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训练(12)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自诩(xǔ) 给与(jǐ) 徘徊(huái) 蹩进(piē) B.玄虚(xuán) 刹那(chà) 秩序(zhì) 专横(héng) C.孱头(càn) 磕头(kē) 短暂(zàn) 凝聚(níng) D.推衍(xíng) 倘使(tāng) 冠冕(guān) 躁动(zào)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国粹 残羹冷灸 磕头 礼上往来 B.罪孽 咄咄逼人 渊源 归根结蒂 C.撕碎 休戚相关 辜负 稍纵既逝 D.囊括 燥动不安 推衍 风合日丽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有人将韩寒与鲁迅作了一番对比,韩寒作为新生时代的人物,他同样有自己的方式,但鲁迅 是一个时代出现的特殊人物。 B.鲁迅先生的孙子周令飞先生远道而来,为现场的观众朗诵了鲁迅先生在厦大执教期间写下 的著名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庆祝厦门大学建校 89 周年。 C.“五四”新文化运动促成了一大批追求自由、平等和现代精神的中国新女性,如向警予、许 广平、刘和珍、丁玲等。 D.许广平担任了学生会总干事,成为学生运动的骨干,与刘和珍等携手并肩战斗,进而写下了 大量揭露和批判段祺瑞政府黑暗统治的檄文。 4、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1 月 16 日,50 余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国际组织主要负责人,数以千计的全球商业精英纷 至沓来,出席世界经济论坛 2017 年年会。 ②在大众传播媒介高度发展的今天,“名人”辈出,而过去要成为名人必须在某一领域出类拔 萃,才能通过薪火相传、书籍记载等方式广为人知。 ③在跨年雾霾中,防霾产品种类繁多,花样翻新,但是经科学研究证明,许多被宣传得天花乱坠 的产品纯粹是无稽之谈。 ④他读了青年作家郝景芳的获奖科幻小说《北京折叠》后,掩卷沉思,惊觉人生如梦,白云苍狗, 因此不必执念太多,要学会放手。 ⑤特朗普早在大学时代就孜孜不倦地汲取商业领域新知,加上父亲耳提面命的教诲,年轻的特 朗普就已蠢蠢欲动,欲在商界闯出一片天地。 ⑥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的周有光一生熠熠生辉:50 岁之前是经济学教授、金融家;近 50 岁 时“半路出家”,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 5、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鲁迅先生就认为它导致保守、卑怯的人格。 ② 包括被斥不负责任,缺乏担当;或缩头藏尾,唯命是从。 ③ 真正的中庸,追求至善、至诚、至仁、至德,通过慎独自修、反求诸己,使人合乎内外之道。 ④ 中庸长期以来尤其是近现代被许多人抨击。 ⑤ 但是,此类中庸其实是“伪中庸”,完全是变种乃至被妖魔化的中庸。 ⑥ 毫无疑问,国人的一些劣根性有着文化“病根”,中庸也因之挨了不少“板子”。 A.③⑥②④①⑤ B.④⑥①②⑤③ C.④①⑥②⑤③ D.③④①⑥②⑤ 6、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是一位主张真实地表现自我本来面目的作家, ① , ② 他在现代文学 史的特殊位置, ③ 其他种种原因,鲁迅的“真正自我”消隐在社会各界对他或赞美或贬 抑的种种“涂饰”中。褒之者称鲁迅为“青年领袖”“文化旗手”,贬之者咒骂鲁迅为“刀笔 吏”“绍兴师爷”等。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头衔从不同侧面道出了鲁迅这一文化偶像的某 些精神实质, ④ 它们并不能涵盖鲁迅复杂的精神特征。鲁迅 ⑤ 与绝大多数现代人 一样存在着“身份危机”, ⑥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是一名“心灵的漂流者”。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然而 只要 由于 所以 才 但是 B 然而 由于 以及 但是 也 因而 C 所以 由于 和 但是 也 因而 D 所以 只要 以及 由于 才 但是 A.A B.B C.C D.D 7、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处在漫漫寒冬也能温暖如春。 材料 清泉 大海 山峰 蒙上岁月风尘 承受风霜雨雪 遭遇电闪雷鸣 你的情感 你的灵魂 你的身心 依旧仁厚宽容 依然纯洁明净 依 然沉着坚定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5 字。 鲁迅小说中有很多都是讲他自己的.整个《野草》就讲他自己,可是在讲他自己的过程 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年代以来,中国有郁达夫,照着镜子讲述自己,越看自 己越可怜,呼唤人们对自己的同情,但鲁迅不是这样。周作人看了鲁迅的小说《在酒楼上》和 《孤独者》后说• 里面讲的都是鲁迅自己的事情。里面的人物一个叫吕纬甫,一个叫魏连殳, 一个是敷衍地活着,一个到后来为了复仇而死了。这当然不是鲁迅.但很多主要的事 件,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鲁迅写小说的过程是把自己拿出来,对象化,变成一个其他人,然后摆脱出去。就是我拒 绝成为吕纬甫、魏殳,虽然他们就是我,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抵抗。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儒家传统与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刘倩 鲁迅的通过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我们称之为“精神至上 观”或“精神至上主义”。精神至上主义是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 依据又主要与儒家文化传统有关。精神至上主义作为鲁迅的一种思想模式,它需要长期的环 境、心理、知识的积累和思想的训练才能形成。就鲁迅的精神结构形成的历史文化语境而言, 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 的正统家庭,鲁迅的精神结构在本质上是与儒家传统紧密传承的。鲁迅之所以被誉为“民族 魂”,之所以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而没有成为昙花一现的思想者,之所以始终没有失去他的现实 意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 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 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在鲁 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 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 标准。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 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 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 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 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概 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 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 的思想倾向。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 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儒家思想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心学模式。心学模式在中国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 深入人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倾向,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民 族文化逻辑,这不仅表现在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从未忘记“民 心”,忘记“人的因素”等,对人的精神的表达、理解和强调有时甚至有些过分。由于这种思 想模式是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加以延续的,因而他本人没有清醒地察 觉或是干脆没有察觉也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却不能因此对鲁迅的思想模式与儒家心性之学的 密切关系视而不见。 (选自《文学教育》,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直接导致鲁 迅独立人格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 B.鲁迅思想模式的一个特征是精神至上观,而这一思想特征的形成依据与儒家文化传统有着 密切关系。 C.作为鲁迅思想模式的“精神至上观”,是在长期的环境、心理、知识的转化和思想的训练中 积淀而成的。 D.我们可以清楚梳理“精神至上观”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 度上的自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围绕着鲁迅之所以被称为“民族魂”的原因,深入剖析了儒家文化对鲁迅的影 响。 B.文章论证鲁迅“个人”的内涵,先后从“尊个性而张精神”“ 评判历史文化的价值标 准”“没放弃思想启蒙”三个层面进行剖析。 C.文章论述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是基于他看准了精神独立是善于改变人 的思想。 D.文章最后论证了鲁迅的精神结构中深深融入了“突出人的心智功能”这一思想,因此他的 思想模式与儒家心性之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所强调的人的精神,既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又是 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 B.鲁迅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不断变化,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他反对的一般是否 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 C.鲁迅从小接触的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在本质上,鲁迅的精神结构与儒家传 统紧密传承。 D.儒学的突出人的心智功能的思想模式以一种文化基因的形式在鲁迅的精神结构中延续着, 鲁迅对此没有清醒地察觉或干脆没有察觉也是正常的。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 郑传敏 妞儿第一次见若兰时只是闭着眼咧着嘴哭,哭得脸儿皱成了核桃。若兰用一根手指伸向 那挥舞着的小鸡爪,妞儿紧紧抓住,竟止住了哭声。那时若兰 47 岁,妞儿出生一小时。 妞儿满月时,小脸儿慢慢地鼓起来,撑开了核桃皮,成了粉嫩粉嫩的小人儿一个。若兰扒 在摇篮边,看不够那小模样。看不够的还有远在百里之外的三娘娘。三娘娘四个儿子,做梦都 在想闺女。于是,三娘娘硬是死缠硬磨要把妞儿抱回家。妞儿的父亲有些心动:五个儿子,三个 女儿就够他操心的了,这第九个整日哇哇哭的小肉团儿让他心烦。但若兰不松口,若兰不松口 谁也抱不走妞儿。 照说妞儿应该感谢若兰,可妞儿连若兰的模样都不记得了。会跳绳的妞儿怎么也想不起 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就一边跳绳一边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就这样子 啊!”妞儿仔细瞅瞅埋头梆梆梆剁猪菜的若兰:瘦长脸,齐耳短发,灰褂子。妞儿觉得若兰好像 一直就是这个样子,好像又不是。玩一会儿,不由得又喊:“若兰若兰——,你年轻时啥样子 ——?”“就这样子啊!”妞儿 7 岁,若兰 54 岁。 可是,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30 岁的大姐领走了 10 岁的妞儿,让妞儿和自己的三 个孩子一起上学。百里外的小镇,有许多有趣事儿,妞儿和三个一挨肩的外甥外甥女沉浸其中。 晚上,四个孩子一张床,妞儿比外甥大 10 个月,不会客气。“妈——,小姨踢我!”外甥哭叫。 “姐——,他掐我!”妞儿告状。房间里每晚都要闹腾好久。 这样有趣而喧腾的日子过得飞快,一年一晃而过。妞儿回到家,感觉若兰有些怪:那痴痴 的目光让妞儿分外的不自在。哥哥姐姐告诉妞儿,若兰想妞儿想得走不动路,见到与妞儿同龄 的小孩就掉眼泪,还大病了一场。妞儿很是奇怪:若兰怎么了?妞儿不是好好的吗? 妞儿上初中了。渐渐觉出了自己的吃亏,心里不平衡起来,找若兰理论:“不行!你多照顾 了大姐姐 20 年。你不能偏心,你照顾大姐姐多少年,也要照顾我多少年。你不准死咧!”这样 的账时常算,若兰时常应:“好好好!” 若兰信守承诺,一直照顾着妞儿,但却渐渐地老了,妞儿便不喜欢和若兰一起逛街了。她 们一起的时候妞儿三步两步就窜出去老远,回头耐着性子等若兰,等急了就扯着嗓子喊:“若 兰,快点啊——”若兰急急地赶到,笑喘着分辩:“你看,我赶得上妞儿呢!”妞儿数落:“你和 大姐她们一起时多有劲!临到我,连路都走不动了,偏心!” 若兰确实偏心,偏心妞儿。姐姐们相继出嫁了,五个哥哥无视妞儿的高中生身份,照样拿 妞儿当小玩意儿,没事就逗着玩儿,比赛谁最先能把妞儿气哭。比赛的时间常常在吃饭时间,全 家齐集一堂,正是比试本领的好时机。五哥开头,四哥接下句,三哥拓展,二哥挖掘。常常是大 哥还没来得及总结,妞儿就转身进了屋,眼泪一掉,饭就不会吃了。谁让妞儿是个认真的人呢! 若兰总把哥哥们骂得狗血喷头,又拿出好吃的哄妞儿。 谁让妞儿是个较真的人呢! 初二时一群女孩儿送别一位好友,难舍情谊,定下五年之约的鸿鹄盟。五年后,读大二的 妞儿千里迢迢地赶回家。得知原委,全家齐声制止,说根本不会有人记得什么“鸿鹄盟”,只有 像妞儿这么幼稚的人才会当真。妞儿不信,依约赶赴那片青山碧水旁的秀竹林。她在竹林边那 个古朴的石滚上坐等了整整一天,不见一个人影。妞儿想了一天的心事,流了许多泪,发了许多 恨:“这次我回家,要有谁敢笑话我一句,我就一辈子一辈子不再回家。”硬着头皮回到家,哥 哥们竟然出奇地体贴,全然没有往日的尖酸刻薄。妞儿松下一口气。 这口气直到妞儿结婚后,才知道是若兰帮她松下的。 若兰一直是偏心的,偏心妞儿。在妞儿生下自己的女儿朵朵时,豁然明确了这点。小时候 一些不甚清晰的琐碎的细节,便温暖地浮上心头。若兰放牛时带回来的一枝山红豆,割稻回家 掏出的一把野山楂……鲜红地在眼前闪耀。这年妞儿 23 岁,若兰 70 岁。 妞儿还清晰地记得带着 5 岁的朵朵去看若兰,若兰摸出一个又红又大的苹果。朵朵嚷着 要,若兰拿出一个小的递给朵朵:“小人儿吃小的,大人吃大的。”把大红苹果塞给妞儿,生怕 朵朵来抢似的。若兰、妞儿、朵朵去逛街,妞儿搀着若兰慢慢地走,朵朵蹦跳着在前面催:“姥 姥——,走快点——”这年妞儿 28 岁,若兰 75 岁。 一日,妞儿从梦中哭醒,丈夫抚慰了很久,妞儿才忍住悲痛,说出一句话:“我梦见若兰不 在了。”小时候一直和若兰斤斤计较:不准老,不准死。可若兰还是越来越老了,妞儿从不敢去 想没有了若兰她该怎么办。写这篇文章时,妞儿 37 岁,若兰 84 岁。 妞儿就是我,若兰是我的母亲。 母亲!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啊!今生不离不弃。 1.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的欣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已是八个孩子母亲的若兰在 47 岁时生下了妞儿,这个最小的女儿险些被送人,对妞儿的歉疚 使得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甚至常常没有原则。 B.妞儿知道大姐年轻时的样子,不知道若兰年轻时的样子,巨大的年龄差距造成了很深的代沟, 使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 C.本文采用了以小见大的方法描写妞儿,如妞儿在大二时千里迢迢赶回家乡,赶赴与好友的 “鸿鹄盟”,表现了妞儿单纯执着的性格特点。 D.本文叙述了一个亲情绵绵的故事,以外貌、语言和心理描写为主,展现了众多人物形象,给读 者带来了美好而感伤的情愫。 2.小说为什么要一再比较妞儿与若兰的年龄?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3.小说的题目“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含义丰富,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鲁迅的“抗战” 刘加民 鲁迅先生是 1936 年 10 月 19 日逝世的,距离全面抗战爆发的 1937 年 7 月 7 日,还有 1 年多的时间,但是,从 1931 年“九·一八事变”到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文化界的、大中小学 里的、地方武装的“民间抗战”,从来没有停止过。鲁迅就是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 创立于 1930 年 3 月 2 日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主要发起人之一就有鲁迅。在成立大会 上,鲁迅所作的著名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左 联”是后来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文化社团,它的成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的重要事件。鲁迅还将自己的稿酬捐给“左联”作为最初的活动经费。1931 年“九·一八事 变”之后,以“左联”为核心的爱国文艺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抗日工作。10 月 15 日,“左联” 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们》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者;“左联” 与美术研究会联合编辑的连环图画《东洋人出兵》也同月出版,大胆揭露日本侵华的罪行。1932 年 1 月,“上海各界民众反日救国联合会”成立,“左联”派代表参加,并安排作家深入前线采 访,撰写抗日文章,鼓舞士气,同仇敌忾。1932 年 9 月 28 日,为抗议日本侵占东北,“左联”发 表《告国际无产阶级及劳动民众的文化组织书》,10 月 15 日,“左联”执委会发表《告无产阶 级作家革命作家及一切爱好文艺的青年》,抗议日本侵略。 除了积极支持“左联”的活动外,鲁迅还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 和屠杀行为进行抗议。1932 年 2 月 4 日,鲁迅等 43 人联名发表《上海文化界发告世界书》, 抗议日本进攻上海。1932 年 2 月 7 日,鲁迅等 129 名爱国人士联合发表《中国著作者为抗议日 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 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是鲁迅积极参与抗战的另一种方式。作为当时文坛的主 将,鲁迅一言九鼎。他大力推介了一些抗战题材的文学作品,使一批文学新人快速崭露头角。 1935 年 8 月和 12 月,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小说《生死场》在鲁迅的帮助下终 于出版发行。鲁迅为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来自东北沦陷区的年轻作家的作品亲写序言,高度评 价。在为《生死场》所作的序言中,鲁迅称赞萧红所描写的“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 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 鲜。”葛琴的《总退却》短篇小说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上海军民在 1932 年 1 到 3 月“淞沪 抗战”中的英勇表现,鲁迅也为之作序,盛赞其是“这一时代的产品”。 鲁迅还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设。1936 年 6 月 1 日,鲁迅、冯雪峰等商定 了“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6 月 15 日,《夜莺》第四期刊出《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 文学》,发表鲁迅等赞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文章。7 月 1 日,鲁迅发表《论现在我 们的文学运动》,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 文学”是一个总口号,“国防文学”是“随机应变的具体口号”。同日,鲁迅发表《答托洛茨 基派的信》,痛斥托洛茨基派反对和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并表示:“那切切实实,足 踏在地上,为着现在中国人民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以为光荣的。”8 月 15 日,鲁迅在《作家》上发表《答徐懋庸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主张作家应在“抗日”的旗 帜下联合起来,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 口号侧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他主张抗日旗帜下面要保持各自的文学特色 和思想意识,不希望一刀切,非此即彼。 1936 年 10 月 1 日,距离逝世还有 18 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的鲁迅,仍会同 21 人联合发 表《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同仁应不分新旧派别,为抗 日救国而联合。”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站到了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这对文 化界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能够迅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积极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是左翼作家联盟的主要发起人之一,他将自己的稿酬捐献给“左联”作为最初的 活动经费,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 B.鲁迅先生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主张“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 学”,痛斥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行为。 C.鲁迅认为,当时左翼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和右翼的“国防文学”这两个口号侧 重点不同,可以在“抗日”的旗帜下并存。 D.在民族大义面前,鲁迅毫不犹豫地站在超越派别团结御侮的高度,主张文学界同仁不分新旧 派别,凝聚力量、投身到抗日救国中去。 2.这篇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回答。 3.鲁迅先生作为文化界抗战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在抗战救国中作出了哪些重要贡献?请结合材 料具体分析。 1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母亲节这一天,一早打开朋友圈、微博、QQ 空间,到处都是祝福母亲节日快乐的,夹杂着 晒自己和母亲的照片,转发各种母爱伟大的故事等,热闹非凡。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 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 面对网友们向母亲们疯狂的“示爱”方式,一半以上的母亲表示并不知情。因此有网友 调侃:“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 也有不少网友表示:“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 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还有网友认为,比起隔空抒情,能回家给妈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 礼物,才是表达祝福的更好方式。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意,写一篇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体现你 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不少于 800 字。 答案以及解析 1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 项“蹩”应读 bié;B 项“横”应读 hèng;D 项“衍”应读 yǎn。 2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 项,灸—炙,上—尚;C 项,既—即;D 项,燥—躁,合—和。 3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修改病句能力。A 项,语序不当,应为“鲁迅是一个时代出现的特殊人 物,但韩寒作为新生时代的人物,他同样有自己的方式”;C 项,成分残缺,应在“新女性”后加 “的产生”;D 项,“进而”是“继续向前,更进一步”的意思,表递进关系,从整个句子的意思 看是并列关系,因此,可把“进而”改为“并且”。 4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①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合乎语境。②薪火相传:古时候比喻形骸有尽而精神 不灭;后人用来比喻学问和技艺代代相传。这里望文生义,应为“口耳相传”。③无稽之谈:指 毫无根据的说法。句中说产品是无稽之谈,搭配不当。④白云苍狗:本指浮云像白衣裳,顷刻又 变得像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合乎语境。⑤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策划破坏 活动。含贬义这里褒贬有误。⑥熠熠生辉:形容光彩闪耀的样子。合乎语境。 5 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整个语段按先破后立的逻辑展开。④为首句, 引出“中庸”的话题;①是对④“被许多 人抨击”的举例说明;⑤中的“此类中庸”即⑥②中的示例; ③说明什么是真正的“中庸”, 收束语段 考点: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6 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7 答案及解析: 答案: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风尘也依然纯洁明净。; 母爱是一座山峰, 让你的身心即使承受风霜雨雪也依然沉着坚定。; 母爱是一片大海,让你的灵魂即使遭受电 闪雷鸣也依旧仁厚宽容。 解析: 8 答案及解析: 答案:①鲁迅不愿同情自己②就是鲁迅自己的事情 ③可是我拒绝成为他们(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力。补写类语言表达题需要“瞻前顾后即根 据橫线前后的内容来推断橫线上应填的内容。①处要“顾后”,后文显然是把鲁迅与郁达夫进 行比较,郁达夫“呼唤人们对自己的同情”“但鲁迅不是这样”。故①处应该填“鲁迅不愿同 情自己”之类。②处需“瞻前”,从“里面讲的都是鲁迅自己的事情”和“这当然不是鲁迅, 但很多主要的事件”可以看出,②处应该填“就是鲁迅自己的事情”之类。③处需要“瞻前顾 后”,把握语意上的转折,不难填出“可是我拒绝成为他们”。 9 答案及解析: 答案:1.B; 2.C; 3.A 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理解) A.因果倒置,原文: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 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 神”上来。 C.偷换概念:“知识的转化” 应为“知识的积累” D 缺少前提条件“从存在角度说” ,“清楚梳理”错误,原文是“十分复杂”。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是基于他看准了精神独立最善于改变人的思想”错。鲁迅认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的是文 艺。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分析综合)。 不是并列关系,应该是递进关系。原文为“”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 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的成为某种价值标准。 10 答案及解析: 答案:1.D; 2.①年龄的比较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有机地联系起了妞儿与若兰的人生经历; ②显示了她们生活、感情及其发展变化的必然性,表明了她们因年龄差距大而母女感情越发深 沉独特的合理性; ③带动了读者内心由温馨轻松到情味沉重的思想感受,为小说最后“请在你的时光里等我” 的请求作了铺垫。 3.①“我”(妞儿)对母亲老去不可避免的痛苦和担心。 ②“我”(妞儿)对母爱的感激和与珍视,对永远与母亲相伴相守的期盼。 ③难以回报母爱的感伤。 ④对自己必然回报母爱的郑重承诺。 解析:A 项,“若兰对妞儿格外娇惯”的原因并非“对妞儿的歉疚”,分析不正确, B 项,从全文看,“妞儿始终没能认真思考过若兰的母爱”的概括不正确。 C 项,是对局部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且“以小见大”不够准确。 11 答案及解析: 答案:1.A; 2.示例:①对中华民族无限热爱,对侵略者无比仇恨。为了捍卫民族尊严,他积极 组织并参加文化抗战活动,以笔为武器,向敌人战斗。②关心和提携文学青年。他积极为年轻 作家的抗日作品作序,并大力推介。③有敏锐的政治眼光。他和冯雪峰等商定了“民族革命战 争的大众文学口号”,强调无产阶级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④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逝世前 18 天,身体已经极度虚弱时,仍然坚持战斗。 3.示例:①与同仁一起,共同发起成立了“左联”,在成立大会上的演讲《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 意见》,被认为是左联的纲领。②与其他知名人士联合发表宣言,对日本的侵略和屠杀行为进 行抗议。③积极推介年轻作家的抗日作品,亲写序言,并高度评价。④领导了文学界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的建设。⑤逝世前 18 天,仍会同 21 人联合发表宣言,主张全国文学界为抗日救国而 联合。 解析:“表现了大公无私的高尚情操”分析不当,应为表现了鲁迅先生培植革命文学的满腔热 情。 12 答案及解析: 答案: 别让亲情飘在空中 母亲节的祝福霸占了网络荧幕,可这些隔空抒情的祝福却大多被遗忘于虚拟空间,没能 温暖母亲的心。别再让亲情的暖意被冰冷的屏幕阻隔,陪伴才是最实在的暖心祝福。 陪伴,让生活回归。历史上战争的硝烟没能攻陷人们对生活的追求,网络却轻而易举地攻 占我们的生活空间中一大部分。虚拟空间的快捷看似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却悄然滋生了 众多的“低头族”。网络使用过度的现象屡屡出现,显示了网络所带给人们情感间的隔阂。虚 拟生活举起它耀武扬威的拳头给予真实生活一下又一下的重击,而陪伴,这一最朴素无华的感 情表达方式,就是真实生活对网络的精彩反击。 母亲节的祝福霸了屏,却没让子女对母亲的爱霸住生活的屏。网络是十分高效快捷的工 具,它让网友对母亲的“示爱”变得轻易且容易夸大效果。正因它的快捷与夸大作用,网友们 只看到了无数的点赞,却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母亲们。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 用者,日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 音、溢美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 真实生活中盼子归的身影。 隔空抒的情,只会永远飘在空中。对母亲的爱,却不应只是通过网络来表达,而应实实在 在地在生活里,让母亲感受到她身边萦绕着的情。 母亲们最需要的是朴素真切的陪伴,而非网上哗众取宠的“晒”式示爱。母亲们用最美 的年华陪伴你我的成长,长大后的我们,难道不应以陪伴回应这份深情吗?许多孩子别扭于在 真实生活中对母亲直白的示爱,那么,亲手做的一桌好菜、一些实在的礼物,哪怕只是陪母亲在 公园里散个步。难道这些举动不比网络空间那搁浅的爱意来得更加含蓄而真实暖心吗? 虚拟空间里终究只是一件工具,别让亲情沾染太多那冰冷的机器味儿。网络易使情感变 得浮夸而轻飘飘,就像幼时手里那永远握不住的红气球,更像时光长河里偶尔泛起的浮光掠影, 激不起人心湖里一点涟漪。 陪伴,是最长情的示爱,是最珍贵的祝福。请别再让你的一份深情搁浅于冰冷的虚无中, 别再让时光无情磨损那些美好。下一个母亲节,只愿更多的母亲能享儿女承欢于膝下的幸福, 更多的儿女选择以陪伴珍惜亲情。 解析:这是一道现象+观点的材料作文,准确的说是任务驱动型作文。与以往传统作文不同的 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写作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对于这种类型的作文,考生首先是阅读材料,对材 料进行概括,确定核心话题:母亲节人们在网上疯狂向母亲示爱。接下来就要确定立意方向。 既然材料中已经给出了几个观点,考生要做得就是选边站,要么赞同网上这种“隔空传情”的 表达方式,要么赞同线下实在真诚的祝福方式,当然也可以另起炉灶,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确 定立意方向之后,就要斟酌确定自己的观点和分析议论的角度,这时考生需要回归材料,再仔 细审读材料,寻找议论点。具体来说: ①网上隔空传情不是向母亲祝福的最好方式。因为第一,网上抒情忽略了祝福的真正接受者 ——母亲们,不符合母亲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与要求。母亲们大多不是网络的高频使用者,日 复一日的操劳磨掉了她们的棱角,也让她们回到了生活的深处。网络上的一片祝福之音、溢美 之词,为我们构造了一派和乐融融的假象,却让我们进一步沦陷于虚拟,忘却了母亲在真实生 活中盼子归的身影。第二,情感的表达是个人的、私密的、个性的,如此热闹,千篇一律会冲淡 甚至消解情感本身,从而使祝福流于形式,另外也有炫耀、作秀、给人看的嫌疑,是在消费情感。 第三,源于网络的压力和外在的胁迫,可能使情感的表达并非出于自愿,从而显得不够真实。同 时“这时候你不赶紧表达一下对母亲的感情,都不好意思给别人点赞。”也容易使情感表达被 “道德绑架”,从而走向盲目和随波逐流。 ②网络让爱触手可及。首先,网上示爱可以冲破时间与空间的阻隔与桎梏,让爱的表达更方便、 快捷。新时代的网络给予了我们交流、传递情感的平台,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情感的存放地 和分享地。情感不再是一支无根的浮萍,它扎根在网络平台坚实的土地上,不断传输温情、美 好和正能量。其次,从历史民族的角度看,自古以来,我们的国民保守、含蓄,不善于直接表达 感情,网上示爱不失为一种进步,一种表达情感的理想方式。“平时不习惯和父母交流情感,或 者不好意思表达感激,用这样的方式说出心里话,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情深意切的文字、 经岁月洗涤仍焕发生机的照片,一经在朋友圈发出,无不引起大家的共鸣,积聚起温情脉脉的 暖意。 ③重拾节日的仪式感。 ④情感的表达要回归本真,回归实在。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古人尚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 晖”的真挚诗句与对“意恐迟迟归”的母亲“密密缝”的体察与感动,尚有“羊羔跪乳,乌鸦 反哺”的时时刻刻牵挂心头的孝义与汉文帝亲试汤药的实际孝行,难道现在就只有字符一样、 格式一致、甚至内容都可以复制粘贴毫无新意的祝福话语了吗?对于不善表达的我们,母亲节 是一个表达情感的好时机。与其在朋友圈热闹,不如回家好好陪母亲“热闹”,哪怕回家给妈 妈做顿饭、陪妈妈聊聊天,给妈妈买点实在的礼物,这样的爱的表达才拳拳深情,温馨动人。 ⑤不要肆意揣度诋毁别人的爱心和苦心,勿消解爱的真诚与伟大。“什么地方儿女最孝顺?朋 友圈”“你妈知道你在网上这么孝顺么?”这样的调侃与讽刺虽有道理,却可能流于极端与绝 对,有消解崇高,走向虚无的嫌疑。 点睛:本题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 总结出材料的主旨,紧扣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 观点,才能胜出。在平时复习中要注意积累各类型材料作文的特点及审题立意的方法,熟练掌 握并使用“主旨领悟法”“关键把握法”“由果溯因法”“舍次求主法”“寓意揭示 法”“细节切入法”“多向发散法”等审题立意、提炼观点的技巧。本题可采用“由果溯因 法”来确定核心话题:母亲节人们在网上疯狂向母亲示爱。可根据材料所给的观点确定立意方 向:要么赞同网上这种“隔空传情”的表达方式,要么赞同线下实在真诚的祝福方式,当然也 可以另起炉灶,从新的角度进行思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