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语文】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宿州市十三所省重点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诗歌、绘画、书法、舞蹈等呈现井喷之势,形成了特殊时期的“抗疫文艺”现象。‎ ‎②如何深化“抗疫文艺”的书写?笔者认为应向中国美学精神礼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人文情怀;向抗疫现实靠拢,深入观察和把握党中央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和显著成效,了解抗疫一线和身边可歌可泣的抗疫事迹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悲欢离合;向灾难书写的纵深掘进,努力探寻“抗疫文艺”独特的内在美学意味和特定表达形式,在艺术追求中凸显当代中国“抗疫文艺”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气派。因此,应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提高认知把握能力和提升艺术表现水平。‎ ‎③国本,即一国之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在观察感悟和艺术反映防控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现实时,应自觉摒弃轻信谣言、恶意抹黑等创作中的歪风邪气,记录和书写这场举国上下同仇敌忾的疫情防控阻击的人民战争,彰显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坚决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国精神,为国家抗疫奉献艺术力量。‎ ‎④人本,即以人为本,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这次疫情来势凶猛、波及面广,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艺术触角须与生命关怀、人性美善相融合,才可能发现患者、医护人员、志愿者以及隔离在家中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和思想情绪,尤是对逝者及其家庭成员的情感抚慰和精神激励,是文艺搭建安抚疏通渠道和体现人道情怀的特殊价值所在。“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抗疫文艺”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做到知民情、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⑤事本,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这次疫情影响之广前所未有。艺术的深度书写需要广泛采信、明白就里,许多事情尚在过程之中,切不可捕风捉影、罔顾事实、不求甚解。没有现场感,就难有艺术真实的感染力和穿透力,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金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在《论诗三十首》中写道:“‎ 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画图临出秦川景,亲到长安有几人?”“抗疫文艺”创作需要宏大的真理叙事与细微的客观描述完美结合,以一部部具体的抗疫作品,来反映整个国家和全体中华儿女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民族精神风貌。离开或曲解甚至为了所谓艺术虚构而挑战真实底线,这不符合“抗疫文艺”的内涵规定性和美学基本要求,是难以做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的.‎ ‎⑥文本,即以文艺作品为本。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缘于创作者在疫情暴发特别是居家隔离之后,急于通过艺术创作尽快进入防控阻击战之中,表现创作者情系疫区、加油鼓劲的强烈愿望和关切之情。这种激情澎湃的创作现象,一般来看,在灾难到来之初都会出现。在持续和沉淀阶段,却需要理性思考和艺术思维的贯通。一场灾难对人民生命财产、经济社会发展的破坏及其给人们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重的。灾难题材的特殊性,隐含着书写方式的独特性。需要艺术家对灾难本身的突发性、破坏性、震荡性等展开综合性系统性观察,对人类抗击灾难的信心和意志予以思考,对人类在与灾难的抗争中所体现出的自救互救、防控阻击的伟力和精神进行表现,把笔触深入到民众生活状态之中,深入到人性的各种表现情势之中,深入到家国关系与民族命运之中。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能够触及人的灵魂、引起人们思想共鸣的,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的,传得开、留得下,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优秀作品。‎ ‎⑦“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期待“抗疫文艺”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涌现出更多生动反映抗疫一线感人事迹书写中华民族不为任何艰难困苦所屈服的恢宏史诗。‎ 选自李明泉《我们需要怎样的抗疫文艺》(《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艺工作者积极投入文艺创作,是因为他们具有中国美学精神,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直面灾难的大智大勇、顽强抗争的精神。‎ B.作者认为,“抗疫文艺”创作应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关心群众疾苦,通过它特有的感染力影响力,来凝聚起全民族众志成城抗疫情的磅礴力量。‎ C.“抗疫文艺”要扎根于现实生活,即以客观事实为本,真实反映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现实。‎ D.作者认为,目前“抗疫文艺”出现激情有余而审美不足、表象叙事多于沉淀表达的问题。‎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问题,主体部分则运用递进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发出呼吁。‎ 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了文艺创作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的巨大影响。抗疫文艺宣传中国精神更是证明了这一点。‎ C.文章从“国本、人本、事本、文本”四个方面为深化“抗疫文艺”的书写,指明了发展之路,论证有理有据,说服力强。‎ D.第⑤段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从正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否则就会失去艺术感染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灾难题材与其他题材的艺术创作不同,它需要更深层次的思考。如在抗疫创作中,只要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B.艺术创作既需要以客观事实为本,书写符合生活的真实,也要遵循文艺创作的规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酌奇”“玩华”‎ C.抗疫文艺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百姓利益,在作品中融入生命关怀和人性美善,才能发挥文艺作品特有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D.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心理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抗疫文艺创作不应只停留在表象书写上,更应进行深度思考,创作出优质作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隐士与魔鬼 ‎[埃及]陶菲克•哈基姆 一群拜物教徒把一棵树当作神灵来崇拜。信奉神灵的一位隐士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他拿起一把斧头,要去把这棵树砍掉。当他刚一走近这棵树,突然一个魔鬼出现在他面前,挡住了他的去路,对他喝道:“喂,站住!你为什么要砍树?”“因为它蛊惑人心。”‎ ‎“这碍你什么事?让他们去上当受骗好了。”“这怎么成呢?我有责任引导他们。”“你应该让人们拥有充分的自由,他们爱怎么办就怎么办。”‎ ‎“他们现在并不自由,因为他们正听着妖魔的咒语。”‎ ‎“那么你要他们听你的声音?”“我要他们听神灵的声音。”‎ ‎“我绝不让你砍这棵树!”“我非要砍这棵树!”.‎ 于是,魔鬼卡住隐士的脖子,隐士掀住魔鬼的角,好一场惊天动地的搏斗。最后,这场恶战以隐士得胜告终。魔鬼被打翻在地,隐士骑在他身上说:“你知道我的厉害了吧?”‎ 吃了败仗的魔鬼气喘吁吁地回答:“‎ 我没有想到你这么有劲。放开我吧,你愿意怎么干就怎么干去吧!”隐士放了魔鬼,可是这一场恶战已经使他精疲力竭,无力砍树,所以他就返回自己隐居的茅庵,休息了一夜。‎ 第二天,他又带上斧头去砍树。突然魔鬼又出现在他身后,喊道:“今天你又来砍树了吗?”“我早就对你说了,一定要把这棵树砍掉。”‎ ‎“你以为今天还能打过我吗?”“我将奉陪,直到你知道我的厉害。”“那好,把你的本事使出来吧。”‎ 魔鬼扼住隐士的脖子,隐士抓住魔鬼的角,又一场恶战开始了。最后,魔鬼倒在隐士脚下,隐士压在他身上说:“现在你还有什么话好说?”‎ ‎“是的,你有惊人的力量。放开我吧,你愿怎么干就怎么干去吧。”魔鬼有气无力地回答。‎ 于是,隐士又放了他,回到茅庵。他实在疲惫不堪,在床上躺了整整一夜。当东方破晓的时候,隐士又拿起斧头要去砍树。这一次,魔鬼还是出来阻止:“喂,你还没有回心转意吗?”‎ ‎“是的,我一定要刨除这个祸根。”“你以为我会放手让你这么干吗?”‎ ‎“假如你还想较量一下,那么我就再次打败你。”‎ 这时魔鬼心中暗自思量:和这个人搏斗看来是没有获胜希望的。看来战胜这个人的唯一办法就是“计谋”。‎ 于是,他马上面带一副笑容,假惺惺推心置腹地对隐士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反对你砍树吗?我这是为你着想,为你好啊!假如你砍倒了这棵树,那么,那些崇拜你的人就会怨恨你,反对你,你何苦给自己找麻烦呢?别再砍树了吧,我每天给你变两个第纳尔金币,用它开销,你足可以安逸舒服地生活了。”‎ ‎“两个第纳尔?”“是的,每天两个。你会在枕头底下拿到。”‎ 隐士低头想了一会儿,然后抬头对魔鬼说:“谁能担保呢?”‎ ‎“我可以起誓。你会发现我是信守诺言的。”‎ ‎“好吧,我将考验考验你。”“是的,你等着瞧吧。”“一言为定。”‎ 魔鬼把一只手放在隐士的手上,两人击掌达成协议,然后隐士回家去了。‎ 以后,每天早上,当隐士醒来伸手到枕头底下一摸,总能摸到两个第纳尔,这样持续了整整一个月。一天早上,当他伸手到枕头底下去摸时,却什么也没有,因为魔鬼不再发给他金币了。‎ 隐士勃然大怒,一跃而起,抓起一把斧头又要去砍树。然而魔鬼在半道上拦住了他,对他喊道:“站住,你到哪儿去?”“去砍树。”‎ 魔鬼讥讽地哈哈大笑:“砍树?是因为我切断了你的财源?”‎ ‎“不,是为了除掉这个孽障,点燃指路的明灯。”“你?”‎ ‎“你是在挖苦我?你这个讨厌鬼!”“请原谅,你的模样太可笑了。”‎ ‎“这是你说的?你这个狡猾的骗子。”‎ 隐士扑向魔鬼,握住他的角,搏斗又开始了。不过这一次打了没多久,战斗却以隐士败在魔鬼的手下而告终。魔鬼取得了胜利,骑在隐士身上,讥讽地对他说:“喂,你的力量到哪儿去啦?”战败的隐士气急败坏地吐出一句话:“告诉我,你怎么会战胜我的,魔鬼?”‎ 魔鬼笑答道:“这,你比我还明白。”‎ ‎ (选自《中外百年微型小说经典大系·哲理篇》,有删节)‎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以环境描写来渲染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设置悬念,使文章曲折生动,迅速地推动了故事的展开。‎ B隐士想砍掉拜物教徒崇拜的一棵树,魔鬼来阻拦,虽两次战胜魔鬼,但因力气不足而未成功。‎ C魔鬼在发现无法战胜隐士时,就转变了策略,使用金钱诱惑的方式劝说隐士不要砍树。‎ D.小说用简练的笔墨,运用白描的手法,简单勾勒了隐士与魔鬼三次搏斗的激烈场面,鲜明生动。‎ ‎5请概括隐士的形象特征,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隐士与魔鬼的前两次搏斗和最后一次搏斗有什么不同?这个故事对我们有何启发?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②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③,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④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⑤矣。”故以“稼”名轩。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选自《宋史·辛弃疾传》,有删节。)‎ ‎【注】①蓍:草名可入药古代用来占.②丐:乞求赐予,给予③行在:即“行在所”,省称“行在”皇帝所在的地方。后专指皇帝行幸所至之地④末作:工商业。⑤侔:等,齐,与相等、相齐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B.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C.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D.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节是一种全权印信,受有此印信者,可全权调度。‎ B.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取“绍祚中兴”之义,现今绍兴城也是从这时开始得名的。‎ C.迁是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古代常在“迁”字之前或之后加一字予以区分,如升职称“左迁”。‎ D.屯田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由政府直接组织经营的一种农业集体耕作制度。‎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雄豪英迈,叛徒义端窃印投金,辛弃疾陷于被杀的危险之中,最终辛弃疾斩义端之首,完成壮举。‎ B辛弃疾义气干云,耿京被张安国杀害,辛弃疾义不容辞为耿京报仇,直入金营,趁张安国与金将酣饮之际,将其斩杀。‎ C辛弃疾对南北时局有着深刻认识,写出了多篇有价值的分析形势的文章,因为当时朝廷的方针问题,最后没被采纳。‎ D辛弃疾注重农业生产,他论说南北方的贫富差距问题即是从农业问题入手,他的号“稼轩”也是由此而得名。‎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或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 ‎(2)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1-12题 感春(分司东都作)①‎ 韩愈 辛夷花房②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③。‎ ‎【注】①唐宪宗元和二年(807年)韩愈因受言诽谤,自请分司东都,唐宋之制,中央官员在陪都(洛阳)任职者,称为分司。所任之职多为闲职。②辛夷:又名望春花,其花色泽鲜艳。花房:花冠,花瓣的总称③环回:盘桓。‎ ‎1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上句写辛夷花瓣忽然全部展开,语含惊喜;下句由“正盛”联想到“将衰”,略带伤感 B.颔联写辛夷一日之变:随着时间推移,花由清晨时的鲜艳明丽变成薄暮时的黯淡无光。‎ C.颈联由描写转为抒情,抒发因辛夷花而生发的感叹:“况乃”一词加深了诗人的感叹。‎ D.诗歌用对比手法刻画辛夷花:衰与盛、辉辉与耿耿、明与暗、满地与摧颓,前后对比鲜明。‎ ‎1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三)名篇名句默写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了“ , ”的感慨,抒发漂泊异乡、体衰多病的惆怅之情。‎ ‎(2)《琵琶行》中,白居易由琵琶女的经历联想到自己的经历,从而心生同病相怜之感,发出了“ , ”的感叹 ‎(3)在李商隐《锦瑟》中诗人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将情感寄托在庄周梦蝶和蜀王魂化杜鹃上的两句诗是:“ , ”‎ ‎(4)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品德高尚的人每天反省自己,就会智慧通达,行为无错的名句是:“ , ”‎ ‎(5)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 , ”两句以美人烘托英雄,表现了周瑜的潇洒风姿。‎ 三、语言文字运用(2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性格鲜明,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葬礼,事务 ,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她果然 ,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 )。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谈笑风生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但就是精明干练的这样一个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 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四十回中因 而死去。‎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繁重 不负众望 左支右绌 心力交瘁 B繁杂 不负众望 捉襟见肘 心劳力拙 C繁重 不孚众望 捉襟见肘 心力交瘁 D繁杂 不孚众望 左支右绌 心劳力拙 ‎1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但就是这样精明干练的一个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B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D但就是这样精明干练的一个女人,也自有其艰迫窘迫之处,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16.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置身于贾府中的王熙风,在复杂的矛盾中,更是应付自如,费尽心机。‎ B.在复杂的矛盾中,置身于贾府中的她,更是应付自如,费尽心机。‎ C.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 D.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王熙凤更是费尽心机,应付自如。‎ ‎17.下列对名篇名句的感悟,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读《论语》中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知道了自己不想做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的真谛。‎ B.读《劝学》中的“学不可以已”,懂得了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可以停止的道理。‎ C.读《师说》中的“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了解了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弟子高明的道理。‎ D.读《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领略了蜀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的特色。‎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孝道 ① ‎ ‎,又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孝道以养老为本位,将养老作为家庭的主要职责之一,孝道主张老年人不仅在物质上需要帮助, ② ,从而引导家庭养老实现物质赡养和精神赡养的统一:家庭养老不再是可做可不做的问题, ③ 。孝道由此推动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 ‎1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北京高校陆续公布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调整方案。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为保障师生健康安全,4月起,各校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考试均转入“云端”进行,部分专业还取消现场专业考试,将直接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记者了解到,由于今年不少专业考试须在线上完成,为保证考试公平,部分高校对视频拍摄的方法、限时、设备等做出相关规定。如中国传媒大学规定,考生录制视频仅可使用普通智能手机,禁止使用专业设备拍摄;视频作品应保持原始图像和声音,不允许进行任何后期制作。‎ 四、写作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学时,父亲骑车载我时渐渐弯曲的脊背是感动;‎ 灯光下,母亲脸上不知何时多出的皱纹是感动;‎ 胆怯时,老师鼓励的眼神是感动;‎ 流泪时,朋友安慰的拥抱是感动;‎ 风雨中,虽然仅残几片花瓣,但依然昂起头颅的野花是感动;‎ 暮光中,守候在古老宫殿门前,见证历史沧桑的那只孤单的石狮子是感动;‎ 阅兵式上,整齐的步伐、威武的身姿、坚毅的眼神也是感动;‎ 疫情期间,最美逆行者的背影是感动;‎ ‎……‎ 人生中,有那么多的感动;人生中的感动,给了我们那么多,那么多……‎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答案】A 强加因果。 2.【答案】C A.主体部分运用并列结构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非“递进”;B“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强调的是国家政策和社会对文艺创作的影响;D.引用元好问《论诗三十首》,是从反面论证了抗疫文艺创作必须以客观事实为本。 3.【答案】A “只要将个体感受融入到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中,就能讲好中国故事”表述错误,说法绝对。 4.【答案】A “以环境描写来渲染”和“设置悬念”错,文章开头简单地勾勒了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环境描写;开头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没有为下文设置悬念。 5.【答案】①正直,有责任心:当隐士发现一群拜物教徒把树当神灵崇拜时,他感觉有责任去引导他们不再上当受骗;(2分)②冲动蛮干,缺乏智慧:与魔鬼的三次正面斗争,太冲动,盲目应对,面对狡猾的魔鬼,希望用武力解决问题,缺乏智慧;(2分)③意志不坚定,缺乏坚强的信念,容易被诱惑:在现实的利益面前,失去了责任心,被金币收买,最终自食其果。(3分)‎ ‎6.【答案】不同:隐士与魔鬼的前两次搏斗是出于公心,为信仰和理想而战,结果是战胜了魔鬼。第三次搏斗是为自己,为魔鬼没有给金币而生气,为一己之私利---金币而战斗,以失败而告终。(2分)‎ 启发:①隐士的失败是必然的。失去了信仰也就失去了力量;贪欲不能给他带来力量,只有为信仰战斗才能有用之不竭的力量,才能战胜魔鬼。(3分)②故事说明了失去了信仰就失去了力量的道理,提醒我们要抵制金钱和物质的诱惑,坚持为理想而奋斗。(3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给分)‎ ‎7.【答案】D ‎8.【答案】C (“左迁”是降职。)‎ ‎9.【答案】B (原文“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杀张安国是回到宋朝,而不是在金营。)‎ ‎10.【答案】(1)我因主帅而归顺朝廷,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关键词“缘““不期”“何以”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2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我这样退让的原因,是以国家的利益为先而以个人恩怨为后啊! (关键词“俱”“所以” “先、后” 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11.【答案】D “满地与摧颓'不是对比。‎ ‎12.【答案】‎ 含意:迎来繁花送走落花,我心中别有意绪;谁肯留恋这株辛夷花,为它逗留片刻?(2分)表达了诗人对辛夷花绽放的喜悦与沉醉,对辛夷花凋谢的惆怅与不舍;(3分)同时借物抒情,含蓄地表达了对自己被闲置东都、无人赏识的抑郁与怨愤。(3分) 13.【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3) 庄生晓梦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鹃(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5) 小乔初嫁了, 雄姿英发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和党怀英是同学,并称“辛党”。当初(辛弃疾和党怀英)占卜仕途,将蓍草折断(占卜),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请给我三天为期,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他推测义端一定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急忙追赶抓住了他。义端说:“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你有力量杀人,希望你不要杀我。”辛弃疾(并不理会),仍斩下义端的头颅,回到义军中。从此以后,耿京更加看重辛弃疾。‎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劳军,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 辛弃疾为人豪爽,崇尚气节,能识别和提拔有才能的人,所交多是海内名士。他曾说:“人生在于勤劳,当以务农为先。北方人,生活用品不需求于他人,故无大富大贫之家。南方有许多商业工作来祸乱农民,再加上兼并的祸患兴起,就有贫富不均了。”故以“稼”名轩。辛弃疾曾和朱熹游历武夷山,做赋《九曲棹歌》,朱熹写“克己复礼”、“夙兴夜寐”,给他的两个书斋题名。朱熹死时,伪学正遭禁止,门生故旧甚至没有为他送葬的。辛弃疾写祭文去哭他说:“垂名万世是不朽的。谁说公死,你凛然犹生!”辛弃疾平时擅长写词,悲壮激烈,有《稼轩集》流传世上。‎ ‎14.【答案】B ‎ ‎15.【答案】C ‎ ‎16.【答案】C 17.【答案】C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错,改为"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18.【答案】【答案】①既应该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②而且在精神上要得到慰藉 ③而是必须做并且必须做好的问题 (每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 ‎19.【答案】关键信息: ①北京一些高校对2020年艺术类专业考试进行调整 ②大多数艺术类专业考试转入“云端”进行,并对视频拍摄作出相关规定 ③部分专业直接按高考文化成绩录取 。(5分)‎ ‎20.【答案】略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