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11 师说(第1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专题11 师说(第1课时) 1.作家作品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_________和_________,是_________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古文”的概念是由韩愈提出来的。他所谓“古文”,是和当时流行的重词藻、轻内容的骈文相对立的,即奇句单行,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取法先秦两汉文体的散文。唐初,承六朝之弊,文风浮靡,言之无物,虽有陈子昂、李华、独孤及、萧颖士、梁肃等人反对,但效果不大。直到韩愈、柳宗元,由于在创作实践和理论上均有巨大成就,才掀起一个“古文运动”,把文章从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种“古文运动”,实际上是以复古为解放,目的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只要看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唯陈言之务去”,学习古人文章要“师其意,不师其辞”,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就可见这实际上是一种文风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至于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内容,近代学者多加诟病,但在当时却有着“攘斥佛老”,反对藩镇割据,维护全国统一的作用,是有积极意义的。韩愈在文学上的主张和创作实践,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后世称韩、柳和宋代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_________。他的著作收在_________里。 2.写作背景 魏晋以来,门第制度十分严格,分为高门和寒门,门第观念严重破坏了从师学习的风气。到唐代,魏晋以来形成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关于韩愈写此文的背景,从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一段可见一斑: “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唯有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抗颜而为师”,并著《师说》这一千古佳文赠给他的学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击时弊,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句读( ) 或不焉( ) 郯子( ) 苌弘( ) 老聃( ) 子蟠( 经传( ) 师襄( ) 贻( ) 近谀( )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0 (1)师说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4)君子不齿 (5)圣人无常师 (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7)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8)作《师说》以贻之 1.散文家 诗人 “古文运动” 欧阳修 苏洵 苏轼 苏辙 曾巩 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 《昌黎先生文集》 3.Dòu fǒu tán cháng dān pán zhuàn Xiāng yí yú 4.(1)一种文体,议论文的一种。(2)岂,难道。(3)无论。(4)鄙视,不屑一提。(5)固定的。(6)不一定。(7)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8)赠送。 1.第一段作者怎样从理论上对总论点作初步论证的? 全段用总提分承方式:前两句总提,中间两句承“解惑”,后三句承“传道”。据此全段分三小层,即教师的任务、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择师的标准为全篇立论的依据。 第一层: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并正面概论教师的职能:传道、授业、解惑。 “古”指两汉以前,“学者”指学习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说有专门学问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学者”为榜样来宣扬师道,所以文章一开始就把它提了出来。“必有师”,把学者之所以有成就、有专长归结为从师的结果。这句不仅起到点题作用,而且总领了全文,概括了要论及的内容、范围,成为本文的中心论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两个单音词。“所”具有代词性质,“以”是介词,构成“以所”介宾短语,但习惯上这两个字倒置着用。“所”指代“老师”,译为“他”,“以”译为“靠”。全句译为:“老师,是靠他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句中的“道”,包含“仁”“义”等具体内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观点;“业”就是下文的“六艺经传”;“惑”就是上述“道”和“业”中的疑难问题。 第二层:反面论述无师不能解惑,从理论上阐明从师的必要性。 第三层:正面提出择师标准,凡先闻道者,都可以为师。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气连用六个“吾”字,句中“亦”作假设关系的连词“如果”讲。后一分句,用反诘句,加强语气。这些分句表明贵贱长少不是择师标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诘语气,“知”是“了解、知道”。这句译为“哪管他们的年龄是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这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后几句说的才是择师标准。归纳上文,提出从师的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作条件关系的连词“无论”讲,“所存”,名词性所字结构,译为“……地方。”句中“道之所存” 10 作主语,“师之所存”作谓语。全句译为:“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这里作者表达了不耻下问、能者为师的进步思想。 2.说说第2段与第1段是怎样联系的? 第1段正面阐明了从师的重要性,提出了从师的标准。第2段以第1段为立论根据,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从反面论证第1段所提出的观点,说明从师的必要。 3.第2段文字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第2段文字运用了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第一层为例): 第一层:(开头至“其皆出于此乎”) ①首句是提挈全段的,提出分论点: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道”的“道”指风尚;句中两个“也”,表示停顿。这句话前人认为是“似起似承”,是因为它既提示了本段的内容(将论述“师道之不传”的危害及原因),又兼有过渡的作用(上文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由此开始说“今”)。 ②本层用“古之圣人”和“今之众人”做对比论述:先对比学风(“从师而问”和“耻学于师”);后对比结果(“益圣”和“益愚”)。“今之众人”指士大夫之族,文言文中常有这种以全代偏的辞格。作者在这组纵向比较中用反诘句点出不从师的危害。 四个“圣”和四个“愚”的词性有两种:一种是形容词,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种是名词,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诘句,“此”指代“从师与否”。 4.第3段与第1段关系怎样? 第3段是正面论证,用历史事例论证第1段中的论点。 5.第4段作者为什么称赞李蟠? 作者赞扬李蟠,既是对他不从流俗的肯定,也是对士大夫们“不从师”的有力批判:既针砭时弊,又通过赞扬李蟠倡导从师。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时”的“于”相当于“被”。“作《师说》以贻之”,句中“贻”意为“赠送”,“以”在两个动词之间,作连词,相当于“来”。 这段点明作者作《师说》的缘由,树立“不拘于时”“能行古道”的榜样,总结全文。同时“不拘于时”照应第2段,“能行古道”照应第3段。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贻(yí) 嗟乎(jiē) 针砭时弊(biǎn) B.蹉跎(cuō) 严谨(jǐn) 不拘于时(jū) 10 C.鞭笞(chī) 阿谀(ā) 杀一儆百(jǐng) D.沏茶(qì) 联袂(mèi) 不屑一提(xiè)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其皆出于此乎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C.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策之不以其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择师而教之 吾从而师之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因为昌黎(现河北省昌黎县)韩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称韩愈为韩昌黎,后世又称他为韩文公。 B.韩愈和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 C.韩愈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D.“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5.下列句中与例句句式相同的句子是 例: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C.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何陋之有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10 师 说 韩 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里、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语句中画线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闻:知道,懂得。 B.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不分。 C.或师焉,或不焉 或:或者,有时。 D.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谀:谄媚,奉承。 2.下列各句画线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②则群聚而笑之 B.①愚人之所以为愚 ②由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①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②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下列语句分成四组,全部是韩愈主张“应该从师学习”的理由的一项是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②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③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④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10 ⑤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⑥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1自然段从历史事实“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能“传道受业解惑”、学者定会遇到疑难“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三个方面证明了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B.第2自然段从古今不同、人们对自己与对儿子的要求不同、“士大夫之族”与“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同三个方面进行对比,抨击“耻学于师”的人,指出了“师道不复”的原因。 C.作者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择师标准出发,通过三组对比和例证,得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论断。 D.文章结尾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从这个简短的结尾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像李蟠这样喜欢古文、学习古代的道理的年轻人已经不多。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3)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 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凡说者,兑①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②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③ 10 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 (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 【注】①兑:通“悦”。②硾(zhuì):系上重物使下沉。③堇(jǐn):野葛,可做毒药。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 理:治理 B.圣人生于疾学 疾:敏捷 C.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 信:(被人)相信 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 要:通“邀”,求,取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其人苟可/其皆出于此乎 B.是拯溺而綞之以石也/作《师说》以贻之 C.故师之教也/句读之不知 D.所求尽得/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3.下列句子中,从反面说明重学的一项是 A.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 B.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C.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 D.凡遇合也,合不可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他自己又有才能,这样的人一般会成为圣人。 B.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做到尊师就不会去计较老师是否富贵荣耀了。像这样做了,那么这个学生的名号就响亮了,德行就彰显于天下了。 C.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 D.作者认为老师要让自己尊贵起来,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 (2)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 10 1.B 【解析】A项“砭”应读“biān”;C项“阿”应读“ē”;D项“沏”应读“qī”。 2.C 3.D 【解析】D项,连词,表顺承。A项,第一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第二个“之”,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第一个“其”,代词;第二个“其”,语气词。C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第二个“乎”,语气助词。 4.C 【解析】C项,范仲淹应为欧阳修。 5.D 【解析】D项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句。 (一) 1.C 【解析】“或”,不定代词,有的人。 2.C 3.D 【解析】①是阐述老师的职能;④是士大夫的错误认识;⑥是说明“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排除这三项即可。 4.B 【解析】D项,理解错误,李蟠的“行古道”是按照古人的从师之道,而不是“学习古代的道理”。 5.(1)我学习的是道理,哪里计较他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10 (2)不理解文句,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 (3)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之族是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难道不值得奇怪吗? (二) 1.B 【解析】B项,疾:奋力,用力,努力。 2.D 【解析】D项,“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结构。A项,代词,他们;副词,表推测,大概。B项,介词,用;连词,表目的,来,用来。C项,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3.B 【解析】A项,意思是“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C项,意思是“因此,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D项,意思是“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也不能从反面说明重学。 4.C 【解析】C项,文章用“拯溺而硾之以石”的比喻,是为了证明“弗能兑而反说”,即“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是“弗能兑而反说”所造成的结果。 5.(1)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2)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惴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 【参考译文】 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不信他成不了圣人。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被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 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 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10 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召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得以施行,使自身得以尊贵,不也差得太远了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从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 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用石头绑在那人身上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反倒给他喝毒药一样。 (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上到至高无上的天子,这样的老师去朝见也不会感到心惭。大凡师徒相得是很不容易实现的。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而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明辨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受到尊敬。 10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