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考点链接七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考点链接七古代诗文阅读练习含解析 人教版必修4

- 1 - 考点链接(七) 古代诗文阅读 作业时限:50 分钟 作业满分:56 分 第一组(2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晋汉人 才,持论劲直。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盗连起 湖湘,弃疾悉讨平之。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连接,草窃间作。乃度马殷营垒故基, 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 带买三十匹。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经度费巨万计,弃疾 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 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 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弃疾曰:“勿忧。”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 应居民家取沟檐瓦二十,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始至,榜通衢曰:“闭籴者配,强籴者斩。”次令尽出公家 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 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身减,民赖以济。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 赤子,皆王民也。”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 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 文成而声始息。德佑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 栅成/违坐军制 B.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 栅成/违坐军制 C.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 栅成/违坐军制 D.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 栅成/违坐军制 - 2 - 解析:原文标点: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 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蛮,即南蛮,指南方少数民族。古汉族自称华夏,便把华夏东南西北四方的少数民 族分别称为夷、蛮、戎、狄。 B.江右,古时以面朝北为准,右为东,左为西。因此,古人把长江之西称为“江左”, 长江之东称为“江右”。 C.长短句,和曲子、曲词、诗余等,都是词的别称。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称“词牌”, 依调填词为“倚声”。 D.三鼓,即三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作五更、五 鼓。三鼓,是指 23 点至次日 1 点。 解析:以面朝南为准,江左,长江之东;江右,长江之西。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为整治时有作乱的湖南草寇,辛弃疾斥巨资修建营垒,招兵买马,这表现他深谋远 虑,有雄才大略。 B.辛弃疾如期建成飞虎营栅,向皇帝上书陈述事情经过,并呈上图纸,皇帝才免除了 对他的军法处置。 C.虽然部属都反对,但辛弃疾还是坚持把买来的粮食的十分之三赈济信州百姓,这表 现了他的仁政爱民和博大胸襟。 D.谢枋得经过辛弃疾庙宇时,听到“若鸣其不平”之声。文章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表 现辛弃疾生前的愤激不平。 解析:“才免除了对他的军法处置”与原文内容不符。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5 分) 译文: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胸怀大志, 有远大谋略。 (2)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5 分) 译文:当时枢府中有不乐意这样做的人,屡次阻挠辛弃疾,(但)辛弃疾反而干得更加努 力,(阻挠者)最终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 解析:(1)“雅”,一向、向来;“重”,器重;“慷慨”, 充满正气、情绪激昂;“大 略”,远大谋略。(2)“者”,……人;“数”,多次、屡次;“力”,努力;“夺”,改变。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齐地历城人。当时虞允文主持国政,皇上下决心要恢复失地,弃疾趁机 论述敌我形势以及晋汉两代的人才,持论正直。因为讲和刚刚停当,他的建议没有被施行。 - 3 - 留守叶衡平素很器重他。叶衡入朝为相,极力向朝廷推荐,说辛弃疾胸怀大志,有远大 谋略。皇上就召见了弃疾。不久担任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湖湘地区盗贼四起,辛弃疾都 讨伐平定了他们。又因为湖南连着两广,和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相接,草寇作乱之事时有发 生。(辛弃疾)就丈量原先马殷营垒的房基,修建新的营垒,准备招步兵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拿铜钱五万到广西买了五百匹马,皇上又下诏命令广西安抚司每年捎带买三十匹。当时枢 府中有不乐意这样做的人,屡次阻挠辛弃疾,(但)辛弃疾反而干得更加努力,(阻挠者)最终 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各种费用上万计,弃疾善于斡旋,事情都马上解决。进谏的人把弃疾 聚敛财富的事上奏给了朝廷,朝廷就下发了御前金字牌,让他日落的时候停止作罢,弃疾接 过来把它藏了起来,出去严责监办的人,定期一月要建成飞虎营栅,违背期限就要按军法治 罪。飞虎营如期落成,弃疾上书陈述事情的经过,画好图纸呈给皇上,皇上于是才消了气。 当时连续下了几月的秋雨,有关部门说造瓦很困难,弃疾问:“必须要用多少瓦?”回答曰: “二十万。”弃疾说:“不要担忧。”命令厢官除官舍神祠之外,动员居民每家献出沟檐瓦 二十块,不到两天就齐备了,僚属都很叹服。军队建成,雄镇一方,是江上各部队中最好的。 当时江西一带发生严重饥荒,皇帝命令弃疾督办赈灾工作。刚一到灾区,弃疾就在通衢 大道张榜说:“囤积粮食的流配,强买粮食的杀头。”接着下令全部拿出公家的官钱银器, 号召吏民分别推举有实际才能的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借贷钱物,等到他们领命运回籴来的粮 食,不取利息,约定月底到城下销售。于是运粮的船只接连来到,粮价自行降低,百姓赖此 得以度过饥荒。当时信州太守谢源明乞求拨米救助,部属都不答应,弃疾说:“都是一样的 老百姓,而且都是皇上的子民。”就拿米舟十分之三拨给了信州。皇帝嘉勉这件事,给弃疾 进一级俸禄。又因为谏官弹劾丢掉了职务。 弃疾一向擅长作词,他写的词风格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于世。咸淳年间,史馆 校勘谢枋得路过弃疾墓旁庙宇,听到有急促的声音大呼于堂上,好像鸣发其心中的不平,自 傍晚至半夜不绝声,枋得拿着蜡烛写作文章,准备天亮祭祀他,文章写成,声音才停下。德 佑初年,枋得向朝廷请示,朝廷加赠他为少师,谥号忠敏。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5~6 题。 寒食陆浑别业注 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酣歌一曲太平人。 注:宋之问曾置别业于洛阳西南之陆浑县伊水之滨,称为陆浑山庄或陆浑别业,公务之 暇,他常前往消闲度假。 - 4 -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花如雪”运用比喻,极力渲染市井繁荣的洛阳满城飞花的盎然气息,“今始发” 则与之相对,道出山野与闹市之别。 B.开头两句既表明自然气候的不同,也让人体味出社会人事之异:京洛风尘,热闹烦 嚣,而陆浑山中,则清幽得多。 C.第二联对仗工稳,“旦别”对“夕卧”,道出了诗人朝发夕至的行迹,同时又欲扬 先抑,强调出山中水滨的诗情画趣。 D.第五句紧承第四句中的“伊川桃李”,然后以“正芳新”紧扣第二句中“今始发”, 进一步描叙山中迟来的春色之美。 解析:“同时又欲扬先抑,强调出山中水滨的诗情画趣”的说法不正确,这两句描写应 是相映成趣,并无“欲扬先抑”。 6.人们对尾联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尧舜”代指武则天,因此该句有奉承之嫌; 有人持反对意见。请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有奉承之嫌:诗人自称乡间野老,执酒酣歌,充分享受着公余闲暇之欢愉,同时把 武则天比尧舜,欢呼天下太平安逸,的确有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之意。 无奉承之嫌:诗人自称乡间野老,在开怀畅饮之际,歌咏太平盛世,道出了唐朝自贞观 以来天下繁富之事实,不能说是奉承。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题目中已经给出观点,选 择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角度分析即可。分析时,要结合注解中有关背景的提示,以及诗句字 里行间所透露的情感,阐释自己的理解。 第二组(28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 题。 袁盎者,楚人也,字.丝。父故为群盗,徙处安陵。高后时,盎尝为吕禄舍人。及孝文..帝 即位,盎兄哙任盎为中郎。 绛侯①为丞相,朝罢趋出,意得甚。上礼之恭,常目送之。袁盎进曰:“陛下以丞相何 如人?”上曰:“社稷臣。”盎曰:“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 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吕后崩,大臣相与共畔诸 吕,太尉主兵,适会其成功,所谓功臣,非社稷臣。丞相如有骄主色,陛下谦让,臣主失礼, 窃为陛下不取也。”后朝,上益庄,丞相益畏。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 毁我!”盎遂不谢。 及绛侯免相之国,国人上书告以为反,征系清室,宗室诸公莫敢为言,唯袁盎明绛侯无 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绛侯乃大与盎结交。 袁盎常引大体慷慨。宦者赵同以数幸,常害袁盎,袁盎患之。盎兄子种为常侍骑,持节 - 5 - 夹乘,说盎曰:“君与斗,廷辱之,使其毁不用。”孝文帝出,赵同参乘,袁盎伏车前曰: “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于是 上笑,下赵同。赵同泣下车。 上幸上林②,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 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前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 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 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节选自司马迁《史记》) 注:①绛侯:周勃,刘邦的开国大臣。②上林:秦汉时皇家猎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 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B.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 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C.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 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D.绛侯所谓功臣/非社稷臣/社稷臣主在与在/主亡与亡/方吕后时/诸吕用事/擅相王/刘 氏不绝如带/是时/绛侯为太尉主/兵柄弗能正 解析:由文意知,文章涉及汉朝刘氏天下,故“王刘氏”的划分不对,据此排除 A、C 两项;文中“主兵柄”语意完整,是动宾短语,故排除 D 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字孔明, “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 则是“少”的意思。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后妃等 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 “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箕踞” 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 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 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 皇后的别称。 - 6 - 解析:C 项,“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 人双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袁盎出身卑微,父亲曾当过强盗,吕后掌权时,他还是寄身吕禄门下的家臣,孝文 帝时靠哥哥保任他为中郎。 B.袁盎直言敢谏,他曾在孝文帝面前指出周勃的过错,要文帝坚守君臣礼节,致使周 勃对他有怨气,但在周勃被无辜下狱时,他又替周勃辩说,使周勃获释,两人又成了好朋友。 C.袁盎有些行为可以说公私兼顾。宦官赵同受文帝宠幸,常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对 他很头痛。于是找机会当面羞辱了赵同,文帝只是笑一笑,让赵同下车。 D.一次,孝文帝带着皇后和慎夫人到上林苑。袁盎拉慎夫人入座,使慎夫人很生气, 不肯入座,皇帝也很恼怒,起身进入内室。后来经袁盎解释原因,皇上和慎夫人原谅了他。 解析:“袁盎拉慎夫人入座”错,原文是“袁盎引却慎夫人坐”,即袁盎过来将慎夫人 的座位向后拉了一些。从下文也可以看出,袁盎强调主妾之间尊卑有序,慎夫人是妾,是不 能和皇后平起平坐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已而绛侯望袁盎曰:“吾与而兄善,今儿廷毁我!”盎遂不谢。(5 分) 译文:过了不久,绛侯(周勃)责怪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有交情,现在你小子 却在朝廷上毁谤我(或说我坏话)!”袁盎也不向他道歉(或也不理睬他)。 (2)臣闻天子所与共六尺舆者,皆天下豪英。今汉虽乏人,陛下独奈何与刀锯余人载! (5 分) 译文:我听说与天子共乘六尺车驾的人,都是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 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直译为“受过刀锯切割的人”或“受过阉割的人”也可) 同坐一辆车呢! 解析:(1)“已而”,不久;“望”,责怪;“善”,友好、与……交好;“毁”,毁 谤、诋毁;“谢”,道歉。(2)“舆”,车;“独奈何”,为什么单单要和……;“刀锯余人”, 代指宦官。 参考译文: 袁盎是楚地人,字丝。他的父亲从前曾经与强盗为伍,后来搬迁定居在安陵。吕后时期, 袁盎曾经当过吕后侄吕禄的家臣。等到汉文帝登上了皇帝位,袁盎的哥哥袁哙保举他担任中 郞。 绛侯周勃担任丞相,朝觐之后,便急急忙忙地走出朝廷,很是踌躇满志。皇上对他非常 恭敬,常常亲自相送。袁盎进谏说:“陛下以为丞相绛侯是什么样的人?”皇上说:“他是 国家的重臣。”袁盎说:“绛侯是通常所说的功臣,并不是国家的重臣。国家的重臣能与皇 上共治国事。当年吕后的时候,诸吕掌权,擅自争相为王,以致使刘家的天下就像丝带一样 - 7 - 的细微,几乎快要断绝。在这个时候,绛侯周勃身为太尉,掌握兵权,不能匡正挽救。吕后 逝世,大臣们一起共同反对诸吕,太尉掌握兵权,又恰好遇到那个成功的机会,所以他是通 常所说的功臣,而不是国家的重臣。丞相如果对皇上表现出骄傲的神色,而陛下却谦虚退让, 臣下与主上都违背了礼节,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采取这种态度。”以后在上朝的时候,皇 上逐渐威严起来,丞相也逐渐敬畏起来。过了不久,丞相责怪袁盎说:“我与你的兄长(袁哙) 有交情,现在你小子却在朝廷上毁谤我!”袁盎也不向他道歉。 等到绛侯被免除了丞相的职位,回到自己的封国,封国中有人上书告发他谋反,于是绛 侯被召进京,囚禁在监狱中。皇族中的一些公侯都不敢替他说话,只有袁盎证明绛侯无罪。 绛侯得以释放,袁盎出了不少力。绛侯于是与袁盎倾心结交。 袁盎常常称引些有关大局的道理,说得慷慨激昂。宦官赵同因为多次受到皇上宠幸,常 常暗中伤害袁盎,袁盎为此感到忧虑。袁盎的侄儿袁种担任侍从骑士,手持符节护卫在皇帝 左右。袁种劝说袁盎说:“你和他相斗,应该在朝廷上侮辱他,使他所毁谤的话不起作用。” 汉文帝出巡,赵同陪同乘车,袁盎伏在车前说道:“我听说与天子共乘六尺车驾的人,都是 天下的英雄豪杰。如今汉王朝虽然缺乏人才,陛下为什么单单要和一个宦官同坐一辆车呢!” 于是皇上笑着让赵同下去,赵同流着眼泪下了车。 皇上驾临上林苑,皇后、慎夫人跟从。她们在宫中的时候,常常是同席而坐。这次,等 到就座的时候,郎署长布置座席,袁盎把慎夫人的座席向后拉退了一些。慎夫人生气,不肯 就座。皇上也发怒,站起身来,回到内室。袁盎趁机上前劝说道:“我听说尊贵和卑下有区 别,那样上下才能和睦。如今陛下既然已经确立了皇后,慎夫人只不过是个妾,妾和主上怎 么可以同席而坐呢!这样恰恰失去了尊卑的分别了。再说陛下宠爱她,就厚厚地赏赐她。陛 下以为是为了慎夫人,其实恰好成了祸害她的根由。陛下难道没有看见过‘人彘’之祸吗?” 皇上这才高兴,召来慎夫人,把袁盎的话告诉了她。慎夫人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5~6 题。 蝶恋花 柳 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 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上片写词人独倚高楼,凭栏无语,以望中所见营造了一种苍凉的意境,寄寓了词人 无尽的愁思与迷惘。 B.上片词人并未说明“春愁”的具体内容,直到下片才透露这种“春愁”是指潜滋暗 长于心田的伤春之情。 C.“黯黯生天际”将视觉所见有形的、黯淡的景色与无形的、黯然的情绪联系起来, - 8 - 形成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D.下片最后两句表现了词人的无限柔情,他自誓甘愿为“伊人”而日渐消瘦与憔悴, 词境也因此升华。 解析:“‘春愁’是指潜滋暗长于心田的伤春之情”错,应该是“坚贞不渝的相思之 情”。 6.“草色烟光残照里”描写了什么样的画面?有何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6 分) 答:①该句描写了一幅凄美的画面。春草铺地如茵,在夕阳的余晖下,闪烁着一层迷蒙 的如烟似雾的光色。②其中“残照”二字,使词句更多了一层感伤的色彩,为下一句的抒情 创造了意境和氛围。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和表达效果的能力,体现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核心素养。 回答第一问,可以先对词句进行整体概括,再展开描绘。回答第二问,可抓住其中的关键词 分析效果,如“残照”,既增添了感伤的色彩,又为下句的抒情创造了意境和氛围。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