了私利。出游是相同的,但出游的目的不同。 我对于弟弟何太虚的出游,怎么能够不说上几句呢!太虚以他聪敏过人的资质,刻苦专心的学习,擅长书法、诗歌,写作文章,研讨经书,提高自身修养,不求被人所知,三十多年了。他口中从来不谈官爵俸禄,眼中从来不注意权威势力,有一天忽然要出游万里之外,这使人们感到奇怪,而惟独我知道他心中所想。现在的读书人,拿起笔来仅仅能够写下姓名,就说:“我擅长书法!”联缀词句成篇,声韵略微和谐,就说:“我擅长作诗!” 文辞语句分布安排,大略写得像过去所称的应试文章,就说:“我善于作文章!”关起门来称大王,夸耀自己,妄自尊大,犹如醋瓮里的小虫,废井中的青蛙,不知道瓮外的天、井外的海是什么样子,凭借他所会的微末小技,自以为这一生活到死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这样哪里用得着出游!太虚肯像这样吗?他书法一定要追攀钟繇、王羲之,诗歌一定要并肩陶渊明、韦应物,文章不如柳宗元、韩愈、班固、司马迁不肯休止。并且正窥测直入孔子经典大义,觉得像天一样高广,如海一般宽深,没有办法测量其边际,怎么敢拿平时所见所闻而自以为了不起呢?这就是太虚今日出游的原因。 22.【答案】略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