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古代文化常识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古代文化常识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五) 古代文化常识 一、考点针对练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左氏春秋》,简称《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叙事详 细的编年体史书。 B.“甫冠”指刚刚 20 岁。古代男子 20 岁行成年礼,束发戴冠,表示已成年。古代表 示年龄的词语还有“总角”“豆蔻”“耄耋”等。 C.“昆弟”指兄弟,常比喻亲密友爱。古代表达此类意义的词语有很多,如“琴瑟和 鸣”就特指兄弟情深。 D.“庙食”指的是古代有功之人死后,政府为他立庙,让他接受奉祀,享受祭飨。 解析:选 C “琴瑟和鸣”特指夫妻感情。 2.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重阳”,我国民间传统节日。《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农历九月 初九为“重阳”。旧时这一天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B.“拱”,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如《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C.“晦”,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这是古代特定称谓纪日法中的一类,此类纪日 法还有朔、望、既望等。 D.“黥”,古代的一种刑罚,即墨刑,是古代五刑之一。即用刀刻犯人额颊等处,再 涂上墨,作为惩罚的标记。 解析:选 C “指的是阴历每月的三十日”错,应改为“指的是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封禅”,古代帝王祭天地的最隆重的典礼,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上举行的。 B.“士”,商、周时最低级的贵族阶层,是介于卿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C.“衅钟”,古代的一种礼制,“钟”这种重要器物制成时,人们一般会杀牲取血涂 在上面行祭,叫作“衅钟”。 D.“黔首”,是战国时秦国及后来秦王朝对平民的一种尊称。 解析:选 D “黔首”并不是“尊称”。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侍郎国桢从子..也。年十四为诸生..。御史行部阅武,之焕骑马 突教场。御史怒,命与材官角射,九发九中,长揖上马而去。万历三十二年举进士,改庶吉 士。居七年,授吏科给事中。东厂..太监李浚诬拷商人,之焕劾其罪。……帝追叙甘肃前后功, 复之焕官,荫子..,然终不召。明年病卒。 (节选自《明史·梅之焕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子是古代亲属称谓,始见于《后汉书》,唐宋时人开始将亲兄弟之子称作从子;叔 父、伯父称为“从父”。 B.诸生是在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的统称,生员 有增生、附生、廪生、进士等。 C.东厂是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明成祖时设立,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明中后期锦衣 卫与东西厂并列,常合称为“厂卫”。 D.荫子指子孙因先代有官爵而受封。明代时文官一品至七品,皆得荫一子以世其禄; 清代规定“凡官死事者,皆赠以衔而荫其子焉。” 解析:选 B “进士”,明清时期,最高级别的科举考试——殿试后,录取的人按成绩 分为一、二、三甲,进入这三甲的人都统称“进士”。 [参考译文] 梅之焕,字彬父,麻城人,是侍郎梅国桢的侄子。十四岁成为诸生。御史到军队看比武, 梅之焕骑着马突入教场。御史大怒,让梅之焕与材官比赛射箭,梅之焕九射九中,(向御史) 施了礼,随即上马离开(教场)。万历三十二年考中进士,又改为庶吉士。过了七年,授官吏 科给事中。东厂太监李浚滥施刑法拷打商人,梅之焕揭发李浚的罪状。……皇帝想到梅之焕 先后在甘肃的功绩,又恢复了梅之焕原官,并荫庇到他的儿子。但梅之焕最终没被召用。第 二年,病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6 题。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少笃学,工文辞。宣和三年,上舍登第。累迁侍御史、右 谏议大夫。王云使北还,言金人必欲得三镇。宗尹请弃之以纾祸,言者非之,宗尹罢归。张 邦昌僭位,复其职,遣同路允迪诣康王劝进..。 建炎元年,李纲拜右仆射,宗尹论其名浮于实,有震主之威。不报,出知舒州....。言者论 宗尹尝污伪命,责置鄂州。既,召为中书舍人,迁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 吕颐浩罢相,宗尹摄其位.....。时诸盗据有州县,朝廷力不能制。宗尹言:“太祖收藩镇..之 权,天下无事百五十年,可谓良法。” 初,宗尹廷对..,详定官李邦彦特取旨置宗尹乙科,宗尹德之,赠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 密院..副都承旨阙,宗尹拟刑焕、蓝公佐、辛道宗三人,焕戚里,公佐管客省,道宗不知兵, 人以此咎宗尹。密院计议官王佾结公佐,宗尹请除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劾之,上罢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日有黑子....,宗尹以辅政无状请免,上不许。魏滂为江东通判,谏官 言其贪盗官钱,滂遂罢;李弼孺领营田,谏官言其媚事朱勔,弼孺亦罢:二人皆宗尹所荐。 台州守臣晁公为储峙丰备,论者以为扰民,宗尹阴佑之。会公为妻受囚金事觉,上罢公为, 宗尹不自安。时明堂①覃恩②,宗尹请举行讨论之事,上手札云:“朕.不欲归过君父,敛怨士 大夫。”始,宗尹建此议,秦桧力赞之,及见上意坚,反挤宗尹。上亦恶其与辛道宗兄弟往 来,遂罢。沈与求奏其罪状,落职,未几,命知温州。退居天台,卒,年三十七。 (节选自《宋史·范宗尹传》) [注] ①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场所。②覃恩:广施恩泽。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劝进”指旧时部属劝其主登基称帝,本文指劝说康王建立南宋政权。 B.“藩镇”是唐朝中后期设立的军镇。“藩”,这里含有“边界”的意思。 C.“廷对”指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咨询,或指科举时代的殿试,本文指后者。 D.古人相信天意和人事彼此感应,故本文中“日有黑子”被视为朝政有失的证据。 解析:选 B “藩”是“保卫”之意。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 以表其德。 B.出,京官外调,“出知舒州”即出京任舒州知州;摄,兼任他职,“宗尹摄其位” 即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 C.枢密院,管理军国要政的最高国务机构之一。其长官枢密使的权力高于宰相。 D.朕,古代帝王的自称。“孤”“寡”“不毂”等都是古代帝王的自称。 解析:选 C “权力高于宰相”错,应为“与宰相相当”。 [参考译文] 范宗尹字觉民,襄阳邓城人。从小专心好学,擅长文辞。宣和三年,考中进士。经多次 升迁任侍御史、右谏议大夫。王云出使金国返回,说金人一定要得到三镇。范宗尹建议放弃 三镇以避免战祸,谏官反对这样做,范宗尹被罢免官职,返回乡里。张邦昌越礼建立伪国, 恢复了宗尹的官职,派他同路允迪去见康王劝说他称帝。 建炎元年,李纲被授任右仆射,范宗尹论奏他名声超过实际才能,有震主之威。不被答 复,出京任舒州知州。谏官论奏范宗尹曾接受过伪朝的任命,范宗尹又被责罚安置到鄂州。 不久,被召为中书舍人,升任御史中丞,任参知政事。 吕颐浩被罢去相位,范宗尹代理宰相之位。当时盗贼们占据州县,朝廷无力制服他们。 范宗尹上言道:“太祖收回各藩镇的权力,天下太平有一百五十年,可谓是良策。” 当初,范宗尹参加廷试,详定官李邦彦特别奏请皇上把范宗尹放到乙科,范宗尹很感激 他,赠李邦彦观文殿大学士。枢密院副都承旨一职空缺,范宗尹拟定刑焕、蓝公佐、辛道宗 三人,刑焕是他的同乡亲戚,蓝公佐主管客省,而辛道宗又不懂军事,人们因此指责范宗尹。 枢密院计议官王佾与蓝公佐结交,范宗尹请求授王佾为宗正丞,侍御史张延寿弹劾他,皇上 罢免了王佾。 绍兴元年二月辛巳,太阳上出现黑斑,范宗尹以辅政没有成绩请求免职,皇上不答应。 魏滂担任江东通判,谏官弹劾他贪污盗窃官钱,魏滂于是被罢职;李弼孺管领营田事务,谏 官弹劾他谄媚事奉朱勔,李弼孺也被罢免:这二人都是范宗尹推荐的。台州守臣晁公为日常 储备丰富,议论的人认为这是扰民之举,范宗尹暗中保护他。适逢晁公为的妻子收受囚犯贿 金的事情被发觉,皇上罢免了晁公为,范宗尹自己也感到不安。当时明堂典礼完成广施恩泽, 范宗尹请求举行评论功过之事,皇上亲笔书写札子说:“朕不想把过错归于君父,而遭士大 夫怨恨。”开始时,范宗尹提此建议,秦桧极力赞成他,等见到皇上态度坚决,就反过来排 挤范宗尹。皇上也厌恶他与辛道宗兄弟来往,就罢免了他的相位。沈与求上奏他的罪状,范 宗尹被罢官,不久,任命为温州知州。后退居天台,去世,终年三十七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8 题。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也。兄笃,于乡里合部曲数百人。笃卒,荆州牧刘表令峻摄其 众。表卒.,峻率众归先主,先主以峻为中郎将……先主甚悼惜,乃诏诸葛亮曰:“峻既佳士, 加有功于国,欲行酹.。”遂亲率群僚临会吊祭,因留宿墓上,当时荣之。 子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践阼....,除.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汉中,请为 记室,使与子乔共周旋游处。亮卒,为黄门侍郎。后主立太子璿,以弋为中庶子,璿好骑射, 出入无度,弋援引古义,尽言规谏,甚得切磋之体。迁.监军翊军将军,领建宁太守.....,还统南 郡.事。《汉晋春秋》曰:霍弋闻魏军来,弋欲赴成都,后主以备敌既定,不听。及成都不守, 弋素服号哭,大临三日……得后主东迁之问,始率六郡将守上表曰:“臣闻人生于三,事之 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晋文王善 之,又拜.南中都督,委以本任。 (选自《三国志·蜀书·霍峻等传》)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酹,指将酒倒在地上表示祭奠或立誓。比如文中“欲行酹”,苏轼的名句“人生如 梦,一尊还酹江月”,都有用酒祭奠之意。文中句为“祭奠人”,苏轼词中句为“祭奠月”。 B.践阼,践,履也;阼,主人阶也。天子祭祀升阼阶,履主阶行事,亦作“践祚”“践 胙”,代指即位登基。如文中“后主践阼”,即“后主即位”。 C.本文中出现许多表示官职任免升贬的词语,比如“除谒者”,此“除”是授官的意 思;“又拜南中都督”,此“拜”为“任命”之意;“迁监军翊军将军”,此“迁”则指“贬 官”。 D.“后主”一词始见于《三国志》,陈寿称刘备为“先主”,刘禅为“后主”,后人由 此将末代君主均称为后主。如李煜,南唐最后一位国君,世称南唐后主、李后主。 解析:选 C “迁”,在古代应该指的是官职的改变、调动。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卒,古代指大夫死亡,后为死亡的通称。《礼记·曲礼下》:“天子死曰崩,诸侯曰 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B.丞相,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处理全国政务的人。有时称相 国,常与宰相通称,简称“相”。 C.领,地位较低的官员兼理较高的职务。“领建宁太守”即兼任建宁太守。 D.郡,古代的行政区域。秦统一天下设三十六郡,隋唐后州郡互称,明清称府。 解析:选 C “领”是指地位较高的官员兼理较低的职务。 [参考译文] 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哥哥霍笃,在乡里召集数百人的军队。霍笃死后,荆州牧刘 表令霍峻代管他的部下。刘表死后,霍峻率领众人投奔先主(刘备),先主让霍峻担任中郎 将……先主非常悼念痛惜,于是下诏诸葛亮说:“霍峻本来就是佳士,加上他对国家有大功, 想要亲自祭奠。”于是亲自率领群僚聚集哀哭凭吊祭祀,然后在他的墓地上留宿,当时的人 们认为他很荣耀。 儿子霍弋,字绍先,先主末年为太子舍人。后主登基,任命他做谒者。丞相诸葛亮北驻 汉中,让他做记室,让他与自己的儿子诸葛乔一起周游军营各处。诸葛亮死后,担任黄门侍 郎。后主立太子刘璿,让霍弋担任中庶子,刘璿爱好骑马射猎,出入没有节制,霍弋引经据 典,尽心尽力规劝进谏,非常合乎商讨交流的礼仪。调任监军翊军将军,兼任建宁太守,仍 旧统管南郡事务。《汉晋春秋》记载:霍弋听说魏军攻来,想要奔赴成都,后主认为防卫敌 人的策略已定,没有听从。等到成都失守,霍弋穿着素服号哭,聚众哀哭了三日……得到后 主东迁(即投降)的消息,才率领六郡将守上表说:“我听说人的成功得益于三种人(生于父, 教于师,食于君),侍奉他们要始终如一,出现危难,就交出生命。如今我的国家败亡君主 依附于您,坚守下去会死无处所,因此交出自己,不敢有二心。”晋文王(即司马昭)认为他 很好,又任命他为南中都督,用原来的职务任命他。 二、高考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同文,有自传。太平兴国八年举进士,解褐.沂水主簿,徙 知太和县。江外民险悍多构讼,为《谕民诗》五十篇,因时俗耳目之事,以申规诲,老幼多 传诵之。每岁时必与狱囚约,遣归祀其先,皆如期而还。迁.光禄承,坐鞠狱陈州失实,免官。 久之,复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境有陂塘之利,浚治以备水旱。复为光禄寺承,转运使又 上其政绩,连诏褒之。 景德二年,与赵安仁、晁迥、陈充、朱巽同知贡举..,纶上言取士之法,多所规制,并纳 用焉。纶以三公..、尚书、九列之任,唐末以来,有司渐繁,纲目不一,谓宜采《通礼》《六 典》令式,比类沿革,著为大典,时论称之,上颇嘉之。三年,擢枢密直学士,上作诗宠之。 居无何,出知杭州,胡则时领发运,尝居杭州,肆纵不检,厚结李溥,纶素恶之。通判吴耀 卿,则之党也,伺纶动静,密以报则。则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捃摭纶过,徙知扬州、惟扬 亦溥、则巡内,持之益急,求改僻郡,徙徐州。八年,复知青州。岁饥,发公廪以救饿殍, 全安甚众。天禧四年冬,以疾求归故里,改太常少卿,分司南京。五年,卒,年六十八。 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维友爱甚 厚维卒讣闻哀恸不食者数日与交游故旧,以信义著称。士子谒见者,必询其所业,访其志尚, 随才诱诲之。尝云:“归老后,得十年在乡闾讲习,亦可以恢道济世。”乐于荐士,每一奏 十数人,皆当时知名士。晚节为权幸所排,遂不复振。善训子弟,虽至清显,不改其纯俭。 既没,家无余赀。 (节选自《宋史·卷三百六》,有删改)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 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恸不食者数日/ B.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 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恸不食者数日/ C.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 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恸不食者数日/ D.纶笃于古学/善谈名理/喜言民政/颇近迂阔/同文卒于随州/纶徒步奔讣千里余/事兄 维友爱甚厚/维卒/讣闻哀恸/不食者数日/ 解析:选 C “笃于……”意思是“笃志于……”,不能将这两字拆开,所以排除 A 项, “喜言民政颇近迂阔”的意思是“喜欢谈论政治,有些迂腐疏阔”,是两个分句,所以排除 B 项,“讣闻哀恸/不食者数日”句意不通排除 D 项。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指粗布或粗布衣服,“解褐”指脱去粗布衣服,比喻担任官职。 B.“迁”指调动官职,古代车位、官位以右为尊,“左迁”指贬官降职,“右迁”指 升官。 C.古时地方官府向帝王荐举人才,有乡里选举诸侯贡士之制,合称“贡举”。 D.“三公”是中国古代朝廷中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周代已有此词,其说法各异。 解析:选 B “古代车位、官位以右为尊”错,官位以右为尊或以左为尊,历代各有不 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戚纶深谙孝悌之义,父亲去世,千里徒步奔丧,兄长去世,数日不食。为人讲信义, 对于前来拜访的士子询问他们的志向,根据才能给予教诲。 B.戚纶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任永嘉知州时,疏通治理防止水涝旱灾;任青州知州时, 戚纶拿出官府所藏粮食来救助饥饿的百姓。 C.戚纶晚年被权贵宠幸者排斥打击,一再调任,从此不再锐意进取。后由于患病请求 回归乡里,任太常少卿,回到家乡南京。 D.戚纶一生担任过许多官职,政绩突出,多次受到朝廷、君王的褒奖,他严于律己, 恪尽职守,关爱百姓,任职期间,从未犯过错误。 解析:选 D “从未犯过错误”错,戚纶担任光禄承时,由于审讯陈州官司失实而犯有 过失,被免除官职。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时为当涂者所昵,因共捃摭纶过,徙知扬州。 译文: (2)善训子弟,虽至清显,不改其纯俭。既没,家无余赀。 译文: 答案:(1)胡则当时被当权者亲近,于是一起收集戚纶的过失,后来戚纶调任扬州知州。 (关键词:“当涂者”,当权者;“昵”,亲近;因,于是;捃摭,收集) (2)(戚纶)善于教导子弟,虽然地位显赫,他仍然十分节俭。死后,家中没有多余的财 物。(关键词:“清显”,地位显赫;“没”,死;“赀”,财物) [参考译文] 戚纶字仲言,应天楚丘人。父亲戚同文,写有自传。太平兴国八年(983)考中进士, 被任命为沂水主簿,调任太和县知县。长江以南百姓性情险恶强悍,经常发生诉讼官司,戚 纶写下《谕民诗》五十篇,运用当地风俗和百姓熟悉的事情,来规诫教诲百姓,当地百姓大 多传诵它。每年按时与监狱囚犯约定,派遣他们回家祭祀先祖,囚犯都按期返回。升任光禄 承,由于审讯陈州官司失实而犯有过失,被免除官职。后来,又授予大理评事、知永嘉县。 境内有池塘灌溉之利,疏通治理防止水涝旱灾。又担任光禄寺承,转运使又将其政绩上报, 朝廷多次下诏书褒奖戚纶。 景德二年(1005),起用赵安仁、晁迥、陈充、朱巽同知贡举,戚纶上奏所说选择文士的 办法,大多成为条规制令,得到朝廷采用。戚纶认为三公、尚书、九列的官职,从唐末以来, 有司逐渐增加,号令不统一,建议应当采用《通礼》《六典》法令条规,按类进行继承和改 革,写成大典,当时人们对此称赞不已。真宗对此很赞赏。大中祥符三年(1010),升任枢密 直学士,真宗作诗对他表示宠爱。不久,担任杭州知州,胡则这时担任发运使,曾留居杭州, 放纵妄为不检点,与李溥交情深厚,戚纶对他向来讨厌。通判吴耀卿,是胡则的党羽,暗中 窥探戚纶的一举一动,将情况报告给胡则。胡则当时被当权者亲近,于是一起收集戚纶的过 失,后来戚纶调任扬州知州。因为扬州也在李溥、胡则的势力之内,控制更加严厉,戚纶请 求调任偏僻郡县,结果调往徐州。八年(1015),又任青州知州。这年发生饥荒,戚纶拿出官 府所藏粮食来救助饥饿的百姓,使许多老百姓得以保全生命安定生活。天禧四年(1020)冬天, 由于患病请求回归乡里,改任太常少卿,分司南京。五年(1021),死,终年六十八岁。 戚纶笃志于古学,善谈名理,喜欢谈论政治,有些迂腐疏阔。戚同文在随州去世,戚纶 步行千余里奔丧。与其兄戚维感情深厚,戚维死,戚纶听到告丧,十分悲痛以致数日不吃任 何东西。在与朋友和亲友的交往中,以信义著称。对于前来拜见的儒士,就询问他们的志向, 根据才能给予教诲。曾经说:“告老还乡后,用十年时间在乡闾讲习,也可以恢复古道救济 世人。”乐于推荐士人,每次上奏推荐十几个人,都是当时知名人士。晚年被权贵宠幸者排 斥,从此不再锐意进取。戚纶善于教导子弟,虽然地位显赫,他仍然十分节俭。死后,家中 没有多余的财物。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