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语文试卷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亲爱的土地 麻根叔躺在床上睡不着,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烦了。整夜整夜不睡,哗哗啦啦地不知道在写啥,费多少电。就嚷。麻根叔只安静了那么一小会儿,又是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 麻根婶就不说话了。自从与儿子们分了地种,麻根叔的体力活儿是轻松多了,可心事却重了不少。 三年前,两个儿子都劝麻根叔把自家的四亩责任田,流转给沁水湾的老金专业合作社种植。麻根叔说,为啥?为啥?我种了一辈子的地我自己会种。你们不愿种你们就流转吧。两个儿子无奈,就和麻根叔分了地。 麻根叔早知道两个儿子不愿种地。大儿子经营着几辆大货车,生意做得还不错。二儿子开着个超市,种地的事从来都没问过。这些年,家里这几亩地都是麻根叔在种,只是农忙季节,两个儿子才过来搭把手。 可分了地,麻根叔就没了活儿干。这让麻根叔很生气。因为该浇地了,麻根叔就去地里。一看,浇过了。找到流转儿子土地的老金。老金笑笑,晚上浇地,看不清,水都流到您老的地了,我还上了复合肥哩。算了,就不收老叔您的水钱化肥钱了。把麻根叔也说笑了。收我钱,你还得赔我钱呢,谁叫你浇我的地了?谁叫你给我的地里施化肥了? 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该是个丰收年景。麻根叔早早地就让麻根婶准备好袋子,省得收新麦子时慌张。过了几天,麻根叔和麻根婶到了自家地块,傻眼了。黄黄的小麦没了,只看到了麦茬和麦秸。心里就想,老金你敢把我的麦子也收了,算你小子有种。这次不会和你罢休。老两口回到家,发现门前放着一堆新麻袋。摸摸,全是小麦。算算,自家的一亩地也不应该收这么多啊。找到老金。老金正在合作社办公室里喝茶。麻根叔说明来意,老金说算了,合作社收的麦子多,不在乎您老的那点儿小麦。倒是弄得麻根叔不好意思了。 秋季种玉米,麻根叔更上心了,三天两头地去自家的地里查看出芽状况。却又是“被”夜里浇了水,施了肥。老金说,麻根叔您看啊,我浇水时水乱流,挡不住啊。化肥您老也别上了,我浇水时都按科学施肥方法上够了。您老这一亩地,让科研人员集训了,土壤里缺的元素都补上了,今年的收成会更好。您就放心吧,少不了您老的粮食。 - 16 - 抽完了一袋旱烟,麻根叔笑笑说,老金你小子不要给我耍心眼儿,我这一亩地说啥也不会流转给你。老金喝了口茶,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您老尝尝这中华烟,看看比您的旱烟强不强?说不吸不吸,麻根叔还是接了烟。心想老金这小子真是发了啊,办个合作社就整天喝茶吸中华,还开着小轿车。 老金给麻根叔续了茶水,又递给麻根叔一支中华烟。商量个事呗,麻根叔。您老过去当过村里的会计,就来我这里干呗。我这里正缺个会精打细算的能人呵。说得麻根叔心里痒痒的。停了一会儿,麻根叔就笑笑说,那你小子就顺道把我的地弄走了不成?没了地我以后种啥…… 折腾来折腾去,麻根叔就是睡不着。后半夜,麻根叔就悄悄穿衣起床,轻手轻脚地锁好门,向村外走去。他是要去自家的那块地里再看看。天明就要和老金正式签订流转土地合同了,他想再去看看自己种了多年的那块地。 黑漆漆的田野,到处弥漫着庄稼的清香。 麻根叔坐在田头,一袋袋地抽着旱烟。深秋的玉米叶子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好像是在和麻根叔滔滔不绝地说着话。麻根叔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厚厚的信封,从里面抽出一沓稿纸,用打火机点燃了,一张张地烧起来。麻根叔一边烧一边自言自语,不是我不愿侍候啊,实在是我种不成了啊。我的心思都写在上面了,都是心里的大实话啊…… 天快亮时,麻根叔才回到了家。就见麻根婶戴着老花镜在看一沓稿纸,边看边笑。老太婆,你偷看我写的东西了。那是草稿,写得有点儿乱。 麻根婶笑着说,想不到你老了还会写“情书”啊。你看看——亲爱的土地,我想你…… (《小说选刊》2014年第5期) 1.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一会儿开灯,一会儿关灯”这一细节出现两次,“开”“关”的动作意在交代麻根叔睡不着觉,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 老金的合作社无偿地帮麻根叔浇地,没有被感谢不说,结果却被麻根叔赖上硬要老金赔钱,这说明麻根叔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农民。 C. 在麻根叔与老金交手的几个回合中,麻根叔以勤奋来应对老金的暗中帮忙,可还是不敌老金,最终和老金签订了流转土地的合同。 D. 小说在塑造人物时,除了使用了动作、心理等描写,还在典型环境中暗示人物的心理,如漆黑的田野中弥漫着的庄稼的清香映衬了麻根叔对土地的热爱。 2. 小说结尾处,作者安排麻根婶与麻根叔围绕“情书”展开对话的情节有何作用? 【答案】1. B 2. - 16 - 借麻根婶之口,道出了“情书”是写给土地的,突出一个依恋土地的农民形象,表达出麻根叔对土地深沉的爱;首尾照应,呼应文章开头“不知道在写啥”,并解开悬念。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综合分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结合题干的选择要求:到底选正确还是选错误;其次,要明确题干的考查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比较。B项,错在“却被麻根叔赖上硬要老金赔钱,这说明麻根叔是一个无理取闹的农民”这个地方。文中交代这只是麻根叔和老金开的玩笑,故据此得出其“无理取闹”是错误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文本(小说)的重要语段(情节)的作用的能力。结尾的作用有:①对上下文情节的作用。尾句(段):前后照应、卒章显志、总结全文、深化主旨、启发人思索、言有尽而意无穷。②对刻画人物的作用(包括揭示的人物心理)。③对表现主题的作用。④给读者的感受,即站在读者的位置上考虑情节的作用。本题要求回答:小说结尾处,作者安排麻根婶与麻根叔围绕“情书”展开对话的情节的作用。从结构层面来看,结尾文字“想不到你老了还会写‘情书’,你看看——亲爱的土地,我想你……”,既呼应了文章开头“不知道在写啥”,也呼应了标题“亲爱的土地”,让读者的“悬念”落地。从人物塑造来看,不管是信的内容,还是小说正文部分,都塑造了一个质朴、勤劳且对土地十分挚爱的农民的形象。从主题层面看,作者肯定了像麻根叔这样质朴、勤劳且对土地十分挚爱的千千万万农民浓厚的乡土情结。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赤壁赋 苏轼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16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3.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1段写作者夜游赤壁的情景,天光、水色连成一片,浩瀚的江水与洒脱的胸怀,在作者的笔下腾跃而出。这段文字以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俱佳。 B. 第2段写作者饮酒放歌的欢乐和客人悲凉的箫声。一曲洞箫,凄切婉转,隐喻了客人怅惘、失意的胸怀,也使作者的感情骤然变化,由欢乐转入悲凉。 C. 第3段写客人对人生短促无常的感叹,从客人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一种消极的人生观,这是苏轼借客人之口流露出自己当时思想的一个方面。 D. 在第4段中,作者为客人指出了一条通向快乐的出路: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寄托。这段文字采用了反衬的手法,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 4. 把文字划横线得到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答案】3. D 4. (1)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 (2)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 - 16 -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D项,错在“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这个地方。这篇“赋”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表达的是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也就是文中的“客人”和“苏子”的话都反映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意识和变化过程,因此,D项“以客人的悲观衬托苏轼的豁达”错误。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舞”和“泣”都是使动用法,分别译为“使……舞动”;“使……哭泣”。“嫠妇”,是“寡妇”的意思。第(2)句采分点:两个小分句,“者……也”是判断句;“斯”,译为“这”,文中指的是“水”; “未尝”,译为“从来没有”;“彼”,译为“那”,代指“月亮”; “盈虚”,指月亮的圆缺; “卒”,译为“最终”。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 16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壬戌年秋天,七月十六日,我与友人在赤壁下泛舟游玩。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举起酒杯向同伴劝酒,吟诵《明月》中“窈窕”这一章。不一会儿,明月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与牛宿”之间来回移动。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水光连着天际。放纵一片苇叶似的小船随意漂浮,越过茫茫的江面。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栖,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境。 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中唱到:“桂木船棹啊香兰船桨,击打着月光下的清波,在泛着月光的水面逆流而上。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眺望美人啊,却在天的另一方。”有会吹洞箫的客人,配着节奏为歌声伴和,洞箫的声音呜呜咽咽:有如哀怨有如思慕,既像啜泣也像倾诉,余音在江上回荡,像细丝一样连续不断。能使深谷中的蛟龙为之起舞,能使孤舟上的寡妇为之饮泣。 我的神色也愁惨起来,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这里向西可以望到夏口,向东可以望到武昌,山河接壤连绵不绝,目力所及,一片郁郁苍苍。这不正是曹孟德被周瑜所围困的地方么?当初他攻陷荆州,夺得江陵,沿长江顺流东下,麾下的战船首尾相连延绵千里,旗子将天空全都蔽住,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当世的一位英雄人物,然而现在又在哪里呢?何况我与你在江中的小洲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侣,以麋鹿为友,在江上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杯盏相互敬酒,如同蜉蝣置身于广阔的天地中,像沧海中的一粒粟米那样渺小。唉,哀叹我们的一生只是短暂的片刻,不由羡慕长江的没有穷尽。想要携同仙人携手遨游各地,与明月相拥而永存世间。知道这些终究不能实现,只得将憾恨化为箫音,托寄在悲凉的秋风中罢了。” - 16 - 我问道:"你可也知道这水与月?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可见,从事物易变的一面看来,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事物不变的一面看来,万物同我们来说都是永恒的,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者,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一分一毫也不能求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感受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忧虑。这是大自然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 客人高兴地笑了,喝尽杯中酒液又重新斟满。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不知不觉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三、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和子由四首·送春 苏轼 梦里青春可得追?欲将诗句绊余晖。 酒阑病客惟思睡,蜜熟黄蜂亦懒飞。 芍药樱桃俱扫地,鬓丝禅榻①两忘机②。 凭君借取法界观③,一洗人间万事非。 【注】①禅榻:禅床。②忘机:没有机心,言心无得失,无纷扰。③法界观:佛教华严宗主张的证入法界的观法。 5.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诗题交代写作缘起。“和”的意思是“唱和”,本诗是诗人为应和弟弟苏辙而写的。 B. 首联呼应题目,表明“青春”虽然已难挽回,但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 C. 本诗章法绵密,语意前后勾连:颈联上句关联“梦里青春”,下句上承“酒阑病客”。 D. 尾联表达愿望,诗人希望借《法界观》洗除世间之烦恼,反映出佛教思想对他影响。 6. 本诗二、三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答案】5. B 6. 使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颔联下句描写黄蜂在蜜熟之际也不采蜜,以黄蜂之懒,间接写出自己的心灰意懒;颈联上句描写芍药花、樱桃花凋零,表明春色不再,表达伤春伤己之情。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B项,曲解文意,“仍能以写诗度过余生的积极心态”理解错误,应是用写诗消磨时光。 - 16 - 故选B。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本题要求: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本诗二、三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根据诗中“病客”“登丝”“惟思睡”“两忘机”等语句可以分析出诗人年老力衰,青春不再,内心处于一种空灵的状态;而分析情与景的关系时,要抓住“蜜熟黄蜂”“芍药樱桃俱”等意象描绘所写景物,突出樱桃花凋谢,春天已经不再,凸显出诗人的伤春之悲和无奈之感。 【点睛】王国维《人间词话》有言,“一切景语皆情语”。分析“情景”的关系,一定要从意象到意境,再到情感的思维流程去组织答案,平时要记一下“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术语。 四、名篇名句默写 7.名句默写 (1)《归园田居》中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返归自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坏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4)《涉江采芙蓉》中描绘出游子望乡的感人情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5)《劝学》中荀子借君子提出论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君子成功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久在樊笼里 (2). 复得返自然 (3). 世间行乐亦如此 (4). 古来万事东流水 (5). 同是天涯沦落人 (6). 相逢何必曾相识 (7). 还顾望旧乡 (8). 长路漫浩浩 (9). 学不可以已 (10). 善假于物也 【解析】 - 1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中的“返自然”,正呼应了题干“表现诗人摒弃尘俗,返归自然” 。 (2) 第二句的信息点:《梦游天姥吟留别》、“消极情绪”;故填“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这两句,有及时行乐的意味。 (3)信息点:《琵琶行》、“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答案中“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一个“同是”,就呼应了题干中的“联系”。(4)信息点:《涉江采芙蓉》、“游子望乡”; 答案“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中的“顾”就是“回头看”的意思。 (5)信息点:《劝学》、“荀子借君子提出论点”,显然是“学不可以已” ,其中的“已”是“停止”的意思。“善假于物也”正是君子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即善于主动请教他人。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五、语言文字应用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 现代医学一再证明,当一个人精力衰退,对事物缺乏好奇心与兴趣时,循环系统功能也会跟着退化。 C. 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 专家说,这部外国影片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这类题,应该熟记病句六大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不合逻辑、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同时,要掌握一些常见病句类型的特殊标志。修改病句的时候,善于从语言层面、语法层面、逻辑层面去思考。本题要求选择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16 - A项,“难得罕见”是成分赘余,“罕见”即“难以见到”的意思。 C项,成分残缺,应在“特别是”后面加上介词“对”。 D项,“通过常规发行路线”搭配不当,可改为“没有走常规路线”。 故选B。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会拒绝,学会淡然,是现代社会公民交际的基本素养。对于责任和义务要勇于担当,而对于别人过分的不情之请,也要敢于说“不”! B. 网络之上,不乏飞短流长者,他们热衷传播一些“小道”消息,以博人眼球,冲击法律底线,戏耍社会大众的认可,我们应坚决抵制。 C. 彼岸,就是我们念兹在兹的诗和远方吧。理想、青春、诗意,这些即使在暗夜里也会闪烁幽光的词语,每一个都能征服我们年轻的心灵。 D. 研讨会上,大家对雄安新区的规划蓝图见仁见智,时而争辩不已,面红耳赤,平日健谈的规划专家刘集,却一反常态,不赞一词。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词语、熟语)的能力。做此类题一定要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本题要求选择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项,“不情之请”,是客套话,意思是不合情理的请求(用于自己向人求助时的请求),此处不合语境。 故选A。 【点睛】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10.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 曹操的诗歌创作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又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格调苍凉悲壮。 B. 《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是陶渊明,他也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的开创者。 C. - 16 - 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建安时期重要的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D. 田园诗描述淳朴的田园生活,反映农村生活,清新、淳美,充满诗情画意。代表诗人有陶渊明、范成大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而对于外国作家作品,我们要知晓其内容,掌握其国别;对于中国的作家作品,古代部分的重点记清楚他们的朝代、代表作、创作风格等,现代作家主要是记住代表作或主要作品及其大概内容。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零散琐碎,繁多庞杂。这么多的内容,要想掌握它,确非易事。大家平时就注意搜集、归纳、整理。只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就能集腋成裘,积沙成塔;再加上常看常记,烂熟于心,考试时定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正确地完成此类考题。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对文学常识的理解错误的一项”。 B项,表述不准确,选项中的“山水田园”应该为“田园”。“山水诗”的开创者是南北朝时期的谢灵运。 故选B。 11.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B.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C.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D.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答案】D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题中ABC项为借代,D项为通感。故选D。 12.演绎法是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论证方法。请参照事例,运用演绎法,仿写句子,注意句式大体相似,逻辑清晰。 - 16 - 示例: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你既然要深入领略泰山的伟岸,那就应亲自去看一看,登一登。 【答案】参考示例:有道是,脚正不怕鞋歪。你既然清清白白,问心无愧,那就应笑对流言,昂首做人。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仿写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理解“演绎法”,演绎法是一种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然后明确仿写内容和格式的要求,参照示例进行仿写。本题关键在演绎推理的理解。考生可以先总结一个普遍性的规律,再进行相似、相关联想,从生活中找一个具体的事例,最后按照仿写形式写即可。 六、作文 13.作文 请以 “谈奋斗”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观点鲜明;2、文体鲜明;3、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谈奋斗 所谓奋斗,就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努力的过程。当新时代已经起航,当“复兴之梦”即将实现之时,我们更应将自身的奋斗目标与社会共同目标相结合,共同奋斗,开创新的未来! 奋斗的意义是什么?对于个人而言,奋斗是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实现自我成长的阶梯,是“划粥断齑”后的天下己任,是池水尽墨后的入木三分。对于社会而言,奋斗是团结力量、激发人心,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是将相本无种的揭竿而起,是万里长征后的日月换新天。当然,奋斗的过程可能不会一帆风顺,甚至布满荆棘,但却是我们实现目标的必经之路。 但我们是幸运的。身处一个伟大的时代。丰富的物质基础、腾飞的科学技术,使我们奋斗的条件相比先辈好得太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新时代的历史关头,我们又该如何写下自己的奋斗篇章? - 16 - 有人说,奋斗是为了自己,所以任何形式的奋斗都是为了给自己带来利益,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嘛。诚然,只把目标停留在个人的利益之上,的确能为奋斗注入动力,但是却容易在其过程中,渐渐丧失对他人的关心、对集体的拥护,变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甚至违法乱纪、祸国祸民。周、徐、郭、谷等近些年来接连落马的腐败官员,他们为自己的高官厚禄进行敛财受贿、卖官鬻爵的“奋斗”,让自己身居高位,却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最终,在人民的审判面前,他们“奋斗”的成果灰飞烟灭,自己也身败名裂,被人唾弃。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我们必须杜绝这种利己主义的思想,摒弃为了一己之私的奋斗。 如果要在新时代奋斗出自己的一番天地,我们就必须将个人目标,与时代背景和社会共同目标相结合。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这是对社会的贡献,更是对自身价值的提升。正如32岁的胡玮炜和23岁的戴威,分别创立的摩拜与共享单车。他们设立目标时,不单单把眼光停留在个人的赢利上,而是以缓解交通压力,服务大众为出发点。经过不断的奋斗,他们的单车已经遍布全球180多个城市,成为新时代中国一张闪亮的名片。在奋斗的过程中,他们不仅让自己的理想得到了实现,更促进了交通行业的进步,使他们的个人价值显得更加可贵,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当然,这种奋斗不一定是要像这二位开创一番惊人的大事业。它同样可以融入我们一点一滴的工作生活之中:那些面对灾难与危险,时刻冲在第一线的人们;那些在暴风骤雨当中,默默守护着万家灯火的人们;那些十年如一日,立足三寸讲台授业解惑的人们……他们又何尝不是在用他们自己的恪尽职守,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共同目标而奋斗呢?正是无数这样奋斗者的奉献,创造着我们的幸福生活,也彰显着他们的人生价值。 但奋斗绝不是仅仅停留在空泛的喊口号层面上,而是应落实到行动上。抓紧时间、抓准时机,正是奋斗之要义。柏拉图有“一个今天胜过两个明天”之言论,可谓要言不烦。在最美好、最鲜活的日子里,应向最宏伟、最有价值的目标奔去。奋斗是与时间的赛跑,“生前何须久眸,死后自会长眠”,若等蹉跎到年老力衰时才想起奋斗,便无甚意义与价值了。不过,奋斗也不光是“暴虎冯河”的力气活,更需精准地抓住时机。乘上互联网的东风,马云的奋斗使阿里巴巴成为人民快捷生活的重要组分;触摸到物流网络的勃兴,刘强东带给我们令人赞不绝口的京东;敏感嗅到共享经济的机遇,胡玮炜与戴威让城市以鲜亮的颜色流动起来……抓紧时间,抓准时机,我们的奋斗将会得到最有价值的回报。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你看时代风云变换,你感受内心壮志凌云。我们生在最好的时代里,人工智能大幕初启,健康产业如火如荼,量子通讯崭露头角,数据算法推陈出新,新型材料不断涌现……发展方兴未艾,而我们年华正好。身为少年的我们有机会,只要能被发现;身为少年的我们有时间,只要能被抓住。中国梦正等待着实现,我们要做的,只是奋斗,正是奋斗。 “新时代是奋斗者时代”。让我们携手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成就美好的明天! 【解析】 - 16 -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其实是语文学科中对学生综合能力考查最全面、最集中的一种方式,语文基本功方面的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立意剪裁;语文核心素养方面:包括思辨能力、人文情怀、理想情操等。一句话,作文的考查能充分体现国家层面“立德树人”的理念,语言文化层面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承与热爱,进而彰显汉语言文字的魅力。 命题方式:命题作文 审题过程及要点:本题要求简单明了,以 “谈奋斗”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两个具体要求,一是命题作文,二是文体是议论文。本题考查学生对“奋斗”的理解。首先要弄懂“奋斗”的内涵,然后,思考:为什么要奋斗?可以从个人的理想、追求的角度来说,需要奋斗;从国家、社会的发展和建设的层面来看,也必须要奋斗。接下来,谈怎样奋斗?奋斗,不是一曝十寒,而是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是面对困难勇往无前,有一种责任和担当。 要求:1、观点鲜明;2、文体鲜明;3、不少于800字 立意角度: 1.奋斗的内涵和意义是什么? 2.新时代的青年,为什么必须奋斗? 3. 正确处理个人奋斗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4.如何奋斗?如何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如何让自己的青春更美丽。 素材积累: 1. 毛泽东:“什么是模范青年?就是要有永久奋斗这一条。” 2.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3. 苏格拉底:“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4. 大山的儿子林俊德埋名五十年,他是一位毕生为共和国铸造核盾牌的功勋科学家。在他生命接近死亡的时候,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导管,胃管,减压管。他仍在冲锋、仍在奋斗着。鼠标在缓缓移动,手在不停颤抖,一旁的生命监护仪在不断警告,生命的数据在令人揪心的跳着,视线已渐渐的模糊,他却反复叮咛着需要交接的某项重大国防研究项目相关资料。在生命的最后一天,他强忍剧痛坚持伏案工作长达14小时。这是奋斗者的楷模,是民族的荣光。 结构层次: - 16 -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要求写成议论文。作为议论文,我们要掌握其论点、论据、论证等三要素及其关系,真正做到行文过程中“摆事实、讲道理”。而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本文开篇可以提出问题:青少年为什么要奋斗?接下来,从个人的发展、人生理想;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等方面分析为什么要奋斗。接着,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说明大凡成功者都有过不懈奋斗的历程。最后,指出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新时代的青年,应该必须高擎奋斗的火炬,开拓进取,因为这是国家和时代给予我们青年的责任。 - 16 - - 16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