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文体创新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作文写作:文体创新

考纲解读 ‎《考试大纲》对“写作”的要求是“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这说明记叙文(包括散文、小说)、议论文、抒情文和说明文都是高考考查的文体范围。但从高考考查和考场写作实际情况来看,记叙文和议论文写作是重头戏。‎ 高考中常见的是记叙文、议论文、散文。‎ 把握记叙文的基本规范 ‎ 记叙文写作侧重写人记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即通过精心选择的典型事例,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铺展精彩动人的生活画面,揭示生活真谛和人生哲理,力求达到以形动人,以情感人。‎ 要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是由若干具有时间延续、因果联系的事件构成的。一种感情,凝聚着一个故事。感情的来由、成因或认识内容,绝不会是抽象的,在文中也不应以抽象的形式作交代或说明;而是要付诸事实,付诸引起你某种感情的那个或那些客观外界的刺激或主观上的生理心理状况,也就是要用事实说话,把你感情(包括文中人物感情)的来龙去脉写清写深。总之,写记叙文,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要有一两个曲折。巧意营造出文章的曲折(波澜起伏)之美是记叙文写作成功的关键。‎ 一是抑扬法,是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转,出乎读者意料,从而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 二是突转法,编故事时,故意顺着某个方面发展下去,层层递进,直到情节高潮时,笔锋突转,来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顿起波澜,一下子把读者带到意想不到的境界。‎ 三是悬念法,是引起读者急切期待心理的一种艺术手段,运用这种方法,往往是把正在发展的主要情节或尖锐的矛盾冲突阻遏一下,暂时不把情节发展的结局告诉读者,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心理。‎ 四是误会法,社会生活充满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生活;人与人之间也充满矛盾,矛盾的产生有多种,其中也有因误会产生的。误会法运用得好,不但能在大开大阖的情节中使人物性格鲜明地凸现出来,而且能使文章在情节结构上跌宕多姿,魅力无穷。‎ 典例一:(2017·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K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伯父的知青岁月 ‎  “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 ‎     每次去伯父家,总是听到这首他翻来覆去播放的歌。我曾戏谑地说这是他的“家歌”。‎ ‎     伯父曾经是个知青,他人生最宝贵的七年献给了千里之外的北大荒。黑土地的滋养,让伯父有了红黑的面庞;凛冽的朔风,塑造了伯父挺拔的形象。‎ 但他却很少谈超自己的知青岁月。‎ 是往事不堪回首,还是想刻意抹掉时间的屐痕?是看淡了春花秋月,还是“别梦依稀咒逝川”?‎ 伯父离开天津的时候只有十七岁。十七岁,正是做梦的季节。我不知道,那个时候伯父都做过怎样的梦。也许是上大学在自己喜欢的电子专业领域有所造诣,最终成为这一领域的翘楚;也许是参了军在绿色的海洋里千淘万漉被打造成铁骨铮铮的硬汉,最终成为跃马扬鞭的将军;最起码是进了自己最喜欢的电子仪表厂,每天能在最新款式的机床前,用自己的妙手为人类奉献出精美的产品。可是,一切都成了也许,他只能在亲人的挥手与眼泪中,离开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 ‎     “你落泪了吗?你挥手了吗?”对我的问题,伯父没有做过正面的回答。‎ ‎     他说,在时代的大潮面前,个人是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的。人能掌控的,唯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我听不懂。他说,将来你会明白的。‎ ‎     后来看了一些关于知青运动的书籍,了解到在那个极度畸形的时代,作为生命个体的孱弱、脆弱与无奈,也了解到有所追求的理想主义者在那个时代是如何潜下心去,为自己将来可能的起飞贮备能量。苦练助跑起飞的本领的。聂卫平、姜昆、粱晓声,还有习近平、李克强、王岐山……皆是如此。‎ ‎     伯父的知青岁月是艰苦的、单调的,唯一的温暖与寄托是他带去的几十本教材。他是知青里的另类,曾被称为“书呆子”,但就是靠了这几十本书,他度过了人生最冲动而又不能冲动的七年。“每天下工后,就是读书。”说这话的时候伯父很平淡,但我能想象得出,在黯淡的灯光下,伯父的投入与忘我,兴奋与不甘……‎ ‎     伯父成了“文革”后的首批大学生,退休前是一家国企的总工程师。现在退而不休,继续发挥着余热。‎ ‎     “人能掌控的,唯有自己的理想与追求。”经过高三一年的炼狱,我想,我应该彻底理解了伯父的话。‎ ‎   【点评】‎ 作文对伯父一生的经历做了合理的取舍与剪裁,重点写了伯父去北大荒时的心理活动,以及他到北大荒后刻苦读书的事。离津时的心理活动,读书的画面,是通过“我”的想象呈现的,属于虚写;伯父的其他言行。则属于实写。开篇引用歌词,很自然地引出了伯父的知青身份,以及伯父对知青生活的特殊情感;知青中有取得杰出成就者的案例,选例恰当,与作文主要内容实现了“无缝对接”,意在强调突出命运是靠自己把握的这个中心;结尾联系自己的高三学习生活,巧妙地点明了“重读”的重要性。‎ ‎【解析】‎ 该作文题从考生十八岁步入成人的年龄特点出发,关注传统文化的代际传承及人文素养的培育提升,引导考生展开联想与思考,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与见解。‎ ‎  2.立意角度丰富。“长辈”既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其他年长亲人或老师等。依据材料,考生可以通过长辈的人生经历重新思考过去的时代与历史,思考家族传统和民族传统方面的文化积淀,思考长辈的人生智慧和经验教训,也可以在长幼互动关系中,以长辈为镜鉴重新发现与认识自我,从“我”的视角观照长辈在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上的进步与成熟……立意角度多元,可叙可议,便于各层次考生发挥个性特长。‎ ‎  3.富有思辨性。写长辈、写日常生活很容易入手,但以“十八岁成人”的眼光来重新思考,在思想碰撞中触摸灵魂,则需要考生处理好感性生活与理性思考的关系,需要处理好表象与本质的关系,需要思考延续传统与突破传统的关系,需要思考传统中核心价值的恒定与时代变化的关系……要写出深度与个性,就要具备处理这一系列辨证关系的理性思考能力。‎ 要有一两处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即是指对有典型意义的人物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或是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形态动作、脸部表情,或是事情发展过程中具有特定氛围的某个场面,等等。‎ 典例二:(2017·新课标1卷)‎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月河镇的一天 广东考生 五月的月河镇已进入暖春,依旧是白墙青瓦老房子在晨光中透露着岁月抹不去的韵味,石板桥下的小河向东流去,像一条丝带环绕着月河镇。‎ 市集上传来的叫卖声,声声入耳,各类早餐的香味牵动着早起赶集者那疲惫的胃。“滋滋”,食物在油锅里翻身,发出阵阵声响,那是杂菜香煎包,早餐的必备。“咕噜咕噜”,文火上的瓷煲里是滚着新鲜鱼片的白粥。加入几撮姜丝,洒上几粒细盐,入口满满是鱼香味。‎ 镇上的人谁都认识谁,生得俊秀的小孩儿总被相识的阿姨们塞给各类早餐,“拿着吧,小心别饿着。”这是月河镇日常的交流,人情在早上的晨光中尽情地表现出和谐友爱。‎ 中午,太阳渐渐高升。每家每户的厨房都准备了各式各样的食材,自家后院种的各种蔬菜都会在这里变样。切片,切丝,腌制,下锅,翻炒,调味,收汁,上盘。‎ 每到这时候,香气又再一次散满整个小镇。门前的大黄狗都张开了口,馋得深深吸一口。嗯,有宫保鸡丁,清蒸鲈鱼,鱼香茄子,啊,还有那甜酸猪蹄。‎ 家里的小孩这时都会帮忙摆碗筷,等着菜肴上桌,迫不及待地对家里的长辈说一句“起筷吧”,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着碗里的还望者锅里的,满脑子都在想怎样吃得最多最好吃的。‎ 下午,烈日当空。镇里的人们躲在家里凉快。有些老人坐在树下的藤椅上,听着那收音机里咿呀咿呀的京剧,不成调地跟着哼唱,不时点点头,挥挥手,想象自己便是那剧中的人物,收复江山,气若江河。小孙子尚不懂事,摇着老人的手臂问道:“姥爷,这是什么调子?”老人笑嘻嘻地道:“小滑头,这是京剧,咱们国家的国粹。”小孙子又问:“什么是国粹,可以吃吗?”天真烂漫的样子引得老人大笑,“国粹是国家的宝贝,不能吃。”“但能听对不对?那我以后去学,学了唱给姥爷听好不好?”小孙子的一番话让老人十分暖心,抱在怀里连声称好。‎ 晚饭后,作为娱乐活动的广场舞在小镇的中心广场开展了起来。相识的人们聚成一片跟着节拍舞动了起来。无论男女老少,都在展示着自己的舞姿,引得他人喝彩。‎ 刚好是十五,天空中挂着一轮满月,有人家在院子里摆上一张桌子,拿出自家酿的米酒,扇着蒲扇,赏着月色。有文化的人脱口而出一句诗,十分应景。‎ 夜色渐深,小镇又将恢复宁静,月河镇的人们在睡梦中等待着新的一天。‎ 亲爱的外国朋友,你愿意来月河镇一游吗?它,一定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解析】‎ ‎2017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5月份的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大处着眼,12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GDP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写作要求中,“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也是命题的核心所在。它既是“任务驱动”的指令,也是“具体思辨”的语境。这里,作为写作预设对象的“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读懂”可理解为从茫然无知到初步了解,也可理解为从不全面到更全面的了解,而如何理解并落实“帮助”,则与预设的读者类型相关,也会影响立意的深度、写作的难度。‎ 此外,命题要求明确文体,而不限制考生写作的文体,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 记叙文文体鲜明要点 要写出“文体特征明晰”的记叙文,需要从以下三个角度入手。‎ 写人要描细节 ‎1.内心独白直抒心理 就是自己对自己讲的无声的话。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会对自己讲不同的话,这不同的话就能反映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把特定状态下自己对自己讲的话详尽细致地描写下来就能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注意在内心独白之前应加上“想”“心说”等提示语。‎ 典例三: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一位同学考完试后担心自己不及格的紧张心理。不少于80字。‎ ‎【答案】‎ 参考示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解析】‎ 人在极度紧张的状态下,眼前或耳边会有虚幻的画面或声音,其内容往往是自己最怕看到或听到的,把这些详细地描绘下来,就能十分准确地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进行幻觉描写前也要用一些提示语,如:似乎看见,仿佛听到等。‎ 典例四:运用幻觉描写,写出一位同学考完试后担心自己不及格的紧张心理。80字左右。‎ ‎【答案】‎ 参考示例:我好像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首先是幻觉描写的手法,其次是心理描写,再次是担心自己不及格,三点缺一不可。‎ ‎3.环境描写烘托心理 一个人在不同的心情时看相同的景物,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因为人对使自己心灵产生感应的事物特别敏感,因此人的眼睛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景物,并伴随着强烈的主观感受。在紧张的状态下,人会焦虑、烦躁,因而对声音、光线会产生与平时不同的感受。把这些经过眼睛选择过的在特定感受笼罩下的景物描写下来就能充分地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 典例五: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加入恰当的环境描写语句,以符合人物心理。‎ ‎_______________只听见“沙沙”的发试卷的声音,“哗啦!”我的心随之猛跳了一下,一个同学不小心把书碰到了地下。同桌的试卷已发下来了,72分,看着同桌哭丧的脸,我不由得心里直打鼓。‎ ‎【答案】‎ 参考示例:天阴沉沉的,不时刮来阵阵冷风。风刮到我身上,我就不由自主地打颤。教室里静悄悄的,‎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用恰当的环境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写出考场的紧张气氛即可。‎ ‎4.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衬托心理 语言、动作、神态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通过它们向外界传达。人在紧张的状态下他(她)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就会扭曲,就会与平时不同。写作时只要抓住这些细微的不同,就能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紧张的内心世界。‎ 典例六:根据语境,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来展现没有考好的心理状态。‎ ‎【答案】‎ ‎ 【解析】‎ 这一题目的要求比较综合,语言、动作、神态都要用上,表现的是人物没有考好的心理状态。‎ 叙事应有波澜 文有波澜,就能摇曳生姿。达到这种效果的方法有以下7点。‎ 设一个突转 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笔锋陡然一转,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将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用此方法构思情节,在结构上可形成奇峰突起、江河陡转之势。如《项链》《最后的常春藤叶》都使用了这种技巧。‎ 典例七:试着在下文的结尾处补写情节,让其突转。‎ 让 座 我站在无轨电车里,身旁有个老大娘,两只手扶着椅背也是站着。旁边的座位上却大模大样地坐着一个小伙子。他使劲盯着窗外,仿佛生平头一回见到这辆无轨电车沿途经过的街道似的。‎ 我开口对老大娘说话了,其实是说给那个麻木不仁的小伙子听的。‎ ‎“唉,现在的年轻人可真缺乏教养!”‎ ‎“说得是啊,说得是啊,”老大娘点了点头,“就是没有教养嘛!”‎ ‎“学校里是怎样教他们的!”‎ ‎“说得就是嘛,学校里是怎么教他们的!”老大娘同意我的说法。‎ ‎“大概他们的父母也是这种没教养的人。”我瞪着那小伙子说,可他却无动于衷。‎ ‎“有什么样的爸爸,就有什么样的儿子。”老大娘叹着气说。‎ ‎“真不像话!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坐着,却让老太太站在那里!”我的声音已经很高了。老大娘一会儿看着我,一会儿又看着那个小伙子。‎ ‎“喂,你这小青年,”我终于忍不住碰他的肩膀,“说的就是你哪,还不给老人让座!”‎ ‎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结尾处补写情节,训练的是结尾的出人意料,只要符合这一点就可以了。‎ 留一点悬念 扣人心弦的悬念可使读者产生追根究底的阅读冲动,收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神奇的构思效果。如“先闻其声后见其人”“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切都在情理之中,一切又都在意料之外”,等等,都会让读者产生一种非看下去不可的强烈冲动,从而获得引人入胜的效果。‎ 典例八:请续写下面的结尾,补写出“只借一美元”的原因。‎ 只借一美元 一位穿着讲究的人走进一家银行,来到贷款部前,举止得体地坐下来。‎ ‎“先生,您有什么事需要我们服务吗?”贷款部经理一边打量着来者,一边热情地问道。‎ ‎“我想借点钱!”富豪回答。“可以,您想借多少呢?”“一美元。”“一美元?只借一美元?”贷款部经理惊诧地看着他。“是的,我只需要借一美元。可以吗?”“当然,只要有担保,借多少都是可以的。”经理彬彬有礼地说。“好吧。”那人从皮包里取出一沓股票、债券放在桌上:“这些票据做担保可以吗?”‎ 经理清点之后说:“先生,总共50万美元,做担保足够了。不过……先生,您真的只借一美元吗?”‎ ‎“是的。”富豪不动声色地回答。经理干脆地说:“好吧,请办理手续。年息6%,只要您付出6%的利息,一年后我们便把这50万美元的股票、债券都还给您。”“谢谢!”富豪办完手续后,从容离去。‎ 一直在一旁观望的银行行长怎么也不明白,一个拥有50万美元的人,怎么会跑到银行来借一美元呢?于是,他追了上去,大惑不解地问这位富豪:“对不起,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这实在弄不懂,您拥有50万美元的家当,为什么还要借一美元呢?”‎ ‎“好吧,我可以把实情告诉你, _______________ ‎ ‎【答案】‎ ‎【解析】‎ 留悬念也称留白,主要是不给出明确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反常一下行为 利用人的反常言行设悬念,使读者产生急于了解导致这种反常言行的原因的期待心理。‎ 典例九:请在短文的横线处插入必要的情节,使文章构成悬念。‎ 清晨,无事的我漫步在大街上,感觉到很冷。‎ 前天,市里下令:无论在哪一个角落里所张贴的种种广告单、宣传单等,统统都要清除干净。因此,市里所有的清洁工都出动,开始全面清洁这个本来就很美丽的城市。‎ 我看见漫天大雪中,一帮清洁工在忙碌着。‎ 无意间,我发现对面的一堵光滑的墙上贴了几张宣传单之类的纸,一位年老的女清洁工正在那里小心翼翼地撕着那些纸。看来,那些纸很难撕尽,那位女清洁工用蘸过水的刷子在那些纸上刷了刷,然后再用手细心地撕。‎ 她很认真,连续清除了好几张纸。‎ 她又走到另一张跟前。‎ 但是,_______________ ‎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我奇怪。‎ 只见她专心看了一会儿,便缓缓离开了那张纸,没有清除它。‎ 为什么不清除它?她忘了市里的规定吗?‎ 一串串的疑问在我脑中浮起。‎ 那好吧,我倒要过去看个究竟,我想。‎ 我正要起步,却见另一个瘦小的女清洁工走近那张纸。她的举动竟和那个老清洁工一模一样:举起右手,定格在空中;微微地摇了摇头;专心地看一会儿,缓缓地离开。‎ 我更加疑惑了,下定决心去看看。‎ 过了马路,我来到那堵墙前面。_______________ ‎ 疑窦冰释,我终于明白了一切。‎ 雪花还如鹅毛般飘飞,但我不再觉得冷了……‎ ‎【答案】‎ 参考示例:我看到,她的右手举起来,那只手却停在了空中,似乎定格了。又见她身子往墙面靠近了些。接着,我又看见她微微地摇了摇头。‎ 映入我眼帘的,是一张寻人启事。那上面写着:赵洁,女,14岁……‎ ‎【解析】‎ 利用人的反常行为,设置一些悬念,使后面的情节更为合理。‎ ‎(四)布一个误会 误会法就是使作品中的人物一方误会另一方或双方相互误会,从而引起矛盾,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手法。误会往往表现为人物不了解事实真相,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判断为另一种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文章常对误会作必要的渲染和强调,其结局,一般是情节陡转,误会解除,有时也可能是误会加剧。‎ 典例十:请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写出恰当的一句话,增加故事情节波折。‎ 新学期伊始,我们高年级学生去车站迎接新同学。我见一小女生站在一个大箱子旁不知所措,便主动上前帮她提起箱子。不料箱子似乎重逾千斤,我又不好意思放下箱子,只好勉力支撑。‎ 才走了几步,那女生便对我说:_______________ ‎ 我一听此言,登时怒从心头起,放下箱子,怒视着她。那女生愣了几秒钟,才满脸通红地指着箱子的底部对我说:“我指的是轮子。”‎ ‎【答案】‎ 参考示例:“背不动就滚吧!”‎ ‎【解析】‎ 利用语言的歧义,设置一些合理的误会,增强情节的合理性。‎ 用一点抑扬 ‎“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抑扬通常是正说从反说开始,或反说从正说开始,侧重于其中的某一方面,以达到引人注目、突出要点的目的。以抑显扬,则扬得更高;以扬垫抑,则抑得更深。有抑有扬,作品就会曲折跌宕,波澜起伏。‎ 抑扬一般可分为先扬后抑、先抑后扬、扬中有抑、抑中有扬、明扬实抑等多种方式。在运用抑扬这一艺术手法时,一定要顾及所描述对象内在和外在特征,注意抑扬的比重,使抑扬相互衬托,相得益彰。‎ 典例十一:请在语段的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要讲究抑扬变化。‎ 妈妈有次出差买了一件靓丽得有点让我瞠目的衣裳,不过这件衣服让她年轻至少十岁。妈妈好像也发现了这惊人的效果,于是在客厅左摇右摆,在我面前晃来晃去。‎ ‎“妈,您不累,我的眼可累啊。求求您,坐下歇息,怎样?”‎ ‎“儿子,那你说说妈这件衣裳好不好看?真心话。”“真心话是么?我送您一个字:靓;两个字:真靓;三个字:超级靓。”我对着她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如是说。‎ 妈妈两眼放光,捧着我的脸说:“眼光不错,很有审美观点。”这时候爸爸回来了,妈妈满脸兴奋地迎上去:“德子(爸爸的乳名),本夫人的衣裳如何?”‎ 爸爸懒懒地眨了眨眼:“_______________”妈妈听到这话,那个脸呀红得无法形容。“_______________”爸爸悠悠地补了一句。妈妈破怒为笑。‎ ‎【答案】‎ 参考示例:简直不是人。 好比仙女下凡尘。‎ ‎ ‎ ‎(六)利用巧合推动情节 就是用“身份兼职”来让故事巧合,这是利用生活的偶然事件来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巧合处处皆是,因为巧合,生活才变得更精彩,精彩的叙事作品便是精彩生活的写真。常言说,“无巧不成书”,作文要善用“巧合”,“巧”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巧”可以揭示主题,“巧”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用时需要把条件写足,巧合得真实,巧合得合情合理。让读者感觉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典例十二:给下文补充恰当的内容。‎ 巧 遇 雪纷纷扬扬下个不停,道路泥泞难走,行人很少。‎ 一个男青年,乌黑头发,身穿西服,脚蹬皮靴,骑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他哼着小曲儿,好像有什么喜事,车速很快。他来到一家首饰店,精心挑好了一条项链,又急忙出门上车。由于路滑,脚没站稳,险些跌倒,一松手车子摔在地上,把身旁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撞倒了。那男青年扶起自行车,边用布擦车上沾的泥,边用眼瞟了一下那老人说:“老东西,往哪儿撞,瞎了?”‎ 老人慢慢地爬了起来,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这时,走过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这姑娘穿着并不怎么讲究,但合身合体,美观大方。那个男青年一见这姑娘也顾不得擦车了,忙迎上来,满脸堆笑说:“这么冷,叫你久等了。都因为碰上这个老东西……”说着忙取出项链送到姑娘眼前。‎ ‎_______________‎ 雪仍在下着……‎ ‎【答案】‎ ‎ 【解析】‎ 利用巧合的技巧,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七)埋一下伏笔 伏笔,是文章中前文为后文设置的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在性质上,可以是结构方面的,也可以是情节方面的。在形式上,可以是一幕景致,一个物什;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等。伏笔能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读者读到下文,不至于感到突兀。使用伏笔应注意以下三点:一是有伏必有应,如果你在开头提到了枪,那么在下文就要提到开枪,只伏不应是败笔;二是伏笔要伏得巧妙,切忌刻意、显露;三是伏笔与照应,前后不宜紧贴,如果伏应前后贴得过近,会使文章显得呆板枯燥。‎ 典例十三: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对话,设置伏笔,让结尾是必然。‎ 我刚放下电话,电话又响了起来。“妈妈,你还记得你还有个孤苦无依的孩子……”我拿起电话,冲着对方扫射了一阵机关枪,我军火力太猛,对方好久才有见缝插针的机会。‎ ‎“你不要紧张,今晚妈要加很长的班,估计回不去了,你就一人睡吧,”妈妈说,“如果有人按门铃,千万不要开门。上一次我的一个同事的亲戚家曾经遭遇过这样的事情,你要多当心啊!”‎ 这时候,门铃忽然响起来了,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特别刺耳、恐怖。我连忙放下电话,透过猫眼往外瞧,黑黑的,什么也瞧不见。我急忙跑回来拿起电话,“妈妈,有人按门铃,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 ‎“妈,求你了,给个主意。”‎ ‎“_______________”‎ ‎“真开呀,我的妈呀。”‎ ‎“_______________”‎ ‎“出了事情,你不要后悔。”‎ ‎“我豁出去了,不一定就是坏人。如果是爸妈的熟人呢。”我想到这里,跑过去就要伸手开门。“不行,万一真的是坏人,喊也来不及了。对,先把路灯开开,再拿把菜刀壮壮胆。”‎ 想到这,我于是左手握刀,右手轻轻地把门打开。我怔住了,门口站的竟然是妈妈。‎ ‎【答案】‎ ‎【解析】‎ 利用伏笔来推动情节的发展,这样故事的结尾不突兀,很自然。‎ 行文需重点睛 所谓“点睛”,是在叙述、描写之前或之后的关键地方,用精辟的词句点明中心,从而使内容更加生动有力。一篇记叙文,如果没有一两句光芒四射、哲理闪烁的点睛之笔,文章就会平淡无力。‎ 点睛的方法,常用的有两种。‎ ‎1.纵深引导法 就是通过联想或想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引申挖掘,使文章陡然增色。‎ ‎2.自然归结法 就是在叙述过程中,顺着文脉,用一些贴切的字眼或句式,道出文章的主旨。‎ 因此,画龙点睛在记叙中的运用需注意:‎ 一要文字简洁,不拖泥带水,不啰唆冗长,点到为止,言至即收,写多了不但会产生裂痕,造成累赘,而且会影响文意;‎ 二要在叙中自然生发,其应是作者对生活深刻理解后饱含情感的沉积,不能脱离所叙内容,不能硬塞强加,不能拔高;‎ 三要围绕写作意图和主旨去点化,不能旁逸斜出,另生枝蔓,偏离中心;‎ 四要话语警策,富有感染力,含蓄别致,发人深省,要言不烦,恰到好处。‎ 典例十四:请运用“点睛”之法补写下面文章的结尾。‎ 路是月的痕 依稀想来,已有几年未踏上这一条洒满月光的小路了。小路是父亲亲手用鹅卵石铺成的,在月下泛着朦胧柔和的光。路的那头,连着河边的小屋,连着我的父亲。父亲呵,你是否依然执着地坐在岸边,悠闲地吹着笛子,等着儿子归来?‎ 父亲爱好吹笛。小的时候,父亲的笛声载满了我童年的乐趣,像那条丝带一样的小河,牵引着我的童心在父亲爱的港湾里晃悠,父亲很疼我这个唯一的儿子,老喜欢用粗糙的双手捏我的脸蛋,不顾我疼得哭起来,还兀自傻呵呵地笑。每天日暮,父亲带我到河边的草地上放牛,父亲常常放开牛绳让牛自己去吃草,他便从背后的草篓里摸出笛子,鼓起腮,吹出世间最美妙的音乐。我就靠在父亲腿上,看着天边的夕阳将父亲的头发染上点点金色。我爱父亲,父亲的笛声最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开始讨厌起父亲来,讨厌他满嘴烟味,讨厌他的黄牙;讨厌他背个草篓到学校找我,还从窗外傻傻地盯着我看;我还讨厌他没有本事,只知侍弄几亩薄地,连我的学费也没能赚回。我和父亲逐渐隔膜了,在被我吼了几次后,父亲不再打着赤脚去学校看我,不再唠叨着让我好好学习。他保持沉默,而打破沉默的唯一方式就是吹笛,如怨如诉,而在我看来,这又成了他不务正业的标志。‎ 我要到外地上学去了。离去的前一天晚上,我走上那条熟悉的小路,感觉到一丝眷恋与不舍,路像是月光在地上划过的痕,也划过我的心。几年时间里,我未回过一次家。母亲在电话里告诉我,我走后,父亲整日像掉了魂似的,茶饭不思,只知去河边吹笛子。最终,我应母亲的请求回到了家。到家里已是夜晚,月刚升起,当我怀着无尽的思绪在小路上行走时,遇到了等我的父亲。我忽地一下子哭出来,紧紧抱住了他——我的父亲。我请求父亲给我吹笛,他答应了。哽咽的笛声又在耳畔响起,响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勾起我曾经的回忆。我感觉到父亲眷眷的爱子之情,感到愧对父亲的笛声,父亲爱我,爱着自己的儿子。他为我吹了十八年的笛子,而我此刻才发现它和我的心竟产生如此强烈的共鸣。‎ ‎……‎ ‎【答案】‎ 示例:路很美,很美,是月划过的痕。月是路的魂,父亲的笛声是我的心魂!‎ ‎【解析】‎ 点睛之笔很重要,作了描写记叙之后,可以适时点睛,让文章的主旨鲜明,重点突出。‎ 把握散文的基本规范 散文是一种从内容到形式都非常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散文的“形”是指散文的外在形式,选用怎样的材料,材料又是怎样组织的,表达方式又是怎样采用的,语言使用得怎样,都可以看作“形”的一类。‎ 在一篇散文中,材料常常是“散”的,材料的组织,从表面上看也是“散”的。表达方式上,散文可记叙、可描写、可说明、可议论、可抒情,几种方式交替出现,同样是散的。散文的“神”‎ ‎,是指蕴含于外在的“形”中的思想感情。它是内在的,体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一篇散文的“神”总是集中、凝聚的。优秀的散文不但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能开阔人们的视野,启迪人们的智慧。‎ 题目鲜亮。散文题目忌讳平淡、呆板,要有个性、与众不同,既能够一下子抓住读者的眼球,同时又能够体现文章的内容。一个鲜亮的题目,就是一个极好的得分点。散文题目,有的是场景入题(如《樱桃红了》),有的是感觉入题(如《路是月的痕》),有的呼告(如《茉莉,我爱你》),有的祈祷(如《让双眼更加明亮》),有的比喻(如《给感情一把尺》),有的口语(如《其实阳光也很灿烂》),有的化用成语诗词(如《无边落木》),有的繁复(如《认知请不要屈从于感情亲疏》),有的简洁(如《我爱唐装》)等等。‎ 取材广泛。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篇好的散文,往往不局限于一人、一事、一物、一景,可以展开丰富的联想,说古论今,比拟象征,由此及彼,挥洒自如。‎ 表达灵活。散文表现形式显得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多种多样。从表现形式看,它不必像诗歌那样格律化,不必像戏剧那样模式化,只要在一定的思想情感的统率下,把零碎的材料组织成文就行。散文在选材上可以涉及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结构上也可以几放几收、舒卷自如。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几种表达方式也一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有时突出其一,作为重点加以运用;有时几种方式熔为一炉。‎ 富有情趣。散文的本质特征是“情趣”,这是散文的“质”。就像议论文的写作目的是“以理服人”一样,散文也有自己的写作目的,那就是“动人”,衡量一篇散文成败优劣的标准是否能在读者心灵深处引发某种感动或触动,打动人心就是成功,而在这一过程中,情趣起到了关键作用。这里的“情趣”就是“真情实趣”。具体地说,散文就是作者借助文章中的某一形象传递给读者的一种富有积极意义的感悟或启发性的精神暗示,它在语言形式上通常表现为抒情或说理,在内容上可以是作者对某种自然规律、人生现象的顿悟,或是特定状态下对生命之光、生活之理的某种理解,甚至是二者的兼而有之。‎ 语言精美。首要的一条是以口语为基础,以书面语(包括古语和欧化语)为点缀。其次是要清新自然,优美洗练。此外,还可以讲究一些语言技法,如句式长短相间,随物赋形,如多用修辞特别是比喻,如讲音调、节奏、旋律的音乐美等。‎ 典例十五:(2017·江苏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答案】‎ 绿皮火车的成长道路 我,是一辆绿皮火车。‎ 我是上个世纪的产物,我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眼前时,他们的眼里充满着喜悦的光芒。就连妇女们怀中的婴儿也睁大了眼睛,伸着小手想触摸我那锃亮的皮肤。‎ 我在每日的奔波中不断成长。我的嗓音由起初的清脆变成雄浑,连我吐出的烟雾  也变得浓厚,我为人们送去便捷,为亲人们送去团聚,为朋友们送去欢声笑语……‎ 我依旧在成长,冷风的抚摸使我原来锃亮的皮肤裂开了道道缝隙,阳光的热烈又使我的皮肤块块脱落,我腹上的编号早已看不清楚。脱落的皮肤下生出片片锈斑,时代的进步又让我的快车兄弟们不断涌现……‎ 我,是一个资深怀乡的病患者,我过山腰,过河流,过田野,过桥梁,我一路往西,一路向北,向母亲汩眼婆娑的年关前走,向父亲风湿病的膝盖前走,我在成长的路上探求着自己的价值。‎ 我像你一样,外边寒酸;像你一样,风里来,雨里去。我在自己的轨道上喘着粗气,随时准备接受快车兄弟们鄙视的眼光。我对红灯毕恭毕敬,对绿灯心存感激,我在直道上志得意满,又在弯道上甩动自己笨重破旧的身躯,痛苦摇摆,喘着粗气。‎ 我会因自己慢慢落后于时代的脚步而感到沮丧,会因快车兄弟们鄙视的目光而感到神伤,我却依旧走在成长的道路上,这些困惑着我的事都可以在我奔跑时随清风远扬,随水流激荡。我明白,困惑又有何用?不如清醒地做好自己。为人们贡献自己!‎ 我在成长的路上与大地亲吻,与花草言谈,与山峰拥抱,与浓雾私语,与树木对望。我们充满欢笑,我以鸣笛示意,他们以怀抱回应。‎ 我会在年夜送农民工兄弟回到故乡;我会在风雨中送走外出打工的孩子,并迎来他们父母希冀又担心的目光;我在大雪纷飞的夜里到达了终点站,却不会让自己停止奔波,我依旧在自己的奔波中成长。‎ ‎     你知道我的种种不好,我慢,身价低廉,随时准备给快车们让出轨道,但你却同样知道,我一定会到达你的那一站。‎ ‎     我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奔波,不断前行,不断追求,永无止境,永无终点。我,是一辆永驶成长之路的绿皮火车。‎ ‎【点评】‎ 这是一篇阅卷专家组评定的标杆范文,也是一篇考场优秀作文,主要有以下几点特色:‎ 精彩开篇,气度不凡。这是一篇拟人化的散文,可以说文采飞扬,气度不凡。文章以“我,是一辆绿皮火车”开篇,精彩独到,为下文深入开展创造了格局。且取喻有心,含义深刻,一下子便把阅卷老师的心给抓住了。‎ 描写细腻,颇具情怀。将火车拟人化,娓娓动情,一路成长。四季风物,人世真情,齐奔笔端,交汇融情,一派天朗气清,美美与共,令人悦目,温暖人心。‎ 紧扣立意,语言精美。选取独特的第一人称角度,紧扣立意,新颖独特,演绎成长的欢笑泪水。炼字精准,长短句,修辞兼顾,语言精美,颇具功底。‎ 阅卷老师一致认为,该文立意精当,开篇精彩,气度不凡,描写细腻,颇具情怀,收放自如,启人深思,故判为一类文上,70分。‎ ‎【解析】‎ ‎1.对作文材料的基本认识 ‎ 2.对“车”的基本理解 材料提示考生,车中有情,车中有理。车的背后有观念,有哲理。生活中可以以车代步。追求速度效率,也可以安步当车,诗意生活;豪车代表财富和进取,自行车象征绿色和健身:专车保护隐私,共享车“美美与共”;战车指向克敌制胜,残疾车指向温暖大爱。‎ ‎“车”可以抽象出“快”与“慢”, “车头”可以抽象出领头和动力,“车如流水”则抽象出繁华和流变。考生可以选取一个角度生发议论,也可以多角度综合评说。‎ 材料将考生的目光聚焦生活寻常事物,可以唤醒记忆,激活思维,发挥才华。考生可以就车谈车,可以就车说人,可以说古今、话远近,可以迁移故事、绾结人情。‎ ‎3.对最佳立意的界定 这是一则开放而思辨的材料,故立意上最好体现出思维的辩证性。材料从一般性和特殊性两个层面来审题立意。故而,立意上也应兼顾,且有层次,即:从某特定的视角来看车,审视车的千姿百态,丰富寓意。按材料索意,可为时代的发展、世间的真情、观念的变迁、人生的哲理。如此,是为最佳立意。‎ 把握议论文的基本规范 议论文,就是议论说理的文章,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它主要运用事实材料、逻辑推理来阐发作者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 第一,要会提炼一个合乎题意的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应当尽快地、旗帜鲜明地、简明扼要地表述出来,要形成一个表意确切的判断句。‎ 第二,要会展开议论。所谓展开议论,就是要在提炼出一个中心论点之后,从关键处入手,将中心论点分解为两三个分论点,它有如下方法:‎ 并列法。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可以分解为:苦可以激发进取心;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 递进法。如“面对困难”可以分解成: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 对照法。如“学贵多问”可以分解成: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 第三,要会分析材料。对事实论据必须进行分析,揭示事实论据的实质、特征、意义、存在的条件、原因等多方面内容,对论据进行说明或限制,使论据的含意与论点的含意一致,这样才能使论据更好地为作者所持的观点服务。‎ 典例十六:(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一蓑烟雨任平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何谓穿林打叶声?外物扰也。‎ 何解竹杖芒鞋者,予我臂助者也。‎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知外物扰而不为所动,任世事沉浮,路途颠簸依然缓步慢行,仿佛行山踏水,左右皆一派旖旎风光。这就是苏轼所爱之境。‎ 易安也不让须眉——“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亦为忘物也。‎ ‎     一个“何须浅碧深红色”,便注定了她不囿于外物。曾见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唯叹风尘恶。她知道,没有一个人可以离开物,仅凭自己生存;她更明白,即使拥有世上所有的物,也难以让一个人生活得满足。物是生存的条件,而非生活的全部内容和归宿。‎ 于是便需要忘物。哪怕被人讥为“孤芳自赏”,也要保持心中那一湾清流。恰如梓庆削木为璩,技艺高超皆因忘物忘己,舍弃一切欲望,顺其自然,使人工之物宛若天成,然而于我看来,忘物自然可嘉,忘己却未必可取,人之在世所求者,不过生尽欢,死无憾耳。‎ ‎《周易》点明天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世事无常,是人力之所不及,无法控制,不如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君子以自强求得旷然达观,外物扰我,不妨我内心淡然欢愉,此仍为忘物。李太白斗酒诗百篇,不是求世人对其“诗仙”的赞誉,而是写其所想,绘其所感,因而笔触如思绪天马行空,汪洋恣肆,究其根本,是为了让自己的情感得以抒发。因而外物只是成全他的潇洒,是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生尽欢。杜甫为民写诗,固然有世道艰难令他感伤的缘故,根本却是缘于他自身的责任感,是为了他不被良心谴责,不遭受道德被践踏的苦痛,是为了让自己没有遗憾。因此他忘却世事艰难,只追求本身价值的实现。外物是成全他的责任,亦为忘物而非忘己,求的是死无憾。‎ 谁能忘却自己?谁又能彻底抛弃自己?恐怕没有人吧。即使是庄子,坚持淡泊寻求逍遥不也是对自己人生观念的坚守,是为了不让自己为外物所困,成就一个最本真的自我。‎ 忘物,正是为了最终的坚守自我。正是因为忘物,才能超越于身世的坎坷沉浮,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然;正是因为忘物,才能不顾世道艰险,坚守内心的责任与信念。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于是才能行山踏水,歌尽诗三百;才能以笔作刃,刺透险恶人心;才能横刀立马,烽火狼烟一醉休,于是生尽欢死无憾。‎ 每个人都是自己,忘记了自己,那人的意义还存在吗?是为忘物而非忘己。‎ ‎【点评】‎ 本文具有以下几点特色:‎ ‎1.含意深远。本文紧扣“忘物”展开,作者借材料中李清照的诗句和《周易》中的警句,讲明了“忘物”的两重境界,最终升华为“忘物而非忘己”,这一中心是非常切合题意的,而且内涵丰富,立意高远,可从内容项计19分。‎ ‎  2.论据丰富恰当,论证有力。本文起手不凡,以苏轼诗文导入,与结尾升华相呼应。行文中,李清照、李白、杜甫、庄子的例子交错出现,有力论证观点。梓庆一例更是妙笔生花,有行文用典的古朴隽永之风。发展等级计19分。‎ ‎  3.文采斐然,自由随心。文章不但展现了作者深入的思考,而且看似随意的行文,却含有值得品味的文脉。这一点更是难能可贵。表达分给满分。‎ ‎【解析】‎ ‎ 今年的题目,审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1.明确六句话意旨,建立逻辑联系 材料所给出的六句名言是这道题的核心素材。所有的任务都是建立在理解匈意的基础之上的。简单来说:第一句是自强,第二句是乡愁。第三句是自信,第四句是开放,第五句是担当,第六句是责任。写作时,从中选择的两至三个句子一定要有逻辑联系。比如,第一、兰、六句就可以总结为自强、自信、自立——自强是人生的初始态度和基本动力,自信是人生不懈追求的保障,自立是人生勇猛奋斗的目标,三点正好涵盖了人生的三个阶段。‎ 以此为例,建立起六句话之间的联系,是成功作文的基础。‎ ‎2.明确任务要求,不容一丝马虎 试题任务要求非常具体:‎ 任务①要求考生从六句话里生发“感触与思考”;‎ 任务②必须“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也就是说,这次作文的主题立意,应该是来自于六句话中的某两三句话,不能只是引用句子,而立意另起炉灶;‎ 任务③要求“合理引用”,这一点有一些争议, “引用”是否仅指“直接引用”, “化用”可不可以?在考场上,为稳妥起见,建议考生一定要直接引用。‎ 巧妙使用论据“5方法”‎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分论点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而论据是议论文的血肉。能够恰当地使用论据,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下面就教给大家巧妙使用论据的具体方法。‎ 方法一:引用、举例相结合 在议论文的写作中,既讲究理论论据,又讲究事实论据。举例可以直观地再现情景,引用可以增强议论的力度,二者的结合是议论文常用的写法。例如:‎ 是爱迪生吧?他一手持蛋,一手持表,准备把蛋下锅煮五分钟,但是他心里想的是一桩发明,竟把表投在锅里,两眼盯着那个蛋。‎ 是牛顿吧?专心做一项实验,忘了吃摆在桌上的一餐饭。有人故意戏弄他,把那一盘菜肴换为一盘吃剩的骨头。他饿极了,走过去吃,看到盘里的骨头叹口气说:“我真糊涂,我已经吃过了。”‎ 这两件事其实都不能算是健忘,都是因为心有所旁骛,心不在焉而已……‎ 忘不一定是坏事。能主动地彻底地忘,需要上乘的功夫才办得到。孔子家语:“哀公问于孔子曰:‘寡人闻忘之甚者,徙而忘其妻,有诸?’孔子曰:‘此犹未甚者也,甚者乃忘其身。’”徙而忘其妻,不足为训,但是忘其身则颇有道行。人之大患在于有身,能忘其身即是到了忘我的境界。(梁实秋《健忘》)‎ 在上面文段中,围绕“健忘”这个主题,作者精心选材,通过“爱迪生”“牛顿”两个事例说明“健忘”的涵义、范围,之后又引用孔子的话说明“忘不一定是坏事”。这些材料事实确凿,引用恰当有力,典型准确,很有说服力。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典型的材料,说理怎能服众呢?观点怎能突出呢?‎ 方法二:同类互补,深刻剖析 如果手头有两个以上的人物素材该怎样用呢?可以将几个论据用排比方式组合起来,相互补充,形成集团效应。但要注意绝不能只是简单地材料堆积,要注意对材料的共同作用进行深刻剖析,将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起来。例如:‎ 冰心说:“成功的花儿,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美丽。当初它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水,洒遍了牺牲的细雨。”如果遭遇挫折,仍能以奋斗的英姿与之对抗,那么这样的人生是辉煌的。‎ 当苏武被流放到北海时,北海的羊群咩咩地叫着,似在欢迎这位坚贞不屈的大汉臣子。这十几年的痛苦如果可以当作一次挫折,那么这次挫折无疑是痛苦的,可是这位牧羊老人未曾放大痛苦,于是十几年后,大汉的丹青上书写了民族不屈的坚贞气节。‎ 昭君出走大漠,丝绸之路上又多了一串驼铃的叮咚声,“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不应该是她真实心态的写照吧!如果不赂画师,终至出塞算是一次挫折,那么是挫折换来了汉匈两地人民的短暂安宁。‎ 苏武和昭君的举动应该是对直面挫折、缩小痛苦的心理的诠释。人生只有走出来的美丽,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因此,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才是我们的最佳选择。‎ ‎(选自高考满分作文《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上面文段以“直面挫折,化解痛苦”为中心,联想到两个具有同样性质的人物:苏武、王昭君,然后又对两个人物所蕴含的精神进行深刻剖析,从而有力地突出了主题。‎ 方法三:正反对比,突出主题 面对同一个话题,总能找到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素材,运用对比手法将这两种人物放在一起做一个深入的比较,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这种方法可以广泛运用于各种文章的写作中。例如:‎ 贝多芬甩开了尘世的喧嚣,在音乐的国度里尽情跳跃;居里夫妇抛弃了名利的纷扰,在科学的世界中迈出了更深远的步伐;陶渊明忘却了世俗的黑暗,在自由的南山中悠然采菊……他们的人生轻松徜徉,嗅着人间的芬芳。而别里科夫被世俗束缚在套子里,葛朗台被金钱拖至了死神的身边,他们没有全力轻松地奔跑,最终被卷入世俗的浊流中……‎ ‎(选自高考满分作文《轻松起跑》)‎ 上面文章,将“贝多芬”“居里夫妇”“陶渊明”同“别里科夫”“葛朗台”进行对比,两类人物的精神高、劣显而易见,文章的主题也能得到鲜明地突出。‎ 方法四:连续设问,强化论证 在议论文写作中,运用事实论据需要同剖析论证结合起来。可以针对事件,从事件的原因、本质与发展入手,运用假设思维、因果思维连续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在“问”与“分析”的过程中破解事件的内涵。例如:‎ 苹果落地在我们看来是最寻常不过的事,苹果熟了掉下来砸着苹果树下的人也是司空见惯的,可苹果掉在牛顿头上却“砸”出了震惊世界的万有引力定律,“砸”出了奠定物理力学基础的三大力学定理,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你能说牛顿是因为比我们多了份机遇才有如此伟大的创造吗?假如曾经有苹果砸在你头上,会是怎样的结局呢?你是在抱怨今天真倒霉,一出门就被苹果砸到了呢,还是在庆幸自己真幸运,然后赞叹苹果的味道真好呢?其实,上帝给每个人的机遇是平等的,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心去发现并珍惜它。机遇像一块粗糙的石头,只有在雕刻家手中才能获得新生。而你和雕刻家遇到粗糙石头的概率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像牛顿这样的“雕刻家”拥有执着追求的精神,才有伟大的创造。‎ ‎(选自高考满分作文《创造源于执着的追求》)‎ 上例,针对“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这一事件,连续发问,多角度、多层次探究事件蕴含的内容。说理有据,论证有力。‎ 方法五:化用语句,信手拈来 以主观情感之亲疏行事,往往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昏庸无道的楚怀王,因宠信郑袖而信了奸臣谗言,放逐了屈原,因而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听信谗言,结果日削月割,以趋于亡。最终都城被攻破,成为亡国之君。倘若怀王能不以自己情感行事,听信屈原的逆耳忠言,恐怕也不会落得身败名裂的下场。孰之过,岂一“情”字所能释怀?‎ ‎(山东考生《怎一个“情”字了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