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2课故都的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2课故都的秋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02 课 故都的秋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荫生,浙江富阳人,1896 年 12 月 7 日生于一个知识分 子家庭。达夫 3 岁丧父,7 岁入私塾启蒙,从小熟读唐宋诗词和小说杂剧。1911 年开始创作旧体诗并 向报刊投稿。1912 年夏考入之江大学预科,不及半载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翌年进入杭州蕙兰中 学,因绝望于教会学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闭门苦读。 1913 年 9 月随长兄郁华赴日留学,1914 年 7 月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开始接触西洋文学, 并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 年 7 月进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 年 6 月,与郭沫若、成仿吾、 张资平等人发起成立了创造社。7 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对当时文坛产生巨大影响。其中小 说《沉沦》为其代表作,深刻地表现了受压迫的留日学生的苦闷与彷徨,并塑造了一个性格忧郁和心 理变态的青年形象,具有强烈的反旧礼教色彩。1922 年 3 月《创造季刊》创刊,主编第 1 期。同年 7 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回国。 1923 年 5 月,《创造周刊》创刊。同月发表《文学上的阶级斗争》,引起广泛注意。7 月发表小 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同年作品集《茑萝集》 出版。1923~1926 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主编《创造月刊》《洪水》半月 刊。1927 年 1 月因发表政论《广州事情》引起创造社内部争论,从而声明退出创造社。1928 年春秘 密加入太阳社,9 月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 年作为发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 同盟,同年 3 月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 年 2 月与鲁迅、茅盾等联合发表《上海文化界告 世界书》。同年 12 月小说《迟桂花》发表。1933 年 4 月移居杭州后,写了不少山水游记和诗词,其 中游记尤为出色。1935 年发表《出奔》,描写尖锐的阶级斗争。1938 年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 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 年 12 月携妻儿抵新加坡,主编《星州日报》等报刊副刊,发表大量战斗性很强的政论、短 评和诗词声援抗日斗争。1942 年 5 月由于日军进逼撤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曾被日军 强迫任翻译七八个月之久,在此期间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印尼群众和华侨。1945 年 9 月日本投降 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年 50 岁。 郁达夫的文学活动贯穿了从五四运动到抗日战争的几个重要革命时期,从最初表现青年的苦闷开 始,逐渐扩大到反映劳动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写革命风暴的到来。他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也是一个跟 随时代一道前进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则侧 重于表现自我,带有较浓重的主观色彩,既有表现对旧社会的抗争与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 我暴露、病态的心理描写、悒郁感伤的心灵倾诉,形成感情意味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 (选自《郁达夫》,华夏 1997 年版) 【重点理解】 本文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 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当先作些作者情况和背景介绍,并提示学生 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当读到作者直接抒怀时更要认真感受作者 的心意、情怀。要注意课文的文眼,即“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此句提纲挈领,笼罩全篇,更要认真领会,循此线索整体把握文章大意。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 按照“清”“静”“悲凉”的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共有五种景况,即清晨静观,落 蕊轻扫,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果;最后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 往复;中部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作者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他不写故 都皇家宫殿、园林,也不写远近郊区众多优美的自然风光,那些景致虽然也代表了故都的特色,但似 乎离老百姓生活很遥远。他只是依凭一个普通文化人士的眼光来观察和体验故都之秋,他笔下的秋味、 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都笼罩着一层浓厚的主观色彩。例如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 壁腰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从寻常景象甚至破败景象中看出、体验出美来。写“北国的槐树” 的落蕊,“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写“灰土上 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 这些细腻而独特的感受、忧郁而优美的情怀,恐怕只有郁达夫这样一个具有士大夫倾向的读书人才能 体验得到,才能表现得这样细腻而深刻。最能表现情景交融的是“清”“静”“悲凉”的描述。“清” “静”,既是对客观景物特点的描写和总结,又是作者内心的感受;“悲凉”,则更多的是作者的主 观感受,与景物既有联系又无必然联系(因为感秋可生悲也可生喜,悲者也未必从秋景得来)。“清” “静”是大多数散文家能感悟得到,写得出的,未见得奇妙,而“悲凉”则属于郁达夫一人独有,最 见奇妙。总之,本文情意浓厚,以抒发内心感受为主,写景并不像其他作家的散文那样占有很多篇幅。 在这一点上可与《荷塘月色》对比,《荷》文写景似用工笔,精描细绘,景物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情 为景所掩藏;本文则略于写景,尽力抒情,更给人以厚重感。 “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 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又深 沉。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对故都之秋的向往、眷恋之情,并 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性格。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中的时代精神。社会风云和 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不免也夹杂着一些苦涩。 课文背景资料: 关于我父亲的《故都的秋》 郁 飞 《故都的秋》写于 50 多年前的 1934 年,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总也有五十年上下了。一代代的青少 年大约都是从这篇写景文字接触郁达夫其人的吧。 1934 年 7 月杭州酷热,父亲和母亲便带了才六七岁的我上青岛去住了一个月,随后又去当时的 故都北平。在他后来发表的《故都日记》里,8 月 16 日的最后一段是:“接《人间世》社快信,王 佘杞来信,都系为催稿的事情,王并且还约定于明日来坐索。”17 日的头一句又是:“晨起,为王 佘杞写了两千个字,题名:‘故都的秋’。”可见还是编者的函索坐索逼出来的急就章。急就之章能 写得这样隽永而有情致,就不能不靠平日的功夫,即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体会了。 从起头一段往下看,写秋意,秋季的院落,写槐树,秋蝉,秋雨,写果树,写悠闲的北平市民对 答的神态,若非平日的观察体会深深印在脑际,是决然写不出这样看似信手拈来的行云流水般的文字 来的。写此文的头一天,8 月 16 日,日记的开头便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晨起 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可见他随时随地都在 体验环境。第二天早晨他提笔就写《故都的秋》,同前一天清晨的感触怕是不无关系的吧。这种功夫 或者也就是鲁迅先生要求于有志写作者的头一条吧:“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看到一点就写。” (《答北斗杂志社问》)要活得有意义而不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是不是人人都应以此为修养目标之一 呢? 其次,若没有对故都北平的挚爱,也不会写出这样的文字。父亲一生短短的 49 年中从未在北平 久住,但是在此文的姐妹篇《北平的四季》(1936 年)中吐露了对古都的感情: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 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 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 妙…… “北平的人事品物,原是无一不可爱的,就是大家觉得最要不得的北平的天候,和地理联合上一 起,在我也觉得是中国各大都会中所寻不出几处来的好地……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 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 在国难深重的当年,父亲自己一程程南去,再没有重践斯土,却这样遥祝故都的无恙。如今外敌 早已逐出,又成为首都的北京也已进入现代化新时期。当初的风貌所剩无几,燕都历程上的一个个时 代只有到大量《故都的秋》一类的记述里去领略了。 1989 年 12 月 27 日杭州 (选自《作家谈高中语文课文三编》,四川教育 1992 年版) 《故都的秋》的画面美和音乐美 黄清华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 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作者在对北平秋的“色”“味”“意境”和“姿态”的描绘中,寄 寓了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情愫和对美的执著追求,流露出一种沉静、寡淡的心境。语言清新淡远,蕴 含着色彩感和韵律美,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独特个性和美学价值。 由主观感受和客观描绘的统一而形成的和谐的色彩感和画面美,是《故都的秋》的第一个特色。 色彩,作为美学上的概念,具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无不带有自身的某种色彩, 我们不妨称它为客观色彩;客观存在反映到人的意念上来,它的色彩便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我们称它 为主观色彩。这两种色彩在郁达夫的笔下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 悲凉。 这“清”“静”“悲凉”,便是故都北平的秋在作家意念之上的总投影,它构成了文章的基调和 底色。读者也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全文看,作者意在颂秋,为什么一开始就在读者感情上涂上 一层悲凉的色彩呢?是不是违反了生活的逻辑?不,这种清、静、悲凉正是故都秋的特色,是作者着力 表现的东西,因为这色彩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表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说:“春秋代序,阴 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说人的情感随外物变化而变化,春景使人畅怀,暮秋令人感伤。 具有这种感情色彩的语句,《故都的秋》中,还有很多: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 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 如果说用“细腻”来形容“灰土上留下来的”“扫帚的丝纹”还勉强有点客观性的话,那“清闲” “落寞”则完全是主观的、意念上的了。一片飘零的槐叶能打动情意,几声秋虫的哀鸣更足以牵动心 魄,这种深远的忧思和孤独者的冷落之感,正是郁达夫当时的心境。由于在客观事物的描绘中融进了 作家的情绪,自然要觉得落寞和悲凉,和故都北平一样,作者的感情上也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秋意。 在评论古人悲秋时,文章写道: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 感触来的。 将上述富有主观色彩的词语汇集起来:清、清闲──恬静安谧,这是故都秋的“清”;细腻、幽 远──幽静深邃,这是秋的“深沉”;落寞、衰弱、萧条──萧条凄凉,这是秋的“悲凉”。郁达夫 用他的情感绘画出了一幅细腻深沉的主观意境图,它构成了文章的骨架。读者可在对秋色、秋味,秋 的意境和秋的姿态的体味中,感受作品美的力量。优秀的散文作者,往往注意创造诗一般的意境,但 大多在对客观生活的描绘中完成,郁达夫却注重从主观感受上来展示北平秋的特色,恐怕是一般人难 以企及的。 如果把以上的主观色彩称为“理智的思索”,需要借助读者的文学素养和一定的鉴赏能力才可完 成的话,那么,也可以把《故都的秋》对客观色彩的描绘称为“自然的再现”,它直接诉诸读者的感 官。这篇散文,对于自然风物,既没有浓妆艳抹的涂饰,也没有对色彩层次的刻意雕琢,只是在生活 的底片上稍事点染,便把自然力赋于北平秋天的种种神韵和盘托出给了它的读者,既映衬出秋的底色, 又和谐着文间的基调。你看: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 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 色最下。 这是一幅巨大的画面,带有立体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 牛花荟萃成流光泛彩的野花圃;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瓦灰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的 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可与天工媲美。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碧空,俯 身撷牵牛,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有静有动,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 白花之中。这种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从表面看,作者 只是信笔而至的点缀,其实作者对色彩的选配是颇具匠心的。这幅画面选用的大多是些“冷色”,如 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泊的特征。若改用红、黄、橙等“热色”,就破坏了主观 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再看对枣树的描写: 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 完……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 这节是以枣子颜色的变化,来写季节特征的,是从动的角度描绘色彩的。读者可依靠文中色彩的 细微变化展开想象,从而认识事物。很显然,前面的画面是由空间的若干色点来组成的。枣子由淡绿 到微黄再到红完,无疑是一条线上的色彩,宛如物理学上的光谱图,轻度的差异都能分辨出来。若不 是对事物观察得细致,感触得入微,是难以如此准确表现出来的。 《故都的秋》像一块晶莹的玻璃,还透射出了一些不曾着色的颜色,请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 上面几句,并没有直接表现色彩的词句,但由于作者将一些具有某种色彩的特征性事物展示给了 读者,读者可以根据作品的艺术境界,加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体验,给事物“补”上它的色彩(客观 或主观的)。不是吗?透过上面的叙述,人们会在脑海里呈现出金灿灿的阳光和枯黄的小草的形象; 看到沙尘灰土的飞扬,读者也会和作者一样,生出“朔风动劲草,边马有归心”的冷落荒凉的悲感。 文章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向内部开拓,逐渐显示出它的深度。再如“廿四桥的明月”“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等等,也同样具有这种特征。 韵律感和音乐美,在《故都的秋》中表现得比较强烈。韵律本是诗歌的专门术语,这里借以揭示 这篇散文的诗意美。 关于散文的自然韵律,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里,作过明确的阐述。他 说:“在散文里,那种王渔洋所说的神韵,若不以音律的死律而讲,专指广义的自然韵律……却也可 以有;因为四季的来复,阴阳的配合……无一不合于自然的韵律的。”这就是说,自然万物的运动都 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着某种规律和节奏,这便是一种自然的韵律,作为描绘自然风物的散文,自然 是可以具备这一美学特征的。郁达夫写《故都的秋》时,正是为“良友”图书公司编选散文二集的前 夕,因而这篇作品是较好地体现着这种艺术主张的。 先看作品对秋雨的描写: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 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再看对槐树的描写: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读了这两段,谁不觉得作者在写诗?在娓娓的叙述之中,创造了无穷的诗意。首先作者选择的事 物,具有诗意,其中有动(凉风、落雨、云逝)有静(灰沉沉的天,无声无息的落蕊),亦情亦景。行文 像轻轻飘浮的白云,又像叮咚作响的山泉,自然的韵律和音乐的节奏融化在平静细腻的描绘中。王渔 洋所说的“神韵”也巧妙地蕴藉在“息列索落”的秋雨中,蕴藉在“微细柔软”的落蕊里,或有声或 无声,或状物或寄情,字里行间暗暗地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这是自然界里最美的一种韵律。 诗歌的声韵和节奏,加强了《故都的秋》的音乐美。“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 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上面三句,结构相同,动词后面均辅以结构助词“得”, 形式整齐划一,有一种整体的美感。作谓语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的都是平淡细腻的 意味。它们又都是响亮的音节。“慢”(màn)“润”(rùn)“淡”(dàn)声调相同,前后两字又叶韵, 这样读起来声韵铿锵,语势贯通,具有很强的音乐感。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一个修饰语用得有力, 其结果不但被修饰的词,而且连动词甚至插入语也显得十分强劲有力。”(《论创作》)由于《故都的 秋》里很多词语具有这个特点(如上文的“润”“淡”等),读起来显得很有节奏。再看下面:“在南 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 /钟声。”作者把这些名胜用一个个偏正词组整齐地排列起来,回旋往复,像一串珠玑那样,有着明 丽轻快的韵律和节奏。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篇散文“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显示了作家卓越的艺术才华。 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在郁达夫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中,是很有特 色的一篇。 (选自《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 1997 年版) 着意绘秋景,闲笔出真情 方世教 古往今来,对于“秋”,或讴歌,或诅咒;或因它而寓之以意,或借它而寄之以情。但时有古今, 地有南北,意有深浅,情有厚薄,于是“秋”也就显示不同的姿、色、声、味来。郁达夫写的《故都 的秋》,通过独特的表现手法,表现出了它独特的风姿,独特的彩色,独特的音响,独特的韵味,独 特的意境。 (一) 《故都的秋》中的“秋”是这样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这秋的早晨,是 “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那铺得满地的似花非花的槐树的落蕊,“扫 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这秋的傍晚,这到处都是树的树底 下和到处都是矮屋的墙根底,都能听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显得“奇”“有味”“更像样” 的,那是故都的秋雨:“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 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作者先 景后情、景中寓情,闲闲散散地让读者体味到:的确,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但故都,也“Golden Days”(即“金色的秋天”)的佳日,那“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 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作者如此淋漓尽致地绘秋 景、谱秋声、摄秋实,真实地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热爱的感情。作者有意要读者了解,富于个性的故都 的秋色秋声,更能体会到一种独特的秋意,更能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秋味,以及由诸多成分糅合而成的 深情。作者的笔调是那样明快、清新,又是那样含蓄、深沉。 《故都的秋》中的这“清”“静”“悲凉”的特点,不像某些咏秋之作那样铺陈许多古刹胜迹, 也没有传统的带有“秋”色标记的陈词套语,而是通过平凡的词句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 秋味。在作者的笔下,故都的秋就在故都的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就在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以及高 高的天空里。作者虽然在回忆中点数了“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 潭柘寺的钟声”等故都胜景,但作者着力描绘的是存在于千家万户之中的秋姿、秋声、秋意与秋实, 这就使文章的主题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故都的秋》是一篇抒情性强而议论成分又较多的抒情散文。所以,文中对于“秋”的形态、神 韵的着笔,目的在于表达对故都的眷恋与哀婉之情。作者热忱地爱故都,爱故都的人民,爱故都的秋 天。所以,作者在最后直抒胸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 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作者的爱国、爱民与“落寞”“衰弱”的真实感情,融进了故都的 以至北国的秋中,因而既独特,又平凡。读完全文,我们的确感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 来得静,来得悲凉。”诚然,南国的“秋”,也是“清”“静”“悲凉”的,只不过欠“特别”罢了, 作者本人当时不正处在这“清”“静”“悲凉”之中吗? (二) 《故都的秋》的确是“清”“静”“悲凉”的。作者为了通过故都的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 传递他独特的秋味、秋意、秋情,着意调动了以下一些表现手法,在运思谋篇、遣词造句、文笔风格 以及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的结合上表现了独特的色彩。 1.烘托、对照手法。作者除了直接叙描故都的“秋”外,着意以南方的“秋”为写照,烘云托月 似的映衬出故都秋的浓度与特色。如第二、五、六、十三段,都通过关联词如“但”“或”“可是” “并且”等连词和“也”“更”“都”“总”等副词将南北的秋姿、秋色、秋味、秋意进行类比,或 以正衬反,或以反显正,或肯定中见出否定,或否定中加强肯定,动用多种句式从侧面显示出了故都 秋的“量”与“质”的特色来。表面上,作者好像闲情信笔;而实际上,作者正是通过这间接手法将 读者引入秋的里层,去体会那故都的秋味,去领会那故都秋意,去思考那秋的人生。 2.复沓、跌宕手法。读过《故都的秋》,难免有这种感觉:这是诗式的散文,还是散文式的诗? 其实,作者是饱含诗情写散文的。我们读这篇写景文字,之所以有一种情深意切的快感,这不正是“诗” 的功力吗?作者赋予《故都的秋》以满腔的激情,无论礼赞或哀怜,无论热烈或悲凉,我们总深感作 者的情是真切的。这种表达效果的产生,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复沓、跌宕手法的运用。这种反复咏叹 的手法虽渊源流长,但用在现代散文中,且用得恰到佳处,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如,对古今文人很少 提及的“秋味”这个抽象的“触觉”,作者一共提到五次,再加上一些富于“秋味”的描写镜头,使 本来抽象的东西也成为可感触的具体物象了。当然,本文最主要的复沓、跌宕还不在于具体的“物象” 上,而在于它的旋律和情味上,通过“旋律”和“情味”,反复拨动读者对于“秋”的宏观与微观的 认识与深化的感情。所以,作者在结构上采取了叙述、描写与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因情生景, 借景发情,将“物”“我”“主”“客”完美地统一到“意境”这个极点上,通过读者的美感经验而 完成作者所要传递的思想。 3.清新典雅、酣畅淋漓的语言风格。能否这样说,《故都的秋》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 漫话。从开篇到结尾,这里没有文字的雕饰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式,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 了“纯青”的程度。如在选择搭配词语上,作者似乎是很洒脱地从生活中拣来的,平凡极了;可是它 们又是那样精当,搭配在一起就再也无法拆开了。名词如“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 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它们配搭得匀称和谐, 最能调动读者的情感。这些物象声色,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但被作者随意拣来配在一起,就产生 了特别的美感效果。再如动词与形容词,作者是很注意它们的表现力的,尽管作者是精心选择与搭配 的,但读者却感到一种纯朴自然的美。看那北国的“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而我们 南国的“秋”正是“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这里的动词、形容词所代表的动 态、特征就在读者的周围,所以感到平易亲切、酣畅明快。在句式的选择上,作者多用短句,但长短 相间;多用整句(尤其多用排比),但整散结合:形成了一种既典雅、又洒脱的风格。如文章的后半部 分从中外文人学士对“秋”的那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领略“中国 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接着笔锋一转,来了一大段对“南国之秋”的速写,以 映衬“北国之秋”的特色。这段“速写”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但仍以短句、整句为主,雅俗熔于一炉, 特别能代表作者的语言风格。 “一语天然万古新,去掉豪华见纯真。”清水出芙蓉,闲笔出真情。这些话概括《故都的秋》的 语言特色,是当之无愧的。 (选自《散文写作艺术指要》,东方 1997 年版) 【难点探究】 1.文中有哪几处景物描写?这些描写各有怎样的特点? 【探究】本文直接描写景物的语句不多,但都是极其精彩的,而且饱含作者的深情。试举几例: ……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 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 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 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 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这里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 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 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 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 这里的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 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 2.散文为什么以“南国之秋”作对比? 【探究】开篇提到“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结尾提到“南国之秋,当然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 并作了适当的展开,以此与北国之秋作对比。对比的目的非常明确,即抑彼扬此,北国之秋胜于南国, 是作者的主观感受,表达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这种感受既来自空间的对比(南北两地),也来自时 间的积累(“已将近十余年了”)。 3.作者为什么写“都市闲人”? 【探究】这里写的不是上流社会人士或文化人士,而是平民,即“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 闲人”。为什么让他们作为故都人的代表?可能是他们的形象更有地方特点,而且作者觉得与他们更 亲近,表现出作者的平民意识,似乎也能读出作者很希望能像“都市闲人”那样过无忧无虑的生活。 4.本文是写景散文,为什么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 【探究】作者似乎要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 从行文章法上看,这里宕开文笔,纵横议论,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思路。 5.本文多处使用排比,它们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探究】文中有许多并列句子或短语,具有工整、雅致之美,抒情味很浓厚,朗读起来又具有音韵之 美,显示出作者很强的语言驾驭能力。现摘录一些并稍作品味。 “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三个短语精要地概括了全文的意旨,既有顺畅的气势, 又有抑扬顿挫的声韵之美,后面的“来得悲凉”似乎应该比前面两句更舒缓而深沉。也许主张语言简 洁的人会觉得“却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更好,可是这样一来,排比的气势就没有了。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此句前后都采用排 比的写法,从不同的方面说南方之秋无可欣赏之处,反衬北国之秋的美好。顿挫分明又气势连贯,表 情达意非常充分。 “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这些描 写性的名词短语,一个短语就是一幅画面,展现出生动的美景,成为“故都的秋”的美妙意境的重要 组成部分。作者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这是近于口语的文字,好像作 者津津乐道的样子就在眼前,充分地表达了赞美之情。 “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这是说理性的语句, 但是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 本文不是很长,但排比句很多,说明作者非常喜欢运用这种工整、雅致的语言,而且运用起来非 常妥帖恰当,全无生硬之感。 6.朗读课文,说说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另外,从哪些句段中,你感觉、 体察到了作者所谓的“悲凉”?你如何看待这种“悲凉”? 【探究】作者选取了故都之秋的富有特征的景物,如秋晨民居小院所见的“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 天下的“驯鸽”,槐树叶底“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中的“牵牛花”,“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 的秋草”,早晨铺得满地的槐树“落蕊”,被称作“北国的特产”的衰弱的“秋蝉”,又奇又有味的 “北方的秋雨”以及雨后话秋凉的“都市闲人”,北国的“枣子树”和其他鲜果,等等。写出了故都 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清”与“静”相近,都以描述景物的客观特点为主,而“悲 凉”则以描述作者对故都之秋的主观感受为主。 体现作者“悲凉”情怀的句段大致有: “……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 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隐隐地透出悲凉的感觉和心境。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作者听到的仿佛是悲凉之声,显然含有悲凉之 情。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这一整段都带有悲凉之情,可以集中体会这些语句。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饱尝.(cháng) 赏.玩(shǎng) 领略.(lüè) 疏疏落.落(lào) B.陪衬.(chèn) 落蕊.(ruǐ) 颓.废(tuí) 混混沌.沌(dùn) C.譬.如(bì) 幽.远(yōu) 萧索.(suò) 潭柘.寺(zhè) D.折.去(zhé) 情趣.(qù) 点缀.(zhuì) 一椽.破屋(chuán) 1.B【解析】A 项,“疏疏落落”中的“落”应读“luò”;C 项,“譬如”中的“譬”应读“pì”,“萧 索”中的“索”应读“suǒ”;D 项,“折去”中的“折”应读“shé”。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金碧辉煌 萧索 秋蝉 厮叫 B.疏疏落落 传诵 搅尽脑汁 凋零 C.放荡不羁 落寞 隐逸恬适 点缀 D.意境姿态 洪流 训鸽 渲染 2.C【解析】A 项,“厮叫”中的“厮”应写作“嘶”;B 项,“搅尽脑汁”中的“搅”应写作“绞”;D 项,“训鸽”中的“训”应写作“驯”。 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 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C.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处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D.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 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有些家长,自己喜欢吃喝玩乐,混混沌沌....地过日子,孩子就容易成为如此父母的镜子。 B.在野生动物园,当我们靠近动物时,它们似乎没有受到任何惊扰,泰然自若....,悠闲自得,连 瞧也不瞧我们一眼。 C.诱惑,是存于世上的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奇怪东西,轻则内心骚动难以控制不能自已....,重则为 之疯狂而无法自拔。 D.方博士到场时,整个大厅都坐满了和颜悦色....的大学生,大家都为有机会聆听这位科学家的演 讲而兴奋不已。 4.A【解析】A 项,“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B 项,泰然自若:形容在紧急情况 下沉着镇定,跟平常一样,不慌不忙。不合语境。C 项,语意重复。“不能自已”指不能控制自己的 情绪和行为,与“难以控制”重复。D 项,“和颜悦色”形容态度和蔼可亲,用以描述“大学生”不 恰当。 5.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散文的妙处真可说是 ,然而最高的理想也不过是“简单”二字而已。简单就是经过选 择删芟以后的完美的状态。散文的美,不在乎你能写出多少 的故事穿插,亦不在多少典丽的词句,而在能把心中的情思干干净净 地表现 出来。散文的美,美在适当。 A.气象万千 左右逢源 开门见山 B.气象万千 旁征博引 直截了当 C.千变万化 旁征博引 开门见山 D.千变万化 左右逢源 直截了当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约近百分之九十左右的经济学家看好中国股市,他们认为中国股市在今年会创出新高。 B.用花木装点居室时,相对矮小的五针松、文竹、吊兰以及微型盆景等,最好放在茶几、案头 或博古架处较合适。 C.廉政建设关系到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如果我们把腐败蔓延的问题不能迅速遏制,将直接影 响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D.如何才能让民众敢于消费呢?关键问题是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医疗保障、养老保险、子 女教育这些关乎民生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老百姓就只好捂紧“钱袋”过日子。 6.D【解析】A 项,“约”“近”与“左右”重复;B 项,结构杂糅,或删去“较合适”,或删掉“最好”; C 项,语序不当,将“不能”放在“把”之前。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搭载的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 iOS 7 系统操作界面来看,全新的架构给人们 带来直观的用户体验。 , , 。 , , 。系统中各个单独的元素之间达到和谐一致,使得操作界面更加简洁。 ①小到精调字体样式 ②显眼的修饰元素已不复存在 ③大到重新设置所有图标 ④去除了不必要的条栏和按钮 ⑤整个系统进行了细致的改进 ⑥界面刻意避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 A.⑥②④⑤①③ B.⑤②④①③⑥ C.⑥①③⑤②④ D.⑤①③⑥②④ 8.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 不超过 15 个字。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① 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目前 我国留守儿童问题有以下特点:其一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权威调查,中国农村目前 “留守儿童”超过了 5800 万人,其中 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 时外出。其二是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 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 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 8.①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 ; ②留守儿童数目庞大; ③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 。 【解析】 这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在根据前后文补写。第一处主要 看后面的“在广大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这句话。第二处结合后文的一些数字, 可知应该说数量大;第三处主要是谈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 9.我们教室内有盆景,教室外有花草树木,哪一株植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请抓住它的形状、颜 色、气味等方面的特点,写一段文字,写出你的喜爱之情。 要求:(1)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2)运用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3)结构相对完整, 语言简明、连贯、得体。(4)不少于 200 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那盆文竹,天气越冷,越绿得苍翠可爱,它通身都是绿的,侧面看去,网状的叶子变成了薄薄的一 层,竟像晨光中遥远的山巅上松的剪影。它细细的枝干像一节节挺拔的竹枝,直上直下,竹枝上飘浮 着一片片像绿云的羽状复叶,似云似竹。几株扶疏的文竹摇曳于片石之旁,像风姿绰约的仙子凌风欲 飞。一棵嫩芽从土里钻出来,它就会像竹子那样节节拔高,一直向上,超过了所有的茎叶后,才开始 树枝展叶。清晨,一串水珠在文竹的叶网上,碰碎了,化成一粒粒更小的绿。阳光吻着它,那叶网上 的小水珠便熠熠发光,泛出七色的光,一种若有若无的清香飘浮在空气中。 10. 根据漫画《有手机之前和之后的生活》,按要求完成小题。 (1)简要描述画面的内容,并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第二幅漫画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看了这幅漫画,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1)①左边画面描绘了有手机之前,三个人互相交流,脸上洋溢着笑容,其乐融融 ;右边画面描 绘了有手机之后,三个人各自在玩手机,眼睛紧盯着自己的手机屏幕,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流 。② 若无人、咫尺天涯等短语都可 。 (2)启示:应理性地看待这一现象。手机作为一种大众化的通讯工具,使人们的生活更便捷,但是, 如果过度依赖手机,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而疏远。 【解析】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可根据漫画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 间的关系,联系社会现实,展开合理的联想,用简洁的语言来概述出来;再根据漫画创作意图和社会 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出启示。这两幅漫画分别是有手机前和有手机后的生活,从漫画很容易看出, 之前三个人和之后的关系截然不同,因此要从合理利用手机的角度来阐述手机的利与弊。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 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 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 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 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 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 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 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 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 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 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 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选文第一段文字在写景的同时,也写了观景的心态、动作,请找出有关词语,并说说作者当时的 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选文第二段文字中找出相关内容,分别表明“清”“静”“悲凉”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写到“南国之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的前两段文字写景优美,令人喜欢,请你就这两段文字的内容和写法等方面说出你喜欢的理 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细数,静对。体现了作者悠闲、惬意的心情。 2.①清: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 清闲。②静: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 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③悲凉: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 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3.用了比喻(博喻),从多个角度将“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了对比。表现南国之秋秋味的平 淡、稀薄、柔软,范围的狭小;北国之秋秋味的浓烈、厚实、刚强,范围的广大。进一步渲染对北国 之秋的向往之情。 4.(示例)①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 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 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②作者通过写景 抒发了向往、眷恋之情,在清、静、悲凉中,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忧思和孤独冷落的感情。③文章采用 了以动衬静的手法,如“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句。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①凡在北国过过冬天的人,大都知道围炉煮茗,或吃涮羊肉,剥花生米,饮白干的滋味。而有地 炉、暖炕等设备的人家,不管它门外面是雪深几尺,或风大若雷,而躲在屋里的两三个月的生活,却 是一年之中最有劲的一段蛰居异境;老年人不必说,就是顶喜欢活动的小孩子们,总也是个个在怀恋 的,因为当这中间,有的是萝卜、雅儿梨等水果的闲食,还有大年夜、正月初一、元宵等热闹的节期。 ②但在江南,可又不同;冬至过后,大江以南的树叶,也不至于脱尽。寒风——西北风——间或 吹来,至多也不过冷了一日两日。到得灰云扫尽,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清早, 太阳一上屋檐,鸟雀便又在吱叫,泥地里便又放出水蒸气来,老翁小孩就又可以上门前的隙地里去坐 着曝背谈天,营屋外的生涯了;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 ③我生长在江南,儿时所受的江南冬日的印象,铭刻特深;虽则渐入中年,又爱上了晚秋,以为 秋天正是读读书、写写字的人的最惠季节,但对于江南的冬景,总觉得有可以抵得过北方夏夜的一种 特殊情调,说得摩登些,便是一种明朗的情调。 ④我也曾到过闽粤,在那里过冬天,和暖原极和暖,有时候到了阴历的年边,说不定还不得不拿 出纱衫来穿;走过野人的篱落,更还看得见许多杂七杂八的秋花!一番阵雨雷鸣过后,凉冷一点,至 多也只换上一件夹衣,在闽粤之间,皮袍棉袄是绝对用不着的;这一种极南的气候异状,并不是我所 说的江南的冬景,只能叫它作南国的长春,是春或秋的延长。 ⑤江南的地质丰腴而润泽,所以含得住热气,养得住植物;因而长江一带,芦花可以到冬至而不 败,红叶亦有时候会保持三个月以上的生命。像钱塘江两岸的乌桕树,红叶落后,还有雪白的桕子着 在枝头,一点一丛,用照相机照将出来,可以乱梅花之真。草色顶多成了赭色,根边总带点绿意,非 但野火烧不尽,就是寒风也吹不倒的。若遇到风和日暖的午后,你一个人肯上冬郊去走走,则青天碧 落之下,你不但不感到岁时的肃杀,而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若是冬 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的诗人的名句,只有在江南的山野里,最容易体会得到。 ⑥说起寒郊的散步,实在是江南的冬日,所给予江南居住者的一种特异的恩惠;在北方的冰天雪 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绝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的。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 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喜欢以散步一词做他们的创作题目看来,大约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 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 ⑦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到得冬天,不时也会下着微雨, 而这微雨寒村里的冬霖景象,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 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 图上,再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 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 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 失俱亡,死生不问了;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 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 ⑧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 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 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 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 文更美丽得多? ⑨有几年,在江南也许会没有雨没有雪的过一个冬,到了春间阴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 下一点春雪的。去年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节气推算起来,大约大冷的日子, 将在明年的二月尽头,最多也总不过七八天的样子。像这样的冬天,乡下人叫做旱冬,对于麦的收成 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却要受到损伤。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 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这一种冬天,倒只会感到快活一点,因为晴和的日子多了,去郊外闲步逍遥 的机会自然也多。喜欢徒步旅行的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 ⑩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空言 不如实践,这一种无聊的杂文,我也不再想写下去了,还是拿起手杖,搁下纸笔,上湖上散散步罢!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1.文章的开头为什么写北方的冬天?运用了什么手法?这种手法在文中多处使用,请在文中再找出 两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善于捕捉典型的景物来突出江南之冬和暖、恬静的特征。根据作者在文章中的描述,分条概 括江南冬景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中作者说“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仔细阅读第⑧段,然后体会如果用作者自己的话替换这些名句好不好? 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文章的开头写北方的冬天,是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方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 曝背谈天的乐趣。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③文中运用这种手法的还有:江南冬天与秋天的比较,北方 夏夜与江南冬天的比较,闽粤地区与江南地区冬天的比较,德国寒郊散步与江南寒郊散步的比较。 2.①江南冬天的花和草依然让人感觉到生机。②江南冬天的微雨迷人。③江南冬天的雪景美丽。 3.江南的冬天实在美得诗情画意,人到此境界,可与自然合一,尘世的碌碌俗务,名利之心,纷争之 意,更难立足于此,自然迷人,使人旷达洒脱,不计荣辱得失。 4.不好。在这里,作者没有直接写雪景,而是借助诗句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巧 借诗歌意境,使江南的雪景境界全出。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强了散文的意趣,在体现作者心境闲适 的同时,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4.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写江南雪景;好处有三:其一,增添诗情画意,增强文章意趣;其二,丰富 文章内容;其三,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6 年高考上海卷)阅读下文,完成第 7~11 题。(18 分) 湖殇熊久红 ①当一双脚站在干涸的湖底的时候,其实,那种心痛的感觉,就像是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 ②我说的是,在西部腹地,看着被戈壁荒漠一寸寸吞噬掉的艾比湖;我说的是,面对一片白色的 盐碱,以及狂风掠过时卷起的漫漫沙尘。 ③对湖而言,它首先带给我们的,应该是那粼粼的波光,是鸥鸟的翔鸣,是蓝天白云的倒映,是 渔歌唱晚的恬静,这些特征是湖带给我们的生活体验,也是湖应有的生命品质。而我脚下的艾比湖, 正在丧失这些青春,就像一个散失了光鲜的干瘪水果,躺成一汪奄奄一息的物证,那些越来越多从湖 底裸露出来的丑陋的盐碱污泥,总是让我联想到一具行将风干的木乃伊,一个湖的木乃伊。 ④青年时期的艾比湖有着 1200 平方公里的水面;有着几万乃至十几万只野鸭水鸟嬉戏的场面; 有着浩浩荡荡芦苇环卫的辽阔水域;有着长河落日大漠孤烟的宁静致远。这些深深的怀念,使得我对 眼前的景象,有着撕心裂肺的悲怆。 ⑤在蛮荒的疆域里安插一个湖,应该是上帝对自己分配不公的一个补偿,她带给我们的是对绝望 灵魂的抚慰,是对生存状态的重估,是能枕着入眠的一个梦境,而这个梦,曾经真真实实地存在过, 在记忆的回望里,碧波荡漾。 ⑥那是八十年代中期,一直对巴金的《海上日出》心存缱绻,期待感受红日出海的璀璨景象。新 疆离海太远,使只好以湖的的水域,模仿海的苍茫了。从首府放暑假回来,邀几位同学,骑车六十里, 去艾比湖看日出,以弥补对海的贫瘠和渴望。 ⑦由于道路的崎岖到湖边时,太阳早已三尺竿头了。虽没赶上看日出,却被眼前一望无际、绵延 至深的芦苇荡所震撼,清风拂过,波涛汹涌。一如百万雄兵拥围着这一城的浩淼,湖的浅滩上,密密 麻麻布满了野鸭、灰鸭、斑头雁,随便朝水中甩一片卵石,都会惊飞几十只水鸟,空中盘旋两圈,又 栖落水中。湖面很宽,即使极目远眺,也看不见对岸的轮廓。靠近水边是一排沙滩,赤脚从上面走过, 可以感受到温热潮润的细沙与脚趾间密切接触的惬意。几行浅浅的脚印,一派浪漫的行程。 ⑧二十多年的时间,都无法淡化湖在往事里的色彩,这幅精美的画面早已长在岁月深处,每一次 温故,都在重新涂染一遍色彩,所以,停靠在回忆中的湖,其实,一直都很鲜艳,多少次在梦里,潮 涨潮落,清波涟涟。 ⑨但眼前的残败,总让人恍然隔世,觉得这个每年被大风从湖底卷起无数沙尘和盐尘的,这个每 年以几平方公里的速度一点点消失的,这个在干涸湖底随处可见禽鸟尸骨和枯苇干枝的,不是记忆里 的那个湖啊!它与往日被我们时常念想的碧水清波毫无瓜葛。 ⑩多么希望艾比湖的枯萎是一次误诊! ⑪但更多时候,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串的数字。近 50 年,我国失去的湖泊有 243 个,其中, 新疆的数量最多,达 62 个。罗布泊消失于 1972 年;台特玛湖消失于 1974 年;玛纳斯湖消失于 1974 年;艾丁湖消失于 1987 年。这听上去多少有些像宣读阵亡名单,但它们确实是从我们眼中一个一个 消失的。 ⑫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都 随着湖的消失而泯灭了。 ⑬通过同伴的结局,艾比湖一定看到了自己悲情的归宿,所以,湖才有了泪的咸涩。如果能发出 呐喊,我想,湖是一定要向上天控诉的,控诉那贪婪者、破坏者、无知者、傲慢者,控诉他们以自己 的短视,替子孙们挖掘着墓穴。 ⑭时常看到一些赞美艾比湖的文章,对它仅剩的三分之一的水域,进行热情歌颂,听上去就像是 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有 关海的诗句。 ⑮我在为一个湖悲哀的时侯,突然想起了那些鸟,那些以湖为生的水禽,它们的翅膀,如何才能 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 (有删改) 7.第①段中的比喻贴切形象,表现力强,请加以赏析。(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作者描绘了八十年代中期游湖所见景色,用意是(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是抒情散文,第⑪段却用了若干数据和年份,有何效果?(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结合全文,分析标题“湖殇”的含义。(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以第⑫~⑮段为例,评析本文语言运用上的特点。(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7.答案示例: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头上”来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现出 痛感的切身、剧烈;用“骨头”突出湖的干涸;骨头是身体的一部分,隐含湖与人不可分割 的意思。这一比喻贴切形象,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8.以记忆中艾比湖难以忘怀的美丽来反衬现实中艾比湖的残败,表达痛惜之情。 9.答案示例:在抒情散文中列举数据和年份,能具体确切地表现出湖泊消失数量之多、速 度之快、地域之集中,更好地抒发了作者痛苦无奈的情感,也能给读者触目惊心的感觉。 10.答案示例:题目中的“湖”不仅指艾比湖,还指向众多境遇相似的湖;“殇”为非正常 死亡,隐含了作者悲伤、担忧、谴责等复杂情感。 11.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呐喊”“挖掘着墓穴”“悲 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描绘四幅图画,既有形 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 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贴切而富有创造性。这些语言运用上的特点,增强了作品的感 染力,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答案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绪色彩浓重的词语,如“泯灭” “呐喊”“挖掘着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齐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个字数一致的“那些……”; 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鱼缸里的鱼”等。 以上这些与作者的强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认为写文章不应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 遣词造句中情感注入过多过浓,未加沉淀节制,给人泛滥甚至虚假的感觉,降低了作品的感 染力。 8.这是一道欣赏作品中“物”的形象的问题。答题时要先分析题干所说的“八十年代中期 游湖所见景色”,归纳其总体特点,然后再以之同文本所描写作者现在所见的情形加以对比, 据此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揣摩其用意。要根据文本所写景物,紧扣作品的主题和作者 的情感进行分析。本文的主旨是抒发作者对环境遭到破坏的伤痛心情,唤起读者对保护环境的共鸣之 心,而描写以前的景物,能让读者将其同眼前所见加以对比,造成读者心灵的巨大震撼,是作者的情 感得以很好的抒发。 9.应注意文中列数字之间的差距,所写年代之间的长短,结合上下文分析这些数字和年代所表达的意 思,就能够比较准确地分析作者的用意了。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些年份之间却间隔较 短,这就能让读者能具体地感受到环境遭受破坏的程度之深和速度之快,从而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 之深,让读者产生深刻的印象和强烈的共鸣。 11.首先可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法以及词语的选用等角度出发,仔细分析题目指定的段落, 再逐条列举;列举时,应该先指出方法,再列举例句,最后指出作用。这几段在语言运用上主要运用 的修辞手法主要有:排比(如“那些缭绕碧波的绿茵,那些水中游戏的鱼鸟,那些湖面泛舟的渔人, 那些环湖晚炊的村庄”)、拟人(将艾比湖比拟为人)、比喻(将那些盲目赞美艾比湖的文章比喻为 “对着一个病入膏肓的人,赞美她美丽的服饰和迷人的发髻,不知道在鱼缸里长大的鱼,会不会朗诵 有关海的诗句”)、 设问(如“如何才能越过灾难,飞抵梦想的天堂”。在表达方法上主要用了运 用联想(由人联想到鸟,联想到鸟面临的灾难)。 【模拟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 报 秋 宗 璞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 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 随即怅然。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 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 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生活上向下 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 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色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 我常这样自嘲。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 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 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 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 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原故,不容虫豸近身。花开有十 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 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 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 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久居异乡的兄长,业余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不 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 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 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1.下列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可以提醒人们秋的到来,让人减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概括为主要赞美那种"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的玉簪花的精神。 C.作者对“领取而今现在”一句的吟哦让人体味到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 D.作者借助比较的手法,巧妙地写出了玉簪花所散发出的与其他几种花不同的芳香。 2.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作者为什么吃惊?又为什么会怅然?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六个“便”字和六个“领取”有什么作用,谈 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第一问:没几天便是立秋。 第二问:收获季节却两手空空。 3.(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本文主 旨起强化作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