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7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素质升级检测7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七课素质升级检测 ‎(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2020·高考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把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在美术史领域根深蒂固。事实上,实物并不等于原物,我们需要对美术史中“原物”的概念进行反思,对美术馆藏品的直觉上的完整性提出质疑。这种反思和质疑并不是要否定这些藏品。恰恰相反,它们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藏品作为历史材料的潜在意义。一旦美术史家取消“实物”和“原物”之间的等号,他们就必须认真考虑和重构二者间的历史关系。这会引导他们发现很多以前不曾想到的问题,其核心就是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有研究者追溯郭熙《早春图》的渊源,提出这幅卷轴画原来是北宋宫殿一套建筑画中的一幅。邓椿《画继》记载,他祖上被赐予一个宅子,他父亲被任命为提举官时,朝廷派遣一个中官监修这所宅第。一天,邓椿的父亲看到裱工用“旧绢山水”擦拭桌子,他拿过来一看,发现竟是郭熙的作品。那位中官说:“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即‘裱’)熙作,上(徽宗)继位后,易以古画,退入库中者不止此尔。”邓父请求徽宗赏赐这些“退画”。徽宗答应了,并派人把废弃的郭熙壁障整车拉到邓宅。这个记载透露了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这也就是说,目前人们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早春图》只是这幅画的“实物”而非“原物”。也许有人会说:如果研究者的关注点是郭熙的笔墨技法的话,这种研究则似不需要。但是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 邓椿的记载还引导我们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郭熙绘画的“历史物质性”甚至在徽宗时期就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从形式上说,这些画作从建筑绘画转变为卷轴画;从空间上说,它们从皇宫内的殿堂进入了私人宅第。从功能说,它们从宣扬皇权的政治性作品转化为私家收藏中的纯粹山水画;从观赏方式上说,它们从要求“远观”的宏大构图转变为鼓励“近视”的独幅作品。‎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历史物质性”的转换并非是少数作品的特例。一幅卷轴画可能在它的流传和收藏过程中并没有发生形态上的重大变化,但是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把这类操作全面系统化之后,即使是形状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 那些表面上并没有被改换面貌的艺术品,因为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的变化,也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以呈现铜镜的发展史。一幅“手卷”变成了一幅“长卷”‎ - 12 -‎ ‎,因为观众再不能真正用手触摸它,一段一段地欣赏移动的场景……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 ‎(摘编自巫鸿《实物的回归:美术的“历史物质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 )‎ A.美术馆所收藏、陈列的部分艺术品的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 B.宋徽宗的美术趣味与神宗不同,这就是郭熙为宫廷创作的画流出皇宫的原因之一。‎ C.历代藏家和帝王在古画上盖章、题跋,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 D.艺术品在流传中经历的各种转化和变化,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 ‎【解析】 A项,“真实性值得怀疑,因为实物并不等同于原物”错误,所谓“原物”根据第二段“宋神宗时期皇宫中‘一殿专背熙作’的状态,这应该是郭熙创作《早春图》这类大幅山水时的状态。因此,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可见,是指画家在创作画作时的原始状态,而非艺术品有“真实”与“虚假”的区别;C项,“导致这些画作的原初状态已不可考”于文无据,原文第四段只说“各代的藏家在上面盖上图章、写下题跋,尤其是乾隆等帝王……即使形态未改但也是面貌已非”,但并没有提到其原初状态“不可考”;D项,“使得它们获得了更有价值的生命”于文无据,文章最后一段只说“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这些研究所探求的不再是一件作品的原始动机和创作,而是它的流传、收藏和陈列——它的持续的和变化中的生命”,但并未提及这种生命比原初状态“更有价值”,而应该是另一种不同的价值。故选B。‎ ‎2.下列关于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文章明确反对美术史领域中将实物当作原物的倾向,并提供了新的理解和欣赏美术馆藏品的思路,富有启发意义。‎ B.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艺术品在历史流传中可能发生的形式、形态、功能、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等方面的变化。‎ C.文章第二、三两段对《画继》所记掌故的讨论,是为了证明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 D.文章末尾一段举例阐明,一些外表没有发生变化的艺术品所经历的转化,也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关注的课题。‎ ‎【解析】 C项,“是为了证明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早春图》并非‘原物’”错误,应该是为了证明“实物”不能等同于“原物”,根据第二段“任何讨论这幅画的构图、功能以及观看方式的文章都必须首先重构这种原始状态……笔墨离不开观看,而观看必然和绘画的形式和空间有关”可见,“原物”要探究其原始绘画形式、空间,而故宫博物馆的《早春图》已经不再具备这些,以实例来证明“实物”并非“原物”。故选C。‎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 12 -‎ A.一件艺术品的历史形态并不能自动地显现于它的现存状态,而是需要通过深入的历史研究来加以重构。‎ B.郭熙的《早春图》很可能是北宋宫廷建筑画中的一幅,观看它时,只留意细部的笔墨技法,未必符合其最初的创作状态。‎ C.从寺庙、墓葬中发现的壁画、石刻等,在它们从原址移出转入美术馆陈列后,将不可避免地被赋予新的属性和意义。‎ D.考虑到艺术品普遍经历了“历史物质性”的转换,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 ‎【解析】 D项,“美术馆应当改变布展方式,还原它们本来的环境、组合和观看方式”错误,根据最后一段“一面原来悬挂在墓室天顶上代表光明的铜镜被移到了美术馆的陈列柜里,和几十面其他同类器物一起展示,……所有这些转化都可以成为美术史研究的课题”可见,美术馆的布展方式也有其转化的意义,会成为“再造的历史实体”。故选D。‎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怀念施光南:斯人虽逝 黄钟长鸣 李树喜 ‎①施光南1940年生于战火中的重庆。4岁上学,5岁就开始学写和编演歌曲。有一天,老师让孩子们学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小光南唱得却是:“肚子饿了,肚子饿了,要吃饭,要吃饭……”惹得满室哄堂大笑。这是人们最早看到的小家伙的音乐品质和创造意识。施光南在北京一零一中学读书的时候,已经把自己的作品随便填上诸如“哈拉克”“聂尔洛夫斯基注”的名字,在同学中间传唱而暗自得意。‎ ‎②决定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时候,施光南已经16岁了,而且还没有学过钢琴——这在一般专业人员看来是不可思议的。然而施光南勇敢地报名要试一试。‎ ‎③当时的中央音乐学院地处天津,北京的考试在什刹海边的恭王府进行,主考老师是学院副院长、作曲系主任、著名的教授江定仙。‎ ‎④正规的、科班的考试难住了施光南,而且,最基本的钢琴曲《小奏鸣曲》都没有顺畅地演奏下来……施光南勇敢地弹了他熟悉和喜欢的《牧童短笛》,熟练流畅,那是非正规的、“土”得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考场嘈切议论。而主考官江教授似乎欣赏考生的执着与闯劲,和蔼地对施光南说,“请继续,你自选的乐曲是什么?”“《流水》”,施光南回答。‎ ‎⑤“作者是谁?”考官们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一曲目。‎ ‎⑥“我自己写的。”这一自创乐曲打动了考官们。施光南又一鼓作气,表演了他熟悉的川剧、越剧、评剧和京剧。‎ ‎⑦主科不成,施光南自知必然落选。谁知,几天以后,施光南收到江定仙教授的亲笔来信,说:“‎ - 12 -‎ 施光南同学,由于你的音乐基础知识太差,你的考试没有达到录取要求,本科不能录取。但我们考虑你在作曲方面有发展前途,且年纪小,建议吸收你到本院附中插班补习两年。不知你的意见如何?”看似山穷水尽,却是柳暗花明。施光南遇上了慧眼伯乐,江定仙教授准确地看到了他的作曲创造才能。在音乐学院附中,天资聪明的施光南经过刻苦努力,很快就全方位地赶了上来,并且成为课代表。‎ ‎⑧中央音乐学院的7年寒窗,铸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施光南,但施光南决不满足于学院大墙中的科班教育,他坚信真正的音乐源泉在社会和民间。参加工作之后,只要有机会,他就深入到云南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如饥似渴地学习吸收民间、民族音乐精华,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宝库。他常在学院的晚会上动情地演唱收集和创作的民歌和流行歌曲——这是为学院派很瞧不起的,但施光南坚持不懈,乐在其中。施光南毕业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创作的歌曲超过千首,发表一百多首,新人新歌,乐坛瞩目。1963年南宁的音乐创作会议上,中国音乐协会主席吕骥这样赞扬施光南:“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同样是年轻人,聂耳死时是23岁,现在天津的施光南也是23岁。聂耳当时处在水深火热的年代,他的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青年的觉醒、悲壮的战斗气息,施光南生活在今天,他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 ‎(摘编自《点评:二十八个半风云人物成与败》)‎ 注:哈拉克、聂耳洛夫斯基:著名音乐家。‎ 相关链接:①目前,创作一首水准较高的声乐作品耗资大约30万人民币,而施光南音乐作品包括歌曲1 169首、歌曲钢琴伴奏213首、歌曲管弦乐谱143首、歌剧三部,还有大量器乐、戏剧作品,其创作成本在5 000万人民币以上。‎ ‎(摘编自《斯人虽逝 旋律长留人间》)‎ ‎②聂耳在北平时深入到贫民区天桥等地,收集北方民间音乐素材,并在“充满了工人们的汗臭”的环境中听卖嗓子、卖武功的吼声,从中知道了他们“生命的挣扎”的心曲,著名的《卖报歌》正是在这环境下吟出来的。‎ ‎(摘编自百度百科)‎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5分)( B )‎ A.标题表明了我们怀念施光南的原因,即虽然他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音乐作品长留在人间。这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第①段写施光南的童年与少年时代,突出了他的音乐品质和创造意识,以及那种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而充满自信的特点。‎ C.第②至第⑦段写施光南报考中央音乐学院的过程和在音乐学院附中学习的情况,前者详写,后者略写,详略得当。‎ D.最后一段,对施光南在中央音乐学院的学习情况一笔带过,而着重写他深入社会和民间以及他年轻时的创作成就。‎ ‎【解析】 “敬畏著名音乐家权威”‎ - 12 -‎ 错误。敬畏是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而“把自己的作品随便填上诸如‘哈拉克’‘聂耳洛夫斯基’的名字,在同学中间传唱而暗自得意”,不是敬畏的态度。‎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5分)( AE )‎ A.开头述说施光南出生地和年份,这是人物传记的常见形式,也交代了时代背景,为后面写童年施光南改唱儿歌做铺垫。‎ B.文本以时间为顺序,从施光南出生至4岁、5岁,至16岁,再至23岁,虽然叙述平淡无波澜,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C.文本从侧面记述主考官江教授慧眼识英才的伯乐行为,介绍他的身份和职称,是为了说明他对施光南判断具有权威性。‎ D.用数字说明施光南的音乐创作成就,突出了他创作种类之多,数量之巨;计算其创作成本,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 E.文本叙事中含有事理,通过记叙施光南的学习、创作及音乐成就,说明成才不只在于天才加勤奋,还有其他因素。‎ ‎【解析】 B“叙述平淡无波澜”错误,其实是叙述起伏有致;施光南参加考试时完全出格的弹奏方法,看似没戏,他却得到主考官允许继续的鼓励;他主科不成,却收到江教授的信。C“侧面”错误,应是正面。D“说明他创造的经济效益之大”错误,而是说明他创作成就之大。‎ ‎6.材料引用吕骥的话,把施光南与聂耳进行比较,这样比较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10分)‎ ‎【答案】 _①突出施光南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音乐家;②表达一个时代的作者有一个时代的风格、精神、音调的创作观点(或肯定施光南的作品体现了一代人乐观、健康向上和充满阳光的时代气氛);③肯定施光南所走的音乐创作道路——深入社会和民间,学习吸收民间、民族音乐精华,丰富他的音乐宝库。__‎ 二、古诗文阅读(41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戚继光传 戚继光,字元敬,世登州卫指挥佥事。父景通,历官都指挥,署大宁都司,入为神机坐营,有操行。继光幼倜傥负奇气。家贫,好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中嗣职,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备倭山东。改佥浙江都司,充参将,分部宁、绍、台三郡。‎ 三十六年,倭犯乐清、瑞安、临海,继光援不及,以道阻不罪。寻会俞大猷兵,围汪直余党于岑港。久不克,坐免官,戴罪办贼。已而倭遁,他倭复焚掠台州。给事中罗嘉宾等劾继光无功且通番。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 - 12 -‎ 继光至浙时,见卫所军不习战,而金华、义乌俗称剽悍,请召募三千人,教以击刺法,长短兵迭用,由是继光一军特精。又以南方多薮泽,不利驰逐,乃因地形制阵法,审步伐便利,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戚家军”名闻天下。‎ 四十年,倭大掠桃渚、圻头。继光急趋宁海,扼桃渚,败之龙山,追至雁门岭。贼遁去,乘虚袭台州。继光手歼其魁,蹙余贼瓜陵江尽死。而圻头倭复趋台州,继光邀击之仙居,道无脱者,先后九战皆捷,俘馘一千有奇,焚溺死者无算。总兵官卢镗、参将牛天锡又破贼宁波、温州。浙东平,继光进秩三等。闽、广贼流入江西。总督胡宗宪檄继光援。击破之上坊巢,贼奔建宁。继光还浙江。‎ 明年,倭大举犯福建。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攻陷寿宁、政和、宁德。自广东南澳来者,合福清、长乐诸倭攻陷玄钟所,延及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是时宁德已屡陷。距城十里横屿,四面皆水路险隘。贼结大营其中。官军不敢击,相守逾年。其新至者营牛田,而酋长营兴化,东南互为声援。闽中连告急,宗宪复檄继光剿之。先击横屿贼。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至福清,捣败牛田贼,覆其巢,余贼走兴化。急追之,夜四鼓抵贼栅。连克六十营,斩首千数百级。平明入城,兴化人始知,牛酒劳不绝。继光乃旋师。‎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C )‎ A.用荐擢署都指挥佥事 擢:提拔 B.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按:审查 C.一切战舰、火器、兵械,精求而更置之 更:另外 D.而酋长营兴化 营:扎营 ‎【解析】 更:更换。‎ ‎8.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戚继光军事才干的一组是(3分)( C )‎ ‎①好读书,通经史大义 ②旋以平汪直功复官 ③继光进秩三等 ④继光邀击之仙居 ⑤人持草一束,填壕进,大破其巢 ⑥连克六十营 A.①②④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③‎ ‎【解析】 ①②③均不属于“直接反映”。‎ ‎9.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B )‎ A.戚继光虽然家境贫寒,但身为将门之后,他的成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影响和自己的不懈努力。‎ B.戚继光是一代名将,但他的仕途却坎坷不顺,他曾因作战无功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而被免官。‎ C.嘉靖年间,东南沿海一带,倭患横行,当地人民苦不堪言,平倭战争获得人民的拥护与欢迎。‎ - 12 -‎ D.戚家军之所以名闻天下,主要因为戚继光治军有方,而且战略战术运用得当,武器装备也精良,所以屡战屡胜。‎ ‎【解析】 戚继光受到罗嘉宾等人弹劾的原因是“无功且通番”,而且此次并没有被免官。‎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继光幼倜傥负奇气。(5分)‎ 译文:戚继光少年时就很洒脱,气度不凡。‎ ‎(2)方按问,旋以平汪直功复官,改守台、金、严三郡。(5分)‎ 译文: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而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 ‎【参考译文】‎ 戚继光,字元敬,家中历代担任登州卫指挥佥事。父名景通,曾任都指挥使,代理大宁都指挥使司事,召入京师神机营坐营,品行很好。戚继光少年时便很洒脱,气度不凡。家穷,喜爱读书,通晓经史的要旨。嘉靖年间承袭世职,由于推荐被提拔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在山东防御倭寇。改佥浙江都司衔,担任参将,分管宁、绍、台三郡。‎ 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犯乐清、瑞安、临海,戚继光未能及时援救,由于是道路阻塞所致,所以不加罪。不久,与俞大猷的军队会合,在岑港包围了汪直的余党。但很久都不能将其攻克,因此被撤官,(被责令)戴罪惩办敌人。不久这些倭寇逃跑,其他倭寇又到台州焚烧抢掠。给事中罗嘉宾等上奏朝廷弹劾戚继光无功,而且勾通外国。正在调查审问此事,不久就凭借平定汪直的功劳恢复了原职,改守台、金、严三郡。戚继光到浙江时,见防区的军队不习惯战斗,而金华、义乌民俗向来有剽悍之称,于是请准招募三千人,教他们进攻、刺杀的方法,长短兵器轮番使用,从此戚继光这支部队特别精锐。又因为南方多沼泽,不利于骑马追逐,便按照地形制成阵法,考虑步行作战的方便,所有战舰、火药武器、兵械,都精心研制然后加以更换。“戚家军”驰名天下。‎ 嘉靖四十年,倭寇大肆抢掠桃渚、圻头。戚继光急忙赶到宁海,据守桃渚,在龙山把他们打败,追到雁门岭。倭寇逃脱后,趁守卫空虚袭击台州。戚继光亲手消灭了他们的魁首,把其余的贼寇全部追到瓜陵江溺死。而圻头的倭寇又再跑向台州,戚继光在仙居拦击,在路上的倭寇没有逃脱的。戚继光先后九次作战大获全胜,俘虏、斩首一千多人,烧死溺死的无数。总兵官卢镗、参军牛天锡又在宁波、温州打败了敌人。浙东被平定,戚继光提升了三级俸禄。福建、广东的匪徒流窜进入了江西。总督胡宗宪行文让戚继光援助。捣毁了在上坊的贼窝,贼寇跑到建宁。戚继光回到浙江。‎ - 12 -‎ 第二年,倭寇大举进犯福建。从温州来的,会合了福宁、连江各股倭寇攻陷了寿宁、政和、宁德。从广东东南澳来的,会合了福清、长乐各股倭寇攻陷了玄钟所,蔓延至龙岩、松溪、大田、古田、莆田。这时宁德已经屡次失陷。离城十里有个名叫横屿的地方,四面都是狭窄险要的水路,贼寇的大本营就设在里面。官军不敢攻打它,双方对峙了一年多。那些新到的倭寇驻扎在牛田。而酋长则驻扎在兴化,东南两面互相支援。福建接连告急,胡宗宪再次行文责令戚继光剿灭他们。戚继光首先进攻横屿的匪徒。兵士每人拿一束草,填平壕沟前进,捣毁了贼巢,斩首二千六百。乘胜攻至福清,打败了牛田的贼寇,捣毁了贼巢,其余的贼寇跑到兴化。戚继光急忙追赶,晚上四更时分抵达贼寇营寨。接连攻克六十个营寨,斩首一千几百人。天亮(军队)进城,兴化人才知道(喜讯),送牛送酒前来慰劳的人络绎不绝。(战事结束)戚继光便把军队撤回(原来的驻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1~12题。‎ 代边将有怀 刘长卿 少年辞魏阙,白首向沙场。‎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 暮笳吹塞月,晓甲带胡霜。‎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 ‎1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7分)( D )‎ A.首联中“少年”和“白首”相对,指少年赴疆场白首不得归,可见戍边之久。‎ B.颔联写塞马因“瘦”而思得秋草,则可知苦于久戍边地的征人更欲归乡安居。‎ C.颈联借意象传情,薄暮笳声、塞上明月、战甲寒霜,无不充满悲凉伤感之意。‎ D.尾联写戍边将领仅仅是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由此可见战事频繁。‎ ‎【解析】 D项,“仅仅是到云中郡以来就与强敌力战百场”表述错误,“强”的意思不是“强敌”,而是“有余,略多”。‎ ‎12.请从题目中的“代”字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9分)‎ ‎【答案】 _“代”即代替,诗中作者替边关将士表达心声,边将少年赴边,白首难回,思乡情切;边地环境恶劣艰辛,战事频繁,诗人代边将抒发感怀,表达了诗人对戍边将士深切的同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战争的厌恶,也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边境不宁(国事衰微)的担忧。__‎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海日生残夜__,_江春入旧年__。‎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写刘裕的儿子刘义隆轻率举兵北伐,结果吃了败仗,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元嘉草草__,_封狼居胥__,_赢得仓皇北顾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网络文艺评论如果重“美感”轻“网感”‎ - 12 -‎ ‎,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一些网络文艺创作者为了展现不同,为了追求奇特,(  )。他们的创作脱离了中华美学的精神血脉,导致日常生活的庸俗化审美肆意狂欢。‎ 网络文艺作品绝不是作者一时蹩脚的情绪宣泄,而必须与中国精神和时代担当________。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符合文艺本质规律和生活本质规律的网络文艺作品,创作与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风范________的网络文学作品,创作无愧于_________新时代的网络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职责,也是神圣使命。当文艺凭借网络的传播力量迅猛发展,文艺消费________之时,文艺创作者的道德底线不能突破,文艺创作的基本规律必须遵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不能退让。‎ ‎14.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C )‎ A.如果重“美感”轻“网感”,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的误区。‎ B.网络文艺评论如果重“网感”轻“美感”,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 C.如果重“网感”轻“美感”,网络文艺评论就会陷入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的误区。‎ D.网络文艺评论如果重“美感”轻“网感”,就会成为以点击率论成败、以市场份额论英雄、以“点赞”“吐槽”论优劣、以“打赏”论价值的误区。‎ ‎【解析】 语段文意,在于强调“坚守文学艺术的美感与尊严”,网络文艺评论本应为重“美感”轻“网感”,排除A项和D项。另外A项主语残缺,D项“成为……误区”搭配不当。B项成分残缺,“陷入”缺宾语中心语。‎ ‎15.在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 )‎ A.既不尊重传统,也不尊重现实,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创作方向 B.既不尊重现实,也不尊重传统,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创作方向 C.既不尊重传统,也不尊重现实,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创作方向,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D.既不尊重现实,也不尊重传统,偏离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艺创作方向,割裂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解析】 先“传统”,后“现实”,排除B和D;先“割裂”,后“偏离”;而且,“文化传承”应对应“传统”,文艺创作对应“现实”。排除C。‎ ‎16.依次填入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D )‎ A.息息相关 相得益彰 波澜壮阔 触手可及 - 12 -‎ B.休戚相关 一脉相承 翻天覆地 唾手可得 C.休戚相关 相得益彰 翻天覆地 触手可及 D.息息相关 一脉相承 波澜壮阔 唾手可得 ‎【解析】 第一空:“息息相关”形容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第二空:“一脉相承”指由一个血统或一个派别传下来。“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好处。第三空:“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第四空:“唾手可得”形容非常容易得到。“触手可及”指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到。第一空,根据文意,“而必须与中国精神和时代担当”密切相关,应该用“息息相关”。由此排除B、 C。第二空,根据文意,填“一脉相承”。排除A项。第四空,根据文意,“文艺消费”容易实现,而文艺创作者要守住道德底线。填“唾手可得”。‎ ‎17.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校庆特刊》征稿启事 ‎①为了庆祝我校80周年生日,学校计划出一期《校庆特刊》,②希望同学们踊跃投稿。具体要求:‎ ‎③一、内容能表达我校每一位莘莘学子的爱校情怀、奋斗故事,体裁不限。‎ ‎④二、大约500字左右,要用稿纸誊写清楚。‎ ‎⑤三、有想法的请于1月16日前将稿件交给班级宣传委员。‎ 校团委 ‎2020年1月12日 ‎【答案】 (1)_①将“生日”改为“华诞”__;‎ ‎(2)_③删去“每一位”__;‎ ‎(3)_④删去“大约”或者“左右”__;‎ ‎(4)_⑤“有想法的”改为“有意者”__。‎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①__:“学”即多闻多见,兼有“知”“行”之义,既要懂得道理,又要注重实践;“习”即练习、复习,也有“行”或“实践”的意思。在“知”与“行”的关系上,孔子__②__。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熟读《诗经》三百篇,把处理政务的工作交给他,他做不到通达;让他出使外国,他不能独立地处理外事。这样即使读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在后人看来,__③__。南宋的朱熹就说过:“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 ‎【答案】 _①其中的“学”和“习”都含有“行”(或:“实践”)的意思__②更强调“行”‎ - 12 -‎ ‎(或:后者)__③“知”和“行”是相辅相成的__‎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福是拥有自己的夏日小屋和一片马铃薯地。(芬兰谚语)‎ 钱是可以储存的,但时间不能,你怎么花时间,决定了你一生的生活质量。(瑞典谚语)‎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印度作家泰戈尔)‎ 幸福就是寻求革命真理。(李大钊)‎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习近平)‎ 幸福是人们的共同愿景,而如何答好幸福的考卷却值得深思。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在“幸福是怎样炼成的”主题班会上发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学校和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向】 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给材料包括两部分:一是两则外国谚语和三位伟人的言语。二是材料对幸福的阐释和写作方向的引导。从前一部分看,每个人、每个国家对幸福的具体理解都是不相同的,但这些不同的理解背后,却会发现幸福的一些共性——具有平和积极的心态,具有理想、追求。从后一部分看,写作内容的重点应该是如何答好幸福的考卷,即怎样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写作时还要注意这是班会的发言稿,要注意格式和语言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根据对以上材料的理解,考生可以有如下参考立意:(1)幸福需要感知快乐的能力,创造快乐的勇气和经营快乐的韧性;(2)坦然接受人生的苦难,品味人生的幸福;(3)直面人生困境,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让幸福充满生命;(4)在高尚的追求、积极的进取中,享受幸福;(5)在奋斗中创造辉煌的业绩,书写幸福人生;(6)幸福的内涵是坚守理想的家园、勇敢追求心之所向;(7)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以上都可以作为写作立意的角度。‎ ‎【佳作赏读】‎ 直面缺陷 享受幸福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我班会演讲的题目是《直面缺陷 享受幸福》。‎ 缺陷和幸福是辩证统一的。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幸福的甜总是和生活的苦相伴而生。幸福的圆满总是和社会的缺陷形影不离。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曾经在《幸福过了头》中指出:幸福始终充满着缺陷。佛家也没有把享受等同为享福,而是解释为“享同样的福,受同样的罪”。这说明,人生中的苦难挫折和生活中的遗憾缺失必然存在,要想体悟幸福,点亮幸福,实现幸福,就必须克服苦难,笑对挫折,正视问题。个人如此,社会和国家亦是如此。‎ - 12 -‎ 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老矛盾交织,短期困难和长期问题叠加,改革进入攻坚克难的“深水区”,发展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心理不健康引发的“心病”越来越成为困扰人们的新病。有关调查表明,目前全国约有3 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的心理问题,约有2亿人心理不健康。而在这些心病人群中,有70%以上是焦虑或抑郁等心理亚健康患者。在笔者看来,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根源于扭曲的价值观,其重要症结就在于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人生中的困难挫折等生活缺陷,从而不能享受在迎战困难过程中以苦为乐的幸福,不能享受在克服问题中求变求新的幸福,不能享受在笑对挫折中积极乐观的幸福。因此,要想享受幸福,就必须直面缺陷。‎ 首先,要正视苦难,在艰苦奋斗中体悟幸福。艰苦奋斗是正视苦难,拥抱幸福的基本态度。社会焦虑是人们不幸福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社会焦虑源于人们物质的无节制欲望和信仰的缺失。艰苦奋斗是一种人生信仰,亦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态度。成由俭,败于奢。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我们的国家、社会和个人,唯有不畏艰难、矢志奋斗,才能建立信仰、知足常乐,方能稳中求进、赢得未来、体悟幸福。‎ 其次,要笑对挫折,用伟大梦想点亮幸福。泰戈尔曾经讲过,负担将变成礼物,受的苦难将照亮你的路。积极乐观,怀揣梦想是面对各种挑战,迎接幸福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梦想寄寓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人们的理想播散上一层诗意的光辉。没有梦想的人生是暗淡的,没有梦想的民族是悲哀的,没有梦想的社会是沉闷的,缺少梦想的时代是乏味的。面对困难,与其悲观地唉声叹气,不如用梦想点亮未来,为战胜困难点燃希望。当前,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困难,点亮幸福的精神旗帜。‎ 最后,要直面问题,用改革创新追求幸福。改革创新是迎接挑战,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实现幸福的根本路径。生活中的缺陷、人生中的挫折、社会中的矛盾,必然存在,不可避免。回避问题,只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唯有直面矛盾,改革创新才有可能化险为夷。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交织叠加,问题倒逼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改革的号角,更是奏响了通过改革创新逐步解决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幸福乐章。‎ 美国著名绘本作家谢尔曾经写过一本小书叫《失落的一角》,他用最简单的图画和文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失落的一角,每个人总是试图寻觅这个缺失的角,有人找不到合适的,有人找到了,却因为太圆而转的太快,错过了最美的风景和风情。可见,小缺陷中有大幸福,完满未必幸福。正如南怀瑾所言:“立身不求无患,身无患则贪欲必生;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因此,无论个人、社会还是国家,幸福的秘诀之一就是直面缺陷,笑对挫折,勇敢迎战。‎ - 12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