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版选修中外传记选读练习:第7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练习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七课 沈从文:逆境也是生活的恩赐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完成1~3题。‎ 在学术百家争鸣的今天,很少学术观点可以称之为________,因此,能开创一个新的研究体系、言前人之所未言的著作,就显得________。美国史学大师威廉·麦克尼尔的《瘟疫与人》就是这样一部经典之作。(  )。时至今日,相似的研究不断出现,成果变得越来越科学,但一个领域的开创性著作很难被遗忘。这部书常被看作是作者对其另一部作品《西方的兴起》搭建起的历史框架的补充,看作是此前研究的拾漏补遗。不过,《瘟疫与人》在普通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更高。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人与人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你来我往、沉浮荣衰。麦克尼尔却________,从疫病缘何成为史学家的遗漏谈起,把传染病放在视野中心,去探讨人与病菌的关系。他________,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一些历史事件的分析与以往的解释大异其趣,因为他总能通过因果溯源,证明疫病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A.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 B.因为大概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C.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 D.大概因为大多数读者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恐惧又好奇,所以它更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解析】 “因为大概”语序不当,应为“大概因为”。“和传染病有个人体验”搭配不当,改成“对传染病有个人体验”;“它更能引起读者产生兴趣”结构混乱,改为“更能引起读者共鸣”或改为“更能让读者产生兴趣”。修改恰当的是D项。‎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中国于1998年引进 B.1976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中国于1998年引进 C.这本书出版于1976年,被翻译成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 D.1976年这本书被出版,翻译成了各种文字,1998年被引进中国 ‎【解析】 要与前句保持话题一致,主语采用“这本书”,不应先置“1976年”。故排除B、D。“中国于1998年引进”换了主语,与前面不一致,故排除A项。‎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B )‎ - 5 -‎ A.不易之论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顺藤摸瓜 B.不易之论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抽丝剥茧 C.金科玉律 硕果仅存 异军突起 抽丝剥茧 D.金科玉律 弥足珍贵 独辟蹊径 顺藤摸瓜 ‎【解析】 第一空:“不易之论”指内容完全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和法律条文。第一处是说很少有学术观点可以说是完全正确不可更改,应使用“不易之论”。第二空:“弥足珍贵”指更加值得珍爱、重视。“硕果仅存”指经过淘汰,留存下来的稀少珍贵的人或物。第二处,是说能开创新的体系、言前人所未言的著作值得重视,应使用“弥足珍贵”。第三空:“独辟蹊径”指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异军突起”指新的派别或新力量突然兴起。第三处,从“以往学者对历史的书写无外乎……麦克尼尔却”可知,此处应使用“独辟蹊径”。第四空:“抽丝剥茧”形容分析问题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顺藤摸瓜”比喻沿着发现的线索追根究底。第四处,从“把复杂的疫病清晰地呈现出来”可知,此处应使用“抽丝剥茧”。‎ ‎4.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课文节选自《从文自传》,主要告诉我们,困难和艰辛可以转化为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锻造人坚忍的性格,激励人追求生活的意义。‎ B.沈从文的作品绝大多数带有浓郁的湘西特色,其作品里充满了对湘西地方风俗的描写。‎ C.这是一篇文学性传记,用散文笔法写成,叙述与描写并重,故事性较强。‎ D.沈从文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文学大家,是与他从小接受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分不开的。‎ ‎【解析】 沈从文小时候在校对课本学习兴趣不浓。‎ ‎5.下列对文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在我面前的世界已够宽广了,但我似乎就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这句话是沈从文对自己视野的描述,沈从文是一个人生视野开阔的人,不仅如此,沈从文仍然对自己的人生视野不满足,“似乎还得一个更宽广的世界”。‎ B.我们各人都知道行将有一个机会要来的,机会来时我们会改造自己变更自己的,会尽我们的一分气力去好好做一个人的。应死的倒下,腐了烂了,让他完事。可以活的,就照分上派定的忧乐活下去。‎ 这段话是说在现实生活中,要把握住机会,正如文中所说,“我们各人都知道行将有一个机会要来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当机会来临时,要把握住它,同时还要对自己、对世界充满信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机会。‎ C.家中不了解我为什么不想上进,不好好地利用自己的聪明用功,我不了解家中为什么只要我读书,不让我玩。‎ 作者以极其自然朴实的生活化语言,通过“家中”和“我”的两个“不了解”‎ - 5 -‎ 的衬托,准确而又逼真地刻画出家庭和儿童之间那种相互矛盾、相互对立、相互隔膜的苦闷和困惑心理,揭示了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对儿童天性的压抑、扼杀及其二者之间的尖锐对立,表现了作为儿童的“我”对于刻板、单调的私塾教育方式的不解和不满。‎ D.各种生活营养到我这个魂灵,使它触着任何一方面时皆若有一闪光焰。到后来我能在桌边一坐下来就是八个钟头,把我生活中所知道所想到的事情写出,不明白什么叫作疲倦。这份耐力与习惯,都出于我那做书记的习惯和命运。‎ 这段文字以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作者在阅读和学习“生活”这本大书中所得到的深切感悟和生命体验,尤其是抒写了自己青年时代的坎坷经历对自己今后的人生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甚至是对苦难的深深感恩之情。‎ ‎【解析】 “衬托”应为“对比”。‎ 阅读文本选段,完成6~8题。‎ 一代通儒顾炎武 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警“能人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 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 - 5 -‎ 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心以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 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 ‎(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①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槽、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 ‎(摘自《辞海》第六版)‎ ‎②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CE )‎ A.顾炎武之所以将家事稍作安排,离家出游,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 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沿途考察人文地理,验证文献记载,搜集著述材料,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 C.顾炎武南北往返,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览书万余卷,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终成一代大家。‎ 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广交贤豪长者,又在《广师》中对十位“同学之士”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天下无贤不肖,无不知道他为通儒。‎ E.顾炎武一生奔走,始终以豪杰自视,虽没有完全实现他“救民水火”“兴太平之事”的雄心壮志,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解析】 C项中的原文在游历过程中编写的书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和《肇域志》,选项中的另两部书不是此间编写的,选项混淆范围;E项,“但唯其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文中无据,无中生有。而选项A对应的原文是“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前后是“并列”关系,而选项中“‎ - 5 -‎ 更重要”强调“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 “以游为隐”是结果也不是原因,选项虽不严密,但不完全错误。‎ ‎7.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的概括。‎ ‎【答案】 _①坚持独立思考,注重学术创新,从不蹈袭前人;②积少成多,不断增改,务本求真;③严谨笃实,勤勉治学,持论公允,留待后人检验。__‎ ‎8.后人将顾炎武“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答案】 _①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②在顾炎武看来,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④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__‎ - 5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