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情志是中国古代诗学范畴的概念,是诗歌的内在本质要素。史传文学的“志”体现在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中,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情”表现为史官在书写历史时“发愤著史”,融入自己的心灵感悟,饱含深情。用诗学范畴的“情志”来研究史传文学,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先秦时期,史官掌管祭祀、占卜、记事、典册等一系列国家大事。这些人知识渊博、地位崇高,不仅担负记录历史的责任,还要向君王谏言、献策,有时还会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是分不开的,他们同其他臣子一样肩负励精图治的使命。这也就是史官要在史传中表现“志”的原因。‎ 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因为他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录者,还是历史的参与者。孔子慨叹:“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史记·孔子世家》)如果是秉笔直书,只是客观记录历史,孔子何以想到后世“罪”他?深层原因还是他在《春秋》中融入了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这种价值观念并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 史传在对事件和人物做点评时,往往会追加一个点评的主体。这样就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区分开来,不会混为一体,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对事件的看法借“君子”“仲尼”等之口表达,实质上是借他人之口抒心中所想。这样的叙事技巧,既保持了历史的客观真实性,凸显了史学家的公正,也在字里行间暗含了作为一个当局者的态度——史官并不是看客,而是切身为国家兴衰存亡忧心忡忡的正义保卫者。‎ 钱钟书言“史蕴诗心”,史传亦是史官的心灵史。这一点在司马迁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尽管一直秉持据事直书的信念,但在司马迁看来,史传不仅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也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以诗性叙述,展示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展示了历史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史记·刺客列传》中饱含深情地刻画了刺客这样一类人物,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高渐离,一个个有血有肉、肝胆相照,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士为知己者死”的价值观、人生观。‎ 历史记录的本质是对人类文明痕迹的捕捉,史官的伟大之处在于他要与历史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他的使命就是饱含着深情把已经逝去的人物写出生命,把已经发生的事件写得生动,最终呈现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让跳动的生命气息绵延不绝。‎ 史传作者的“情”不同于抒情诗人的“情”。诗人多聚焦于一时一刻的客观世界和主观意志;史官有更加广阔的胸襟,不仅关注当代,也关注过去的人和事,在动态的社会和人生中表情达意。诗歌的情是静中显情,史传的情是动中传情。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 ‎(摘编自魏玮《史传文学的“情志”》)‎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书中都蕴含着“情志”:在叙事中蕴含着事理,抒发史官的政治抱负;写史书时融入史官的心灵感悟。‎ B. 史传往往借助某个主体对事件和人物进行点评,这样就区分了历史事件和人物品评,而不至于影响史实的客观真实性。‎ C. 司马迁认为,史传不是对历史的整理和记录,而是对现实的态度,是体现价值观的一种途径,他践行了自己的理念。‎ D. 史传作者“情”与抒情诗人的“情”不同,诗歌字里行间传递着诗人的情感,史传则是有意避开情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把属于古代诗学范畴的“情志”概念引入史学研究中,目的是深化对史传艺术本质的认识。‎ B. 文章主体部分从记史言志和作史缘情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后一角度与诗学进行了对比。‎ C. 文章引用《史记》中孔子的言论,论证了史官在记史时抒发意志,是历史的参与者的观点。‎ D. 文章列举《史记》中的刺客这一类性格鲜明的人物,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史官个人的荣辱成败与国家兴亡紧密相连,他们有一种使命感,因此在史传中表现“志”。‎ B. 《春秋》中融入了孔子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标准,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 C. 史官在史书中表达自己作为当局者的态度,这是史官心忧国家,对国家兴亡的一种责任。‎ D. 饱含深情地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写出鲜活的人物、鲜活的历史,这是史官的伟大之处。‎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要先认真研读文本内容,然后将理解和选项进行比对分析。选项A,“史书”扩大范围,“都”表述绝对化;选项C,“不是……而是”错,原文为“不仅是……也是”;选项D,“有意避开情感”错,原文为“史传则是表面上有意避之,实则处处传情”。故答案选B。‎ ‎【2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选项D,“论述司马迁秉笔直书的治史观念”错,应是论述司马迁史蕴诗心,在史书中体现价值观的观点。故答案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选项B,“主观内容较多,只能作为历史的参考”错,孔子在《春秋》中表达的价值观念不是作者个人狭隘的主观取向,而是认识历史的一种参照系统。故答案选B。‎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 林清玄 ‎①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圆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4. 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 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意的感觉。‎ C. 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D.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 ‎5. 第②段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的美?请简要赏析。‎ ‎6. 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答案】4. D 5. ①从视觉的角度进行描写,写苦瓜白玉般的色彩,疣状突起部分长得细致。②从触觉的角度进行描写,苦瓜触摸起来清凉滑润。③运用衬托手法,用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来衬托苦瓜的颜色质地,衬托之中既突出了苦瓜的颜色质地之美,又表达了自己的赞美之情。④运用比喻,把苦瓜比作白玉,表现对苦瓜的喜爱。⑤联想,由苦瓜联想到了清朝的玉雕“白玉苦瓜”⑥对比,将白玉苦瓜与翠玉白菜相对比,突出苦瓜更近于玉的质地。 ‎ ‎6. ①先写苦瓜的外表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②再写出吃苦瓜的经历,表达了由怕吃苦瓜到吃苦瓜是一种享受的情感变化;③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说明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的道理。‎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中,D项错在“告诫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犯了牵强附会的毛病。故选D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结构,然后明确主旨,关注手法 。本题中,设问涉及的是一个以描写为主的语段,因此表现手法首先应考虑描写技巧,即有关动静、虚实、修辞等。回答时,除了判断艺术手法,还要结合文本,举出例子,并指出其运用的效果。“晶润透明”“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是从视觉角度描写,“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是从触觉角度描写苦瓜的“清凉滑润”,“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是联想,“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是比较、对比,同时也是衬托,兼有比喻,都是为了表现苦瓜的美,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梳理文章思路并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通读文本内容,并按照题干要求对相关内容做出筛选梳理,最后再分条概括。本题中,开篇就用简短而朴实的一句话赞美苦瓜美;紧接着第二段写到苦瓜的外表美,并联想到“白玉苦瓜”,可见作者对苦瓜的爱;三到七段写到吃苦瓜,其中有自己年幼怕吃苦瓜到后来嗜吃苦瓜,还写到友人对苦瓜的各种吃法,表达出一种感情的变化;最后写看苦瓜树和买苦瓜的经历,上升到人生的味道,正如文中作者的感慨“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整篇文章从始至终贯穿着作者对苦瓜的爱。‎ 二、古代诗文阅读(43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王审琦字仲宝,其先辽西人,后徙家洛阳。汉乾佑初,隶周祖帐下,性纯谨,甚亲任之。从平李守贞,以功署厅直左番副将。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俄领勤州刺史。‎ 亲征淮南,舒州坚壁未下,诏以郭令图领刺史,命审琦及司超以精骑攻其城,一夕拔之,擒其刺史,获铠仗军储数十万计。令图既入城,审琦等遂救黄州,数日,令图为舒人所逐。审琦选轻骑衔枚夜发,信宿①至城下,大败舒人,令图得复还治所。从征李筠,为御营前洞屋都部署,为飞石所伤,车驾临视。建隆②二年,出为忠正军节度。在镇八年,为政宽简。所部邑令以罪停其录事吏,幕僚白令不先咨府,请按之。审琦曰:“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闻者叹服。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镇寿春,岁得租课,量入为出,未尝有所诛求。素不能饮,尝侍宴,太祖酒酣仰祝曰:“酒,天之美禄;审琦,朕布衣交也。方与朕共享富贵,何靳之不令饮邪?”祝毕,顾谓审琦曰:“天必赐卿酒量,试饮之,勿惮也。”审琦受诏,饮十杯无苦。自此侍宴常引满,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开宝二年,从征太原,为御营四面都巡检。三年,改镇许州,赐甲第,留京师。太祖尝召审琦宴射苑中,连中的,赐御马、黄金鞍勒。六年,与高怀德并加同平章事。七年,卒,年五十。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赐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赙赠加等。葬日,又为废朝。‎ ‎(节选自《宋史·王审琦传》,有删改)‎ ‎【注】 ①信宿:连宿两夜,也表示两夜。②建隆:北宋宋太祖开国年号。‎ ‎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B.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C.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D. 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衔枚指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着形状如筷子的器具,防止喧哗,以免被发觉。‎ B. 出是指京官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如自居易《琵琶行》中“予出官二年”。‎ C. 布衣交,指贫贱之交,也指有地位的人与平民的交往,布衣是古代平民的衣着。‎ D. 赙赠是指古代死者的上司及亲戚朋友拿出钱财帮助丧家办理丧事的习俗。‎ ‎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审琦历仕多朝,深受宠信。他曾经先后在后汉、后周、北宋任职,多被委以重任。作战受伤,皇上亲自探望;去世时,皇上亲临其家吊唁。‎ B. 王审琦擅长骑射,不喜饮酒。周世宗、宋太祖都曾在苑中宴射,请他表演射箭,他连连中的,受到丰厚赏赐;身为武将,他酒量很好,但一向不喜饮酒。‎ C. 王审琦能征善战,不避危险。他曾带领精骑一夜打下舒州城,之后又神速回师救援郭令图,立下奇功;征讨李筠时,他亲自上阵,被飞石击伤。‎ D. 王审琦为政宽简,体恤百姓。他辖区内县令不向他请示就擅自处理他手下的官吏,王审琦不但不生气反而嘉许;征收租税从不过分,够用即可。‎ ‎10. 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宗召禁军诸校宴射苑中,审琦连中的,世宗嘉之,赏赍有加。俄领勤州刺史。‎ ‎(2)初,审琦暴疾,不能语,帝亲临视,及卒,又幸其第,哭之恸。‎ ‎【答案】7. C 8. B 9. B ‎ ‎10. (1)世宗召集禁军各位校官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不久兼任勤州刺史 ‎(2)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皇帝亲自前来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为他哭得很哀痛。‎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了解,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本题中,首先把句子放回文本,理解其大意。“五代以来诸侯强横令宰不得专县事今天下治平我忝守藩维而部内宰能斥去黠吏诚可嘉尔何按之有?”这句话的意思是,五代以来,诸侯强横,县令不能够独断管理县里的事。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清除狡诈的官吏,确实是值得嘉奖的,为什么要查办他呢?然后依据标志性的词进行排除。画线句子中,“令宰”是名词,指县令,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B两项。再比较C、D两项,“藩维”是一个词,是指边防要地,这里指藩镇,在句中做“守”的宾语,故其后应断开,排除D项。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本题中,B项,“因获罪被贬谪到地方任职”不正确。“出”是京官外任,也特指出任,不一定是因获罪被贬谪。故选B。‎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本题中,B项,“他酒量很好”错。从文中“素不能饮”“及归私家即不能饮,或强饮辄病”可看出他酒量不好。故选B。‎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本题中,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宴射苑中”,状语后置;“嘉”, 称赞;“赏赍”赏赐;“俄”,不久;“领”,兼任。(2)“暴疾”,突患重病;“语”,说话;“幸”,皇帝到某处;“其”,代词,他的;“第”,宅第;“之”,代词,他;“恸”,哀痛。‎ ‎【点睛】参考译文:‎ 王审琦字仲宝,他的祖先是辽西人,后来把家迁到洛阳。后汉乾祐初年,王审琦隶属周太祖帐下,本性纯良谨慎,(周太祖)很亲近信任他。跟从太祖平定李守贞,因功暂任厅直左番副将。世宗召集禁军各位校官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世宗称赞他,大加赏赐。不久兼任勤州刺史。皇帝亲自征伐淮南,舒州加固营垒攻不下来,下诏让郭令图兼任刺史,命王审琦率精锐的骑兵攻城,一晚上攻了下来,擒获舒州刺史,获得铠甲武器军需储备数十万。郭令图入城后,王审琦等人就去救援黄州,几天后,郭令图被舒人驱逐。王审琦挑选轻装的骑兵连夜衔枚出发,两夜行军到达舒州城下,大败舒人,郭令图得以又回到治所。王审琦跟从皇帝征讨李筠,任御营前洞屋都部署,被飞石击伤,皇帝亲自前来探视。建隆二年,出京任忠正军节度使。在地方做官八年,为政宽和简明。辖区内县令因犯罪而停了王审琦的录事吏的职,幕僚报告说县令不先征求府官意见,请求查办县令。王审琦说:“五代以来,诸侯强横,县令不能够独断管理县里的事。现在天下平定,我有幸忝任藩镇,而我管辖的县令能够清除狡诈的官吏,确实是值得嘉奖的,为什么要查办他呢?”听到这些话的人都赞叹佩服。王审琦为人稳重温厚有谋略,尤其擅长骑射。镇守寿春时,每年收得的租税,量入为出,从未有过额外索求。王审琦一向不能饮酒,曾经陪侍皇帝用宴,太祖酒酣后仰天祷告道:“酒,是天赐好礼;审琦,是我的布衣之交。正与我共享富贵,为什么吝惜不让他饮酒呢?”祷告完毕,回头对王审琦说:“上天一定会赐给你酒量,试着喝,不要怕。”王审琦接受诏命,喝下十杯酒也不感到痛苦。从此陪宴常常斟满酒杯,等到回到家里就不能喝了,有时勉强喝了就会生病。开宝二年,跟从宋太祖征讨太原,任御营四面都巡检。开宝三年,改为镇守许州,皇上赐给他豪宅,留在京师。太祖曾经召王审琦在园林中饮宴射猎,王审琦连连中的,皇上赐给他御马和黄金装饰的马具。开宝六年,与高怀德一同加任同平章事。开宝七年,王审琦去世,终年五十岁。当初,王审琦突患重病,不能说话,太祖亲自探望,等到王审琦去世后,又到他的宅第,为他哭得很哀痛。赐中书令,追封为琅琊郡王,赐钱办丧事待遇加等。下葬那天,又为他取消朝会。‎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①‎ 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②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③。‎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④?‎ 注:①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赴惠州途中路经惶恐滩时所作。据《万安县志》载“赣州二百里至岑县,又一百里至万安,其间有滩十八……滩水湍急,惟黄公为最甚。”南方人读“黄公”如“惶恐”,因被称作惶恐滩。②喜欢:地名,在大散关上。这里代指故乡山水。③石鳞:水在石上流,其波如鱼鳞。④典出《论语》,孔子曾问路于隐士长沮、桀溺,二人因不同意孔子的救世主张,故意不做正面回答,只说:“你是知道渡口的,何必问我们呢?”‎ ‎1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七千里”极力渲染被贬之遥,“二毛”指头发黑白相杂的老人,说明诗人已至暮年。“一叶身”形象地表现诗人飘零的现状。‎ B. 把“黄公滩”叫做“惶恐滩”,虽是口音之误,却能涉及身世国事,颇有意趣,所以为后人认可并应用。如文天祥诗中就有“惶恐滩头说惶恐”。‎ C. 颈联中“帆腹”是说船帆受风,如大腹鼓起。这一联写舟行所见所感,整首诗的格调也随之变化,由雄放转为凄苦。‎ D. 尾联中“便合”意即“正应当”,“知津”反用孔子的典故,表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劫难时,顽强的意志和达观的态度。‎ ‎12. 诗人在这首诗中寄寓的情感复杂多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1. C 12. (1)暮年遭贬的孤独凄苦。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2)思乡之情。“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因思念故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3)对仕途险恶的忧虑,对国事的忧愤。“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自己当下处境艰难忧虑,“泣孤臣”表达虽然自己对朝廷一片忠心,无奈当时党争激烈,令正直之臣动辄得咎,无故遭贬。(4)豁达洒脱。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更是豁达的表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岂止是略识途而已,这点打击算不了什么。‎ ‎【解析】‎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说“由雄放转为凄苦”表述错误。首联“七千里”、“二毛人”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颔联可读出思乡之情;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的洒脱。应是由凄苦转为洒脱旷达。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鉴赏能力。做这类题要先弄清诗歌题材,理清诗歌的思路,在作品中寻找表达思想感情的词语,结合意象,判断感情。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首联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表现自己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颔联 “山忆喜欢劳远梦”写自己因思念故乡而忧思成梦,“劳远梦”可见思乡情切;“惶恐”一语双关,借地名来表达对仕途险恶的忧虑,“泣孤臣”表达对国事的忧愤,忠心朝廷,无故遭贬。颈联显示出诗人顺风行舟观赏美景的快意,不肯把自己埋没在痛苦之中,尾联诗人自己可以为官府充当水手,因为自己一生经历的风浪多的是,岂止是略识途而已,这点打击算不了什么,更是豁达的表示。‎ ‎【点睛】读懂是鉴赏古代诗歌题的关键。阅读时,需要注意诗歌的题目、作者、注释、背景、体裁类别、典故、意象、关键词句等,对诗歌的主要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并结合选择题的选项进行认识的矫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古风(其十九)‎ 李白①‎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②‎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③‎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为古体组诗其中一首,开头两句分别交代了游仙之地和所遇之仙,即西岳华山的莲花峰和明星仙子,展现出一个奇异瑰丽的神话世界。‎ B. 三到六句紧承第二句,具体描写明星仙子的美好形象,既有肌肤之美,又有超然神韵,从不同角度描绘出一幅栩栩欲活的仙女飞天图。‎ C. 七到十句写明星仙子邀请诗人共登云台峰晤见卫叔卿的情景,诗中用卫叔卿的故事暗暗关合自己的遭遇,表达自己不事权贵、傲岸不羁的性格。‎ D. 本诗与《蜀道难》手法上有诸多相似处,如这里的“豺狼”与“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里的“豺狼”都喻指叛军,此外两诗均多处运用联想与夸张的手法。‎ ‎14. 本诗前十句和后四句在内容、写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案】13. D 14. ①内容,前十句写游仙,写明星仙子邀请诗人共登云台峰晤见卫叔卿的情景,营造出美妙洁净的仙境;后四句写现实,转写安史之乱叛军攻破洛阳后恣意凌虐中原的情景,描写血腥污秽的人间。②写法:前十句运用虚写(想象)用的手法,文风飘逸,体现出浪漫主义风格;后四句,为实,文风沉郁,体现出现实主义风格。③思想情感:前十句表达出渴望超脱尘世、独善其身的出世思想;后四句表达出憎恨安史叛军、忧国忧民的入世思想。‎ ‎【解析】‎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及赏析诗歌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注意把握诗歌内容的理解,准确把握诗歌的艺术手法及思想情感。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选项D,本诗主要运用想象的手法。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故选项D。‎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的手法、鉴赏诗歌的情感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题干的要求,回归诗歌的文本内容,准确把握诗歌的手法和情感。本题题干问的是:本诗前十句和后四句在内容、写法、思想情感等方面均有很大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诗中虚构了一个虚无缥缈的仙境,以此反衬中原地带叛军横行,人民遭难的残酷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安史叛乱的谴责。萧士赟注认为"此诗似乎记实之作,岂禄山入洛阳之时,太白适在云台观乎?"郁贤浩《李白选集》云:"疑安史乱起时,李白正在梁苑(今河南商丘)至洛阳一带,目睹洛阳沦陷,乃西奔入函谷关,上华山。此诗为天宝十五载春初在华山作。"朱谏注认为此时李白在庐山隐居。总之此诗写法奇特,前十句虚拟游仙之事,后四句忽然转入现实,前后形成鲜明对比。于此亦可见李白诗天马行空、想象奇诡之处。这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诗,诗中表现了诗人独善兼济的思想矛盾和忧国忧民的沉痛感情。‎ ‎【点睛】诗歌鉴赏的双选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总之,考生要认真研读诗句,然后将选项内容与诗句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了。‎ ‎(三)古代诗文默写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 ‎(2)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 ‎(3)在《送东阳马生序》中 ,宋濂用“___,___”两句述说了自己早年穿着旧衣服处于那些衣着光鲜的同学之间,而心中毫无羡慕之情的状态。‎ ‎【答案】 (1). 海日生残夜 (2). 江春入旧年 (3). 此中有真意 (4). 欲辨已忘言 (5).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6). 略无慕艳意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残”“辨”“缊”“袍”。‎ ‎【点睛】古诗词默写年年必考,近年来理解性默写题的考查比例渐渐加大,难度比直接型默写稍大,灵活性更强,需要学生不仅要准确、熟练掌握名句名篇内容,还要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理解,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背诵,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美食、音乐、表演、文学都可以成为综艺节目克服文化差异的“最大公约数”。这些元素的节目化运用,不仅是一种样式手段,更值得提升到艺术与情感的层面,真正入眼、入心,让跨文化沟通在不同受众之间激起情感共鸣,这也构成了综艺节目承担文化交流使命的新样态,近期以《中餐厅》第三季为代表的国产综艺都在这条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在此基础上,综艺在国际文化交流中生成的现实意义也更进一步。( ):让更多节目沉下心去打磨品质,以更强的原创性、更具中国特色的模式走向国际影视市场;让文化交流以更多面貌、更多样式“身体力行”地助力国际文化对话。‎ ‎“中国故事”讲了许久,如何能够讲得更好?任重而道远。然而,我们已然能在当前纷繁的综艺市场中找到答案的踪迹:具备了这些“风向标”意义的新探索节目,为中国文化的大情怀寻找到小切口,为海内外观众呈现出共同语言与情感共鸣,“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景正变成可能。‎ ‎16.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不仅是中外元素的简单叠加,而且是真正迈开脚步、带着中国文化符号“走出去”‎ B. 这并非中外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真正迈开脚步、带着中国文化符号“走出去”‎ C. 这既是中外元素的简单叠加,而是真正迈开脚步、带着中国文化符号“走出去”‎ D. 这并非真正迈开脚步、带着中国文化符号“走出去”,而是中外元素的简单叠加 ‎17. 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风向标”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美食、音乐、表演、文学都可以成为综艺节目克服文化差异的“最大公约数”。‎ B. 像这样奉行本本主义、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的“理论家”越少越好。‎ C. “中国故事”讲了许久,如何能够讲得更好?‎ D.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愿景正变成可能。‎ ‎18. 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这些节目具备了“风向标”意义的新探索,为中国文化的大情怀寻找到小切口 B. 这些具备了“风向标”意义的新探索节目,把中国文化的大情怀寻找到小切口 C. 这些具备了节目“风向标”意义的新探索,为中国文化的大情怀寻找到切入点 D. 这些具备了“风向标”意义节目新探索,为中国文化的大情怀寻找到小切口 ‎【答案】16. B 17. A 18. D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简单叠加”一词含贬义,与后边内容语义相反,因此不能用“不仅是”和“既是”以及“而是”,由此可排除A、C、D三项。故选B。‎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考生把握标点符号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各种标点符符号的作用,结合语义进行辨析。本题中,‎ A项的引号同“风向标”的引号都表示特殊含义,属于词语的移用。‎ B项的“理论家”虽也表示特殊含义,但有讽刺意味。‎ C项的“中国故事”属于栏目名称。‎ D项的“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表示引用。‎ 故选A。‎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 A项,“节目具备了‘风向标’意义的新探索”,不合逻辑。‎ B项,把“节目”作为后半部分的主语不恰当;虚词“把”也用得不对。‎ C项,“具备了节目‘风向标’意义的新探索”搭配不当。‎ 故选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应让学生不但有美的感受,而且有思想的熏陶、知识的增益、真和善的升华。因此,思政课应_____________,长于寓理于例。现在的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盛,他们往往不满足于泛泛的论述,而希望听到强有力的例证。就事论理,多讲生动活泼的内容,高道理于事例之中,熔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是增强感染力的必由之路。( )新,就是新颖,应尽量避免_____________地举一些老例子;近,就是贴近,不妨多用学生平时_____________的事例,这样的例子看得见、摸得着,可望可即,有亲近感和现实感;精,就是精当,许多事例本身就含有很深的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例子举了,道理也便在其中了;实,就是真实,切忌道听途说、_____________。‎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应让学生不但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而且有美的感受。‎ B. 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生不但应有美的感受,而且应有思想的熏陶、知识的增益、真和善的升华。‎ C. 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让学生应有美的感受,而且应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 D. 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学生不但应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而且应有美的感受。‎ ‎20.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近”,也应求“新”;既要求“精”,也应求“实”。‎ B. 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新”,也应求“近”;既要求“精”,也应求“实”。‎ C. 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精”,也应求“实”;既要求“新”,也应求“近”。‎ D. 一个好的故事,一个好的案例,既要求“新”,也应求“近”;既要求“实”,也应求“精”。‎ ‎21.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有滋有味 翻来覆去 耳闻目睹 捕风捉影 B. 津津有味 呶呶不休 耳濡目染 浮光掠影 C. 津津有味 呶呶不休 耳濡目染 捕风捉影 D. 有滋有味 翻来覆去 耳闻目睹 浮光掠影 ‎【答案】19. D 20. B 21. A ‎【解析】‎ ‎【1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注意病句的常见类型。命题这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题题型新颖,但是,只是在词语搭配这个考点上设置陷阱,难度不大。A项,“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不合逻辑,应该是“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应让学生不但……”缺主语,去掉“应让”,让学生做主语。B项,“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不合逻辑,应改为“听一堂成功的思政课,犹如读一本启迪心智的好书”,“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不合逻辑,应改为“看一场益于身心的优秀电影”。C项语序不当,先“有知识的增益、思想的熏陶、真和善的升华”,后“有美的感受”。故选D。‎ ‎【20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重点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命题者在题干所给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选出最恰当的一项。根据下文的顺序是“新、近、精、实”,所以此句的顺序也应该是一样的,故选B。‎ ‎【2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有滋有味:指十分有味道,生动。津津有味:形容兴味特别浓厚。此处是形容思政课生动,所以应该用成语“有滋有味”。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呶呶不休:用来比喻人话多,叫人讨厌。此处是说一些老例子一次又一次用,所以应该用成语“翻来覆去”。耳闻目睹:亲耳听到,亲眼看见。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了,见得多了,自然而然受到影响 。此处语境是说用的“事例”能亲耳听到,亲眼看见,所以用成语“耳闻目睹”‎ ‎。捕风捉影: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此处语境是说用的“事例”不能丝毫没有事实根据,所以应该用成语“捕风捉影”。故选A。‎ ‎【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22.某中学将于2019年5月27日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以下是×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其中有两处词语运用不简明,三处词语运用不得体,请指出并修改。‎ 尊敬的各位家长:‎ ‎①我校将于2019年5月27日早8时在普育广场举行2019届毕业生成人礼仪式,我们谨代表班级全体同学诚邀家父家母到场观礼。②18岁,意味着责任、义务,意味着勇敢、担当。③在这个庄严时刻,您的到场实属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④成人之际更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届时我们还将惠赠礼物一份。⑤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拨冗出席,对此我们敬谢不敏。‎ ‎×班班委会 ‎2019年5月16日 ‎(1)词语运用不简明的两处:‎ ‎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2)词语运用不得体的三处:‎ ‎①将 改为 ‎ ‎②将 改为 ‎ ‎③将 改为 ‎ ‎【答案】(1)①“实属是”改为“实属”或“是” ②“抽出时间拨冗”改为“抽出时间”或“拨冗”‎ ‎(2)①“家父家母”改为“家长(您)” ②“惠赠”改为“敬赠” ③“敬谢不敏”改为“深表感激”‎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病句、词语以及语言的得体与否等角度综合考虑。语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语言表达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语言表达有分寸感。考试题型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1)①“实属是”语意重复,“属”意为“系、是”,故改为“实属”或“是”。②“抽出时间拔冗”语意重复,“拨冗”意为“推开繁忙的事务,抽出时间”,故改为“抽出时间”或“拔冗”。(2)①“家父家母”,称自己的父母,结合“×班班委会代表同学向全体家长发出的邀请信”分析,此处改为“家长(您)”。②“惠赠”,称人赠与的敬词,此处是说向家长赠送礼物的,改为“敬赠”。③“敬谢不敏”, 为恭敬地表示自己能力不足,不能够接受做某事。多作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改为“深表感激”。‎ ‎【点睛】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第—,恰当利用词语的感情色彩。现代汉语中不少词语的褒贬色彩很浓,利用得好,不但语言得体,还能产生极好的表达效果。有时还可以故意改变词语的褒贬色彩。第二,正确使用书面用语和口语。书面用语比较庄重正规,口语比较平和亲近,它们不分孰优孰劣,只是应当使用在不同的地方。第三,正确使用敬辞和谦辞。对上级、长辈等应当使用敬辞;谦辞要用在自己身上,把谦辞用在对方身上,就显得不尊重对方。第四,正确选用传达话语的手段。要根据不同的表达目的选用不用的传达话语的手段。第五,根据场合、对象准确遣词造句。‎ 四.作文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①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盐铁论》)‎ ‎②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论语》)‎ ‎③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 ‎④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 对于以上言论,你有怎样的感想?请选择其中两句立意,体现彼此的某种关系,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答案】顺势致远 风力适足时,逆风向放飞;风力不继时,快速向后收线,给予人工加风;风力突然转强时,迅速放线,迅速往风筝方向奔跑数步。风速风向易变,放风筝必须及时收放,顺势变通,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天有不测风云,人生之舟也不会一帆风顺。世事多变,求高求稳者必须顺势变通,灵活应对挑战。   《吕氏春秋·察今》中有“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几个故事,分别讽喻不顾“时”“地”“人”的条件变化而机械法古的人。可见,酌情变通处理,才能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邹忌审时度势,深谙君王心理,顺势变直谏为讽谏,娴于辞令,现身说法,推己及人,指出“王之蔽甚矣”,从而让齐威王纳谏去弊,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谁也无法预料下一分钟将会发生什么,但不少人陷入窘境却不知醒悟,因不能顺势变通而失败。项羽被围时,只会仰天长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没找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只能归咎于“时不利”。项羽不听乌江亭长忠言,以愧对江东父老为由,刚愎自用,羞愤自杀。杜牧在《题乌江亭》中说:“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是对不能顺势变通的末路英雄的惋惜和批评!   鲁迅弃医从文。他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有了这一顺势变通,才有了千万民众的苏醒,才有了一颗文学巨星的熠熠生辉。   在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职场达人,不仅仅工作能力强,而且能审时度势,顺势变通,善抓机遇。唯有顺势变通,才能因时制宜,占领信息时代的制高点。商场如战场,把握商机就要适时调整,抢滩市场。马云说:“创新不是要打败对手,而是跟明天竞争。”从创办互联网商业公司到挥锤纽交所,马云不断顺势调整,引领新的消费模式,令人惊羡!   顺势变通不是曲意逢迎,不是做墙头草,不是暗箱操作,投机钻营。应像变色龙那样因善变而趋利避害,像沙丁鱼那样因灵活而求得生存。这是一种智慧,一种人生境界。顺势变通,理想的风筝才能飞得又高又稳,如雄鹰般翱翔蓝天!‎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作文的能力。这是一则材料作文,由四句名言组成。首先,考生要明确每一句名言的内涵。第一句强调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讲究因时、因事、因势而为;第二句强调一种迎难而上的勇毅精神;第三句调强顺应自然与规律,乐天安命;第四句强调懂得取舍。题目要求要选择其中的两句,立意要体现所选两句的某种关系。如包含、并列、递进、条件、一分为二等。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材料作文的构思立意,有赖于对材料本身的解读,要仔细品读,揣摩意蕴,把握主旨,从而确定写作的重点,这是写好该类文章的关键。‎ 参考立意:‎ 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 讲究因时、因事、因势而为 做人要有一种迎难而上的精神 顺应自然规律,乐天安命 学会取舍 作文素材:‎ 毕加索懂得审时度势,明白时代需要他做什么,迎合时代并在世界上取得了极高荣誉,不断以新的视角看待物体。他的一生风格多变,但均被人们认可,是因为他的才华,也因为他的审时度势。‎ 后者同样生活当时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毛主席目睹民生疾苦,便发誓要改变中国现状,尽管父亲封建,甚至不让他读书,接受文化的熏陶。但他叛逆,偏偏要上激进的学堂,他从老师那知道了到中国民不聊生的根源,愈来愈按柰不住自己那颗已经被改变的想法塞满的心。但他又异常冷静,他知道以个人之力要谈改变,无异于飞蛾扑火,想要中国彻底摆脱列强的统治,军阀的压迫,就必须结交天下的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共同推翻旧制度,改变旧中国。在湖南第一师范的那几年,师生之间的志同道合,大大的鼓舞了他。在后来,他投身革命后,还总结分析出了前辈想要改革为何却屡屡以失败告终的原因,于是他发出了”枪杆子底下出政权“的历史性的呼声,从此中国无产阶级组建起自己的武装力量,为后来打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 ‎3.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 ‎4.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 ‎ 行文结构:议论文的结构较为常见的是并列式、层进式和对比式。此题可采用并列式的结构行文,首先通过分析材料由此自己的观点;然后采用并列的方式进行论述,并列式注意分论点的提取,如此题可围绕“顺势致远”这一中心论点从“《吕氏春秋》”、“项羽”、“鲁迅”、“当今社会”四个角度论述;最后回扣论点总结全文。安排结果时刻意凸显一下标题、开头、结尾的照应关系。‎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 ‎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