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基础篇第2讲虚词教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2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6文言基础篇第2讲虚词教案新人教版

高考总复习 第2讲 虚词 近年来高考中常考的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5类,所以,我们对文言虚词从词性上进行归纳整理,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各类虚词。‎ 一、“5类文言虚词”系统归纳 ‎(一)代词——代指对象要明确 代词是代替词、短语或句子的词。它的作用是避免重复,使文章简洁。‎ ‎1.人称代词 ‎(1)第一人称:吾、予、余、我。‎ ‎“吾(我)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2)第二人称:女、汝、而、尔、若、乃。‎ ‎“吾意久怀忿,汝(你)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并序》)‎ ‎(3)第三人称:之、其、彼、厥、渠。‎ ‎“彼(他)与彼(他)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4)人称复数:“属”“辈”“侪”“族”“徒”等词放在人称代词后表多数,可译为“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类”“这些”等词。‎ ‎“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指示代词 ‎(1)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可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 ‎“某所,而母立于兹(这里)。”(《项脊轩志》)‎ ‎(2)远指代词:彼、夫、其。可译为“那”“那个”。‎ ‎“予观夫(那)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3)旁指代词:他。可译为“别的”“其他的”。‎ ‎“备他(其他的)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4)虚指代词:或、某。可译为“有的人”。‎ 21‎ 高考总复习 ‎“或(有的人)以为死,或(有的人)以为亡。”(《陈涉世家》)‎ ‎(5)无定指代词:莫、无。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我心伤悲,莫(没有谁)知我哀!”(《诗经·小雅·采薇》)‎ ‎3.疑问代词 ‎(1)代人:谁、孰。‎ ‎“吾与徐公孰(哪一个)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2)代事物:何、胡、奚、曷。‎ ‎“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琵琶行 并序》)‎ ‎(3)代处所:安、恶、焉。‎ ‎“且焉(哪里)置土石?”(《愚公移山》)‎ ‎(二)副词——修饰限制要适度 副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作句子的状语或补语。‎ ‎1.程度副词 表示性质、状态或行为动作所达到的程度的副词,多用来修饰形容词或表心理活动的动词。‎ ‎(1)轻微度:少、稍、略。可译为“稍微”“略微”“丝毫”等。‎ ‎“太后之色少(略微)解。”(《战国策》)‎ ‎(2)加深度:愈、益、弥、更。可译为“更加”“尤其”等。‎ ‎“奉之弥(更加)繁,侵之愈(更加)急。”(《六国论》)‎ ‎(3)极高度:最、极、甚、殊、太、至、良、大、绝、特、颇。可译为“很”“极”“太”“非常”“分外”“特别”等。‎ ‎“而君畏匿之,恐惧殊(很、极)甚。”(《廉颇蔺相如列传》)‎ ‎2.范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与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的副词。‎ ‎(1)表总括:俱、毕、凡、皆、咸、举、悉、尽、率。可译为“全”“都”等。‎ 21‎ 高考总复习 ‎“村中闻有此人,咸(都)来问讯。”(《桃花源记》)‎ ‎(2)表仅限: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可译为“只”“仅”“单独”“只是”等。‎ ‎“但(只)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3)表共同:共、同、并、相。可译为“起”“一同”等。‎ ‎“又多豪右,共(一起)为不轨。”(《张衡传》)‎ ‎3.时间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持续与时间有关的副词。‎ ‎(1)表示“已经”“曾经”:既、已、曾、尝。‎ ‎“吾尝(曾经)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2)表示“以前”“当初”“过去”:向、初、曩、始、昔。‎ ‎“寻向(以前)所志,遂迷。”(《桃花源记》)‎ ‎(3)表示“常常”“经常”“向来”:常、素、雅、恒。‎ ‎“安帝雅(素常)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4)表示“正在”“正当”“恰逢”:方、正、适、会。‎ ‎“方(正当)急时,不及召下兵。”(《荆轲刺秦王》)‎ ‎(5)表示“一会儿”“片刻”:俄、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既而、斯须。‎ ‎“既而(一会儿)儿醒,大啼。”(《口技》)‎ ‎(6)表示“突然”“急忙”“立刻”:急、遽、猝、立、即。‎ ‎“群臣惊愕,卒(通‘猝’,突然)起不意。”(《荆轲刺秦王》)‎ ‎(7)表示“将要”“接近”:将、且、行将。‎ ‎“若属皆且(将要)为所虏!”(《鸿门宴》)‎ ‎(8)表示“终于”“最后”:终、卒、竟。‎ ‎“卒(最后)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 21‎ 高考总复习 ‎4.语气副词 表示肯定、否定、推测、反诘等语气的副词。‎ ‎(1)表肯定:必、诚、信、固、果。可译为“一定”“实在”“果真”等。‎ ‎“烟涛微茫信(实在)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2)表否定:不、弗、未、能、非、靡、亡、否。可译为“不”“有”等。‎ ‎“得之则生,弗(没有)得则死。”(《鱼我所欲也》)‎ ‎(3)表禁止:勿、莫、无。可译为“不要”“别”等。‎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不要)忘。”(《孔雀东南飞 并序》)‎ ‎(4)表推测、估量: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可译为“大概”“也许”“几”“可能”等。‎ ‎“殆(大概)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5)表反诘:岂、其、庸、独、宁。可译为“难道”“哪里”等。‎ ‎“其(难道)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5.频率副词 ‎(1)表示“常常”“往往”“一再”“再三”“多次”:屡、数、辄、每、频、累。‎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多次)召不应。”(《张衡传》)‎ ‎(2)表示“再”“也”“还”“第二次”等:复、更、再、又、亟。‎ ‎“复(再、又)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6.谦敬副词 表示对对方恭敬和对自己谦卑的副词,无实在意义。‎ ‎(1)表恭敬:请、敬、谨、幸、惠、敢。‎ ‎“谨(敬辞)使臣良奉白璧一双。”(《鸿门宴》)‎ ‎(2)表谦卑:窃、忝、猥、伏惟。‎ ‎“猥(谦辞)以微贱,当侍东宫。”(《陈情表》)‎ 21‎ 高考总复习 ‎7.指代性副词 ‎(1)相: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指代‘我’)遣归。”(《孔雀东南飞 并序》)‎ ‎(2)见:用在动词前,有人称代词的作用,相当于前置的“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指代‘我’)背。”(《陈情表》)‎ ‎(三)介词——引出方式要得当 介词,是把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介绍给动词、形容词,以表示与之有关的时间、处所、方式、原因、对象等的词。‎ ‎1.引出动作的工具、方法、凭借:以、因。‎ ‎“何以(凭借)战?”(《曹刿论战》)‎ ‎2.引出动作的对象:于、与、因、为、乎。‎ ‎“于(对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3.引出动作的原因:于、以、为。‎ ‎“不以(因为)物喜,不以(因为)己悲。”(《岳阳楼记》)‎ ‎4.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于、乎、自、从、缘。‎ ‎“有朋自(从)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5.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于、乎。‎ ‎“此非孟德之困于(被)周郎者乎?”(《赤壁赋》)‎ ‎(四)连词——表示关系要清楚 连词是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短语或句子,表示它们之间的某种关系的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与、及、且、而、且……且……、载……载……。‎ ‎“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而且)直!”(《孔雀东南飞 并序》)‎ ‎2.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尚……况……、以。‎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尚且)不相欺,况(何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21‎ 高考总复习 ‎3.表示选择关系:如、抑、其、或、非……则……。‎ ‎“天之苍苍,其(是)正色邪?其(还是)远而无所至极邪?”(《逍遥游》)‎ ‎4.表示承接关系:而、以、乃、则、遂、即、于是、然后。‎ ‎“锲而(表承接关系)舍之,朽木不折。”(《劝学》)‎ ‎5.表示转折关系:而、然、则、但、乃、顾、虽。‎ ‎“然(然而)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6.表示因果关系:以、为、因、故、是故、是以。‎ ‎“是故(因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7.表示假设关系:若、苟、今、使、虽、则、向使、假令。‎ ‎“苟(如果)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赤壁赋》)‎ ‎8.表示修饰关系:而、以。可译为“地”或不译。‎ ‎“木欣欣以(表修饰关系)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并序》)‎ ‎(五)助词——辅助功能要到位 助词是古代汉语中不能单独使用,也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在句子中起某种辅助作用的词。‎ ‎1.结构助词 ‎(1)之:常作为定语、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或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宋何罪之(宾语前置的标志)有?”(《公输》)‎ ‎(2)所:常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人、事物、处所等,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闻,即‘所知道的一切’)。”(《桃花源记》)‎ ‎2.语气助词 ‎(1)陈述语气词:也、矣、焉、耳。‎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21‎ 高考总复习 ‎(2)疑问语气词:乎、与、欤、耶、邪。‎ ‎“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3)感叹语气词:哉、夫。‎ ‎“善哉!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4)句首语气词:唯、夫、盖。‎ ‎“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3.音节助词 音节助词指没有实义而以协调音节为主的助词。常见的有:之、者、其、言、有、止。‎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二、“6大推断技法”边练边悟 ‎[文言精读]‎ ‎(2018·全国卷Ⅲ,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推断文中虚词的含义。‎ 纯礼字彝叟,以①父仲淹荫,知陵台令兼永安县。永昭陵建,京西转运使配木石砖甓及工徒于②一路,独永安不受令。使者以③白陵使韩琦,琦曰:“范纯礼岂④不知此?将⑤必有说。”他日,众质之⑥,‎ 纯礼曰:“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今乃⑦与⑧百县均赋,曷若置此,使之⑨奉常时用乎⑩?”琦是其对。还朝,用为⑪三司盐铁判官,以⑫比部员外郎出知遂州。泸南有边事,调度苛棘,纯礼一⑬以静待之⑭,辨其⑮可具者,不取于⑯民。民图像于⑰庐,而⑱奉之⑲如神,名曰“范公庵”。草场火,民情疑怖,守吏惕息俟诛。纯礼曰:“草湿则⑳生火,何足怪!”但使密偿之。库吏盗丝多罪至死,纯礼曰:“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听其家趣买以赎,命 释其株连者。除户部郎中、京西转运副使。徽宗立,以龙图阁直学士知开封府。前尹以刻深为治,纯礼曰:“宽猛相济,圣人之训。方务去前之苛,犹虑未尽,岂有宽为患也。”由是一切以宽处之。中旨鞫享泽村民谋逆,纯礼审其故,此民入戏场观优,归途见匠者作桶,‎ 21‎ 高考总复习 取而戴于首曰:“与刘先主如何?”遂为匠擒。明日入对,徽宗问何以处之,对曰:“愚人村野无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应为杖之,足矣。”曰:“何以戒 后人?”曰:“正欲外间知陛下刑宪不滥,足以为训尔。”徽宗从之。纯礼沉毅刚正,曾布惮之,激驸马都尉王诜曰:“上欲除君承旨,范右丞不可。”诜怒。会诜馆辽使,纯礼主宴,诜诬其辄斥御名,罢为端明殿学士、知颍昌府,提举崇福宫。崇宁五年,复左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卒,年七十六。‎ ‎(节选自《宋史·范纯礼传》)‎ ‎[自主推断])‎ ‎①以:__________②于:__________‎ ‎③以:__________ ④岂: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_ ⑥之:__________‎ ‎ ⑦乃:__________ ⑧与:__________‎ ‎ ⑨之:__________ ⑩乎:__________‎ ‎⑪为:__________ ⑫以:__________‎ ‎⑬一:__________ ⑭之:__________‎ ‎⑮其:__________ ⑯于:__________‎ ‎⑰于:__________ ⑱而:__________‎ ‎ ⑲之:__________ ⑳则:__________‎ 足:__________ 但:__________‎ 以:__________ 之:__________‎ 以:__________ 其:__________‎ 21‎ 高考总复习 以:__________ 以:__________‎ 方:__________ 犹:__________‎ 岂:__________ 由是:________‎ 而:__________ 于:__________‎ 为:__________ 所:__________‎ 若:__________ 以:__________‎ 何以:________ 以:__________‎ 辄:__________‎ ‎[答案] ①介词,凭借 ②介词,给 ③介词,把 ④语气副词,难道 ⑤副词,一定 ⑥代词,指范纯礼 ⑦副词,竟然 ⑧介词,和 ⑨代词,它,赋役税金等 ⑩语气助词,呢 ⑪动词,做 ⑫介词,凭借 ⑬副词,一概 ⑭代词,代边事、调度等 ⑮代词,其中 ⑯介词,向 ⑰介词,在 ⑱连词,表承接关系 ⑲代词,代范纯礼 ⑳副词,就 副词,值得 副词,只 介词,因 为 助词,的 连词,来 代词,那些 介词,凭借介词,用 副词,正 副词,尚且 语气副词,哪里 连词,因此 连词,表承接关系 介词,在 介词,被 结构助词 连词,如果 介词,按照 即“以何”,凭什么 介词,用 副词,总是 ‎【参考译文】‎ 范纯礼字彝叟,因父亲范仲淹的恩荫,担任陵台令和永安县令。永昭陵兴建,京西转运使把木材、石料、砖和工匠役徒摊派给一路,只有永安不接受命令。使者把这件事报告给陵使韩琦,韩琦说:“范纯礼难道不知道这件事吗?一定有他的说法。”后来,众人责问他,纯礼说:“陵寝都在永安县境内,一年四时都要修缮管理,没有闲着的时候,现在竟然和其他各县平摊赋役,怎么比得上将赋役搁置,用它来供奉平时的用度呢?”韩琦肯定了他的回答。回到朝廷之后,‎ 21‎ 高考总复习 任命为三司盐铁判官,以比部员外郎的身份出京管理遂州。泸南有边防事务,征调赋税严苛急切,纯礼一概以静应对,分辨其中可以备办的,不从百姓那里征取。百姓在庐舍中画像,把他像神一样地加以供奉,命名为“范公庵”。草场失火,百姓疑虑害怕,看守草场的官吏惊恐地等待责罚。纯礼说:“草湿就会产生火气,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只让他们暗中赔偿。库吏偷丝太多当判死罪,纯礼说:“因为乱糟糟的丝而杀了他,我不忍心。”听任他的家人立刻出钱买下丝来赎罪,命令释放受到牵连的人。被任命为户部郎中、京西转 运副使。徽宗即位,(纯礼)以龙图阁直学士的身份担任开封府知府。前府尹治政苛刻严酷,纯礼说:“宽柔刚猛相济,是圣人的教诲。正尽力去除先前的苛严,尚且担心做得不够,哪有宽松成为祸患的呢。”因此一概以宽大处事。皇帝直接下诏命令审讯享泽村村民谋反一事,纯礼审问事情的缘由,(原来是)这个人到戏场看戏,回来的路上看到工匠做桶,就把桶拿来戴在头上说:“和刘先主相比怎么样?”于是被桶匠抓住。纯礼第二天上朝应对,徽宗问怎么处理这件事,纯礼回答说:“愚人粗鲁无知,如果以叛逆定罪,恐怕会辜负陛下爱 惜生灵的仁德。按不应做此事的罪名杖责他,就够了。”皇帝说:“(这样做)凭什么惩戒后人呢?”纯礼回答:“正是想要外面的人知道陛下不滥用刑罚,足够作为典范了。”徽宗听从了他的话。纯礼沉稳坚毅、刚强正直,曾布畏惧他,激怒驸马都尉王诜说:“皇上想要任命你为承旨,范右丞不同意。”王诜发怒。恰逢王诜招待辽国使者,纯礼主持宴会,王诜诬告他总是直称皇上名字,纯礼被罢免为端明殿学士、颍昌府知府,掌管崇福宫。崇宁五年,复任左朝议大夫,掌管鸿庆宫。去世,享年七十六岁。‎ ‎[技法归纳]‎ 文言虚词推断“6技法”‎ ‎(一)语境句意推断法 虚词通常有多种用法,因此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利用文意解题。如上文(文本见“[文言精读]”)“今乃与百县均赋”(句意为“现在竟然和其他各县平摊赋役”)中的“乃”,结合上句“陵寝皆在邑境,岁时缮治无虚日”,可以推断出“乃”是副词,“竟然”的意思。‎ ‎1.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人,不知何郡邑。母展,妾也,生宗质而罹靖康之乱,母子相失。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姻家司马季思官蜀,宗质曰:“吾求母,‎ 21‎ 高考总复习 东南无之,必也蜀乎?”从之西,舟所经过州,若县若村市,必登岸,遍其地大声号呼,曰展婆,展婆。至暮,哭而归,不食。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季思秩满东下,所经复然,竟不得。至荆州,复然。日旦夕号呼,嗌痛气惫,小憩于茗肆,垂涕。‎ ‎(1)宗质以父荫,既长,仕所至必求母,不得。‎ 译文:                                    ‎ ‎                                    ‎ ‎(2)吾求母,东南无之,必也蜀乎?‎ 译文:                                    ‎ ‎                                    ‎ ‎(3)司马家人哀之,必宽譬之,乃饮泣强食。‎ 译文:                                    ‎ ‎                                    ‎ ‎[解析] (1)此句中的“以”,根据文意在靖康之乱,宗质与母亲走失,把他养大成人的是他的父亲,故“以”应为介词“在、凭借”。(2)此句中的“之”和“也”,根据文意宗质为寻找母亲,要跟随到蜀地做官的司马季思去,可推断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可确定,分别为“代词,她(母亲)”“助词,表停顿,无实义”。(3)根据文意,“因宗质没有找到母亲而悲伤不吃饭,司马家的人同情他,劝慰他,他勉强吃饭”,可见“乃”放在动词“饮”前,为副词,“才”。‎ ‎[答案] (1)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 ‎(2)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 ‎(3)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 ‎【参考译文】‎ 李台州名宗质,字某,北方人,不知道是哪个郡县的人。母亲展氏,是他父亲的妾。生下宗质就遭遇了靖康之乱,母子走失。宗质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等到长大,每到一处当官一定去寻找他的母亲,都没有找到。姻亲司马季思到蜀地做官,宗质说:“我寻找母亲,东南一带没有找到她,必定在蜀地吧?”跟随司马季思到蜀地去。船经过的州,无论郡县、村市,一定登岸,到处大声地呼喊:‎ 21‎ 高考总复习 ‎“展婆,展婆。”到了晚上,哭着回来,不吃东西。司马家的人同情他,都宽慰劝解他,于是哭着勉强才吃点东西。司马季思任期已满,向东而下,所经过的地方李台州仍然这样,始终没有找到(母亲)。到了荆州,又是这样。每天从早到晚大声呼喊,咽喉痛身心疲惫,在茶铺中稍作休息,依然流着泪。‎ ‎(二)标志推断法 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是以某些虚词为标志的,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宾语前置的“之”“是”;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是以”“无以”“有所”等。如上文(文本见“[文言精读]”)“遂为匠擒”中的“为”,是被动句的标志,所以译为“被”。‎ ‎2.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有群丐过其门,见(来懋斋)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麇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竟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 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赐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1)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 译文:                                    ‎ ‎                                    ‎ ‎(2)与其鱼馁而肉败,孰若大家共一饱。‎ 译文:                                    ‎ ‎                                    ‎ ‎(3)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译文:                                    ‎ 21‎ 高考总复习 ‎                                    ‎ ‎[解析] (1)此句为判断句,句中的“也”表判断。(2)此句为固定句式,“与其……孰若……”为固定句式的标志,可译为“与其……,还不如……”。(3)“是区区者”为判断句,“者”为表判断的标志词,译为“是”;“何难之有”为宾语前置句,“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词。‎ ‎[答案] (1)我在这里摆设菜肴陈设酒席,实际上是因为我要参加礼部考试的日期就要到了,但是赶赴京城的资金还有欠缺,心里就想着借这次酒宴设一个会,向亲朋好友分别借资,以解燃眉之急。‎ ‎(2)与其让鱼、肉腐烂了,还不如我们大家共同饱餐一顿。‎ ‎(3)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参考译文】‎ 有一群乞丐经过他的家门,看见先生家里摆设了酒杯和菜肴,认为一定有人们所说的喜事。于是就都聚集在他的门外,以求得到残羹剩饭。在这个时候,先生也是饥饿和气愤交织在一起,于是就走出大门告诉这些乞丐说:“我在这里摆设菜肴陈设酒席,实际上是因为我要参加礼部考试的日期就要到了,但是赶赴京城的资金还有欠缺,心里就想着借这次酒宴设一个会,向亲朋好友分别借资,‎ 以解燃眉之急。无奈亲朋好友背弃了我,今天竟然违背诺言,以至于我的酒宴菜肴成为空摆设。既然是这样,与其让鱼、肉腐烂了,还不如我们大家共同饱餐一顿。你们都各自就座,我将作为东道主来和你们一起畅饮。”这些乞丐就走进厅堂享用,喝足吃饱后,对先生说:“我们这类人地位低下,承蒙先生赐给我们酒饭,本来就属于过分的宠爱了。现在请问一下,从这里到京城需要多少银两?”先生说:“只要让我在路途中不挨饿,并且能够平安顺利抵达京城就满足了。”这些乞丐应声站起来说:“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艰难?‎ 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每到一处,旅社的主人都赞赏乞丐的义气,又认为这件事很奇异,并赠送了先生很多财物。到达京城之后,这些乞丐各自分道行乞,把他们乞讨得到的钱财给先生作为参加考试的费用。考试后先生果然成功被礼部录取,得以出任某邑的长官,按照惯例先回乡省亲。这些乞丐也都催促他回乡。‎ ‎(三)句位推断法 一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意义和用法也不同。如“其”,‎ 21‎ 高考总复习 在句首一般作代词(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还常作语气副词,表反问或揣测(其皆出于此乎);在句中用在动词后一般作代词(秦王恐其破璧),在名(代)词后一般作语气副词,表期望、祈使语气(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3.阅读下面的文字,翻译下列各组句子。(注意每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位置和翻译)‎ 金履祥,字吉父,婺之兰溪人。幼而敏睿,父兄稍授之书,即能记诵。比长,益自策励。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基则学于黄榦,而榦亲承朱熹之传者也。自是讲贯益密,造诣益邃。‎ 时宋之国事已不可为,履祥遂绝意进取。然负其经济之略,亦未忍遽忘斯世也。会襄樊之师日急,宋人坐视而不敢救,履祥因进牵制捣虚之策,请以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则襄樊之师,将不攻而自解。且备叙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巨洋别岛,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宋终莫能用。及后朱瑄、张清献海运之利,而所由海道,视履祥先所上书,咫尺无异者,然后人服其精确。‎ ‎(1) ‎(2) ‎(3) ‎(4) ‎[解析] (1)第一句中的“也”位于句末,是表判断的语气词;第二句中的“也”位于句中,是表舒缓语气的句中助词。(2)第一句中的“其”放在动词之后,是代词,译为“他”;第二句中的“其”放在句首,作副词,表反问语气,译为“难道”。(3)第一句中的“于”位于人名之前,引出对象,为介词,译为“向”;第二句中的“于”位于地点名词之前,引出处所,为介词,译为“在”。(4)两句中的“以”都位于动词之前,‎ 21‎ 高考总复习 引出动作行为的结果或目的,均为连词,译为“来”。‎ ‎[答案] (1)①而黄榦是朱熹的亲传弟子。‎ ‎②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 ‎(2)①但是他身怀经世济民的韬略。‎ ‎②难道还有谁能去讥笑他吗?‎ ‎(3)①何基就是向黄榦拜师学习的。‎ ‎②我和客人在黄州赤壁下划船游玩。‎ ‎(4)①难易远近,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据他的策略来前行。‎ ‎②请允许我拥立太子做赵王,来断绝秦国的念头。‎ ‎【参考译文】‎ 金履祥,字吉父,是婺州兰溪县人。金履祥少时聪敏明睿,父亲和兄长稍微教授给他一点文字,他就能默记背诵。等到长大以后,他更加自我鞭策激励。等到他壮年之后,知识方面崇尚周敦颐、程颐、程颢的理学,师事同郡王柏,随从王柏向何基请教。何基就是向黄榦拜师学习的,而黄榦是朱熹的亲传弟子。从此他的讲习更加谨密,学术造诣越发精深。‎ 当时宋朝的国势已经到了无法挽回的境地,金履祥于是断绝了进取功名的念头。但是他身怀经世济民的韬略,也不忍心立刻就遗忘这世间生活。恰逢襄樊的蒙古军队一天天地逼近,宋朝的官兵坐看祸乱发生却不敢援救,金履祥于是进献牵制敌人乘虚而击的策略,请求派大量兵力从海道直奔燕、蓟二州,那么襄樊的蒙古军队,将会不攻而自破。并且详细地叙述海船途经的地方,凡是州郡县邑,下到大洋孤岛,难易远近,都标记得清清楚楚,可以根据他的策略来前行。宋朝当权者最终没能采用他的谋略。等到后来朱瑄、张清献上海运的好处,而他们所经由的海道,跟金履祥先前所呈献的奏疏相比,没有一点不同的地方,这样后人才敬服他的谋划精确。‎ ‎(四)语法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词语在句子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来推断。不同的句子成分决定了词语的词性和用法,如上文(文本见“[文言精读]”)中的“以棼然之丝而杀之,吾不忍也”一句,从语法结构上分析,主语是承后省略的“吾”,谓语是“杀”“忍”。句中的“以”用在前一分句中,应该是连词,作“因为”讲;第一个“之”放在修饰语“棼然”和中心词“丝”之间,可判断应该是助词,的;第二个“之”,作了动词“杀”的宾语,应该为代词,他(指库吏)。‎ 21‎ 高考总复习 ‎4.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孙傅,字伯野,海州人。登进士第,为礼部员外郎。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翛不能用。迁至中书舍人。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1)时蔡翛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 译文:                                    ‎ ‎                                    ‎ ‎(2)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 译文:                                    ‎ ‎                                    ‎ ‎(3)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译文:                                    ‎ ‎                                    ‎ ‎[解析] (1)第一个“为”放在名词“蔡翛”和“尚书”之间,作动词,译为“做”或“是”;第二个“为”在句中放在动词“言”之前,实际上“为”后省略代词“之”,故只能作介词,译为“向”;“其”放在动词“劝”之后,作宾语,译为“他”。(2)“以”处在该句主干“索民力”之后,表引出结果,应该为连词,意为“来”;“而”处在下句的开头,表示上下之间的关系为转折,“于”则引出了对象“中国”,为介词,译为“对”;“之”放在作宾语的“益”之前,表明“丝毫”修饰“益”,应该为助词“的”。(3)“以为”在句中处在谓语位置,可译为“认为”;“以”后面带有名词“职”,共同修饰谓语“论”,应该为介词,译为“凭借”;“而”连接了“以职论事”和“责之”,表转折关系;“之”作了动词“责”的宾语,应为代词,“他”。‎ ‎[答案] (1)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 ‎(2)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 21‎ 高考总复习 ‎(3)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参考译文】‎ 孙傅,字伯野,是海州人。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当时,蔡翛是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大事,劝他尽快有所改变,否则一定失败。蔡翛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孙傅)升至中书舍人。宣和末年,高丽入朝进贡,高丽使者经过的地方,官府征调民夫建造船只,引起骚动,用度又颇多。孙傅上书说:“滥用民力妨碍农事,却对中国没有丝毫的好处。”宰相认为他的言论和苏轼的一样,上奏把他贬谪到蕲州。给事中许翰认为,孙傅的观点虽偶然与苏轼相同,意思也没有别的,是依凭职责议论时事,可是责罚他就错了,许翰也被免去官职。‎ ‎(五)词性界定法 有些文言虚词的词性不一样,用法也不一样。如《兰亭集序》中的“及其所之既倦”和“不能不以之兴怀”两句,前一个“之”是动词(往、到达);后一个“之”是代词(代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通过词性即可推断二者不一样。‎ ‎5.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趍(同“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茧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见楚王,曰:“臣闻大王举兵将攻宋,计必得宋而后攻之乎?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王曰:“必不得 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节选自《淮南子·修务训》)‎ ‎(1)亡其苦众劳民,顿兵挫锐,负天下以不义之名,而不得咫尺之地,犹且攻之乎?‎ 译文:                                    ‎ ‎                                    ‎ ‎(2)必不得宋,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 21‎ 高考总复习 译文:                                    ‎ ‎                                    ‎ ‎(3)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辍不攻宋。‎ 译文:                                    ‎ ‎                                    ‎ ‎[解析] (1)“其”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副词,此句与“苦众劳民”共同作“亡”的宾语,应该为代词,可译为“那些”;“以”既可以作介词,也可以作连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介词,此句“以”放在名词短语“不义之名”之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可译为“拿、用”;“之”既可以作代词,也可以作动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代词,此句中的三个“之”,前两个均为助词,可译为“的”,第三个作“攻”的宾语,可译为“它”;“而”多 为连词,表上下句间关系,此句中为表转折关系连词,可译为“但是、却”。(2)“为”既可以作动词,也可以作介词,还可以作助词,常见多用作介词,此句中第一个“为”作动词,可译为“做”,第二个“为”应与前置宾语“曷”构成介宾结构,故应为介词,可译为“为了、因为”;“之”作代词,可译为“它”。(3)“而”为连词,表并列关系,可不译;“之”作代词,意为“他”;“乃”既可作副词,也可以作代词,常用作副词,此句中作副词修饰动词“偃”,译为“于是,就”。‎ ‎[答案] (1)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 ‎(2)果真(如果确实)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合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 ‎(3)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参考译文】‎ 过去楚国想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担心这件事。他从鲁国出发赶了十天十夜的路,脚上长了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包裹双脚向前赶路,终于到达楚都郢城。拜见楚王,说:“我听说大王您要发兵攻打宋国,您是估计一定能攻占宋国,然后才攻打它的吗?使劳苦大众逃亡,损兵折将,蒙受被天下指责为不义的名声,却得不到尺寸之地,还要进攻它吗?”楚王说:“果真得不到宋国,而且做不道义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攻打它呢?”墨子说:“我 21‎ 高考总复习 看大王您一定有损道义却又得不到宋国。”楚王说:“公输般是天下有名的工匠,制造了云梯这种器械,假设用云梯来攻宋,怎么能不取胜?”墨子回答说:“让公输般设置云梯来攻城,请允许我来防守。”于是公输般设置攻城的器械,墨子设置守城的装备。公输般多次攻城,墨子多次打退他,始终攻不进城内。于是楚王就只得收兵,停止对宋的进攻。‎ ‎(六)对称推断法 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对应位置上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的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归去来兮辞 并序》)中的“以”和“而”处于对应位置,“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6.翻译下面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翻译)‎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 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 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1)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 译文:                                    ‎ ‎                                    ‎ ‎(2)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译文:                                    ‎ 21‎ 高考总复习 ‎                                    ‎ ‎(3)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 译文:                                    ‎ ‎                                    ‎ ‎[解析] (1)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句中的两个“以”处于对称位置,第一个“以”为介词,译为“用来”,第二个“以”词性和意义与之完全相同;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均作“务”的宾语,第一个“其”为代词,译为“它的”,第二个“其”也应译为“它的”。(2)可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此句中的两个“其”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其”为代词,译为“他们”,第二个“其”仍为代词,译为“他们”;两个“为”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 个为动词,译为“建造”,第二个也应为动词,译为“建造”;两个“以”所处句子位置对称,第一个“以”为连词,译为“为了”,第二个“以”也应为连词,译为“为了”;两个“者”和两个“也”均处于对称的位置,第一个“者”和第一个“也”为判断句的标志词,第二个“者”和第二个“也”亦应是判断句的标志。(3)根据对称分析法推断。此句中的加点的两个“之”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之”为助词,译为“的”,第二个“之”也应是此用法和意义;两个“而”处于对称位置,意义相同,第一个“而”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第二个“而”也应为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译为“却”。‎ ‎[答案] (1)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 ‎(2)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 ‎(3)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却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 ‎【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会来归附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圣贤之王穿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不是凭借衣服招致诸侯。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事,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德行而归向他们的道义,‎ 21‎ 高考总复习 如果他们的衣服节俭人民大众也会喜欢他们。帽子足够 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它的装饰;衣服足够用来掩护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它的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要色彩杂陈,头上的装饰不要精雕细刻。古代曾有居住在用柴薪搭建的巢穴中却不厌恶的君王,只施惠而不向百姓索取,天下人不朝拜他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庄重恭敬。衣服的轻重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明堂的形制是,(只求)地下的潮湿,不能上来;天降的寒 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绘上纹饰,木建筑物不加镂刻,这是向百姓显示懂得节俭。等到他们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足以培养恭敬的限度,宫室的华美已超过避开潮湿的限度,使用人力太多,使用钱财非常浪费,这是与民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代圣王的服饰,不效法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未必能治理好,或许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却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却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恐怕国家危险,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21‎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