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8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单元考(二)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B)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单元考(二)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B)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李陀、吴亮、张柠、李云雷、于可训等评论家好像都商量好了一样,近来纷纷发表了他们的小说新作。 “作为一个当代人,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体系中,对个人专业领域之外的事物了解太少,这极大地限制了我们对社会运转体系的了解以及建立于其上的想象力的飞扬,也很难产生真正的大师。”在评论家李云雷看来,评论家跨界写作小说,尽管仍局限于文学内部,尽管大家不敢奢望成为鲁迅、托尔斯泰那样百科全书式的作家,但这是一个可贵的尝试。 事实上,这群人写小说有改变现有文学生态的雄心,他们认为大部分作家都盯着日常琐事,写家长里短,于是想另外做出一个“样本”。 力图恢复现实主义传统,并非张柠一个人的选择,评论家李陀写《无名指》要处处和现代主义的写作习惯反着来。因为他想“回到十九世纪”,像托尔斯泰那样把现实生活写得活灵活现,让日常生活充满可见、可闻、可以抚摸的质感,且恢复小说“写人物”的传统。 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房伟和出版社签订了一个长篇历史小说合同。房伟写历史小说,同样有自己的明确诉求,他说正因为很多作家放弃了历史题材的雄心,所以大部分阵地都已让位于网络作家,他想改变这个现状。 此外,这些年,作家因受新历史书写影响很深,很多作品大都靠想象力,有的甚至是胡编乱造,远离了历史本身。房伟说:“我看中国历史小说越看越不满意,而我自己因为研究工作,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所以我动手一试。” (摘编自《众多批评家写起了小说,是传统的回归,还是图一时热闹?》) 材料二:人们把批评家写小说称为“跨界”奇观,这其实包含着某种担忧——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能否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其实,这种“跨界”的接受差异中隐含着一种“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知。 - 24 -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对批评家写小说的关注,除了包含着对批评家能不能写小说、能不能写出好小说的质疑,也隐含着读者对当代文学的不满足,他们实际上是期待批评家能够写出好小说的。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评论家李云雷说:“评论家写小说,可以让评论界与创作界更好地相互理解,更好地形成良性循环,甚至有可能催生出一种独特的文体——‘批评家小说’。”他在无意中回应了读者对批评家写小说的这种期待。 从文学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文学包括生产、传播和消费三个环节。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批评家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这些为他们文学创作的高度自觉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家路遥在准备写《平凡的世界》时,曾列了古今中外近百部长篇小说的阅读计划,后来完成了十之八九,其实他就是想获得或强化这种文学史视野。对批评家来说,这种视野在写作之前基本上已经获得了。当然,有些人担心批评家写小说可能会存在“掉书袋”和炫技现象。虽然钱锺书的《围城》也被有些人认为存在一定程度的“掉书袋”现象,但是这并未影响普通读者的阅读与喜爱。张柠的《三城记》也涉及了很多文学理论,但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不仅没有给普通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反而增加了小说韵味。可见,批评家深厚的理论素养有利于批评家在写小说的时候自觉选择合适的写作方法。 从文学传播的角度来看,也要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因为批评家自身对文学的鉴赏能力是得到认可的,而且他们在文学界有一定的资源,所以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不过,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出版家韩敬群说得好:“批评家写小说没有豁免权,读者不会对他们高看一眼或者低看一眼,无论怎样,还是要回到作品本身。”从根本上来说,批评家的合法性来源于他是普通读者的代表,一旦他脱离了这种合法性,他的批评也将失去有效性。批评家的身份主要是在一个相对专业的文学圈子里为人所知,相关的文学从业者对批评家身份是比较熟悉的,但是庞大的普通读者群体很少知道他们,且没有必要知道。批评家写出来的作品最终还是要脱离批评家的身份,以普通作品的朴素形式进入普通读者的视野中接受检验。 批评家的小说能否经得住时间的检验,不是由哪一个人说了算的。批评界应该以平常心给这些作品以平常待遇,既无须违心溢美,也不能视而不见。我们要相信,那些优秀作品必将会在时间的放大器中发酵出无尽的生命力,嵌入文学史的星空。 (摘编自朱永富《批评家写小说,还是要让作品说话》) 材料三:批评家写小说经常写成丑闻,可还是忍不住。在这个问题上,我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 - 24 - 状态,不把话说死。应该说,纯粹的小说对每个批评家都构成一个诱惑。不要说批评家了,不都那样吗?很多相声观众,听着听着就觉得自己也能上去说,其实不是那么回事。但问题是,都忍不住啊。批评家写小说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当然,永远有例外,也没一个规律说批评家一定写不好小说。 (摘编自《李敬泽:“看来看去”,又与谁秘密交流》)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评论家跨界写小说,是因为不满于现有文学生态,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或写真正的历史小说。 B.李云雷认为,评论家写小说有很多困难,除了对非专业领域知之较少外,还受文学本身的局限,但仍值得尝试。 C.“实践”高于“理论”的逻辑认识使得人们对擅长“纸上谈兵”的批评家跨界写小说存在着某种担忧。 D.随着新媒体和艺术形式等的发展,读者的审美水平和审美期待越来越高,这是小说难写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中房伟有机会接触大量史料,照应了材料二中评论家写小说在生产环节有优势的论点。 B.批评家拥有开阔的文学史视野和高深的理论修养,使得他们在文学创作中具有高度的自觉性。 C.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没有先天优势,因为此时他已不再是普通读者的代表,而是一位作家。 D.在文学的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这三个环节中,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代文学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使得读者在对批评家创作小说质疑的同时也充满期待。 B.有些批评家写小说爱炫技,但如果对文学理论处理得好,并不影响普通读者对其作品的喜爱。 C.文学评论一般是专业人士看的,没有必要像普通作品一样接受普通读者的检验。 D.李敬泽认为评论家写小说就像观众上台说相声一样,是一件很冒险的事,不认可这种行为。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 5.你是否看好批评家写小说?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 梁衡 ①像一场战争突然结束,2014年林区宣布了禁伐令,喧闹的伐木场顿时门前冷落车马稀。在打扫“战场”时,人们意外地发现了一片原始林。2016年盛夏我有缘造访了这最后的一片原始林。 ②我们换上迷彩服、长筒靴,每人一把伞。虽然天正降大雨,我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茫茫林海中。 ③正走着,我们忽然听见右边不远处有哗哗的流水声,领路的刘局长说这是一条河,问要不要钻过去看一看。我说水是山的魂,哪能不看。因为林子太密,我们只好收起伞,任雨水洗面,踩着朽木、草墩,钻过横七竖八的灌木。仰望山顶,只见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半山一道歪歪斜斜的激流,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或炸起雪白的浪花,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 ④我们退回老林,雨时停时下,云忽开忽合,大家就举着手机、相机抓紧时间照相采景。 ⑤从纯自然的角度来说,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比如庐山上、西湖边的那许多诗词、题刻,在自然女神看来无异于公园里常见到的废纸、烟头。所以探险家总是去寻找那些还没有被人文污染过的地方。没有人来过,无路;奇景第一次示人,无名;前人没有留下诗文,无文。今天我们进入的正是这种“三无”之境,只有你与自然在悄悄地私语。 ⑥ - 24 - 虽是来看原始森林,但要先说一说这里的石头。石头的年龄自然比树更古老,而且因为有了这些遍野的石头,才拦住了伐木者的手脚,为我们留下了这片林子。国内一处很有名的石景便是云南的石林,那是一片秀气的石柱。还有贵州天星桥,那是喀斯特地貌特有的精巧。而这里的石头一律是巨大坚硬的花岗岩,浑圆沉稳,高大挺拔,无不迸放着野性。大约亿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底,所以石的分布无一定规则,或独立威坐,或双门对峙,或三五相聚,或隔岸呼唤,各具其态。 ⑦现在要说一说这些在乱石头间争荣竞秀的草木了。脚下最值得一说的是蕨类、苔藓等植物。这是整个林区的大地毯,是森林里所有生命湿润的温床。蕨草每一枝都长着七八片叶,而每个叶片都像剪纸或者木刻,不求线条的流动,却有刀刻石印般的凝重,况且它与恐龙同一个时代,在这林子里资格最老。说到苔藓,我小时不知见过多少,不过也就是雨后地上的一层绿毛。后来在南方热带雨林中见过更浓密、更鲜艳的,将石头裹成一块碧玉。在内蒙古林区见过大团生长的、颜色发暗的苔藓,那是驯鹿特有的饲料。而这里的苔藓因环境潮湿土壤肥沃,却长成了根根细草,又织成密密的一片,于是也被叫作苔草。它生在地上、树上、石上,染绿了整个世界,不留一点空白。 ⑧老林子中最美的还是大树,特别是那些与石共生的大树。有一棵树,我叫它“一木穿石”,我们平常说“水滴石穿”,可是有谁真的见过一滴水穿透了一块石头?现在,我却见到了一棵树,一棵活着的树,硬是生插在一块整石之上,像一颗刚射入石中的炮弹,光溜溜的还没有爆炸;又像一枚仰面向天正待发射的火箭,膀粗腰圆,霸气十足。我只看了一眼就被惊呆了,拔不开脚步,时空骤然凝固。这是一棵红松,当初也许是一粒种子,落在石板上,靠着老林中的湿气慢慢地发芽,但它命运不济,一出生就躺在这个光溜溜的石床上。它的须根向四周摸索,握住一点点沙尘,然后蛰伏在石面的稍凹之处,聚积水分,酝酿能量,终于在顽石上树起了一面生命的大纛。 ⑨如果说刚才的那棵树有男性的阳刚之烈,下面这棵便有女性的阴柔之美。它生长在一块窄长的条石上,两条主根只能紧抓着条石的边缘向左右延伸,然后托起中间的树身。那两条主根是她修长的双腿,树干是她曼妙的身躯,她挺胸拔背,平视前方。在南方热带雨林中我见过如乱麻般的气根,在华北平原上我见过老槐树下块状的疙瘩根,却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决绝而又从容地在条石上匍匐的苗条的松树根。已分不清,它是树贴在石上的根,还是石上鼓起的一道棱。这树身里分明已经注入石质的坚硬,却又划出这样柔美的弧线,好一个“幽谷美人”。 ⑩我们就这样在绿色的时间隧道里穿行,见证了大自然怎样在一片顽石上诞生了生命。它先以苔草、蕨类铺床,以灌木蓄水遮风,孵化出高大的乔木林,这就成了动物们的摇篮。当年我们屈从了这片原始林,现在它给我们友好的回报,留下了一面大镜子,照出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朝代之兴替;以这片原始林为镜,可知生命、人类和地球的兴替。 ⑪ - 24 - 我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早年林区运木材的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准备开发这片幸存的原始林的。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标题“那一片幸存的原始林”中,“原始林”点明了本文描写的对象,而“幸存”一词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 B.作者一行不顾大雨,换上迷彩服、长筒靴,带着雨伞,义无反顾地向林地进发,说明作者一行造访原始林兴致浓厚。 C.作者认为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干扰与玷污,所以喜欢原始林的“三无”境界,在这里可以与自然亲密接触。 D.结尾写作者一行下山时,看见沿途正在修复小火车轨道,不为伐木,而是准备开展原始森林游,作者为此感到欣喜。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文主体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从发现原始林,到进入原始林,再到最后下山离开,文章有头有尾,脉络清晰。 B.作者描写原始林里的石头时,写了云南石林、贵州天星桥,是为了在对比中突出原始林里的石头野性十足的特点。 C.文章非常注意段落间的过渡,比如第⑨段开头运用过渡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段落内容自然衔接。 D.文章依次写了原始林里的河流、石头、草木、大树,层层深入,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立体的世界,让人如临其境。 8.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在描写景物的同时,还有一些不失时机的议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涤生,湖南湘乡人。祖玉屏,始慕乡学。父麟书,为县学生,以孝闻。国藩,道光十八年进士 - 24 - 。咸丰初,诏群臣言得失。奏陈今日急务,首在用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复上言:“国用不足,兵伍不精,二者为天下大患。于岁入常额外,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至岁出之数,兵饷为钜,绿营兵额六十四万,常虚六七万以资给军用。自乾隆中增兵议起,岁糜帑二百余万。其时大学士阿桂即忧其难继,嘉、道间两次议裁,不及十之四,仍宜汰五万,复旧额。自古开国之初,兵少而国强,其后兵愈多则力愈弱,饷愈多则国愈贫。”又深痛内外臣工谄谀欺饰,无陈善责难之风。因上《敬陈圣德预防流弊》一疏,切指帝躬,有人所难言者,上优诏答之。二年,典试江西,中途丁母忧归。江宁平,天子褒功,加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双眼翎。开国以来,文臣封侯自是始。朝野称贺,而国藩功成不居,粥粥①如畏。国藩为政务持大体,规全势。自西人入中国,交涉事日繁。及廷议购机轮,置船械,则力赞其成,复建议选学童习艺欧洲,每定约章,辄诏问可许不可许,国藩以为争彼我之虚仪者可许,其夺吾民生计者勿许也。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一见辄品目其材,悉当。居江南久,功德最盛。同治十三年,薨于位,年六十二。百姓巷哭,绘像祀之。事闻,震悼,辍朝三日。赠太傅,谥文正,祀京师昭忠、贤良祠,各省建立专祠。 (节选自《清史稿》,有删节) 【注】 ①粥粥:敬慎谦恭的样子。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B.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C.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D.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竦然/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尤知人/善任使所成就/荐拔者不可胜数/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即殿试的及第者称为进士。 B.遭逢父母的丧事叫丁忧,其中遭逢母亲的丧事叫丁母忧,遭逢父亲的丧事叫丁父忧。 C.同治是年号,年号是一种用来纪年的名号,从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一直延用到清朝。 D.古人对“死”的称呼有严格的规定,如崩、薨、卒、不禄等。 - 24 - “薨”一般指诸侯或大官的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曾国藩直言敢谏。他上奏章指出皇帝身上存在的问题,其中有些话是别人所不敢说的,皇帝用嘉奖的诏书答复他。 B.曾国藩针砭时弊。他上奏陈述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天下的两大患,并用一系列数字进行论证,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 C.曾国藩荣宠加身。他被皇帝加封为太子太傅、一等毅勇侯,赏赐双眼花翎顶戴,这是清朝开国以来大臣未曾有过的荣誉。 D.曾国藩思想先进。他极力促成朝廷向西方购买先进机器、置办先进船舶枪械等事情,建议选拔年幼的学生到欧洲学习技艺。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于岁入常额外,诚不可别求搜刮之术,增一分则民受一分之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藩以为争彼我之虚仪者可许,其夺吾民生计者勿许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曾国藩为什么建议裁减士兵?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15~16题。 燕子楼 张仲素 楼上残灯伴晓霜,独眠人起合欢床。 相思一夜情多少,地角天涯未是长。 燕子楼 白居易 满床明月满帘霜,被冷灯残拂卧床。 - 24 - 燕子楼中霜月夜,秋来只为一人长。 【注】 工部尚书张愔去世后,其妾关盼盼独居在燕子楼,历十余年不嫁。曾在张愔手下任职多年的张仲素写了《燕子楼》,白居易阅后,写了和诗。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张诗巧用“伴”字将楼外之寒冷与楼内之孤寂联系起来,为人物的出场作安排。 B.张诗三、四两句直抒胸臆,言一夜相思情的长度绝对不是天涯地角的距离所能比拟的。 C.白诗中的两个“满”字,写出了女主人公深感于夜晚月圆而人却永远不能再团圆的痛苦。 D.无论是张诗,还是白诗,都塑造了一个能够跃然纸上的在相思中煎熬挣扎的女性形象。 16.请从和诗的角度分析白诗的妙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一外一内都强调一个“无”字,写出了自己举目无亲、家中乏人的困苦境地。 (2)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当年的琵琶女无论是技艺还是容貌都出类拔萃。 (3)欧阳修《伶官传序》通过李存勖的兴亡总结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这也就是《尚书》所说的“满招损,谦得益”。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夏天的雨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有时一点预告也没有,豆粒般的雨点随着雷声就打了下来。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经过几场夏雨的浇灌,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杂草争先恐后地疯长着,蝉与蛙叫得更响了,远处的蝉声,__①__,一起奏起了夏天的交响曲。 - 24 - 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秋天来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忽然,在一个夜晚,有谁敲响了窗玻璃,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终于,人们在劳累了一个秋季后,__②__!这沉静的秋雨与夏日的脾性完全不同,变得端庄而温柔,它绵绵密密,笼罩在田野上,飘洒在小路上,送来自然的馨香,抚平纷乱的心绪。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拟人、比喻、夸张 B.排比、夸张、反复 C.拟人、比喻、反复 D.排比、拟人、对偶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成:“忽然,在一个夜晚,秋雨打在了窗玻璃上,它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意”即是思想,它是客观现实反映于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②思想只存在于人脑之中,必须通过恰切的语言来表达。③所以,“意”的文字形体由“心”和“音”两部分组成,④人们寄希望通过语言来了解思想。⑤在思想和语言之间,思想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⑥语言是思想得以交流的工具,⑦二者理论上是统一的。⑧但是,语言无论如何都不能完好地反映思想,⑨难怪早在约2500多年前,孔子便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感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 22.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 国家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国青少年冰雪运动进校园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指导意见要求,切实加强冰雪师资队伍建设,加大青少年冰雪运动场地建设和经费投入,做好冰雪进校园之前的一切资源统筹工作。重点面向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设立校园冰雪改革试验区。到2020年计划遴选2 000所冰雪运动特色学校,2025年达到5 000所。各地要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父母都是外交官,家庭条件相当优越的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在接受采访时说:“现在的第一名都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此言一出,引发不少民众发出“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感慨。 河北女孩王心仪以707分的成绩考进北大,家庭贫困的她在《感谢贫穷》一文中写道:“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知识的力量;感谢贫穷,你赋予我生生不息的希望与永不低头的气量。” 近年来,“问题孩子特训学校”悄然兴起,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都具有暴力倾向,沉迷于网络游戏,厌学,叛逆……除了一部分从小就是留守儿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大城市条件优越的家庭。 即将参加高考的你,读完上述材料有什么感悟?请综合材料内容,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联系社会现实,谈谈你对家庭条件与“贵子”之间关系的认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4 - 单元考(二)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B) 1.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项,“力图恢复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是材料中张柠、李陀的目的,“写真正的历史小说”是材料中房伟的目的,这些并不能统一概括全部评论家跨界写小说的目的。B项,对材料内容理解有误。材料中李云雷的话意思是,每个人只生活在严密的社会分工之中,不了解专业领域之外的知识,很难产生大师,因此应该尝试“跨界”。他的“跨界”(写小说)仍是在文学领域的范围内,是一种可贵的尝试,他并不是在讲跨界的困难。D项,“主要原因”错,根据原文“随着新媒体和各种艺术形式的发展……小说是越来越难写了”可知,“随着新媒体……越来越高”只是小说越来越难写的原因之一。 2.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D项,“批评家写小说的优势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错,根据原文“批评家写小说在文学生产上具有显著优势”“坦率地承认批评家写小说在传播环节的优势”“ - 24 - 批评家写小说在消费环节不会有任何先天优势”可知,批评家在文学的生产、传播和消费这三个环节并非都具有优势,且文中并没有对批评家在这三个方面的优势进行对比。 3.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三中李敬泽并没有不认可批评家写小说,而是认为很冒险,很多人写不好,经常出“丑闻”,但也说“要保持一个‘战略模糊’状态,不把话说死”,也可能会有例外,可见并没有不认可这件事。 4.答案: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②采用并列式的论证方式,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角度对批评家写小说进行了分析论述。③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如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每点1分,答全给满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体特征的能力。材料二的论述思路十分清晰:首先说读者对批评家跨界写小说抱有质疑态度,其实就是提出问题——批评家能不能写出好的小说;然后分析批评家写小说是否具有优势;最后提出要以平常心看待这种现象,把作品交给时间来检验。在论证批评家写小说是否具有优势的时候,用了平行推进的手法,分别从文学生产、传播和消费的环节进行论述,呈现出并列关系。另外还要思考论述手法的运用。如引用李云雷的话,是引证法;举路遥、钱锺书、张柠的例子是例证法;“都像盐入水中一样,化入了文学形象当中”是比喻论证等。 5.答案:示例一:看好。① - 24 - 批评家具有高度的文学自觉性,在小说的创作、传播等方面具有优势,有可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②现在的文学生态令人不满,批评家尝试小说创作,有可能改善这种状况,给文学带来新的风气。(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示例二:不看好。①擅长写文学评论不一定擅长实际的小说创作,他们缺乏实际的创作经验,“纸上谈兵”的现象很多。②批评家写小说容易出现“掉书袋”和炫技问题,可能会给读者造成阅读障碍。(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合理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本题是一道探究题,回答“看好”和“不看好”都可以,但要言之有理。支持“看好”的,可以从材料中寻找批评家为什么写小说、写小说有什么优势等内容,作为支持“看好”的依据。反之亦然。 6.D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作者为此感到欣喜”错,结合结尾和全文来看,作者对开展原始森林游是忧虑的。 7.D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点的能力。“层层深入”错,这些景物之间并没有层层深入的关系。 8.答案:①运用叠词,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和音乐美。②运用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语言优美,形象地描写了周围的环境和激流的形态。(每点2分) 解析: - 24 - 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分析句子的特点,包括用词特点和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此基础上点出如此用词和使用修辞手法的好处。画线句使用了“远远近近”“层层叠叠”等叠词,这些词语生动描写了激流及其所处环境,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跌跌撞撞地碰着那些大大小小、圆圆滚滚的石头”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或绕行成一条飘飘的哈达”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远远近近的山、层层叠叠的树、朦朦胧胧的雨”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画线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激流的形态及其周围的环境。另外,还要分析使用叠词和修辞手法的作用。 9.答案:①通过议论直接表明作者游览原始森林时的感受和观点;②以描写为铺垫,通过议论升华文章的主旨;③不失时机的议论充实了文章思想容量,使文章深刻精警,促人思考,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的能力。文章第⑤段有关于“人的创造是对自然的一种干扰和玷污”的议论,第⑩段有关于以原始林为镜的议论。这些议论是作者在游览原始森林时发出的,直接表明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是作者观点、态度的体现,这些观点、态度是文章主旨的外化;另外,这些议论使文章不单单是一篇游记,增加了文章的思想魅力,促人思考。 10.B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若在“竦然”前断开,“竦然”的主语就成了曾国藩,不合逻辑,排除A、D两项;“所成就荐拔者”构成“所……者”,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项。故选B。 - 24 - 11.C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是秦朝,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 12.C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这是清朝开国以来大臣未曾有过的荣誉”错,原文说的是曾国藩作为文臣被封侯是清朝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 13.答案:(1)在按照年份收取定额的赋税之外,实在不能另外使用搜刮(老百姓钱财的)手段了,增加一分税收老百姓就受到一分的伤害。 (2)曾国藩认为那些争夺彼此之间没有实际意义的礼仪的事情可以答应,而那些剥夺我国民众资财的事情是不可以答应的。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岁”(按照年份)、“诚”(实在)、“术”(手段)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关键词“许”(答应)、“夺”(剥夺)、“计”(资财)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答案:乾隆中期以来,军费开支大,后裁兵效果不佳;曾国藩认为士兵越多,兵饷就越多,国家就越贫穷,国力也就越弱。(3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本题答案集中在曾国藩上书的内容中,筛选关键句,如“至岁出之数,兵饷为钜”“自乾隆中增兵议起……饷愈多则国愈贫”,提炼概括即可。 参考译文: - 24 - 曾国藩,最初名叫子城,字涤生,是湖南湘乡人。他的祖父曾玉屏,开始向往乡学。他的父亲曾麟书,是县学生,凭借孝顺闻名。曾国藩,是道光十八年进士。咸丰初年,皇帝下诏让群臣上书谈论治国的得失利弊。(曾国藩)上奏陈述目前亟待解决的事情,首先是选用人才,人才选用有转移的方法,有培养的方法,有考核视察的方法。(他)又上书说:“国家财政费用不足,军队士兵不精良,这两个是天下大患。在按照年份收取定额的赋税之外,实在不能另外使用搜刮(老百姓钱财的)手段了,增加一分税收老百姓就受到一分的伤害。至于每年总支出的数额,士兵的粮饷是最大的,绿营官兵总额六十四万,却经常虚领六七万人的粮饷来供给军队费用。从乾隆中期增加兵员说起,一年耗费官库银两二百多万。当时大学士阿桂就担忧这项开支难以维持,嘉庆、道光期间两次商议裁减士兵,(但裁减的人数)不到(超额的)十分之四,仍然应该淘汰五万,才能恢复到原来的额度。自古以来,王朝开国初年,士兵少而国家强,以后士兵越来越多而国力越来越弱,兵饷越来越多而国家越来越贫穷。”(他)又深切痛恨朝廷内外的臣子谄媚奉承欺骗掩饰,没有陈述好的意见、指摘过失的风气。于是(他)呈上《敬陈圣德预防流弊》这一奏疏,恳切指出皇帝本身的问题,有些话是别人所不敢说的,皇帝用嘉奖的诏书答复他。咸丰二年,(曾国藩)在江西主持考试之事,中途因为母亲去世返回家乡。平定江宁后,天子论功行赏,加封曾国藩为太子太傅,封一等毅勇侯,赏赐双眼花翎顶戴。清朝开国以来,文臣封侯就是从这时开始的。朝廷和民间都称颂祝贺,而曾国藩建立了大功却并不以功自居,敬慎谦恭得好像害怕一样。曾国藩处理政务把握大局,规划整体。自从西方人进入中国以来,外交事务日益繁重。等到朝廷商议购买机器,置办船舶枪械时,(曾国藩)就极力促成此事,还建议选拔年幼的学生到欧洲学习技艺。每当朝廷与外国签订约定的章程时,皇上就下诏询问他是否可以答应, - 24 - 曾国藩认为那些争夺彼此之间没有实际意义的礼仪的事情可以答应,而那些剥夺我国民众资财的事情是不可以答应的。曾国藩为人威严庄重,有漂亮的胡须,眼睛呈三角形,锐利而有威势。 每当他会见客人时,注视对方一段时间而不说话,见他的人就感到害怕,等人走后他便记住了此人的优缺点,没有一次失误。他尤其能够识别人才,善于任用他们,所造就和推荐、提拔的人数不过来。他见人一面就能品评此人的才能,而且都很恰如其分。(曾国藩)居住在江南的时间很久,在江南留下的功业和德行也最多。同治十三年,(曾国藩)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二岁。百姓们在街巷哭,画了他的画像来祭祀他。曾国藩的死讯上报后,皇上震惊悲痛,停止上朝三天。赠官太傅,谥号文正,在京城的昭忠、贤良祠祭祀他,各省为他建立了专门的祠堂。 15.C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白诗首句是说月光透过帘隙洒了满床,霜花结在帘上,满帘皆霜。选项理解错误,两个“满”字并不是夜晚月圆而人无法再团圆之意。 16.答案:①白居易和诗的第一、二、四句与原唱诗的第一、二、四句韵脚相同,达到了“和韵”。②原唱诗将楼内残灯与楼外晓霜合写,将独眠人与合欢床对照;和诗则将满床月与满帘霜合写,将被冷与灯残合写,又增添了拂床的动作,内容上与原唱诗既相衔接又不雷同。③原唱诗作为盼盼的自白,感叹天涯地角的距离都不及自己此情之长;和诗则是感叹这凄凉秋夜竟似为她一人而显得特别缓慢,在情感表达上同中见异。(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 24 - 诗歌鉴赏:张诗起句中“残灯”“晓霜”,是天亮时燕子楼内外的景物。用一个“伴”字,将楼外之寒冷与楼内之孤寂联系起来,是为人物的出场作安排。次句正面写盼盼,以人和床作极其强烈的对比,一面是残灯、晓霜相伴的不眠人,一面是有深情回忆的合欢床,深刻地发掘了她的内心世界。后两句写盼盼彻夜失眠,言一夜相思之情的长度,已非天涯地角的距离所能比拟。 白诗前两句也是写盼盼晓起的情景,分别将满床月与满帘霜合写,将被冷与灯残合写,又增添了她拂床的动作。后两句也是写盼盼失眠,但将这位独眠人与住在“张氏旧第”中的其他人进行对比,燕子楼中虽然还有其他人住着,但感到霜月之夜如此漫长的,只有盼盼一人而已。 17.(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曲罢曾教善才服 妆成每被秋娘妒 (3)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1)僮;(2)妆;(3)豫。 18.A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热烈而又粗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豆粒般的雨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文段中并没有使用反复、对偶的修辞手法。 19.答案:①原文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秋雨拟人化,更加形象生动;② - 24 - 原文的句式表达感情更充沛,尤其是感叹句的运用,表达了对秋雨到来的强烈的欣喜之情,更能感染人。(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对比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和修改后的句子,寻找表达的不同点,然后分析二者在修辞、句式、用词上的不同,可分析出表达效果的不同。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且为感叹句,修改后没有了拟人的修辞,没有了感叹,句子变得平实普通,由此即可分析出原句表达效果上的优势。 20.答案:①近处的蛙声 ②迎来了沉静的秋雨(每空2分)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一定要认真分析横线前后的句子,根据语境来推断答案。①处,根据横线前“蝉与蛙叫得更响了,远处的蝉声”以及横线后“一起奏起……”可知,此处应填“近处的蛙声”之类的内容。②处,横线后说“这沉静的秋雨”,以及横线前的“终于”可知,此处应填“迎来了沉静的秋雨”之类的内容。 21.答案:①删去“是”;④删去“寄”或在“希望”后添加“于”;⑧“完好”改为“完整”;⑨删去“约”或删去“多”。(每处1分)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①重复赘余,“即”就是“是”的意思,后面不用再跟“是”。④句式杂糅,应是“希望……”或“寄希望于……”。⑧搭配不当,“完好”一般形容比较具象的东西,不能形成“思想”,此处应该用“完整”。⑨不合逻辑,“约”说明该数字可能大于2 500,也可能小于2 500,与后面的“多”矛盾。 - 24 - 22.答案:关键信息:①国家发布指导意见;②要求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③做好资源统筹工作;④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⑤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5分)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作答本题,应先以句号为基本单位进行信息的概括。第一句包含的重要信息是国家发布指导意见以加快发展青少年冰雪运动;第二句包含的重要信息是做好一切资源统筹工作;第三句包含的重要信息是遴选冰雪运动特色学校;第四句指出未来计划达到的特色学校数量,是对第三句的补充;最后一句侧重表达要把冰雪运动纳入体育课教学内容。然后将重要信息归纳整合并加以概括即可。 23.题目解读:对于多则材料作文,首先需要分析材料间的关系。第一则材料中熊轩昂的话表明高考第一名多出自富裕家庭,“寒门难出贵子”。第二则材料中寒门出身的王心仪考进北大,其《感谢贫穷》的文章表明“寒门亦能出贵子”。材料三则介绍了“问题孩子特训学校”的生源构成,有留守儿童亦有来自大城市条件优越家庭的学生,意在说明家庭条件与学生个人是否能成为贵子没有必然联系。综合三则材料可知,考生需要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家庭条件与个人成才之间的关系。行文时,考生可以写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学生素养更高,更易培养出贵子,也可以写寒门更易出贵子,抑或写家庭环境只是外因,是否能成为“贵子”,还是要看个人努力。注意写作时的身份限制,即“即将参加高考的你”,要在写作过程中写出个人感悟。 素材链接: - 24 - 庞众望:苦难成就自强之路 他叫庞众望,出生在吴桥县庞庄村一个极为不普通的农民家庭。出生之前,家庭已经给他安排好了“命运”。父亲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母亲下肢残疾,常年瘫痪在床……母亲给他取名庞众望,他的出生承载了这个家庭太多的希望。 当其他家庭四五个家长照顾一个孩子的时候,童年的庞众望却扛起了一个家,帮母亲打理家里的一切。当别家的孩子尚在甜甜的梦乡时,小众望已早早起床,扫地、烧水、收拾房间,照顾母亲洗漱、方便、清洗便盆…… 这样的家境下,庞众望选择用微笑面对苦难。“既然苦难选择了你,你可以把背影留给苦难,把笑容交给阳光。”苦难没有打垮他,反而成就了他。2017年高考,庞众望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且通过了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成功考入清华大学。没有显赫的家境,没有琴棋书画的全面发展,但庞众望在最坏的环境中做到了最好。 佳作展台: 唯努力方出贵子 父母都是外交官的熊轩昂考出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的好成绩,让人感叹“朱门大院”好成才,“寒门难出贵子”;家庭贫困的王心仪成功考入北京大学,又给诸多寒门学子带来了信心。其实,过多计较“贵子” - 24 - 们的出身,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公平。熊轩昂的成功,没有必要夸大父母提供的条件;王心仪的逆袭,也并非只得益于贫穷。他们自身的努力,才是成才的关键。什么门更容易出贵子?努力之门方出贵子! 若说家境优越者更易成才,君不见近年来兴起的“问题孩子特训学校”的学生竟然有相当一部分来自大城市条件优越的家庭;若说寒门才出贵子,中国千千万万个家境贫寒的学子,又有多少在困境中成了“王心仪”?外因只能影响个人,却从来都不是个体成败的关键。 印度诗圣泰戈尔出身贵族,接受着良好的教育,拥有着开阔的视野,但让他以一部《吉檀迦利》震撼世界,诺贝尔文学奖的光环加身的,却是他从小便为学习文学、哲学、数学、英语、科学常识等科目所付出的努力,是他不耽于物质,而是以物质为羽翼,飞向那更辽阔的精神世界的博大情怀。中国当代作家莫言自幼饱受贫穷之苦,无粮可食,无书可读,但饥饿并没有麻痹他那颗渴望向上的心。吃野菜萝卜甘之如饴,翻字典亦可陶冶情致,个体的努力向上反倒将苦难转化为未来写作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最终他成为我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贫寒也好,富贵也罢,皆是外力,它们可以成为助力,也可以成为藩篱,只有个人的努力才是成就各自人生的关键。 真正使一个人成为贵子的,并不是家境,而是心境;决定一个人成功的也从来不是物质,而是精神。一个内心强大懂得努力的人,在朱门可以增长见识,提高素养,在寒门也能磨炼品行,激发斗志;而一个不知努力为何物的人,朱门大户也只是促其腐化堕落的酒池肉林,寒门也只是其自甘堕落的借口。美国第一位全球首富约翰·洛克菲勒曾经说过:“即使把我的衣服脱光,再放到杳无人烟的沙漠中,只要有一个商队经过,我又会成为百万富翁。” - 24 - 是否能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是人成才的关键,过于计较难以改变的客观环境,却不去尝试主观努力,未免愚也。 柴郁陵诗言:“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作为即将参加高考的学子,我们应该最能明白:能够让明珠粲然生辉的,并不在于其盛放的盒子珍贵,而在于明珠自身有光耀四方的属性。正如能让我们在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并非父母的光环、自己的吃穿用度,而是那“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韧和“三更眠五更起”的努力。 家庭环境也许是助力,也许是羁绊,唯个人努力,才能打开成为“贵子”的方便之门。 名师点评:开篇以对材料的正反对比引入论述的主题,并进行简单的驳论;再以泰戈尔、莫言的成功进行举例论证,借此阐明家庭条件和“贵子”之间的关系,强调相较家庭条件,个人的努力更重要;最后再次扣题,借柴郁陵的诗进行隐喻,并联系现实生活,点出材料所要求的写作对象,使文章更见文采。 - 24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