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高考】2021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考评特训:单元考(四)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D)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单元考(四)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D)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目前,中国世界遗产总数不仅跃居世界第一,在世界遗产类型上也有了新的突破。2014年,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同意将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此次申报中,大运河分别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道段落和重要遗产点,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共27段,运河相关遗产共计58处,河道总长度1 011千米。它的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国大型系列遗产申报策略的成功。2014年,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遗,更标志着中国申遗工作走向世界,中国取得了跨国合作申遗工作的成功。 在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中国应该怎样继续将世界遗产事业推向深入?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认为,中国整个申遗工作,应该向着有利于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所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展示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追求的方向发展。他说:“实际上,我们一直将向世界展示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这个方针作为我们申遗工作的指南和方向。”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申遗成功并不意味着工作就此结束,更重要的是通过申报,我国要提高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要把申遗作为抓手,以此提高全国对文物作用和意义的认识”。 中国已成为活跃的世界遗产大国,也是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和实践创新的积极参与者。今天,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事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中国也必将会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之路,履行守护全人类精神文明的神圣使命。 (摘编自李思达《守护全人类精神文明 走向繁荣的中国世界遗产事业》) 材料二:文物古迹是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对象,保护的目的是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其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技术的和管理的措施,修缮自然力和人为造成的损伤,制止新的破坏,所有保护措施都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即原真性。 - 20 - 不改变文物原状可以包括保存现状和恢复原状两方面的内容。必须保存现状的对象有:古遗址,特别是尚留有较多人类活动遗迹的地面遗存,经过重大自然灾害后遗留下有研究价值的残损状态或在重大历史事件中被损坏后有纪念价值的残损状态等。对恢复原状的对象也做出了限定,包括文物古迹坍塌、掩埋、污损、荒芜以前的状态,有实物遗存足以证明为原状的少量的缺失部分;虽无实物遗存,但经过科学考证和同期同类实物比较,可以确认为原状的少量缺失的和改变过的构件等。 尽管原真性的概念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总在不断发展,但是我们追求原真性的意义在于我们对遗产本身价值和意义的理解。今天,我们把遗产看作人类共同的财产,我们认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有权力享受文化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遗产。因此,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是客观地、历史地看待和认识遗产,把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所有的历史信息原原本本地传给我们的后代。 (摘编自阮仪三、林林《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 材料三:戈壁风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面临的最强大的敌人。直至1984年敦煌研究院成立初期,在莫高窟参观的游客都需要戴着大檐帽或撑伞,遮挡从窟顶掉落的沙子。《孙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就得掌握其活动规律。为此,敦煌研究院在莫高窟顶部建设了当时最为先进的全自动气象站,完整地捕捉到了风沙活动轨迹,然后采取措施将风沙危害降到最低。 目前,人为因素对敦煌壁画带来的持续性影响主要是数量众多的游客。游客的参观会造成石窟内温度、湿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大幅上升,由二氧化碳和水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引起壁画颜料的变色,为缓解游客参观对敦煌壁画的破坏,敦煌研究院在石窟内安装了二氧化碳和湿度监测、控制设备,实时监控相关数据,一旦某个石窟内的环境超标,监测中心的报警装置就会发出警报。敦煌研究院还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新理念,该理念使游客在数字影院中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欣赏石窟的全部内容,有力地缓解了石窟的压力。 相对于石窟的整体保护而言,科学技术更是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制胜法宝。在进行壁画保护与修复时,要利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壁画进行无损检测,全方位了解石窟中那些肉眼看不见的信息。比如通过仪器的检测和实验室分析,我们了解到各种壁画疾病的主要病因是可溶盐,根本性的解决办法是将这些可溶盐“搬运”出来。文物保护工作者根据病害情况,先是在没有图像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然后将灌浆灌入所需位置,由于灌浆是水性的,在灌注进去后水分会溶解盐分,在干燥的过程中,会被壁画层表面的脱盐板吸引、吸收,盐分就这样从地仗层中“搬运”出来,然后用棉纸去除壁画表面盐分,地仗层的空隙也被灌浆完全填补,这就是在壁画修复中被广泛应用的空鼓灌浆脱盐技术。 经过70年的发展,敦煌壁画保护技术突飞猛进,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壁画文物保护的佼佼者。凭借文物保护技术的发展,莫高窟再次从敦煌走向世界。 - 20 - (摘编自王新春《中国文物保护和研究的典范 莫高窟:凭借科技再次走向世界》)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除了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一外,中国世界遗产类型也处于世界前列,中国不但有大型系列遗产,还有跨国合作遗产。 B.原真性指的是文物古迹的原状,坚持原真性原则不松懈不动摇,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 C.材料三引用《孙子兵法》中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为了说明在保护莫高窟文物过程中防风防沙的必要性。 D.“数字敦煌”能使游客在数字影院中欣赏石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游客多、酸性气体多对壁画产生的破坏。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申遗成功是中国世界遗产事业取得辉煌成绩的有力证明。 B.中国申遗工作的推进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文明内在的精神追求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提高我国对文化遗产的管理水平。 C.敦煌研究院通过全自动气象站,掌握了敦煌莫高窟一带风沙的活动规律,解决了莫高窟文物的最大威胁风沙问题。 D.空鼓灌浆脱盐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可溶盐对敦煌壁画的损害,且对壁画伤害小,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壁画修复中。 3.根据材料二,下列做法符合文物古迹保护的原真性原则的一项是(3分)( ) A.相关部门把出土的周代青铜器擦亮,最大限度地恢复到最亮的状态。 B.晋侯鸟尊出土时尾巴有缺失,修复师做的补配品保留了修复痕迹。 C.山东曲阜孔庙重建早已不复存在的城墙,以保护古迹、重现历史。 D.某地修复古城遗址,用砂浆抹平残缺的城墙,用水泥硬化残损的路面。 4.材料三的语言生动、具体、形象,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世界遗产在申报、保护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 20 -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母亲的灯 刘向东 那灯是泥的 那灯 是在怎样深远的风中 微微的光芒 豆儿一样 除了我谁能望见那灯 我见它端坐于母亲的手掌 一盘大炕 几张小脸儿 任目光和灯光反复端详 夜啊夜啊 多么富裕 寰宇只剩了一盏油灯 于是吹灯也成了乐趣 而吹灯的乐趣 必须分享 “好孩子,别抢 吹了 妈再点上” ……点上 吹了 吹了 点上…… 当我写下这些诗行 我看见母亲粗糙的手 小心地护着她的灯苗儿 像是怕有谁再吹一口 她要为她写诗的儿子照亮儿 哦 母亲的灯 豆儿一样 在我模糊的泪眼中 蔓延生长 我看见茫茫大野全是豆儿了 金黄金黄 金黄金黄的 - 20 - 涌动的乳汁啊 我今生今世用不完的口粮 一九九三年秋 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第一节诗描述的“灯”是泥的,灯光是微弱的,对“灯”形象的勾勒使一个贫穷的家庭呼之欲出。 B.“任目光和灯光反复端详”一句描写得十分传神,将母亲的目光与灯光融合在了一起,画面温馨。 C.“夜啊夜啊 多么富裕/寰宇只剩了一盏油灯”具有一定的反讽意味,反映了那个时代物质的贫瘠。 D.诗歌的第五节转换了时空,写母亲为“我”写诗而小心翼翼地护着灯苗儿,体现了母亲深深的爱。 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人借助“母亲的灯”切入,展开对往事的追忆和复述,其中的细节虽经过提炼,但处理得非常自然。 B.“微微的光芒/豆儿一样”使用比喻手法,形象地写出了灯光的渺小微弱,呼应后面“母亲的灯/豆儿一样”。 C.“几张小脸儿”使用了借代手法,与下面吹灯的乐趣以及“好孩子,别抢/吹了 妈再点上”等内容相照应。 D.全诗围绕“灯”展开叙述和抒情,“灯”在诗中既象征母爱,也象征“我”——需要母亲爱护的孩子。 8.诗人为什么由“灯”联想到“茫茫大野全是豆儿”?(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诗歌以“母亲的灯”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史宁字永和,建康表氏人也。少以军功,拜别将。迁直阁将军、都督,宿卫禁中。寻加 - 20 - 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遂税得马一千五百匹供军。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梁武帝引宁至香磴前,谓之曰:“观卿风表,终至富贵,我当使卿衣锦还乡。”宁答曰:“臣世荷魏恩,位为列将,天长丧乱,本朝倾覆,不能北面逆贼,幸得息肩有道。傥如明诏,欣幸实多。”因涕泣横流,梁武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宁自梁归阙。十二年,转凉州刺史。宁未至而前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乱。诏遣独孤信率兵与宁讨之,宁先至凉州,为陈祸福,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魏废帝元年,复除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初茹茹与魏和亲,后更离叛。寻为突厥所破,杀其主阿那瑰。部落逃逸者,仍奉瑰之子孙,抄掠河右。宁率兵邀击,获瑰子孙二人,并其种落酋长。二年,吐谷浑通使于齐,宁击获之,就拜大将军。宁后遣使诣太祖请事,太祖即以所服冠履衣被及弓箭甲矟等赐宁。谓其使人曰:“为我谢凉州,孤解衣以衣公,推心以委公,公其善始令终,无损功名也。”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及在荆州,颇自奢纵贪浊,不修法度。尝出,有人诉州佐曲法,宁还付被讼者治之。自是有事者不复敢言,声名大损于西州。保定三年,卒于州。谥曰烈。 (节选自《周书·史宁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B.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C.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D.贺拔胜为荆州刺史/宁以本官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值荆蛮骚动/宁先驱平之/因抚慰蛮左/翕然降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拜”指授予官职;“迁”既指晋升官职,也指贬谪;“加”指被授予某种爵位;“除”指免除官职。 B.“蛮”原为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古代华夏族以外的民族,包括蛮夷戎狄,统称蛮夷。 C.“孤”是古代王侯的自称,也用于一方之长的称谓,如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D.“公”既指古代的一种爵位,也可用于对男子的敬称,文中是对男子的敬称。 - 20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史宁作战有方。前刺史宇文仲和作乱,史宁先到凉州,述说利害,不费一兵一卒,攻克凉州;茹茹部落侵犯河西,史宁率兵截击,大获全胜。 B.史宁颇受器重。史宁派使者谒见太祖请示事情,太祖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兵器等赐给史宁,并托使者向史宁表达感激。 C.史宁仕途顺畅。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后来又任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从梁回来后做了凉州刺史,后来因军功拜大将军。 D.史宁晚节不保。晚年在荆州,史宁奢靡放纵、不修法度,曾经把案子交付给被人状告歪曲法律的州佐去处治,他的名声因此受到不良影响。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属魏孝武西迁,东魏遣侯景率众寇荆州,宁随胜奔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有识画,谙兵权,临敌指挥,皆如其策,甚得当时之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史宁是怎样向梁武帝陈情的?请简要说明。(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哀郢二首①(其二) 陆游 荆州十月早梅春,徂岁真同下阪轮②。 天地何心穷壮士?江湖自古著羁臣。 淋漓痛饮长亭暮,慷慨悲歌白发新。 欲吊章华③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 - 20 - 【注】 ①“哀郢”本是屈原《九章》中的篇名,陆游借以为题。郢,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附近。②“徂岁”言岁月流逝。“下阪轮”指下坡的车轮。③章华:指章华台,楚国离宫。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先说荆州十月已是早梅初开的小阳春气候了,接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时光的流逝比作下坡的车轮。 B.颔联紧承首联,由岁月轮转联想到人事代谢,感叹有很多像屈原一样被放逐的人,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 C.颈联意境苍凉而悲壮,抒发了诗人心中那无法排解的报国无门的孤独、怨愤、惆怅、苦闷,深化了颔联的悲情。 D.这首诗首联和尾联皆写景,遥相呼应,思路缜密,结构严谨;中间两联直抒胸臆,感情浓郁,情因景而发,主旨鲜明。 16.诗的尾联勾画了一幅怎样的图画?具有怎样的深刻意蕴?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曾形象地说:“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韩愈则在《师说》中将这种认识直接表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香草作比喻,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地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 (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战争的烟尘铺天盖地的情景,“______________”一句描写了战场上的血迹在寒夜中的颜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走进花港公园,才真正看到了秋天的本色。不是凄凉和萧瑟,不是委顿和枯黄,而是火的色彩,是壮丽和辉煌。枫叶正红。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在微风中抖动着,像一簇簇小火苗,组合成一蓬蓬巨大的红色篝火,在青色和黄色之中熊熊地燃烧着。所有的一切,山石草木,池塘楼阁,仿佛全被燃着。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北京香山看到的红叶,那是满山遍野的火焰,把秋天燃烧得一片通红。我曾经惊喜得失声叫起来。此刻,面对着西子湖畔的如火红枫, - 20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却也身心为之一振。香山红叶是一种黄栌的树叶,远看红得轰轰烈烈,近看也不免有一种枯萎的感觉。红枫就不一样了,远眺近看,②____________________。红枫,是我心目中最美的植物之一,在秋天的西子湖畔,它们用自己鲜艳的色彩,向世界透露着生命的亮色,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依然有绿。不仅是苍松翠柏,更多的是许多貌不出众的常青树木:樟、桂、黄杨、冬青……在落叶遍地的湖畔沉着地吐着绿,这是苍劲的深绿,是墨绿。最远处是一片水杉树,肃立在青沉沉的山脚下,像古人笔下的水墨画。倘若,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此时的绿,应该说是庄重的,是深厚的,它使人想起人到中年以后的那种稳重和成熟……然而它们还是紧紧依偎着枝干,在湖畔展现出另一番更为激励人心的景象,谁能说这是衰亡和委顿呢? (赵丽宏《西湖秋意》) 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比拟、比喻、排比 B.比拟、比喻、反问 C.对偶、借代、通感 D.对偶、借代、夸张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假如,西子湖畔春天的绿,给人清新妩媚的感觉,那么庄重、深厚应该说是此时的绿给人的感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虽然中国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首屈一指,但在引导孩子参与体育、爱好体育这件事情上,大概还需要唤起更多共识。②用体育陪伴孩子的成长,养成可以相伴终生的锻炼,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长的责任。③但是,在青少年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问题上,家长显然还存在缺位的现象。④ - 20 - 根据调研表明,我国目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比例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⑤不能过严地苛求家长都把孩子培养成专业运动员,毕竟职业运动员的培养是金字塔形的结构。⑥但应当认识到的是,引导孩子参与体育运动,也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这不仅是给孩子一个健康体格,更是培养孩子拥有健全人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阅读下面的文字,筛选出我国区块链发展的三个优势,每个优势均不超过12个字。(5分) 2017年、2018年我国公开的区块链专利数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2019年上半年,我国公开的区块链专利数量为3 547项,已超2018年公开的全年专利总量2 435项。在我国,截至2019年上半年,区块链初创期项目融资轮次占比仍高达88.06%。与此同时,国内资本市场正在显现出理性。从2015年开始,中国区块链领域的战略投资的占比逐渐增加,从低于10%增长到2018年的24.38%。随着区块链政策的不断落地,行业发展的愈加成熟及教育资源的持续增加,我国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将会日趋完善,逐渐缓解供需失衡的情况。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一种叫苍鹭的鸟,它的捕食方法很奇特,每当它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先捉一些小虫投放到水里,引来一些鱼,但它并不急于捕捉,而是等鱼儿扎成堆之后,只吃一些游过它身边的鱼,吃饱后便会静悄悄地飞走,不留一点痕迹,因为苍鹭不想让鱼儿留意到自己,以便于以后更好地捉鱼。科学家们也曾做过苍鹭的实验:把一只喂饱了的苍鹭放在一个水池里,并放许多小鱼在里面,苍鹭会想方设法地离开。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 20 - 单元考(四) 优化重组单元测评卷(D) 1.D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项,“中国世界遗产类型也处于世界前列”于文无据,原文说的是“在世界遗产类型上也有了新的突破”。B项,从原文中的“尽管原真性的概念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中总在不断发展”可知,原真性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所以对原真性原则的坚持并非不可动摇。C项,“是为了说明在保护莫高窟文物过程中防风防沙的必要性”错,引用《孙子兵法》中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就得掌握其活动规律”。 2.C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决了莫高窟文物的最大威胁风沙问题”错,原文说的是“然后采取措施将风沙危害降到最低”。 3.B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项中的做法抹杀了时间痕迹,一味求新,严重损害文物的历史、艺术价值。C项中的“重建”可说明城墙不是少量缺失。D项属于典型的破坏性修复。 4.答案:①将戈壁风沙比喻成敌人,生动地点出了风沙对敦煌文物的危害,“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 - 20 - ,又表明了治理风沙的态度和决心。②把科学技术比喻成“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制胜法宝”,形象地表明了科技在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中的作用。③“将这些可溶盐‘搬运’出来”,用“搬运”一词来解释复杂的空鼓灌浆脱盐技术,表达更形象,便于读者理解。(每点1分,答出3点得满分,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材料三语言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作答时要先找出材料三中体现这些语言特点的内容,然后进行具体分析。通读语段,这些特点在第一段和第三段的一些句子中表现明显,比如“戈壁风沙是莫高窟文物保护面临的最强大的敌人”“要彻底消灭这千年强敌”“科学技术更是敦煌壁画保护与修复的制胜法宝”等句使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这些可溶盐‘搬运’出来”等句用简明易懂的词语解释复杂的科学技术。根据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①政府重视世界遗产申报,中国申遗工作非常积极,并取得了辉煌的成绩;②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时与国际接轨,在修缮过程中追求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③保护修复世界遗产的手段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注重结合高新科技,发展文物保护技术。(每点2分) 6.B 本题考查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联系上文可知,这里的“目光”应是孩子们的,不是母亲的。 7.C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几张小脸儿”没有使用借代手法。 - 20 - 8.答案:油灯灯光和豆儿金黄的颜色相似;豆汁与乳汁相似,以豆汁象征伟大的母爱。(每点2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形象的能力。由“灯”联想到“茫茫大野全是豆儿”,首先就要分析“灯”与“豆儿”二者的相似处,再根据原文“金黄金黄 金黄金黄的/涌动的乳汁啊/我今生今世用不完的口粮”,结合诗歌的主题,便不难得出答案。 9.答案:统领全诗,全诗围绕着“母亲的灯”展开,以此为标题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抒情对象;将“灯”这一意象与“母亲”结合在一起,写母亲如“灯”一样照亮、守护自己的人生,有利于表达诗歌歌颂母爱的主旨。(每点3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标题作用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内容、主旨等角度分析诗歌标题的作用。诗歌全篇都在写“母亲的灯”,因此“母亲的灯”直接点明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抒情对象,起到了统领全诗的作用。另外,“灯”的作用是照明,诗歌将“母亲”与“灯”结合在一起,意在说明“母亲”对于自己的人生如“灯”一般,起到了温暖、守护的作用,因此以“母亲的灯”为标题有利于表达主旨。 10.D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尤其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注意事件的层次性和句意联系的紧密性。“为胜军司”“率步骑一千”“随胜之部”都是“宁”发出的动作,所以“率”“随”前应断开,故排除A、B两项。“抚慰”的对象是“蛮左”,中间不应断开,故排除C项。 11.A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除” - 20 - 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12.A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可采用题文对照的方式,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内容相对照,从而发现不对应的地方。A项,“不费一兵一卒”错,原文中说的是“城中吏民皆相率降附”,而“仲和仍据城不下,寻亦克之”。 13.答案:(1)适逢魏孝武帝向西迁移,东魏派侯景率军入侵荆州,史宁跟随贺拔胜逃奔至梁。 (2)史宁有见识谋略,熟悉用兵的权谋,临敌指挥,都像他策划的那样,很得当时人的称誉。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1)关键词“属”(适逢)、“寇”(入侵)、“奔”(逃奔)各1分,句子大意1分;(2)关键词“识画”(见识谋略)、“谙”(熟悉)、“兵权”(用兵的权谋)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答案:表明自己受魏朝的恩典;阐述魏朝遭遇的不幸;表达对梁武帝提供栖身之地的感激。(每点1分)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以“梁武帝”为关键词回到原文寻找对应信息,可以发现史宁在梁武帝表示要使他衣锦还乡时说了一段话,“臣世荷魏恩……欣幸实多”,使梁武帝为之动容,理解这段话,即可归纳出答案。 参考译文: - 20 - 史宁字永和,是建康表氏人。史宁年少时凭借军功,官拜别将。升任直阁将军、都督,值宿守卫宫廷。不久被加授持节、征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贺拔胜做荆州刺史时,史宁以本官职衔任贺拔胜军司,率领步军骑兵一千人,跟随贺拔胜到达衙署。碰上荆蛮骚乱,史宁作为先锋平定骚乱。于是抚慰蛮人,蛮人全部投降归附,结果征得一千五百匹马以供军用。适逢魏孝武帝向西迁移,东魏派侯景率军入侵荆州,史宁跟随贺拔胜逃奔至梁。梁武帝引着史宁到香磴前,对他说:“观看你的风度仪表,最终会获得富贵,我当使你衣锦还乡。”史宁回答道:“臣世代蒙受魏的恩典,在位担任列将,老天滋长丧乱,本朝遭到颠覆,我不能向北面迎击贼人,幸而能有地方栖身。倘如您所说,我感到欣喜庆幸的实在太多。”于是流泪哭泣,泪水横流,梁武帝为之动容。大统二年,史宁自梁归朝。十二年,史宁改任凉州刺史。史宁未到而前刺史宇文仲和占据州城作乱。朝廷下诏派独孤信率兵与史宁讨伐仲和,史宁先到凉州,向官吏百姓陈说祸福,城中官吏百姓都相继投降归附。仲和仍然据守城池不降,不久也被攻克。魏废帝元年,复任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刺史。起初茹茹与魏议和结为姻亲,后来又离心背叛。不久被突厥打败,突厥杀掉了茹茹君主阿那瑰。茹茹部落逃散的人,仍然拥奉阿那瑰的子孙,掠夺河西。史宁率兵半路阻击,抓获了阿那瑰的子孙二人,连同他们种族部落的酋长。二年,吐谷浑与齐互通使节,史宁攻击抓获了吐谷浑的使臣,便被封为大将军。史宁后来派使者谒见太祖请示事情,太祖就把自己所用的帽子、鞋子、衣服、被褥及弓箭、甲胄、长矛等赐给史宁。对史宁的使者说:“替我感谢史公,我解下衣服来给他穿,真心地委托他,他可要善始善终,不要损坏功名。” - 20 - 史宁有见识谋略,熟悉用兵的权谋,临敌指挥,都像他策划的那样,很得当时人的称誉。等到在荆州,史宁很是奢靡放纵、贪婪卑劣,不修法度。曾经外出,有人状告州佐歪曲法律,史宁还是把案子交付被告的州佐去处治。自此有事情的人不再敢说话,史宁的名声在西州大大受到损坏。保定三年,史宁在荆州去世。谥号烈。 15.B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及表达技巧的能力。“但也认为天地不会困住有壮志的人”理解有误,诗歌中的“天地何心穷壮士”是一个问句,是在质问天地,为什么要让壮士困厄。 16.答案:尾联勾画出一幅荆榛满地、霜露侵入的废城的惨淡景象。(2分)意蕴:尾联上下两句通过郢都古今盛衰的强烈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2分)尾联借景抒情,眼前之景的惨淡透露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孤独与苦闷。(2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是一首借古咏怀诗。首尾两联写景,中间两联抒情,情因景而发。首联由眼前季节、景物的转换,生发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这是一个胸怀大志、迫切要求报国效命的志士的感慨,诗人在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认识中包含着对人事代谢的思索。颔联由对屈原的怀想而抒发对古往今来仁人志士壮志难酬的愤慨,这是伤古,又是悼今。这种愤慨非淋漓痛饮不能排遣,非慷慨悲歌无以发泄。颈联正表达了这种感情。这种心情只有泽畔行吟的屈原可以与之相通。但眼前却是“欲吊章华无处问,废城霜露湿荆榛”。尾联勾画出一种荆榛满地、霜露侵入的惨淡景象,深深印在诗人心上,也引发读者沉思。 - 20 - 17.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2)既替余以蕙纟襄兮 又申之以揽茝 (3)黑云压城城欲摧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2)蕙,纟襄,茝;(3)燕,脂。 18.B 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那一瓣瓣红五星般的叶片”是比喻;“在秋风里吟诵着一首美丽的抒情诗”是比拟;“谁能说这是衰亡和委顿呢?”是反问。 19.答案:使用“倘若”使文章更加文雅,而且与整篇文章语体风格相符;(2分)把“庄重、深厚”分开说更能突出秋天绿色的特点,读起来也更加流畅、活泼,节奏分明,铿锵有力。(2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注意找出二者表达上的不同,然后从语体、内容、语言形式等角度进行分析,组织答案。 20.答案:①虽没有在香山时的那种惊喜 ②都一样生机盎然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第①空可根据“我不禁想起了不久前在……失声叫起来”及“却也身心为之一振”可以得出答案,第②空可根据上文对香山红叶“远看”“近看”的描写及“红枫就不一样了”得出答案。 21.答案:①把“虽然”放到“中国家长”后面 ②在“锻炼”后加上“习惯” ④删掉“根据” ⑤删掉“过严地” 解析:本题考查修改病句的能力。句① - 20 - 主语前后一致,关联词应当放在后面。句②缺少宾语,应在“锻炼”后加上“习惯”。句④句式杂糅,应删掉“根据”。句⑤“苛求”意为过严地要求,应删去“过严地”。 22.答案:我国区块链发展①技术储备丰富;②资本支持力度大;③人才供需失衡将得以缓解。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注意根据标点符号及关键词句分层概括。前两句为一层,根据“专利数量连续两年蝉联全球第一”和列举的专利数量可概括出“技术储备丰富”;第三至五句为一层,根据“项目融资轮次占比”“中国区块链领域的战略投资的占比逐渐增加”等可概括出“资本支持力度大”;最后一句为一层,根据“我国区块链人才培养体系将会日趋完善,逐渐缓解供需失衡的情况”等可概括出“人才供需失衡将得以缓解”。 23.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的主要内容是苍鹭如何捕鱼:首先,捉小虫放到水里引鱼;然后,等鱼扎成堆之后只吃身边的鱼;最后,吃饱后悄悄地飞走。材料最后还补充了一个实验——把喂饱的苍鹭放到鱼池里,它会设法离开。因此立意时可抓住苍鹭捕食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征和实验结果对人的启发,进行思考分析,提出观点。 作文立意:①苍鹭捉小虫引鱼——做事要善于思考,懂得利用条件。②苍鹭不急于捕食——做事要稳重,不急于求成。③苍鹭吃饱后便悄悄离开及喂饱的苍鹭设法离开鱼池——把眼光放长远、不贪婪。 参考素材: - 20 - 一个小镇盛产柿子,镇上有这样一条规矩:每年到丰收的时候,留一点柿子在树上,即使熟透了也不摘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那都是留给喜鹊的食物。因为有一年冬天特别冷,喜鹊找不到食物都被冻死了,想不到春天来了,虫子泛滥成灾,但是已经没有喜鹊来捉虫子吃了,结果导致那一年柿子颗粒无收。从此当地就定下了这条规矩。 佳作展台: 万物共存之源 苍鹭捕食,不急于一时,也不贪吃、贪占,苍鹭的捕鱼之道不仅是它的生存之道,也是群鱼可以长期生存繁衍的原因之一。这让我看到苍鹭的智慧:可持续发展才是共存之道。 古人语:“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获兽,明年无兽。”这句话说明,要掌握好做事的“度”,必须谋求事物的可持续发展。 给生命以生机,还自然以自在。这与我国古代先贤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不谋而合。《逸周书》载:“春三月,山林不登斧。”《寡人之于国也》载:“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些都体现了共生、共融、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到现在,这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更加成熟普遍,它已不仅仅体现在朴素的自然生态领域,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比如我国的“一带一路” - 20 - 倡议带动东亚、南亚、中亚、西亚、独联体、中东欧等60多个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共同发展,这一举措为新时期世界走向共荣带来了中国方案,还为全球可持续发展增添了新动力,提供了新平台。可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反之,如果苍鹭猎食时不计后果,只图一时之欲,一有鱼儿就扑过去吃,就不会有更多的鱼游向它。如果我们在开发利用资源时,贪心求多,把山上的树木砍伐完了,把地下的矿藏发掘完了,我们的后代还能有资源可以用吗?如果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只考虑眼前,看不到未来,就不会获得长久发展。 现实一次次告诉我们:没有三思而后行,没有可持续发展的智慧,最终都会失败。只有抓住可持续发展的共存之道,才能走得更久,走得更远! 名师点评:文章紧扣材料,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然后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从正面列举“一路一带”倡议的事例论述其重要性,然后从反面论证不实行可持续发展的危害,最后扣题结文。全文中心突出,论证缜密,紧扣时代的脉搏。 - 2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