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4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4周)每周一测(含解析)

每周一测 1.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满江红·别大名亲旧 许 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年后、此般憔悴,怎禁离别。泪苦滴成襟畔湿,愁多 拥就心头结。倚东风、搔首谩无聊,情难说。 黄卷内,消白日。青镜里,增华发。念岁寒交友,故山烟月。虚道人生归去好,谁知美 事难双得。计从今、佳会几何时?长相忆。 请简要赏析“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怀先怯”中的“怯”字。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秋波媚·七月十六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陆 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请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两句。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美人 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①语。相将②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注】① 更阑:夜尽时分。②相将:宋时口语,这里意为相共。 有人说“细点看萍面”中的“看”字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中吕】普天乐 张养浩 折腰惭①,迎尘拜②。槐根梦③觉,苦尽甘来。花也喜欢,山也相爱,万古东篱天留在,做高人 轮到吾侪。山妻稚子,团栾笑语,其乐无涯。 【注】①折腰惭:陶潜为彭泽令,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潜束带见之,陶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 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解印归乡。②迎尘拜:晋潘岳谄附贾谧,每候其出,辄望尘而拜。 ③槐根梦:南柯一梦。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赏析。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 陆 游 早岁入皇州。尊酒相逢尽胜流。三十年来真一梦,堪愁。客路萧萧两鬓秋。 蓬峤偶重游。不待人嘲我自羞。看镜倚楼俱已矣,扁舟。月笛烟蓑万事休。 请分析这首词运用的艺术手法。 1.“怯”指胆怯、害怕。由前文的“孤”字可看出,词人害怕的是离别后自己孤独无依。这本是 分别后的感受,词人却在分别前已经感受到了,表现了词人对大名亲旧的依恋之情。 2.“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二句,以拟人的手法,移情于景,这南山的明月,道是 无情却有情,满怀情意地让飘浮的暮云散去,皎洁月光把词人遥望中的长安照得如同白昼 一般,为国家命运而愁苦的诗人对此又怎能不喜出望外呢!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 自然条件,词人站在高兴亭上,放眼远望,把想象的射程瞄向长安,目标是如此集中清晰。 【解析】 题目中的“赏析”两字没有提供任何赏析的方向,解答时要根据词句内容来 确定切入点。“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一句除“多情”二字外,均为写景句。题 目据此可以理解为:词句有什么特点?只须答出写景技法上的特点、写景对抒情的作用即 可。从手法上看,词句将南山月拟人化,似乎明白了作者的心意,将地让暮云散去,呈现 出一片开阔景象,便于作者望远抒怀。 3.“细点看萍面”,描写的是抒情主人公在看细雨点打在萍面上,一个“看”字,将人与春雨、 浮萍连接起来,那雨点打在了萍面上,也打在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头,体现了抒情主人公此 时无可奈何的心情,凸显了缠绵伤别之情。 【解析】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要分两步走:第一步,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义;第二 步,分析手法,结合诗歌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对于本题,考生要分析“看”字的表现力, 就要弄清谁在“看”、“看”什么、“看”字与其他字词是怎样组合搭配的、“看”字表达了 怎样的感情等,这样,该字的表现力才可以得到充分发掘。 4.主要是化用典故(或用典)。“折腰惭”巧妙化用陶潜的故事,说明自己辞官也是因为“折腰 惭”;“迎尘拜”,引用潘岳谄附权贵的故事,为自己提供反面的参照;“槐根梦”说明自己 过去做官犹如南柯一梦。三个典故,从不同角度进行对比,充分表明作者厌弃官场生活,向往 自由的生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结合给出的注释可知,从表达技巧 上来看,本篇主要是用典。诗歌中的“折腰惭”化用陶潜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 倦之情;“迎尘拜”是作者为自己提供反面的参照;“槐根梦”说明自己过去做官犹如南柯一梦。 5.①前后映衬(或对比)。以青年时的壮志与现在的“两鬓秋”相互映衬。②直抒胸臆。作者 以“不待人嘲我自羞”直接抒发自己对未能收复中原的惭愧之情。③正话反说。“月笛烟 蓑万事休”表面上是消沉语,写自己万事不管,貌似壮心已去,其实是抒写自己壮志未酬 的愤恨与无奈。 今 日 收 获 如 何 ? 总 结 一 下 吧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