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越秀区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高一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卷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同时填写考生号、座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前不久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不久前联合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报告《教育中的人工智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也提出:“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支持包容和无处不在的学习访问,有助于确保提供公平和包容性的教育机会,促进个性化学习,并提升学习成果。”‎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引起教育的一场革命。它改变着教育的生态、教育的环境、教育的方式、教育管理的模式、师生关系等等。充分认识“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要挑战。‎ ‎“人工智能加+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改变教学的方式,要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学生通过自我学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己去探索,或者与同伴合作,互相探讨。教师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帮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案。人工智能、大数据,还可以作为教师的有力助手。大数据可以帮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 - 26 -‎ ‎“人工智能+教育”正在使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可以说是革命性的变革。但是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教育是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质不会变,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不会变。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就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生存能力,使他能过上有尊严而幸福的生活。提高人的生命价值,是说,一个人通过教育提高了他为社会服务的品德和能力,使他能为社会、为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信息技术、互联网改变了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但技术永远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需要改变,但教师培养人才的职责没有变。儿童的成长需要有思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教师的指导、帮助。人只能由人来培养,不可能由机器来培养。技术替代不了老师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 教师永远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正如习总书记在八一学校上师生座谈时指出:教师是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是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是创新思维的引路人,是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当前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我认为还存在着几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广大教师还没有认识到“人工智能+教育”的特点和它的优势,比较迷茫。二是软件跟不上。如适合学生自学的软件、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学管理的软件、个性化学习课表设置的软件等等。三是广大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技术来改进教育教学。需要专家和广大教师共同努力。‎ ‎(摘编自顾明远《“人工智能+”正引起一场教育革命》)‎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人工智能对教育日渐深入的影响与两者的相互融合,教育将遇到眺战。‎ B. 人工智能对教育最突出的影响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减轻老师的负担义。‎ C. 时代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教育的本质应是以人为本。‎ D. 当前“人工智能+教育”存在问题主要是教师观念、技术的更新和软件开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近期重要的文件和报告切入,明确提出人工智能将改变教育的观点。‎ B. 文章从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的“变”与“不变”两个方面分析,辩证深刻。‎ C. 文章通过对师生关系的分析,论证了人才是教育的关键,技术只是“手段”。‎ D. 文章结尾指出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是对观点的深化,也是对未来的期望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还正确的一项是 A. 国务院的文件和教科文组织的报告都提到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可见这是当下教育热点。‎ B. 如果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就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 - 26 -‎ C. 信息技术介入教育,能帮助学生获得个性化的科学的学习方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接触学生。‎ D. 要更好地开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师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同时,还要提高信息技术运用的水平。‎ ‎【答案】1. D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 A项,“随着人工智能对教育日渐深入的影响与两者的相互融合,教育将遇到挑战”说法错误。结合“‘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是当前教育工作者遇到的重要挑战”可知,是教育者将遇到挑战,不是教育。‎ B项,“人工智能对教育最突出的影响是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减轻老师的负担”说法错误。结合原文“‘人工智能加+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改变教学的方式,要从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改变单向传授知识的方式”“大数据可以帮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可知,减轻老师负担的是大数据。‎ C项,“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教育的本质应是以人为本”说法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D项,“文章结尾指出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是对观点的深化”说法错误。不是对对观点的深化。‎ 故选D。‎ - 26 -‎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B项,“如果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就能够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业质量”说法错误。结合原文“大数据可以帮助老师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帮助教师批改作业,替代教师一些机械式的劳动,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接触沟通”“‘人工智能加+教育’最主要的是要改变教学的方式”可知,教师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优势,改变的是教学方式,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沟通。‎ 故选B。‎ ‎【点睛】论述类文本题在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时,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因为该题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930年出生于北平,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从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试验,从此为解决粮食增产问题持续奋斗了半个多世纪。‎ ‎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1973年,袁隆平带领的湖南省水稻雄性不育系研究协作组正式宣布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此后,杂交水稻先在湖南推广,后在中国遍地开花结果,水稻平均亩产也一路“飙升”:1976年231公斤、1984年358公斤、1998年424公斤……‎ - 26 -‎ ‎1996年,中国农业部提出超级稻育种计划。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目前,超级稻计划的五期目标已经全部完成,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1000公斤和1100公斤。‎ 当被问及90岁生日愿望时,袁隆平又一次说起他的两个梦想:“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前者是他真实的梦境,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他和助手坐在稻穗下乘凉。这一梦想正随着不断高产的超级稻逐渐成为现实。‎ 后者则是希望超级稻走出国门,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贡献。“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种上了杂交稻,每公顷增产2吨,每年增产的粮食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据了解,从1979年首次“走出”中国,杂交水稻在国外的种植面积已达700万公顷。‎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临之际,袁隆平成为8名“共和国勋章”颁授建议人选之一。“这对我既是鼓舞也是鞭策,希望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升级为“90后”的袁隆平笑说,未来要健康快乐超百岁,就像超级稻攻关一样,不断超越新目标。‎ ‎(摘编自《“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鲐背之年仍追逐“两个梦想”》中国新闻网2019年9月8日)‎ ‎【材料二】‎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在袁隆平的研究团队中,不乏年轻的面孔,他们早已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却毅然踏着金色的稻浪,奋力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奔跑向前。‎ 栽培师李建武,为验证“超优千号”的适应性时,他曾经把这个品种从海南三亚一路向北种到了河北邯郸,种遍了大半个中国。2013年,李建武在羊古坳乡的试验田基地搞“Y两优900”杂交水稻产量攻关。这个品种的种植方式与传统种植相差较大,再加上李建武还是个“毛头小子”,农户们怎么也不肯按他说的去种。怎么办?李建武索性自己也种了一块田,与当地农民搞起竞赛。收割时,他种的水稻比农户们种的亩产高出两三百公斤,农户们一下子就信服了……‎ 胡忠孝,杂交水稻中心副研究员、《杂交水稻》副主编。他每天早上4点钟起床看稿子,‎ - 26 -‎ ‎ 看到天亮就下田。白天下田,晚上编稿,是他雷打不动的生活节奏。胡忠孝出生在莽山山区的农村,山区引水灌溉很不方便,经常要半夜查看水情。有一次他跟着父亲去“守水”,父亲叹息道,“要是有一种不用浇这么多水、又高产又好吃的水稻该多好。”父亲的话让他一直记到现在。在高考填志愿时,原本想学航空航天的他毅然在第一志愿填报了中国农业大学的农学专业。“本来理想是‘上天’,没想到变成了‘下地’。”回想起当时的选择,胡忠孝表示从来没有后悔过。如今,他正琢磨培育一种更高效、更节俭的稻种,“让水稻种植不用投入那么多劳动力,也不用那么多肥料、药物,还乡村一片绿水青山。”‎ 杂交水稻中心80后副研究员邢俊杰,2012 年刚从国外学成归来,开始稻瘟病菌研究工作,那时候稻瘟病菌研究设施基本没有,菌株的样本也一份没有。他厚着脸皮给各地的植保站挨个打电话,收集菌株样本。如今,已经收集到各地菌株3000多份,这个凝聚着汗水与智慧的菌株数据库将成为更加深入地研究稻瘟病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有人质疑,杂交水稻研究是否更应重质而非量?“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质和量可以并行,量是基础。我们只有储备了超高产技术,才能备不时之需。”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吴俊说,“在杂交水稻研究领域,袁隆平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在他的感染下,我们都愿做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望者。我们的目标是,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士;中国人的饭碗,永远要装上中国粮。‎ ‎(摘编自《袁隆平身边的年轻人》,《人民日报》2019年12月1日)‎ ‎【材料三】‎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英媒称,在迪拜郊外的浩瀚沙漠里,中国科学家注视着他们在沙漠和淡化海水里种植的“抗旱”水稻,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6月9日报道,中方进行耐盐碱水稻(俗称海水稻)培育研发中心官员杜德乐说:“在对结果进行分析和目睹产量后,我们确定了在沙漠里能种植水稻,我们非常高兴。”‎ 报道称,耐盐碱水稻被认为能解决世界上最贫瘠土地上的食品短缺问题。中国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科学家培育出了每公顷产量超过7.5吨的耐盐碱水稻,并于今年1月开始在阿联酋种植。‎ 报道称,很多在杂交水稻方面得到中国支持的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交好对象,水稻种植计划将给非洲和东南亚某些最贫困的地区带来财富。‎ ‎(摘编自《中东沙漠出现稻田!》,《参考消息》2018年6月 11日)‎ ‎4. 下列不属于杂交水稻品种的一项是 A. 籼型杂交水稻 B. 超级稻 C. “超优千号” D. 耐盐碱水稻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6 -‎ A. 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到湖南家江农校工作之时,延续至今,虽历经波折,却从未间断。‎ B. 水稻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李建武为让农户接受新型水稻品种种植方法,与农户展开种植竞赛,邢俊杰的研究则从收集菌株开始。‎ C. 理想是科学进步的动力,袁隆平有“禾下乘凉”等两个梦想;胡忠孝为圆父辈的期待选择农学;吴俊决心做国家粮食安全的守望者。‎ D. 中国科学家的水稻种植研究成果不仅惠及中国人民,还帮助了许多国家,例如耐盐碱水稻的研发使地处沙漠的阿联酋有了水稻种植。‎ ‎6. 中国为什么能创造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一-奇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4. D 5. A ‎ ‎6. ①有研究的领军人物,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杂交水稻研究,进行开创性研究;②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部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与种植,将水稻种植计划走出国门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③有大批科学家薪火相传,不少年轻科学家在老一辈的带领下持续开展水稻研究;④有广阔的研究天地,中国科学家从的不同领域开展对水稻的研究,如杂交水稻、海水稻等等。‎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认真阅读原文内容及图表,再仔细阅读各个选项,找出文章中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 D项,结合原文“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英媒称,在迪拜郊外的浩瀚沙漠里,中国科学家注视着他们在沙漠和淡化海水里种植的‘抗旱’水稻,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可知,耐盐碱水稻属于“抗旱”水稻,不是杂交水稻。‎ 故选D。‎ ‎【5题详解】‎ 此题考查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在文中找到对应的句段,仔细辨别原文内容与选项内容的细微之处。尤其要注意一些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的副词,以及某些代词的指代对象。理清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的逻辑关系,审查是否有增删词语的现象。‎ - 26 -‎ A项,“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到湖南家江农校工作之时”说法错误。结合原文“1930年出生于北平,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工作。从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试验”“1966年,袁隆平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正式提出以‘三系’配套的方法来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与思路,由此拉开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可知,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66年,且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的时间是1953年,选项表述的时间有误。‎ 故选A。‎ ‎【6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信息筛选的题目,是实用类文本阅读必考的题目,有局部信息筛选和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段落,综合信息筛选集中在文章的某个部分或全文。答题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局部信息筛选要对对应的段落进行划分,提取关键词语。综合信息筛选注意对局部或全文内容的概括,重点注意各段的段首和短尾的句子。本题的题干“中国为什么能创造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这一奇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回答这一问题,要注意从文中仔细筛选信息。结合“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和他带领的研究团队就是其中的代表”可知,是因为有研究的领军人物,袁隆平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杂交水稻研究,进行开创性研究;结合“很多在杂交水稻方面得到中国支持的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交好对象,水稻种植计划将给非洲和东南亚某些最贫困的地区带来财富”可知,是因为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农业部支持杂交水稻的研究与种植,将水稻种植计划走出国门作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结合“在袁隆平的研究团队中,不乏年轻的面孔,他们早已不用为温饱问题发愁,却毅然踏着金色的稻浪,奋力为解决人类吃饭问题奔跑向前”可知,是因为有大批科学家薪火相传,不少年轻科学家在老一辈的带领下持续开展水稻研究;结合“在迪拜郊外的浩瀚沙漠里,中国科学家注视着他们在沙漠和淡化海水里种植的‘抗旱’水稻,努力终于有了结果”可知,是因为有广阔的研究天地,中国科学家从的不同领域开展对水稻的研究,如杂交水稻、海水稻等等。‎ ‎【点睛】解答实用类文本阅读可以从如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阅读,注意整体阅读注意抓三个方面:一是要有文体特征意识(如新闻、传记);二是要有思路分析意识(边读边概括各段落意思及段与段之间关系);三是要有寻找中心句意识(每段的中心句,特别是文章的开头结尾,过渡句以及标题)‎ - 26 -‎ ‎。其次是审题:从题干中求启示,寻求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题干具有以下作用:暗示答题区域,暗示答题思路,暗示答题方法,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组织语言时,注意“问”与“答”要照应好。最后是答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致);(3)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即:问什么答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就近找答案,尽量抄原文;抓住关键词,短语答题目,分条来排列;要用肯定句,原文中找依据。‎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夏津,有片古桑林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对中华民族来说,黄河的伟大是说不尽的。我曾在上游,看刘家峡的绿波;在河套看八百里麦浪;在壶口瀑布听虎啸龙吟之声;今天又在它的下游,看到它如何为炎黄子孙造就这一望无际、直达海边的大平原。‎ 黄河造地是借其巨大的水能,经年不断地搬运泥沙来完成的。黄河每年从上游向下搬运泥沙十六亿吨。这是怎样的一个巨人,一个移山填海的大力士啊!夏津,传夏代之黄河渡口,可见其地历史悠久。黄河冲出龙门,行至河南、山东,挟带大量泥沙,早已高出地面而成悬河,稍不小心便崩堤决口,隆隆而下。据史料记载,自周至清代,黄河在夏津一带曾多次改道,二十多次大决口,一千五百多次小决口,这一条黄龙滚来滚去,搬沙运土,造就了豫鲁大平原。天降其土,教人耕种,并不等于天上掉馅饼,大自然恩德之泥土是要用人的汗水调和才能收获的。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 - 26 -‎ 历史上前辈劳作的情景我们已不得亲见,但很幸运,在夏津黄河故道上还遗存了这片六千亩的古桑树群,让我们一窥原貌。虽然起伏的沙丘早已为桑林所覆盖,但还能看出沙山的旧貌。那屹立于沙丘顶上的老桑树,就如黄山迎客松一样,傲骨嶙嶙,又笑容可掬。我问,黄河决口,水漫平川,怎么会沙丘起伏呢?当地人说,你不知洪水过后,先是太阳晒,旱魔肆虐;风灾接着而来,吹沙成丘。这故道就如山峦一样起伏不平。现经历代一锹一镐地挖,大部分沙丘都推成平地。可知先民治沙造地,经多少年才有这沧桑之变。这里依稀还保留着历史上蚕桑兴旺的样子,齐鲁大地早在秦汉时便植桑养蚕,曾有“齐纨鲁缟”之称,经唐宋而达丝帛业的高峰。元代,夏津的桑树功能逐渐由养蚕改为食用桑果,到清代、民国又出现一个种桑高潮。现夏津全县还存有百年以上的古桑两万余株,千年以上的两百余株。‎ 桑树这种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在古桑园行走,几乎每棵树都有合抱之粗。树皮特别粗糙,那一条条的奔走的纹路,都能插进一根手指。大概是为了便于采桑,桑树大都经人工修剪,离地一人高即向四边分杈,树冠极大。上千亩的桑园,浓荫蔽日,枝叶折射阳光,筛出金光万点。一粒粒桑椹,白的、红的、黑的,如珍珠玛瑙点缀其间。因为年代久远,许多老树都中心开裂,或张开乌黑的树洞。但奇怪,不管多老的桑树,树身整体都很平整匀称,它不像老槐树那样浑身堆满高高低低的疙瘩,也不像老柏树那样会将树干拧成麻花。它是那样的安详,虽年迈仍留意衣着,讲究仪表,树纹粗而不乱,树干短而茁壮,手掌大的绿叶油油发亮。与枣树一样,它常会于老干上突发一根嫩枝,挑出一串桑椹,给你一个惊喜。这千亩老桑园中弥漫着一种甜甜的诗意,令人油然想起《诗经》和汉魏古诗中许多采桑的美丽诗句。‎ 园中最具代表性的三株树都有一千五百年以上的树龄,两株都以“龙”命名。“腾龙”那株,一出地即腾空而起;“卧龙”那株,因雷击劈为两半,树皮爬地行数米后又跃起再生枝长叶。第三株最奇,被封为“桑椹王”,出地半人高后即分为五杈,当地人说是如来的手指,每根指头也有一抱之粗。人们在树下,可以与先民从容对话。‎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什么是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什么是人文森林,就是记录、保存有人的物质活动与精神活动的森林。人文森林愈老,它所积淀的文化就愈深厚,这有点像考古学上说的文化层。并不是所有的森林都有文化,事实上许多森林都是自然态森林。恩格斯说:“劳动和自然界在一起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转变为财富。”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的第二段,作者用一组排比句去表现黄河“说不尽的”伟大,既描绘了黄河在不同地段的不同风貌,也自然而然地引出了对夏津一带地貌历史的介绍。‎ B. 文中既插入了史料的记载,又联想到古诗中的诗句和恩格斯的话,跨越古今中外,纵横捭阖,使文章内容丰富充实,但又始终紧扣主题,做到形散而神聚。‎ C. 文中将老桑树与老槐树、老柏树,还有枣树进行对比,反映出作者知识的丰富,观察的细致,也突出表现了桑树“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的特点。‎ - 26 -‎ D. 文中介绍和描绘三株树龄在一千五百年以上的古桑树,是因为它们最能代表夏津古桑林的风采,它们的名称也都有特色,都充分地体现了各自的形态特征。‎ ‎8. 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9. 文章写的是夏津的古桑林,却在开头和结尾用不少的篇幅描绘黄河,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答案】7. C 8. ①先民在千百年前栽下了古桑树,这些桑树历经沧桑,存活至今,今天的人们可以从古桑林推测出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状况;②古桑林是先民们智慧和勤劳地象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 ‎9. ①交代环境背景。黄河孕育了夏津古桑林,没有黄河的冲积就没有豫鲁大平原,就没有固沙的桑林。②烘托渲染。黄河与古桑林相互辉映,有了黄河才更能突显古桑林的历史与沧桑。③揭示主题。夏津古桑林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中华农耕文明的价值,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象征,更能突显古桑林的文化意义。‎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C项,“文中将老桑树与老槐树、老柏树,还有枣树进行对比,反映出作者知识的丰富,观察的细致,也突出表现了桑树‘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的特点”说法错误。三处对比,并非都突出桑树“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的特点。‎ 故选C。‎ ‎【8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了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体会句子含意的原则:①从词语到句子,即根据句子中的关键词语、词语与词语之间的关系来理解。②从形式到内容,即根据句子的结构特点、修辞手法及句子的语言气势,对它表达的内容来理解与把握。③从篇章到语句,即联系文章主旨来理解句子的真实含意。文中画线的句子“人们在树下,可以与先民从容对话”,结合“那屹立于沙丘顶上的老桑树,就如黄山迎客松一样,傲骨嶙嶙,又笑容可掬”“桑树这种树单看外表就能读出历史的沧桑,它像一个老人,风雨都刻在脸上”“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可知,桑树历经沧桑,见证了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生产的状况,今人也从古桑林推测出先民的生活生产的状况;结合“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可知,先人们用种桑固沙,同时养蚕织帛,带动经济,古桑林是先民们智慧和勤劳地象征,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今天的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和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9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段落作用的能力。分析语段的作用的题目,首先明确语段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结构上注意伏笔、照应、铺垫等,内容注意主旨的体现,和其它语段的关系。还要注意注意语段所处的位置,如开头注意铺垫、引起下文、统领全文、奠定情感基调、引起阅读兴趣等,中间注意承上启下,结尾注意点明深化主旨等。本题题干“ 文章写的是夏津的古桑林,却在开头和结尾用不少的篇幅描绘黄河,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回答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上考虑。首先,本文开头 “据史料记载,自周至清代,黄河在夏津一带曾多次改道,二十多次大决口,一千五百多次小决口”“于是,在黄河搬运泥沙的同时,先人们也就开始了在黄河故道上治沙造地的伟大工程。这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种桑固沙,养蚕织帛”可知,正是因为黄河的冲积造就了豫鲁大平原,才有固沙的桑林,开头段对黄河的描写,交代了环境背景;其次,“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黄河与古桑林相互辉映,有黄河突显了古桑林的历史与沧桑;最后,揭示主题。夏津古桑林的价值在于其蕴含的中华农耕文明的价值,黄河作为中华民族和文化的象征,更能突显古桑林的文化意义。‎ ‎【点睛】理解重要语句的含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表层意义,即字面意义;其次要理解句子的语境意,即在一定的语境中句子的临时意义;第三要理解句子的“言外之意”,如反语、双关、婉曲等,表达的往往是言外之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积累(36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 26 -‎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选自归有光《项脊轩志》‎ 归有光,字熙甫,昆山人。九岁能属文,弱冠尽通《五经》《三史》诸书,师事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用古教化为治。每听讼,引妇女儿童案前,刺刺②作吴语,断讫遣去,不具狱。大吏令不便,辄寝阁不行。有所击断③,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调顺德通判,专辖马政。隆庆四年,大学士高拱、赵贞吉雅知有光,引为南京大仆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修《世宗实录》,卒官。‎ 有光为古文,原本经术,好《太史公书》,得其神理。时王世贞主盟文坛,有光力相抵排,目为妄庸巨子。世贞大憾,其后亦心折有光,为之赞曰:“千载有公,继韩、欧阳;余岂异趋,久而自伤。”其推重如此。‎ ‎(选自《明史·卷二百八十七》)‎ 以熙甫追配唐、宋八大家。其于介甫子繇。殆有过之无不及也。士生于斯世。尚能知宋、元大家之文。可以与两汉同流。不为俗学所澌灭。熙甫之功。岂不伟哉!‎ ‎(选自钱谦益《题归太仆文集》)‎ 明自永、宣以下,尚台阁体;化、治以下,尚伪秦、汉;天下无真文章者百数十年。震川归氏起于吾郡,以妙远不测之旨,发其淡宕不收之音,扫台阁之肤庸,斥伪体之恶浊,而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盖文之超绝者也。‎ ‎(选自王鸣盛《钝翁类稿序》)‎ ‎10. 下列对文中画被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B. 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C. 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D.‎ - 26 -‎ ‎ 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数百人/称为震川先生/四十四年始成进士/授长兴知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等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B. 归宁是古代婚俗礼节的一种,即回家省亲,一般指已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 C. 弱冠是古时汉族男子满20岁,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 D. 台阁体是指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的“台阁体”诗,风格妙远淡宕。‎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归有光才学过人,但科举不顺。他九岁能够写文章,十五岁在项脊轩日夜苦读,弱冠之年已精通经典;然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四十四岁才当上知县。‎ B. 归有光文才盖世,却不被重用。他文才令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折服,钱谦益认为他能与唐宋八大家比肩,后世也对他推崇备至;而他只官至太仆丞。‎ C. 归有光情感细腻,且诉诸笔端。他在《项脊轩志》中以平淡自然的笔调记叙日常生活小事,从琐屑事件的叙述中表现悠远的意趣,不言情而情无限。‎ D. 归有光法古先贤,更光照后世。他喜欢司马迁的《史记》,在知县任上一心想用古代的教化实施治理;他改变了当时虚伪的文风,对后世影响深远。‎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 ‎(2)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3)不为俗学所澌灭,熙甫之功,岂不伟哉!‎ ‎【答案】10. C 11. D 12. A ‎ ‎13. (1)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 ‎(2)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我亲手种植的,现在已经高高挺立,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3)(士人)没有被世俗流行之学消灭干净,都是熙甫的功劳啊,他难道不伟大!‎ ‎【解析】‎ ‎【10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给文言文断句时,先了解文章大意,要注意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要确定谓语。一般情况下,句首发语词前、句末语气词后要停顿,并列成分之间也要停顿;分析谓语,谓语如果是形容词,谓语后可停顿;如果是动词,宾语后可以停顿;同时还要注意结构上的对称等。本题中,“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嘉靖十九年”是时间状语,“举”是谓语,意思是在嘉靖十九年考中乡试,本句不能断开,排除AD;“嘉定安亭江上”是地名,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 D项,“台阁体是指明朝永乐至成化年间文坛上出现的‘台阁体’诗,风格妙远淡宕”说法错误。“风格妙远淡宕”不当。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多为应制、题赠、应酬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A项,“然科举考试屡试不第,四十四岁才当上知县”说法错误嘉靖四十四年中进士,时年六十岁。‎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第一句得分点:“妪,先大母婢也”,判断句,……也,表判断;“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养;“抚”,对待;‎ 第二句得分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手”,名词用作状语,亲手;“盖”,大伞;‎ 第三句得分点:“不为俗学所澌灭”,被动句,“为”表被动;“俗学”,世俗流行之学;“岂”,难道。‎ - 26 -‎ ‎【点睛】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一般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留”,就是保留,保留一些不需要翻译的名词;“删”,就是删除,删除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补”,就是增补,补充省略的成分;“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调”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变”,就是变通,在忠于原文的基础上,灵活译出有关文字。翻译标准:信达雅。答好此题,要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要兼顾上下文分析把握关键词、注意特殊句式,并做到通畅表述。关键词,一般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活用字、多义词等,根据上下文语境,推敲断定解释即可。‎ 译文:‎ 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个老婆婆,是我死去的祖母的婢女,给两代人喂过奶,先母对她很好。房子的西边和内室相连,先母曾经常来。老婆婆常常对我说:“这个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又说:“你姐姐在我怀中,呱呱地哭泣;你母亲用手指敲着房门说:‘孩子是冷呢,还是想吃东西呢?’我隔着门一一回答……”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哭起来,老婆婆也流下了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有一天,祖母来看我,说:“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呆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呀?”等到离开时,用手关上门,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家读书人很久没有得到功名了,(我)孩子的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啊!”不一会,拿着一个象笏过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以后你一定会用到它!”瞻仰回顾旧日遗物,就像在昨天一样,真让人忍不住放声大哭。‎ 我作了这篇文章之后,过了五年,我的妻子嫁到我家来,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旧时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我妻子回娘家探亲,回来转述她的小妹妹们的话说:“听说姐姐家有个小阁楼,那么,什么叫小阁楼呢?”这以后六年,我的妻子去世,项脊轩破败没有整修。又过了两年,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没有什么(精神上的)寄托,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然而这之后我多在外边,不常住在这里。‎ 庭院中有一株枇杷树,是我妻子去世那年她亲手种植的,如今已经高高挺立着,枝叶繁茂像伞一样了。‎ 归有光,字熙甫,是昆山县(今江苏昆山)人。他九岁就能写文章,二十岁已经完全精通《五经》《三史》等经典,拜同乡的魏校为师。嘉靖十九年(1540 年),‎ - 26 -‎ ‎ (归有光)中举人,之后参加会试,八次落第,就迁居到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常常多达几百人,大家都称他为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 年),归有光才中了进士,被授予长兴知县的官职。他用古代的一套政教理论和做法来进行治理。每次审理案件,把妇女儿童领到案前,他满口江苏口音,断完案就把罪犯遣归,不写判决书。隆庆四年(1570), 大学士高拱、赵贞吉平素与有光交好,引荐他作南京太仆丞,掌管内阁制敕房,编撰《世宗实录》,死在任上。归有光作古文,喜欢太史公的《史记》,参透其中的神理。当时王世贞是文坛盟主,有光和他分庭抗礼,把他看作狂亡而平庸的大人物。世贞心里很不痛快,但后来也对有光佩服得五体投地,给他写赞语说:“千年才 出了你这样的人才,来继承韩愈、欧阳修的古文传统。我哪里是走的另一条路,只是自伤长久以来没有什么成就啊!”他就是这样推崇归有光。‎ 把归有光列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之于王安石苏辙等人大概有超过他们却没有不如他们的地方。读书人在世上,尚且能知道宋朝元朝的大家的文章。可以与两汉的文章并驾齐驱。。(士人)没有被世俗流行之学消灭干净,都是熙甫的功劳啊,他难道不伟大!‎ 明朝自永、宣以后,崇尚台阁体;化、治以后,崇尚秦汉的文章;天下没有真正的文章已经几百年了。归有光在我们郡起家,凭借巧妙深远的文旨,抒发了淡泊跌宕起伏的声音,一扫台阁体文章的肤浅庸俗,斥责伪秦汉体文章的恶俗,并对于唐宋七大家及浙东道学体,又不相沿袭,文章写的非常高超绝伦。‎ ‎(二)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短歌行(节选)‎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26 -‎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14. 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 A.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前四句着重叙述描绘,后四句议论说理,生动形象深刻。‎ B. 《短歌行》节选的是全诗开篇,以酒为引,以朝露为喻,表达对人生短暫的忧叹。‎ C. 《短歌行》句式灵活,“人生几何”是反问句,“何以解忧”是设问句,变化多端。‎ D. 两首诗都是风格豪放,语言刚健有力,传神地再现了不同历史时代的风云变化。‎ ‎15.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慨而慷”与《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意思相同吗?抒发的情感相同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意思相同,都是“激昂慷慨”之意。表达的情感不同,②曹诗表达的是诗人的愁思,愁的原因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③毛诗表达的是胜利的喜悦的豪情,赞扬人民解放军的英勇,讴歌南京解放,为这旋转乾坤的巨大变化和空前伟大的历史事件而慷慨激昂、鼓舞振奋。‎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面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一项是”,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确认,得出答案。‎ C项,“《短歌行》句式灵活,‘人生几何’是反问句”说法错误。“人生几何”不是反问句,“几何”是多么的意思,本句是感叹句。‎ 故选C。‎ ‎【15题详解】‎ - 26 -‎ 本题考查赏析诗句中关键语句以及赏析诗歌的情感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诗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及表达效果。《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慨而慷”与《短歌行》中的“慨当以慷”,都是“激昂慷慨”之意,但表达的情感不同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的“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意思是以雄奇险峻而著称的古都南京城回到了人民手中,她比任何时候都美丽。这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是足以令人慷慨高歌和欢欣鼓舞的。《短歌行》中“慨当以慷,忧思难忘”,意思是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表达了诗人的未能得到众多贤才一道建功立业的愁思。‎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答题时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有许多关于爱情的诗篇,《关雎》 中赞美窈窕淑女,称之为“_____________”,而在《氓》中对“_____________”的背叛婚姻的男子则给予严厉批判。‎ ‎(2)同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期望他的学生有坚定的意志,即使只是一个普通人,也要有“_____________”的信念;孟子则歌颂面对生死与大义的抉择“_____________” 的勇气。‎ ‎(3)庄子在《逍遥游》中极尽想象之能事,他描写北冥之鱼化而为“_____________” 的大鲲;又变化作鸟,飞起之时,“_____________”。‎ ‎(4)诗言志,屈原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了对美好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答案】 (1). 君子好逑 (2). 士贰其行 (3). 匹夫不可夺志也 (4). 舍生而取义者也 (5). 不知其几千里也 (6). 其翼若垂天之云 (7). 亦余心之所善兮 (8). 虽九死其犹未悔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识记的能力。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时,如果是情境默写,一定仔细斟酌提示语;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词:逑,贰,翼。‎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所创造传承下来的文献典籍(概称“古籍”),其数量之丰富,内容之深厚,是其他任何民族和国家所无可比拟的,堪称 但到底有多少种,都有哪些品种,存藏何处,却从来没有说清楚过,只能用 ‎ - 26 -‎ ‎、浩如烟海来形容。摸清家底,是几代学人的共同梦想。当前我国 、成系列、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格局已经建立,虽然整体的成果质量不难满足新时代全社会的旺盛而又迫切的需求。而当下,对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最大的挑战,则来自数字科技,古籍整理工作在应用数字技术、网络科技方面远远落后于时代。( )数字融合也一定会在未来深刻改变古籍整理出版的整个生态。面对未来,古籍整理出版事业有太多的未知要我们去探索,有太多的挑战需要我们去 。‎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独步一时 左图右史 全方位 应对 B. 举世无双 左图右史 高水平 面对 C. 举世无双 汗牛充栋 全方位 应对 D. 独步一时 汗牛充栋 高水平 面对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即使新时代全社会的旺盛而又迫切的需求,整体的成果质量不难满足。‎ B. 但整体的成果质量尚难满足新时代全社会的旺盛而又迫切的需求。‎ C. 因为新时代全社会的需求旺盛而又迫切,而整体的成果质量未能满足。‎ D. 虽然整体的成果质量难以满足新时代全社会的旺盛而又迫切的需求。‎ ‎19. 下面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数字融合正极大地改变着全社会的生存生活方式,同样的道理 B. 就如同正极大地改变着全社会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数字融合一样 C. 正极大地改变着全社会的生存生活方式的数字融合,已进入古籍整理工作 D. 就如同数字融合正极大地改变着全社会的生存生活方式一样 ‎【答案】17. C 18. B 19. D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 - 26 -‎ 第一组:“独步一时”形容非常突出,一个时期内没有人能比得上。“举世无双”指世界上再没有第一个这样的人或物,形容板其罕见稀有,无与伦比。根据语境,应选“常世无双”。第二组:“左图石史”形容室内图书多,专指嗜书好学。“汗牛充栋”意思是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娶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根据语境,应选“汗牛充栋”。第三组: “全方位”指四面八方,各个方向或位置,所有的方面。“高水平”指具有道德高尚或才智高深的风格或性质。根据语境,应选“全方位”。第四组: “应对”的国应、对答的意思。“面对”指正视地看待问题。根据语境,应选“应对”。‎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文中画线的句子“虽然整体的成果质量不难满足新时代全社会的旺盛而又迫切的需求”,根据前文的表述“成系列、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出版格局已经建立”可推知,此处应该用表示转折的关联词,排除ACD;‎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联系下文“数字融合也一定会在未来深刻改变古籍整理出版的整个生态”,“也一定”说明“数字融合”在其它领域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排除ABC。‎ 故选D。‎ ‎【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 26 -‎ ‎20.一项大型羽毛球赛事于2019年举行,以下是组委会向公众提供的候选会徽的主体图形,请选出你认为最适用的会徽图形,描述图形内容,简述选择它的理由。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 ‎【答案】示例1:我选择A图,这个图形以羽毛球为基本造型,融入了腾飞的凤凰和成型的花朵的形象。选择的理由是这个图形线条流畅、轻盈,既表现了羽毛球运动的魅力,也休现了“更高、更快”的奥林匹克精神。‎ 示例2:我选择C图,这个图形表现了一个运动员挥拍打羽毛球的姿势,又巧妙地融入了“2019” 的字样。选择的理由是这个图形设计巧妙,富有动感,既点出完整的时间,又充分展现了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基本能力。图文转换,要求学生将图表中的信息转化成语言文字信息,但一般不需要也不允许我们进行想象甚至是虚构,这类题目的答题思路是:先看标题,再看画面,不放过一丁点文字,然后看图画内容,联系实际进行概括即可。作答本题要在明确题干要求的基础上,仔细读图。四幅图各有特点,分析出每幅会标与羽毛球比赛之间的关系即可 图A标志以羽毛球的造型,腾飞的凤凰,成型的花朵,用流畅、轻盈、飘逸的的线条,色块结合到一起,体现羽毛球比赛的特色和内涵。表达羽毛球运动的魅力和精神;腾飞的凤凰,充分体现“更高、更快、更强”的锦标赛主题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腾飞、超越的奥林匹克精神。‎ 图B以羽毛球、2019为设计元素组合而成,羽毛球体现了比赛的主题内涵;2019代表比赛的举办时间;标志整体简洁美观、特点显著、易识别、易传播。‎ 图C表现了一个运动员挥拍打羽毛球姿势,巧妙地融入了“2019” 的字样。图形设计巧妙,富有动感,既点出完整的时间,又充分展现了昂扬向上的运动精神。‎ - 26 -‎ 图D标志是由羽毛球、广西绣球、朝阳的抽象造型艺术组合而成。其中,广西绣球拖拽这红色绸带在空中舞动,展现了羽毛球比赛主办地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同时也可看做是一个羽毛球造型,尾部拖拽这着动感弧线,展现了羽毛球运动的速度感和激烈比赛特征。冉冉升起的朝阳,在地平线绽放出万丈金光,寓意着羽毛球比赛热烈召开的场面。标识造型新颖,内涵丰富,生动准确,是一个易辩、易读、易记的良好代言形象,适合宣传推广,令人过目难忘。‎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 全国教育大会以来,中共中央印发了3个重要文件,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重大部暑。“这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迈入全面提高育人质量新阶段,贯彻落实工作已开局起步,势头良好,全面落实的任务还很繁重。”11月14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在教育部召开的第六场“教育奋进看落实”新闻通气会上表示。本场通气会聚焦基础教育热点问题,重点介绍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关进展情况。‎ ‎【答案】11月14日教育部新闻通气会重点介绍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关进展情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是考查学生对信息进行概括、归纳、提炼、表达的能力,它要求把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极其简要的文字准确地概括并表达出来。准确、全面、表述清楚是压缩语段的关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认真阅读所给文段,明确文段内容,然后划分层次筛选重点语句进行概括。本题属于新闻类材料压缩,按照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筛选信息,然后用陈述句进行信息组合。时间:11月14日;事件:教育部新闻通气会重点介绍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有关进展情况。‎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宋教育家张栻曾写道:“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启发后世的人们努力去学习与实践。今天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都始终绕不开“知”与“行”。‎ 请以“知之深则行愈达”为文章标题,展现你的体验或见闻,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确定立意,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700字。‎ ‎【答案】例文:‎ 知之深则行愈达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事情,无法预测,无法决断,那便就需要去进行实践了。‎ - 26 -‎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一只小马想要过河,它从松鼠口中得知水非常深,可老牛却告诉它水其实很浅。小马在妈妈的启发与鼓励下决定亲自下河试一试水的深浅,最后发现水不深也不浅,于是顺利的过河了。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呢?原因是松鼠和老牛是按照自身经验来回答小马的。松鼠和老牛体型不一,对水深看法自然不同。庆幸的是小马没有道听途说,而是用实践证实了“水不深不浅,自己能过河”的事实。‎ ‎  实践出真知,不去实践就无法了解事物的本质。文革时期浮夸风盛行,都说亩产过万斤等等。彭德怀却找了两分地,精耕细作,连鸟都不让叼。到最后得出结论,亩产也就1千斤,2千斤顶天。这在当时就是真知,全国都在浮夸的气氛下,这种清醒的不多。正如陆游所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得到最为真实的结果,才不会被表象所迷惑。‎ ‎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古往今来人类在一直不断的进步,在实践中,所使用的工具也在不断的发展,火的使用,磨制石器,复合工具,实践促进了认识的进步,认识又促进了实践的发展。‎ ‎  认识从实践中来,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荀子说:“不闻不若见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这句话的大意是:不听不如听之,听之不如亲眼所见,眼见不如认识懂得,认识不如亲手变革的行动,学习达到了会干、会做的程度,就到头了,会做、会干就意味着认识了、懂得了。这段话隐喻了知与行的关系,包含了荀子对实践概念的理解,具有合理的思想。‎ 实践与认识相结合才能释放出最大的光芒。孙中山先生特别重视知与行的结合,认为人类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总结经验教训,回顾历史,追溯已经消失的现象等,是在直接的实践之后认识客体和实践。‎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审题】命题方式:材料作文、命题作文 - 26 -‎ 审题过程: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的主体部分出自南宋理学家、教育家张栻的《论语解·序》。原文是:“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这句话阐释了“知”与“行”的相互作用。张栻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开始都是依据他所认知的事物,实践越深入则认知越深入,认知越深入则实践越广博,行知必自始至终相互随行。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道出了知与行相互依赖、相互支持的辩证统一关系。材料中“启发后世的人们努力去学习与实践。今天我们的学习生活中、社会发展过程中也都始终绕不开‘知’与‘行’”,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中,生活中要注重实践,敢于钻研,准确把握“知”与“行”的关系。‎ ‎【立意】材料已经明确给出了立意的方向,“知之深则行愈达”,认知越深入则实践越广博,考生要注意材料的指向性。‎ ‎【素材】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 ——魏源 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 ——颜元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 ——林希元 力行而后知之真。 ——王夫之 ‎【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层进的方式进行论述,层进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 ‎【点睛】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料所蕴含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在动笔前,还要对所得到的观点进行适当的筛选。‎ ‎ ‎ - 26 -‎ ‎ ‎ - 26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