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练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01论述类文本阅读之概念思路练含解析

专题 1:论述类阅读之概念思路 【基础训练】 1.(17 届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戉:早期王权的象征 王者,一国之主。其形三横一竖,为何这样构形?汉字早期在表达这个王字时,以器具“戉”的 象形来指代“王”,表明了“戉”即“王”的含义。不过这个原初的字义,似乎很快就被淡忘了。两 周到西汉时期对“王”字的解释,臆断成分很重。孔子曰:“一贯三为王。”董仲舒曰:“三画而连 其中谓之王。”孔子和董仲舒都没有将这个字解释准确。 甲骨文的发现,为推定“王”字的本初意义提供了证据。文史学家吴其昌说,戊、戉、戍、成、 咸诸字皆由石斧的形状演化而来,其锋刃左右旁向者衍为上述各字,其锋刃向下时则衍为工、士、壬、 王诸字。这个斧头的形状,居然造就了如此多的字形,斧头的方向判定了字的意义,让我们见识了古 人造字的意趣。考古学家林沄有专文《说王》,论“王”字本像无柄且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本表示 军事统率权,后来这军事统率权的象征演变为王的权杖。 戉的象形,是王字定形的基础,这已经成为古文字学家的共识。历史学家徐中舒也说戉的写法, “像刃部向下之斧形,以主刑杀之斧钺象征王者之权威”。甲骨文存在的商代,钺已经是青铜质,而 戉字的出现却是更早时代的事,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就是证据。良渚文化玉戉的背后,也许已经有 了王权的定义吧。 戉这个字,可以给相关的字形字义更多的提示。有研究者论“辛”,说最早的甲骨文“辛”,是 一把执行最严厉刑法的割人肉用的锋利小刀,三面有刃,字的下尖或左偏或右偏,表示刀锋歪斜,类 似雕刻刀。这样解释其实并不到位,“辛”的字形其实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下面那个尖尖其实是柄, 刃在上方,那些学者显然是将它认倒了。 再看看带有“辛”字根的“辟”,甲骨文写成用戉砍掉了一个人的头的样子,所以这是一种极重 的刑罚,砍头,古代谓之“大辟”。王是下达或者执行“大辟”的主体,所以王又有了“辟”这样奇 怪的代称。《诗经》中有辟王,如《大雅·棫朴》有“济济辟王,左右趣之。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这里说的“辟王”,就是周天子。汉代贾谊《新书·审微》说到这样一个故事:卫侯要朝见于周天子, 掌管接见事务的周行人问他的名号,说是叫“卫侯辟疆”。周行人郑重地对卫侯说,辟为天子之号, 诸侯是用不得的。卫侯不得已临时更改了自己的名字,如此天子才接受了他的朝见。 古人将天子、辟、璧相提并论。辟之名,可以是天子,也可以就是璧。金文璧字恰恰是借用了辟 字的字形,借形亦借义,只是在字下加了个“玉”。璧是献给天子的,璧因此有了天子的称名“辟”。 璧是由辟而来,辟即为戉。在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都发现过璧形戉,也许透露出了 一个信息:璧与戉之间本来是可以画等号的,都是王权的体现。 (节选自《光明日报》3 月 28 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字的构形是由器具“戉”的象形指代而来的,“戉” 像斧头之形,其锋刃向下,就衍 生出了“王”的字形。 B.“辛”的字形是一柄刃部向上的戉,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但是一些学者将它认倒了,把 它当做一把三面有刃的小刀。 C.“辟”字的甲骨文写成了用戉砍掉一个人的头,而下达或执行砍头刑罚的主体是王,所以 “辟”字又可以用来代称王。 D.“璧”是献给天子的,所以古人造字时借用了代表天子的“辟”字,然后在字下加上了玉字, 于是就成了“璧”字。学/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B 项,“用来执行割人肉的刑罚”是有的学者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孔子和董仲舒采取臆测方法,没有将王字含义解释准确,所以汉字的造字研究不能有主观想 象,而应依据材料,科学推断。 B.古人造字仅从斧头锋刃的左右旁向和向下方向,就衍生出了不同的系列字形,形成了字的意 义,由此可见古人造字的意趣。 C.卫侯参见周天子,改了“辟疆”的名字,才得朝见,可见当时对“辟”字的用法,有明显限 制,不可以随便用这个字取名。 D.判定文字的构形及意义,可以依据文字象形的特点,还可以用出土文物进行佐证,甚至能在 原始的刻画中找到蛛丝马迹。 【答案】A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刃缘向下的斧钺之形,虽然学者林沄认为表示军事统率权,徐中舒认为其主刑杀,但是 他们都认为这是王者权力的象征。 B.作为斧形的器物,“戉”有石质、青铜质和玉质,良渚文化陶器上的刻画证明“戉”字的出 现在商代青铜材质的钺之前。 C.作者引用《大雅·棫朴》中“辟王”的例子,是为了证明“辟”可以作为王的代称,这一结 论和“戉”代称王是一样的。 D.红山文化、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的璧形戉,证实了璧是王权的体现,所以璧和戉 所代表的含意基本是等同的。 【答案】D 【解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 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D 项,“证实了”错误,原文为“也许透露出了一个信息”。 2.(17 届江西省鹰潭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书法艺术也在继承了秦代小篆写法的基础上有了更 高的审美追求和技术表现。 秦王朝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采用了丞相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 秦系文字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秦代篆书最具代表性的书法作品就是李斯所写的泰山、峄山、琅琊台、 会稽、之罘等刻石。李斯是法家人物的代表,法家之于审美采取的是“好质而恶饰”的主张,反对各 种形式的装饰。这也正是李斯小篆“省大篆之繁缛以趋简易”、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齐的原因。 秦亡汉兴,汉初采用了道家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治国,汉武帝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与法家的审美思想相比,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 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讲实用性也讲审美性,这是汉代美学思想对于秦代美学思想的突破, 也是汉代艺术繁荣发展的一个原因。 如果说以道、儒思想取代法家思想促使汉代审美趋于开放,那么,地域文化对于汉代艺术的发展 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一书中说到:“其实,汉文化就是楚文化……汉起 于楚地,刘邦、项羽的基本队伍和核心成员大都来自楚国地区。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 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它是主宰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 与北国文化不同的是这种弥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南国楚文化,充满了想象、神人交织、赤兔金鸟、 羽人戏龙……就像屈原《离骚》中所说的那样,“佩缤纷其繁饰兮,芳霏霏其弥章”。注重雕饰、充 满想象,是其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无不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书法也是如此,汉代篆书线条一改秦篆的“玉箸”式样,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 起笔时或藏或露,少有雷同;收笔处或作悬针,或为垂露,姿态万千;转折处或提或按,方圆兼备, 虚实相生。瓦当铭文更能随形布势,随意生态,活泼多变。缪篆屈曲回环,鸟虫篆,笔画作鸟、虫、 鱼状,更是将篆书的装饰意味、浪漫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圣人立象以尽意”,汉代流动瑰丽的篆书,所表达的正是汉代追求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 森严的秦文化之“法”与浪漫的楚文化之“意”在汉代篆书里交融,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 页。 (1)下列对“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汉代篆书是汉代审美趋于开放的产物。汉代美学思想突破了秦代美学思想,讲实用也讲审美, 促使了包括篆书在内的汉代艺术的繁荣。 B.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理性精神,主宰了两汉艺术的美学思潮。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决 定了汉代篆书的文化精神。 C.汉代篆书提按波变,跌宕流动,充满了节奏变化;特别是鸟虫篆更将篆书的装饰意味和浪漫 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D.汉代篆书既有道家“无为”的审美观,也有儒家“文质”辩证统一的思想;既有秦文化的森 严法度,也有楚文化的浪漫情怀。 【答案】B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 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 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 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 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 B“楚汉浪漫主义取代了先秦的 理性精神 ”错。原文表述是“楚汉浪漫主义是继先秦理性精神之后,并与它相辅相成的中国古 代又一伟大艺术传统”。 (2)下列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审美上,以李斯为代表的法家反对各种形式的装饰,他的小篆笔画粗细均等、结体平正匀 齐,体现了法家“好质而恶饰”的主张。 B.泰山、峄山、琅琊台、会稽、之罘等刻石省去了大篆的繁缛而更趋简易,是秦代篆书最具代 表性的书法作品。 C.汉代融合了道家“无为而治”和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思想,强调 “文”“质”辩证统一的审美观。 D.注重雕饰、充满想象,是南方楚文化显著的审美特征。汉赋、汉帛画、汉雕塑、汉画像石等 都彰显着这种缤纷浪漫的情怀。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先找出选项所在文 章语段,选项 C 强调“文”“质”辩证统一的仅仅是儒家的审美观,“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 的羁绊,而儒家审美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本项以偏概全。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 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如本题 C 项强调 “文”“质”辩证统一的仅仅是儒家的审美观,“道家审美观超越了功利性的羁绊,而儒家审美 观则强调了文(饰)与质的辩证统一关系。”本项以偏概全。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秦始皇灭六国后采用李斯的建议,在文字政策上“罢其不与秦文合者”,以秦系文字为基础 统一了全国文字。 B.汉代篆书在书法艺术上继承了秦代小篆的写法,但与秦代小篆相比,它又有更高的审美追求 和艺术表现。 C.汉代篆书流动瑰丽,表达了汉代崇尚浪漫、重视装饰的审美追求,书写了中国书法史上辉煌 的一页。 D.汉代篆书在汉代繁荣发展,它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当时人人必须掌握 的一种字体。 【答案】D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 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D 表述“成为 当时人人必须掌握的一种字体”属无中生有。原文只是提到了“篆书的应用遍及汉代日常生活的 各个方面”。 3.(17 届宁夏石嘴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华礼制变迁的现代启示 中华礼制源远流长、绵延不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对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 力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善社会风气、提升国人道德,凝聚中 华儿女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探究中华礼制变迁的规律,无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毋庸讳言,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诸民族之间有过矛盾与冲突。但它们能在认同中华礼制的前 提下逐渐缓和矛盾、化解冲突,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例如,在我国历史上,无论魏晋南北朝时 期在北方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还是之后建立辽朝的契丹族、建立金朝的女真族、建立元朝的蒙古族 及建立清朝的满族,无一例外地认同并服膺中华礼制,从而能使民族融合不断向前推进。显然,发挥 中华礼制的凝聚功能,是凝聚国人、增强自信的重要途径。 中华先民并不只是讲究礼仪“进退周旋,威仪抑抑”的外在形式,而且注重探求礼仪的内在精神 实质。孔子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礼记•郊特牲》称,“礼之 所尊,尊其义也”。所谓尊其义,就是追求道德境界、强调道德践履。孔子称颂那些能够修身立德、 行礼律己、道德高尚的前代圣贤,反复强调“不学礼,无以立”。坚持知礼行礼、知行合一,追求高 尚的道德境界,体现了中华先民的主流价值观。中华礼制注重道德修养与道德实践,强调知行合一, 这使它起到了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 可以说,中华礼制自诞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教化功能,并在演化过程中逐渐将道德教育与理想教育 紧密结合,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生,提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注重培养道德人格、建设礼仪之邦。 所谓礼仪之邦,就是有高度道德自觉的社会,是诸族和谐、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民众富 庶的社会。中华礼制提出的愿景,是中华先民们向往和着力构建的社会。中华礼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 忠恕之道、和谐社会等学说,能为今日构建和谐世界贡献中华民族的智慧。 作为一种制度,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在封建社会,它强调封建等级,包含一些 糟粕。然而毋庸置疑的是,中华礼制能够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孔子提到三代礼制 传承中的“损益”,便是一种改革;《礼记》进一步提出“时为大”这一与时俱进的礼制改革原则。 适时变革是中华礼制演进的重要原则,这使它成为与中华民族同生共长、传承久远的文化传统。 由孔子创建、孟子加以发挥的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判,那是因为这种 礼制观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对礼的制度规范层面关注不够。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 法结合起来,融礼入法、礼法合一成为中华礼制变迁的重要转折。礼法合一要求人们遵礼守法,违礼 即违法。礼既是道德要求,又是法律规范;礼制既有教化功效,又有法制规范之用。《礼记•经解》 认为“礼禁乱之所由生”,可以起到“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也”的作用。古人通 过礼来“止邪于未形”,使人们“徙善远罪”,达到“禁乱”和教育人的目的,对我们今天推进国家 和社会治理有一定启示意义。学/ (《人民日报》2016 年 03 月 25 日) (1)下列对中华礼制的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中华礼制历史悠久,有着很强的凝聚功能,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中华文明 的重要内容和载体。 B.中华礼制具备教化功能,注重道德与理想之道紧密结合起来,强调自幼及长、礼教终身,提 倡仁爱精神、忠恕之道。 C.中华礼制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进而在塑造道德人格、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 D.中华礼制能起到缓和民族矛盾、化解民族冲突的作用,是因为诸民族都能认同中华礼制,都 愿意形成共存共荣的良好关系。 【答案】D 点睛:这类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是……”,答 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 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 仔细分析。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礼记•郊特牲》中“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强调“尊其义”,在孔子反复强调“不学礼,无 以立”中有所体现。 B.儒家礼制观,在战国时期因仅仅重视礼的道德层面而曾饱受其他思想家的批评,秦汉之后礼 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 C.孔子提到三代礼制传承中的“损益”,《礼记》进一步提出的“时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说 明中华礼制演进需要适时变革。 D.中华礼制在历史上曾为各种政权服务自然会包含一些糟粕,但这并不影响其与时俱进、吐故 纳新,不断改革与变迁的趋势。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中 D 项“秦汉之后礼与法才真正结合起来”错,原文最后 一段说“秦汉之后,我们的先人力图将礼与法结合起来”。 (3)下列对本文的有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二段运用事实论证的方法,列举了我国历史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认同并服膺中华礼 制的例子,证明了中华礼制的高度凝聚力。 B.本文第三段以名家的言论为载体,论述中华礼制的外在形式和内在精神,“进退周旋,威仪 抑抑”是形式,“礼之所尊,尊其义也”是实质。 C.本文不仅论述了中华礼制对民族发展的积极作用,还指出其包含的糟粕和自身的不是,正反 对比论证,使人们对礼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D.本文第四段主要采用道理论证,论述了中华礼制的教化功能并提出“建设礼仪之邦”的愿景, 是对其精神实质的延伸与拓展。 【答案】C 4.【2017 届福建四地六校高三上第二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古代交通工具一般只有两类:一类是陆路的车马,一类是水路的舟船。正如 南朝梁江淹在《别赋》中所写:“船凝滞于水滨,车逶迟于山侧;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古 代送别诗词中出现的“长亭”和“南浦”意象,就与运用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密切相关。 秦汉时期,自两京始,在车马所行的官道两旁,已经开始设置邮亭与驿站。邮、亭、驿的设置在 功能上是有区别的。唐代颜师古为《汉书》作注时说“邮,行书舍也”,可见邮是负责递送文书的机 构;而《汉官旧仪》中记载“亭长持三尺板以劾贼,索绳以收执盗”之语,可见亭的职能是抓捕奸盗。 驿站的设置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古代制度,驿的功能主要是递送朝廷文书或为朝廷任命的使者和官 僚提供上任与出使的旅行服务。邮、亭、驿三者有区别也是有联系的,功能上有太多的重合,故有邮 亭、邮驿、驿亭等复称。北周庾信在《哀江南赋》中说“十里五里,长亭短亭”,大多是文学家夸张 之词,而非实录。《汉官旧仪》所载“十里一亭”“五里一邮”,并言邮亭相去“仅二里半”,汉代也未 曾付之实施,这么密集的邮亭,得有多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朝廷与民间的负担又是多少,可想而 知。但长亭短驿,在中国古代交通体制中确实长期存在。《说郛》中记载了宋人一首打油诗:“白塔桥 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这首打油诗就道出了中原地带有 “长亭短驿”这样一个事实。 古代诗人们在南方写的诗词和在北方写的诗词,其所选用的意象形成的意象群显示出明显的差 异。在古代送别诗词中,这种差异同样存在。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词,长亭、短亭、阳关、古道等 意象,相对较少。如《楚辞》中,“长亭”“短亭”等意象的用例几乎没有;相反,与河流相关的“浦” 或“南浦”的意象却极为常见。这种现象,与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特征紧密相连。 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其赋中多见“浦”字,《九歌》中有“望涔阳之极浦”之语,《离骚》中 也有“送美人兮南浦”之句。对于“浦”,《说文解字》解释说:“浦,水滨也。”《风土记》说:“大水 小口别通为浦。”这里有大小河道分流处,理所当然成为舟船停泊之所。“南浦”是什么时候开始演变 为水路送别诗中比较固定的意象,据初步考察,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 但使“南浦”这一意象和送别情怀形成比较固定联系的,完全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如江淹《别赋》中 说“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谢朓《送远曲》诗中也有“北梁辞欢宴,南浦送 佳人”的诗句。唐诗宋词中,“南浦”意象俯拾皆是,王维《送别》诗曰“送君南浦泪如丝,君向东 州使我悲”,李白《赠汉阳辅录事二首》诗曰“南浦登楼不见君,君今罢官在何处?”,柳永《倾杯》 词曰“离宴殷勤,兰舟凝滞,看看送行南浦”。就这样,一代一代的诗人承继屈原这一手法,不断将 离愁别绪的文化因子,添加到“南浦”之上,以致使“南浦”这一意象成为送别之地的代名词。李贺 《黄头郎》诗曰:“黄头郎,捞拢去不归。南浦芙蓉影,愁红独自垂。”清人王琦注曰:“南浦,送别 之地。”叶葱奇也注曰:“古人送别之地多称南浦。” (节选自 2015《古典文学常识》第 1 期) (1)下列关于原文一、二两段内容的理解与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古代送别诗中经常出现“长亭”和“南浦”意象,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古代运用车马、舟船 这两类交通工具出行有密切关系。 B.邮、亭、驿功能有别,邮负责传递文书,亭主司奸盗,驿则兼有传递朝廷文书或保障官员出 行之责。 C.汉制规定,十里一亭,五里一邮,邮亭相距要近,实际上汉朝没有能力完成如此密集的交通 设置。 D.《说郛》中记载了一首宋代人写的打油诗,提及宋代在很多地方设置了长亭短驿的事实,说明 这种交通体制确实长期存在。 【答案】D (2)下列关于“南浦”这一意象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南方作家所写的送别诗中经常出现与河流有关的“浦”或“南浦”等意象,这与南方交通多 走水路、多用舟船有关。 B.“南浦”与送别产生固定联系,源于屈原,得力于南北朝诗人,在唐诗宋词已经成为极其普 遍的文学现象。 C.屈原的《九歌》和《离骚》中有关“浦”的诗句赋于“浦”以文学的内涵,而《说文解字》 和《风土记》则赋予它以地理的意义。 D.“南浦”从一个地理名称升华为文学意象,历代文人的文学创作活动起到了关键性用,赋予 它以离情别绪的文化因子。 【答案】B 【解析】或然判断表述成肯定判断,文中为“或与屈原的“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言有很大关系”。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 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 D 项混淆范 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诗人们在南方写的送别诗多选取“南浦”一类的意象,在北方写的送别诗则多选取“长 亭”“短亭”等意象。 B.南朝梁江淹《别赋》中的文句,引发了人们对“长亭”和“南浦”等意象的文化联想,生发 了与“别”相关的情愫。 C.文中多处选取屈原的诗句,来论证“南浦”的文学内涵,缘于屈原是南方诗人的代表,具有 极强的说服力。 D.唐代李贺的《黄头郎》中的诗句“南浦芙蓉影”中的“南浦”意象已经定位为送别之地,后 人对这种理解也多认同。 【答案】B 【解析】“别赋”中的“别”与南浦这个意象有关,与长亭这个意象无关。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是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 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 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 此题 D 项曲解文意。 5【2017 届江苏苏州市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各题。 给自己留一点不知情权 朱铁志 因为在杂志社工作,社会联系较多,各种赠阅报刊和书籍应接不暇,整天沉浸在广泛的阅读之中, 真可谓手不释卷,无所不知。 然而时间长了,杂多的信息并没有使我感到充实,相反,还常常在经历了头晕眼花的辛苦阅读之 后,心里空落落的。海量信息过分满足了我的“知情权”,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我的“不知情权”, 我真切地感到了“选择”的必要性。因为在信息爆炸的当今世界,如果失去了选择的能力和自制的毅 力,我们的头脑就会成为叔本华所说的“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开卷”不仅无益,而且多半“有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固然不可取,但人们真的需要那么多“知情权”吗?如果不是出于对涉 及自身利益的公共政策的关注,在其它方面真的有必要知道那么多吗?给头脑留下一点属于自己的空 白,以便填充更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岂不是更好的选择?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 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 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这是极有见地的观点。在我看来,如今泛滥在各种媒体上的百分之六十以上的信息是“废话”和 “空谈”,它们既不提供任何新知,也缺乏足够的思想和智慧含量,不能对丰富人们的思维起到丝毫 积极作用。在“后出版时代”,特别是网络微博时代,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成为“作者”,“日子”固然 可以成书,“月子”当然也未尝不可。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就会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 生命放任在别人的“日月”之中,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问题在于,他有“跑 马”的自由,难道我们没有不让他乱跑的自由吗?没有选择的权利吗? 当然有,但我们常常轻率地放弃它。为什么?因为我们经常是懒惰的、被动的,对自己不负责任 的。久而久之,逐渐丧失了应有的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以网络阅读为代表的“浅阅读”省时、省力、 轻松、好玩儿,但鱼龙混杂,少数有价值的信息总是淹没在大量垃圾信息之中,不待挖掘出来,早已 令人疲惫不堪,忘了自己的目标。虽然表面上是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但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 的本来面目。 其实,一个人想搞清楚自己要什么并不难,难的是弄明白不要什么。因为人的本性原本贪婪,凡 是好事当然多多益善,何况读书又有“好学多思”、“博雅俊逸”的美誉,撒开读呗。岂不知,“撒开” 就是“束缚”、就是“枷锁”,从此让你失去自我,成为任人摆布的傻瓜。不“撒开”怎么办?当然就 要选择,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谁来选择?自然可以请教饱学之士,可以借鉴“推荐书目”之类。 问题在于,真正有学问的家伙往往不喜欢向青年推荐书目,也不屑于某些以权威自居的人推荐的书目。 那怎么办?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眼”和“专精”吧。 (选自《书摘》2008 年第 9 期,有删改) (1)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 分) 【答案】首先通过反面事例的分析提出人要有“不知情权”的观点(2 分);接着分析了拥有太多“知 情权”危害和放弃“不知情权”的原因(2 分);最后指出怎样拥有“不知情权”的正确方法(2 分)。 【解析】第一、二段,提出观点:“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第三段写当今信息泛 滥,“一个不假思索的读者如果放弃选择,……将自己并不宽敞的头脑任由混乱的思想跑马”,指 出拥有太多“知情权”的危害性;第四段写人如果放弃了选择的权利就会很难掩饰“博学的无知” 的本来面目,指导出放弃选择的危害性;最后一段总结,指出“只好靠自己,靠博览基础上的‘慧 眼’和‘专精’”提出问解决题的方法。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分析分析文章行文思路,概括段落大意。考生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给文章划 分层次,然后归纳概括。答题时注意抓中心句、转折句、过渡句、结论句、主旨句,表层次的序 词。分析概括段内层次的步骤:逐层概括,注意语句转换。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组织答案时 一般采用“先写了……然后写了……最后写了……”的格式。注意语言简洁准确通顺。 (2)作者认为要使自己的头脑不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有哪些正确做法?(6 分) 【答案】面对天天发生的趣闻和与自身利益无关的公共政策,要保持一定的自制力(2 分)。给自己 的头脑留出一点空白,用来填充更有必要、更有价值的东西(2 分)。面对当今时代铺天盖地而 来的海量信息,要选择那些能提供新知识、能锻炼和丰富自己思维的加以接收(2 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重要信息进行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找出 关键词,明确题目要求,确定答题区间,然后仔细阅读相应文本,依据关键词筛选出相关信息, 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需要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辨识有效信息, 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最后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怎样理解文中划线句中“博学的无知”。(6 分) 【答案】无所不知的知道分子就是那些掌握了大量缺乏智慧和思想含量的垃圾信息的人(2 分)。“博 学而无知”指他们每天都在毫无选择的吸纳各种各样的信息,混乱的思想充斥他们的大脑,从而 无法建构起完整的知识和思想体系(2 分)。作者借这句话从反面提醒人们,每天面对海量信息, 要有所选择,在博览的基础上运用慧眼,追求专精(2 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常见的命题形式为: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词语的深 刻含意;从文中看,某词语指的是什么意思;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词语的意思。一般的解 题思路是:对内涵比较丰富的词语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答题步骤:上下勾连;对使用 特殊表现手法的词语,就要抓住它使用的表现手法进行分析。 【提升训练】 1.(17 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第三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自拍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其实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普通人只能从昏暗而晃动的水面 中看到自己的模样。历史学家莫蒂默认为,玻璃镜子虽小,但它在 14 世纪被威尼斯人发明的时刻, 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几千年来,人类终于可以第一次如此清晰、完整、便捷地看到自己的 模样。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这种神奇的发明极大地 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个人意识的增长。以西欧为例,此前,人们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教堂、领 主、行业公会来定义自己的身份。而镜子的发明则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 身份,更频繁地从个体化的角度来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 也就是说,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和镜子的发明也许不无关系。 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莫蒂默说,在西欧,镜子让人们更清晰 地认识到个人外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而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 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赤裸裸地向观众传递着这样的信 息:不管我长得美还是丑,反正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无论是镜子还是肖像画,都是技术和媒介塑造自我意识的典型例子。当人们从镜子中看到自己, 当人们被呈现在肖像画中供人观看,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今天这个时代,和镜子、肖像画一脉相承的媒介技术是自拍。可以说,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 结合体。一方面,当人们拿起手机,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人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容貌,这 甚至比照镜子都更有用,经常自拍的人对自己脸上最漂亮和最需遮掩的细节都了如指掌;另一方面, 自拍的下一步往往是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这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 肖像画,期待他人的重视和欣赏。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也在深刻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收获的点赞中, 人们的个性得到张扬和满足,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然而,这 种个性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表达。自拍经常看上去是随意、即兴的,但其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 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人们期待这些自拍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观众的审美——毕 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最多的点赞。 所以,与其说自拍助长了人们的自我意识,不如说它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人们可以通过自拍 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 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的表演中,他们假装自己是明星,享受着大家的注视;而名人明星则通过 自拍假装自己是普通人,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选自方可成《从镜子、肖像到自拍》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不能证明“塑造自我意识”或“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一项是 A.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B.人们通过肖像画赤裸裸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C.自拍使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 D.普通人通过自拍假装成明星,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成普通人。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文中概念的含义的能力。A 项与“塑造自我意识”或“催生自我意识分裂”无 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镜子的发明有可能催生了个人主义思潮的萌芽,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 自己的身份。 B.莫蒂默认为,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 像画的流行。 C.镜子、肖像画和自拍,是通过技术媒介来塑造自我意识的。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 D.为了收获最多的点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 而不是经常看上去的那样随意、即兴的。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拍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但是镜子和肖像画却不一定具 有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作用。 B.在西欧,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 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C.人们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此时的自拍功能更接近镜子;当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等 待点赞时,此时的自拍功能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 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欣赏。 D.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 这说明了自拍一方面能助长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答案】D 2.(17 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三次诊断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哪怕是表情包式表演和 PS 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 IP 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与 商业成功之时,《朗读者》、《见字如面》以其真诚与直达心灵的表达方式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 脱颖而出,被誉为一股清流。 在中国的电视市场上,情感类节目一直是广受欢迎的宠儿。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 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某种层面上来说,《朗读者》类节目的出现,在受众 群中激起阵阵涟漪,并不为奇。《朗读者》更像是用朗读串连着的人物访谈。在每期的节目之中,有 大量的访谈时间,真正用于朗读文学作品的时间并不多,而正是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 人物的访谈,讲述了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朗读者》的成功被外界解读成“出乎意料”,因为其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将值得关注 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但在此前与泛娱乐节目的同台竞争中, 人文类节目很少能够冲出重围、浮出水面。在人文类节目被边缘化的大环境之下,《朗读者》的存在, 成为沧海遗珠般的稀缺资源。 人文类节目的式微,并非简单地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加持,也并非是因为对情感调动得不够充 分,而是因为在面对碾压式的情感综艺时,人文节目并不追求娱乐,更不持“道德中立”的态度—— 反之,它时时在追求一种对理想人格的阐发和尊严价值的关切。 如今的大众媒体,不追求娱乐意味着不回避严肃的问题,甚至是不盲目依从娱乐工业的逻辑,这 就意味着,这种异质性的力量可能会被文化工业排斥,甚或甩出局外。但,这恰恰就是《朗读者》的 成功让人欣喜和意外之处。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有了“道德偏向”的姿态,就需有明确的价值观 为铮铮铁骨,也需超越金钱利益的顾虑,因为作为价值提供者的节目制作者,就难以用“信息提供者” 的身份去隐匿自己的价值偏向而任由自己觉得错误的价值广泛传播,于是节目的内容、形态、表达与 受众用户的数量都会受到限制。反现一些情感类节目,赤裸裸的拜金、带有偏见的表达甚至歧视都可 以堂而皇之地被当作多元言论而包容,甚至为了话题热议而刻意制造“奇葩”与冲突效果吸引关注, 以获取收视率。学* 在我们看到媒体“收视口碑双赢”的一致评价时,我们不要忘记了对《朗读者》这类人文类文化 产品意义的思考。《朗读者》的董卿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她重新定义了“朗读”,认为“阅读是很 私人的事情,但朗读不是,朗读要有对象,它和唱歌一样”,这种朗读“可以传情达意”,“只不过 我们很多人没有形成这种习惯,因为它显得略微有些正式。其实你想想,朗读也就是说话,我甚至觉 得它的群众基础更大,因为会说话的人比会唱歌的人还要多。” 在此刻,我们为一股清流的诞生而欢呼,甚至有评论寄希望于《朗读者》可以改变娱乐综艺的霸 屏现状,平复一下当下综艺界的聒噪浮华。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 另一种逻辑运转?并没有答案。我们只是清楚地知道:历史都是人来创造的。 (改编自《<朗读者>是否能为文化产品的公共性提供一种可能?》)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关于《朗读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朗读者》是一个旨在表现公众人物影响力的情感类节目。 B.《朗读者》是一个朗读时间不多、不追求娱乐性的人文类节目。 C.《朗读者》是一个提供明确“道德偏向”价值的文化产品。 D.《朗读者》是一个让人欣喜和意外的“收视口碑双赢”的文化节目。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 辨析。A 项,《朗读者》的主旨不是表现公众人物的影响力。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综艺界表情包式表演和 PS 型剪辑,只要搭配上当红 IP 和“鲜肉小花”,就能引发收视高潮 与商业成功,这是一种典型的聒噪浮华, B.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与倾诉,通过光影音的作用打动受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从这一点 来说,《朗读者》受到欢迎并不为奇。 C.《朗读者》用朗读串联起人物访谈,通过对多位有名气、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的访谈,来讲 述普通人不平凡的坚守与最朴素的情感。 D.人文类节目式微的原因,一是缺乏流量“鲜肉小花”的加持,二是情感调动不够充分,更关 键的是坚持与碾压式情感综艺节目不同的价值观。 【答案】D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朗读者》毫不讳言自己的人文特质,从满屏娱乐竞技类综艺中脱颖而出,体现了对理想人 格之阐发和尊严价值之关切的真实需求。 B.当下,对于大众媒体来说,一旦被视为不依从娱乐工业逻辑的异质性力量,就会受到文化工 业的限制,最终导致在收视率竞争中的失败。 C.从“朗读‘可以传情达意’”这句话可以看出,董卿认为朗读是一种情感交流手段,《朗读 者》的产生和传播可能带动更多人进行这种交流。 D.作者提出“文化产品的产生与传播能否从《朗读者》开始,缓慢地以另一种逻辑运转”这个 问题,反映了一种现实需要,表达了一种期盼。 【答案】B 3.(17 届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三诊)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目前,“中国哲学”与国学好像一张纸的两面,似乎有关国学的研究都可以“中国哲学”的名义 问世。这种现象折射出,“中国哲学”一方面想借助国学竭力摆脱西方哲学的影响而谋取自身的独立 性,另一方面却又对自身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因此在现实中无法明确自身 与国学的本质性差异。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多数用以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独特哲学的理由 难以成立。 有人认为,“哲学”是个共名,因此“中国哲学”必定是一种独特的哲学。这虽然看到了中国“哲 学”与西方 Philosophy 之间的共通之处,但却似乎忽略了类似的共通之处也可以存在于“哲学” 与文学、艺术或宗教之间。 还有人认为,哲学是某种文化的核心,没有哲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中国文 化从古至今一直延续未断,因此必有“哲学”这门学问。这类说法,大约还是以西方文化为样板而得 出的一个非普遍的结论。 另有观点认为,中国有 Philosophy 这门学问,是西方人自己最先承认,且至今还有认可中国的 Philosophy 并以之作为终生研究事业的人。的确,从目前可见的资料来看,西方耶稣会士所作的《中 国的哲学家孔子》(1687 年)似乎是最早用“Philosopher“(哲学家)一词来称呼孔子的文献,但 耶稣会士对中国思想充满主观性的、非专业性的传播,使当时欧洲著名的哲学家如莱布尼茨、伏尔泰 等人都先后一度对中国思想产生兴趣。但他们对中国思想的了解都很有限,不能用来证明中国自古就 存在与西方 Philosophy 一样的学问。虽然现当代西方有一些学者终生钻研所谓中国 Philosophy,但 他们的研究多不为西方 Philosophy 界的同行所看重。更重要的是,归根结底,这种判断中国哲学之 成立的方式,仍然是以西方为参照的。 还有一些学者借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证明中国古代不但有 Philosophy,而且还优越于西方。 但只要我们的眼光不只是滞留在他们对西方传统 Philosophy 的批判态度上,而同时深入他们批判的 具体过程之中,就会发觉,他们所用的批判方法及问题意识都是典型西方 Philosophy 式的。拿海德 格尔来说,他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思想”而非“Philosophy”。但海德格尔所谓的“思想”,是对存 在的真理和统治了西方 Philosophy 几千年的理性、逻辑之思。他批判西方传统 Philosophy 并非将其 彻底抛弃,而是要揭示其缺陷,为更正当的理性和逻辑重新奠基。但在中国古代,并不曾有哪些思想 经典对西方式的理性与逻辑做过清晰而系统的阐明论证。因此,借助作为西方传统 Philosophy 之叛 逆者的海德格尔等人的思想来讧明中国“哲学”之合法性甚至优越性,无并于缘木求鱼。 有人担心,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类似于西方的 Philosophy,就等于否认中国古代思想有对人生真 理、生命的终极目的和终极精神的思索和追求。其实,古希腊有了艺术和宗教之后,Philosophy 还 会发展出来,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虽然三者同样都能实现对人生真理和终极精神的追求,但与艺 术和宗教不同的是,唯有 Philosophy 是通过运用概念进行推理论证这种人类所独具的理性思维方式 来把掘人生真理和追求终极精神,而艺术主要通过直观和知觉,宗教则借助于非理性的力量。西方 Philosophy 所表现出的这种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是其必要的典型特征,具备这种 特征的西方 Philosophy 可称之为“典型哲学”,而凡是这种典型特征表现得不充分、不明显的其他 哲学,诸如中国“哲学”则可称之为“非典型哲学”。 若要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具有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哲学,就必须找出中国“哲学”与西方 Philosophy 的真正共通而同时又与艺术和宗教的不同之处。笔者认为,作为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 的理性思维方式的哲学,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思想中不能说完全没有,但确实表现得不充分。中国古 代思想最根本的特点是“未尝离事而言理”。因此,如果我们认为哲学对把握人生真理和追求终极精 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并认为我们也拥有作为一种独特哲学的“中国哲学”,那么,就有必要进一 步加强对西方 Philosophy 的学习和训练,以培养我们本来并不擅长的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 思维能力。 这样的学习,不但不会瓦解中国传统思想,消解中国思想的主体性,反而更有助于我们从深层次 超越历史的局限性,批判继承传统思想,借鉴、吸收、转化传统思想的智慧和优势,真正建构起能够 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中国哲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对自身作为一种独特的哲学尚未形成明确的自我意识,只是想借助国学来竭力 摆脱西方哲学的影响,从而谋取自身的独立性。 B.中国“哲学”与西方 Philosophy 之间存在着共通之处,类似的共通之处也存在于“哲学”与 文学、艺术或宗教之间,而有的学者好像并没有关注到后者。 C.哲学是某种文化的核心,没有哲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而中国文化从古至 今一直延续未曾间断,因此中国文化中必有“哲学”这门学问。 D.与西方哲学不同,中国“哲学”在通过概念进行推理论证的理性思维方式这一点上表现得不 充分、不明显,不能称为“典型哲学”,只能称为“非典型哲学”。 【答案】C 文化的核心,没有哲学,任何文化都不可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可知这只是有人的观点,作者并不 认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西方耶稣会士所作的《中国的哲学家孔子》已经把孔子称为哲学家,但要据此认为中国 自古就存在与西方 Philosophy 一样的哲学,依据是不充分的。 B.海德格尔等人批判西方传统 Philosophy 时所用的方法和问题意识都是典型的西方 Philosophy 式的,所以,用其思想来证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是不对的。 C.古希腊的文化告诉我们,否认中国古代存在类似西方的 Philosophy,也就意味着否认了中国 古代思想有对人生真理、生命终极目的和终极精神的思索和追求。 D.中国古代不存在纯西方式的哲学,因为中国古代思想往往是“未尝离事而言理”,其中不曾 有哪些思想经典对西方式的理性与逻辑做过清晰而系统的阐明论证。 【答案】C 【解析】C 依据原文第六段“其实”一词,作者阐述古希腊相关文化,意在说明“有些人的担心”是 不必要的,“古希腊的文化”不能论证人们的这种担心。本项把观点和材料的关系弄错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中国哲学与国学并不相同,但由于用以证明其是一种独特哲学的理由难以成立,所以, 中国哲学在现实中无法明确自身与国学有本质性的差异。 B.只有证明了中国“哲学”与西方 Philosophy 的真正共通而同时又与艺术和宗教的不同之处, 才能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具有独特内容和形式的哲学。 C.中国哲学界部分学者试图借助西方哲学家对中国古代思想的关注来论证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 的一致性,这种思路本身就是不太站得住脚的。 D.加强对西方 Philosophy 的学习和训练,有助于我们借鉴、吸收、转化传统思想的智慧和优势, 真正建构起能够作为时代精神精华的中国哲学。 【答案】A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 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 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本题依 据原文第一段“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大多数用以证明‘中国哲学’是一种独特哲学的理由难 以成立”中“很大程度上”可知其理由并不充分,另外“大多数”有范围限制。 4.(17 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第五次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①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场出现了三股大的文化潮流:一是“国学热”。在经济持续发展、国力 不断增强的同时,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应而生,社会大众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热情被重新点燃。二是 关注现实的影视作品受到大众追捧。三是网络游戏悄然诞生。上述三者以“国学热”覆盖面最广、影 响力最大,但如果从大众消费文化的角度来看,后者才是最大的赢家,它经过 10 多年发展,时至今 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网络文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 ②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们刚刚走出校门,甚至仍然在读,他们涉世未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 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亦处在懵懂阶段。然而,他们热情好学,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 熟悉网络虚拟环境;他们思想活跃,在线编写故事毫无心理羁绊。他们占据的时空优势和读者优势是 传统作家所缺乏的,读者喜欢是他们写作的动力和唯一目的。由于作者读者是同代人,人生经历与感 受容易产生共鸣,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 来”。“国学热”和“在线游戏”成为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或许是一种偶然,但其促使一代 人文化消费范式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 ③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首先是在审美上的高度认同,其次是在形式、内容上的直接借 鉴和翻写、延伸,再次是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想象。在男性向写作和女性向写作中,这一关 系又显示出不同的特点,男性向写作多取其意蕴,女性向写作则取其形态。 ④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取法古人的却比比皆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文学经典往 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当中,书场、茶舍是其生根发芽的场所。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辽阔的虚拟空间, 实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在这一点上网络文学与古典文学的存续有相通之处。 ⑤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夹叙夹议,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大胆推测,其借古论今的演绎 技法继承了古代话本小说的叙事传统。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孙晓的《英雄志》、打眼的《黄金 瞳》等,无不承袭古人智慧,而又具有现代视野。树下野狐的《云海仙踪》则直接脱胎于《白蛇传》。 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着属于自己的宝藏,逐渐与中 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从《后宫甄嬛传》《悟空传》等网络文学作品中都可以看到中国古典文 学的影响。但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与发扬,到目前为止仍然是零散而浅显的,表象化的成 分居多,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作品只是凤毛麟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学/ A.“国学热”的出现,表明我国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需求不断提高、了解历史和传统文化 的热情已再次被点燃。 B.“国学热”虽然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但它最终不是最大的赢家,最大的赢家是悄然诞 生的网络游戏。 C.网络游戏经过 10 多年的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处于上升趋势,这是网络文学诞生和成长的文化 背景。 D.网络文学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继承和发扬是零散而浅显的,真正吸取精髓、发扬光大的网络作 品很少。 【答案】B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网络文学年轻的作者涉世不深,缺乏社会阅历,几乎未接受过写作训练,对文学的理解和认 知也处于懵懂状态。 B.年轻的网络文学作者好学,思想活跃,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与传统作家相比,他们占据着 时空和读者的优势。 C.审美上的高度认可,形式与内容上的直接借鉴和翻写、延伸,打破时空限制赋予历史以现代 想象,这三方面体现了网络作家与中国古典文学的联系。 D.网络文学极少有效仿现代文学之作,而更多的是取法古人;网络文学将要形成一代人文化消 费范式,使古典文脉得以接续。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题干“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答题 关键词“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 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题中 D 项, “将要”即表示行为或情况不久以后将会发生之意,原文是“……但其导致一代人文化消费范式 的形成实是一种必然”。这里的“其”应指网络文学两个重要的文化基因“国学热”和“在线游 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流传至今的我国文学经典往往都曾流行于民间大众之中,而网络文学通过网络虚拟空间,实 现了与大众的心灵契合与对接。 B.作者在第⑤段中列举作家作品,意在说明网络文学作者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古典文学的继承、 借鉴与创新。 C.网络文学的读写现场迅速形成并日渐扩大、新的文化标识和偶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其原 因是作者与读者的人生经历、感受相同或相似。 D.随着“国学热”的兴起,网络文学作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里寻找宝藏,吸取精华,逐渐 与中国古典文学建立了特殊关系。 【答案】C 5.【2017 届西藏山南地区二中高三上第三次(11 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①就中国的文化源头而言,无论是孔、孟,还是佛、老、墨翟、申、韩,孜孜汲汲,惕励忧勤, 无不以济世安民为己任,怀抱一种死而后已的念头。自庄子、列子之后,继之以巢父、许由,乃至西 晋的王衍之辈,倡导洁身自好,愿做山林高人、达士,隐士之风骤然而起。两者之分,其根本在于“人”、 “我”之别: 孔、孟认得“人”字真,身心性命只是为了天下国家;而庄、列则认得“我”字真, 视天地万物只是成就自己。 ②事实确乎如此。在儒家学者中,孔、孟到处周游,辙环天下,孔子弟子亦不免事奉季氏。究其 原因,固然因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 而天下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 ③那么,士人为何必须出仕做官?从原始儒家的观点来看,显然是为了达臻兼善天下的公共理想。 担任官职是士人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即使是史书中所广泛记载的隐士、逸民, 尽管他们远离官场,然此类隐居行为之所以被不断强调,还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怀抱一种被君主征召入 仕的期待。 ④就原始儒家的理想而言,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 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 “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孔颜之乐”自宋儒周敦颐提出之后,已经成为宋明理学的核心理念。所 谓孔颜之乐,就是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颜子身处陋巷,箪食瓢饮,不改其乐。究其本义, 并非是说孔子以“疏食饮水”为乐,而是孔子将“不义而富贵”,视之轻如浮云。至于颜子之乐,则 是倡导身处陋巷,不失自己的本心,即使身处富贵,仍能坚持自己的节操。儒家又有“仁者不忧”之 说。所谓“不忧”,就是不忧于未来,是一种不对个人未来祸害加以担心的境界。至于万民之忧,却 被儒家一直系挂心头。为此,儒家士人也就有了“居朝廷则忧其民,处江湖则忧其君”之论。 ⑤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开始发生异化,也就是从做官为了“养民”、“爱 民”,进而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 想,转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随之而来者,则是官员为官意识、习气的三大转变:一 是从“养德”转变为“养态”,士大夫不再为可怒、可行之事而显现出刚正、果毅的德容,而是追求 宽厚浑涵,不再任事敢言、忧国济时的俗状;二是从“策名委质”转变为“营营于富贵身家”,士大 夫不再为了任天下国家之事而不顾个人的安危得失,而是营营于富贵身家,将社稷苍生委质于自己, 不再认真做事;三是“功名”观念的转变,也就是从做官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 平”,转乾旋坤,继往开来,转而变为追求富贵。 (选自《中国官本位意识的历史成因》,2014 年 11 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1)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按照原始儒家的观点,其核心内容是兼善天下。 B.是原始儒家的理想,外在表现为依附国家体系。 C.是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即怀抱“孔颜之乐”。 D.后期发生了异化,出仕的目的转向了个人私利。 【答案】C 【解析】题干要求选出对“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理解不正确的,这是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 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C 项结合文本内容 “士人积极入仕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 完全是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 情操”可知,“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 划等号。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理解概念含义的题目,题干一般是“下列关于……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或 者“正确的一项是……”,答题时注意分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 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 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 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联系题干,此题的选项 C 结合文本内容“士人积极入仕 体现为一种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当然,这种依附性尚不足以证明士人阶级的存在完全是为了追求 自身的利益。儒家的忧乐观足以证明士人阶级原本怀抱一种‘孔颜之乐’的理想情操”可知,“士 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并非等同于原始儒家追求的忧乐观,更不能和“孔颜之乐”划等号。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段从中国文化源头说起,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 朝廷”有人“处江湖”。 B.第③段承上启下,分析“士人必须出仕做官”的原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任职是士人实践 公共理念的必要媒介。 C.第④段进一步阐述士人出仕做官体现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强调士人阶级的这种依附主要不 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 D.第⑤段着重剖析士人出仕的公共理想异化的情况,即做官目的、依附国家体系的性质、为官 意识与习气等的转变。 【答案】A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 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结合文本内容“固然因 为事势不得不然,舍此无以自活;但更重要的因素,还是因为孔、孟怀抱起死回生之力,而天下 又有垂死欲生之民,所以遍行天下,希望藉此行道”可知,“通过分析仕与隐的不同明确本文的 讨论重点,即为何有人‘居朝廷’有人‘处江湖’”与原文意思不符。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仕与隐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服务天下百姓,后者是为了成就自我。 B.随着士大夫社会的确立,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 C.儒家的忧乐观既包括“孔颜之乐”又含万民之忧,主要是为兼济天下。 D.为了维持小农生存、实践其公共理念,积极入仕成为士人的必然选择。 【答案】B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 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B 结合文本内容“进而 异化为做官为了追逐个人的一己私利。于是,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也从高尚的淑世理想,转 而变成单纯追逐利益的寄生官僚意识”可知,“士人对国家体系的依附开始异化并逐渐衰退”不 合文意。 【真题训练】 1.【2016 年高考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同诗歌、散文、戏剧一样,对于中国现代小说形式发展的评价,离不开五四初期的语言变革对于 中国现代小说由传统向现代转换的决定性意义这个“基点”。每次语言变迁都带来中国现代小说形式 的发展和变化。初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 征性等原则的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 为可能;政治文化语境下语言方式的变动,推动了小说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小说语言的政治化”带 来的“标语口号”、“概述”、“讽刺”、“直语”等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小说文体带来“审美 危机”,而作为对政治语言的反拨,又使小说发展了限制性语态、隐喻和幽默修辞风格等文体表现形 式;30 年代新媒体影响下的语言变迁,催生了新的小说语言方式,带来了现代都市新小说的形式, 如跳跃的小说节奏、画报体小说、电影化小说等形式的发展;40 年代小说语言的“口语化”,带来 了小说形式的戏剧化追求,推动了章回体等传统小说形式的再利用和再发展。 从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角度,不仅可以准确评价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得与 失,也能更加客观地评价同样作为语言艺术的中国古典文学,重新来看待和审视文言之于文学形式的 意义。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从当时的文化发展大目标出发,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完成了白话语言 方式的确立,这种历史功绩自然不能抹杀。但当年有许多学者对五四语言革命中彻底丢弃文言文的观 念和实践持保留态度,他们的言论、思考和忧虑中的合理成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在被人们重新认识。 时过境迁,尤其是在冷静面对白话语言给文学带来的一些困境时,在追寻白话语言的“艺术化”加工 过程中,当年新文化运动提倡者事后的反思性意见,与五四白话文运动中以“学衡”为代表的反对派 意见,在语言与文学关系问题的许多认识上有着惊人的一致。而且很多现代文学史上的代表性作家在 创作实践中,在各类文学文本的写作中,也吸收了大量文言的因素和成分,甚至创作了大量的文言诗 词,其造诣也是很高的。这不仅证明了文言作为文学语言的生命力,并未因白话文的兴起而消失,而 且也表明:事实上文言也参与了语言变迁与中国现代文学形式演进的过程。 (所选文段有删改)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进而推动了写实 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B.“小说语言的政治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给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带来“审美危机”,但客观上 仍然起到了推动小说形式发展的作用。 C.在五四白话文运动中,“学衡”一派对中国古典文学色语言艺术持否定态度,但并不是所有 学者都支持彻底抛弃文言文的极端做法。 D.从语言变革的角度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重新看待和审视文言 文对文学形式的重大价值。 【答案】B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是“下列各项中,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 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根据文本第一节内容“初 期现代小说对各种语言资源的综合,直接推动了中国现代小说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 确立,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也使得现代小说的复调叙述成为可能” 可知,A 项“进而”错误,强拉因果。 9.从内容出发,最适合做选文标题的一项是 A.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历程 B.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的得与失 C.语言变革影响中国现代文学形式的发展 D.中国现代小说形式的发展深受语言变迁的影响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适合做选文标题的,实际上就是能够准确概括文意的,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 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 C 项合适。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主要根据各个语段所讲的内容,分别概 括分析,归纳总结。本文主要讲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变革对各个方面的影响,故 C 项合适。可以 用排除法。A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小说”;B 项主要讲“中国现代文学”;D 项主要讲“中国现 代小说”,都不符合文本意思。 10.根据相关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3 分) 【答案】①有益于白话语言的“艺术化”。②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仍然是一道信息筛选的题目,只是要求的高一点,首先对题干要进行分析,分析题干 的隐含的意思,指出文言在中国现代文学形式发展中的两点作用,实际就是文言发展带来的好处, 明确这一点题目就好答了,到文中找主要的事件,通过事件分析体现作用,然后分条作答,注意 要对事件记性整合,相同的内容注意合并,各点之间不要相互包含。如本题为有益于白话语言的 “艺术化”。丰富了现代文学创作的表现形式。一定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用自己的语言”“两点 作用”。 2.【2016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1-6 题。(17 分) 考据、批评与欣赏 朱光潜 ①把快感、联想当作美感,是一般人的误解。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评当作 欣赏。 ②拿我在国外大学读的莎士比亚这门功课来说,英国的教授整年地讲“版本的批评”;莎士比亚 的某部剧本在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哪一年印第一次“对折本”,各有几次翻印,某一个字在 第一次“四折本”怎样写,后来在“对折本”里又改成什么样……自然他们不仅讲这一样,对来源和 作者生平也很重视:莎士比亚大概读过些什么书?《哈姆雷特》是根据哪些书写的?他和戏院和同行 的关系如何?“哈姆雷特”是不是作者现身说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个个埋头于灰封虫 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 ③这些功夫都属于中国人说的“考据学”。这门课的教授只做这种功夫,对我们也只讲他研究的 那一套。至于学生能否欣赏剧本本身,他并不过问。从美学观点来说,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考据工作 呢? ④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只就欣赏说,版 本、来源以及作者生平都是题外事,因为美感经验全在欣赏形象本身。但就了解说,这些历史的知识 却非常重要,要了解《洛神赋》,就不能不知道曹植和甄后的关系;要了解《饮酒》诗,就不能不先 考定原本中到底是“悠然望南山”还是“悠然见南山”。 ⑤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通常富于考据癖的学者难免犯两种错误。第 一种错误是穿凿附会。他们以为作者字字有来历,便拉史实来附会它。他们不知道艺术是创造的,虽 然可以受史实的影响,却不必完全受其支配。第二种错误是因考据而忘欣赏,他们好比食品专家,把 一席菜的来源、成分及烹调方法研究得有条有理之后,便袖手旁观,不肯染指。而我是饕餮汉,对于 考据家的苦心孤诣虽十二分地敬佩、感激,但我以为,最要紧的事还是伸箸把菜取到口里来咀嚼,领 略领略它的滋味。 ⑥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但是一般人所谓的文学批评,意义实不仅如 此。文学批评学者向来有派别的不同,所认识的文学批评的意义也不一致。区分起来,除开上述帮助 了解的文学批评,主要还有两类。学/ ⑦第一类是“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法官”要有“法”,也便是“纪律”,“法官”式的学者 心中预存几条纪律,用来衡量一切作品。符合它们的就是美,违背它们的就是丑。他们向作家下批语 说:“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但文艺是创造 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⑧第二类就是近代法国印象主义的文学批评。这一派学者可说是“饕餮者”:只贪美味,尝到美味 便把印象描写出来,法郎士说:“依我看来,文学批评和历史一样,只是一种给深思好奇者看的小说; 一切小说,精密地说起来,都是一种自传。凡是真正的文学批评家都只叙述他的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 这是印象派文学批评家的信条。他们主张,文学批评应当时艺术的、主体的,各人应以自己的嗜好为 标准。 ⑨“法官”式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批评的态度”,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所持的是“欣赏的态度”, 它们是相反的。批评的态度是冷静的,不杂情感;欣赏的态度则注重我的情感和物的姿态的交流。批 评的态度须用反省的理解;欣赏的态度则全凭直觉,批评的态度预存美丑的标准,把我放在作品之外 去评判它的美丑;欣赏的态度则忌杂有任何成见,把我放在作品里面去分享它的生命。遇到文艺作品 如果始终持批评的态度,则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经验。 ⑩我是倾向于印象派的,不过我也明白它的缺点,比如看一幅图,内行有内行的印象,外行有外 行的印象,它们的价值是否相同呢?我小时候欢喜读《花月痕》①一类的东西,现在想来不禁赧颜, 究竟是从前对还是现在对呢?文艺虽无普遍的纪律,而美丑的好恶却有一个道理,遇见一个作品,只 说“我觉得好”还不够,还应说出觉得好的道理。 ⑪总之,考据、批评都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有的人太看重考据和批评的功 夫,有个人又太不肯做脚踏实地的功夫,以为有文艺的嗜好就可以谈文艺,这都是很大的错误。 (有删改) 【注】①《花月痕》:清代长篇小说,情调缠绵哀怨。 1.第②段画线的词语“现身说法”在文中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答案】示例:将自己的经历融入哈姆雷特这一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技巧点拨】如何解答“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1.养成精心审题、明确方向的读题习惯。2.养 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3.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4.学会摘录原文、 组织答案的答题方法。5.学会分段概括、分点列举的答题方法。 2.第②段详细列举“功课”内容,对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 B.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 C.有助于读者对考据工作形成感性认识。 D.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论据及其作用。B 项“证明考据学者只做这种无意义的功夫”其中“无意义”理解 有误,从后文第四段“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可以看出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知识, 可以帮助欣赏。A 项“流露出作者对纯考据工作不满的态度”,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学者们 个个埋头于灰封虫咬的故纸堆中,寻找片纸只字以为至宝”可以推断。C 项“有助于读者对考据 工作形成感性认识”根据“但就了解说”可以推断。D 项“为‘考据对欣赏是题外事’提供证据” 根据第五段“但若只了解而不能欣赏,则没有走进文艺的领域”推断。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论据: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 1.事实论据:事实在议 论文中论据作用十分明显,分析事实,看出道理,检验它与文章点在逻辑上是否一致。(代表性 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2.道理论据:作为论据的道理总是读者比较熟悉的,或 者是为社会普遍承认的,它们是对大量事实抽象概括的结果。如本题就属于事实论据。 3.概括“法官”式文学批评的特点。(3 分) 【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学批评预存标准评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静而不杂个人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的能力。做这道题首先要找准范围,根据“‘法官’式文学批评”挑 选出相关段落,即⑦⑨两段。由第⑦段最后“但文艺是创造的,谁能拿死纪律来限制活作品?” 一句可以概括出一点。第⑨段主要列举“法官”式和印象派的区别,挑选出其中有关“法官”式 的即可。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思路点拨】如何准确筛选概括信息要点 ?1.认真审题,弄清楚问的是什么。2.在整体感知内容的 基础上,找出答 题区域。3.分点答题,看分答题。(4 分的题,最少 2 点,最多 4 点)答案源 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 4.以下对文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第①段提出文章讨论的对象,总领全文。 B.第②~⑤段着重阐述了作者对考据的看法。 C.第⑨⑩段分别对第⑦⑧段进行了深入分析。 D.第⑪段总括了上文,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一、怎样整体把握论述类文本的主旨与思路? 要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 文本主要 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论述对象、话题、论题、问题、 事件 作者的基本立场、 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 论述角度、论述层次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论证方法、论据。 二、“文 章结构”是指文字材料的组织和安排方法,它是思路的外在表现形式。“文章思路”是指作者按 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上是一个连贯的、有条理的 思维过程。这个思维过程,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 到多个方面沿着一条中心线索,把要表达作者思想的文字材料组织成 一个有机的整体。文章的 结构体现了文章的思路,文章的思路是靠文章的结构体现出来的。 5.下列推断与文章一致的一项是( )(3 分) A.把考据和批评当作欣赏的人不都是学者。 B.如果不欣赏形象本身,就不能得到美感经验。 C.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文学批评也是一种考据。 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分析理解的能力。第一段提到“有一种误解是学者们所特有的,就考据和批 评当作欣赏”,所以 A 项错误;第六段提到“在考据学者们自己看来,考据就是一种文学批评”, C 项的叙述与原文不符;D.“法官”式文学批评者不认为《麦可白》是一部悲剧。原文第七段 提到“亚里士多德明明说过坏人不能做悲剧主角,你何以要用一个杀皇帝的麦可白?”这句话是 说作为坏人的麦可白不应该做悲剧主角,而不是否定《麦可白》是一部悲剧。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 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主要是“强拉因果”“因果 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 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A 说法太绝对;C 项偷换概念;D 项曲解文意。 6.分析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5 分) 【答案】示例: 相同之处:文艺作品的欣赏者应通过直觉让自己的情感与作品形象产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经 验。 不同之处:印象派的文学批评是纯粹个人的,全凭直觉。而作者认为文学批评不是纯粹个人的,还应 结合考据;也不能全凭直觉,还应说出美丑好恶的道理。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技巧点拨】对于筛选概括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审题,先从题干中找到答题的方向,然后在题干的 指引下到文中找答题的区域。比如本题,“作者与印象派在文学批评观点上的异同”,既然是“异 同”,自然应是多角度,而且是“文学批评观点上”的。解答这类题的步骤一般如下:第一,粗 读全文,看这篇文章主要谈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第二,以段(句)为单位仔细审读, 然后用一句简明的话把段意标示出来。第三,分析段落(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文章层次。 具体做法可找段落中的明显信息,如开头总起句、中心句、结尾总结句、承上启下过渡句等,它 们往往就是段意的提示。另外,还有段落的抒情句或议论句等。第四,无明显的信息的段落,应 该通读全文(段),找出概括性的语句关键词语,分析合成段意。 3.(2015 年高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1 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一个角落、 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 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 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在一次次的 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这并不仅仅在讲旁观者的感受,更是在提醒 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 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 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太多人 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 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救赎, 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 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我们提倡阅读,并非为了闭门不出、与世隔绝。阅读不是为 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热爱他人。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 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 包括历代经典作家们营造的精神空间。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 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 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 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 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 年 4 月 23 日) 9.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答案】A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社科文阅读命题,有意识地利用语境因素设计信息抽取与筛选、重组与转化的题型,这 便是命题的语境策略。因此,明确命题策略,利用上下文(狭义语境)、有关社会环境和文化背 景(广义语境),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答题原则。运用方法如下: 第一,寻找有效的阅读区间抽 选有关信息。 第二,利用上下文解读语句的特指意义。 第三,将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放置在具 体语境中解释。所谓指示信息功能的词语一般指指示代词、时间名词、方位名词等提示或指代有 关信息的词语,其使用频率高,命题几率大,是理解文意或段落的关键词。 10.文章说:“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每日”强调的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理解。(2 分) 【答案】“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要持之以恒,以达到“日新”。 (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 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 神刷新。”所以“每日”强调的是阅读要勤,不要间断。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定不能和原文脱节,首先可从词语的固有词义出发,弄通 词语的表层含义,然后再联系词语所在句子的语境,结合文章段落和文章主旨,方可作出具体解 读。 11.请简述文章的论述思路。(4 分) 【答案】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新的意义;接着从自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 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 富、心智成熟的人。(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就此题而言文章开篇指出了阅读对于精神刷 新的意义;接着从白己和世界两个角度,具体阐述阅读对于养成良好人格、完善精神世界的积极 作用;最后强调只有持之以恒地“刷新”,才能成为心灵丰富、心智成熟的人。 【考点定位】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题。作答本题,可以根据题干的分析,对文章进行层次分 析。思路题解答时注意运用合适的连词,其语言表述形式是:作者先……然后……接着……再…… 进而……又……然后……最后,总结,得出……(结论)(或者提出什么倡议等等)。 4.(2015 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 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 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 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即使是古代 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 种武器。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 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在中国古代,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 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到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 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 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 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 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的好,被(2 页上部分) 引用得多,被人觉着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 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 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民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 逆的圣经,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对于古代经典,就不必因为他不负传统望而视为累赘 包袱,也不必因为他象征着传统而视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经典在和口耳相传里面,他总 会借尸还魂,第二,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你不打开它,资源不会为你所用,而今天 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 发掘出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经典在今天,是需要重 新“解释”的,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 呈现出与其他名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 有些狭隘。 B.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 同的地方之一。 C. 中国经典内容丰富,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并在古代 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 中国经典的认定,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 里面的名著佳篇。 【答案】C 【考点定位】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理解文章重要词语、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 对象及要求,然后浏览选项,之后到文中找到选项所在的位置,并将选项与其进行比较,这类题 目编题者会张冠李戴或故意曲解文意或以偏概全,特别要关注句中限制性的副词。理解文中重要 概念的含义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考查的概念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第二步:运用 层次分析的方法,找准概念所涉及内容的位置和范围;第三步:根据语境,理解概念的含义,并 整合相关信息来作答。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比如, 用儒 家思想治世,用佛教思想治心,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 伦理,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 的优秀著作,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 和口耳相传中,如影随形,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B 项原文“即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和…… 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题干“新儒家只关 注政治秩序”以偏概全。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归纳和筛选信息的能力。(1)筛选信息要有目标意识。目标意识是指在读文 章时要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思路。答题的目标意识就是始终抓住题干,特别是分析选项时,不 要忘记题干要求。(2)整合信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同一信息:文章往往在表述同一 内容时会变换不同的说法,但这些不同说法体现的信息是一样的;或者命题人在设置选项时故意 变换一种说法,其实这种说法和文本中的说法是一个意思。判断信息是否同一是整合信息的一个 难点。遥远信息:在一篇文章中,解说同一观点的材料可能不集中在同一段落或相邻的段落,可 能相距较远;或能支持某观点的句子、名言、例子相距较远,这些信息不聚在一起,但解说的是 同一观点。阅读时要善于寻找遥远的信息,并把它们拉近,使其聚在一起。寻找遥远信息是阅读 文章,特别是阅读论述类文本经常遇到的问题和难点,也是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重点之一。潜 在信息:“潜在”或是言在此意在彼,或是有隐含的话,亦即话外之音。如果离开具体的语境, 该句就不再是这个意思了。分散信息:有些重要的信息不一定集中在一个段落中,常常分散在文 章的各个部分。这些分散的信息组合在一起,恰恰说明某一个问题;或者某几句组合起来,说明 的是一个问题,另几个句子组合起来,说明的又是另一个问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以此圈 定范围,并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这一过程 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 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 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呈现出 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答案】C 【考点定位】分析理解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1.以偏概全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 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 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如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 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重点关注:a 表数量多少的词 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b 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c 表 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d 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主次颠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有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3.胡乱猜测(就是 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4.乱加因果(因果混乱一 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 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此外还有递进、条件等逻辑关 系的强加)。5.主 次 颠 倒(事物的变化发展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等等。学 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网 5.(2015 年高考江苏卷)材料概括分析题(15 分) 古文的写作讲气,词句的短长与声调的高下,说话时的婉转或激昂,都是由气势决定的。这个气 势里就含有作者的感情在内。作者由气势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 去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就作者来说,他在写作时,不是考虑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表达正确, 怎样把感情表达出来。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 凑合各种手法。一凑合就成了做作,就写不好文章了。要达到前人写作的很高境界,就要学通他们下 笔的精妙处;要懂得他们写作是本于准确地表达情意的自然流露,而不是有意做作。这样,到自己写 作时,才能本着自己的情意,透过气势来表达声情,在表达不同的声情中自然形成各种不同的艺术手 法。 因声求气不光是会读出文章的声情来,还要求能长久熟读。这样读,当然是读经过时间考验的名 篇;这样读,也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最简便方法。由于熟读,接触书里的词汇时,不是孤立的,而是连 同整个句子一起记熟的。这样,当对这个词完全懂得时,就对这个词在不同句子里的意义变化,以及 在不同句子里的不同用法都懂了。自己在写作时,可使之用得合乎法则。因声求气,就是透过熟读来 学习写作的一种方法。 (节选自周振甫《文章例话》,有删改) 25.“声”“气”分别指什么?“因声求气”的内涵是什么?(5 分) 【答案】“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2)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求气, 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考点定位】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能力层次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重要的句子多数是论者所持的观点,或是作者对 文章中某一个概念的阐述。这些观点和要点是作者在相关篇章中反复展开论证的。做这类题目, 就是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作者的主要观点。本题中“声”“气”“因声求气”的含义在 开篇就做了说明。“声”指声调的高下,“气”指语气或气势;读者从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去 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这就是因声求气。 26.为什么说“一凑合就成了做作”?(4 分) 【答案】“一凑合就成了做作”,是指一旦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文章写作就显得 不自然了;手法是从声情的变化中自然形成的,如果为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 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就是要求学生解释句子所蕴含的意义,分析其 在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揭示文章主题方面的作用,因此要注意对其“言外之意”的把握。“一凑 合就成了做作”一句,在文中中间位置,需要联系前后文进行分析。前文谈到写作时,不是考虑 什么什么手法,而是考虑怎样把意思、感情表达出来。不是学会了种种手法,才让自己的情意去 凑合各种手法。表明“凑合”是用自己的情意拼凑、迎合各种艺术手法。结合全段可以理解为为 了表现各种手法而拼凑自己的情意,那就成了虚情假意,就写不好文章了。 27.结合全文,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6 分) 【答案】通过读书来学通前人下笔的精妙处;通过因声求气来学习如何准确地表达情意和自然地运用 各种艺术手法;通过熟读名篇来积累词句等的用法。 【解析】本题要在全面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观点,解答时要详尽地分析文中引用的事实材 料和理论材料,从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文中表现作者观点的有:读书学习前人精 妙;因声求气才能传情,更好地运用各种艺术手法。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要求学生对全文内容进行整体把握。题干要求“简析如何通过读书来学习写作。” 首先要明确问题的阐述区域集中在文章最后一节,然后分层次加以概括。要从作者的阐述中筛选出作 者的主要观点。此类题学生训练也比较多,都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内容进行答题,但是常常答案组织 不够全面。所以在组织答案是,根据作者的观点进行点表述。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