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月考(四)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2020年高考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20届 高三月考(四)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 "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学术界大致有两种界定:广义上,以题材分,指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严格意义上,以作家分,指少数民族作家创作的反映少数民族题材的作品。不管是哪一种界定,少数民族文学最基本的含义应该是以少数民族为创作对象的文学。当然,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它能够通过文学的形式传达一个民族的心声、介绍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互相理解和交流,对少数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融合起到积极作用。无疑,少数民族文学的繁荣,对于促进各民族的理解、提振各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构建中国边疆的文化软实力、对外产生文化影响、提升国家认同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然而,无论哪个民族的作家,只要能深入少数民族的生活都能够进行创作,也完全有可能产生好的文艺作品,例如雷振邦创作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的电影音乐脍炙人口、经久不衰。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的。少数民族文学首先应该是少数民族题材文学,其次才是作家身份文学。如果少数民族文学成为一种作家的身份文学,那么,少数民族文学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发展,以身份和身份认同作为标志,也可能对作家的视野和思维造成不可避免的局限,从而带来创作的局限性。‎ - 28 -‎ 创作中所使用的文字仅仅是一种工具,不应被看作是文学的特征。因此,应该鼓励少数民族作家使用汉字甚至未来用英语进行创作,让更多的人能够阅读和理解。‎ 对于少数民族作家来说,处理好身份认同的平衡点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方面必须要有自我身份认同,这样才能立足于民族文化的立场,深入思考和挖掘文化的精髓,从中吸取创作的养分;另一方面应该淡化少数民族的身份,立足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去思考人类共同的关注和命运,写出一部民族心灵史的同时也表达出人类共同的兴趣、心灵的共鸣和共同的关注;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去认识民族文化、表达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的理解和文化交融。这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在于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目的在于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如果丧失了这些资源,一个少数民族作家也就没有了和世界对话的资本。只有立足本民族的文化资源,同时又形成不同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各民族人民共同的文化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要使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迈向一个新的繁荣阶段,我们必须走出两个误区:一是关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的思维误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因此并非固守民族的立场就可以成为世界的,这样的结果是会被世人边缘化,走向自我消亡。二是关于主流和非主流问题。少数民族文学常常被看作是非主流,由此产生了长期的关于主流与非主流的争论。产生这种思维误区是因为没有认清主流和非主流的根本考量在于社会的认知度和认同度,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的文学作品必然成为主流,包括少数民族文学也是一样的。而没有认知度和认同度的文学,必然成为非主流,被边缘化,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学都是一样的,因此少数民族文学必须立足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具有世界的视野和人类共同的关注,用少数民族文化这只手去拨动人类共同的心弦,用少数民族的声音去震撼人类共有的心灵,才是根本的繁荣之道。‎ ‎(摘编自《光明日报》)‎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少数民族作家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 B. 为了能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与世界对话,少数民族作家必须固守自己的民族身份和认同。‎ C. 只有立足本民族文化资源,同时形成各民族相向而行的共同文化,满足不同民族人民共同的需求,少数民族文学才能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D. 只要社会的认知度高、认同度大、阅读面广,少数民族文学就能成为主流文学。‎ - 28 -‎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写作题材谈起,进而围绕如何繁荣少数民族文学展开论述。‎ B. 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 C. 文章主体从作家身份认同的角度展开论述,剖析优点和局限,指出解决之道,重在论述如何处理好平衡点。‎ D. 文章最后澄清了两个认识误区,指出民族文学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明确了主流与非主流的考量标准。‎ ‎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 A. 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 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C. 藏族作家阿来1994年创作完成反映藏族地区文化风貌的长篇小说《尘埃落定》,然而直到1998年,由于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这一优秀作品才得以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 D.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批扛枪戍边的部队作家和地方的民族作家,创作出了一批反映云南边疆各少数民族人民生活和各民族风土人情的作品,为当时文坛瞩目。‎ ‎【答案】1. A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筛选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题干要求“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8 -‎ A项,“因此他们能够写出更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表述错误。从原文第二段“少数民族作家存在着身份认同和自己的民族文化立场问题,其优点在于他们成长于自己的民族文化环境中,对本民族的文化从意识、价值到社会、物质等各个层面都有优先于其他民族的体验,这样使他们能够写出深刻反映本民族题材的文学作品”看出,原文没有将少数民族作家与非本民族作家比较,因此选项中“更深刻”无中生有了,于文无依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查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同时关注选项叙述与文章内容表达的细微差别。题干要求“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项,“文章开篇从少数民族文学的概念界定及其写作题材谈起”表述错误,从原文第一段“少数民族文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以少数民族为写作题材,还在于……都有重要的意义”看出,文章开篇谈概念界定以及文化价值,而非“概念界定及其写作题材”。‎ B项,“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离不开作家的身份认同和民族文化立场”说法错误,文章第二段以雷振邦为例,意在论证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繁荣并不完全是由作家的身份决定。‎ D项,“指出民族文学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表述错误。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事实上,民族的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那么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看出,民族只有走向世界才是世界的,如果没有走向世界,就永远是民族的,故“指出民族文学永远都是民族的而并非世界的”表述错误,曲解作者的观点。‎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做此题,考生应先梳理文章的内容,圈出每段的中心句,把握文章的观点、论据,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作答时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找到依据。题干要求“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C项,该项所说的事件-阿来创作的《尘埃落定》1994年完成,1997年就被人民文学出版社慧眼识珠,进行出版,至今已累计销售100多万册,很容易进入读者的视线,不能作本文观点的论据,本文论述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困境,籍籍无名的作家即使创作出很好的作品,想进入读者的视线并不容易。‎ 故选C。‎ - 28 -‎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简答题答案源于文本,不可凭空去想。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已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这就需要人为干预生态修复活动,使遭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渐恢复动态平衡,并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011年以来,政府出台的如“水十条”“土十条”等环保政策致力于水资源、土壤、大气、固定废弃物等生态修复的实施。在政策指引下,全国开始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计划,以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目前,农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好转。在资金推动下,生态修复行业有新一轮迅猛发展,河流、湖泊、场地、矿山、耕地、草原等生态修复均取得显著成效。‎ 因城市化、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生态修复技术较为粗放,尤其是场地修复仍以传统的异位阻隔填埋为主,或者采用挖掘与热脱附、固化稳定化、水泥窑处置相结合的处理方式,而欧盟的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比重相当,美国的原位修复技术接近70%。‎ ‎(摘编自环保网2019年2月24日《2018年自然生态修复现状》)‎ 材料二:‎ 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生态状况变化是趋好的。三大主要陆地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好转,而湿地生态系统还在退化。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主任欧阳志云说:“例如一些区域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开采过度,致使河流干涸,湿地湖泊丧失。同时,海河生态功能和黄河自然水文过程基本丧失,长江上游水电资源开发强度大,生态破坏严重。”‎ 从国际标准化来看,在人均GDP达到一万至一万四千美元时,开始环境污染治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我国人均GDP为八千多美元。在此条件下,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高强度行动。然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需要遵循社会经济和自然演变规律,要避免造成过高的社会经济成本。这意味着打赢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这场硬仗,还需要长期科学治理。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的流域系统治理,以水为载体,以中小流域为单元,系统规划、统一整治。此外,还需在科技、标准、制度、立法等方面,加强针对各类新型污染物的前瞻性布局,建立面向新型污染物的防治体系。‎ ‎(选自《中国科学报》2019年1月8日《生态环境质量拐点,中国准备好了吗》)‎ 材料三:‎ - 28 -‎ 表:“十三五”部分重点流域治理后目前水质状况 图:2018年环保类PPP项目(政府和社会合资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分布 材料四:‎ 目前政府对环保行业保持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已开始实施。据环保部规划院测算显示,“十三五”全社会的环保投资将达17万亿元,是“十二五”的三倍,环保产业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中国环保产业潜在需求旺盛。理论上,一个国家环保产业的潜在需求通常是由工业生产和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总量与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决定的,习惯于用单位国土面积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来估算环保产业的潜在需求量。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耗量“双高”的国家。‎ 虽环保行业发展前景看好,大量资本涌入环保行业,填补了污染治理资金缺口,但造成了产能过剩和低价竞标,影响其健康发展。同时,环保设备企业小散弱特征眀显,“低档过剩、高档缺少”问题尤为突出。还有,如具备环保技术的机械和液压免烧砖设备因标准化不一,价格不同,企业趋利明显而影响规模和质量。‎ ‎(摘编自中国产业信息网2019年3月15日《环保行业发展前景及分析》)‎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8 -‎ A. 珠江流域、长江流域各有15%的区域的水体还需要进一步治理,每个流域都存在只能用于工农业而不能供饮用的水体。‎ B. 各流域经过治理后,到目前为止,西南诸河、西北诸河、浙闽片河流均有超过95%的区域的水体经净化处理可供饮用。其中,西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已经没有污染了。‎ C. 从治理后的水质状况来看,目前辽河流域和海河流域的污染程度还非常严重,经净化处理后可供饮用的水占比不到一半。‎ D. 2018年环保类PPP项目中,污水处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两类共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垃圾发电和海绵城市则占比较小。‎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2011年以来,在政策指引和资金推动下,我国的河流、湖泊、场地、矿山、耕地、草原等生态修复均取得显著成效。‎ B. 我国在场地修复活动中大多采用传统的异位阻隔填埋方式,这一修复技术与欧盟、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C. 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国在人均GDP低于国际标准人均GDP的条件下采取高强度行动,势必造成社会经济成本过高。‎ D. 中国是一个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耗量“双高”的国家,因此,环保产业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6. 请简要概括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特点和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答案】4. B 5. A ‎ ‎6. 生态环境状况的特点:我国生态状况变化趋势好,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好转,湿地生态系统还在退化;农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好转;城市化、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 环保业发展的不足:行业产能过剩和低价竞标;环保设备企业小散弱;环保设备标准化不一。‎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题干要求“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从题干要求可知晓,此题是对材料三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考生可锁定答题区,材料三是由图标构成的,考生要从整体把握材料三的文意,要会分析数字所反映的信息,然后对照选项在文中提取相关信息,加以细致比对后判断正误即可。常见错误点和设题类型做到心中有数,表述不一致的未必就是错的,一定要深入细致分析比较,灵活理解变通思考。总之要静下心来耐心地仔细地推敲和琢磨。‎ - 28 -‎ B项,“西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已经没有污染了”理解错误。依据图表可以得知它们只是“没有‘劣V类’水质”,还有小部分区域的水体仅供工农业用水,不能说己经没有污染了。‎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要做好此类型,平时应该积累易错类型及常见问题,比如判断绝对,时态有误,杂糅、遗漏、多余信息,偷换概念等等。题干要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B项,“这一修复技术与欧盟、美国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理解有误,选项中的“这一修复技术”指的是“传统的异位阻隔填埋”,依据原文“欧盟的原位和异位修复技术比重相当,美国的原位修复技术接近70%”可以推断得知,我国是“在场地的原位修复技术方面与欧盟美国有差距”,而不是“传统的异位阻隔填埋”,故此项移花接木了。‎ C项,“势必造成社会经济成本过高”理解有误,依据原文“中国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采取了高强度行动……要避免造成过高的社会经济成本”推断得知,是“有社会经济成本过高的风险,可以争取避免”,故不代表一定会造成经济成本过高。曲解原文文意。‎ D项,“因此,环保产业将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理解有误。依据原文“习惯于用单位国土面积的化石能源消耗量来估算环保产业的潜在需求量。资料显示,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单位国土面积和单位GDP化石能源消耗量‘双高’的国家”可以得知,它们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故此项强加因果了。‎ 故选A。‎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筛选、整合、梳理探究作品中重要信息的能力。做这种题,首先要通读全文,全面提取信息,然后快速筛选出相关的段落或文句,根据题干要求进行梳理和探究,接着做出精准地整合;最后用简洁明了的文字进行归纳和概括。题干要求“请简要概括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特点和保护修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我国生态环境的状况特征可以结合材料一“目前,农业发展造成的生态环境好转”“因城市化、工业化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我国生态修复行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材料二“从宏观层面看,我国生态状况变化是趋好的”“‎ - 28 -‎ ‎ 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整体好转,而湿地生态系统还在退化”等文句概括得出;‎ 环保行业发展的不足可以结合材料四“大量资本涌入环保行业,填补了污染治理资金缺口,但造成了产能过剩和低价竞标,影响其健康发展”“环保设备企业小散弱特征眀显,‘低档过剩、高档缺少’问题尤为突出。还有,如具备环保技术的机械和液压免烧砖设备因标准化不一,价格不同,企业趋利明显而影响规模和质量”等文句概括得出。如:生态修复技术较为粗放,社会经济成本可能过高;环保行业的发展不够健康(产能过剩、低价竞争、设备企业小散弱,机械设备标准化不一,价格不同等。言之成理即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老 蝉 残雪 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8年黑暗时光的。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 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 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 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的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同它商量什么事了。‎ - 28 -‎ 它从那树枝上可以眼观八方。它已经发现那只老蜘蛛很长时间了,这个发现并不令它愉快。它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同胞遇难的情景,那对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经验。一段时间以来,蜘蛛那张巨网始终挂在车棚那里,老单身汉开始焦虑,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可是除了歌唱,同胞们并不能听懂它另外的语言,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同胞回应它。然而又有一只年轻的雌蝉落了,在它的身体消失之前,老单身汉分明听到了短促清晰的呻吟。‎ 下雨了,老单身汉还在发愣。大雨淋在它身上,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知过了多久,它在东南风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老蛤蟆和它的蝉类同胞们的大合唱。它的视线穿过雨帘,看见老蜘蛛也在木窗那里聚精会神地观雨,它仿佛从老蜘蛛的神态里看见了自己。‎ 蛛下的遗骸吸引了小区里面的居民。老单身汉的遗体很特别,虽然已经被解体成四大块,如果将它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老蝉,但是它的头部不见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场恶斗?‎ 蜘蛛也不见了,少年见过蜘蛛,他到那木窗后面去寻找,但找不到它的踪影。他在心里想:难道是同归于尽?‎ 那么,蝉的头部又到哪里去了?‎ 众蝉的大合唱又响起来了,年轻的领唱者声音生涩而踌躇,犹犹豫豫地唱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全体陷入沉默。‎ 然后,这拖得过长的沉默突然被海浪般热烈的合唱打破。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所有的蝉都把目光转向那高处的树枝,在它们熟悉的地方,一只怪模怪样的老蝉站在那里。是它,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有意念,它总能成功。‎ 在气候整体变化之前,老蝉不可能让它那小小的身躯发育完全了。它成天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失去了扩音器,它已无法再传达自已的激情给同胞们,可是在秋凉之前的这段最后的日子里,它每天都感到一种异质的幸福。‎ 秋风吹破了蛛,也吹落了老蝉的遗骸。大地.上的炎热终于消退了。寂寞的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怀旧的黄色,现在只有喜鹊和麻雀唱歌了。喜鹊和麻雀的歌断断续续,过于散漫,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 ‎7.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蝉是众蝉的首领,它可以引领同胞发出大合唱。它又是一个勇敢的献身者,为了防止年轻的生命自投罗网,它与老蜘蛛短兵相接,然而最终惜败。‎ B. 老蝉深知自己生命的坚韧、精神的强大,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再次生长,死而复生,最终使自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获得了精神的永存。‎ - 28 -‎ C. 在《老蝉》的故事叙述中,隐藏了一个充满躁动、欲望和危机的现实世界,在小说的情节和细节中,更是深入地显示了现实世界的混沌、严峻乃至荒诞。‎ D. 这篇小说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把一个现代人类的存在寓言,用写实的笔法勾勒得清晰、准确,它以飘逸轻盈书写凝练厚重,是一篇用心良苦的经典文本。‎ ‎8. 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9. 小说中的老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7. C 8. ①前后呼应,首尾圆合。小说以热浪滚滚的夏天开始,以寒意浓 浓的秋天终结,这样写前后呼应,首尾圆合,结构严谨而完整。‎ ‎②随染气氛,烘托情感。小说结尾写万物萧瑟的秋景,消染了楼冷悲凉的自 然气氛,烘托了冷峻严肃的生命感喟之情。‎ ‎③卒章显志,升华主题。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说 明老蝉向死而生,获得了精神的永存,老蝉和他的事业,已化为-一种不朽的精神 遗产,这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升华了小说的主题。 ‎ ‎9. 它是众蝉中高高在上的先知者、引领者、思想者和献身者,是一 个内涵复杂而深邃的象征性形象。①强健威严:生着强健翅膀,长相威 严。②孤僻古板而谨慎:生性孤僻,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 ‎(1分)⑧思想深邃,坚毅顽强,敢于牺牲:引领同胞大合唱。与老蜘蛛短兵相 接。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再次生长,死而复生,获得了精神的永存。‎ ‎【解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小说阅读的选择题往往涉及小说内容(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写)和艺术特色(怎样写的)两个方面。内容方面包括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对故事情节的分析、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对主旨的理解等;特色方面主要是解读艺术手法。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考生抓住两点(内容+艺术特色)去读文,速解小说选择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做此题,要着重了解选项的常见错误类型和题干中的敏感点,并注意把握二者间的关系。‎ A项,“它与老蜘蛛短兵相接,然而最终惜败”理解错误。原文中“蜘蛛也不见了”“找不到它的踪影”“难道是同归于尽”等内容暗示了这老蝉最终应该是与敌手同归于尽,而并非“惜败”。‎ - 28 -‎ B项,“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再次生长,死而复生,最终使自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理解有误,依据原文第一段“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第二段“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以及第三段“它就这样成为领唱者”可以推断得知,老蝉出类拔萃的形象、体魄和能力,使它一出现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 D项“写实的笔法”不太准确,通读文本可知,本文采用了“超现实的笔法”折射现实。‎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环境描写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时,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应考虑环境与人物、情节、小说主旨的关系。具体答题时,应关注它处于结尾的位置,想到首尾呼应、消染气氛、烘托情感、卒章显志、开华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具体而言,小说结尾描写秋风吹来,炎热消退,老蝉的遗骸被吹落,杨树的叶子变黄,只有喜鹊和麻雀在散漫地、断断续续地歌唱,而老杨树们只记得蝉们雄伟壮丽的大合唱。这段内容与文章第一段开头部分“城市里热浪滚滚”“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相呼应,使小说结构完整;小说结尾写萧瑟的秋景,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环境氛围,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慨叹;“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老蝉凭借生命的坚韧、精神的强大,获得精神的永存,升华了小说的主题,启人深思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考生要分析所写对象的特征,进而感悟形象的内在品质,或作者的深层感情。作者对生活中的某些事物有所感触必然会通过描写所托之物的外形特征来抒发,这类事物往往外形特征比较鲜明,只要找准对其外在形象的描写,就可分析出它们的内在质,事实上,事物的外形特征便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要培养并提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本文要总览全文,整体把握。对作品做体验式赏析解读的前提是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地把握。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厘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理解、感悟。‎ - 28 -‎ 本文写的是“老蝉”,题干要求“小说中的老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作答时,要注意题目中所提示的“简析”,即一定要有具体事例来表现,注意画龙点睛,也就是点面结合升华出深层象征意义。对于“老蝉的主要特点”,从原文第一段“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第二段“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第三段“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同它商量什么事了”,第八段“是它,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有意念,它总能成功”,可以概括分析“老蝉”性情孤僻、与众不同、高高在上、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等等。所谓象征意义,相当于比喻,贯穿全文中的比喻就是象征,那么文本中明写“老蝉”,暗写的是“人”,找出“老蝉”的主要特点,揭示出背后隐含的意思,即置换出本体来,就是象征意义。老蝉是象征着人群中先知者、引领者、思想者、献身者,是一个内涵复杂而又深邃的象征着的形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崇祯时,历迁左庶子,掌左春坊事。‎ 先是,魏忠贤既辑《三朝要典》,以《光宗实录》所载与《三朝要典》左,乃言叶向高等所修非实,宜重修,遂恣意改削牴牾《三朝要典》者。崇祯改元,毁《三朝要典》而所改《光宗实录》如故。六年,少詹事文震孟言:“皇考实录为魏党曲笔,当改正从原录。”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士柔愤然曰:“若是,则《三朝要典》犹弗焚矣。”乃上疏。疏上,不省。‎ 体仁令中书官检穆宗总记示士柔,士柔具揭争之。体仁怒,将劾之,为同列沮止。士柔上疏曰:“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孝端皇后,皇考之嫡母也,原录具书保护之功,而改录削之,何也?当日国本几危,坤宁调护,真孝慈之极则,顾复之深恩,史官不难以寸管抹杀之,此尤不可解也。”疏上,报闻。‎ 体仁滋不悦。会体仁嗾刘孔昭劾祭酒倪元璐,因言士柔族子重熙私撰《五朝注略》,将以连士柔。士柔亟以《五朝注略》进,乃得解。寻出为南京国子祭酒。‎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崇祯初,褒恤诸忠臣,翰林能文者或为之,而中书以为侵官。崇祯三年禁诰文骈俪语。至是攀龙家请给,去士柔草制时数年矣,主者仍以士柔前撰文进。中书黄应恩告至发诰语违禁,至发喜,劾士柔,降二级调用。士柔寻补尚宝司丞,迁少卿,卒。子琪 - 28 -‎ 诣阙辨诬,乃复原官。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节选自《明史·许士柔传》,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B.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C.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D. 体仁去/张至发当国益谋/逐士柔/先是/高攀龙赠官/士柔草诏词送内阁/未给攀龙家/故事/赠官诰/属诰敕中书职掌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庶吉士,亦称“庶常”,是中国明清两朝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常在通过科举考试的进士人员中择优录用。‎ B. 寸管,毛笔代称。古人对毛笔有很多种说法,如“不律”、“毫素”、“龙须”、“毛颖”等。‎ C. 骈俪,中国古代以字句两两相对而成篇章的文体,讲究声律的协调、用字的绮丽,盛行于南北朝。‎ D. “诣阙”就是奔赴皇宫、朝廷或都城。阙,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后引申为皇帝的居处,又可代称朝廷、京城。‎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士柔忠于职守,敢于上奏朝廷。许士柔掌管左春坊的工作之前,魏忠贤按自己编辑的《三朝要典》任意删改《光宗实录》,许士柔后来就《光宗实录》相关问题上奏。‎ B. 许士柔不畏强权,具有抗争精神。温体仁派中书官检出穆宗总记给许士柔看,许士柔写揭帖争论,惹怒温体仁,差一点遭到弹劾,但他毫不畏惧,继续上疏。‎ C. 许士柔赞扬孝慈,讴歌皇后恩德。许士柔认为皇后在太子危险时对太子进行调养保护,是孝慈的最高法度;史官轻易抹杀皇后的深厚恩德,更是不可理解。‎ D. 许士柔针锋相对,招致奸人报复。许士柔的奏章使温体仁很不高兴,正逢温体仁唆使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温体仁就打算利用士柔儿子许重熙之事来牵连许士柔。‎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28 -‎ ‎(1)时温体仁当国,与王应熊等阴沮之,事遂寝。‎ ‎(2)累朝实录,无不书世系之例。臣所以抉擿改录,正谓与累朝成例不合也。‎ ‎【答案】10. C 11. D 12. D ‎ ‎13. (1)当时温体仁掌握政权,和王应熊等暗地里阻挠这件事,事情就被搁置了。(2)各朝的实录,没有不记载世系的例子。我选择揭发篡改实录之事的原因,正是(它)与各朝的既定例制不相吻合。‎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 ‎“国”作“当”的宾语,在其后断开,排除B项和D项;“官诰”作“赠”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项。‎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D项,“阙”,“原指帝王宫殿的台阶”错误,本义是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或古代宫廷等大型建筑入口处竖立的双柱。‎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温体仁就打算利用士柔儿子许重熙之事来牵连许士柔”错误,原文“因言士柔族子重熙私撰《五朝注略》,将以连士柔”,“族子”本义乃同族兄弟之子,不是士柔的儿子。‎ 故选D。‎ ‎【13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①,关键词:“当国”,掌握政权;“阴”,暗中;“沮”,阻挠;“寝”,搁置。‎ ‎②,关键词:“累朝”,各朝;“所以”,……的原因;“抉擿”,选择揭发;“成例”既定例制。‎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地进行意译。‎ 参考译文:‎ 许士柔,字仲嘉,常熟人。天启二年(1622)的进士。改任庶吉士,授职检讨。崇祯年间,历次升任左庶子,负责左春坊的事务。‎ 在此之前,魏忠贤已经编辑了《三朝要典》,因《光宗实录》的记载和《三朝要典》相矛盾,于是称叶向高等人所编撰的不真实,应该重新撰写,恣意篡改删削与《三朝要典》相抵触的地方。崇祯改元年,烧毁了《三朝要典》,而被篡改的《光宗实录》如故。崇祯六年(1633),少詹事文震孟奏称:“先帝实录是魏党的曲笔之作,应当改正依照原来的实录。”当时温体仁当权,与王应熊等人暗中阻挠,事情耽搁置下来。许士柔愤然地说:“像这样,那么《三朝要典》也不必焚毁。”于是上奏,庄烈帝并未省悟。‎ - 28 -‎ 温体仁命令中书官将穆宗总记出示给许士柔看,许士柔详细做揭文与他争辩。温体仁发怒,准备弹劾他,被同僚阻止了。许士柔又上奏说:“各朝的实录,没有不记载世系的例子。我所以选择揭发篡改实录事,正是因它与各朝的既定例制不相吻合。孝端皇后是先帝的嫡亲母亲,原实录详细记载了她保护先帝的功绩,而修改的实录删去了,为什么?当时,太子差点儿不保,坤宁皇后调理保护,真是达到孝义、慈善的最高准则,父母养育的深厚恩情,史官轻易就用笔将它们抹杀了,这最不可理解。”奏疏呈上,庄烈帝答复知道了。‎ 温体仁更加不高兴。遇上温体仁教唆刘孔昭弹劾祭酒倪元璐,就称许士柔的族子许重熙私自撰写《五朝注略》,准备株连许士柔。许士柔赶紧将《五朝注略》呈献上去,才得以解脱。不久,出京担任南京国子监祭酒。‎ 温体仁离职,张至发当权,更加谋划驱逐许士柔。在此之前,高攀龙被追赠官职,许士柔拟草稿送交内阁,没有发给高攀龙家里。旧制,追赠官职的诰令,属于诰敕中书负责。崇祯初年,对各位忠臣的褒扬、抚恤,翰林中能够行文的人有时行使了此事,而中书认为这是侵犯了官职权限。崇祯三年(1630),禁止诰令中使用骈体、华丽的语句。到此高攀龙的家人请求追赠,离许士柔草拟诰令已有几年,主事的人仍然将许士柔先前的撰文呈入。中书黄应恩告诉张至发,法令的语言违反了禁令,至发很高兴,弹劾许士柔,将他降了两级官阶调用。许士柔不久补任尚宝司丞,升任少卿,直至去世。他的儿子许琪到朝门申辩冤枉之事,于是才给士柔恢复原来官职,追赠詹事兼侍读学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渡白沟①‎ 刘因②‎ 蓟门霜落水天愁,匹马冲寒渡白沟。‎ 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 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 四海知名③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 ‎【注】①白沟:宋辽签订澶渊之盟,以之为国界。②刘因:元初诗人,一直以南宋为故国。③知名:抗元名士。‎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了季节、地点和羁旅行程,渲染出秋日北国的苍凉肃杀的氛围。‎ B. 颔联紧扣所见燕赵辽金故地的山河风物,寄寓内心深沉慨叹,含蓄幽远。‎ C. 颈联写诗人骑在马上远望孤城,但见白沟落日秋风、黄云秋雁,百感交集。‎ D. 全诗以景结情,意境高远,呈现悲壮之美,颇有杜甫诗歌沉郁雄浑之风。‎ ‎15.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 28 -‎ ‎ ①羁旅独行之愁。诗人单人匹马,冒着寒冷渡过宋辽分野的白沟河。②怀念故国之愁。眼前已是异域他乡的风景,由辽金故地想到了宋朝的灭亡。③触景悲秋之愁。诗人看到蓟门飞霜、落日秋雁,生发了悲秋之愁。④知音难觅之愁。四海之内的抗元名士,本是自己的知己,却已半数亡故,自己也不知道将要投奔何处。‎ ‎【解析】‎ ‎【14题详解】‎ 该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涉及炼词炼句,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手法的判断等多个层面。解答该种题型时,首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中写了什么景、什么人、什么事,抒发了哪些情感,用了哪些手法。然后结合选项涉及的具体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D项,“天涯孤剑独谁投”,这句的意思是,我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无处倾诉,无人知晓自己的心声。这句不是写景句,是抒情,并非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 故选D。‎ ‎【15题详解】‎ 该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主旨的理解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诗,对诗歌有整体性的理解和把握,读懂诗歌写了什么,然后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进行细细品读,体悟其中蕴含的情感。有时诗中还会有直接抒情的词句。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愁情。“匹马冲寒渡白沟”,诗人单人匹马,冒着寒冷渡过宋辽分野的白沟河,抒发羁旅独行之愁。“水天愁”“燕赵山河分上镇,辽金风物异中州”,“水天愁”“异”字表明此时诗人眼前所见已是异域他乡的风景,由辽金故地想到了宋朝的灭亡,因怀念故国而生愁。“黄云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风一雁秋”,黄云滚滚弥漫天空,笼罩着古代边戍之地,孤零零的城堡、落日残照、西风萧索、孤雁南飞,茫茫旷古之思,秋容古淡之景,诗人孤身独骑,遐思渺渺,羁旅风尘,恨无知音,恰似孤雁飘零,何处归宿。诗人此时触景生愁,有无限的孤独惆怅。“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剑独谁投”,天下有名于时,与自己相知及交游的朋友,或逝或隐,多已离去,自己孑然一身,书剑飘零天涯,纵然满怀幽思忠愤,亦无处倾诉,元人知晓自己的心曲了。"凋落"、"孤独"尽发悲凉凄怆之。诗人还愁音难觅。‎ - 28 -‎ ‎【点睛】理解诗歌的情感,首先知道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哪些。1、忧国伤时。有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的,有反映离乱的痛苦的,有同情人民的疾苦的,有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的。2、建功报国。有建功立业的渴望的,有保家卫国的决心的,有报国无门的悲伤的,有山河沦丧的痛苦的,有年华消逝,有壮志难酬的悲叹的,有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有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的。3、思乡怀人。有羁旅愁思的,有思亲念友的,有边关思乡的,有闺中怀人的,4、生活杂感。有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的,有昔胜今衰的感慨的,有借古讽今的情怀的,有青春易逝的伤感的,有仕途失意的苦闷,有告慰平生的喜悦。5、长亭送别。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有情深意长的勉励。‎ 那么,在考场上,题量大,时间紧,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从序言。有的序。三、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人。要知人论世。四、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氓》 中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写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 (1). 朝晖夕阴 (2). 气象万千 (3). 总角之宴 (4). 言笑晏晏 (5).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6). 谣诼谓余以善淫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此题难写的字和词有:朝晖、晏晏、嫉、蛾眉、谣诼等,考生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 28 -‎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不严格区分原著与续书而泛谈所谓《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行为,造成了《红楼梦》评论的庸俗。周汝昌先生_____,心明眼亮, 一针见血指出唯一的门径就是把《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搞深搞透。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只有区分了“两种《红楼梦》”的思想和艺术,______, 最后才 能归结到中华文化本身的特质和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缠。当然,后四十回续书在鼓舞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及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封建家族和官场的黑暗方面也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 ) , 以及审美意度之______是 截然不同的两回事,用天壤之别、南辕北辙这样的字眼形容也并不过分。而周先生从一开始进入《红楼梦》,就抓住“版本”这个红学中的“死结”,锲而不舍、_____, 从各个层面、角度来研究、论述、分析、讲说,使这个问题逐步得到彻底清理,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这也就是为什么周先生又说红学是中华文化之学,是“新国学”的原因所在。‎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老马识途 顺藤摸瓜 奋身独步 兀兀穷年 B. 轻车熟路 寻根究底 奋身独步 宵衣旰食 C. 老马识途 寻根究底 戛戛独造 兀兀穷年 D. 轻车熟路 顺藤摸瓜 戛戛独造 宵衣旰食 ‎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但是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追求高远的灵性价值 B. 所以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灵性价值之高远追求 C. 但是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灵性价值之高远追求 D. 所以这与曹雪芹原著要表现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追求高远的灵性价值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其终极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 B. 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揭示和解决,使曹雪芹的伟大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昭然于天下 C. 其终极目的,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揭示和解决,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 D. 其终极目,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使曹雪芹的伟大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昭然于天下 ‎【答案】17. C 18. C 19. B - 28 -‎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为了减少题量,将词语(实词和虚词)和熟语(成语、惯用语等)合并起来考查,结合语境分析是关健。词语的运用要靠平时多积累。熟记其意义和用法。另外还要注意运用范围是否准确,感情色彩是否得当,与语境是否矛盾或重复,是否有语法错误等,切忌望文生义,并注意一词多义现象。‎ ‎①老马识途:比喻阅历多的人富有经验,熟悉情况,能起到引导作用。轻车熟路:赶着装载很轻的车子走熟悉的路。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此处并未提到事情“容易”,而是强调周汝昌先生治学经验丰富。故应填“老马识途”。‎ ‎②寻根究底: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顺藤摸瓜:比喻按照某个线索查究事情。依据所填成语后面的文句“最后才能归结到中华文化本身的特质和其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纠缠”推断得知,所填成语的意思是要“追求根底”,故填“寻根究底”。‎ ‎③戛戛独造:形容独创。别出心裁,富有创造性。奋身独步:指努力去出人头地。此处形容的“审美意度”,无“努力去出人头地”之意,应填“戛戛独造”。‎ ‎④兀兀穷年:一年到头辛苦劳动,勤劳不懈。宵衣旰食: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侧重“国家政事”,此处无关“政务”,故应填“兀兀穷年”。‎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具体而言,此处两个分句应与后文“审关意度之夏戛独造”一句构成排比,句式应当相同。然后根据前文“后四十回续书在鼓舞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及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封建家族和官场的黑暗方面也起过一定的历史作用”和后文“用天壤之别、南辕北辙这样的字眼形容也并不过分”可知此处应与前文是转折关系。‎ 故选C。‎ ‎【19题详解】‎ - 28 -‎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考生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病句的典型例句,然后结合病句病因的辨析不同类型病句的特点。划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动词“推动”与宾语“问题”搭配不当;二是“中华文化的深刻”和“曹雪芹的伟大”递进语序不当。‎ A项,“就是为了通过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揭示和解决”;另外,“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语序不当,正确的语序应是“使曹雪芹的伟大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昭然于天下”;‎ C项,“使中华文化的深刻乃至曹雪芹的伟大昭然于天下”语序不当,应改为“使曹雪芹的伟大乃至中华文化的深刻昭然于天下”;‎ D项,“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推动和解决”搭配不当,应改为“就是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揭示和解决”。‎ 故应选C。‎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从机器制翻译到智能教有,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①________________,并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②________________。未来,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不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③_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 ‎【答案】 (1). ①人工智能已全面走入人类生活/人工智能已渗透人类生活各领域 (2). ②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还将替代人类的某些工作 (3). ③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并不会让人都失业 ‎【解析】‎ - 28 -‎ ‎【详解】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把握段落的整体意思,然后联系上下文,先找是否有标志,如关联词、修辞等;如果没有,就看其意思。本题第一处,是前文“从机器制翻译到智能教有,从刷脸支付到无人驾驶……”进行总结,再结合后文“不断刷新人们的想象力。人工智能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领域”,可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人工智能已全面走入人类生活”意思的句子。第二处,根据前文“不仅”,可知填写句子要有关联词“还”与之搭配。在根据后文“一些重复性的工作,如在线客服、速记翻译、驾驶员等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可知此处填写表示“还将影响到人类的职业领域”意思的句子。第三处,根据前文“人们不必对此过于担心,人工智能在替代一些人类职业的同时”,以及后文“自动集装箱出现以后,搬运工人担心会失业,在港口却出现了很多吊桥工人”,可以推断出此处填写表示“也会催生一些新职业”意思的句子。‎ ‎21.阅读下面几段话,试给“草根文化”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①草根(grassroots)一说,始于19世纪美国,彼时美国正浸于淘金狂潮,当时盛传,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引入社会学领域,“草根”就被赋予了“基层民众”的内涵。‎ ‎②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非主流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文化’现象。‎ ‎③草根文化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草根文化不同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 ‎④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 ‎【答案】草根文化是一种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具有平民化特质的动态可变的非主流的社会文化现象。‎ ‎【解析】‎ ‎【详解】此题考核压缩语段的能力。下定义,一般用“……是……”或“……叫……”的句式。解答此题可分两步:第一步提取信息,第二步进行整合。题干中要求为“草根文化”下定义,那么就按照下定义的步骤先筛选相关信息:①“草根”的由来;②“草根文化属于特殊的非主流的社会文化潮流”;③“平民文化的特质,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④“草根文化两面性”;按照下定义的步骤提取信息后,下一步就要对筛选的信息进行整合,要求用下定义表达“草根文化”的内涵。通过比较发现②句符合下定义的形式,整合时不妨以这句为框架,其他三句作为它的修饰限制成分。为了简洁还要把重复的内容、次要的内容删去。然后,可确定一个句子做主干,剩下的信息可做主干的修饰成分。‎ 主干:“草根文化是……社会文化现象”,修饰成分:平民特质、动态可变、非主流。‎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 28 -‎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答案】例文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当我懵懂地来到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睁眼看到的是满头汗滴,脸上布满微笑的妇女。我知道,她是我的亲生母亲。一直调皮不听话的我,从来没有受到批评,被父母捧在手心呵护,我也从来没有感觉的有一丝的不适,觉得很幸福。从没想过父母的这种做法是不是真正的对我好,我只知道开心满足就好。‎ 渐渐地,我走向了成熟。慢慢地,我理解了成长。直到现在我才发觉我是多么的幼稚,什么事情都靠父母解决,没有一点自主能力。我决定要改变自己,我要对父母说:“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好吗?”刚刚出生的雏鹰,它要靠自己的不断跌撞,直到遍体鳞伤,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矮小稚嫩的树苗,它要经得起风雨的袭击,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也要离开父母的庇护,经历重重困难,走过让人胆寒的荆棘丛,才能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让我慢慢地蹒跚学步,最后飞快地跑起。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让我独自解决难题,最后突飞猛进。我知道作为父母的你们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受到任何伤害,但是你们知道吗?如果不让我跌倒自己爬起来,我不知道,何时我跌倒了你们不在身边,我该如何爬起;如果不让我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我不知道,哪天遇到问题你们不在身边,我该如何去做。你们知道吗?溺爱,只会让做孩子的我慢慢步入深渊;溺爱,只会让做孩子的我永远停留脚步。你们要是真的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放开点,也许我会成长得更快。‎ - 28 -‎ 世间最真挚的情,莫过于父亲的爱;世间最动人的爱,莫过于母亲的情。父亲与母亲,只是两个平凡的名词,代表的却是两座如同高山般的巨人。你们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哺育我,呵护我,守护我,关怀我,没有你们的爱,一切都显得苍白无力。父母的爱早已超过了这世间所有的语句,用词也赞不出你们伟大的爱,用诗也吟不出你们无私的情。‎ 然而同时,做父母的也不能把我搂得太紧,让我也可以和雏鹰一样,拥有自己的一片天空;也可以和树苗一样,成长为参天大树。离开父母的怀抱,我可以懂得人生的真谛,冲破父母对我的约束,我可以飞快地成长起来。‎ 人生漫漫,我把生活诠释成一种孤独的流浪,通往梦想的大道上,驿站不断,我却不愿停步,期待一段轰轰烈烈的旅程,直到筋疲力尽。蓦然回首,在路旁的不仅仅是暗香,更多的是那浓浓的淡淡的纯纯的亲情,是那份永世难报的父母恩。‎ 没有用力握沙的那只手剩下的沙子比用力握紧沙子的那只手要多。爱我,就别把搂得太紧……‎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写作能力。这是一则漫画作文,作为漫画型材料作文要观察构图。漫画的主体形象是什么,形象处于什么状态,漫画中形象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夸张的动作、表情、语言),当然也要注意该漫画有无标题。其实,漫画材料多暗含寓意,只是它的寓意是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把它的画面当作“文字”来读。读漫画材料,考生需要仔细观察和思考画面特征和构图要素之间的关系,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从画面特征找关联,从而把握漫画寓意。‎ 漫画类作文审题的第一个环节是图文转换。画面画着“一只手用力握沙,但沙子顺势而下,手里所剩无几”,画面左上方配有文字“沙土:攥得紧流失的快”,可见漫画倾向于否定“用力紧握沙的行为”,漫画的主旨即不要用力握沙。联系到现实生活,很多人拳头紧紧地攥着,以为可以得到永恒的拥有,却在紧紧的攥握中流逝了手心的宝贵。流逝后方懂得,有些东西并不是攥得越紧越能得到,在自如的放松中,或许可以真的留下些什么。其实人生有许多事情都像沙子一样了,过犹不及,一超过那个度,越是想抓住,它就犹如掬一把沙子一样,你越握得少。“沙子”可以是人与人的关系,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在处理这些关系时,不要“握得太紧”,即要学会给彼此空间,适当放手。也可以是所追求的东西,名利、金钱、幸福、快乐、梦想等等,同样不能握得太紧,不能追求太紧,不然反而适得其反。基本上围绕适度原则展开立意都可视为切题。可以写成记叙文,讲述自己在生活中感悟到握沙原则,也可以写成议论文,阐述自己对握沙原则的思考。‎ 参考立意:‎ ‎1.松缓适度最相宜。‎ ‎2.坚持适度原则。‎ - 28 -‎ ‎3.过犹不及。‎ ‎4.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 ‎5.学会给彼此空间。‎ 作文结构示例:‎ 标题:“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标题就是写作主旨。‎ 文章主体: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娓娓道来。最初被父母无限宠溺的我觉得很幸福,后来走向成熟使发现自己没有自主能力,而这源自父母过度的呵护,于是作者发出的心底呐喊:“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好吗?”作者决定离开父母的庇护,经历重重困难,成长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当然,作者对于父母之爱也予以了肯定和赞扬,只是强调爱的同时,也要给我独立成长的空间。‎ 本文语言优美,抒情意味浓,富有感染力。作者始终围绕“爱我,就别把我搂得太紧”这个中心,故文章结构紧凑,主题鲜明。‎ 作文素材积累:‎ ‎1.猴子很聪明,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猴子想学种葡萄,便走到葡萄园里。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就说:“原来种葡萄需要水、这还不容易!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让它结更多的葡萄!”于是,他把一棵葡萄秧子插进河里,葡萄秧被淹死。‎ ‎2.爱的主动权其实还是在你手里,只要彼此的爱是真诚的,有时候也要给自己的爱一点自信。爱就像是捧在手里的沙,轻轻呵护就好,不要握得太紧,因为握得紧了,反倒流走的越快。你可曾羡慕那些手牵手在路上压马路的情侣?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看起来甜蜜、快乐还正在谈恋爱的情侣,都是轻轻拉着手,没有握得太紧的,因为爱是相互依靠,也是给彼此一点空间,就像金星说的,我们在生活上是相依相偎的伴侣,但在精神上,我们还是要保留一定的独立。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彼此存留那份最初的爱慕之感。‎ ‎3.凡事不要想的太复杂,手握得太紧,东西会碎,手会疼。‎ ‎4.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5.真正的强者在交往的过程中一定会把握“火候”适可而止,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置人于死地;真正的演说家会适可而止,留下悬念来吸引听众;真正的武林高手会适可而止——点到即止。‎ - 28 -‎ ‎【点睛】漫画式材料是材料作文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形式,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看”:一、看漫画的标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是漫画的眼睛。所以说看漫画,标题是我们理解漫画寓意的一个窗口。二、看画面细节,漫画属造型艺术,又属喜剧艺术,主要通过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由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漫画作文要仔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景、情,把握其性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三、看漫画的艺术手法,漫画是用线条、色彩来表情达意的,它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法,使表现出的形象鲜明、典型,表达的意旨更明确,更深刻。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 ‎ - 28 -‎ - 28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