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1知识迁移和论点、论据的判断
知识迁移和论点、论据的判断 高效演练·稳达标 一、(2017·西北师大附中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所谓“春秋笔法”,也叫“春秋书法”或“微言大义”,最初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历史叙述 方式和技巧。即按照一定的义例,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在叙述时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 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春秋笔法以 合乎礼法作为标准,在不隐晦事实真相的前提下,运用曲笔“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 讳”。 春秋笔法来源于据传为孔子所撰的《春秋》。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 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 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他从当时的伦理道德出发,以定名分、明等级作为评 判人物和事件的标准,“褒贬惩劝,各有义例”,有时一字暗含褒贬,由此就形成了所谓的“春 秋笔法”。 左丘明发微探幽,最先对这种笔法作了精当的概括:“《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 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遗憾的是,限于体例,左丘明没有 充分地展开,我们只能看到他思考问题的结果,而看不到他思考问题的过程,因而“春秋笔 法”在这个时期还显得有些朦胧。 到了西汉,一代大儒董仲舒在他的代表作《春秋繁露》中,第一个结合《春秋》实例解 说了这种笔法,这是一大进步。通过这样演绎,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直观性和可操作性,加 上汉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政治措施的推行,这种表现技巧具有了在更大范围内传播 的条件。只是董仲舒囿于汉初学术研究的陋习,行文多附会阴阳五行之说,后代不少学者把 《春秋繁露》界定为哲学著作,因而也使得“春秋笔法”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最终完成“春秋笔法”普及工作的是晋代的杜预。他彪炳后世的著作是《春秋左传集解》, 在序言中,根据《左传》的论述,结合《春秋》的实例,他加以详细解说,把这种表现技巧 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春秋笔法由写史“义例”变为文章楷模,成为一种写作与表达的常 用范式。那就是追求语言的简洁和意蕴的丰富,寓褒贬于叙事之中,通过材料的选择、详略 与显隐的不同,以及用词和语气的微妙差别,委婉曲折地透露出作者的是非和爱憎。 值得一提的是,春秋笔法只是委婉行文,并不是说谎,最多只是影射和隐瞒,而影射是 靠词语的选择来表达的。隐瞒,仅是对比较小的事情所作的隐瞒,大事从简或者曲笔。春秋 笔法一般都是遵从事实下的隐晦,婉转的陈述和评论以及有目的的选择;曲笔是曲折抒笔, 这里的“曲”是曲折,并不是歪曲。能够在事实下有重点地描述人物和褒贬事件,以教化人 民,在笔墨中又流露出更多的事实,让人看清真相,这是曲笔的最高宗旨和理想。 孔夫子写《春秋》,本来是要用“直笔”来使“乱臣贼子”害怕的,但是写来写去,他 竟写出那么多的“曲笔”,可见写“直笔”是多么不容易!春秋笔法其实是一种妥协,是一 种无奈!这种办法写出的史书开创了写史服务于政治的先河,为后世考证增加了难度。 下列各项中,其手法不属于“春秋笔法”的一项是(3 分)( ) A.《林黛玉进贾府》中,刻画权倾贾府、笑里藏刀的王熙凤:“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 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雷雨》中,周朴园对女仆侍萍始乱终弃,三十年后面对鲁妈,在回忆当年时说侍萍是“梅 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惠,也很规矩”。 C.《鸿门宴》中写刘邦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从鸿门宴上逃走时,写道:“脱 身独骑。”用了一个“独”字,来显示作者的态度。 D.《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先生描写烈士遇害时,说“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又说“其 一是手枪”“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 【解析】选 B。B 项中周朴园说的话是歪曲事实,不是春秋笔法。 二、(2017·珠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 “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 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以肯定它究竟是政 治人物发明,还是教育者创造,抑或是父母总结出来的。如果按照《易经》提供的线索,我 们大概能够猜想,示众在中国,是统治者们的杰作。无论是谈论市场经济的“噬嗑卦”,还 是谈论教育的“蒙卦”,先人都系辞以“示众”一类的字样。“噬嗑卦”的系辞是,亨,利用 狱。“蒙卦”的系辞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梏。可以说,无论起源,东西方人是不约而同地 发现了“示众”的功能,它利用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使人“浪子回头”“知错认错”,使围观 者引以为耻、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一步。示众有过巨大的历史意义。 当代学者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阶段:“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自由为体, 民主为用”的阶段;“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阶段。可以说,示众正是文明第一阶段的应 有之义;或者说,凡是示众文化盛行的地方,不过仍处在第一阶段而已。在这个层面上,西 方走在人类的前头。 早在 18 世纪末,一位名叫本杰明·鲁思的西方学者就把示众柱等刑罚史上的物品视为 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视为理性对人们心灵影响微弱的证据。我们今天看到,示众现 象在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少了,在我国也遭到大众的抵制和不安,因为示众冒犯人的尊严。当 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就失去了意义。示众只是权势者的游戏,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 的看客。当一个文明体不再能以专制为本体的时代,示众也会失去意义。革命者不怕示众, 甚至以示众相标榜。陈毅有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 旌旗十万斩阎罗。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当一个共同体失去应有的善恶是非的时候,示众就会失去意义。复仇者、侠义者、替天行道 者不怕示众。山西杀人犯胡文海临死前握住干警的手:“先走一步。”当一个社会混浊得只能 将苍蝇蚊子示众时,示众就显得滑稽,显得恶心。 因此,示众是有条件的。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之存在有其阶段性,即孩子阶段。人类的青 春少年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当代文明,建立在价值理性和工具技术理性之上的文明,乃是文 明的成年时代。我们可以看到,示众文化属于人类的传统文化,属于东方社会,属于孩童时 代,属于农业文明……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被称为“子民文化”,也解释了我所说 的至今不绝的“类人孩”现象。棍棒、体罚、羞辱、示众,以出孝子、忠臣、顺民、节妇, 等等。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传统中国人从子民到最有天才的思想家,在人生无望时都求助于“良 心”的救济,人的良知良能植根于其童年的羞耻心。这也解释了当今时代,无论孩子还是成 年,从老舍、傅雷到当代众多受辱的中小学生,一经示众,并非驯服归顺,而是多自杀以死 抗争,即说明当代文明的成年属性,理性对心灵的影响日益加重。 (摘编自余世存《“示众文化”:强权游戏催生冷血看客》) 下列现象不属于示众的一项是(3 分)( ) A.明代《大明律》规定,贪官一经查实,将被押到刑场,砍下头颅,挂到竿子上,再剥下人 皮,塞上稻草,摆到衙门公堂旁边。 B.“成都别车女司机被男子当街殴打”一事成为舆论焦点。女司机卢某遭人肉搜索,她的身 份证、开房记录等众多个人隐私被网友公开。 C.为了催缴学费,西安某大学在学校的公告栏里贴出一份题为“无故不缴费学生情况”的名 单。 D.1970 年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跪在华沙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忏悔。他面对 600 万犹太人的亡灵,表达国家歉意。 【解析】选 D。 【加固训练】 一、(2017·兰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周易》借助于具体的形象符号,启发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义,崇尚一种观物取象、 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周易·系辞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 是故谓之象。”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借助卦象,并通过象的规范化的流 动、联结、转换,具象地、直观地反映所思考的客观对象的运动、联系,并借助六十四卦系 统模型,推断天地人物之间的变化,这种思想方式渗透到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之中。道家庄 子主张“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庄子·外物》),魏晋玄学家王弼提出“得象而忘 言,得意而忘象”(《周易略例·明象》)的命题,表明了中国思维穿透语言,领略语言背后 之象,进而穿透形象而领略其背后之意蕴的特点。 中国儒释道三家都主张直觉地把握宇宙人生之根据和全体。儒家的道德直觉、道家的艺 术直觉、佛家的宗教直觉,都把主客体当下冥合的高峰体验推到极致。中国哲学认为,对于 宇宙本体,不能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知方法,而只能靠直觉、顿悟加以把握。 道家认为,心灵的虚寂状态最容易引发直觉思维。因此,人们要尽可能地摆脱欲望、烦 恼的困扰,保持心境的平和、宁静。而要使直觉思维真实呈现,则离不开默思冥想的“玄览”。 老子主张“涤除玄览”。“涤除”即否定、排开杂念,“玄览”即深入静观。这是在高度精神 修养的前提下才具备的一种思维状态。庄子主张“心斋”“坐忘”。“心斋”即保持心境的虚 静纯一,以便直接与道契合。“坐忘”即心灵空寂到极点,忘却了自然、社会,甚至忘却了 自己的肉身和智慧,物我两忘,浑然冥同大化之境。儒家孔子的“默而识之”,孟子的“不 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良知良能,荀子的“虚壹而静”,张载的“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 朱熹的“豁然贯通焉”,“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陆九渊的“吾 心”与“宇宙”的冥契,王阳明的“致良知”,虽不排斥客观外象直接作用于感官认知,但 都是扬弃知觉思虑,直接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对道德本体之契合的一种境界或 方法。 佛家更是强调一种精神性的自得和内心的体验,彻见心性之本源。禅宗的参究方法是不 立文字,教外别传,直心而行,无念为宗,触类是道,即事而真。不执着外物,种种言行纯 任心性之自然。禅宗的顿悟成佛,排除语言文字、逻辑思维工具,主体直接契入客体(人生 的本性或宇宙的实相),与客体融合为一。这种思维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能言 传的,有赖于每个人自己体悟,别人只能暗示、启发,而不能替代。 超越逻辑,祛除言诠,止息思维,扫除概念,排斥分析、推理诸理性思维活动,精神内 敛,默然返照,当下消解了主客、内外、物我的界限,浑然与天道合一。这是一种思维状态, 即“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下得到了对于生活和生 命,对于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之最深邃的本质的一种整体的、综合的洞悉。但这种状态实际 上是在多次反复的理性思维的基础上产生的,没有理性思维的铺垫,这种灵感或悟性就不可 能出现。 (选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易》的思维方式是由具象到抽象,其具体的形象符号,有助于人们把握事物的抽象意 义。 B.《周易》体现的中国思维,完全摒弃了语言,崇尚一种观物取象、立象尽意的思维方式。 C.卦象是《周易》的骨骼,舍象则无《易》,《周易》的思想方式影响了中医和中国古代科技。 D.庄子“得鱼而忘筌”和王弼“得象而忘言”的观点,强调的是穿透形象进而领略其背后之 意蕴。 【解析】选 B。“完全摒弃了语言”有误,过于绝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哲学认为,要把握宇宙本体,完全得靠直觉和顿悟,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认 知方法就是无用的。 B.禅宗参悟修行的过程,直心而行,纯任心性之自然,这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顿悟而 成佛,他人不能替代。 C.儒学大家张载、陆九渊都主张抛弃知觉思虑,而用身心体验宇宙终极的实在,达到身心与 道德本体的契合。 D.道家代表人物老子主张“涤除玄览”,庄子主张“心斋”“坐忘”,他们提倡排除杂念, 保持心灵的虚寂。 【解析】选 C。原文为“扬弃知觉思虑”而非“抛弃”,混淆概念,“扬弃”的意思是抛弃坏 的而发扬好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句子与文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的思维状态最相近的一项是( ) A.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李贺《致酒行》) B.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夏元鼎《绝句》) C.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D.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解析】选 B。原诗要表达的意思是在反复理性思维基础上产生顿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我们从叙事手法上仔细考证,发现《繁花》所折射出来的中文、英文小说技法上的差异 之处,从而揭示“负情感”的产生与叙事传统的关系。首先,从叙事角度上来说,《繁花》 使用一种游离于小说中虚拟世界的视角,强调叙事者不知人物内心活动的状态。叙事视角不 受具体人物的限制,也难以与具体人物融合。 说书人叙事者游离于人物内心之外的状态在中国明清章回小说中反复出现。《儒林外史》 是叙事者干涉叙事程度达到最小化的传统小说,而《水浒传》《金瓶梅词话》等奇书的叙事 者也基本不会进入人物内心从一个局限的视角做出观察体悟。这与现实主义传统中的西方小 说有明显的不同。英语小说中很早就使用第一人称叙事,而即便是采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视 角的小说,叙事者在发出道德评判和人物性格总结之余,也往往会突然遁入某一人物的内心, 以此限制自己的视角。18 世纪中后期的女作家伯尼开创这种手法,又由奥斯汀承袭(就是著 名的“自由间接引语”)。19 世纪现实主义鼎盛时期的小说家对这种手法的使用更为娴熟。 狄更斯的许多小说以第三人称全知视角著称,但叙事者仍然经常采用遁入人物内心的做法, 比如《艰难时世》中茜茜少量的独白,《双城记》中达尼比较多见的独白,《荒凉山庄》中与 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者相穿插的艾斯特的第一人称叙述。对英文小说影响很深的福楼拜更是在 小说中大量使用让叙事者与人物视角相重合的手法。 在这种传统的影响下,西方 20 世纪全景式都市叙事也经常采取多叙事视角的手法。《繁 花》却自出机杼,取径话本说书人,创造了一个游离于小说中虚拟世界的叙事者,并以上海 方言化的当代汉语为之赋予一个独特的声音,自始至终保持裹着风雅的烟火气,入世而又超 脱,并不刻意模仿不同人物的口音与个性。正如金宇澄在“后记”中所说:“当代书面语的 波长,缺少‘调性’,如能在传统里寻找力量,就有‘闪耀的韵致’。” 如果要描绘《繁花》叙事的情感基调,那只能说是混沌的失落、茫然无措,冷眼看花开 花败的“负情感”。但小说在拒斥人与人互相理解的奇迹的同时也召唤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叙事者总是在所叙述故事达到一定情感深度的时候突然将视线从人物身上移开,或是转向街 景(如路过的卡车),或是描写流行服饰或物件(如运动装、邮票和汽水扳手),让读者难以轻 易地理解或代入书中情景,只能远远揣测人物内心。没有定论的揣测本来就是文学审美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以《繁花》为例,距离的确产生了美感,一种寄托于可能性的美感。 小说最后,阿宝和李李的情愫毕竟没有凝结成爱情,总是想将暧昧情感明确为稳定关系 的梅瑞几近精神崩溃,原来钟情暧昧的陶陶也因为一时糊涂过分投入而身家丧尽。 (摘编自金雯《金宇澄的谜语人物:负情感试论》,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繁花》采用了一种游离于小说中虚拟世界的叙事视角,这种视角不受具体人物的限制, 也难以与具体人物融合。 B.《繁花》从叙事手法的角度看,与英文小说中采用的叙事者经常采用的遁入人物内心的叙 事方式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C.《繁花》的叙事方式与西方 20 世纪全景式都市叙事多叙事视角的手法不同,而是自出机 杼,取径话本说书人。 D.《繁花》拒斥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奇迹,召唤独特的审美体验,揭示了“负情感”的产 生与叙事传统的关系。 【解析】选 B。A 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的后两句话,基本是对原文内容的“裁剪”,表 述正确。B 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的第一句和第二段中对英文小说和狄更斯小说创作的 分析部分,选项中的“在本质上是相通的”表述错误。C 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三段的前两 句话,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完全吻合,因而该项是正确的。D 项的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第 一句话的后半部分和第四段的第二句话,信息区间有跳跃性且对原文顺序做了调整,但内容 与原文表述一致。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繁花》强调叙事者不知人物内心活动状态的叙事角度,在明清章回体小说《儒林外史》 《水浒传》等作品中也出现过。 B.由 18 世纪中后期女作家伯尼开创的运用第一人称叙事的创作手法,经过奥斯汀的承袭到 了 19 世纪更为成熟。 C.受福楼拜叙事者与人物视角相重合的叙事方式的影响,19 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创作多 采用多叙事视角的手段。 D.在这篇书评中,论据是多种多样的,既有对评论主体《繁花》艺术手法的评述与内容的概 括,也有对中外小说名著的举例分析。 【解析】选 C。A 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一段的第二句话和第二段的第二句话,这里主要是 对《繁花》叙事角度的评述及其源头的追溯,符合原文内容。B 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的第二 段,选项综合了原文内容的多处信息并加以整合,符合原文内容。C 项,由原文可知,“19 世纪西方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手段”表述错误,应为“西方 20 世纪全景式都市叙事也经 常采取多叙事视角的手法”。D 项,是对文本内容的总体分析,表述正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实主义传统中的西方小说很早就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即便是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的小说, 也通常以第一人称限制自己的视角。 B.《繁花》以上海方言化的当代汉语为叙事者赋予一个独特的声音,始终保持着风雅的烟火 气,不刻意模仿不同人物的口音与个性。 C.没有定论的揣测本来就是文学审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繁花》一书作者恰恰运用了让读 者远远揣测人物内心的叙事方式。 D.《繁花》的结局应该是悲剧性的,阿宝与李李的爱情落空,梅瑞精神几近崩溃,陶陶也因 一时糊涂钟情暧昧过分投入而身家丧尽。 【解析】选 A。A 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二段的中间部分,原文说“而即便是采用第三人称 全知叙事视角的小说……也往往会突然遁入某一人物的内心,以此限制自己的视角”,并不 是说“通常以第一人称限制自己的视角”,选项表述与原文内容有差异,因而该项是错误的。 B 项,信息来源于文本第三段,基本是对原文内容的复制,表述正确。C 项,信息来源于文 本第四段的末尾部分,原文在此所说的“以《繁花》为例,距离的确产生了美感”恰恰是对 前文“只能远远揣测人物内心”的印证,两者的意思是相同的,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D 项, 主要是对结尾段小说内容的概括以及根据内容所做出的判断,从小说结局人物的命运看,自 然是悲剧性的结尾,所以该项也是正确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