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二十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备考专项狂练二十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含解析)

备考专项狂练 二十 论述类+古诗词+名篇名句+语言文字运用 一、(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 2019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社会治理智能化,就是在网络化和网络空间基础上,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重构社会 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使社会治理层次和水平得到提升,使治理过程更加优化、更加科学、更加智 慧。要在促进大数据与社会治理深入融合中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我们就必须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 社会治理创新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 社会治理内嵌于社会结构之中,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一 方面,当前社会治理所服务的对象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具体表现为:社会阶层结构出现新老演化,人口的年 龄结构、素质结构和空间分布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动,老龄化社会加速到来,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群 体日益扩大,家庭结构呈现规模小型化、类型多样化特征,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跨地区流动已成为常态,越 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 了很多新课题。另一方面,参与社会治理的主体,也从政府单一主体过渡到一个由政府、非政府组织、公众个 体等构成的行动者系统。这些变化迫切需要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也为社会治理智能化创造了良好条件。 智能化意味着精准分析、精准治理、精准服务、精准反馈。各类社会治理主体通过获取、存储、管理、分 析等手段,将具有海量规模、快速流转等特征的大数据,广泛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更好地服务不同社会群体, 将成为政府和社会组织实施智能治理的重要法宝。 长期以来,社会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风险的不可控性和难以预见性。现代社会处于信息化和网络化复 杂交织的图景之中,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背景相叠加,使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特征。总的来看,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是严峻复杂的,表现为短期矛盾和长期矛盾叠加、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并存、 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等等。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 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主要源于抽样调查数据、局部碎片数据、片面单一数据,有时甚至纯粹基于理论和经验 假设,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大数据技术能够通过交叉复现、质量互换、模糊推演等手段有效提升整合 各方面数据资源的能力,使政府决策的基础从少量的“样本数据”转变为海量的“全体数据”,为有效处理错 综复杂的社会问题提供新的可能性。 (摘编自杨雅厦《应用大数据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 B.以前,政府是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现在,政府只是参与社会治理的众多主体之一。 C.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因为他们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 D.人口的社会流动性不断增强,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开头简要地说明了实现社会治理智能化的基础、方法和要达到的目标及其要求。 B.第二段分析了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的对象、主体的变化,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 C.第三段阐明智能化的精准特点,论述了广泛应用大数据服务社会对智能治理的重要意义。 D.文章最后通过对比论证,论述了大数据技术为社会智能化治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只有准确把握“互联网+”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充分应用好大数据资源,才能提升社会治 理智能化水平。 B.以往,政府对经济、社会进行研究的实证数据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模糊性,这给解决错综复杂的社会问题 带来了障碍。 C.目前社会治理还没有达到智能化,是因为现有的网络化和网络空间,不能使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 在一起。 D.如果能扭转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较为薄弱的现状,就有可能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复杂的形势 有所好转。 二、(重庆万州三中 2019 届月考)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4~5 题。 潭 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两句,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 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 B.“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 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 C.“楚歌重叠怨兰丛”一句中,“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 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两句,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 西汉贾谊的祠庙如今很破,只回荡着一些风吹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挚地表达 了情感,使其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5.本诗思想感情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6 分) 三、(福建漳州 2019 届高三模拟考)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典故写守将曾受皇帝厚遇,临危时誓死相报、英勇赴战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郦道元《三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写了三峡绵延的山势。 (3)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起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贵州铜仁思南中学 2019 届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小题。(3 小题,共 9 分) 命运共同体彰显着交互主体性和共生主义的伦理基质。这一伦理基质意味着自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一 国的生命与全人类的生命具有生死攸关、 和运命一体的性质,只有共生才能保证自生和他生的正常进 行,破坏共生势必要危及他生、祸害自生。不仅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是一种利益上的共生共赢、情感上的 共同偏好和价值认同,而且在生存、完善与发展诸方面都是不可离弃的。命运共同体以“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各国共处一个世界”为基本的价值认识,认为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所面对的复杂形势,将所有国家的命 运连为一体,任何国家都不可能 。因此,各个国家都应当以“命运共同体”的视角审视当今世界大势 和国际关系,努力去寻求人类的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为建构和平发展、共生共赢的国际关系新格局做出自己 的贡献。习近平指出:“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 、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 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因此,建设和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当今世界的整体利益和最高利益,同时 也是每一个国家自身利益之所在,( )。人类共同体的“共命运”在当今世界还绝不只是在人与人、国与 国之间展开,而且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展开。是故“与自然为友”,建设“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 同样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内具的伦理深蕴。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不仅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具有一种利益上的共生共赢、情感上的共同偏好和价值认同,而且在生存、 发展与完善诸方面都是不可离弃的。 B.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不仅具有一种利益上的共生共赢的认知,情感上的共同偏好和价值认同,而且在 生存、发展与完善诸方面都是不可离弃的。 C.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不仅具有一种利益上的共生共赢、情感上的共同偏好和价值认同,而且在生存、 发展与完善诸方面都是不可离弃的。 D.不仅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具有一种利益上的共生共赢、情感上的共同偏好和价值认同,而且在生存、 完善与发展诸方面都是不可离弃的。 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没有能够置身于这一命运共同体之外的所谓国家利益 B.所谓国家利益能够置身于这一命运共同体之外是没有的 C.没有所谓国家的利益能够置身于这一命运共同体之外 D.能够置身于这一命运共同体之外的所谓国家利益是没有的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休戚与共 明哲保身 嫁祸于人 和平共处 B.休戚与共 独善其身 以邻为壑 和谐共生 C.息息相关 明哲保身 以邻为壑 和谐共生 D.息息相关 独善其身 嫁祸于人 和平共处 10.(2019 届超级全能生 26 省联考)下面是李华给即将过五十岁生日的朋友发的 QQ 信息的片段,其中有五处 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 分) 后天是您五十生日,我因俗务缠身,百忙之中无法光临,特惠赠鲜花一束,聊表盛情。恭祝身体健康,万 事如意!另外,我家新房装修完毕,欢迎您来府上做客。 11.(河南豫西名校 2019 届联考)下面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 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6 分) 1.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 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 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A 项,表述不全面,“使我国现代社会治理呈现出新的特征”的 原因,除了“当前社会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复杂交织”以外,还有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C 项, 强加因果关系,原文是说“特别是思想活跃、利益诉求多样的新兴社会阶层对创新社会治理提出了很多新课 题”。D 项“主要表现为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向大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表述不准确。原文说“社会流动性不 断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大型城市或中心城镇集聚”,并未说明主要是高学历或高技能人口在流动。故选 B 项。 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点、论据、论证以及论证结构等的把握,同时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答题 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 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B 项,“论述了社会智能化治理的可行性”不准确,主要 是论述了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的迫切性。故选 B 项。 3.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 的内容,加以比较,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C 项,曲解文意,“不能使社会 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在一起”错。原文说“重构社会生产与社会组织彼此关联的形态”,即现有的社会生 产与社会组织是彼此关联的,“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只是“重构”。故选 C 项。 4. 【答案】B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B 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 诗人借湘妃之“泪”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D 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 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的意思,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 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故选 BD。 5. 【参考答案】①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机以及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 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②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舰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 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可奈何。③怀才不遇之悲:才华出众的 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梁王坠马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④知音难觅之伤:“人 不至”“与谁同”,写出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知音难觅之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 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理解本诗思想感情的难点是对典故的理解。分析时, 可借助对上一题各选项的辨析来了解典故本身的内涵,至于典故在诗中的用意,则要结合诗句进行理解。如湘 妃的典故表达了诗人的幽怨哀伤,屈原的典故则多与怀才不遇有关,陶侃和贾谊的典故,结合诗中的 “空”“破”二字,可看出物是人非的无奈。最后一联意思相对明确,“故园”“人不至”“与谁同”等字眼, 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知音难觅之悲。 6. 【答案】(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2)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3)故天将降大任 于是人也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本题属于 理解性默写。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 时看清题目要求,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提携、阙、是。 7.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画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 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画线句一共有三处问题,第一处,前后 句子的主语是一致的,均为“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故关联词“不仅”位置不当,应移至“之间”之后;第 二处,前一个分句搭配不当,“命运共同体内部成员之间是一种利益上的共生共赢、情感上的共同偏好和价值 认同”,应将“是”改为“具有”;第三处,后一个分句语序不当,“生存、完善与发展诸方面”语序不当, 这三个词语是动词,要关注逻辑顺序,应改为“生存、发展与完善”。A 项,关联词位置不当;B 项,应删去 “的认知”几个词语;D 项,关联词位置不当且后一分句语序不当,故应选 C 项。 8.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方式,如本题采用抽取文中一句话让 学生选择的方式来考查,故考生要结合前后的内容、句式、语气进行选择。根据文意可知,这句话强调的是任 何国家的利益只有在命运共同体框架内才能有保障,并且是对前句“也是每一个国家自身利益之所在”的补 充;从承接的角度讲,前一句的落脚点是“国家自身利益”,这一句自然要回应是什么样的“国家自身利益”, 故应选 A 项。 9.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分析成语 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休戚与共”,彼此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 关系密切。第一处,横线前面说“自我的生命与他人的生命、一国的生命与全人类的生命具有生死攸关”,可 见此处应是说祸福相连,共同承受幸福与灾祸,应使用“休戚与共”。“独善其身”,意思是做不上官,就搞 好自身的修养,现也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给自己带来危险的 事,现指因怕犯错误或有损自己利益而对原则性问题不置可否的处世态度。第二处,前面说“将所有国家的命 运连为一体”,这就说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只顾自己而不顾他人,应使用“独善其身”。“以邻为壑”,拿邻 国当作大水坑,把本国洪水排泄到那里去,比喻把灾祸推给别人;“嫁祸于人”,把灾祸、罪名等转移到他人 身上。第三处,说的是“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应使用“以邻为壑”。“和谐共生”,不同的生物生 活在一起,和睦协调,相依生存;“和平共处”,指相安无事的处于同一环境中,也特指国家之间用和平方式 解决争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和文化联系。第四处,是说“人与自然”的相依生存,应使用“和 谐共生”。故选 B 项。 10. 【参考答案】①“百忙”改为“忙碌”;②“光临”改为“到场”;③“惠赠”改为“奉上”;④“盛情” 改为“寸心”;⑤“府上”改为“寒舍”。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解答时逐词分析,仔细考虑不得体的常见设误点,如不合语境、 对象使用错误、谦敬误用等。“百忙”,泛指许多繁忙的事务,一般用于感谢别人的话中,此处用于自身可改 为“忙碌”。“光临”敬辞,称宾客来到,用于自身,应用“到场”。“惠赠”,敬辞,指对方赠予(财物), 可改为“奉上”。“盛情”是深厚、真挚的情意,敬称别人的情谊,应改为“寸心”。“府上”敬辞,称对方 的家或老家,称自己家一般为“寒舍”。 11. 【参考答案】群众办事应提供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属于代办件的,明确代办承诺,然后将受理结果 反馈给办事的群众,并做好汇总上报。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流程图,流程图主要反映事物的动态演变过程,读图时首先 关注该主题由哪些环节构成;其次理清各环节之间的结构关系,如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循环结构。一般从左 往右,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再次关注各环节,各层次之间呈现何种关系。最后拟写答案要在整体把握图表、 全面理清图表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语言表达要做到遣词准确、简明、概括性强, 造句条理清楚、富于变化、语气通畅。本题所给的流程图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这是 考查图文转换和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因为这是为群众办事提供的流程图,故可以从“群众”开始叙述, 然后根据箭头的指向逐步描述即可,如先“提供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把事情变成“代办件”,然后要 明确“代办承诺”,接着就要把受理的结果反馈给群众,最后汇总上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