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库: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3实用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库:第1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3实用类文本阅读Word版含解析

专项训练六 实用类文本阅读(一)‎ 一、(2013·百所名校示范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刘文典:世上已无真狂徒 徐百柯 ‎2005年岁末,红学界颇不安宁,于是遥想当年,西南联大教授刘文典这样讲《红楼梦》:‎ 其时天已近晚,讲台上燃起烛光。不久,刘文典身着长衫,缓步走上讲台,坐定。一位女生站在桌边用热水瓶为他斟茶。先生从容饮尽一盏茶后,霍然站起,有板有眼地念出开场白:“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满筐!仙桃只要一口就行了啊……我讲《红楼梦》嘛,凡是别人说过的,我都不讲;凡是我讲的,别人都没有说过!今天给你们讲四个字就够了。”于是他拿起笔,转身在旁边架着的小黑板上写下“蓼汀花溆”四个大字。‎ 这次讲座原定在一间小教室开讲,后因听者甚众,改为大教室,还是容不下,只好改在联大教室区的广场上,学生席地而坐,洗耳恭听刘教授高论。‎ 刘氏在西南联大开《文选》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上课前,先由校役提一壶茶,外带一根两尺来长的竹制旱烟袋,讲到得意处,就一边吸着旱烟,一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有一次,他却只上了半小时的课,就忽然宣布说,今天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饭后七时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一篇。有学生追忆:届时,在校园里月光下摆下一圈座位,他老人家坐在中间,当着一轮皓月大讲其《月赋》,“俨如《世说新语》中的魏晋人物”。‎ 刘文典讲课时,同样是守旧派人物的吴宓也会前去听讲,而且总是坐在最后一排。刘教授闭目讲课,每讲到得意处,便抬头张目向后排望,然后问道:“雨僧(吴宓的字)兄以为如何?”每当这时,吴教授照例起立,恭恭敬敬地一面点头一面回答:“高见甚是。高见甚是。”两位名教授一问一答之状,惹得全场为之暗笑。‎ 一日,日机空袭,警报响起,联大的教授和学生四下散开躲避。刘文典跑到中途,忽然想起他“十二万分”佩服的陈寅恪身体羸弱且目力衰竭,于是便率几个学生折回来搀扶着陈往城外跑去。他强撑着不让学生扶他,大声叫嚷着:“保存国粹要紧!保存国粹要紧!”让学生们搀着陈先走。这时,只见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也在人流中,便顾不得自己气喘如牛,转身呵斥道:“你跑什么跑?我刘某人是在替庄子跑,我要死了,就没人讲《庄子》了!你替谁跑?”‎ 刘文典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曾有人向刘氏问起古今治庄子者的得失,他大发感慨,口出狂言道:“在中国真正懂得《庄子》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庄周,还有一个就是刘某人。”狂则狂矣,当下不少见,但其背后那股子傲骨嶙峋的气度,却是今人学不来的。‎ ‎1928年,蒋介石掌握大权不久,想提高自己的声望,曾多次表示要到刘文典主持校务的安徽大学去视察,但刘拒绝其到校“训话”。后来,蒋虽如愿以偿,可是在他视察时,校园到处冷冷清清,并没有他所希望的那种隆重而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皆因为刘文典冷冷掷出的一句话:“大学不是衙门。”‎ 后来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之前刘氏曾有豪言:“我刘叔雅(“叔雅”为刘文典的字)并非贩夫走卒,即是高官也不应对我呼之而来,挥手而去。蒋介石一介武夫耳,其奈我何!”见面时,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刘文典指着蒋介石说:“你就是军阀!”蒋介石则以“治学不严”为由,将刘当场羁押,说要枪毙。后来多亏蔡元培等人说情,关了一个月才获释。‎ 后人赞曰:“好个刘文典,名士风流,还是狷介狂人?我不知道,我能知道的是,今天,这样的知识分子已无处寻觅,所谓‘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本文选自徐百柯《民国那些人》)‎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刘文典在西南联大易时易地给学生讲授《月赋》,将学生带进人生与自然交融的境界,这番别出心裁之举,体现出他个性中的“魏晋风度”。‎ B.在一次躲避日机空袭的过程中,刘文典呵斥亦在人流之中的作家沈从文,是因为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 C.安徽发生学潮,蒋介石召见刘文典,见面时因刘称蒋为“先生”而不称“主席”,蒋介石很是不满。进而两人冲突升级,蒋将其当场羁押。‎ D.文末引用辛弃疾“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句,表明了作者对这位拥有大学问、真性情的学者的追怀与赞慕之情,以及对当今社会缺乏像刘文典这样的学者的叹惋。‎ E.本文通过对刘文典在西南联大、安徽大学等校任教时生活片段的记述,夹叙夹议,综合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手法,勾勒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者形象。‎ ‎2.刘文典作为一位“真狂徒”,他的“狂”在文中主要体现为哪些方面?试举例分析。‎ ‎3.刘文典在学界享有“活庄子”的美誉,根据传记内容,概括他被称作“活庄子”的原因。‎ ‎4.怎样理解刘文典说“大学不是衙门”这句话的含意?结合个人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应该具有怎样的品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走进狂人毕加索 ‎①面对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强悍茁壮、伟大狂放的艺术家,我们常常只有惊叹。其他都是惊叹之余或曲终之后的惋惜与回味,或许还有细细地咀嚼——品咂其中的苦味和甘甜,以及咸涩。‎ ‎②在人类的历史上,有一些艺术家是难以超越的,他们本来就是这样一些强大特异的生命。这些生命仿佛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一生可以纵横涂抹而不知疲倦。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拥有一个长长的生命、漫漫的创造历史:从很早即开始起步,直到最后才缓缓终止。毕加索最早的作品是十岁左右画出的,如十四岁的《裸脚的女孩》《老渔民》等杰出作品——仅此一条就可以说明这是一个非凡的绘画天才。‎ ‎③综观他一生的无数作品,可以从中找到各种风格倾向各种情绪,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它们本身即组成一个宇宙,其中繁星闪烁,风云变幻,既有风和日丽也有雷鸣电闪,更有惊涛骇浪,那种动人的美,让人过目不忘的最为独到的呈现与表达,简直比比皆是。我们可以一口气列举出《站在球上的孩子》《特技表演者的家庭与孩子》《奥尔喜肖像》《持扇的女子》……多到一时难以穷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们心底从来都是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在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阅读者也常常是不知所措的,在这亘古未见的一大堆斑驳灿烂面前,大半只有叹息,而没有能力去鉴别——他们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双重悲剧。‎ ‎④有人不止一次地指出他是现代绘画史上的“巨灵”,除了“野兽派”以外,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它们使当时和后来的艺术处于激活状态,它们也使各种尝试变得可信和可能。但当我们面对一大堆千奇百怪、巧思百出,有时直接就是丑陋怪异到目不忍睹的东西时,难道不应该产生一些怀疑吗?是我们错了还是当年的大师错了?追问的结果是:大概谁都没错,是时代错了。在一个人类正在物化、异化,正在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的时代,作为个体,一个生命,你尽可以呼号,但没有回音,更没有应答……至此,我们或许可以稍稍窥见毕加索当年的伤痛。面对那样的时代,人们所能做到的大概也就是像当时的大师那样,做下这疯癫无忌的大喧哗和大游戏了。他要可意地尽情地嘲讽一番,既嘲讽自己,又嘲讽时代;既嘲讽去者又嘲讽来者。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表达心中的全部感触、百缠纠结无从摆脱的矛盾与痛苦。‎ ‎⑤不仅如此,他还要面对一个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的时代,特别是一个虚荣的时代。看来一个艺术家被逼到了尽头,就偏要穿上皇帝的新衣,偏要以此为东——他与另一些人的不同就在于他的自觉与清醒。毕加索兴之所至任意涂抹,像儿童一样嬉戏不休,上下游荡,四方徘徊,进入化境般的流畅自如,实际上却是隐含了一个生命的全部悲冷无告。这儿有泪水,有傻笑,更有绝望的哀求,在他这儿等于是以歌当哭。‎ ‎⑥就最后而言,就其背后的意义而言,毕加索是消极的。[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 ‎⑦他没有将一个人追求完美的努力、将这种生命的搏斗进行到最后。他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了自己的屈服。我每一次看到他的不可征服的创造,就在心里悄悄发出叹息: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 注:毕加索(1881—1973),西班牙画家,法国现代派主要代表,一生画风和风格迭变。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他生活自由,家庭私事弄得一塌糊涂。自己的几任妻子、情人和孩子们对这位天才画家的评价褒贬不一。他在世时人们争先恐后地同他结交,在他去世四分之一世纪以后,世人仍在为他的故事和名声争执不休。‎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文中说毕加索的作品“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毕加索从来都在怀疑自己的意义、创造和人生道路,所以他的作品无数次激变,他坚持不断的探求。‎ B.文章第③段说“这些奇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其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艺术鉴别能力有限。‎ C.人类被物化、异化,正走入失去自我的现代荒漠时代,而毕加索的创作风格的变化正是受到这一荒漠时代影响的表现。‎ D.本文开篇以“惊叹”和“惋惜”总领下文,然后先对应“惊叹”突出毕加索的“伟大”,再对应“惋惜”表现其“屈服”,最后以“伟大的毕加索,屈服的毕加索”作结。‎ E.“自觉与清醒”是毕加索与其他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他的“自觉与清醒”表现为借助作品长歌当哭。‎ ‎2.请联系全文,分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双重悲剧”的具体内容。‎ ‎3.作者认为毕加索是一个“伟大狂放的艺术家”,他的“伟大”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 ‎4.对于毕加索的一生,世人的评价是不一致的,有人认同他的行事为文,有人不耻于提起他的经历。你是如何看待毕加索及其创作的呢?‎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着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处事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恬淡,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曾经为蔡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 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切合的。‎ 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起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本此观念,它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 ‎2.传记是怎样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3.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4.有人认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认为蔡元培“守正不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韩少功,退出也是出发 舒晋瑜 认识韩少功的人,都说他随和。‎ 前不久,20多个农村朋友组团去海南旅游,顺便到韩少功家做客,带来了大包小袋的干笋干蘑、鲜鱼活鸡——连韩少功都猜不透他们是怎样带上飞机的。这些乡亲们在“韩爹”的家里闹腾了一晚,说笑了一晚,用韩家主妇的话来说:“今天真是太高兴了,就像家里来了一大帮亲戚过大年!”‎ 这些乡村朋友,来自湖南省汨罗市的一个山村,是韩少功“挂职为农”时认识的。2000年,他既不要组织部的文件,也没有当地党政官员的例行欢迎,来村里买了地盖了房。当时他还是海南省文联主席,于是半年在海南公务,半年回村里参加劳动,不仅收获了粮食蔬菜,还收获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文学新作。其中《赶马的老三》荣获首届萧红文学奖中篇小说奖,《山南水北》先后获鲁迅文学奖和2006年度杰出作家华语传媒大奖。‎ ‎“韩爹”少功,和农民聊天,一起劳动,觉得是莫大的享受。“如果我不走出文人圈,不摆脱那种应酬加会议再加点小玩乐小贫嘴的生活,恐怕什么作品也写不出。”乡村,在韩少功的笔下得到原生态展现,包括单纯美好、贫穷与乡村式的狡黠,“总有一天,在工业化和商品化的大潮激荡之处,人们终究会猛醒过来,终究会明白绿遍天涯的大地仍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 ‎“我的下乡,在我看来既是退出也是出发,既是逃避也是开放。”他的选择,似乎不仅仅是为了给文学创作重新找回活力,还应追究至早年的农村经历。韩少功16岁初中毕业到汨罗插队,当了6年农民,在考入大学前,他在汨罗待了整整10年。也许正是那几年“垫底”,才有了后来的“寻根”。‎ ‎20世纪80年代,韩少功提出“寻根”,参与的作家大多有知青背景,都有一肚子翻肠倒胃和拖泥带水的农村记忆,这记忆需要一个喷发的载体,而“寻根”就是这样的载体。从此,无论是他早期的《月兰》,还是接下来的《西望茅草地》《爸爸爸》等,诸多作品都伴随着争议;而20世纪90年代思潮冲突中,韩少功也成为争议旋涡中的人物之一。‎ 这个时候,韩少功显出他不妥协的一面。“我从来主张有话直说,最反对拉帮结伙。”他举例说,90年代那一段,自己明确反对过拜金主义,反对过市场崇拜和资本崇拜,至今也不觉得有改变观点的必要。有人说韩少功“新左”,他不在乎。“我一直庆幸有多种声音,而且希望有更高质量的反对者,因为这是避免自己封闭和僵化的必要条件。”在韩少功看来,有争议是好事,让人兼听则明。“我优点不多,但至少有一条优点是能听意见,哪怕你九句话不靠谱,我也不会回嘴,但只要你有一句说在点子上,我就会心里一动,紧盯不放。”‎ 他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创作中的困难,除了技术层面的,还有经验资源和文化资源的问题。有人说,中国人经历了很多曲折动荡,经验资源从来不缺。其实不是。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最大的瓶颈,还是对自己和对社会的无知。韩少功毫不否认自己在这方面也有危机感,“全球化、都市化、精英化一来,作家们大多从以前各地域的生活状态中被连根拔起,经验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大大减弱,这是一个重大危机;流行观念给大家洗脑,大家好像什么都知道了,什么都有共识了,对现实生活有不再‘陌生化’的能力,不再有问题意识,这是又一个重大危机。” ‎ 韩少功喜欢古人的两个说法。一是“外圆内方”,指待人随和,又秉持原则;二是“识圆行方”,指看事周全,又行事果决。当年别人都在体制内循规蹈矩时,他来到海南,创办的《海南纪实》发行过百万;1996年,他担任海南省作协主席,“谋粮草、举人才、立规矩”,15年来,韩少功一直想着这九个字,并最先在文学评奖中推行评委实名制,推行项目的立项审评和结项监管等,受到大家的拥戴。今年2月,他辞掉省文联主席和党组书记,欢送他那天,海南文艺界的同事们动了感情,不少人掉了眼泪。[来源:学§科§网Z§X§X§K]‎ 其实他的想法很朴实:希望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几件自己该做以及能做的事,比如有一两本长销书。再降低一些标准:做到每个作品都是自己确实有话要说,都言之有物,也就可以了。‎ ‎(选自《人民日报》‎2011年9月8日24版)‎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韩少功任海南省文联主席时没有经过组织部门批准就到农村去买地盖房子,是希望自己能够写出一批引人注目的文学作品,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他扎根农村的强烈愿望。‎ B.在韩少功看来能够和农民一起劳动,一起聊天,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也是他能够写出作品的原因。‎ C.对于有人说韩少功“新左”,他显出自己不妥协的一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我从来主张有话直说,最反对拉帮结伙。‎ D.韩少功对农村是情有独钟的,他当过农民,他认为自己的选择,似乎不仅仅是为了给文学创作重新找回活力,还应追究至早年的农村经历,也可以说是在“寻根”。‎ E.这篇文章巧借20多个农民到韩少功家做客的事情开头,通过对韩少功到农村插队、挂职事件的详细表述,让读者从中领悟到了作家只有扎根农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的道理。‎ ‎2.韩少功性格有何特点?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3.韩少功很多的作品都与农村有关联,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4.有人说韩少功到农村去是为了创作,有人说他是消遣,用他自己的话说“既是退出也是出发,既是逃避也是开放”,你怎样看待他的说法呢?结合你对作品创作的了解谈谈自己的理由。‎ 参考答案 一、1.BE 解析:B项,涉及的原文为“他平素藐视的新文学作家沈从文”,这并不代表“他一向看不起搞新文学创作的人”,本项属于无中生有;E项,写作手法表述错误,文中没有夹叙夹议。‎ ‎2.(1)授课不拘常规、乘兴随意。如讲到得意处,边吸旱烟,边解说文章精义,下课铃响也不理会;如易时易地,专门在月下讲《月赋》、课上提问吴宓等。(2)做学问自视甚高。如认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是“仙桃一口”;认为天下懂庄子的除了庄子本人外只有自己;跑警报时自己是在替庄子跑,自己死了就无人懂庄子等。(3)面对强权有傲骨。如主持安徽大学校务期间拒绝蒋介石前去“训话”;学潮事件后与蒋介石发生冲突等。‎ ‎3.(1)多年潜心研究庄子,出版了十卷本《庄子补正》,陈寅恪为之作序,推崇备至。(2)与人谈论古今治庄子者得失,认为天下懂庄子者,除庄子本人只有自己。(3)为人不拘常规、乘兴随意、有名士气度;狷介狂放、傲骨嶙峋,大有庄子之风。[来源:学科网]‎ ‎4.(1)大学是做学问的文化殿堂,是知识精英谈经论道的地方,是教师们教书育人、塑造灵魂的地方。大学不应为政治权力服务,不应成为车马喧嚣、迎来送往之地。(2)这句话有力地表明了旧时中国知识分子在权势面前,勇敢地捍卫学校的独立和知识分子的尊严,捍卫这所神圣殿堂的纯净的伟大精神。(如从学术独立、治学氛围、教师的个性和才华等方面谈均可,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二、1.AE 解析:B项,“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的原因是“我们没有能力鉴别”。C项,毕加索的创作风格大起大落,风格突变,正是他对时代和自身创作怀疑与突破的表现,并非受其影响。D项,文章不是先表现“伟大”再表现“屈服”,两方面内容是结合在一起阐述的。‎ ‎2.(1)艺术家的悲剧:心底充斥了不安:怀疑自己的意义、自己的创造、自己的人生道路,这种怀疑的结果就是艺术生涯中的无数次激变,是无头无尾的探求,大嬉戏和大玩笑,包括大绝望大痛苦;还有恶作剧,装傻与佯疯,傲世与自欺……这一切综合在一起,让后来人去清理和辨析,去极为困难地分拣。‎ ‎(2)受众者的悲剧:面对艺术家内容庞杂的作品没有能力去鉴别,甚至在这样的生命面前连起码的冷静都要丧失,视听失灵。‎ ‎3.(1)毕加索有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或“有着漫长的创造的历史”)。(2)毕加索的作品内容和风格多种多样,领略不完也诠释不尽。(3)几乎开创了所有潮流的先河。(4)勇敢地怀疑和否定自己,否定世界。这才可能促生一次又一次的激变和突破。‎ ‎4.认同:(1)真正伟大的艺术家一定是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的,永远抱有一颗怀疑之心,实现艺术创作的突破。(2)毕加索所处的时代本就是一个指鹿为马的荒唐年代,所以作者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达着对外部世界的反抗。(3)艺术家本就是具有不同于世人的视角和眼光的,用自己的创作来表达对世界的认识和判断,应予以理解。‎ 不认同:(1)毕加索早年的创作体现了其理想与追求,但是其后来的风格混乱,令世人难以解读。(2)人的精神境界和状态决定其作品的高下,毕加索后期生活状态的混乱导致其作品的屈服。既应该看到毕加索作为伟大的艺术家在创作中不断突破的可贵精神和对时代的反抗,也应关注其创作对于普通受众的影响,以及其创作后半期的“屈服”。‎ 三、1.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本题5分)‎ ‎2.运用对比的手法。与林纾论战,将林的刻毒攻击和蔡的平情论理进行对比;与胡适争论,将胡的“放言贬损”与蔡的“未尝作气”对比;在宴会上,将钱玄同的率直质疑与蔡的“舒言缓语”对比。‎ ‎3.(1)坚守个人价值观,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2)本性更愿研究学术,不愿为官行政。(3)清廉奉公,洁身自好。‎ ‎4.示例:观点一:蔡元培是“好好先生”。(1)思想上兼容并包,聘任新文化运动干将,又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2)处事恬淡,待人平易,胸襟豁达。‎ 观点二:蔡元培“守正不阿”。(1)遇大事,刚强有主见,抵制外界压力,敢于担当。(2)发表文章,痛斥军阀。‎ 观点三:蔡元培既是“好好先生”,又“守正不阿”。(1)兼容并包,胸襟豁达。(2)‎ 遇大事坚持立场,刚强有主见。‎ 四、1.BD 解析:A项中“同时也充分显示了他扎根农村的强烈愿望”的说法欠妥;C项中的“我从来主张有话直说,最反对拉帮结伙”与“对于有人说韩少功‘新左’”无关联;E项中的“通过对韩少功到农村插队、挂职等事件的详细表述”从文中找不出依据,并且“让读者从中领悟到了作家只有扎根农村才能写出好的作品来的道理”的说法是拔高的。‎ ‎2.(1)为人随和。十多年前在农村认识的农民朋友到家中做客,闹腾了一晚,说笑了一晚。(2)秉持原则。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争议,他不妥协,提倡有话直说,反对拉帮结伙。(3)看事周全,又行事果决。当别人都在体制内循规蹈矩时,他到海南创办刊物,并且最先在文学评奖中推行评委实名制等。‎ ‎3.(1)韩少功认为绿遍天涯的大地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得多。(2)他在农村生活很多年,对农村有一肚子翻肠倒胃和拖泥带水的记忆。‎ ‎4.观点一:我同意韩少功的说法。‎ 理由:(1)韩少功到农村去是去体验生活,这种做法符合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说法。(2)韩少功所说的“退出”和“逃避”实际上是指逃离应酬加会议再加点小玩乐小贫嘴的生活,“出发”和“开放”是指为了给文学创作重新找回活力。‎ 观点二:我不同意韩少功的说法。‎ 理由:(1)韩少功是在为自己的做法开脱,按他的说法,他不去农村也仍然可以写出关于农村的好作品,因为他曾长期生活在农村。(2)艺术创作的领域是广阔的,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城市也有很多的内容可写。[来源:学科网]‎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