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3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20-23课第 20 课 六国论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第20课 六国论 1.通假字。 (1)暴霜露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与秦相较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暴秦之欲无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曝” 暴露 (2)“毋” 不要 (3)“倘” 倘若,如果 (4)“餍” 满足 2.古今异义。 (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思厥先祖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智力孤危。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刺客不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其,代词,那;实,副词,实际上。今义: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古义:祖辈,父辈。今义:父亲的父亲,爷爷。(3)古义:到……的结局。今义:连词,表示另提及一件事。(4)古义:旧事,前例。今义: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5)古义:智谋和力量。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等解决问题的能力。(6)古义:不去行刺。今义:不可以,不中。 3.一词多义。 答案 (1)动词,招致/动词,邀请/形容词,快,迅速 (2)名词,兵器,武器/名词,军队/名词,士兵/名词,军队 (3)形容词,旧的,原有的/连词,所以,因此/名词,老交情, 37 旧交/动词,衰老/名词,缘故,原因/副词,仍然,还/副词,故意,特意 (4)动词,不是/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动词,非难,责怪/副词,没有/副词,不 (5)动词,作为/动词,成为/前“为”,动词,治理;后“为”,介词“被”,表被动 4.词类活用。 (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日削月割,以趋于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援:动词作名词,援助。完:形容词做动词,保全。 (2)理:名词作状语,从道理上说。(3)日,月:时间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一月月地。(4)礼:名词作动词,礼遇。 5.文言句式。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判断句 (3)定语后置句 (4)(5)省略句 (6)(7)被动句 6.翻译句子。 (1)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却还有可以不贿赂秦国而战胜它的形势。 (2)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而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 (3)等到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 (4)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为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5)把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与战胜而得的土地比较,实际上多到百倍。 7.如果说文章第一段是提出论点,一总(弊在赂秦)二分(①赂秦而力亏 ② 37 不赂者以赂者丧),那么下面的论据是如何围绕它们展开的? 答案 第一段是总纲,展开了两个分论点,二、三两段是论据,分别围绕两个分论点进行论证。第二段申述“赂秦而力亏”,第三段申述“不赂者以赂者丧”。全文脉络清晰,结构严谨,论证透辟。 8.有人说,前三段已将论点阐述透彻,后二段完全可以不要或者简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答案 不同意。作者写作此文时,北宋王朝对强敌辽、西夏奉行以贿赂来苟安的政策,苏洵对此极为不满,深感忧虑。文章本意不在研究六国历史,而是借古论今,指出宋朝国策之误,为宋朝统治者敲响警钟。开头从论古入,收尾以慨今出,表面上是历史论文,实际上是以古为鉴,议当前政治,现实针对性很强。 一、中心主旨 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侵略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以维护其统治。 二、写作特色 1.语言生动形象。 在语言方面,本文除了具有一般论说文用词准确、言简意赅的特点之外,还有语言生动形象的特点。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用“食之不得下咽”形容“秦人”的惶恐不安,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饱含感情。 文章的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等感情强烈的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流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3.修辞方式的运用。 对偶、对比、比喻、引用、设问等修辞方式的运用,使文章“博辨以昭”(欧阳修语),不仅章法严谨,而且富于变化,承转灵活,纵横恣肆,起伏跌宕,雄奇遒劲,具有雄辩的力量和充沛的气势。 三、结构思路 六国论 四、文白对照 37 始速祸焉:等到燕太子丹用(派)荆卿(刺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祸患。史载荆轲刺秦王未成,秦王大怒,发兵 37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音、形、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赂(lù贿赂)秦 举(jǔ全部,都)以予人 B.暴(bào残酷)霜露 奉之弥(mí更加,愈)繁 C.洎(jì自从)牧以谗诛 犹抱薪(柴)救火 D.秦击赵者再(zài两次) 为(wéi治理)国者 答案 D 解析 A.举,拿;B.暴,pù暴露;C.洎,等到。 2.下列加点词的词义,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37 答案 D 解析 A.弊病/困顿;B.爱惜/吝惜;C.有人/或许;D.均意为“所以”。 3.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①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 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内立法度,务耕织 ⑤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⑥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⑦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 ⑧吞二周而亡诸侯 ⑨今殴民而归之农 ⑩而秦兵已西矣 A.①⑥⑦⑩ B.③④⑧⑨ C.①④⑦ D.③⑤ 答案 C 解析 ①④⑦名词作状语,②⑧⑨为使动用法,③形容词作动词,⑤形容词作名词,⑥名词作动词,⑩名词作动词。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前两段,完成4~6题。 4.下列与“破灭之道也”中的“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B.策之不以其道 C.伐无道,诛暴秦 D.臣之所好者,道也 答案 B 解析 A.“取道”;C.“道义”;D.“道义、道理”;B.与例句均当“途径”讲。 5.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A.①为“因为”;②为“用”;B.①为“才”;②为“用”;D.①为“由于”;②为“来”;C.均当“用”讲。 6.试分析第2自然段从哪四个方面论证了“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将秦国得到的诸侯贿赂的土地与征战得到的土地作数量的比较,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弊在赂秦”。 (2)概述祖先得来土地的艰难和子孙拱手让人土地的轻易,说明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3)从“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的角度说明“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的道理。 (4)引用古人的话说明“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的道理,论证了“弊在赂秦”的道理。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甲] 六国论(节选) 苏 辙 尝读六国世家,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向西,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灭亡。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37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乙] 六国论(节选) 李 桢 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据有)形便(地理形势有利)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 藉:依靠、凭借 B.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 阴:偷偷地 C.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 克:能够 D.兵连祸结,曾无虚岁 曾:竟然 答案 B 解析 阴:暗中,暗地里。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同现代汉语的意思或用法基本相同的一组是( ) ①以攻山西千里之秦 ②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 ③因得以自完于其间 ④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⑤而四国休息于内 A.①④ B.②④ C.②⑤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①“山西”指“崤山的西面”;今指山西省。④“出身”意为“挺身而出”;今指人的身份等。⑤“休息”古义为“休养生息”;今指“暂时停止工作学习或活动”。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彼秦者将何为哉? 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C.未可专以罪秦也 不赂者以赂者丧 D.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 子孙视之亦不甚惜 答案 A 解析 A.连词,却,但,表转折;B.名词,作为/动词,成了,作为;C.连词,来/介词,因为;D.助词,的/代词,它。 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苏辙认为“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的条件是“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B.李桢认为六国在“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等方面与秦国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C.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不知佐韩、魏以摈秦,“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杀”。 D.李桢认为六国灭亡是由于未占据有利地势,又未得天助,否则,其中的任何一个国家也可以像秦国一样一统天下。 答案 A 解析 条件应为: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的句子。 (1)彼秦者将何为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2)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 (2)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 (3)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 参考译文 六国论(节选) 苏 辙 我读过史记中六国世家的故事,内心感到奇怪:全天下的诸侯,凭着比秦国大五倍的土地,多十倍的军队,全心全力向西攻打崤山西边面积千里的秦国,却免不了灭亡。我常为这件事作深远的思考,认为一定有能够用来自求安定的计策;因此我总是怪罪那时候的一些谋臣,在考虑忧患时是这般的粗略,图谋利益时又是那么的肤浅,而且不了解天下的形势啊! 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由韩、魏两国对付秦国,其余四国在后方休养生息,来暗中援助他们的急难,像这样就可以源源不绝地应付了,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用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吞并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六国论(节选) 李 桢 据我看来,那六国都想做秦国所做的事,不能一味责怪秦国。在这个时候,山东诸侯六国中,没有一个(诸侯国的实力)能超过秦国的啊,他们沉溺于武力攻打,习惯于尔虞我诈,弱肉强食,(这)与秦国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战争连续不断,战祸连年不绝。假使拥有的地理形势有利,如秦国,并且得到上天的帮助,那么六国当中的任何一国也可以像秦国一样统一中国。只是他们最终没有能够做秦国所做的事,因此(六国)是自己削弱(自己),而导致灭亡的。 四、语言运用 12.重新排列下列各句的顺序。 ①选择是一种选择 ②争取是一种选择 ③“要”是一种选择 ④有比争取更重要的选择时 ⑤“不要”也是一种选择 ⑥放弃选择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⑦退让也是一种选择 答案 ②④⑦③⑤①⑥ 13.请以“眼光”为中心,任选下面一个描写对象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 (1)爷爷看着孙子嬉戏时的“眼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三看着邻居新买的小轿车时的“眼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商人点数钞票时的“眼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答案 (1)夏夜的海滩,凉风阵阵,看到孙子在尽情地嬉戏,爷爷露出了慈祥的微笑,眼光紧盯着孙子奔跑的身影。 (2)看着邻居新买的小轿车,张三投之以羡慕的眼光,由衷地赞叹:这车真漂亮!哪天我也去买一辆! (3)柜台上,一个商人接过钞票,兴奋地点起来,看他点数钞票时那专注的眼光,我想此时他满眼都是钞票了。 第21课 伶官传序 1.通假字。 及仇雠已灭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仇” 仇敌 2.古今异义。 (1)岂非人事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系燕父子以组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主要指政治上的得失。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2)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今义:投身到事业中去。(3)古义:推其根本。今义:原来的。(4)古义:绳索。今义:组织或由不多的人组成的单位。 3.一词多义。 37 答案 (1)归顺/回到/回去/归还 (2)容易/改变/轻视/交换 (3)禀告/告诉、告知/向天地或祖先祭告大事/告发、揭发 (4)给/和/结交 4.词类活用。 (a、)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函梁君臣之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契丹与吾约为兄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抑本其成败之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词作状语 ①负而前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仓皇东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一夫夜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而告以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及凯旋而纳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动词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容词作名词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a、)(1)①用木匣子装。②订立盟约。③推究。 (2)①向前。②向东。③在夜里。(b、)(1)成功的消息。 37 (2)①使……兴盛;使……灭亡。②使……收藏。 (c、)(1)作乱。(2)细小的事情;有勇有谋的人物。 5.翻译下列句子。 (1)此三者,吾遗恨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恨。(判断句) (2)最后自己丧命,国家灭亡,被天下人耻笑。(被动句) (3)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消息禀告给先王。(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 (4)难道是得天下难而失天下容易吗?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反问句) 6.本文是怎样提出论点的?作者从庄宗得失天下的史实中得到了怎样的结论? 答案 本文开门见山提出盛衰由人的主张:“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用一个“原”字推导原因,点出庄宗,作为立论依据,顺势引起下文。 作者得出的结论有三:①国家成败兴衰“皆自于人”。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③“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7.本文是怎样运用正反对比来阐述事理的? 答案 全文通过把庄宗的“得天下”与“失天下”作为主线进行对比,事清而理明。文章开头“盛、衰”“得、失”并举。第三段“盛、衰”“得、失”“成、败”“损、益”“兴、亡”并举,末段又用“盛、衰”并举。此外,又如“方其……及……”,对照鲜明,论点非常突出。 一、中心主旨 《伶官传序》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中的《伶官传》作的序。文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二、写作特色 1.多种论证方法的运用。 第一,例证法。本文属于史论。写史论一般都要使用例证法,以史带论,以史证论。运用这种方法,关键在于准确地选择典型事例。本文第一段就提出以庄宗得天下和失天下的史实为论据,但在具体选材上,却以“晋王赐三矢”这一不能确定为史实的传说作为事例,并加以详述,体现了作者精于选材的匠心。文章并没有写庄宗如何“逸豫”,但通过“晋王赐三矢”这一典型的、生动的事例,充分地体现了庄宗的“忧劳”,突出了“人事”的作用,再辅之以评论庄宗盛衰时所涉及的点滴史实,就使人对于庄宗的由“盛”而“衰”、由“忧劳”到“逸豫”不言而明,达到了以材料论证观点的目的,起到了以古鉴今、举一反三的作用。 37 第二,对比论证法。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全文以“盛衰”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2.语言独具特色。 第一,语言委婉,气势旺盛。本文作为一篇总结历史教训,为当世及后世君主提供借鉴的史论,却豪无生硬的说教,而是娓娓道来,婉转动人。即使是在慨叹庄宗败亡时,也只是有惋惜之意而无责难之词,可谓意正言婉。全文从“呜呼”起笔,到“岂独伶人也哉”收尾,一叹再叹,以叹始终,于反复叹咏之中显现委婉的韵致。在议论的文字中,多用反问句、疑问句,使说理委婉而令人深思;多用对称语句,特别是在关键的地方,采用语言凝练、对仗工整的格言式的骈句,造成鲜明的对比感和节奏感;适当运用长句,调节语势,有张有弛。疑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骈句与散句,长句与短句结合,错综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旺盛。 第二,文笔酣畅,波澜起伏。文章开篇突兀而起地提出论点,马上落到立论根据上,再落入“晋王赐三矢”的叙事,又语势猛然一升,发出对庄宗之“盛”的赞叹,而后语势陡然一降,发出对庄宗之“衰”的悲叹,继而步步紧逼,设疑问、引古语而得出“自然之理”,然后再次评论庄宗盛衰,语势再升再降,在大起大落之中引出发人深省的教训,戛然而止,将全文的语势稳稳地落在结尾上。篇幅虽短小,却写得起伏跌宕。全文一气呵成,淋漓酣畅。 第三,平易自然,简约凝练。文中没有佶屈聱牙的措辞,也不堆砌词藻,用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叙说事例,深入地说明道理,语言平易近人,自然通畅。叙事不枝不蔓,议论简明扼要,其中一些格言式的对称语句,如“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句式整齐,言简意丰,发人深省。 三、结构思路 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第1段) 成败皆由人事 结论:——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第4段) 四、文白对照 37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勖(xù) 仇雠:仇人 忽微:微小的事 B.沮(jù) 逸豫:安乐 仓皇:匆忙的样子 C.襟(jīnɡ) 凯旋:胜利 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D.伶(línɡ) 遗恨:留下的仇恨 自然:大自然 答案 A 解析 A.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此处指“微小的事”;B.沮jǔ;C.襟jīn;D.自然:理所当然。 2.下列各句中“与”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B.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莫能与之争 D.当与秦相较 答案 B 解析 B.给;A、C、D均为“和”。 3.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37 (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其所以失之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契丹与吾约为兄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乱者四应,仓皇东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人事:文中指政治上的得失。今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2)天下:文中指政权,今指中国或世界。(3)所以:文中指“……的原因”,今为表结果的连词。(4)兄弟:文中指(订立)同盟,今指哥哥和弟弟。(5)至于:文中指以至于。今指①表示另提一事。②表示达到某种程度。(6)从事:(古)官名,文中泛指一般属官。今指①投身到事业中去。②按某种办法处理。(7)前驱:文中指走在队伍前面,今指在前面起引导作用的人或事物。(8)成功:文中指大功告成,今指获得预期的结果,与失败相对。(9)意气:文中指气概。今有三义:意志和气概;志趣和性格;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10)乱者:文中指作乱的人,今指没有秩序,没有条理。 4.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 A.一夫夜呼 B.函梁君臣之首 C.仓皇东出 D.负而前驱 答案 B 解析 A、C、D三句中的名词“夜”“东”“前”在动词前不是作句子的主语,而是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属于名词作状语;B句中的“函”在此用作动词,意为“用木匣子装”。 5.下列句子,补出的成分正确的一项是( ) A.(他)还矢先王,而告以(之)成功 B.(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以(之)成功 C.(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D.(他)还矢(于)先王(矣),而告以(之)成功(也) 答案 C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的三、四两段,完成6~8题。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37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B.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所有的。 C.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本:本来。 D.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之一。 答案 C 解析 本:推究。 7.对文中画线的两句话及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在上文将庄宗极盛和极衰的经历作了鲜明的对比之后,为照应全文的中心论点而提出的两个问题。 B.前一句以反问句的形式,排除、否定了“得之难失之易”这一着眼于现象、大而浮泛的说法。 C.后一句用“抑”字领起,目的在于使语气委婉,诱发读者深入思考;这一问句的特点是寓答案于疑问之中,即庄宗的盛衰异变、成败之迹,“皆自于人”,从而以庄宗的实例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D.这两句话之后作者用了引证法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而“忧劳可以兴国……”两句则揭示了全文中心论点中“人事”的内涵。 答案 D 8.课文到第三段已完成了对全文中心论点的论证,作者为什么又写第四段,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A.进一步深入议论,从庄宗强弱兴亡的强烈对比中,引出“祸患常积于忽微……”的深刻的历史教训。 B.“岂独伶人也哉?”意思是,哪里仅仅是溺爱伶人会如此呢?这个结尾强调了庄宗提供的教训的普遍意义,任何沉溺于逸乐(小看“忽微”)、忘记忧劳兴国至理的行为,后果都不堪设想。 C.联系这篇史论的写作背景,还可以看出作者构思这一段的良苦用心在于,借古讽今,讽谏北宋统治者不要忘记历史教训,体现了这是一篇有现实针对性的史论。 D.这一段与第三段在论述上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没有提供庄宗小看“忽微”、沉溺于逸乐的史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论证的力量。 答案 D 三、课堂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纵囚论 欧阳修 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 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 37 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信义行于君子 行:推行 B.罪大恶极,诚小人矣 诚:的确,确实 C.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 乌:怎么,哪里 D.不逆情以干誉 干:求取,谋求 答案 A 解析 行:表现,体现。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C.两句的“贼”都是动词,“窥测”之意。A.句①“期”是动词“希望,要求”,句②是名词“期限”;B.句①“是以”是倒装,正常语序为“以是”,可译为“因此”,句②是正常语序,译为“这是拿”;D.句①“而”是连词“假使”,句②“而”是连词“然后”。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唐太宗即位后的第六年,审查了判处杀头的三百多名死囚,下令释放他们回家,约定时间他们到时候自己归来接受死刑。 (2)又怎么知道死囚们在被释放回去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只要自动归案就必定获得赦免,所以又归来的呢? 12.简要阐述欧阳修对唐太宗“纵囚”的看法。 答案 作者认为唐太宗“纵囚”一事是不近人情,不可为常法的,是一种“上下交相贼”的行为,指出国家的法制必须“不立异”“不逆情”。 参考译文 信用、道义应该体现在品德好的人身上,徒刑、死罪应该施加在品德坏的人身上。刑罚重到判处死罪的,一定是罪大恶极,这又是品德坏的人当中特别坏的人。宁肯为正义而死,不肯随便侥幸地活着,因而把牺牲性命看成回家那样自然,这又是品德好的人当中尤其难得的人。 在唐太宗即位后的第六年,审查了判处杀头的三百多名死囚,下令释放他们回家,约定时间他们到时候自己归来接受死刑。这是拿品德好的人难以做到的事情,要求品德最坏的人一定要做到。那些罪犯到了期限,终于自动归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这是品德好的人难以做到的事,却成为品德不好的人容易做到的事,这难道合乎人之常情吗?有的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品德极坏的人了。(但是,)等到施行恩德来对待他,可以使他转化成为品德好的人。因为恩德能深入人心,并迅速地改变人的行为,就有这样的例子了。 37 我说:唐太宗之所以做这件事,正是为了追求这种以德服人的好名气呀。然而怎么知道唐太宗在释放死囚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一定会回来希望赦免,所以释放他们的呢?又怎么知道死囚们在被释放回去的时候,没有想到他们只要自动归案就必定获得赦免,所以又归来的呢?如果是唐太宗料到死囚们一定会归来才释放他们,这就是上面窥测下面的心情;如果是死囚们料到唐太宗一定会赦免他们才又归来,这就是下面窥测上面的心思。我只看到上面和下面互相窥测来凑成这种美名,哪儿有所谓施舍恩德的皇帝和那知道信义的罪犯呢?否则(不这样说/换句话说),唐太宗对全国人民施行恩德,到这时已有六年了,尚且不能使品德坏的人不干最坏的事,不犯最大的罪;却用一个短时间的恩德,就能使罪犯们视死如归,而且坚守了信用和道义。这又是讲不通的论调呀。 既然如此,那么怎样做才对呢?我说:释放一批死囚,如果他们到期归来,就杀掉他们,不要赦免。然后再释放一批死囚,如果他们又归来,那就可以知道确实是被恩德感召的了。然而,这是肯定没有的事情。至于释放后能归来就赦免他们,可以偶尔这样做一次。假如一再这样做,那么杀人的都可以不偿命了,这能作为治天下的正常法制吗?不能推行正常的法制,难道是圣人的法制吗?因此,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文王的法制,一定要以人情为根本,不标榜特殊来显示高明,也不违背人情来追求名誉。 四、语言运用 13.调整画线句子的语序,并做到各句子的句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加) ①你的奔放决定你的豪爽干练,②你的精细严密决定你的内秀,③你的开朗决定你的热情奔放,④你的耐得住寂寞决定你的忍性。总之,你的性格决定你的生活作风和态度。 (1)_____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线句子排序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② 你的内秀决定你的精细严密 (2)④ 你的忍性决定你的耐得住寂寞 或者:(1)① 你的豪爽干练决定你的奔放 (2)③ 你的热情奔放决定你的开朗 (3)①③④② 14.依照下面“自然的启示”类的警句,自选两种事物,造两个借物喻人、托物抒怀的警句。 例:稻穗——空虚者的头总是昂得最高。 篮球——有时堕入圈套,因为有人拍你。 竹——每攀登一步,就作一次小结。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沙发——软弱不一定就是无能。 (2)烟花——在生命的奉献中闪耀动人的光彩。 第22课 祭十二郎文 1.通假字。 (1)远具时羞之奠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皆不幸早世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敛不凭其棺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答案 (1)“馐” 美味食物 (2)“逝” 去逝 (3)“殓” 给死人穿衣入棺 2.古今异义词。 (1)明年,丞相薨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志气日益微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又可冀其成立邪?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2)古义:精神。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3)古义:过了不久。今义:几何学的简称。(4)古义:成长立业。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3.一词多义。 答案 (1)知道/看望/减少 (2)表达/使……来/达到/思想情趣真实的(心意) (3)诚意,名词/如果,果真,连词/实在,确实,副词/真实 (4)前往/就职上任/接近/赴任,担任/成功 4.词类活用。 37 (1)将成家而致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强者夭而病者全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长吾女与汝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莫如西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动词使动用法,“使……来”的意思。(2)形容词作动词,保全。(3)名词作动词,继承……的事业。(4)使动用法,使……长。(5)名词作状语,在远方。(6)使动用法,使……夭亡。(7)名词作状语,向西。 5.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实为之,其又何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佐董丞相于汴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嫂归葬河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未可以为信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宾语前置句,“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惟依兄嫂”。(2)宾语前置句,应为“尤何”。(3)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于汴州佐董丞相”。(4)省略句,应为“从嫂归葬于河阳”。(5)省略句,应为“未可以之为信也”。 6.文章从哪些方面写了韩愈的家境身世?请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答案 (1)少年孤苦:“吾少孤”“惟兄嫂是依”“零丁孤苦”“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2)为谋生聚少离多:“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汝来省吾,止一岁”“吾去汴州,汝不果来”“吾佐戎徐州……汝又不果来”。 (3)未老先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 (4)子女年幼:“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 7.本文写得至悲至痛,试思考作者在悲侄儿之死的同时,还抒发了哪些悲情? 答案 (1)悲叹家族人丁不兴。封建社会门第家族观念极强。韩愈出身于小官吏家庭,家庭浓厚的儒学思想深深影响了他,而人丁不兴,使他尤其看重家族成员。然而父母早亡,兄殁南方,两世一身等已令他体会到家境凄凉之悲了,而如今侄儿又撒手西去,儿子、侄孙尚年幼,韩氏能支撑门面的只有韩愈自己,家庭之事连个商量之人也找不到。这无限的孤独怎不使他悲从中来,进而想到“无意于人世”呢? (2)悲叹自己仕途失意。韩愈19岁便离家到京城求发展,但却多次应考落第,25岁中进士后还要到处请求权贵援引举荐(如《与于襄阳书》),29岁才开始入仕途。到35岁写作本文之时的几年间,却辗转迁徙,京城、汴州、徐州、宣城四处漂泊。他饱读诗书,才华出众,却不得施展,内心自然郁郁寡欢,而此时又得侄儿突然去世的消息,悲痛之中情不自禁地蕴涵了自身无限的酸楚。 37 一、中心主旨 作者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反复抒写他对亡侄的无限哀痛之情。同时,也饱含着自己凄楚的宦海沉浮的人生感慨。全文以向死者诉说的口吻写成,哀家族之凋落,哀己身之未老先衰,哀死者之早夭,疑天理疑神明,疑生死之数,乃至疑后嗣之成立,极写内心的辛酸悲痛。 二、写作特色 1.不拘常格,自由抒情。 祭文偏重于抒发对死者的悼念哀痛之情,一般是结合对死者功业德行的颂扬而展开的。本文一反传统祭文以历叙生平、歌功颂德为主的固定格式,主要记叙家常琐事,表现自己与死者的密切关系,抒写难以抑制的悲哀,表达刻骨铭心的骨肉至情。形式上则破骈为散,采用自由多变的散体。 2.边诉边泣的语言形式。 作者采用与死者对话的方式,边诉边泣,吞吐呜咽,交织着悔恨、悲痛、自责等种种感情,似在生者和死者之间作无穷无尽的长谈。如写闻讣的情景,从“其信然邪”到“未可以为信也”,再到“其信然矣”,语句重叠,表现其惊疑无定的心理状态。末尾“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一段,多用排比,情绪激宕,一气呵成。这一切又都从肺腑中流出,因而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三、结构思路 四、文白对照 37 37 37 37 37 间的事,意在指做官之类。顷(qǐnɡ):田地每一百亩为一顷。伊、颖(yǐnɡ):二河名称,都在今河南省境内。这里指韩愈的家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归取其孥(nú) 形单影只(zhī) 不省(xǐnɡ) 所怙(hù) B.衔哀致诚(xián) 万乘之公相(shènɡ) 丞相薨(hōnɡ) C.其余奴婢(bì) 冀其成立(jì) 兄殁南方(mò) D.令守汝丧(sànɡ) 丧之七日(sānɡ) 辍汝而就(chuò) 答案 D 解析 “令守汝丧”应读sānɡ。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答案 C 37 解析 A.“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应”解释为“应付”;D.“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答案 C 解析 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人称代词“他、他们”。 4.下列各句中加点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吾与汝俱少年 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C.又可冀其成立邪 D.而汝报无涯之戚 答案 D 解析 A.“少年”古义为“年轻”,今义为“人生一年龄段”;B.“几何”古义为“多少”,今义为“几何学的简称”;C.“成立”古义为“成长立业”,今义为(组织、机构等)的开始存在或(理论、意见)有根据,站得住。 二、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5~7题。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克:能 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 C.敛不凭其棺 凭:凭借 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尤:怨恨 答案 C 解析 凭:临。 6.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C.传之非其真邪 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 答案 D 解析 D.为助词,的;其余三项均为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7.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7 A.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 B.选文第一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C.选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作者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第二段选文中画曲线的句子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特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答案 D 解析 只是表明自己悲痛之极并非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三、课堂延伸 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完成8~11题。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予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8.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 以: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 虽: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 使: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 或:或许 答案 B 解析 解释为“虽然”。 9.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因是( ) A.袁枚的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答案 C 10.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答案 B 解析 “回忆得不够”,不当。 11.翻译“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后悔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的言行)情形(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37 参考译文 你由于坚持贞节这种念头,遭人离弃,以致孤独忧伤,困苦失意。虽然是命中注定,实际上是上天造成的这种不幸;但是连累你到这种地步,未尝不是我的过错啊。我小时候听先生讲授经书,你同我并肩坐着,喜欢听古人讲求节操的事例;一旦长大成人,就亲自付诸实践。唉!假使你不懂得诗书,也许未必这样苦守贞节啊。 (小时候)我捕捉蟋蟀,你(也)张开胳膊来(到)捉蟋蟀的地方;天冷,虫子冻僵了,(我们)一同来到它的洞穴旁。现在(当)我装殓你埋葬你(的时候),当日的情形却又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有一次在)书房里休息,你梳着两个小髽(zhuā)髻,穿着细绢的单衫来了,(一同)温习(《诗经》中的)《缁衣》一章。恰好先生开门进来,听见两个孩子(读书的)童音清脆响亮,(脸上)不觉(露出了)微笑(并)啧啧称赞不已。这是(当年)七月十五日的事啊,你(现在虽)在地下,(还)应该清楚地记得吧。我二十岁左右前往广东,你拉住(我的)衣裳伤心大哭。过了三年我考中进士(光荣地)回了家,你从东厢房端着盛食物的木盘出来,一家人瞪着眼睛看着(你)笑着,不记得话头从哪里谈起,大概是说(我)在京城中了进士,送信的人报信早晚等等。所有这些琐碎(的事情),虽然成为旧事,可是我一天没有死,就一天不能忘记啊。往事充塞胸膛,想起来就悲伤得心里堵塞,(它们)像影子一样一个一个清清楚楚,想接近(它们而把它们)抓住,(它们)便消失了。(我)后悔当时没有把幼年时期(的言行)情形(都)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可是你已经不在人世间了,那么,即使时光倒过来流驶,儿童时期能够再(经历一次),却也没有和(我一起)证实(当年情形)的人了。 四、语言运用 12.仿照下面的句子,保留加点的词,另写一句话。 该如何形容韩愈呢,他堪称中华民族官吏史上的一个奇人,又是人文星空中的一轮皓月! 答案 该如何形容鲁迅呢,他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名斗士,又是革命洪流中的中流砥柱!(加点词必不可少) 13.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写一段说明性文字(不少于50字),向没有见过这幅画的人介绍画的内容。 答案 示例:这幅漫画的标题写在画的左下方,叫“乌鸦救人”。画的正中间画了一口井,井里有一个站在水里的人,井壁上有梯子。在井口的地面上有两只正衔着石子往井里投的乌鸦。 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通假字。 37 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稍” 稍微 2.古今异义。 (1)废卷而哭失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余因而实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古义:废置、搁置。今义:无用的。(2)古义:因,于是。而,连词。今义:表结果,连词。 3.一词多义。 答案 (1)遗失、遗漏/遗失、遗漏的东西/遗留/给予,赠送 (2)相当于“之于”/相当于“之乎” (3)隔阂/间或/秘密地 (4)竟然,却,副词/于是、就,连词/你的,代词/仅仅,副词 (5)自己的,代词/他的,代词/自己,代词 4.词类活用。 (1)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余因而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答案 (1)名词作状语,如剑从鞘中抽出一样。 (2)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贵(为重)。 (3)名词用作动词,证实。 5.文言句式。 (1)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判断句。(2)状语后置句。(3)宾语前置句。 6.翻译下列句子。 (1)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心和手不相适应,是还没有深入学习、实践的缘故。 (2)如今画竹的人都是一节节地画它,一叶叶地堆积它,这样哪里还会有完整的、活生生的竹子呢? (3)平常自己认为很清楚,可事到临头忽然又忘记了,这种现象难道仅仅是画竹有吗? 7.概括本文三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答案 第一段记载了文与可的画竹理论,强调了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段是对与文与可交往中的几件趣事的回忆。第三段点出了本文的创作意图——为了纪念亡友。 8.试说明文章通过记述哪几件事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个性。 答案 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这些轶事都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两人之间亲厚无间的情谊。 一、中心主旨 本文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对“胸有成竹”和“心手相应”创作思想的理解,指出“艺”与“道”的密切关系。又通过叙述文与可的轶事和二人间的交往,表现了他的品德、个性。因旧谊深厚,故睹物思人,传递出深切的悼念之情。 二、写作特色 1.文章开头别开生面,打破了一般画记程式:记画的内容,评画的得失,讲画的传世情况。也突破了一般散文以记叙、描写和抒情为主的表现手法。刻意创新,独辟蹊径,以议论为先导,辅以叙述和抒情,给人一种独特新奇的美感。 2.始终紧扣题目。开头赞扬文与可的画技,中间载畴昔戏言,最后补叙写记缘由,始终围绕着《筼筜谷偃竹》图来抒发怀念亡友的沉痛心情,使文意一脉贯通,疏而不漏。 3.反意作笔,以喜表悲。用作者的话来说,是“载与可畴昔欢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亲厚无间是说彼此感情很融洽,达到毫无戒心、忘我的程度。因此,愈写戏笑无忌,愈显友情的深厚,怀念的深切,哀悼的深沉,比正面的写法,收到了更好的艺术效果。 4.细节生动逼真。如竹之萌生、兔起鹘落、二问三答、失笑喷饭等处的细节,写得十分生动形象,有逼真传神的功效。犹如晶莹的星星点缀在朦胧的夜空中,闪烁着耀眼的艺术光辉。 37 三、结构思路 1.议论:“胸有成竹” 的绘画理论 2.追忆:二人的 交往过程与画 竹有关的事情 3.文章主旨——抒发怀念亡友的沉痛之情。 四、文白对照 蛇所蜕的皮。这里是用来形容笋的。因为笋外面包着一层层 的箨(tùo),跟蝉腹、蛇蚹的形状有些相像。蜩,蝉。蚹,蛇腹下 的横鳞。剑拔:如剑从鞘中抽出。这里用来形容笋脱箨而成 竹,冲霄直上,跟剑出鞘一样。寻:八尺长叫寻,十寻,极言其 《庄子》里的寓言:叙述一个精于斫轮的老木工,他的技艺“得之 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天其间。”他不赞成齐桓公 37 读死书的办法,说书上所记录的都是“古人之糟粕”。尽管齐桓公 最初很不以为然,但终于被他说服了。(详见《庄子·天道》 )轮扁,斫车轮的木工叫“轮”,“扁”是他的名。斫,雕斫。读书 者:指齐桓公。与:许可,同意。托于斯竹:把精神寄托在画墨 37 川。贱如蓬:(竹子到处都是)贱如蓬草。箨龙:笋子。料得清 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史记·货殖列传》:“渭川千亩 竹,……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用《史记》的话来比喻洋州多竹。 全句是作者诙谐的话,说文同是清贫而贪吃的太守,洋州又盛 《祀故太尉桥玄文》,文中说:“又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死去) 之后,路有经由(经过),不以斗酒只鸡相沃酹(用酒沃地为祭), 一、基础知识 1.下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A.与可没于陈州(mò) 与可以书遗余曰(wèi) B.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hú) 斤斧何曾赦箨龙(tuò) C.予在湖州曝书画(pù) 近语士大夫(yù) D.而临事忽焉丧之(sànɡ) 吾将以为袜(wèi) 答案 D 解析 “为”读wéi。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落庭空影许长 许:也许 B.余因而实之 实:证实 C.而读书者与之 与:许可 D.予不能然也 然:这样 答案 A 解析 许:如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7 A.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 剑:像剑从鞘中抽出一样 B.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 贵重:使动用法,使……变得贵重 C.余因而实之 实:用作动词,证实 D.南取汉中 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答案 B 解析 意动用法,以……为贵。 5.下列省略句补充不当的一项是( ) A.以(之)为口实 B.吾将以(之)为袜 C.投(之)诸地而骂曰 D.《筼筜谷》(为)其一也 答案 C 解析 “诸”兼词译为“之于”。 二、文本阅读 阅读课文第一、二段,完成6~9题。 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萃:聚集 B.苏子辩矣 辩:辩论 C.而临事忽焉丧之 丧:亡失 D.投诸地而骂曰 诸:之于 答案 B 解析 辩:能说会道。 7.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 B.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 C.有车过腹痛之语 D.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 答案 B 解析 有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于:在。 9.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选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第二段选文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自己与文与可亲密无间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具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一段选文中,作者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应胸有成竹的规律,成为文艺创作的经典理论。 C.第二段选文中,写了一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写得幽默风趣,亲切自然,在这些戏语笑话里,文与可和作者坦率、高雅的胸襟气度,机敏、超卓的智慧才能以及两人的亲密友谊,都得到了活泼而生动的表现。 D.这两段选文语言天然本色,朴素清新,全文好似从作者胸中自然流出,滔滔汩汩,毫无滞碍,所有语言不加雕琢,文从字顺,活泼流畅。 答案 A 解析 第二段没有写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 三、课堂延伸 37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0~14题。 放鹤亭记 苏 轼 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挹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人以比贤人君子。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 鹤飞去兮西山之缺,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翻然敛翼,婉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升高而望,得异境焉 升:登上 B.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C.隐德之士,狎而玩之 狎:亲近 D.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阴:北边 答案 B 解析 和:应和。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A.都是介词,用。B.代词,它,指鹤;语气副词,表反问语气;C.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介词,在;介词,表被动。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记叙了建亭的时间、地点和缘由,描写了放鹤亭四季景色。 B.第二段通过对山人放鹤、收鹤的叙述,说明了放鹤亭得名的原因。 C.第三段通过与山人的对话,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隐居之乐”的理解。 D.作者最后引用山人所作放鹤、招鹤之歌作结,意境悠远,余韵绵长。 答案 D 解析 作者自己所作,不是引用。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3)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 (2)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 (3)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参考译文 熙宁十年的秋天,彭城发大水,云龙山人张君的草堂,水已没到草堂门的一半。第二年春天,大水落下,(云龙山人)搬到故居的东面,东山的山脚下。登到高处远望去,看到一个奇特的境地。于是,他便在那座山上建亭子。彭城山,山冈从四面合拢,隐隐的像一个大环,只是在西面缺一个口,而云龙山人的亭子,恰好对着那个缺口。春夏之交,草木接天,秋冬的瑞雪和皓月,千里一色。风雨阴晴,瞬息万变。 山人养两只鹤,非常驯服而且善飞。早晨就朝着西山的缺口放飞它们,任它们飞到哪里,有时立在低洼的池塘,有时飞翔在万里云海之外,到了晚上就绕东山飞回,因此给这个亭子取名叫“放鹤亭”。 郡守苏轼,当时带着宾客随从,前往拜见山人,在这个亭子里喝酒并以此为乐。给山人斟酒并告诉他说:“您懂得隐居的快乐吗?即使是面南称尊的国君,也不能和他交换。《易》上说:‘鸣鹤在北边鸣叫,它的小鹤也会应和它。’《诗经》上说:‘鹤在深泽中鸣叫,声音传到天空。’大概那种东西(指鹤)清净深远幽闲旷达,超脱世俗之外,因此《易》《诗》中把它比作圣人君子。不显露自己是有德行的人,亲近把玩它,应该好像有益无害。但卫懿公喜欢鹤却使他的国家灭亡。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认为造成荒唐的灾祸没有能比得上酒的,而刘伶、阮籍那类人,凭借这保全他们的真性,并闻名后世。唉,面南的君主,即使清净深远幽闲旷达,像鹤这样,还不能过分喜好,过分喜好就会使他的国家灭亡。而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贤士,即使荒唐迷惑颓败迷乱像饮酒的人,还不能成为祸害,更何况对鹤的喜爱呢?由此看来,君主之乐和隐士之乐是不可以同日而语的。”山人欣然笑着说:“有这样的道理啊!”于是,写了放鹤、招鹤之歌: 鹤飞翔到西山的缺口,凌空高飞而不观看啊选择它去的地方,突然收起翅膀,好像将要落下,忽然看到了什么,矫健地又凌空翻飞。独自整天在山涧峡谷中,啄食青苔,踩着白石头。 鹤飞回吧,到东山的北面。那下面有人,带着黄色的帽子,穿着草鞋,披着葛麻衣服,弹奏着琴弦,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剩下的东西就能喂饱你。回来啊,西山不可以久留。 四、语言运用 14.将下面的一句话,扩展成50字左右的语段,使其更加丰富、形象。 苏东坡穿越千年的时空,向我走来。 答案 身系眉州父老的期望,心怀天下苍生的嘱托,带着文章太守的英气,携着陶潜的旧梦,苏东坡把酒临风,高唱着“大江东去”,穿越千年的时空,向你走来,向他走来,向我走来。 15.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开头,以“真诚”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 人生犹如一个爱出谜语的顽童,总是出一些难题让你解答。人生犹如一次漫长的旅行,理解就是前进的火把。 真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真诚就像开满枝头的花朵,总是能结出友谊的果实。 真诚好像一条清澈的小溪,心灵就是小溪的源头。 37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