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万物静观皆自得第14课滕王阁序学案语文版必修 (1)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高中语文第四单元万物静观皆自得第14课滕王阁序学案语文版必修 (1)

第 14 课 滕王阁序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重点语句。2.理解典故的作用,感悟语言。 一、文本名句 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 2.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3.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4.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5.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二、王勃名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山中》 3.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江亭夜月送别(其一)》 4.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江亭夜月送别(其二)》 文本导学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俨.骖 于上路: ②云销.雨霁: (2)一词多义 ①舍 舍.簪笏于百龄: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退三舍.而避之: 夫人请之,吾舍.之矣: ②临 临.帝子之长洲: 临.别赠言: 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 ③怀 怀.帝阍而不见: 有怀.投笔: 乃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④序 序.属三秋: 滕王阁序.: 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 序.八州而朝同列: ⑤尽 宾主尽.东南之美: 潦水尽.而寒潭清: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⑥穷 响穷.彭蠡之滨: 穷.睇眄于中天: 岂效穷.途之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古今异义 ①家君作宰. 古义: 今义:宰相;主管,主持;杀(牲畜、家禽等)。 ②谁悲.失路之人 古义: 今义:悲伤。 ③北海虽赊. 古义: 今义:赊欠。 ④一介.书生 古义: 今义:介绍;在两者当中。 ⑤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 古义: 今义:读书人;学位的最低一级,大学本科毕业时授予。 ⑥千里逢迎.. 古义: 今义: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⑦俨骖 于上路.. 古义: 今义:走上路程,上轨道。 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古义: 今义:没有钱,穷困。 ⑨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古义: 今义:狂妄而放肆。 (4)虚词归纳 ①矣 兰亭已矣.,梓泽丘墟: 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 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先生休矣.: ②既 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然苦未既.,而不胜其甘: 既.而缝合: 三军既.惑且疑: ③与 落霞与.孤鹜齐飞: 则与.一生彘肩: 失其所与.,不知: 吾孰与.徐公美: 2.词类活用 (1)襟.三江而带.五湖: (2)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3)宾主尽东南之美.: (4)徐孺下.陈蕃之榻: (5)腾.蛟起.凤: (6)下.临无地: (7)穷.岛屿之萦回: (8)川泽纡其骇.瞩: (9)四美.俱,二难.并: 3.特殊句式 (1)访风景于崇阿: (2)童子何知: (3)响穷彭蠡之滨/声断衡阳之浦: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5)纤歌凝而白云遏: 4.语句翻译 (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译文: (2)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译文: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译文: (4)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 译文: 速读课文,从叙述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哪几部分? 答: 1.作者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 答: 2.文章 3~5 段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 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 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 3.本文题目是“滕王阁序”,但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 写有何好处? 答: 请赏析“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祖父是隋朝著名学者王通。父亲王福 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同功等职。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 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乾封初年(666),王勃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 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上元三年(676),王 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的诗今存 80 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其中离别怀乡之作较为著名,如《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等。王勃的赋、序、表、碑、颂等文,今存 90 多篇,多为骈体,其中亦不乏佳 作,《滕王阁序》在唐代即已脍炙人口。 2.背景展示 《滕王阁序》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而得名。滕王阁,是唐高祖李渊的儿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 旧址在现在江西南昌赣江之滨。王勃 26 岁那年秋天,即其临死前两个多月,前往交趾探父, 途经南昌,适逢九月重阳之日,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江南名楼滕王阁而于阁上举行宴会。王勃 也参加了此盛会。此时的王勃形单影只,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但他并不甘沉沦,想 借此机会一吐胸中郁闷,遂在宴会上挥毫写成此序,即《滕王阁序》。 3.文学知识 (1)序,也作“叙”,或称“引”,与今日的“引言”“前言”相似,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 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 “序”一般写在书籍或文章前面,写于书后称为“跋”或“后序”。本文是作者为他的《滕 王阁诗》写的诗序,属于别序。 (2)骈体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四六文”。南北朝是骈体文的 全盛时期。“骈体文”或“骈俪文”的名称,出现颇晚。六朝骈体文的句式多以四、六句为 主,但常常夹有杂言。从唐代开始,骈体文的句式更趋规整,出现了通篇均为四、六字句的 骈体文,所以在宋代一般又称“骈体文”为“四六文”。 骈体文的主要特点是要求通篇文章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语对偶。在声韵上,骈体文讲究运 用平仄,音律和谐。在修辞上,注重藻饰和用典。一般说来,骈体文多注重形式技巧,这往 往束缚了内容,但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文内文外 轸二星所对着的地面的区域。古人用天上二十八宿(列星) 的方位来区分地面的区域,某个星宿对着地面的某个区域, “三江”。五湖:指太湖、鄱阳湖、青草湖、丹阳湖、洞庭湖。蛮荆:古楚地(今湖北、湖 南一带),这是沿用古代对楚人侮 家贫,常亲自耕种,德行为人所景仰。当时陈蕃为豫章太守,素来不接待宾客,但专为徐稚 设置一榻,平时挂起,只有徐稚来访才放下。因此后世有“下榻”的说法。榻:狭长而 代指房屋。扑:满。钟鸣鼎食之家:指大家世族,古代贵族吃饭时要鸣钟奏乐,列鼎而食。 舸(ɡě):船。津:渡口。青雀黄龙之 日光。区:指天空。鹜:野鸭。彭蠡(lǐ):古代大泽,即现在的鄱阳湖。断:止。衡阳:衡 山之南(山南为阳)。相传衡山有 不得志。帝阍(hūn):原指天帝的守门者,这里指皇帝的宫门。宣室:汉未央宫前殿正室叫 宣室,汉文帝曾坐宣室接见 直不受重用。汉武帝时选求贤良,有人举荐冯唐,可是他已九十多岁,难再做官了。李广: 汉武帝时名将,多年抗击匈奴,军功很大,却始终未能封侯。贾谊:西汉杰出的政治家和文 学家。汉文帝本想任贾谊为公卿,但遭权贵反对,一度派他做长沙王太傅。梁鸿:东汉人, 因作诗讽刺君王,得罪了汉章帝,被迫逃到齐鲁一带躲避。海曲:海隅,指齐鲁一带 赋。《史记·司马相如传》说,相如献《大人赋》,“天子大悦,飘飘有凌云之气,似游天地 之间意”。钟期:即钟子期。《列 第二次。兰亭:今浙江省绍兴境内。因王羲之写有《兰亭集序》而出名。梓泽:金谷园的别 称,为西晋石崇所建,故址在 独具特色的景物描写 本文的写景颇有特色,作者精心构画,苦苦经营,运用灵活多变的手法描写山水,体现了一 定的美学特征。 1.色彩变化 文章不惜笔墨,浓墨重彩,极写景物的色彩变化。如“紫电青霜”中的“紫电”,“飞阁流 丹”中的“流丹”,“层峦耸翠”中的“耸翠”,“青雀黄龙之舳”中的“青雀”“黄龙” 无不色彩缤纷。 2.远近变化 作者采用恰当的方法,犹如电影的拍摄技术,由近及远,构成一幅富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 景图。“鹤汀凫渚”四句写阁四周景物,是近景;“山原旷其盈视”二句写山峦、平原和河 流、湖泽,是中景;“云销雨霁”以下则是水天浩渺的远景。这种写法,是《滕王阁序》写 景的最突出特点,体现了作者立体化的审美观,把读者带进了如诗如画的江南胜境,读者和 景物融为一体,人在景中,景中有人。 3.上下浑成 “层峦耸翠”四句,借视角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 分离,体现了作者整齐划一的审美观。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写景名 句,水天相接,浑然天成,构成一幅色彩明丽的美妙图画。 4.虚实相衬 “渔舟唱晚”四句,即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实手法传达远方的景观,使读者眼界开阔,视通 万里。实写虚写,相互谐调,相互映衬,极尽铺叙写景之能事。 总之,《滕王阁序》一文的写景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章章华彩,一气呵成,使 人读完后犹如身临江南水乡。 类文品悟 流泪的滕王阁 江畔小舟,轻摇的芦苇,南来聚拢的风……赣江上一览无余,视野里找不到期待的身影。 我在滕王阁的一隅,独想王勃。 游人零落,秋风微凉。站在清冷的滕王阁上,睁眼闭眼间全是王勃清瘦忧郁的神情。斜 阳拥抱着欲泣的滕王阁,阁影斜斜地躺在江水里荡漾。帝王君子皆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 寂寞的阁上,觥筹交错的场景不复存在,诗弦管乐也只是附和。赣水潺潺,涛影荡漾,江波 的皱褶里藏着绝代的才子王勃。 阁的忧伤无声息地让我追随。每一寸楼板、每一抹朱丹都在我的心弦上颤动。想为流泪 的滕王阁续写一首诗,诗里面是伤痕累累的王勃。流泪的滕王阁日日孤寂地走入我梦中,独 自徘徊复徘徊。我找不到王勃的诗句,无数醒着的黑暗的夜里,枕着阁影到天明。 有人说:所有的风景都会拒绝一部分人,偏爱一部分人;所有人,生来都会属于不同的 风景。 在朝堂上得不到肯定的滕王,一再遭遣受贬,然而层层不得意抹不掉他悠游于世、歌舞 人生的脾性。贬到赣江边任小刺史,他仍逸兴遄飞地要为自己建一座阁“拍檀板唱歌,举金 樽喝酒”,吸引文人才子登临长吟。那个仲秋的日子,王勃的“独角戏”正上演着,他望着 水天相接的江面,感慨人生如江面枝柯,沉浮复沉浮。一腔激情和渴望却在纸上无羁地漂泊, 洋洋一派文章,力透纸背的全是对生活的向往。 有人说“厚积”是为了“厚发”。王勃客居剑南数年,终有了巅峰之作;滕王阁只不过 是凸显其巅峰昂然之姿的一种凭倚罢了。此时的长安,或许已将王勃淡忘得一干二净。谁会 在抚筝时,思绪在筝上游移间,想起王勃?如今,赣江畔的孤鹜年年此时都要背起王勃馈赠 给它们的礼物一上一下翩翩起飞,托起无限秋水长天的风情。 “物是人非事事休”,我在阁上徘徊流连,眺望阁外水云间,心似江水茫茫,欲拍栏杆。 浅云灰地衬着阁,如一对饱蓄泪水的眼睑。 扁舟载着一截悠悠的阁影,忧郁地前行,涌起的层层江浪间依稀可见当年王勃的风姿。 那个自幼饱读诗书,贯通九经的青年,彳亍于线装书中陶陶然的青年,瑟缩在蜀地的乡居里, 不再想读书之外的事情。蜀地去长安已遥遥又遥遥矣,无人识之,他只有在迷惘中放纵文字: 《蜀中九日》《盛泉宴》……“每有一文,海内惊瞻”。 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敞开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 憾的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吧。可惜,王勃在剑南之地逍遥了两年,终 究不甘寂寞,踌躇北上,到河南任参军。书生之迂,终惹大祸,龙颜大怒,险丢小命。人生 沉浮反复,王勃心冷了。 一片阁/躲在云底下/疲倦和黄昏的鸟一样/面对江水恸哭。 江水缓缓流,终有温柔得叫人落泪的时候。一介书生,咬文嚼字,终有让人品错味的时 候。该张皇?迷惘?失落?还是愤懑?毕竟人生不是“数点扁舟向斜阳”那样诗意、简单而 又直观。……人无语,唯有怅惘地醉去。滕王阁虽不在出产帝王将相的长安,站在这玲珑典 雅的阁上远望,江天开阔,赣江无限风情一览无余,王勃的梦魂可以与阁相偎依至永远了。 昆德拉说:生活是棵长满可能的树。王勃在客居剑南的日子里,也许模拟了日后的种种 可能,却没料到人生最绝望的一种可能就立在水中候着。 王勃如断线的纸鸢一头栽进江里去了。灵魂可依附在了江中鱼儿身上?想他经行处会不 会开出一江的花来,让鱼儿也欣喜,让鱼儿也怅惘! 斜阳也成余晖;阁上人去,鸟空,空留一片寂寥。 微感言: 素材运用 课内素材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 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 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幾,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 云之志。” 在美景之下,王勃依然感慨“时运不齐,命途多舛”。作为一个满腹才学的才子,他却报国 无门。 课外链接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秋浦歌 李 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时运不济的不止王勃一个,何世无奇才,遗之在草泽,李商隐也会感慨统治者“可怜夜半虚 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李白也会感叹“白发三千丈”,都是理想难以实现,报国无门, 壮志难酬。 提醒:完成作业 第四单元 第 14 课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1)①通“严”,使整齐,整治。②通“消”,消散。 (2)①动词,舍弃 名词,客舍、住所 行军三十里为一舍 动词,释放、放弃 ②动词,到 副词,将要 动词,俯视,从高处向低处看 ③动词,想 念 名词,心志 动词,揣着 ④名词,时序 名词,序言、序文 名词,次序、秩序 动词,安排次序 ⑤副词,全、都 形容词,完了、没有 动词,死、灭 副词,都 ⑥副 词,尽 副词,极、尽 形容词,走到头的 形容词,不得志 (3)①县令。②同情。③远。 ④量词,个。⑤掌管文学撰述的官。⑥迎接。⑦高高的道路。⑧困厄,处境艰难。⑨狂放, 不拘礼法。 (4)①语气词,相当于“了” 语气词,表示感叹 语气词,表示疑问 语气词,表命令或 请求 ②连词,既然 动词,尽、完了、终了 与“而”连用,时间副词,不久 “既…… 且……”译为“既……又……”,表两种情况同时存在 ③连词,和 动词,给 动词,结交、亲附 和……比较 2.(1)均为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 (2)均为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星一样 (3)形容词用作名词,俊杰 (4)名词用作动 词,放下 (5)均为使动用法,使……腾,使……起 (6)名词作状语,向下 (7)形容词用作动词,穷尽、极尽 (8)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异 (9)均为形容词用作 名词,指美好的事物,难得的事物 3.(1)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于崇阿”后置;(2)为宾语前置句,“何知”即“知 何”;(3)均为省略句,省略介词“于”,即“响穷(于)彭蠡之滨/声断(于)衡阳之浦”;(4) 均为介词结构后置句,介词结构“于百龄”“于万里”的正常语序应分别放在动词 “舍”“奉”之前;(5)为被动句,“遏”,阻止,这里是被动意,即被歌声阻止。 4.(1)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着楚地和越地。 (2)天高地远,感到宇宙的无边无际;兴致已尽,悲伤随之而来,知道事物的兴衰成败是有 定数的。 (3)老了应当更有壮志,哪能在白发苍苍的老年改变心志?处境艰难而意志越发坚定,不放 弃远大崇高的志向。 (4)自己(宁愿)舍弃一生的功名,到万里以外去朝夕侍奉父亲。 整体把握 第一部分(第 1 段):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第 2 段):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 观。 第三部分(3~5 段):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第 6 段):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重点突破 1.“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历史久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 2.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 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 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 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 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 ⑤“北海”“东隅”→不甘沉沦。 ⑥“孟尝”/“阮籍”→反衬自己坚定意志(正用/反用)。 ⑦“终军”→表示请缨无路。 ⑧“班超”“宗悫”→表明投笔从戎、乘风破浪的志向。 ⑨“杨意”“凌云”/“钟期”“流水”→感慨怀才难用、知己难遇。 3.文章使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 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 美点赏析 ①动静结合。上句写动,霞、鹜“齐飞”,下句写静,水、天“一色”,一动一静,以动衬 静。②境界开阔。长天在上,高;落霞、孤鹜在半空,稍低;而秋水最低。有远有近,有高 有低,层次感强,境界开阔,给人一种强烈的立体美。③意蕴深远。鸟是有生命的,而天空 和云霞则是无生命的;落霞、长天恒常,而孤鹜只是匆匆过客,永恒与短暂,有生命的律动 与无生命的静谧交织在一起,意蕴无穷。④对比鲜明。以秋水与长天的蓝为背景,红霞、孤 鹜点缀其间,色彩浓重,视觉冲击强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