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山东省)课时作业39 文学类文本阅读创新题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作业 39 文学类文本阅读创新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卖馄饨的夫妻 张子影 三十多年前,我在南方某个小城生活。我家附近一条小街道上, 有一个馄饨摊子。每天早晨母亲在送我上学的路上,都要带我去那里 吃一碗馄饨。 卖馄饨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煮汤、下馄饨、配料,女人包馄 饨。女人的手极快,包好的馄饨在一个小圆盘里一个个站得整齐又精 神。滚开的汤里永远有两只滚动的大棒骨和十几只香菇。馄饨下进锅 里煮的时候,男人开始配料:先在碗底铺上一层洗净发好的紫菜、一 小撮切得整齐的姜丝、拳头大的一片西红柿,洒上一小撮细盐、味精, 撮上十几粒小葱碎,最后淋上几滴芝麻油。把这些做完,锅里的馄饨 也就漂起来了。男人左手用漏勺将馄饨捞进碗里,右手紧接着将一大 勺滚烫的汤浇下,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一碗,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这时候男人就会对女人轻声说:阿宝,来—— 女人笑嘻嘻地说一声:好哩。便将手在围裙上擦擦,双手将冒着 热气的碗捧起,递到客人面前,说:请。 一碗馄饨九只,一只只胖乎乎的,在碗里起伏。 男人的个子不高,背有点驼。女人的个子更矮,大约只到男人胸 口,听说是幼年时患病,之后就再也没有长高。但这些都不影响他们 的营生。他们的馄饨,永远是那么鲜香,热乎。 馄饨里的肉是新鲜的,煮汤的棒骨是新鲜的,姜丝、西红柿和小 葱也是新鲜的。男人因此每天早上四点钟就要去菜场采购,女人留在 家里和面、擀皮,等男人回来后,他们一起洗菜、做馅料。大约五点 半后,他们的摊子就出现在路边了。 买馄饨的人很多,在小城的这一片地方,这条街以及附近几条街 的大人和小孩子们,每天早上哪怕多走十几分钟的路,也愿意拐到这 里来,吃一碗他们的馄饨,再热乎乎香喷喷地上班或者上学去。 在寒暑假期间,大人上班去了,孩子们没人带,每天都有小孩子 围着他们的摊子打闹。男人也不恼,笑嘻嘻地看孩子们玩。半晌午的 时候,谁家的孩子捏着大人给的钱来吃馄饨,递上来的钱差了一角五 分的,男人也不计较,还是那样配料,煮馄饨,冲汤。鲜香的一碗, 九只馄饨一只不少地上下起伏。女人摸着汤碗温热又不烫手了,再端 给孩子。 男人对女人永远是和气的,声音很轻地说:阿宝,来—— 女人总是笑嘻嘻地说:好哩。 大约上午十点半钟的时候,他们收摊,男人挑着担子,女人一只 手端着盆碗,另一只手挂着男人的胳膊,跟着他往回走。 他们没有孩子,大概是因为女人小时生病的缘故。 几年后我上了大学。大一暑假回来,看到他们还在那里,只不过 食摊从挑的担子变成了小推车,用透明的玻璃做了小车厢,洁净的玻 璃窗内,碗里铺着仔细洗干净的紫菜,切得整齐的漂亮姜丝、西红柿 和小葱碎。馄饨还是那样的馄饨。 婚后的第一个春节,我回来,父母到车站接我们。那天下着雪, 在火车站我搓着冰冷的手说,真想那对夫妻的热馄饨。母亲说,他们 家里出了事,夫妻俩已经很久没有出来了。 出了什么事? 男人在早起去买菜的时候被一辆送菜的小货车撞了,那天下雨, 天黑,路很滑。 小货车司机当时就把男人送进了医院。司机是个老实的乡下农 民,把男人送进医院后,第三天就回乡下,先卖了地里的菜,又卖自 家圈里的猪和羊。男人住院住到第三个月,听说小货车司机要让读高 中的儿子辍学打工去挣医药费,男人沉默了半天后,对小货车司机说, 你走吧。 男人出了院,多年的积蓄都花光了,还伤了一条腿。 伤得厉害吗?我问。 母亲迟疑了一下,说,反正以后过马路也只能慢慢走了。 听了这话,我的心挺沉重。 但是那天在路口,我又意外地看见那对夫妻的馄饨摊子。 还是那辆车,小窗玻璃擦得洁净光亮,那馄饨还是鲜香、热乎。 男人的声音有点哑,女人的眼睛是肿的。但是她把碗递到我手中的时 候,还是浅浅地笑了,轻声地说:请。 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发在冷风中飘着。 胖乎乎的九只馄饨在黄的绿的白的紫的红的汤碗里上下起伏。样 子、味道,一点都没有变。 上个月,我带着孩子回去看望年迈的父母,母亲和父亲已经搬到 了另一个小区。下高铁后,我对孩子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还是那个路口,只是原先的小平房变成了高楼,路口添了大广告 牌,那个摊车变成了小食铺。母亲说,他们租了这间铺子早上卖馄饨, 今天咱们来晚了,他们已经打烊了。 明天早上来吧,我说。 为什么跑这么远来这里,他们的馄饨有什么特别吗?孩子问我。 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 正在这时,我看到那个男人走出来,女人也走出来。女人关了灯, 男人把一把锁挂在门上,然后挑起担子。女人一只手端着盆碗,另一 只手挽住男人的胳膊,跟着一拐一拐的男人往回走。 男人跛着腿,背更弯了。他们的头发也更白了,我仿佛听见男人 说:阿宝,来—— 女人笑嘻嘻地说:好哩。 他们就这样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男人轻声对女人说:阿宝,来——女人笑嘻嘻地说:好哩。 这样的情景在小说中多次出现,说明这是两个相亲相爱、性情温和的 人。 B.附近的大人和孩子们,哪怕多走十几分钟的路,也愿意拐到 这里来吃一碗馄饨,主要的原因是这对夫妻做事认真,对顾客以诚相 待。 C.“我发现他们的头发都白了一些。白发在冷风中飘着。”这 既暗示了车祸对他们身心的影响,也表达了“我”对他们不幸遭遇的 同情。 D.小说写的是一个小馄饨摊,但高楼、大广告牌、高铁等新事 物的出现,却构成了社会大背景,从侧面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 变化。 解析:“主要的原因是这对夫妻做事认真,对顾客以诚相待”理 解错误,主要的原因是“他们的馄饨,永远是那么鲜香,热乎”。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女人年轻时“挂着男人的胳膊”往回走,后来“挽住男人的 胳膊”往回走,用语细腻,挂与挽的变化背后,有不幸的遭遇,也有 温暖的爱情。 B.车祸是夫妻二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但小说并未详写,仅仅 通过“我”与母亲的对话透露出来,这与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有 关。 C.夫妻卖馄饨的小食铺早上开,文中却说“我”带孩子去时, 只见他们“手挽着手,一直走进暮色里”,有意让叙述不严密,使得 结尾有种诗意美。 D.“我”是小说中的叙述人,既起到串联情节的作用,又是小 说中的价值判断的窗口,“我”的所思所感,引发了读者对普通人的 生活和尊严的思考。 解析:“有意让叙述不严密”理解错误,应该是“让叙述更加严 密”。 3.小说开头用较大篇幅描写主人公做馄饨、卖馄饨的情景,有 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①说明“我”对小摊印象深刻的原因。②寄寓“我”的怀旧 情绪。③与下文多次出现的相似情景一起营造出平凡生活的诗意。 4.“没有特别,这么多年了,他们一直是那个样子。”这句话 包含着哪些含意?请简要分析。 答:①从小摊到小铺夫妻二人的馄饨一直是原来的样子和味道。 ②三十多年来,夫妻二人始终保持着同甘共苦、相濡以沫的生活状态。 ③做到“一直是那个样子”并不容易,在急速变化的时代里,不变的 温暖和亲情更令人感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不速之客 梁晓声 ①在我们寻常的或不寻常的世俗生活之中,有些事情听来似乎太 戏剧化,使人怀疑其意义究竟何在。然而细细一想,你的心灵不能不 为之感动,你会不禁潸然泪下…… ②几天前,我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是我 1985 年在新疆认识的 一位青年石油工人。吃过饭,他吞吞吐吐地请求:梁老师,我想住在 你家,只住一宿,明天一早就走。 ③当时已是晚上九点半了。我爽快地说:当然可以,好不容易见 上一面,你住下,在北京玩几天吧! ④他笑了,摇头:那可不行。只有半个月的假。在沧州住三五天, 还想回家见我母亲呢。 ⑤我奇怪地问:那么你到沧州去,并不是…… ⑥他又摇了摇头:您忘了我家在大庆?到沧州农村去,是探望我 奶奶。我父亲在天津站上车找我。我们一起去沧州。 ⑦我不但奇怪,而且糊涂了。在我记忆中,他奶奶早已去世了。 ⑧他见我困惑,于是娓娓道来:梁老师,您是知道的,我们石油 人中,有不少父子兵。别人以为,父子可以天天在一起似的。其实不 尽然。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 ⑨他问我:您还记得我们队上的小侯么?我说:记得,那个下了 班就抱着吉他弹起来没完,外号叫观赏猴的小伙子,对不对?他说: 对。就是他。人们都说我俩长得像双胞胎。但去年他死了。我不禁一 怔,不知道小侯为什么死,更不知和到沧州去探望奶奶之间有什么联 系。 ⑩他吸了两口烟,说:小侯是在大风暴中,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 进口的器材而死的,他用外衣保护好器材,自己却被沙暴埋住了。人 们从一米多深的沙丘下把他扒出来,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封信,是 他父亲写给他的。他父亲是胜利油田的一位老工人,父子俩九年没见 面了。父亲在信上说,因公要路过兰州,希望可以在兰州站见上一面。 火车在兰州停车二十分钟,可以叙叙父子情。队友们传看了那封信, 都哭了。大家都觉得,还是暂不告诉他父亲真相好。自然而然的,大 家将目光集中到了我身上。 ⑪我也明白了大家的意思,于是我就去找队里的领导,请求批准 我冒充小侯一次。领导当即就批准了,还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通, 怕我和小侯的父亲见面之后露出破绽,最后把小侯遗物中的他父亲的 一张照片交给我。 ⑫在车站,他望着我,我望着他。过了好一阵儿,他问我:儿子, 是你么?我说:爸,是我啊! ⑬我和那人就拥抱在一起。我忍不住哭了,仿佛我们真的九年没 见过面了。他也落泪了。 ⑭我们找了个僻静的地方,蹲下,互相望着,都不停地吸着烟。 聊了一会儿之后,父亲似乎起了疑心,从兜里摸出我的照片,也就是 小侯的照片,低头看看照片又看看我,犹豫好一阵儿,终于单刀直入 地问:小伙子,别演戏了。说吧,你为什么冒充我儿子? ⑮我无奈,只有老实交代。听完我的话,他将一只手拍在我肩上, 说:儿子,不,对不起,我现在已经不该叫你儿子了。 既然你老实交代了,那么我也老实交代吧。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 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 经领导批准,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 ⑯我们彼此再也不知道说什么好,互相望着,都默默流泪。 ⑰列车即将启动,我们不得不都站起。两双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彼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 ⑱小侯有一个双目失明的奶奶,和他的伯父婶子们住在沧州乡 下。一周前,我收到了老孟,也就是当年冒充小侯父亲的那个人写给 我的信。信上说,小侯八十三岁双目失明的老奶奶,既想儿子,又想 孙子,想得整天磨磨叨叨的。老孟在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 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使她在归天之前,和儿子、孙子,团圆上几天。 我想,这一路上,能节省几元钱,就节省几元钱吧! ⑲唉,这些石油人哪!怎么是这么奇特的人啊! ⑳我流下了泪,默默地从冰箱里取出了朋友送给我的几盒蜂王 浆,递给他,诚挚地说:把我这点儿心意,也给老人家带去吧! (选自《梁晓声文集》,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D ) A.“不速之客”本略带贬义,小说以此为题,题目与内容形成 了强烈的反差,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唉,这些石油人哪!”是作者对石油工人家国情怀的慨叹, 表现了作者深沉的赞颂之情。 C.小说语言质朴平实,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鲜明的纪实风格。 D.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是因为“我”作为关键性人物,能 直接抒情,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解析:“‘我’作为关键性人物”错,“我”只是引出事件的见 证者,不是关键性人物。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A ) A.小侯在作品中虽着墨不多,却是作品的灵魂人物,他先是对 工作不满,后恪尽职守,因公殉职,这是典型的先抑后扬手法。 B.作者匠心独运,巧妙地设置了“父子”均是冒充者来相会的 情节,跌宕起伏,能够给读者带来强烈的心灵震撼。 C.画线语句中“父子”沉默相对,既表明两人对小侯父子的悲 惨遭遇满是同情,也是敬重钦佩、痛惜伤心等复杂情感的体现。 D.本文以“不速之客”为题,直接点明叙述对象,“不速之客” 的突然造访并没有引起“我”的微微不满,听完“他”讲的故事后, “我”对其充满了敬佩之情。 解析:“灵魂人物”夸大了人物作用;“他先是对工作不满”在 文中没有体现出来,因此“先抑后扬手法”也就不存在了。 7.小说在塑造人物形象上比较有特点,它不是塑造鲜明的个体 形象,而是塑造石油工人的群体形象。请根据小说内容,概括“石油 工人”这个群体的形象特点。 答:①无私奉献、责任感强。石油工人经常是一走几千里,一别 七八年;小侯为了保护器材牺牲了自己;小侯的父亲也是死在了工作 岗位上。②团结友爱。为了父子能相聚,为了家人能团聚,从油田领 导到普通工人,上下一心,出钱出力。③善良。为了小侯家人的心愿, “他”“老孟”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继续冒充父子回老家团聚。 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阅读文中的⑦~⑳段文字。 尤其关注⑧⑩⑪⑮⑰⑱六段文字,注意圈点标画出重要的语句,如: 第⑧段“有时调令一下,一走就是几千里,一别就是七八年”;第⑩ 段“为了保护十几万美金进口的器材而死”“大家将目光集中到了 我身上”;第⑪段“领导当即就批准了”“方方面面地嘱咐了我一 通”;第⑮段“和你一样”“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第⑰段“彼 此约定要常往家里写信”;第⑱段“信中跟我商量,无论怎样,也应 该了却老人家的心愿”等文字。思考这些语句反映了人物怎样的性格 特征。 8.“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 有人说这一情节完全可以删去,因为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小说的表现 力;也有人说要保留这一情节,因为正是这一情节使小说更具震撼力。 你认为有必要保留这一情节吗?请结合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答:(示例一)没有必要。从情节上看,上文对小侯父亲的死没有 任何暗示和铺垫,老孟的话显得很突兀,而下文“彼此再也不知道说 什么好”,“他”被认出是冒充的也更合情理;从人物上看,删掉这 一情节,更能突出“他”善良友爱的形象特征,照应题目;从主题上 看,通过“他”已能表达作者对石油工人高尚可贵的精神品质的赞颂 之情,没有这一情节不影响主题的表达。 (示例二)有必要。从情节上看,小侯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这一情 节之前一直不知道,直到这时才说出,使情节跌宕起伏,出乎读者意 料;从人物上看,这一情节有利于突出石油工人善良友爱的群体特征, 而不仅仅是个体;从主题上看,这一情节深化了主旨,更深刻地表现 了石油工人的家国情怀和作者深沉的赞颂之情,更具震撼力。 解析:题目关键词是“保留这一情节”“结合内容”“谈谈你的 看法”,注意关注题干中的提示性阅读文字。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 需通读全文,特别关注第⑮段文字,重点品读“我也不是小侯的父亲。 小侯的父亲死在工作岗位上了。和你一样,我也是被大家推选出来, 经领导批准,专为完成这一项任务的”,思考这一情节与文章其他内 容及文章主旨之间的关系。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9~14 题。 背叛炊烟 胡宗波 ①“背叛”炊烟,需要勇气。 ②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 在了重重大山的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 ③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 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为家的方向。一天 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 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 ④我一直认为,我是炊烟喂养大的。少时的我,对炊烟的惦念近 乎痴迷。甚至刚吃了饭,就挂念起了炊烟,盼它早点站在屋檐上,手 搭凉棚,呼唤我的乳名。 ⑤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 ⑥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 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 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 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 ⑦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 ⑧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 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 还填不饱我的肚子。 ⑨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他 们能看懂炊烟的表情,也能读懂炊烟的语言。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 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 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 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 ⑩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 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地送我去读书。他们 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 为了孩子长远计议,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 ⑪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 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 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 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他们将自己的 讽刺和挖苦当“礼物”,总是不失时机地免费赠送。 ⑫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向导。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 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 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 ⑬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 如同滚着的雪球。 ⑭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 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差异中沉淀出来的。 “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 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 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 ⑮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 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 ⑯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 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 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 瘦削。 ⑰尽管,那些还对炊烟心怀感恩的人,就像我父母,还忍受着烟 熏火燎,顽强地坚守着,但他们培育的那点炊烟,不过蚍蜉撼树。 ⑱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 子改写。 ⑲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 ⑳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 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 ○21 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 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 ○22 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9.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C ) A.本文开篇照应标题,总领全文,交代了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 地理环境,并且引出下文对山区人生活的描写,吸引读者。 B.本文包含了多处对比,例如:少时的“我”与炊烟朝夕相处 与若干年后的“我”在异乡看不到炊烟感到空虚惆怅形成对比,表现 出“我”对故乡的思念。 C.“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运用比 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故乡传统的生活会被现代化的生活取代。 D.作者以悠远深沉的笔触,叙写了自己离开故乡的过程和之后 在异乡的生活,语言隽永优美,情感丰富真挚,伤感中蕴含着希望。 解析:“比喻手法”错,应为“拟人手法”。 10.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是( B ) A.文章开头点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 理环境,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叛”。 B.作者在痛苦挣扎后背叛了炊烟,文章以悠远复杂的笔触,通 篇叙写了作者逃离故乡的全过程。 C.作者将记忆里的炊烟比作家书,将思念化作邮戳,形象而别 致地写出了对故乡的难忘之情。 D.面对村人的冷嘲热讽,父母冷静坚决,更能表现出父母对生 活的深层理解和对“我”的殷切期望。 解析:“通篇叙写了作者逃离故乡的全过程”错,文章前半部分 写作者逃离故乡炊烟的过程,后半部分写对故乡炊烟的思念和牵挂。 11.请简要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 答:①内容上:写了山区人顾家、恋家,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走出 山区,始终过着传统的生活。②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写山区 的人和炊烟相依为命,引出下文“我”和炊烟的故事,为后文写村人 的冷嘲热讽和“我”对家乡的思念作铺垫。 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通读全文,重点阅读第③段, 思考第③段和上下文内容之间的联系。第③段写山区人顾家、恋家, 很多人一辈子都未走出山区,始终过着传统的生活。上文先写背叛炊 烟需要勇气,然后写山区人和炊烟相依为命。下文写自己与炊烟的故 事,自己对炊烟的态度和父母对炊烟的态度,写父母“顶住村人随手 扔来的冷嘲热讽”送“我”去读书,帮助“我”“谋划着对炊烟的 ‘背叛’”。“我”终于成功“背叛”炊烟,从农村走了出去,到了 城里生活,可是又思念起家乡,思念家乡的炊烟。所以,第③段既承 接上文写山区人和炊烟相依为命,又引起下文“我”和炊烟的故事, 同时为后文写村人对父母帮“我”“背叛炊烟”的冷嘲热讽作铺垫, 还为后文写“我”成功“背叛”炊烟后对家乡的思念作铺垫。 12.请简要赏析本文标题“背叛炊烟”的妙处。 答:①借代手法,“炊烟”代指故乡,“背叛炊烟”是指“我” 走出贫穷封闭的山区到城市寻求新的生活,也指现代文明逐渐替代传 统的生活。②表达了“我”离开故乡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现代文明 逐渐替代传统生活的伤感。③统领全文,文章围绕标题(线索),展开 行文。④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吸引读者。 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 章内容。注意圈点标画出“我”与父母分别对待炊烟态度的句子,如 第⑤段中“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第⑧段中“我回 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第⑨段中“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 之心”“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第⑮段中 “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第⑳段中“我 更知道,一缕缕炊烟,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 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等。注意“我” 与父母对待炊烟态度的不同,注意“我”在文章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对待炊烟态度的不同,思考这些不同背后的意蕴。 13.结合文本,赏析画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 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答: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 发展,故乡传统的农耕生活必然会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富裕先进的现代 化生活取代。这句话蕴含着作者对这种变化既欣慰、期望,又充满伤 感、留恋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性要求,需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 章内容,特别关注⑯~○22 段文字,重点品读第⑱段画线句子,抓住 关键性的词语咬文嚼字,如“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现代化日 子”“改写”等,思考这些文字背后的深刻意蕴以及和上下文内容之 间的联系。 14.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他“背叛”了炊烟, 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 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炊烟原本是故乡特有的景致,但故乡生活的艰辛使 得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追求富足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 而故乡的炊烟又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原点,是家和 温暖的隐喻,没有炊烟也就没有了家和温暖。这样写表现了作者虽然 在行为上离开了故乡,内心深处却永存着对故乡深沉的爱。 解析:根据题干的提示性阅读文字,需要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 握文章的内容。文章前半部分写“我”与炊烟的故事,记叙“我”背 叛炊烟的过程;后半部分写“我”背叛炊烟,走出故乡之后,又时时 思念着故乡的炊烟,思念着故乡。要深入思考“背叛”的原因,以及 “失去了故乡”的内涵。“背叛”是因为故乡生活的艰辛、贫穷使得 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追求富足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而 “失去了故乡”的内涵,即没有炊烟也就没有了家、根、温暖、幸福。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