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1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突破练2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题)
专题突破练 2 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 筛选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出了四个维度的转型,分别是:贫困程度的相对性,贫困生成的结 构性,贫困内涵的消费性和贫困治理的日趋复杂性。 1985 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农村的绝对贫困人口为 1.25 亿,而到 2007 年时,相关数据显 示,绝对贫困人口约为 1 479 万人。2001 年中国政府发表《2000 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 宣布在 2000 年年底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这标志着在绝对贫困和相对贫 困的二元结构中,相对贫困人口已占据了中国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2011 年,中央政府设定了 2 300 元的贫困线,这让中国的贫困人口迅速增加至 1.28 亿。虽然在新标准下贫困人口大量增加了, 但是相对贫困人口占主体的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截至 2014 年年底,中国贫困人口还有 7 000 多 万,我们的扶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 所谓的贫困生成主因的结构性是指,越来越多贫困人口的出现或者说其无法跳出贫困陷阱是因 为他们面临的是结构性贫困的处境,我们也可以说,贫困人口陷入了结构性贫困的陷阱。这里所谓 的结构性贫困意味着,贫困人口在资本、资源、技术、知识、信息、社会资本和文化等多个相对独 立的空间和场域内,对无法与那些在以上层面具有优势的精英群体和优先群体进行竞争,因为两个 群体的初始条件不同,同时与以上结构及其资源分配相关的机会也并不均等。结构性贫困的存在意 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且在富者与贫困者之间形成了一种间接的或然性 的剥夺关系。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因为不均衡和不平等结构的存在,贫富差距并没有像我们政策 宣传和期待的那样不断缩小,而是出现了相对平衡发展基础上的差距不断加大。 由于当前贫困人口的构成主体是相对贫困人口,因此,对他们而言,生存和基本生产方面并没有 让其感受到贫困,而最让其觉得贫困和窘迫的是消费层面的贫困。在英国思想家鲍曼看来,这个时 代是一个通过消费来生产穷人的时代,只有充足的消费才能证明个体的价值。对农民而言,受市场 经济价值理念和攀比、面子等亚健康消费文化的影响,他们也渴望自己能够充分消费,能够充分享 受物质层面的丰足生活;同时,以国家层面的发展主义为主导,个体价值的成功标准被一元化,也即 经济上的成功和成就才是自我价值实现的证明。在这样一种意义上,对贫困者而言,他们贫困的是 用来消费的资本,用来实现更多其他方面发展和提升的物质基础。不能有效应对贫困内涵的这种转 变,那扶贫工作的困境就难以突破。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贫困治理历程,按照相关研究者的分析,我们可以将贫困治理划分为 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贫困治理重点是发挥计划的调控和改革作用,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主要是去 除了各类阻碍性的制度因素,让贫困人口具有了更多的社会流动性和更大的创造财富的空间;在第 二阶段,扶贫管理工作地位突出,专门性的扶贫工作机构也得以建立,扶贫财政专项和国家贫困线等 初次进入扶贫领域。这些都标志着扶贫治理的复杂性已经开始显现;发展到第三阶段,贫困治理的 复杂性就更加显著了,这个时期的贫困治理不仅继续强化来自政府行政治理层面的职能,继续加大 扶贫开发力度,同时也注意发挥基于市场的经济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帮扶作用,此外,为了应对扶贫问 题的复杂化,政府层面还倡议和推动构建了社会理论通过参与的扶贫大格局。社会分层与基层治理 格局的变化导致减贫越发艰难。这也是贫困治理复杂性的客观原因。 (摘编自邢成举、赵晓峰《论中国农村贫困 的转型及其对精准扶贫的挑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本文提出了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所出现的转型问题。 B.到 2014 年年底,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 2007 年增加了 5 000 多万,这增加了扶贫的艰巨性。 C.相对贫困人口指的是那些无法与富豪一样消费,充分享受物质层面豪华生活的人群。 D.农村贫困生成的结构性转型,实际上意味着贫困人口仍将在很长时间内处于贫困状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2~4 题。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二者分别用 “依”和“以”,用语准确,不能换位。历史上,儒家主张以德治国,但其本质是依德治国。依德治 国要求性善,儒家倡导性善,但这只是一种贯彻自己学说的立论而已。因此,我们不能依德治国。依 法治国也不能换成以法治国。如果以法治国,法就可能蜕变为统治工具,统治者自己则置身法外;依 法治国,意味着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国封建社会有丰富的法律文化和诸多法律,如秦律、汉 律、唐律等,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但封建社会不是法治社会,因为其法律只是用来统治老百姓 的。 道德与法律是有界限的。道德重在化民、教民,有道德的人会自觉遵法守法。个人主义者或利 己主义者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做违法的事,但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思想并不违法。法律要论迹,提 供犯罪事实;道德要论心,提倡慎独慎微。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只有这样,才能从道德与法律两方面治理好国家和社会。 在现实生活中,道德要求往往高于法律规定。比如,法律没有规定不孝敬父母是犯罪,但子女不 赡养父母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孝不只是赡养和义务,而且是敬,是一种对父母的敬爱之情。只依 法交赡养费而不敬爱父母,不能算孝。正如孔子所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我们不能用法律条款反对道德教化,也不能用道德观念绑架法律。就社会功能而 言,法律主要是事后处理或惩罚,而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可以说,道德是一种自觉行 为,甚至是一种勇气。见义勇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些行为都是道义力量使然,而不是法律条 款的规定。 在社会主义社会,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必然形成强大合力,释放强大正能量。从道德角度说,我 们提倡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并不违反法律中有关个人权利保障的条 款。维护个人合法权利属于法律范畴,为了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权利并非法律规定,属于道德范畴, 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社会所需要的。相反,如果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对立起来,则是有害的,其实质 往往是混淆了法律和道德的不同功能。 道德规范不能脱离时代和社会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树立正确价值观,出于国家稳定和 社会和谐的考虑,在对公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有分析地强调责任优先于权利等道理是正确的。 相反,将权利置于责任之上、将自由置于国家安定团结之上、将个人置于集体之上,在实践中会带 来许多危害。社会主义法律应当维护个人权利,社会主义道德应当倡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提 倡无私奉献。这就是法律与道德相得益彰的辩证思维。 (摘编自陈先达《法治与德治何以相得益彰》) ★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德治”理念与儒家“以德治国”本质 迥异。 B.我国封建社会法律文化丰富,虽然其法律只是用来统治老百姓的,但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 C.一个人只是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思想并不会违法犯罪,因此他们不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 D.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如“见义勇为、舍生取义”等行为都是一个人道德自觉的体 现。 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首段独辟蹊径,从“依”和“以”用语精准的角度,阐释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 个核心概念。 B.第三段引用孔子的话论述真正的“孝”应当包含对父母的敬爱之情,从而论证了道德要求高于法 律规定。 C.第四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在社会主义社会,只有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才能释放 强大正能量。 D.最后一段阐述了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辩证关系:法律应当保护个人权利,道德倡导个 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法律论迹,道德论心,一个人如果突破道德底线做了违法的事,未必用法律来厘定其罪行。 B.一个社会,如果用法律条款反对道德教化,用道德观念绑架法律,那就不是真正的法治社会。 C.在社会主义社会,从道德层面提倡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与保障个人权利的法律有时会有矛 盾。 D.在社会主义社会,为了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对公众进行教育时,应该强调责任优先于权利。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 流传千古的名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把玉的完美与人格尊严联系在一起,相比之下的 “瓦”就逊色得多。先秦屈原《卜居》中说“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黄钟 毁弃,瓦釜雷鸣”就是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在我们的传 统认识中,瓦被赋予了很多消极的意义。而实际上,作为我国古代常用的建筑材料,瓦的发明在我国 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瓦。 人们俗称“秦砖汉瓦”,但这并不准确。就像古诗中“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是一种修辞性 说法。其实瓦的出现,比汉代要早得多。战国时著作《世本》记载:“桀作瓦屋。”这可能是传 说。桀是夏代有名的暴君,子承父位,未经创业艰难,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后稷教人稼穑一样去 “作瓦屋”。但陶器的出现,到桀的时代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夏桀为了自己的享乐,让匠人把茅 屋改作瓦顶,倒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至少,今天所说的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左 传·昭公二十六年》记载了一次战斗。齐国的子渊捷追赶洩声子,“射之,中楯瓦”。“楯瓦”,就 是盾牌的瓦形凸面。可见瓦已是当时人们熟知熟见的东西了。 可是,那时瓦还没有变成专称,其他陶制品,也可以称瓦。比如“弄瓦之喜”的说法,出自《诗 经·斯干》,“乃生女子……载弄之瓦”。意思是生下女孩儿,拿纺线瓦锤给她玩。那种瓦锤,就是 陶制品,形状和用途与今人手工纺毛线的纺锤相似。待到瓦用于房屋建筑,才渐渐变为专称,唐宋时 期,便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了。 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瓦在古代是种重要的占卜工具,人们摔碎瓦 片观看纹理,来预测吉凶成败。瓦除了建房屋,还用来镶井壁,叫作甃。形体很大,长可达一两米,圆 形井壁由两块、三块或四块瓦围成一圈,《周易》《庄子》中都有记载。秦汉时期瓦井已经很普 遍。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井”字就是那种井的象形。自从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 功能才大大提高。此外,瓦还可以作乐器和棺材等。 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用圆形模具做胎,用熟泥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 上脱落,成为瓦坯。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关于瓦记载得很详细。古人的确很聪明。 夏桀当初“作瓦屋”只是为了自己享乐,至于瓦造福后人几千年,的确是他所没有想到的。 (改编自伪农《淡味斋随笔·说瓦》) ★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夏桀为自己享乐而“作瓦屋”,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 B.“弄瓦之喜”的说法与瓦有关,但此时的“瓦”还没有成为专有名称。 C.瓦的用途有很多种,因此以瓦为代表的陶制品是人类划时代的发明。 D.瓦的制作并非轮制,而是把圆形模具做胎后,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 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从玉引出瓦,接着旁征博引,逐层分析,最后表达自己的态度。 B.对于瓦,文章先说明它的起源和演变,然后介绍它的用途、制作过程等。 C.文章第二段引用《世本》和《左传》的相关内容,论证了瓦的出现时间。 D.文章第四段论证了瓦的用途,并从字形的角度说明瓦用来镶井壁的作用。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瓦釜雷鸣”比喻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居于高位,这里的“瓦釜”有消极意义。 B.唐宋时期,用“瓦子”“瓦肆”代指繁华市区,就是瓦作为专称的一个明证。 C.古人生女孩称“弄瓦之喜”,“瓦”是指纺线瓦锤,说明了重男轻女的思想。 D.《周易》《庄子》中都记载了用瓦镶井壁,井的质量和功能超过了土井。 专题突破练 2 论述类文本阅读(信息筛选题) 1.D 解析 A 项,“为了给扶贫工作提供具体指导”错,本文的目的显然是论述当前贫困的转型问题, 以给政府决策提供宏观依据,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并未提供具体指导;B 项,“中国绝对贫困人口比 2007 年增加了 5 000 多万”错,文中所说的“中国贫困人口还有 7 000 多万”其中还包括占主体的 相对贫困人口;C 项,“无法与富豪一样……豪华生活的人群”错,根据文意,应是“无法充分享受物 质层面的丰足生活”。 2.C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就本题而言,A 项,是对第一段“历史上,儒家主张 以德治国,但其本质是依德治国”“依德治国要求性善,儒家倡导性善,但这只是一种贯彻自己学说 的立论而已。因此,我们不能依德治国”等语句的准确概括与转述。B 项,是对第一段“我国封建社 会有丰富的法律文化和诸多法律,如秦律、汉律、唐律等,可以取其精华、加以借鉴”的正确转 述。C 项,强加因果。“他们不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错,原文为第二段“个人主义者或利己主 义者容易突破道德底线做违法的事,但有个人主义或利己主义思想并不违法”,“有个人主义或利 己主义思想”与是否“会对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D 项,是对第三段 “道德教育可以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可以说,道德是一种自觉行为,甚至是一种勇气。见义勇 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些行为都是道义力量使然,而不是法律条款的规定”的正确转述。 3.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就本题而言,A 项,是对文章首段内容的概括与阐 释,与文本一致。B 项,说法绝对化。“道德要求高于法律规定”错,原文是“道德要求往往高于法 律规定”,选项少了“往往”这个限定词。C 项,是对文章第四段论证层次的阐释,与文本契合。D 项,是对文章第五段论述内容及层次的阐释,与文本内容相符。 4.B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及逻辑推断能力。就本题而言,A 项,推断错误。是 对第二段“法律要论迹”“道德要论心”“我们应当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 限”等语句假设推断整合,由“用道德教化民众,用法律厘定罪与非罪的界限”可得出“一个人如 果突破道德底线做了违法的事”,就能用法律去厘定其罪行。B 项,是对文章第三段“我们不能用法 律条款反对道德教化,也不能用道德观念绑架法律”的假设推理,与文本观点一致。C 项,“有时会 有矛盾”错,原文为第四段“提倡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一切,这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并不违反法 律中有关个人权利保障的条款”。D 项,以偏概全。是对第五段“出于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的考虑, 在对公众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时,有分析地强调责任优先于权利等道理是正确的”的转述推断,与原 文比对发现,原文中有“有分析”这一重要限定语,故此项错误。 5.B 解析 A 项,强加因果,《左传》中关于“楯瓦”的记载说明瓦的形态的出现不会晚于春秋,夏 桀“作瓦屋”不能说明这一点,桀“作瓦屋”有可能是传说;C 项,因果倒置,原文是“陶制品是人类 划时代的发明,因而瓦的用途很多”;D 项,偷换概念,不是“将其晾干脱落制作成瓦”,而是用熟泥 片贴在外围,等距离划开,晾干后自动从模具上脱落成为瓦坯。 6.D 解析 D 项,从字形角度说明的是商周时的井只是木框镶口的土坑。 7.C 解析 C 项,无中生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原文中没有依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