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选择性必修中册基础过关训练:过秦论 Word版含解析
- 1 - 基础过关训练 16 过秦论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膏腴.(yú) 藩.篱(fān) 黔.首(qián) B.逡.巡(jūn) 锋镝.(dí) 蹑.足(niè) C.谪.戍(zhé) 鞭笞.(chī) 囊.括(nánɡ) D.隳.名城(huī) 户牖.(yǒu) 棘.矜(jí) 2.下面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于是秦人恭手而取西河之外 B.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 C.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D.毁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 3.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爱:爱护) B.委命.下吏 (命:性命) C.才能不及中人.. (中人:平常的人) D.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小弱:变小变弱) 4.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遗策 (沿袭、承袭)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凭借) C.于今无会因. (原因) D.因.击沛公于坐 (趁机) 5.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B.蒙故业,因遗策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6.对下列各句加点字用法归类正确的是( ) ①天下云.集响.应 ②外连衡而斗.诸侯 ③却.匈奴七百余里 ④履.至尊而制六合 ⑤且夫 天下非小弱..也 ⑥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囊.括四海 ⑧数目.项王 A.①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⑦/②⑥⑧/③④/⑤ C.①⑦/②③④⑤/⑥⑧ D.①⑦/②③⑥/④⑧/⑤ 7.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秦以区区..之地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D.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 2 - (1)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 ,流血漂橹; , ,分裂 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2)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吞二周而亡诸侯, ,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3)(陈涉)蹑足行伍之间,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 兵, , ,赢粮而景从。 (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 ,何也? 。 二、能力提升 (一)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9~12 题。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 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 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 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 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 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 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 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 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9.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奋.六世之余烈 (2)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3)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4)履.至尊而制六合 10.下列句子中的“将”和“将数百之众”中的“将”意义相同的一句是( ) A.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出郭相扶将.。 C.李白乘舟将.欲行。 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五六万。 11.对“瓮牖绳枢”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形容家里穷。 B.窗户像破瓮,户枢像草绳。形容房屋破旧。 C.以破瓮作窗户,以草绳系户枢。比喻门窗的样子。 D.破瓮像窗户,草绳像户枢。比喻家里穷。 1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二)文句翻译。 13.翻译下文中画线的句子。 魏文侯问于李克曰:“吴之所以亡者何也?”对曰:“数战数胜。”文侯曰:“数战数 胜,国之福也。其所以亡何也?”李克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治疲民,此 其所以亡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翻译下面文段。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 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5~19 题。 贾谊论 苏轼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 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愚观贾生之论,如其所言,虽三代何以远过?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然则是天下 无尧舜,终不可有所为耶?仲尼圣人,历试于天下,苟非大无道之国,皆欲勉强扶持,庶几 一日得行其道。将之荆州,先之以冉有,申之以子夏。君子之欲得其君,如此之勤也。孟子 去齐,三宿而后出昼,犹曰:“王其庶几召我。”君子之不忍弃其君,如此其厚也。公孙丑 问曰:“夫子何为不豫?”孟子曰:“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君子之爱 其身,如此其至也。夫如此而不用,然后知天下果不足与有为,而可以无憾矣。若贾生者, 非汉文之不能用生,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夫绛侯亲握天子玺而授之文帝,灌婴连兵数十万,以决刘、吕之雌雄,又皆高帝之旧将, 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贾生,洛阳之少年,欲使其一朝之间,尽弃其旧 而谋其新,亦已难矣。为贾生者,上得其君,下得其大臣,如绛、灌之属,优游浸渍而深交 之,使天子不疑,大臣不忌,然后举天下而唯吾之所欲为,不过十年,可以得志。安有立谈 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观其过湘为赋以吊屈原,纡郁愤闷,趯然有远举之志。其后卒以自 伤哭泣,至于夭绝,是亦不善处穷者也。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不知默默以 待其变,而自残至此。呜呼!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 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 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 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君子之爱.其身 爱:爱惜 B.生之不能用.汉文也 用:任用 C.是亦不善处穷.者也 穷:贫穷 - 4 - D.则不能全.其用 全:彻底发挥 1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使其.一朝之间 其.后以自伤哭泣 B.将之.荆 谋之.一不见用 C.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蟹六跪而.二螯 D.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 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 17.以下四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贾生“志大量小”的一组是( ) ①得君如汉文,犹且以不用死 ②此其君臣相得之分,岂特父子骨肉手足哉? ③安有 立谈之间,而遽为人痛哭哉! ④夫谋之一不见用,则安知终不复用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苏轼史论散文之一,作者对贾谊为人遭际既同情惋惜,又批判否定。 B.苏轼认为贾生志大量小,才有余识不足,尤其对他忧伤而死持否定态度,认为他应该 默默等待时局变化。 C.文中引用了两个圣人的典故,说明有才能的人被重用,根本在于志大量也得大。 D.本文的观点是批评贾生不能自用,一反历史上的贾谊怀才不遇的说法,观点新颖。 1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今天下,舍我其谁哉?而吾何为不豫?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专项训练 20.下面是某学校年级主任通过广播对家长说的一段欢迎词,其中有五处表达不当,请 找出并修改。 各位家长,下午好!我代表学校对各位家长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时间光顾这次家长会 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学校和家长的联系,以便 更有针对性地教育好大家的孩子。也希望各位家长能粉墨登场,对我们学校的工作提出宝贵 的建议和意见。我敢肯定,这次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感谢各 位聆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发挥想象,创设情境,扩展以下诗句,写一段不少于 80 字的话。要求寓含一定的人 - 5 - 生哲理。 山头斜照却相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过关训练 16 过秦论 1.解析:“逡”读 qūn。 答案:B 2.解析:A 恭手—拱手,B 诸候-诸侯,D 毁名城-隳名城。 答案:C 3.解析:“爱”意为“吝惜”。 答案:A 4.解析:因,机会。 答案:C 5.解析:A 项“景”通“影”,C 项“从”通“纵”,D 项“反”通“返”。 答案:B 6.解析:D 项依次为: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答案:D 7.解析:古义,黄河以北;今义,指河北省。 答案:D 8.答案:(1)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 因利乘便 宰割天下 (2)振长策而御宇内 履至尊而制六合 (3)而倔起阡陌之中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4)身死人手 为天下笑者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9.答案:(1)奋:发展 (2)兵:兵器 (3)愚:使动用法,使……愚昧 (4)履:名词活用 为动词,踏。 10.解析:D 项和例句中的“将”都是率领的意思。 答案:D 11.解析:注意活用现象。 答案:A - 6 - 12.答案:(1)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孙万代的 帝王基业。 (2)天下的人像云彩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那样响应,背着粮食像影子那样紧紧跟随。崤 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13.答案:屡次作战,人民就要疲困;屡次胜利,君主就容易骄傲。用骄傲的君主,统 治疲困的人民,这就是吴国灭亡的原因。 14.答案:宋国有个担心他的苗不长就把它们往上拔的人,(然后)疲倦地回家,对他家的 人说:“今天很累啦,我帮助苗长(快)。”他的儿子跑去看苗,苗都枯萎了。 15.解析:应该为“困厄不得志”。 答案:C 16.解析:A 分别为代词,他/代词,那;B 分别为动词,去/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 句子独立性;C 分别为连词,那么,就/连词,表并列;D 连词,表顺承。 答案:D 17.解析:可以用排除法。 答案:D 18.解析:“根本在于志大量也得大”错。 答案:C 19.答案:(1)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 一定要能够忍耐。 (2)当今世界上(治国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 【参考译文】 不是才能难得,而是自己把才能施展出来实在困难。可惜啊,贾谊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却未能施展自己的才能。 君子要想达到长远的目标,则一定要等待时机;要想成就伟大的功业,则一定要能够忍 耐。古代的贤能之士,都有建功立业的才能,但有些人最终未能施展其才能于万一,未必都 是当时君王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我看贾谊的议论,照他所说的规划目标,即使夏、商、周三代的成就又怎能远远地超过 它?遇到像汉文帝这样的明君,尚且因未能尽才而郁郁死去,照这样说起来,如果天下没有 尧、舜那样的圣君,就终身不能有所作为了吗?孔子是圣人,曾周游天下,只要不是极端无 道的国家,他都想勉力扶助,希望终有一天能实践他的政治主张。将到楚国时,先派冉有去 接洽,再派子夏去联络。君子要想得到国君的重用,就是这样的殷切。孟子离开齐国时,在 昼地住了三夜才出走,还说:“齐宣王大概会召见我的。”君子不忍心别离他的国君,感情 是这样的深厚。公孙丑向孟子问道:“先生为什么不高兴?”孟子回答:“当今世界上(治国 平天下的人才),除了我还有谁呢?我为什么要不高兴?”君子爱惜自己是这样的无微不至。 如果做到了这样,还是得不到施展,那么就应当明白世上果真已没有一个可以共图大业的君 主了,也就可以没有遗憾了。像贾谊这样的人,不是汉文帝不重用他,而是贾谊不能利用汉 文帝来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啊。 周勃曾亲手持着皇帝的印玺献给汉文帝,灌婴曾联合数十万兵力,决定过吕、刘两家胜 败的命运,他们又都是汉高祖的旧部,他们这种君臣遇合的深厚情分,哪里只是父子骨肉之 间的感情所能比拟的呢?贾谊不过是洛阳的一个青年,要想使汉文帝在一朝一夕之间,就全 部弃旧图新,也真太难了。作为贾谊这样的人,应该上面取得皇帝的信任,下面取得大臣的 支持,对于周勃、灌婴之类的大臣,要从容地、逐渐地、感情深厚地结交他们,使得天子不 疑虑,大臣不猜忌,这样以后,整个国家就会按我的主张去治理了。不出十年,就可以实现 自己的理想。怎么能在顷刻之间就突然对人痛哭起来呢!看他路过湘江时作赋凭吊屈原,心 - 7 - 绪紊乱,十分忧郁愤懑,大有远走高飞、悄然退隐之意。此后,终因经常感伤哭泣,以至于 短命早死,这也真是个不善于身处逆境的人。谋略一旦不被采用,怎么知道就永远不再被采 用呢?不知道默默地等待形势的变化,而自我摧残到如此地步。唉,贾谊真是志向远大而气 量狭小,才力有余而识见不足。 古人有出类拔萃的才能,必然会不合时宜而招致困境,这就是所以若非英明智慧、不受 蒙蔽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古人和今人都称道苻坚能从草野平民之中起用了 王猛,在很短时间内全部斥去了原来的大臣而与王猛商讨军国大事。苻坚那样一个平常之辈, 竟能占据了半个中国,这道理就在于此吧。我很惋惜贾谊的抱负未能施展,所以对此加以详 尽的评论。同时也要使君主明白: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就应当了解这类人有孤高 不群的性格,一旦不被重用,就会忧伤颓废,不能重新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种人,也应该 有节制地发泄自己的情感啊! 20.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是否得体的能力。“光顾”是敬辞,称客人来到,商 家多用来欢迎顾客,应改成“参加”;“目的”和“为了”杂糅,删掉其中一个;“粉墨登 场”是贬义词,多比喻坏人经过一番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改成“积极发言”;“敢肯定” 用语绝对,改成“相信”;“聆听”是敬辞,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此处改为“收听”。 答案:①“光顾”改成“参加”;②“目的”和“为了”删其一;③“粉墨登场”改成 “积极发言”;④“敢肯定”改成“相信”;⑤“聆听”改为“收听”。 21.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简明、连贯、准确、生动和扩展语段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学生了解所给诗句的内涵,结合内涵扩展诗句,阐释道理。理解“山头 斜照却相迎”的内涵和蕴含的哲理需要结合该诗句的上下文——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 头斜照却相迎。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许的 暖意。这既是写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 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感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 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结合上述分析扩展即 可,注意字数和“寓含一定的人生哲理”的要求。 答案:寒意初上,偶抬头,却发现,冒着嫩芽、晕着淡淡鹅黄的山头笼着初晴的斜阳, 仿佛久别重逢的兄弟,早已迎候在归家路上,暖意油然而生。人生亦然:寒冷生发温暖,逆 境萌发希望,忧患孕育新生命!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