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部编版语文必修(下)课时作业:期中评估卷 Word版含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科幻热不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 思维发生巨大变化的产物。从十九世纪后半叶开始,具有世界范围的 思维模式变化开始显现。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通已经势在必行, 也促使科幻的勃兴。 无论是何种科幻小说,它的指针总是对着作家生活的时代。中国 科幻具有立足于现实,促使人们对现实更深入思考的特点,这一特点 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的。他们的神思尽管驰骋宇宙,飞向 遥远的未来,但是作为地球人的思维之根仍然是脚下这片土地。虽然 凡尔纳的科幻让后来的科学家当作科学发明的启示录,但是他后期的 作品已经流露出对于工业革命带给人类负面影响的忧虑。 科幻不只是一种文学形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人的思维的更 新。科幻文学既融合了人类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也融汇了多 种不同的艺术创造形式,它富有幻想又直接地反映了人的矛盾、困惑、 希望和理想。纯文学里当然不乏书写人类理想之作,但是如今它更要 向科幻等新产品学习,因为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影响已经深入 到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的。 科幻文学在科学的背景下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 制在未来的演化趋向,它是前卫的文学,也是宏大深远的文学。面对 AI 深入生活各个层面,或者用尽地球人的智慧寻找外星文明,可能 遇到的各种问题,科幻作品以一种奇幻推理的形式做出富有哲理的思 考。中国科幻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而是凸显 了中国社会在开拓进取中积累的有益经验——只有和谐发展、保护生 态、以人为本,人才能成为科技的主人,世界才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 体,社会未来的美好成果才能为全人类所共享。 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在当代优秀科幻 作品中,中国文化的精髓如珠玉镶嵌其中,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 东方智慧。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也促使人类开始从“人”的本质属性进 行深层反思。中国经典话语里充满人类自身所具有的生命意识、求新 意识、矛盾统一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优秀的科幻作品使之成 功地实现现代转换。刘慈欣在《三体》中以奇绝的幻想编织了人性的 多彩画面,同时引发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思考;王晋康的《古蜀》以恢 宏的气势挥就中华远古文明画卷,构建绚丽的中华民族精神史诗。我 们处在信息社会,世界各国如同一室,尤其是科幻作家,接受世界各 国优秀文化的影响是他们的长处。好的科幻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摘编自孟庆枢《逐梦的中国科幻》,2018 年 12 月 18 日《人民 政协报》) 1 . 下 列 关 于 原 文 内 容 的 理 解 和 分 析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D ) A.中国科幻立足作家生活的时代,促使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现实, 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作的借鉴。 B.中国科幻不以人类和 AI、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 作题材,而是着力表现中国社会在发展中积累的有益经验。 C.中国文化不乏生命意识、求新意识、回归意识等根本元素, 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 D.无论是思考未来还是回溯远古文明,刘慈欣和王晋康等人创 作的当代优秀科幻作品都体现了人类的思想精华和东方智慧。 解析:A 项,“这一特点源于对凡尔纳等世界科幻大师们文学创 作的借鉴”错误,原文是“这一特点是和世界科幻大师们的思考相通 的”,“借鉴”一说于文无据。B 项,“中国科幻不以人类和 AI、 外星文明等对立面之间的矛盾为创作题材”错误,原文是“中国科幻 不是简单重复人类和对立面的矛盾这一俗套”,意为在这一方面有创 新,而非完全不以此为题材。C 项,“中国科幻将这些与自然科学结 合,是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错误,原文“中国科幻的中国元素是 对世界科幻的重要贡献”,选项张冠李戴。故选 D。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B ) A.文章开篇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思维的变化为背景,指出 科幻勃兴的必然性。 B.文章从现实性和思维更新两个方面介绍科幻文学,并就二者 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 C.文章第二段以凡尔纳的创作为例,旨在凸显无论哪种科幻小 说都是立足于现实的。 D.文章介绍中国科幻的发展,通过与世界科幻文学对比来论述 中国科幻的独特之处。 解析:B 项,“并就二者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错误,文章并没 有论证“现实性和思维更新”这二者间的关系。故选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 A.科学技术对生活的影响意味着如今纯文学只有从思维更新的 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 B.科幻作家的神思能飞向遥远的未来,但并未脱离特定时代的 科学背景,具有现实性。 C.科幻文学反思人类现实生存状态和社会整体机制的演化趋 向,具有宏大深远的主题。 D.科幻文学融合了思想领域最前沿的精神成果和丰富的艺术创 造形式,是前卫的文学。 解析:A 项,“只有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才能表现人类变化”错误, 表述过于绝对,原文是“不从思维更新的角度是很难表现人类变化 的”。故选 A。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程开甲:中国指挥核试验次数最多的“核司令” 2014 年 1 月 11 日, 96 岁高龄的程开甲走上国家最高科技奖的 领奖台,这位老科学家在不少人眼中还十分陌生。有人开玩笑说,程 开甲可能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公开学术成果最少的一位 了。 1918 年 8 月 3 日,程开甲出生于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个富商家庭。 1931 年,程开甲考入离家 20 多公里的浙江嘉兴秀州中学。在秀州中 学,程开甲看了大量的人物传记,包括爱因斯坦、牛顿、居里夫人、 伽利略等。“这些书让我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这些科学家追求真 理、热爱祖国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教育了我,对我的人生起了 重要的作用。”“我很有想象力,我想造个自动的船,不用烧煤,类 似于永动机。这是瞎想,但老师很赞成我的想象力。我下定决心要当 科学家。”程开甲后来回忆说。 1937 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公费生”。 大三时,程开甲听复变数函数论课后,敢于挑战难题,撰写的论文, 得到陈建功和苏步青赏识,并被他们推荐给英国数学家 Tischmash 教授发表,之后文章被苏联斯米尔诺夫的《高等数学教程》全文引用。 他在浙大读书的 4 年,是中华民族最为苦难的时期,他在日记上曾留 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落后挨打的原因:科技落后。拯救中国的 药方:科学救国。”为此,他一直认真准备着。 1946 年,经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推荐,程开甲来到爱丁堡 大学,成为被称为“物理学家中的物理学家”的玻恩教授的学生。在 导师的指导下,他先后发表了 5 篇有分量的超导论文,并于 1948 年 与导师玻恩共同提出超导的“双带模型”。1948 年,在苏黎世的国 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激烈 争论,连大会主持人泡利都无法裁判。玻恩听到此事很高兴, 跟他 讲起自己与爱因斯坦长时间针锋相对的争论。玻恩说,爱因斯坦是一 个“离经叛道”者,因而能对经典常规实施超越。这次谈话,让程开 甲终身受益。 1948 年秋,程开甲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 所研究员。当听到解放军击败阻挠渡江战役的英国“紫石英”号军舰 时,程开甲婉谢导师和朋友好意,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 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于 1950 年 8 月回到浙江大学物理系。回国的 行囊中,除了给夫人买的一件皮大衣外,全是固体物理、金属物理方 面的书籍和资料。 1952 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程开甲调到南京大学物理 系任副教授。为了国家建设的需要,程开甲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研究 方向由理论研究转入应用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热力学内耗 理论研究。为培养原子能研究人才,1958 年程开甲再一次改变专业, 与施士元一起创建南京大学核物理教研室,创建江苏省原子能研究 所。 1960 年 3 月的一天,程开甲突然接到调令,让他去北京第二机 械工业部第九研究所报到。从那天开始,他和他从事的核武器事业, 成了当时中国的最高机密:程开甲这个名字,在科学界销声匿迹了几 十年。 在罗布泊的 20 多年中,作为中国核试验技术的总负责人,程开 甲成功参与主持决策了包括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两弹结合以及 地面、首次空投、首次地下平洞和首次竖井试验等在内的多种试验方 式的 30 多次核试验。在基地,程开甲与大家争吵最多的就是试验测 试技术上的问题。有时为一个问题,他们能争论一天一夜。在科学技 术问题上他从不让步,他和张蕴钰司令员争过,与白斌司令员争过, 也和其他技术人员争过,他不会因为对方级别职务高而放弃自己的观 点。在他看来,一切都要按科学规律办,“我只看讲不讲科学”。 晚年的程开甲精神矍铄,闲暇时打打太极拳,钢琴依然是他多年 业余时间丢不下的最爱。对外面的邀请,凡是和科研无关的,概不奉 陪。夜晚闲暇时光,喜欢读《古文观止》《孔子》《孟子》一类的古书 修身养性。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017 年 8 月 3 日,程开甲迎来了百岁生日。老骥伏枥,谈起晚 年创新成就,程老感慨地说:“我只是希望,我的建议、我的研究, 能对我国的武器装备发展起到作用。”回望百年人生,他说:“我这 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和祖国紧紧地联系在一 起。”一句肺腑之言, 一生为国,映照百年风云。 (摘编自“搜狐网”2018 年 6 月 20 日) 相关链接: ①尽管担任过多种职务,但程开甲称自己从没想过“权力”,而 只服膺“权威”——“能者为师”的那种权威。因此,他可以非常诚 恳地对年轻的技术员说:“我向你们道歉,上次的讨论,你们的意见 是对的。” (摘编自邱晨辉《程开甲:令人陌生的“核司令”》) ②彭继超在马兰基地工作近 30 年,曾多次采访程开甲。在一次 采访中,彭继超问程开甲:“您如果不回来,在学术上会不会有更大 的成就?”程开甲感慨地说:“如果不回来,在学术上也可能有更大 的成就,但那我最多只是一个二等公民身份的科学家。我是一个中国 人,我不可能到美国去喊‘美国万岁’,我只能喊‘中国万岁’。我 这辈子的最大心愿就是国家强起来,国防强起来。” (摘编自郑蔚《记住程开甲,就是记住这一代人》) 4.下列表述不能用来支撑程开甲治学做事“只看讲不讲科学” 的一项是(3 分)( C ) A.在苏黎世的国际学术会议上,程开甲与师兄海森堡就学术观 点展开针锋相对的激烈争论。 B.在核试验基地工作时,只要涉及科学技术问题,程开甲从不 让步,即使对方级别职务很高。 C.程开甲晚年坚持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即使在闲暇时间也不 接受和科学研究无关的邀请。 D.程开甲在工作中以“能者为师”,哪怕是年轻技术员的意见, 只要意见正确也会诚恳接纳。 解析:C 项主要表明程开甲不重名利,醉心于科学研究,与是否 讲科学、按科学规律办事无关。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 分)( B ) A.程开甲虽然学术成果不多,但因为对中国核事业作出的突出 贡献,依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B.程开甲在开明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在名师名校的教育熏陶下, 夯实了日后成为科学大家的深厚底蕴。 C.程开甲在“紫石英”号军舰事件后选择回国,主要是担心如 果中英关系恶化会影响自己的归国计划。 D.程开甲回国任职,虽然有损自己的学术成就,但不再是二等 公民,因而他认为自己这辈子无比幸福。 解析:A 项,“学术成果不多”错误,原文只是开玩笑,且指出 的是公开学术成果不多;C 项,“主要是担心如果中英关系恶化会影 响自己的归国计划”错,原文无相关信息,程开甲在这时回国主要是 看到了国家独立强大的希望,觉得应该回国奉献自己的力量;D 项, 因果关系不对,程开甲认为自己幸福主要是自己所做的一切都与祖国 命运紧密相连,为祖国献出了毕生心血。 6.文章称程开甲先生“一生为国”,他是怎样做到的?请结合 文本内容简要分析。(6 分) 答:①培养爱国精神,树立科学救国目标:从小在名人传记中吸 收精神营养;大学学习就以“科学救国”为拯救中国的良方,并为此 认真做准备。②放弃外国优厚待遇和研究条件,毅然回国效力:当看 到祖国走向独立,就毅然放弃英国皇家化工研究所研究员的身份回到 祖国,以实现“科学救国”理想。③科学研究一切遵从祖国需要:根 据国家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科学研究方向和工作岗位。④老骥 伏枥,为祖国奋斗终生:晚年依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关心我国国 防事业。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乡村教师(节选) 刘慈欣 他知道,这最后一课要提前讲了。 他忍住几乎使他晕厥过去的剧痛,艰难地移近床边的窗口,看着 远处的村庄。从自己的老师为救自己被狼咬死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 就属于黄土高原上这个偏远的小山村了。 窗外的田垄上,娃们在为他烧香和烧纸了。 半年前,他拿起扁担和想从校舍取椽子去修村头老君庙的几个人 拼命,被人打断了两根肋骨。送到镇医院,竟又发现他患了食道癌, 但他没有去管,实在没钱管。从镇医院出来,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买 了书。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 争已接近尾声。 碳基联邦舰队将完成碳硅战争中最后一项使命:摧毁大部分恒 星,建立一条五百光年宽的隔离带,免除硅基帝国对银河系中心区域 的碳基文明的任何威胁。隔离带中只有形成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 才会被保护。 夜深了,烛光中,娃们围在老师的病床前。 他把剩下的 12 片止疼药一把吞了下去,他知道以后再也用不着 了。他挣扎着想在黑板上写字,但头突然偏向一边,一个娃赶紧把盆 接到他嘴边,他吐出了一口黑红的血,然后虚弱地靠在枕头上喘息着。 娃们中有了低低的抽泣声。 他让他们记住牛顿第一定律,记住牛顿第三定律,最后才让他们 去记最难懂的牛顿第二定律。孩子们哭着记住了,他们知道记不下来, 老师是不会放心的。 “发射奇点炸弹!” 一团团似乎吞没整个宇宙的强光又闪起,然后慢慢消失…… 隔离带在快速推进。直到他们遇到太阳系的三号行星。 3 号行星检测,检测 30 个随机点。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 测波束圆形覆盖区的圆心上。 “1 号随机点检测。” 结果……绿色结果,绿色生命信号! “开始 3C 级文明测试。 1 号测试未通过,2 号测试未通过……10 号测试未通过。 “发射奇点炸弹!” 最高执政官突然想起什么:“继续测试。” 11 号测试题未通过! 12 号测试题未通过!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 的运行状态如何?” 数字宇宙广漠的蓝色空间中突然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声音:“当 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3C 文明测试试题 13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 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 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C 文明测试试题 14 号通过!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对于 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 它的质量成反比!” “3C 文明测试试题 15 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 500921473 的 3 号行星上存在 3C 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太阳系,推送奇点炸弹的力场 束弯曲了,奇点炸弹撞断了一条日珥,掠过太阳,亮度很快暗下来, 最后消失在茫茫太空的永恒之夜中。 那些娃们什么也没觉察到,校舍里微弱的烛光下,他们围着老师 的遗体,不知哭了多长时间。 最后,娃们决定自己掩埋自己的老师。他们拿了锄头铁锹,在学 校旁边的山地上开始挖墓坑,灿烂的群星在整个宇宙中静静地看着他 们。 “天啊!这颗行星上的文明不是 3C 级,是 5B 级!!”参议员 惊呼起来。 “他们已经开始使用核能,并用化学推进方式进入太空,甚至 已登上了他们所在行星的卫星。” “这个行星上生命体记忆遗传的等级是多少?” “他们没有记忆遗传,所有记忆都是后天取得的。” “那么,他们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是什么?” “极其原始,也十分罕见。他们身体内有一种很薄的器官在大 气中振动时可产生声波,同时把要传输的信息调制到声波之中,接收 方也用一种薄膜器官从声波中接收信息。” “这种方式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大?” “大约每秒 1 至 10 比特。” “上尉!”舰队统帅大怒,“你是想告诉我们,一种没有记忆 遗传,相互间用声波以令人难以置信的每秒 1 至 10 比特的速率进行 交流的物种,能创造出 5B 级文明?!且这种文明是在没有任何外部 高级文明培植的情况下自行进化的?!” “但,阁下,确实如此。” “但在这种状态下,这个物种根本不可能在每代之间积累和传递 知识,而这是文明进化所必需的!”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 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娃们造好那座新坟,东方已经放亮了。娃们在那个小小的坟头上 立了一块石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李老师之墓”。 (有删改)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3 分)( D ) A.小说开篇包含了丰富的信息,让我们大概了解了李老师的基 本情况,包括身体情况、工作情况、经济状况和他同孩子们之间的关 系。 B.文本采用双线结构,一条是老师上课至生命最后一刻;另一 条是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时找寻并保留 3C 文明。双线互为呼应, 并行不乱。 C.天上地下截然不同的场景转换和故事内容,给小说带来了奇 幻的色彩,也确实给读者带来了阅读科幻小说独有的体验。 D.文本中李老师这个乡村教师卑微不幸,作为一个悲情角色, 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小说的悲剧主题,引发了我们对其深深的同情。 解析:小说没有表现悲剧主题,引发的是读者的崇敬之情。 8.文中画线句子“这所山村小学,正好位于检测波束圆形覆盖 区的圆心上”有何作用?(6 分) 答:①构思巧妙:是两条线索的交汇点,串接起了两个不同时空 的故事,即一方面银河系碳基舰队在建立隔离带过程中探触 3C 级以 上文明的恒星,小山村碰巧成为探测点;另一方面,黄土高原上这个 偏僻山村有师生间知识文明传承。②制造悬念:让读者对情节发展和 人物命运更加关注。③突出主题:为山村小学的师生成为拯救地球的 英雄埋伏笔,表现了悲情的英雄主义主题。 9.一篇优秀的科幻小说往往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本文蕴含 了哪些人文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提示:人文精神——是一 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 求和关切,对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重视,对一种全 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6 分) 答:①坚守使命:柔弱者在困境中用知识、良知、师德等对传承 文明使命的坚守。②尊重文明:碳基舰队在探测到 3C 级以上文明行 星上的生命迹象后让炸弹转向,以保护有 3C 级以上文明的恒星系, 碳基舰队惊叹地球的 5B 级文明——师生生命体之间知识的传承。③ 敬仰崇高:崇尚教师的奉献坚守。乡村教师用微小的生命个体,用原 始方式艰辛地推动地球人类文明进步,歌颂卑微的生命凭借崇高的精 神传承至高的文明。 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袁滋,字德深。强学博记。少依道州刺史元结,读书自解其义, 结重之。建中初,黜陟使赵赞荐于朝。累辟.张伯仪、何士干幕府。部 官以盗金下狱,滋直其冤。刑部、大理核罪人,失其平,惮滋守法, 因权势以请,滋终不署奏。韦皋始招来西南夷.。德宗选郎吏可抚循者, 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赐金紫,持节往。逾年还,使有旨,进 谏议大夫。求外迁,为华州刺史。政清简,流民至者,给地居之,名 其里曰义合。然专以慈惠为本,未尝设条教,民爱向之。有犯令,时 时法外纵舍。得盗贼,或哀其穷,出财为偿所亡。召为左金吾卫大将 军,以杨于陵代之。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 易袁公政。”人皆罗拜,乃得去,莫不流涕。宪宗监国,刘辟反,诏 滋为剑南两川安抚大使,半道,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是时,贼方 炽,又滋兄峰在蜀为辟所劫,滋畏不得全,久不进,未几,徙义成节 度使。滑,用武地,滋严备而推诚信,务在怀来,李师道等畏服之。 居七年,百姓立祠祝祭。以户部..尚书召,徙荆南。吴元济之反,滋言 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兵三年调发益 屈诏出禁钱继之滋揣天子且厌兵,自表.入朝,欲议罢淮西事,道闻萧 俯、钱徽坐沮议黜去,滋翻其谋,更言必胜,顺可天子意,乃得还。 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滋既病,作遗令处后事,讫三年,皆有条次。性宽易,与之接者, 皆自谓可见肺肝,至家人不得见喜愠。薄居处衣食。 (节选自《新唐书·袁滋传》) 10 . 下 列 对 文 中 画 波 浪 线 部 分 的 断 句 , 正 确 的 一 项 是 (3 分)( B ) A.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 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B.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 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C.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宿 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D.滋言蔡兵劲/与下同欲/非朝夕计可下/宜广方略/离溃其心/及 宿兵三年调发/益屈诏/出禁钱继之/ 解析:“离溃其心”,动宾结构,意思为“离散敌心”,前后断 开。排除 A、C。 “宿兵”,屯驻军队。“及宿兵三年”,介宾短 语做状语,前后断开。“调发益屈”,主谓结构,前后断开。排除 D。 故选 B。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辟,指由中央官署征聘,向上推荐,任以官职,是中国古代 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 B.夷,原指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对东部各族的总称,后泛 指中原以外的各少数民族。 C.户部,我国古代六部之一,负责主管国家户籍、钱粮、赋税 和水利兴修等事务。 D.表,是我国古代臣下向帝王陈述、请求、建议、议论朝政时 使用的一种文体。 解析:C 项,“负责主管……水利兴修等事务”错误。“水利兴 修”不属于户部掌管,应是工部的职责。故选 C。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C ) A.袁滋聪颖善学,屡受重用。无须他人帮助,他读书自己便能 领悟其意义,后受到赵赞举荐入朝,并曾在很多人的幕府中工作过。 B.袁滋公正守法,为政仁厚。他曾为官员申冤,拒绝有关部门 不道义的请求;为政期间,他善待流民百姓,对犯法者常法外施恩。 C.袁滋敢于担当,积极效命。治理滑州时,他严密戒备又采取 怀柔政策,让李师道等人畏服;吴元济造反后,他两次进言,主张兴 兵伐贼。 D.袁滋为人宽厚,平易简朴。曾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他能推心 置腹待人,家里人看不到他的喜怒之色,同时,他居处简陋,衣食俭 朴。 解析:C 项,“他两次进言,主张兴兵伐贼”说法错误,第一次, “滋揣天子且厌兵,自表入朝,欲议罢淮西事”,主张罢兵休战,第 二次则并非如此。故选 C。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德宗选郎吏可抚循者,皆惮行,至滋不辞,帝嘉之。(5 分) 译文:(1)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少数民族)的郎官,大家都畏惧 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郎吏可抚循者”,定语 后置,可以前去抚慰的郎官;“惮”,畏惧;“辞”,推辞) (2)滋行,耆老遮道不得去,于陵使谕曰:“吾不敢易袁公政。”(5 分) 译文:袁滋离任时,老人拦住道路以至他无法离开,杨于陵派人 通告说:“我不敢改变袁公的为政主张。”_(“行”,离任、出发; “遮道”,拦住道路;_“谕”,通告) 参考译文: 袁滋,字德深。学问广博,记忆力强。少年时跟随道州刺史元结, 读书能自己领悟其中的含义,元结很器重他。建中初年,黜陟使赵赞 把他推荐到朝廷。多次征用在张伯仪、何士干的幕府中。部中官员以 盗窃金银的罪名被投入狱中,袁滋为他伸张冤情。刑部、大理寺复审 犯罪的人,不遵守公平正道,畏惧袁滋坚守法律,借助有权有势的人 请托,袁滋最终坚持不在有冤情的案卷上签署批准。韦皋最初招抚西 南方向的少数民族。德宗挑选可以前去抚慰(少数民族)的郎官,大家 都畏惧远行,而袁滋没有推辞,皇帝赞扬了他。赏赐金银和紫色服饰 (高官所穿),持节前去。过了一年回来,出使符合皇帝心意,进升谏 议大夫。后来袁滋请求到外地做官,担任华州刺史。政绩清廉俭约, 凡有流民来到他所管辖的州中,他都提供土地让他们住下来,把流民 居住的里巷命名为“义合”。他一向以仁爱为本,从不设立(严酷的) 条文法律,百姓敬爱他,都愿意投奔他。有犯法的,时常在法外宽免。 抓住盗贼,经常同情他的困窘,拿出钱财为他偿还给丢失东西的人家。 召入朝廷担任左金吾卫大将军,任命杨于陵接替他。袁滋离任时,老 人拦住道路以至他无法离开,杨于陵派人通告说:“我不敢改变袁公 的为政主张。”人们都围住他跪拜,然后才离开,没有不流泪的。宪 宗监国,刘辟造反,下诏命袁滋任剑南两川安抚大使。在前往赴任的 半路上,又任命他为剑南东、西川节度使。这时候,贼势正强,又因 袁滋的哥哥袁峰在蜀被叛贼刘辟劫持,袁滋害怕不能保全兄长,很长 时间不进兵,不久,改任义成节度使。滑州,是用兵之地,袁滋严密 戒备又广施诚信,一意怀柔,李师道等人害怕,服从于他。在当地为 官七年,百姓为他立祠堂祭祀。(朝廷)以户部尚书的官衔将其召回, 改任为荆南节度使。吴元济造反时,袁滋说蔡州军队强劲,上下同心, 不是一朝一夕用计可以攻下来的,应广泛使用策略,离散敌心。等到 屯驻军队三年后,朝廷征调战争物资更加困难,(皇上)下诏拿出宫中 钱财来继续维持。袁滋揣测天子也应厌战了,亲自上表入朝,打算建 议停止淮西的军事,途中听说萧俯、钱徽都因建议停战获罪被免官, 袁滋又改变原议,再次说出兵必胜,以顺从天子心意,于是乃得以回 到任所。去世时,享年七十岁,追赠太子少保。 袁滋患病以后,写下遗命安排后事,前后三年,都有安排。性格 宽厚平易,与他交往的人,都认为可以看见其肝胆,以至家里人都不 能察觉他的喜怒。居处简陋,衣食俭朴。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水调歌头 杨炎正① 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 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 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 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②,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 【注】 ①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 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②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 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 14.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D ) 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 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 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 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 颇为沉郁。 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 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 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的诗意,也暗含诗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 解析:D 项,“暗含诗人的软弱”错误,选项用语太重,从词中 来看,“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的诗意只是寄寓作者的田园之思。故选 D。 15.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 分) 答:①岁月蹉跎、青春难驻之悲慨。起首两句中的“西风”与“斜 日”暗含年华流逝之意。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之愁思。诗人愤然发 问:谁是中州豪杰?写出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③欲归隐田园之 心情。词人“尚想三径菊花丛”“借我五湖舟楫”,愿效法陶渊明与 范蠡大夫,做个高洁的隐士。④漂泊的愁绪。下片“千万里,江南北, 浙西东”三句,词人自言其人生道路:客游他乡,漂泊不定。由此发 出人生如寄的感叹。⑤对故国山河的无限眷恋之情。诗人回首故国, “此意莫匆匆”,还是希望能够为国效力,收复失地。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两句,以自然界的多种声音为喻,描写音乐旋律的变化。 (2)已故评书演员单田芳凭着其顽强的毅力,在传统表演艺术事 业上执着追求,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正如荀子《劝学》中所言:“锲 而不舍,金石可镂。” (3)苏轼在《赤壁赋》中以“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两句,写出 了婉转悠长、延绵不尽的乐声之美。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从 2018 年 6 月 19 日开始,将游戏成瘾正式列 入精神疾病,网络游戏带来的“数字健康”问题需要我们共同 ________。防止游戏参与者从“着迷”走向“沉迷”,是破解这一公 共卫生课题的当务之急。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 戏”向有益于技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扭转了建构行业伦理的 积极态度。然而,市场如马,脱缰则野,游戏市场的乱象仅靠市场自 我调节难以消除,必须善用法律与制度。比如( )。 这 ________是引导游戏产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________是共建清朗 网络空间的必然要求。不少研究表明,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也 与其成长环境________。与其一味苛责,视游戏为洪水猛兽,不如一 点一滴改善家庭教育,通过增亲子之情、添假日之乐、促健康之趣, 在________中为孩子培养多元爱好,提升他们的自控能力,从而摆脱 “数字健康”问题,更好地拥抱数字生活。 17 . 依 次 填 入 文 中 横 线 处 的 词 语 , 全 都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B ) A.应付 不仅 而且 息息相关 耳濡目染 B.应对 既 也 息息相关 潜移默化 C.应对 不仅 而且 休戚相关 耳濡目染 D.应付 既 也 休戚相关 潜移默化 解析:第一空,应付:对人对事采取一定措施处理,往往有敷衍 了事解决问题之意。应对:遇到问题后真心地去想办法解决。故此处 应选用“应对”。第二、三空,不仅……而且……:表递进关系。既…… 也……:表并列关系。此处属于并列关系,应填“既……也……”。 第四空,休戚相关:彼此间祸福相互关联。一般只能指有祸福可言的 人、集体、国家等相互间的关系,不能指无祸福可言的一般事物。息 息相关:呼吸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可以指人,可以指物。此处是 说青少年走上网游成瘾之路,与其成长环境关系非常密切,应选用成 语“息息相关”。第五空,耳濡目染:形容听得多见得多了,无形之 中受到影响。一般用来指技能方面。潜移默化:人的思想或性格受其 他方面的感染而不知不觉发生了变化。多指性格、习惯等方面。此处 应选用“潜移默化”。故选 B。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C ) A.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 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摆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B.通过不少互联网公司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 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展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C.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 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呈现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D.不少互联网公司通过主动作为,由“娱乐游戏”向有益于技 能成长的“功能游戏”转型,端正了建构行业伦理的积极态度。 解析:原文句子存在两个问题: 一是主语残缺,二是“扭转” 和“积极态度”搭配不当。A 项,滥用介词“通过”,造成主语残缺; “摆正”和“积极态度”搭配不当。B 项,滥用介词“通过”,造成 主语残缺。D 项,“端正了”和“积极态度”搭配不当。故选 C。 19 . 下 列 在 文 中 括 号 内 补 写 的 语 句 , 最 恰 当 的 一 项 是 (3 分)( B ) A.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强化监管,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创新 手段 B.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 手段 C.创新手段,强化监管,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 制度 D.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创新手段,强化监管,建立游戏分级 制度 解析:注意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先加强源头评估与管控, 然后建立制度,建立好制度后才能强化监管,创新手段,即“加强源 头评估与管控,建立游戏分级制度,强化监管,创新手段”。故选 B。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 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运动时运动者体内的水代谢要远远高于不运动时的水代谢, __①__。运动过程中,当肌肉收缩时,物质和氧气的需求量以及代谢 产生的废物会急剧增加,水在这些物质的运输过程中必不可少。 __②__?为了使摄入的水分充分参与身体代谢,运动时补水应遵循少 量多次的原则;另外,饮水速度要慢,不可过猛。如果是一般性的轻 体力运动,白开水、蒸馏水、矿泉水都可以,一些微酸的饮料可以增 强口感,促进饮用,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果__③__,最好选择运动型 饮料。 答:①在运动时要及时给身体补水 ②运动时应如何科学补水 ③进行一些高强度的体育运动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 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 40 个字。(5 分) 己亥年正月十五,入夜后的紫禁城灯火辉煌,游人惊叹声不断。 自从 94 年前化身为故宫博物院,这是它第一次在夜间开放。故宫宫 墙被红灯笼装点得熠熠生辉,伴随着中央民族乐团的演奏和京剧的演 出,伴随着名画《千里江山图》被投影到宫殿屋顶上,紫禁城古建筑 群首次在晚间被大规模点亮。故宫博物院票务 系统也开通了预约免 费参观抢票活动,预约门票几分钟内就被抢光,这是故宫首次在晚间 免费对预约观众开放。此举让 600 岁的故宫变得更加年轻,也拉近了 传统文化与公众的距离。 答:关键信息:①己亥年正月十五(或:元宵节);②故宫(或:紫 禁城)首次在晚间被灯光装点;③并首次在晚间对预约观众免费开放。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在一次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多位网络“大咖”坐到一起,回答网 民的提问。其中问题之一:请问在你们眼中,“00 后”群体最需要 的是什么? 网络“大咖”们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各不相同:有的说“00 后” 群体最需要的是掌握在网络上学习的技能;有的说最需要的是要让他 们的个性得到充分满足;有人说“00 后”群体最应该学会的是如何 与他人相处;也有人说他们最需要的其实是个人的独立与自律。 你认为“00 后”群体最需要的是什么?请联系访谈背景和对 象,给“00 后”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理解。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 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 可偏题。审题时要注意全面准确,提炼观点的原则有两个:一是要做 到准确,并力求新颖,离材料中心最近的是最佳观点;二是力争所选 观点要有话可说、有例可证、有理可议。 【审题】材料中“写什么”很明确,只要围绕“‘00 后’群体 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一问题,在规定范围内选定一个观点(观点没 有高下之分)作文即可,故立意难度不大。但选定观点的过程也是分 析理解、确定立意的过程。需要有自己的经验、理解和价值判断。“怎 么写”是本题的重点和难点,要联系访谈背景和对象谈自己的理解, 分析问题,探究原因,阐明理由,提出建议。写出一定的广度和深度, 体现作者的自我认知水平和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 【写作立意】正视自身的现状与问题,思考自己的现在与未来; 提高认识,改变观念,完善人格,更好地学习生活,健康成长,为未 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立足当下,锤炼本领;等等。 例文: 个性张扬与社会需要同行 一把提琴,操在乐师手中,光阴便融化了;一支画笔,挥在画师 手中,冬天便盛开了。试想,如果没有个性,世界怎会如此绚丽多姿? 因此,社会需要个性。 海鸥亮丽自己的个性,终会把搏击的浩歌洒在浪头起落的大海; 蜻蜓亮丽自己的个性,终会把轻盈的翅膀幻化成小溪边优美的弧线; 萤火虫亮丽自己的个性,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放出不惜用生命点燃的一 丝火光…… 李白的个性是落拓不羁,他的诗瑰丽和神奇;杜甫的个性是忧国 忧民,他的诗报国和伤时;毛泽东的个性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他的诗有惊天的气魄和豪情…… 个性源于自身性情和专长爱好,它因人而异。但是个性有共同的 属性,它会促进古今文化交流和异地文明相融。君不见那些被人歌颂、 被人称赞的竹梅兰菊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从而使它们成长于每一个国 度,让不同的民族相聚时有了话题;君不见那些古代文人骚客的精神 风貌及其作品影响了一个民族乃至整个社会;君不见身边的那些球星 歌星红遍全球,给人欢乐、给人享受——然而,如果没有了个性,那 一切从何说起呢? 也许,现在有许多人在为没有个性而苦恼,他们 认为所谓的个性就是有一技之长。其实,这种想法大错特错。个性绝 不仅仅是有一技之长,它是同社会需要紧密相关的。一个人无论个性 怎样优秀,如果他只为了自己,从不考虑社会需要,那他充其量不过 是一棵墙头草,站不稳且风一吹就会倒。相反,一个人如果把个性和 社会联系起来,那他就是山顶上的千年古松,任凭风吹雨打,也绝不 会动摇。 谁都知道,20 世纪初的中国是一块动荡的土地,一些浪人有个 性,会翻译,却当了敌人的特务和走狗,那他的个性能叫人称道吗? 而另一些人(先进分子),他们为国为民,敢于在列强面前说“不”, 他们的个性便成了民族的个性,他们也永垂青史。 历史的火炬传到我们手中,我相信,只要我们把个性融入到社会 需要中去,让个性和社会同行,那么明天会更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