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5检测:第三单元9雷雨(节选) Word版含答案
第三单元 戏 剧 [单元解读] 戏剧是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 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剧本。本单元的剧本涉及古今中外的戏剧和当代 的电影,对社会的风云变幻、人生的悲欢离合、生活的酸甜苦辣、生 命的价值意义等都有所反映,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学习本单元剧本 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戏剧文化,熟悉戏剧和电影剧本的文体特点,提 高欣赏戏剧、电影艺术的水平。 9 雷 雨(节选) 家是盈盈一脉的馨香,家是温暖心灵的港湾……我们对于家有多 少萦怀的眷恋,有多少美好的憧憬。然而,在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 国,却有这样一个家:人伦关系错乱,人性被不断扭曲,处处充满着 肮脏铜臭。浓浓的乌云不断堆积起来,阴沉,郁热,终于在一个雷电 交加、大雨倾盆的夜晚,这个家的一个个惊世骇俗的内幕被暴露无遗。 美 字 体 不 戚 戚 于 贫 贱 , 不 汲 汲 于 富 贵 。 赏美文 杂草与花园 杰克·伦敦写出《马丁·伊登》后,声名鹊起,财源滚滚,不仅在加利福尼 亚州建了别墅,而且在大西洋海滨购置了豪华游艇。然而拥有这一切之后, 厌倦、空虚、落寞和无聊也接踵而至,最后他被这些给弄疯了。1916 年开枪 自杀在自己的大别墅里。法捷耶夫 29 岁时就登上了苏联文坛,并以《青年近 卫军》一书坐上苏联作协主席的交椅。然而,自此以后,他再没有写出一篇 小说,因为他忙着出访、开会、作报告去了。 一座花园无论多么美丽,如果不经常拔草和修剪,仅一个夏季,就能使 它彻底地荒芜。在这个世界上,人是最容易被毁掉的动物,因为在人的一生 中,充满很多诱惑——金钱、地位、名誉等等,它们其中的任何一种只要在 人的身上滋生蔓延开来,都足以使生命的火焰减弱或熄灭。 然而人又是最不容易被毁掉的动物,因为人有理智和良知,有爱和向往, 有意志和判断力,它们如养料一样滋养着人、激励着人。 在你的一生中,你的花园是否能四季如春、绚丽多彩,关键是看你对待 杂草的态度。 【课内挖掘】 《雷雨》中最能体现周朴园性格复杂性的应该是与鲁侍萍的冲突。 在同侍萍相认前后,可以看出他内心世界的矛盾。相认前,从他诸多 习惯中可以看出周朴园在潜意识里的确没有忘掉侍萍。可是为什么在 侍萍暗示了自己的身份后,却又表现得那么冷酷、残忍、自私呢?在 这里,周朴园的内心产生着剧烈的震动,本能和理智在互相交织着。 本能要求他认侍萍,但理智又否定了这一决定。因为他一旦认了侍萍, 他个人的地位、名誉、家长制的权威就要失去。是专制的封建意识在 头脑中作怪。周朴园的性格如夏雨般变幻莫测、反复无常。年轻时的 追求与向往,年老时的孤苦与寂寞,真情与虚伪,热情与冷酷,都集 中在他身上,充分展示了人性的复杂。 [应用角度] “人性的复杂”“人是会随着外在环境而发生变化的” “要辩证地、全面地看待人”“学会宽容”等。 (1)爱与不爱原来也有交集。在曹禺先生的笔下,饱受生活摧残的 鲁侍萍,因为和周朴园的相爱在精神上受尽折磨。三十多年前的沉痛 往事,那个下雪的晚上由深爱转为了痛恨。爱一个对自己亏欠太多的 人是不值得的,所以侍萍在爱与不爱的天平上毅然决然地从爱的一端 跑向了另一端。 但在鲁侍萍心中,周朴园是被归在整个家族中被憎恨的,当年的 爱仍有保留。因而当看到三十年后的周朴园生活的细节,听到周朴园 的煽情话语,她仍会被感动,这些也很好地证明了爱的存在,只是这 份爱已被三十年来积累的厚重尘埃覆盖。鲁侍萍在憎恨下藏匿的那份 爱,又使她成为一个爱与不爱的交集。 (2)无论是作家、学者、艺术家、科学家,还是我们普通人,常常 会有表面出人意料而细想却自自然然的情形。“文坛外高手”王小波、 “大字不识几个”的赵丽蓉、聋哑之身的“千手观音”、坐在轮椅上的 科学巨子霍金、汉语应用大赛中夺冠的那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教 师……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每天有多少个“出人意料”啊,可仔细想 想,一切的成功与失败不都是在情在理的吗?套用一句时下的流行语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我们似乎也可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出 人意料”。大到社会推动,环境使然;小到个人品质,自身造就,荣辱 哀乐、成败兴衰皆有因果。这不是唯心而是唯物——看似偶然,实则 必然。 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让我们为下一个令人惊喜的“出人意料”去 创造令人感慨的种种“情理”吧…… 一、基础巩固 1.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伺.候/伺.机 弥.补/披靡. 汗涔.涔/岑.参 B.江堤./提.防 谛.听/剃.头 昧.心财/联袂. C.雪茄./商贾. 沉吟./殷.实 勾.当/苟.且 D.缜.密/滇.池 半晌./滥觞. 暂.时/称赞. 解析:A 项,cì/sì,mí/mǐ,cén;B 项,dī,dì/tì,mèi;C 项, jiā/gǔ,yín/yīn,ɡòu/ɡǒu;D 项,zhěn/diān,shǎnɡ/shānɡ,zàn。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三十年后,周朴园与鲁侍萍在周公馆的不期而遇....,引发了一系 列激烈的矛盾冲突。 B.这位资深的演员在话剧《雷雨》中的精彩表演,令人叹为观止....。 C.这篇评论《雷雨》的文章观点怪异,言语偏激,一旦刊载出来, 必定会走投无路....。 D.周朴园在哈尔滨包修江桥时,故意叫江堤出险,淹死了两千多 个小工,这种令人发指....的事他都干得出。 解析: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无处投奔,比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 办法,形容处境极端困难。用在这里不合语境。A 项,不期而遇:没 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用在此处恰当。B 项,叹为观止:赞美看到的 事物好到极点。用在此处恰当。D 项,令人发指:使人愤怒得头发都 竖了起来,形容愤怒到极点的样子。用在此处恰当。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个话剧团重排《雷雨》,开展送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目的 是让青少年了解、接触话剧艺术,同时也给剧团年轻演员提供了实践 的舞台。 B.通过老师对《雷雨》剧本矛盾冲突的分析,使我们认清了具有 深厚封建性的资产阶级家庭的腐朽与罪恶。 C.真的并不一定就是美的,心理上真实并不等于道德的上善,何 况周朴园的怀念还包含着虚假的成分。 D.昨日公布的“151 种食品和饲料中非法添加物质名单”,在网 络上掀起轩然大波。昨晚,不少网友通过微博表明了“到底什么才能 吃”的疑惑与无奈。 解析:A 项,语序不当,“了解”“接触”顺序应对换。B 项,主 语残缺,删除“通过”或“使”。D 项,搭配不当,“表明”改为“表 达”。 答案:C 4.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填入横线处,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 在横线上填序号) 戏剧不懂得平静地过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雷雨》中,曹禺把 20 世纪 20 年代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无 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②它需要不断地掀起冲突的浪潮 ③人物的性格就得到了自然的艺术显现 ④把两家三十年来错综复杂的血缘关系和爱情纠葛集中在一天的 特定环境中 ⑤使人物在相互冲突中撞击出性格火花 ⑥集中于周、鲁两家的冲突氛围内 解析:第②句中的“它”指代前文中的“戏剧”,而第⑤句很明显 要紧随其后。第①句举出《雷雨》的例子,第⑥句作第①句“曹禺” 的谓语,逐层类推,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②⑤①⑥④③ 二、迁移发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贡 米 任林举 仲秋一过,氤氲于天地之间的水汽如领了号令一样,倏然散去。 大地恪守着自己的宁静和沉稳,将攒了一春一夏的阳光收集在一起, 再铺展开来,即是遍地耀眼的金黄——千亩万亩的稻子熟了。 当初,人们交给土地的,是小小的一粒稻种,是人类和土地之间 的一份契约或默契。是规约,是风险,也是信任。农人代表人类立了 这个无字也无言的契约之后,就得一步步躬耕践行,付出自己的力气、 汗水、智慧、情感……大地则如一个严格的慈母或一个胸有成竹的魔 术师,承诺在心,却秘而不宣。先是一个细嫩的芽儿,由鹅黄或嫩绿 慢慢地演变着,然后就是一棵苗、三棵苗、五棵苗……当一棵孤零零 的小苗分蘖、滋生出一把攥不下的大簇稻秧时,农人仿佛受到了巨大 的赞许和鼓舞。此时,虽然心花怒放,但还不到开怀大笑的时候。直 到稻秧里流动着的浆液自下而上随时间慢慢传输,在穗子上、在稻壳 里悄悄凝结成晶莹的玉,他们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大地终于兑现了 承诺。那暗暗浮动的米香呵,如丝丝袅袅无色无形的流泉,从农人的 生命和大地的肌肤里源源不断地散发而出。 我一直相信,1671 年秋天的色彩和饱和度,一定不亚于今天。那 时,这片黑土地还不属于百姓,而是作为“龙兴之地”被皇家独自占 据、严格监管着。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史上,凡一方之最新、最好 的物产,都要向朝廷交纳,供皇室享用,称之为皇贡。 康熙第一次东巡,也就是 1671 年的秋天,北方的金秋正壮美如画, 但那时对于一个政权初稳的年轻皇帝来说,还没有太多的闲情逸致去 关注那里的美景与粮食。1682 年,他再一次带着浩浩荡荡的巡查队伍 来到既是故乡又是边疆的东北,考察当地民情。康熙第二次东巡,前 后历时 80 天,同行七万众,光是消耗的吃的,就数目惊人:从各大官 庄征用猪 62 头,鹅 235 只,鸡 620 只,鸭 140 只,粳米 11.57 石,红 白高粱米、燕麦等杂粮 10.57 石,白面 1974.5 千克,芝麻油 501.4 千 克……队伍行至松花江之滨,皇帝享用了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特意为他 准备的一锅米饭。当一口晶莹如玉、香糯软滑的白米饭入口之后,吃 遍了天下珍馐美味和八方五谷的皇帝欣喜不已,叹为天赐神物,并即 兴作诗一首:“山连江城清水停,稻花香遍百里营。粗碗白饭仙家味, 在之禾中享安宁。” 从此,松花江流域的稻米便成为专供皇宫御用的“贡米”。可怜的 百姓,只能把出自自家之手的“仙家味”悉数奉送给皇家,以至于很 多人只听说过“粳子”之名,而不知粳米之味。晶莹如玉又唇齿留香 的米,连绵不断地自吉林这片苦寒之地流往繁花似锦的京都。京都的 皇帝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开心,便又兴高采烈地写起诗来,爷爷写, 孙子也写,赞美大米,抒发踌躇满志的情怀:“松江万里稻兴滔,碎碾 珠玉降琼瑶。绵香宜腹还添力,慰我黎庶尽辛劳。” 乾隆这首诗的前两句是赞美松花江流域大米的漂亮表象,很有想 象力,也很贴切,优质的粳米本来就如晶莹剔透的琼瑶美玉,但是后 两句可就有一点铺排过当了。上好的米当然可以“绵香宜腹还添力”, 可是,米根本就进不了平民之腹,又怎么去慰“黎庶”的辛劳呢?当 一种东西成为紧俏、稀缺资源时,其出产之地和发端之人往往是得不 到什么益处的,不仅如此,有时还会罹患灾祸。其实,谁都不想这样, 但人心的曲曲弯弯和世道的沟壑纵横,却总是把千百年的历史逼进窄 巷,呈现出的事实总是难免“这样”。绥德出硬汉,绥德就户户当兵撂 荒千里,不再有人种田;米脂出美女,米脂的男人就很难再娶到漂亮 的媳妇;凤阳拼上了三千年的内力出了个皇帝,那地方就穷得最后只 剩下一曲凤阳花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原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 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尽管如此,不问世事的稻谷却按照春种秋收的规律岁岁归来,维 系着人类与土地之间的默契与信赖,温暖着耕种者屡伤不死的心。一 代代朴实而倔强的北方农民,则在“谷丰年不丰、谷歉两手空”的梦 魇里死守着那片并不成全人的黑土地和从不富人的粳稻,前赴后继将 它们培育成更精更优的佳品,恪守并提升着昔日贡米的品质。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开头两段中,作者善于使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来描写土地 和稻米,表现了稻种发芽成熟,大地兑现承诺的过程。 B.十多年间,康熙两次东巡,目的各不相同,因偶然吃到晶莹如 玉、香糯软滑的吉林米饭而欣喜不已,并写诗将其列为“贡米”。 C.文章主要写贡米,提及绥德硬汉、米脂美女、凤阳花鼓,是为 了证明人心与世道会将历史发展逼进窄巷的道理。 D.文章书写了中国封建专制社会对农民的压迫、盘剥,同时也赞 美了淳朴农民在土地上辛勤耕耘、不计回报的精神品质。 解析:“并写诗将其列为‘贡米’”于文无据。 答案:B 6.第四段中,作者详细地罗列康熙第二次东巡消耗的食物,有什 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品味语句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这两个角度来回答。 内容上,第四段中详细罗列康熙第二次东巡消耗的食物,尤其是其中 的许多数字,这绝不是作者的想象,而是源自史料,这样不仅点明了 皇家出行消耗巨大,而且显得很真实。结构上,罗列康熙第二次东巡 消耗的食物之后,文章就开始转入议论,感叹皇帝享受而百姓遭难的 历史,所以这样写是为下文做铺垫。 答案:①内容上,点明皇家出行消耗巨大,以史料为依据,增强 真实性。②结构上,为下文质疑、批判和分析历史做铺垫。 7.鲁迅文学奖称任林举的写作“熔叙事、抒情、沉思于一炉”, 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记叙方面,文章前半部分偏重叙述,书写的是稻米生长 成熟,皇家享受贡米。②抒情方面,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大地、农人和 对封建专制压迫的褒贬态度。③沉思方面,文章后半部分转向议论, 沉思的是皇家与民情,人心与历史。④作者的写作形式自由、写法灵 活,融记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为一体。 三、创新语用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 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霾作为一种自然现象,__①__。一是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 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展稀释。二是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 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 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__②__。三是 __③__。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城市中机动车尾气以及其他烟尘 排放源排出粒径在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大量增加。总之,悬浮颗粒物 停留在大气中,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就形成霾。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其形成有三方面因素 ②导致污染物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③悬浮颗粒物的增加 9.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 处问题。 越来越多的人因为频发的雾霾,永久地离开所居住的城市,而且 这些人中间很多还是城市的精英。可见,要让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 任务是根除雾霾。若不能彻底控制雾霾,就吸纳不了优秀人才,就不 能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 ①城市可持续发展首要任务未必就是根除雾霾。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②彻底控制雾霾未必就能吸纳得了优秀人才(或“吸 纳优秀人才未必要彻底控制雾霾) ③提高当下城市化质量也未必单 靠控制雾霾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