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年高中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2)第18课晏子治东阿教学案粤教版必修4
第18课 晏子治东阿 本课话题——信任 一、从课本中积累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这是一个君王对大臣的信任。生活中,要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沟通你我的心灵。 二、从生活中积累 在生活中,信任是水,滋润人干枯的心灵;信任是火,燃起人奋进的激情;信任是锦上添花,成功路上伴人前行;信任是雪中送炭,遇到困难时助人一臂之力。信任好比一扇窗,偶尔射进几方斜斜的太阳,就会让你看到光明。每一个人都需要别人的信任,而别人也需要你的信任。 三、从历史中积累 商鞅变法之初,发觉秦国人对政府法令总是不信而阳奉阴违,于是在城门外放了一根木头,贴出告示,凡能将此木头搬至另一指定地点者重赏,人民对如此轻的功劳却有如此重大的奖赏多表不信,所以没人敢于出头,直到一个莽夫受不住利诱而搬动木头,商鞅也果然依令给予重赏,秦国人才相信政府令出必行,商鞅也因此顺利推动变法。 一、作者简介 西汉文学家——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西汉经学家、文学家。 原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苏沛县)人。《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是刘向分类编辑改写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故事的著作,杂以议论,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点为主旨。刘向的散文主要是注疏和校阅古书的“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流传至今的著作有《说苑》《新序》等。 二、背景回放 汉宣帝以后的元帝、成帝统治时期,政权落到了外戚和宦官的手里,作为宗室的刘向很为这一局面焦虑,意欲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借鉴来警醒皇帝,《晏子治东阿》就是在这一形势下完成的。 三、相关知识 《说苑》 《说苑》是刘向散文的代表作,其中很多篇章类似于后来的志人小说,在刘向散文中最具文学价值,对后来的文言小说有不小影响。 11 《说苑》是一部富有文学意味的重要文献,有大量富含哲理的格言警句,叙事意蕴讽喻,故事性颇强,又以对话体为主,《说苑》除卷十六《谈丛》外,各卷的多数篇目都是独立成篇的小故事,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对话,文字简洁生动,清新隽永,有较高的文学欣赏价值,对魏晋乃至明清的笔记体小说也有一定的影响。 《说苑》的目的是通过对历代治乱之道的研究,希望皇帝刘奭(shì)重道、尊贤、贵德、听谏、至公、反质等,以重振刘氏雄风,阻遏外戚宦官篡权的阴谋。 一、通假字 1.属托不行 “属”通“嘱”,嘱咐,请托 2.并曾赋敛 “曾”通“增”,增加,加重 3.仓库少内 “内”通“纳”,缴纳,纳税 4.再拜便辟 “辟”通“避”,退避 二、古今异义 1.臣请改道易行 古义:改变方针、方法。 今义:改变行走的路线。 2.子退而自察也 古义:自我反省。 今义:亲自考察。 3.属托不行 古义:不听从。 今义:不可以。 4.于是明年上计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便事左右 古义:君主身边的近臣。 今义:方位名词。 三、一词多义 1.谢 2.数 3.治 4.与 5.而 四、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君反以罪臣 罪:怪罪 2.名词作状语 11 前臣之治东阿也 前:过去、以前、从前 (二)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为动用法 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死:为……而死 (三)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以利贫民 利:使……获利 五、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东阿者,子之东阿也(“……者,……也”表判断) (二)倒装句 1.主谓倒装句 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现代汉语语序:子之治东阿,甚善矣) 2.状语后置句 寡人将加大诛于子(现代汉语语序:寡人将于子加大诛) 文章用极为简短的篇幅、前后对比的方法和精练的语言,通过记述晏子两次治理东阿的故事,告诫齐景公也启发后人: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能不深入实际地进行调查研究就妄下结论。 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下列六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晏子治东阿方法正确并且效果良好的一项是( ) ①三年不治,臣请死之 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 11 ③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④当此之时,民无饥者 ⑤便事左右 ⑥陂池之鱼,入于权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解析:选B ①是晏子对景公下的保证。⑤⑥是错误做法。 2.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政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前三年治理东阿有方有效,反受责怪;后来改行错法,反受表扬。因而,晏子对景公的错误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解析:选D A项,应为“治理有方”;B项,这是第一次治理东阿的做法;C项,并非“忠于国事,政效显著”,可以从“属托行……君乃反迎而贺”看出来。 11 [ ] 1.语言精练,说理完整 本文篇幅短小,全篇无一长句,多用四字句,如“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等。语言精练的同时,说理深刻完整。此类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顺畅无比。 2.对比论证,更显主题 本文通过写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过程及结果,并加以对比,深刻地道出了文章的主题:评价人(考核官员是否尽职尽责)要客观公正,不能偏听偏信,不可不进行实际调查研究就妄下结论。 11 维系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关系,除了制度外,还需要礼节,离开了礼节,人际关系有可能会变得紧张。 晏子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卿,他不仅忠心耿耿地热爱自己的国家,而且机智幽默,才华出众。他辅佐齐国君主几十年,执政治国,谏君爱民,留下了许多感动人心、启人心智的故事。 有一回,晏子和一群大臣一起陪齐景公饮酒。齐景公爱喝酒,他一喝酒便忘乎所以,甚至喝得酩酊大醉,几天不醒。这时,正喝在兴头上,景公便说:“寡人今天愿与各位爱卿开怀畅饮,请不必拘泥于礼节。” 晏子一听很是忧虑,便严肃地对景公说:“君王这话不对。臣子们本来就不希望君王讲礼法。本来力气大的人可以称为兄长,胆量大的人可以杀掉他的官长和国君,只因为畏惧礼法才不敢这么做。禽兽是靠力量来统治同类的,以强凌弱,以大欺小,因而它们天天换首领。要是废掉了礼法,人类跟禽兽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臣下都随心所欲,只凭力气和胆量行事,那也会天天换君主,那您将在哪里立足呢?人类之所以比其他动物高贵,就是因为人类能用礼法来约束自己啊!所以不能不讲礼节。” 景公觉得很扫兴,转过脸去不听,也不理晏子。过了一会儿,景公有事出去,除了晏子安坐不动之外,其他大臣都站起身来相送。等景公办完事回来时,晏子也不起身相迎。景公招呼大家一齐举杯,晏子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酒喝了。 景公见晏子这样没有礼貌,气得脸色铁青,强压着怒火,瞪着晏子说:“你刚才还大讲特讲礼法是如何重要,而你自己却一点都不讲礼法。” 晏子连忙离开席位,叩头谢罪,说:“臣不敢无礼,请大王息怒。我只不过是想把不讲礼节的实际状况做给大王看看。大王如果不要礼节,就是这个样子。” “啊,是这样!”景公忙说,“那就是寡人的过错了。请先生入席,我愿意听从您的教诲。” 酒过三巡,景公命令撤席散宴。从此以后,景公整饬法令,修订礼仪,全国上下井然有序,这不能不说有晏子劝谏的功劳。 [佳作赏析] 晏婴是一个忠臣,是一个敢于直言相谏的人,同时他又是一个思想敏锐、头脑灵活、处事机敏的人。在这篇文章里,晏子以身直谏的方式值得我们反思,值得我们学习。 (时间:40分钟 分值:56分) 一、文言基础专练(25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臣请改道易行 改道:改变方针、方法 B.子退而自察也 自察:亲自考察 C.再拜便辟 再拜:拜了两拜 11 D.属托不行 属托:走后门,说情 解析:选B 自察:自我反省。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含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臣请死之 B.而君反以罪臣 C.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D.子退而自察也 解析:选D A项,“死”为名词的为动用法;B项,“罪”为名词作动词;C项,“利”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陂池之鱼,以利贫民/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B.景公迎而贺之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C.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君乃反迎而贺/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解析:选A A项,均为连词,表目的,用来。B项,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转折,然而。C项,助词,的;代词,冰。D项,副词,却;连词,于是。 4.下列各句与“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甚矣,汝之不惠 C.我,子瑜友也 D.寡人将加大诛于子 解析:选C C项与例句都是判断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主谓倒装句;D项,状语后置句。 5.下列对文意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晏子原先治理东阿三年,不徇私情,不贪钱财,能为百姓着想,却遭到了景公的责备。 B.景公表示要严厉惩罚晏子,晏子向景公请求改弦更张,继续治理东阿,决心再用三年,治理好东阿。 C.晏子第二次治理东阿,一反原先的做法,却受到景公的赞许,晏子疑惑不解,要求告老还乡。 D.晏子表达了不再治理东阿,要求告老还乡的意愿后,景公立即离开座位,感谢晏子第一次治理东阿时的种种努力,并让晏子继续治理东阿。 解析:选D D项,“感谢”有误,景公表达的是“歉意”之情。 6.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1 (1)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5分) 译文: (2)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臣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就让我为此事而死。 (2)您再去治理东阿吧,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预了。 二、阅读理解专练(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以此三世显名于诸侯。 越石父贤,在缧绁中,晏子出,遭之涂,解左骖赎之,载归。弗谢,入闺。久之,越石父请绝。晏子懼然,摄衣冠谢曰:“婴虽不仁,免子于厄,何子求绝之速也?”石父曰:“不然。吾闻君子屈于不知己者。方吾在缧绁中彼不知我也。夫子既已感悟而赎我,是知己;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晏子于是延入为上客。 晏子为齐相,出,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既而归,其妻请去。夫问其故,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深矣,常有以自下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御,然子之意自以为足,妾是以求去也。”其后夫抑损,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晏子荐以为大夫。 太史公曰:吾读管氏《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详哉其言之也。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岂管仲之谓乎?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摘自《史记·管晏列传》) 1.“国有道,即顺命;无道,即衡命”中“顺命”解释为遵命行事;“衡命”解释为权衡利弊斟酌办事。 2.“弗谢”中“谢”解释为告辞。 3.“摄衣冠谢曰”中“摄”解释为整理。 11 4.“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中“御”解释为驾车的人。 5.“乃为人仆御”中“乃”为副词,解释为竟然。 6.“晏子怪而问之”中“怪”是意动用法,解释为觉得……很奇怪。 7.“所忻慕焉”中“忻慕”解释为高兴钦慕。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君语及之,即危言 危言:危险的言论 B.晏子出,遭之涂 涂:路上,途中 C.其后夫抑损 抑损:谦卑,不自满 D.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在朝廷 解析:选A 危言:直言回答。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B.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C.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D.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管仲世所谓贤臣/然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 解析:选D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弄懂这句话的意思:“至于他们的著作,世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轶事。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王室国运衰微,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称霸主吗?”其次要注意句子语气上的停顿。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晏子是春秋时齐国名相,奉事齐灵公等三位国君,他节俭力行,生活朴素;在朝中说正直之言,端正而行,在诸侯中很有名气。 B.越石父被抓,晏子将他赎出来,回到(晏子)家后,越石父没告辞就进去了,还提出要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又感到不理解。 C.晏子的驾车人驾车时洋洋自得,与晏子的神态形成鲜明对比,回家遭到妻子的指责,有了改变,晏子于是推荐他担任大夫。 D.司马迁推崇晏子,表示倘若晏子在世,非常乐意做他的驾车人,这既表现了他对晏子的无限敬仰,也包含着深沉的感慨。 解析:选B B项,原文是晏子进内室没有告辞,不是越石父没有告辞。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1 (1)知己而无礼,固不如在缧绁之中。(5分) 译文: (2)既见其著书,欲观其行事,故次其传。(5分) 译文: 参考答案:(1)是知己却还对我这样没有礼貌,因此不如在牢狱之中。 (2)读了他们的著作后,还想看看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 参考译文: 晏婴字平仲,是春秋时期莱地夷维邑人。奉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朝,因为节俭,身体力行,在齐国被人尊重。他担任齐国宰相之后,每顿饭不会吃两种肉,姬妾不穿丝织物。他在朝廷上,国君有跟他说话,他就直言回答;国君没有跟他说话,他就直道而行。国家有道,就服从命令去做事;国家无道,就衡量命令,酌情而行。因此连续三朝在诸侯中闻名。 越石父是贤人,不幸被抓进牢狱,晏子出门,在路上遇见了他,当即解下马车左边的马将他赎了,载回来。到了家,晏子没有跟越石父告辞,就走进门去。过了很长时间他才出来,越石父提出要与晏子绝交。晏子大惊,整顿衣冠,表示道歉,说:“我虽不仁,不过刚把你从灾难中救出来,为什么你这么快就提出绝交呢?”越石父说:“不对。我听说,君子在不了解自己的人那受到委屈,而在了解自己的人那里得到伸张。刚才我在牢狱中,是因为人们不了解我。您已经了解我把我赎出来,就是知己;是知己却还对我这样没有礼貌,因此不如在牢狱之中。”于是,晏子请他进去,奉为上客。 晏子任齐国宰相,坐车出门,他的驾车人的妻子从门缝里暗中观看丈夫。她丈夫替宰相驾车,上面遮着大伞盖,手里鞭策着四匹马,意气洋洋,非常得意。不久驾车的人回家,他的妻子就提出要离去。驾车的人询问缘故,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担任齐国宰相,在诸侯中名声传扬。今天我看他出门,神思深沉,常常表现出自我谦抑的样子,现在你身高八尺,只是当人家的车夫,可是你的心里自以为很满足,所以我提出离去。”这件事过后,丈夫就也很谦虚了,晏子感到奇怪,就问他原因,驾车人把事情告诉了晏子,晏子就推荐他担任大夫。 11 太史公说:我读了管仲的《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和《晏子春秋》,其中的言论详细极了。读了他们的著作后,还想看看他们的事迹,所以就依次编写了他们的合传。至于他们的著作,世上已有很多,因此不再论述,只记载他们的轶事。管仲是世人所说的贤臣,然而孔子小看他。难道是因为周王室国运衰微,齐桓公既然贤明,管仲不勉励他实行王道,却辅佐他称霸主吗?古语说:“要顺势助成君子的美德,纠正挽救他的过错,所以君臣百姓之间能亲密无间。”难道这是说的管仲吗?晏子枕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尽了臣子的礼节之后才离去,这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人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就想到竭尽忠心,退朝就想到弥补朝政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非常高兴和十分向往的啊! 三、语言表达专练(12分) 11.根据所给句子,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前后句的内容、句式相应。(6分) 大气者的人生,没有沉沦,没有畏缩。纵使风吹浪打,仍能“胜似闲庭信步”,纵使身陷重围,仍能“我自岿然不动”; , 。 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面对箪食瓢饮,颜回不改其乐;面对封官拜爵,关羽不为所动; , 。 参考答案:纵使雄关漫道 仍能“而今迈步从头越” 面对戴月荷锄 陶潜恬然自安 12.通过下面的材料,你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请你用一副对联对晏子做出评价。(6分) 我们先来看孔子和司马迁对晏子的评论,“善哉,不出樽俎之间,而折冲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孔子赞誉晏子有折冲樽俎的才能,在酒席间就能制敌取胜;司马迁评价说:假如晏子还在,我即使做他的仆人,也是很高兴啊! 结论: 评价: 参考答案:(结论)晏子在历史上受到很多贤者的景仰。 (评价)(示例一)身长不足七尺,才高何止八斗。 (示例二)秤砣小能力压千斤,晏子短可折冲樽俎。 11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