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6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三年真题大聚焦)1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 三年真题·大聚焦 一、(2016·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 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 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 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 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 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 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 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 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 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 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 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 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 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 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 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 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 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 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 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 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 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 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 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 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 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 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 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 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 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顾炎武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 一律删去。 B.顾炎武注重积累,积少成多,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 积三十余年,编成《日知录》。 C.顾炎武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善于推人之长,以 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 D.顾炎武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其高尚品格堪为后世楷模。 【解析】选 B。B 项对应内容集中于第二段,“积三十余年”除表现其注重积累外,更多地表 现其坚持不懈。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 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 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 《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 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 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解析】选 BD。A 项见第一段,“为了……也为了……”,并未表明哪个“更重要”。C 项《日 知录》《音学五书》并非当时所著。E 项“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表述绝对化, 强加因果。 3.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 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1 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 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1 分)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 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1 分)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 爱国奉献。(2 分) 二、(2015·全国卷Ⅰ改编)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12 分) 朱东润自传 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 一定的波折。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 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 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 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 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 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 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 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 《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 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 《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 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 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 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 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根本不是传记文学。 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 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 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 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 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 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 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 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 英国的《约翰逊博士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 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 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 范本。 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 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出“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 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会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 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 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 这时是 1940 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 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 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 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 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 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 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 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 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 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 几个名词》) ②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 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 ) A.虽然朱东润家道中落,生活艰苦,受教育的过程也历经波折,但从他从教中学到大学,由 授外语到授中文的经历可看出他的功力深厚。 B.由于朱东润的兴趣爱好,所以他在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开设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 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 C.朱东润认为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帮助不大, 因为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 D.朱东润给张居正作传,体现了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的立场和他作 为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的性格特点。 【解析】选 B。“由于朱东润的兴趣爱好,所以他在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开设了传记研 究这一个课”强加因果,且“传记研究这一个课”也不是由他所开设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 分)( )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 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 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 《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 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 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解析】选 BD。A 项,“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与原文不符,原 文是“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由此可 见作者献身传记文学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因为开了韩柳文的课。C 项错误,由文本第九段“是 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可知作者不 拒绝以《维多利亚女王传》为范本。E 项错误,根据【相关链接】①可知,本项中“为了避 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无中生有。 3.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 明理由。(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传主观点态度的能力。第一问:首先要明确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要 在书中把对传主的评价全都交代;应该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全部奉陈;刻画 传主要生动,进行入情入理细致分析,但是不要太过琐碎。 第二问:表明态度,对于他的观点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最后要结合文本内容谈态度的 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第一问:①应该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如果只重比较,就看不清传主的个 性,而要是像《维多利亚女王传》那样就不够细致,像《约翰逊博士传》那样细致则难免琐 碎。②应该信笔直书,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要是像有些古代文人的作品那样只是歌颂死 者,就不是传记文学。 第二问:观点一:同意。①只有入情入理地细致刻画传主的个性,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且 具有可读性;②人无完人,只有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才能给读者一个完整的人物形象。 观点二:不同意。①细致刻画个性需要史料支撑,如果史料不足而仍然强调这一点,就会导 致不够客观,显得矫揉造作;②追求全面评价传主的优缺点,不能有效凸显传主的个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