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江苏省高邮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联考考试 高二语文试卷 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繁多,“柳”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柳”作为一种文学意象出现,最早见于《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大量运用柳意象的,是六朝时期。 自诗歌兴盛的唐代起,柳意象所负荷的涵义更加丰富和深刻。柳的意象在古典诗词中往往运用“杨柳”一词来表现,如“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白居易),“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欧阳修)。那么,“杨柳”与“柳”到底是什么关系? 有人认为“杨柳”是杨树与柳树的合称。但从植物学分类中分析,杨树与柳树外形区别很大,杨树叶圆、树高 、枝挺,绝无柳的“依依”“袅袅”之态。“杨柳”合称一说,实在不妥。有人认为古诗词中的“杨柳”都是指柳树。理由是民间传说隋炀帝天性爱柳,下江都时将汴河两岸全栽上了柳,因炀帝姓杨,于是“御笔赐柳姓杨”。但此事发生于隋代,即使此传说确凿,“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故此据不足为证。翻阅相关资料典籍,我们发现,在古代“杨”“柳”是同义的。因此,古代文学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初春时节,柳树的枝条上就已绽出了粒粒新芽。柳树早早地将春的讯息传递给人,也带来了春的喜悦。王维《田园乐(其六)》:“桃红复合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用桃红、柳绿与烟雨描摹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景图。自汉代以降,“折柳”之风俗流行开来。因“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古人借“柳”传达送别之人对离人的无限相思之情。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故“柳”常作故乡的象征,寄寓着人们对家园故土的眷念和对家的依恋。 - 25 - 唐代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开篇即写自己登楼晚眺,见到蒹葭、柳树这些生在水边的景物,勾起自己对故乡无限思念的客居之愁。柳絮的飘忽不定,与骚客飘零、孤独的处境相合,故“柳”“柳絮”又常被诗人们借以言“愁”。冯延巳《鹊踏枝》:“撩乱春愁如柳絮,悠悠梦里无寻处。”写为春愁所困的女子对所爱之人的追寻不断。此外,柳树姿态婆娑,与风情万种的美丽女子极为相似。所以,柳又是风流多情的妙龄女郎的象征。刘禹锡《忆江南》有“弱柳从风疑举袂”,生动再现了少女舞动时柔曼轻盈的身姿。陶渊明辞官归隐后,在住宅旁种了五棵柳树,自号为“五柳先生”,所以柳在古代诗人笔下有时也成了隐者的象征。唐代刘昚虚《阙题》:“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即写自己隐居山中的读书之乐。 (摘编自蒋育君《古典诗词中“柳”的意象分析》)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作为文学意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但其意象所蕴含的涵义更丰富和深刻,则是自唐代开始。 B. “柳”又作“杨柳”,称名不同,其实所指相同,在诗人白居易、欧阳修的笔下,并未影响到诗意的准确表达。 C. 经过长期历史文化积淀,柳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了丰富的意蕴,如慕春光、写离情、抒乡思等。 D. 古人常借柳表达对离人的相思和对家园的思念,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无论家中庭院,还是河畔池边,遍植柳树。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层次清晰,论述了杨柳与柳之间的关系之后,进而对古诗词中“柳”这个意象的含义进行了阐述。 B. 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大量引用古典诗词,在增强说服力的同时,也使文章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C. 文章最后三段从初春写起,然后按照朝代的顺序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柳”这一意象的丰富含义。 D. 文中引用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的诗句,意在证明“柳”在古代具有乡思的意象内涵。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树与柳树在外形方面区分较大,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 合称“杨柳”的做法确实不妥。 B. 如果没有冯延巳、刘禹锡和刘昚虚等人笔下的“柳”的诗句,就没有柳这一意象在古诗中的丰富的情感意蕴。 C. - 25 - 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的传说并无确切根据,因而不能作为古诗词中“杨柳”即指柳的证据。 D. 柳在古代诗歌中可作为隐者的象征,与陶渊明辞官归隐,种柳于屋旁,自号“五柳先生”不无关系。 【答案】1. D 2. C 3. D 【解析】 【1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项,“是因为古人喜欢种柳”曲解文意。从文中看,对人相思的原因应该是“‘柳’与‘留’谐音,‘丝’与‘思’谐音”。故选D项。 【2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采取了什么论证思路,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C项,“按照朝代的顺序”错。语境中先写了隋炀帝时代,后写了秦朝时,不是按照朝代顺序。故选C项。 【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找到文本相对应的内容,加以比较,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A项,“古人在作品中杨与柳经常换用、合称‘杨柳’的做法确实不妥”说法错误,文章是说以今天植物学分类观点来看,“杨柳”合称确实不妥。B 项,“如果没有……就没有……”逻辑推导错误。文中说“‘柳’是中国古代诗歌中出现频率极高而且寓意丰富的意象。它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形成”,冯延巳、刘禹锡和刘昚虚等人是借“柳”表达了其他的含义。C项,逻辑关系错误,文中有“即使此传说确凿……故此据不足为证”,据此可知,是因为“杨柳”一词早在先秦时期的《诗经》中即已出现,所以才不能把隋炀帝“御笔赐柳姓杨”当作“杨柳”皆指柳的证据。故选D项。 - 25 - 【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丝绸印花古代名叫“染缬”。染缬的沿起,《二仪实录》以为“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隋文帝宫中者,多与流俗不同。”此书记载史事常多以意附会,不可尽信,惟谈及染缬在六朝流行,隋代宫中亦重视,还不太荒谬。染缬盛行于唐代,技术也成熟于唐代。目前可知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技术普遍流行:蜡缬、央缬和绞缬。 “蜡缬”,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染”。它又分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种的。因不同颜色容易相互浸润,花头多比较大,无论是串枝花或团科花,构图饱满,别宜于作幛子帘幕。近来常听人说现代西南蜡染从唐代渠缬发展而出,事实或者正相反,唐代蜡染技术上的成就,很可能是从西南兄弟民族方面传入中原加以发展的结果。 “夹缬”的制法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待干后投入染虹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现出。这样作成的染缬,花色必浅子其他部分。如用花板夹住,直接于漏空处用颜色刷染,花色就深于其他部分。后者虽也叫染缬,但材料可并不曾入过染缸。这种染缬必用花板。 “绞缬”是把成匹丝绸或衣裙成品,照需要把某部分用线缚着、缝着或作成一定策折,用线钉固,染后晒干,再剪去钱结,就自然形成一定图案,有湖蝶、海棠、蜡梅、水仙等等简单小簇花样。一般说来,鉸缬作法不受纈板限制,并且能随心所欲作成个人爱好的花样,因此在当时人应用上也就相当普遍。 染缬多宜于用在熟软薄质丝绸上。一般染缬多用青碧地,但唐人已习惯用红色,由退红到深红胭脂紅,红色实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等级。部分花缬必然是要利用这不同等级的红色形成美丽效果的。古代红色染料主要是紫草和红花,到唐代红花种植已遍全国。染缬图案不断在发展中,到北宋时还流行深色地的花蝴,后来被政府用法令禁止,技术才失传。一种日用生产品由政府用法令禁止,可知成品流行必相当普遍,生产又相当费工。吉州窑烧造的紫褐釉印黄白花鸟三凤或四合如意的茶盏花纹,图案基本上还是唐代样式,和染缬完全相通。一般认为是染缬流行,同时或稍后具体反映到陶瓷制作上。 (选自沈从文《谈染缬》,有删改) [材料二]蜡染,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印染工艺,常以蜂蜡等作防染剂,对工具、技艺的要求都非常高,程序也比较复杂。 - 25 - 首先,要将蜂液熔化。蜡,具有受热熔化、受冷凝结的特性,蜡太热则线条化开,花纹难以形成,蜡太冷则不易流动,花纹参差不齐。 第二步,是用蘸蜡液的纲制蜡刀在白布或绢上描绘出构思好的花纹图案。描绘花纹时也要具备熟练的技能,落刀轻重、行刀快慢,都有一定的讲究。只有处理得当,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蜂蜡凝固之后,将布绢浸入靛蓝缸内染色。蜡染的主要颜色是蓝色,也有染成紫、红等色的。 待浸染的颜色达到饱和程度后,将布取出,用沸水煮去蜡质,用净水冲洗。这时,蓝底布上便呈现出白色花纹,这种蜡染叫做素染。还有一类叫彩色蜡染,先将布底染成所需要的多种色彩,然后在染好的色块上用蜂蜡描绘花纹圈案,最后将彩色布放入靛蓝液中浸泡染色。在浸泡染色的过程中,不同的颜色互相浸润,即形成彩色蜡染。 (选自韦荣慧《云想衣裳:中国民族服饰的风神》,有删改) 4. 下列对“蜡染”工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蜡染分单色染和复色染,复色染的难度更大,所以花头多比较大,适宜制作帷帐帘幕 B. 蜡染技艺的成熟并不能仅归功于中原百姓,这一技术在传入西南后得到了更大发展。 C. 蜡染常以蜂液为蜡,熬蜡时温度的掌握至关重要,过热则花纹难成,过冷则花纹参差。 D. 蜡染的最后一步是在布底充分浸染后,将布取出,除去蜡质,此时花纹自然呈现出来。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染缬作为一种传统的印染工艺,成熟于唐代,失传于宋朝,而其流行或可推至六朝。 B. 夹缬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于漏空处染色的一种工艺,染缸浸染并非必不可少。 C. 绞缬不受缬板限制,相对自由,个人可依爱好制出心仪的花样,因而应用较为普遍。 D. 染缬多用青碧色,但唐人已惯用红色,红花作为红色染料的原材料,在唐代种植广泛。 6. 材料一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染缬的?请简要概括。 【答案】4. B 5. A 6. 历史流变、制作工艺及分类、艺术影响。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蜡染’工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到文中圈出有关“蜡染”的文字,再浏览选项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 - 25 - B项,“传入西南后”错误。结合“唐代蜡染技术上的成就,很可能是从西南兄弟民族方面传入中原加以发展的结果”分析,不是“传入西南”,而是“很可能是从西南兄弟民族方面传入中原加以发展的结果”。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中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回归文章,划定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A项,“失传于宋朝”错误。结合“染缬图案不断在发展中,到北宋时还流行深色地的花蝴,后来被政府用法令禁止,技术才失传”分析,“失传于宋朝”推断不准确。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大意,在此基础上,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回归文本,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 结合“染缬的沿起,《二仪实录》以为‘秦汉间始有,陈梁间贵贱通服之。隋文帝宫中者,多与流俗不同。’此书记载史事常多以意附会,不可尽信,惟谈及染缬在六朝流行,隋代宫中亦重视,还不太荒谬。染缬盛行于唐代,技术也成熟于唐代”分析,从历史流变方面介绍染缬的。 结合“它又分单色染和复色染两种。复色染有套色到四、五种的。因不同颜色容易相互浸润,花头多比较大,无论是串枝花或团科花,构图饱满,别宜于作幛子帘幕”“‘夹缬’的制法是用镂空花板把丝绸夹住,再涂上一种浆粉混合物,待干后投入染虹加染,染后晾干,刮去浆粉,花纹就明白现出”“‘绞缬’是把成匹丝绸或衣裙成品,照需要把某部分用线缚着、缝着或作成一定策折,用线钉固,染后晒干,再剪去钱结,就自然形成一定图案,有湖蝶、海棠、蜡梅、水仙等等简单小簇花样。“染缬多宜于用在熟软薄质丝绸上。一般染缬多用青碧地,但唐人已习惯用红色,由退红到深红胭脂紅,红色实包括了许多种不同等级”等分析,从制作工艺及分类方面介绍染缬的。 - 25 - 结合“古代红色染料主要是紫草和红花,到唐代红花种植已遍全国”“吉州窑烧造的紫褐釉印黄白花鸟三凤或四合如意的茶盏花纹,图案基本上还是唐代样式,和染缬完全相通。一般认为是染缬流行,同时或稍后具体反映到陶瓷制作上”分析,从艺术影响方面介绍染缬的。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加拿大〕里柯克 ①母亲为我们成年累月地操劳,她吃足苦头和付出牺牲,全都是为了我们的缘故。因此,我们决定把母亲节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成为全家的一个节日,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 ②我们的计划是,把这一天过得像过圣诞节或别的盛大的节日一样隆重,我们决定用鲜花点缀房间,在壁炉上摆些格言,以及诸如此类的事情。我们请母亲安排格言和布置装饰品,因为在圣诞节她是经常干这些事情的。 ③两个姑娘考虑到,逢到这样一个大场面,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父亲给他自己和我们兄弟俩买了几条带活结的丝领带,作为纪念母亲这个节日的纪念品。我们也准备给母亲买顶新帽子,不过,她倒是似乎更喜欢她那顶灰色的旧无檐帽,不喜欢新的,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 ④早饭后,我们做了一个出乎母亲意料的安排,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母亲一向是难得有这样一种享受的,因为我们只雇得起一个女佣人,在家里母亲几乎就得整天忙个不停。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因为父亲想起了一个主意,与其让母亲坐在汽车里逛来逛去,倒不如带她去钓鱼更妙。父亲还说,如果你只是驱车出游而没有一个目标,那么你就会有一种漫无目的之感;可是如果你要去钓鱼,前面就有个明确的目标,能提高你的兴致。我们大伙儿都感觉到,对母亲来说,有个明确的目标会更好些;再说,不管怎样,父亲昨天刚好又买了一根新钓竿,这就更自然而然地使他想起钓鱼来了。 ⑤这样,我们便为这次旅行做好了一切安排,母亲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我们收拾齐全,放到一只篮子里,准备上车。唉,车子到了门口的时候,不料汽车里面看来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宽敞,因为我们没有把父亲的鱼篓、钓竿以及便餐估计在内,显然,我们没法儿都坐进车里去。父亲叫我们不必管他,他说他留在家里也很不错,他说那里有一大堆他可以干的粗活和脏活,比如挖个垃圾坑什么的。 - 25 - ⑥不过,当然我们全都觉得,让父亲留在家里可绝对不行;特别是,我们都知道,他果真留下来的话,准会闯祸。安娜和玛丽姐妹俩倒也都乐意留下来,帮着女佣做中饭,只是,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日子里,她们买了新帽子不戴一戴,未免太使人扫兴。不过,她们都表示,只要母亲说句话,她们就都乐意留在家里干活。维尔和我本来也愿意退出,但不幸的是,我们在准备饭菜上,却是一点忙也帮不上。 ⑦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反正母亲不喜欢钓鱼。而且尽管天气明媚,阳光灿烂,但室外还是有点儿凉,父亲有些担心,要是母亲出门,她没准会着凉的。他还说,他之所以想到出门去钓鱼,主要的是,这么一来就可以给母亲一点安静。他说年轻人很少能体会到,安静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有多么重大的意义。关于他自己,他总算还够硬朗,不过他很高兴能让母亲避免这一场折腾。 ⑧于是我们向母亲欢呼了三次之后就开车出发了。母亲站在阳台上,从那里瞅着我们,直到瞅不见为止。父亲每隔一会儿就转身向她挥手,后来他的手撞在车后座的边上,他才说,他认为母亲再看不见我们了。 ⑨嗯,我们把汽车开到美妙无比的山冈中行驶,度过了最愉快的一天。父亲钓到了各式各样的大鱼。维尔和我也都钓了,不过我们钓的鱼都不及父亲钓的那么多。至于那两个姑娘呢,在我们乘车一路去的时候,她们碰到不少熟人,便在一块儿聊起来。这一回,我们大伙儿都玩得痛快极了。 ⑩我们到家已经很晚,快到下午七点了,不过母亲猜到我们会回来得晚,于是她把开饭的时间推迟了,热腾腾的饭菜给我们准备着。可是首先她不得不给父亲拿来手巾和肥皂,还有干净的衣服,因为他钓鱼时总是弄得一身肮里肮脏的,这就叫母亲忙了好一阵子,接着,她又去帮女孩子们开饭。 (11)终于,一切都齐备了,我们便在最最豪华的筵席上坐下来,有烤火鸡和圣诞节吃的各种各样的好东西。吃饭的时候,母亲不得不屡次三番地站起来,去帮着上菜、收盘,再坐下来吃;这顿饭吃了好长的时间,真是有趣极了。吃完饭,我们大伙儿争着帮忙擦桌子,洗碗碟,可是母亲说她情愿亲自来做这些事,我们只好让她去做了,因为这一次我们也总得迁就她才行。 (12)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睡觉之前我们全都去吻过母亲;她说,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 (有删节) 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5 - 小说的标题“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主语是“我们”,隐含着“我们是怎么对待母亲的”的追问,该追问贯穿全文。 B. 孩子们向留下的母亲“欢呼了三次”,不乏天真烂漫。他们自私而不自知,还没学会真正为母亲着想。 C. “钓鱼”在小说中可谓作用多多,能推进情节,能塑造父亲的形象,能间接揭示作品的主题。 D. 文章有不少小的场景,像留下母亲后,大家外出游玩的场景;归家后,全家人就餐的热闹场景。这些场景前后照应,意在表现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8. 小说第①—⑦小节出现了多次情节的逆转,请概述这些情节,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9.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结尾段所运用的艺术手法及其效果。 【答案】7. D 8. (1)情节逆转:情节一,为了过节,姐妹俩买了新帽子,理应穿戴一新的母亲,却依然戴着那顶旧帽子。情节二,本来计划带母亲美滋滋地兜游一番,却突然修改,变成去钓鱼,让父亲去试用他新买的钓竿。情节三,母亲帮大家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齐全,准备上车时,大家却决定把母亲留下来。(2)作用:造成意料之外的效果,表现了“我们”冠冕堂皇的自私、母亲的体贴宽容(或无私)。 9. ①反讽。孩子们认为母亲最幸福的一天是他们给的。但他们保证了自己的郊游,却排斥了母亲。(或:他们提出要让母亲休息、安静,却最终让母亲为他们忙碌操劳。)如此还觉得是对母亲的奉献,表现了孩子们习惯“被爱”的自私。(手法答“讽刺”也可)②对比。父亲、儿女的自私和母亲的无私形成鲜明对比:母亲只要家人过得快活,就自然地、由衷地感到幸福;表现了母亲的“爱”的无私。(注:如果学生提到“反衬”,丈夫、儿子、女儿的自私反衬出母亲的无私,只要分析合理,也可)(手法答“反衬”“衬托”也可。)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等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认真阅读文本,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选项鉴赏文章在写作手法上的特点,根据文章在写作上的特点判断选项的正误,最后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答案。 D项,“意在表现一家人的其乐融融”错误,表现的是家人的自私:他们在母亲节撇下母亲尽情玩乐,而回家后又尽情享受美食,让母亲忙前忙后。 故选D。 【8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小说情节内容以及分析情节作用的能力。要求考生既要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串线索,又要注意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联系。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把握设题语段的内容,分析其在内容上的作用,然后再结合改语段在文中的位置分析其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如本题问的是“小说第①—⑦小节出现了多次情节的逆转,请概述这些情节,并简要分析其作用”,第一问要概括①—⑦情节逆转的内容,第二问是分析作用。先看第一个问题,文中的多次情节逆转:第一次“我们应该穿戴得最最漂亮才合适,于是她们俩都买了新帽子。……而且两个女孩子都说,那顶旧帽子,她戴了非常合适。”母亲节,理应穿戴一新的是母亲,但两个女儿戴上了新帽子,她依然戴着那顶旧帽子。这表现了“我们”冠冕堂皇的自私。第二次“我们准备雇一辆汽车,把她载到乡下去美滋滋地兜游一番。……但是,就在当天早晨,我们把计划稍微修改了一下……”,本来计划带母亲美滋滋地兜游一番,却突然修改,变成去钓鱼,让父亲去试用他新买的钓竿。逆转情节出乎人意料,非常吸引读者。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起到了出人意料、丰富小说内容,推动情节发展的艺术效果。 第三次“……因此,到最后,决定还是母亲留下来,就在家里痛痛快快地休息一天,同时准备午饭”,最应该在母亲节这一天休息与享受的母亲依然在忙碌,而儿女儿却任由母亲去忙碌,这种情节的逆转,鲜明的表现了孩子们的自私,显示了母亲的无私和宽容。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小说中的艺术手法及其表达效果。艺术手法又称表现手法、写作特色,指作者在艺术创造过程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现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较为常见的有比喻、夸张、象征、烘托、渲染、对比、反衬、伏笔、暗示、双关、拟人、排比等。艺术手法与内容有着密切的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因为手法运用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艺术作品的内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现。“一切收拾完毕,已经很晚了”,点明了在母亲节这一天,母亲收拾的时间很长,忙碌了很久,而父亲和儿女们却穿戴的光鲜亮丽、高高兴兴的游玩了一天。将父亲、儿女的自私和母亲的无私形成鲜明的对比,通过对比,写出了母亲只要家人过得快活,就自然地、由衷地感到幸福,表现了母亲的任劳任怨,母爱的无私与伟大。结尾“这是她有生以来过得最最快活的一天。我觉得她眼里含着泪水。总之,我们大家都感觉到,我们做的一切得到了最大的报偿”这一情节,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在文章开头儿女们“决定把母亲节这一天过得痛痛快快的,成为全家的一个节日,我们要做一切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让母亲高兴。”但结果却是儿女们尽情的郊游,度过了愉快的一天,母亲依然留在家里操劳。如此还觉得这是对母亲的奉献,让母亲在这一天过得最最快活,这种讽刺的手法表现了孩子们习惯“被爱”的自私。 - 25 -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之,以其有史才,改比部①郎中、史馆修撰。逾岁,转考功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俄有不悦愈者,摭其旧事,言愈前左降为江陵掾曹,荆南节度使裴均馆之颇厚,均子锷凡鄙,近者锷还省父,愈为序饯锷,仍呼其字。此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愈素不喜佛,上疏谏之。 愈性弘通,与人交,荣悴不易。少时与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友善。二人名位未振,愈不避寒暑,称荐于公卿间,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节选《旧唐书》) 【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 25 - 10.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B.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C.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D. 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后百姓有废业破产烧顶灼臂而求供养者 11. 对文中所涉及的文学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唐宋古文运动是指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 B.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两代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称号,即唐代的韩愈、欧阳修和宋代的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C. 谥号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而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 D. 孟郊和贾岛并称为“郊寒岛瘦”,二人以苦吟著称。 12. 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韩愈三岁时丧父,自认为是孤儿,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前任宰相郑余庆为他宣扬美名。 B. 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对宫市弊端,韩愈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官。 C. 元和年间,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获升迁,还奉诏写了《平淮西碑文》。但李愬对碑文内容不满。 D. 韩愈和张籍关系好,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 (2)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留侯论》) (3)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越州赵公救灾记》)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1)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我开导。 - 25 - (2)再说,有向人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向人低头的,这只不过是普通人的刚强罢了。 (3)遭受了灾害的有多少乡,百姓能够养活自己的有多少户,应当由官府供给救济粮的有多少人。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考生文言断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相关语句,在语意把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标志,如作主语、宾语的名词、代词,句首发语词,句末语气词,句间连词以及并列、排比结构等。并且能通过选项的比对,排除错项,选定正确项。 (1)划线句子的大意是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 (2)抓完整的句子结构:“自光顺门入大内”中,“大内”是“入”的宾语,不能断开。故排除BD。 (3)抓句子的谓语、宾语:“乃送诸寺”翻译为“然后送往各寺”,“送”是该句的谓语动词,“诸寺”是句子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 B项,“唐代的韩愈、欧阳修和宋代的柳宗元”错,应改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 故选B 。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对文言文的大意基本了解,然后根据选项,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分析选项是否概括全面,翻译是否正确,然后将原文内容和选项加以对比即能发现问题。 - 25 - D项,“但豪门权贵对待张籍就像对待奴仆一样”错误,通过原文“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可知,该句省略的主语是“韩愈”,应为韩愈对待豪门权贵就像对待奴仆一样。 故选D。 【13题详解】 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 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1)以:认为;累:多次;摈黜:降职、贬官;喻:开导。 (2) 报人:向人报仇;下人:甘居人下,向人低头;匹夫:普通人;“是匹夫之刚也”判断句。 (3)被:覆盖;“自食”:养活自己;廪:赈济、供给粮食,名词作动词。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时丧父,寄养在堂兄家中。韩愈自认为是孤儿,所以从小就刻苦学习儒家经典,不需要别人奖励督促。等到应举进士科,文章投送到公卿中间,前任宰相郑余庆很是为他宣扬美名,由此在当代知名。随即韩愈考中进士科。 宰相董晋出京镇守大梁,征召韩愈到幕府任巡官。董晋幕府撤除后,徐州张建封又请他到自己幕府充当宾客佐僚。韩愈说话直率,无所回避,操行直正,不擅长应付世务。后调任四门博士,转任监察御史。德宗晚年,一些部门随意发布政令,宰相不能独立掌管机务。宫市的宦官到民间强买物品的弊端,谏官议论过而德宗不听。韩愈也曾递上数千字的奏章极力劝谏,皇帝不但不听从,还发怒把他贬为连州阳山令,后改任江陵府掾曹。 - 25 - 韩愈自认为才华出众,而又多次遭受排挤贬官,作《进学解》来自己开导自己。宰相看了这篇文章后同情他,认为他有修史才能,便改任他为比部郎中和史馆修撰(编写史书)。过了一年,转任考功郎中、知制诰,拜授中书舍人。不久有不喜欢韩愈的人,搜集他过去的事情,说他以前降职任江陵府掾曹时,荆南节度使裴均待他优厚,裴均的儿子裴锷平庸粗鄙,最近裴锷回家看望父亲,韩愈写序为其饯行,在序中称呼裴均的字。这一议论在朝廷传播开来,因为这个原因韩愈改任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相裴度任淮西宣慰处置使,兼任彰义军节度使,他上奏请韩愈任行军司马。淮西和蔡平定之后,十二月韩愈随裴度返回朝廷,因立功授任刑部侍郎,宪宗还下诏命韩愈编写《平淮西碑文》,韩愈在碑文中较多记述了裴度的事迹,而就当时首先进入蔡州活捉吴元济一事而言,李愬功劳为第一,所以李愬对碑文不服。李愬的妻子经常出入宫中,借机向皇帝诉说碑文失实,宪宗便下诏叫人磨掉韩愈写的碑文,并命令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新撰写碑文并刊刻碑上。 凤翔法门寺有座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的一节手指骨,可以书写经文传布佛法,三十年开启一次,塔开时便年丰人泰。元和十四年(819)正月,圣上命中使杜英奇带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料鲜花,前往临皋驿迎接佛骨。从光顺门进入皇宫,留在宫中三日,然后送往各寺。王侯公卿士大夫及平民百姓,人人奔走迎送,施舍钱财,唯恐落在他人之后。百姓中有人不惜耗尽家产、灼烧头顶和手臂以求供养佛骨。韩愈向来不喜欢敬佛之事,便上疏劝谏这件事。 韩愈性情宽宏通达,和别人交往,无论人家荣辱沉浮他都不改变态度。年轻时和洛阳人孟郊、东郡人张籍关系友好,孟郊、张籍名声和地位还不显达时,韩愈不避寒暑,在公卿间称赞推荐他们,结果张籍终于考中进士科,仕宦之途顺利。后来韩愈虽然显贵,但每遇公事之暇,就和他们交谈会餐,论文赋诗,和昔日一样。然而他对待诸权门豪士,就像对待奴仆一样,瞪着眼睛不予理睬。他还颇能奖掖鼓励后辈,招入家中的十有六七人,即使连自己的早饭都供不上了,也和颜悦色地不在意。他总是把振兴名教和弘奖仁义作为自己的职责,经他资助出嫁的内外亲戚及朋友的孤女多达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韩愈去世,死时五十七岁,朝廷追赠韩愈礼部尚书的官职,谥号为“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各题。 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 25 - 辛弃疾 枕簟溪堂冷欲秋。 断云依水晚来收。 红莲相倚浑如醉,白鸟无言定自愁。 书咄咄①,且休休②。 一丘一壑也风流。 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 注:此词是辛弃疾罢官闲居上饶期间(四十三岁至五十三岁)的作品。①书咄咄:用殷浩事。《晋书殷浩传》载殷浩热衷富贵,罢官后终日以手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②且休休:用司空图事。《旧唐书司空图传》载司空图淡于名利,隐居中条山。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未入秋,已袭来秋意。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 B. “断云”句写江上风光,景象迷蒙:漂浮水面的片断烟云在落日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 C. “红莲”“白鸟”二句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红莲盛开,互相偎倚,宛若喝醉酒的美人。堤岸上白鹭静静兀立,它一定正在发愁吧!红莲白鸟互相映衬,境界优美。 D. 这首词以淡语写深情。含蕴的情感是异常深沉的,但词人使用的语言却又异常平淡。 15.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B 15. 空虚落寞的惆怅;罢官隐居的乐趣;惊衰叹老的感伤;功业难成的忧虑。 【解析】 【14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理解鉴赏的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B项,“景象迷蒙”表述错误,应为“景象开阔”。“断云依水晚来收”写江上风光:飘浮在水面上的片断烟云在落日的余晖中渐渐消散,眼前出现了水远天长,苍茫无际的画面,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 - 25 - 故选B。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此类题,不仅要借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 词的上阕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枕簟”句写气候变化:枕簟初凉,溪堂乍冷,虽然还未入秋,但是已能感到秋意。这种清冷的感觉,既是自然环境的反映,也是词人心绪的外射。“断云”句写江上风光,这景象给词人带来一种广阔的美感,也引起了他的惆怅。“红莲”、“白鸟”二句转写近前景物:池塘里盛开的红莲互相偎倚,宛若喝醉了酒的美人。堤岸上的白鹭静静地兀立着,它一定正在发愁罢!“醉”、“愁”二字表露出词人内心的苦闷,隐含着词人被罢官后空虚落寞的惆怅之情。下阕前三句在情感的表现上有显著变化:变含蓄为明朗,于抑郁为旷达。这三句连用了三个典故,前一句用殷浩无故遭贬的典故,表示不以殷浩为然;后二句用司空图无奈退隐和班嗣的典故作自慰语,表示隐居也自有其乐。表现了作者罢官隐居的乐趣。末尾二句在情感表现上又有显著变化;变坦率为委婉,旷达为悲凉。“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化用刘禹锡《秋日书怀寄白宾客》诗“筋力上楼知”句意,写出词人惊衰叹老的感伤,“但觉”复转进一步,强调出上楼登高眺望,新近越来越见慵懒无聊,流露出“烈士暮年”功业难成的忧虑。 【点睛】分析评价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人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其次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还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兵车行》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将批评的矛头大胆地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 (2)温庭筠《商山早行》中,运用意象叠加手法写出早行之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 (3)周邦彦《苏幕遮·燎沉香》上片“______”句和下片的“______”句之间通过一个共同意象作为感情纽带,让作者由描写眼前之景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思乡之情。 【答案】 (1). 边庭流血成海水 (2). 武皇开边意未已 (3). 鸡声茅店月 (4). 人迹板桥霜 (5). 一一风荷举 (6). 梦入芙蓉浦 - 25 -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 “庭”“已”“茅”“霜”“芙蓉”“浦”,理解字义去记忆。 【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 ( 理解性默写 ) ,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 ( 理解性默写 ) 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苏轼一向被推为宋代最伟大的文人,在散文、诗、词各方面都有极高的成就。他批评吴道子的画,曾经说过:“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他在风格上的大特色是比喻的丰富、新鲜和贴切,而且在他的诗里还看得到宋代散文人所谓“博喻”或者西洋人所称道的“莎士比亚式的比喻”,用一连串 的形象来表达一件事物的一个方面或一种状态。这种描写和衬托的方法仿佛是采用了旧小说里讲的“车轮战法”,连一接二的搞得那件事物 ,本相毕现, 在诗人的笔下。在中国散文家里,苏轼所喜欢的庄周和韩愈就都 地用这个手法。在中国诗歌里,“诗经”每每有这种写法,像“国风”的《柏舟》,连用镜、石、席三个形象来跟心情參照。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 )。 17. 文中画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B. 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C. 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他自己身上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这两句话,概括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D. - 25 - 从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这两句话也许可以现成地应用在他自己身上,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A. 五花八门 目不暇接 降服 轻车熟路 B. 五光十色 目不暇接 拜倒 得心应手 C. 五光十色 应接不暇 拜倒 轻车熟路 D. 五花八门 应接不暇 降服 得心应手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苏轼充分满足了他们的要求 B. 苏轼完成了他们下达的任务 C. 他们的愿望被苏轼实现了 D. 巧用比喻成为苏轼的风格 【答案】17. B 18. D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原划线句有两处语病,都是搭配不当。 A项,“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搭配不当,“在……看来”不搭配,应改为“从……看来”;“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的理论和实践”主谓不搭配,“表明”改为“概括”。 C项,“在分散于他著作里的诗文评看来” 搭配不当,“在……看来”不搭配,应改为“从……看来”。 D项,“这两句话……表明他诗歌里理论和实践” 主谓不搭配,“表明”改为“概括”。 B项正确。故选B。 【18题详解】 - 25 -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五花八门”,原指“五花阵”与“八门阵”,这是古代兵法中的阵名,后又把它用作比喻各行各业的暗语。现常比喻事物繁多,变化莫测。“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颜色光彩鲜艳多色。此处指比喻形式多样,选用“五花八门”;“目不暇接”,意思是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应接不暇”,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目前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此处指事物接连出现,难以应付,选用“应接不暇”;“降服”意思是投降屈服。“拜倒”跪下行礼,比喻崇拜或屈服(多含贬义)。此处指向诗人屈服,选用“降服”;“轻车熟路”,意思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得心应手”心手相应,运用自如。多形容技艺纯熟。此处指运用手法熟练,应选用“得心应手”。故选D。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 A项,符合主语一致性的原则,前后内容照应。符合语境。 B项,根据上文“上古理论家早已重视诗歌语言的形象化,很注意比喻”,在这一点上,苏轼是满足他们的要求,而不是完成他们的任务。选项不合语境。 C项,本段文字主要说苏轼善于运用比喻的技法,所以主语应该为“苏轼”,不能用被动句。选项不合语境。 D项,与前句“在这一点上”没有内容的呼应。选项不合语境。 故选A。 【点睛】辨析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0.阅读下面的文段,找出五处不得体的地方并改正。 桃花岛附近,郭靖把黄蓉送到她父亲黄药师的面前,说道:“老前辈,初次见面,久违久违。蓉儿今日惠顾我家,令堂觉得与她非常投缘,刚才留她在府上用餐,故而回来得迟了。晚辈知道桃花岛不许外人进入,晚辈在此留步。”黄药师盯着郭靖,心里想:“这个傻小子,他知道什么叫语言得体吗?” - 25 - 郭靖的话里有哪些表述不得体的地方,请找出并改正。 【答案】①“久违久违”改成“久仰久仰”②“惠顾”改成“光临”③“令堂”改成“家慈”或“家母” ④“府上”改成“寒舍”⑤“留步”改成“止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面是写给老师的一封信的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然后依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本题中,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此类题要根据题目要求,有针对性的组织语言进行回答.简明就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达到尽可能高的准确度和可理解度.得体就是用语要注意对象,要注意与受话人的关系,是语言实际运用的基本要求之一。说话人与受话人的关系有亲疏之分、有辈别之分、有求人和助人之分等.不同的关系,用语就不尽相同。用语要注意场合,尤其是具有共同特点又有所不同的场合。本题中,①“久违久违”用于认识的人,此处是第一次见面,并且是跟老前辈第一次见面,应改成“久仰久仰”②“惠顾”是敬辞,用在对方身上,应改成“光临”③“令堂”应尊称对方母亲,此处是说自己母亲,应改成“家慈”或“家母” ④“府上”是敬辞,此处用于自己身上,应改成“寒舍”⑤“留步”用于对方,此处说自己,应改成“止步” 【点睛】所谓“得体”,就是根据内部语境(上下文)和外部语境(语言交际的各种情境条件,如: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目的、话题、使用语言流露出的情感色彩等)选用恰当的语句来表情达意表达方式适合特定的语境,包括文体色彩、语体色彩(口语与书面语)、感情色彩(褒义与贬义)、交际目的、交际场合、交际对象、交际手段的差异,还要注意敬词、谦词的使用(用语要注意礼貌的要求)、转述语言得体等等。语言表达得体:一要思索在某种特定的语境中能说什么,不能说什么;说什么好,说什么不好;怎样说有分寸,怎样说没有分寸;怎样说效果好,怎样说效果不好。二要考虑说话人的地位、身份、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更要考虑听话人的诸多情况三要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选择不同的表达方式,做到有的放矢、准确得体、恰到好处。 21.阅读下面文字,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 - 25 - 广州的沙面是广州近代文物建筑最多的地方,由于地处珠江边,被称为“广州的外滩”。但是,沙面要想真正成为“外滩”,却面临着考验。广州沙面的建筑大多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建造的砖木、砖土混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板脱落,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这导致了文物修缮审批手续繁琐,使沙面的保护利用工作非常被动,停滞不前。因此,做实做细整体批复沙面古建筑的规划设计方案,迫在眉睫。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允许文物建筑土地使用权的置换,都是有效的集资方式。 【答案】第一方面:建筑文物年久失修。(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第二方面:修缮审批手续繁琐。第三方面:维修资金困难。(保护费用难以保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压缩语段。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一是查找法,即在原文中寻找能表述主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如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句,说明文中的中心句,记叙文中的过渡句,新闻中的导语均属关键语句。二是删减法,就是保留材料中主要信息,删除次要信息。三是连缀法,即将符合题干要求的信息筛选整合,连缀成最终答案。 题目是“用三句话概括“沙面文物建筑”所面临的三个问题,每句话不超过10个字”。概括可采用主谓宾的形式。找到提示语句“由于年代久远,导致材料老化,混凝土风化,天花板脱落,墙、楼板和瓦面破损,管网陈旧漏水”可概括出“建筑文物年久失修”;“但保护沙面建筑群的手续繁琐,一砖一瓦的改变都必须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批”可概括出“修缮审批手续繁琐”;“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所涉及的居民住户的搬迁,建筑群的维护、加固,内部装修等,需要的费用也是巨大的。而这些费用如果完全依靠沙面所在荔湾区文物部门负责,是不可能得到保证的”可概括出“维修资金困难”。 【点睛】压缩语段首先应辨明语段表达方式,针对不同的表达方式,采取不同的应对技巧。说明性语段:抓说明对象,扣住其特征。议论性文段:可以采取抓中心句的方法。记叙性文段,可以通过抓记叙的要素来抓信息。具体操作过程:找——陈述对象、中心事件、性质、结果;写——必须按照题干要求(含标点)、尽可能运用原文词语、尽量运用主谓句表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在你我身边,这样的年轻人并不鲜见。 - 25 - 对此,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奋发吧,少年 追至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还是爬行动物时,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创新,钻木取火,焚林耕植……一点一滴都是祖先的血汗,一撇一捺都是祖先的进步与创新! 时至今朝,人类依然没有忘记创新,可创新的路途,岂是一路落英缤纷,鸟语花香?这条路上有哀怨,有汗水,甚至有高尚的灵魂!可见其不凡,更可见其崎岖,坎坷,可谓“难于生青天”。但也不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凌云壮志! 爱迪生一生发明无数,荣誉不断,可他仍然坚持自己的理想。其中,爱迪生为了发明电灯,可谓耗尽毕生所有,倾心倾力。有一次,他在飞机上做研究,一次不慎的爆炸差点导致他左眼失明,甚至让飞机险些坠毁,管理人员气急败坏,将他所有的研究物品抛下飞机。但他并没有就此放弃,只是比平日更加多了一份小心,最终,电灯问世!他,享誉世界! 不只是西方文明,有如此浓重的辉煌,华夏文明亦然不逊色。就人们口中常说的唐诗宋词汉文章,若不是几天年来,先人们的不懈努力,中国文学史上何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豪情壮志?何来“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悲怅苦楚?何来那一声珍重中的蜜甜的忧愁?推陈出新,千百年来,亘古不变。创新与努力终会成就你的脱颖而出,驰名世界。齐白石笔下的虾个个活灵活现,宛如越到纸上一般。徐悲鸿的千里马更是雄赳赳,气昂昂,足以彰显中华民族之气概。在历史上,他们独挡一面,才有我们的华夏文明!我们应该高歌:“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我相信在这个没有上帝的世界,没有人敢说自己已经贯通一切,而不再困惑,我将带着困惑永远寻找、探索。 时间匆匆滑过,可即使如此,它仍不忘在人们身上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可有些人,他们总喜欢在时间身上刻下属于自己的痕迹。一成不变不是愚蠢,而是愚不可及。所以,奋发吧,面朝朝阳的少年! 【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的内容是针对年轻人的做法“能力还没达标,就嫌薪水少;明明没啥钱,打扮却大牌得不得了;稍微受点批评,‘玻璃心’就碎了;父母尚在苟且,已在炫耀诗和远方“发表自己的看法,结合材料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从批评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练就本领,然后在谈名利”“不要虚荣”“要求抗挫能力”等;从赞同的角度可以立意为“要因自身条件差而失去远大的理想”,“心有多大,天有多高”。行文时注意从材料分析出发,得出观点,做到有针对性,论证时注意结合现实,分析产生这种心理和做法的原因,是文章有深度。 - 25 - 点睛: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的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此题注意针对“青年人”的做法辩证的分析,明确自己的立意。 - 25 - - 25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