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7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高考语文体文章自由笔形散神聚格调新6高考命题点五散文探究常考三大题型和“四选一”客观题教师用书 (1)
高考命题点五 散文探究常考三大题型和“四选一”客观题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 意图,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这分别是对文本自身的探究,对文本人文背 景或价值、意义的探究,对文本的独特解读。设题角度主要有:意蕴式探究、标题式探究、 体验式探究等。 题型一 意蕴式探究题 一、核心知识储备 高考所选散文往往意蕴丰富,这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 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也有心理的、情感的、审美的意义。其深刻的意 蕴和作者的情感取向往往是命题者关注的探究点,本探究点要求考生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善 于进行层面切割,实现多元化鉴赏和品读文学作品的目的。意蕴式探究题的出题切入角度具 体如下: 出题角度 具体阐释 人物形象 要对人物及人物群体(甚至包括动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特质、 民族性格、人性内涵等进行深入探究 情节(细节) 透过散文的情节(细节),探究民族精神、人性精神、人生态度等 环境氛围 透过散文的环境描写,探究自然景象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精神象征,理解对 自然的尊重、敬畏 语言表达 通过散文中的语言描写或画龙点睛的议论性语言,探究其深刻内涵、思想意 义,对他人的理解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审视等 主题情感 把握文本的主题(上述几个方面都离不开文本主题,有时探究的就是主题), 有时还有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人性认识、人文精神等 时代背景 探究文本的时代意义 二、解题思维构建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 示例 (2015·高考山东卷)文中的五个问句,意蕴丰富,设置巧妙。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 认识。 (2015·高考江苏卷)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2013·高考福建卷)请根据文本,探析“我看到了瓦下面的时光、欢乐甚至痛苦” 这句话的涵义。 其他设问方式: (1)请探究××的丰富意蕴。 (2)结合现实,谈谈××的积极意义。 (3)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或阅读体验,说说从××中获得的启示。 (4)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5)请探究文中蕴含着作者对××的哪几层感悟。 明辨 题型 (1)题干中有“意蕴”“意义”等字样 (2)题干中有“探究”“探析”“看法”等字样 (二)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分角度”“分层面”解答意蕴式探究题 “意蕴式探究题”应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去探究,因此要做到如下几点: 1.要掌握“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内涵 (1)从不同角度发掘 实际上是从不同的视角对文本作多侧面的探究。具体说有作者角度(作者的思想观点、 生平经历、写作背景等,都可能对写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从而影响作品主题的表现)、作品 角度(对作品中的形象、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的研究探讨,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作品主题)、 读者角度(主要是读者的阅读感受)。 (2)从不同层面发掘 就是要对文本作出深浅度不同的认知解读,一般可从情感、哲学和审美三个层面分析发 掘。 2.要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和进行层面切割 就是要求考生善于选择审视角度,善于进行层面切割,实现多元化鉴赏和品读文学作品 的目的。 (1)善于选择审视角度 同样的一篇文章,不同领域的读者所获得的认识和启发是不同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彼此 的审视角度不同。对一篇散文,可以从社会、政治、教育、个体人格成长与形成等角度,来 发掘其深层的意蕴。这就需要学会根据文本本身的内容多方位联系,选择那些与文本关联较 紧密的方面,作为考察视点。我们确定审视角度的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就是可以假设自己具 有多重身份,然后分别以各种不同的身份对文本进行审视,这样就比较容易实现从不同的角 度对文本进行发掘探究。 (2)善于进行层面切割 一般来说,对一个文本我们可以对它作字面上的解读,这是浅层面的。可以联系自己的 个人生活经历和体验进行解读,相对来说这就深了一层。可以联系文本产生的时代,对文本 进行解读考查,看它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我们还可以联系现实的生活实际,对文本进行考 查,看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把文本里呈现出来的人或事抽象化、 符号化,这样就可能获得具有更宽广的普遍的适用的一般性意义。 [题 1] (2015·高考江苏卷)阅读《比邻而居》(文本见本专题“高考命题点一”[题 3]),完成题目。 请探究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的意蕴。 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 第一步: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中的“探究”“画线句”“意蕴”等字眼,表明本题是“意蕴式探究题”。 第二步: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找角度,准判断 对“意蕴式探究题”,需要从作品角度、作者角度、读者角度等方面思考: 答题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作品角度 端午到了,生活状态、风格迥异的各家在这一天却都弥漫着相同的艾草味,表 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会有相同的生活内容 作者角度 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想表达对以端午节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的认同。在艾草香中, 仿佛油垢也一点点消除,空气都被洇染成青色,艾草的熏烟将各种不同的生活 状态都进行了升华,从象征意义看是各种生活状态互相交融,不分彼此地聚集 在一起,达到一种美好的平衡 读者角度 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浓浓的生活气息,品味邻里之间的包容,达到心情的宁 静。此点可答可不答 第三步:答案需要这样组织——汇角度,组答案 [参考答案] 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有相同的生活内容;蕴含了对端午等传统文化的认同 感;艾草的熏烟升华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从而达成一种火辣与安静、绚烂与明净的平衡。 题型二 标题式探究题 一部好的作品,标题犹如画龙所点之睛。文学作品的标题直接影响作品内容的表达和阅 读的效果。出色的标题往往与标题中词语的使用艺术和恰当使用修辞方式密不可分。文学作 品的标题不仅饱含着作者的种种情感因素,同时还能够深化主题思想,增强全篇的艺术感染 力。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 示例 (2015·高考福建卷)请根据文本,分析标题“纸上故乡”的含意。 (2014·高考天津卷)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 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其他设问方式: (1)请探究题目×××蕴含了哪几层深意? (2)作者以×××为题的意图是什么? (3)×××题目在全文的结构中有什么作用? 明辨 (1)题干中有“题目”“标题”等字样 题型 (2)题干中有“探究”“探析”“理由”等字样 二、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标题式探究“五思考” 思考角度 具体阐释 标题含义 思考标题自身义(表层含义)和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 写作内容 思考标题是否点明了写作对象的特点或写作内容。有的作品的标题,直接点出 了作者所写作的对象。解答时要特别关注其对象的特点,探究作者为何写这一 对象。有的则在对象前添加了修饰或者限制性词语,组成偏正结构的标题。解 答时,更要注意通过对象前面的修饰语,结合文章内容仔细揣摩其内在的含义, 明确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作者情感 (态度) 思考标题是否表达作者主观的感情和态度。在这些标题中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 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是作者对对象的主体特征内在感情的一种概括,要结合 文章内容准确理解其含义 文章主旨 思考标题是否揭示文章的主旨或哲理。有些标题是以句子为标题的,常常就是 主旨的表达或哲理的启示 结构思路 思考标题是否是表明文章的线索或暗示结构思路。从构思看,写景状物的散文 如果以写作对象为标题,这个写作对象常常就是文章的线索,并能够设定全文 的结构思路 [题 2] (2014·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 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 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 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静的 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 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 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额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 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 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 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 ”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 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 ”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 这 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光……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 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 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 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捡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 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 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 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 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 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 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 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 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馅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呼噜噜的气 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 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 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的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 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像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画 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 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 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回老家,总是奶 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 立不倒的根。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 多鲜亮、滋味多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 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 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思念之中。(选文有删改) 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 第一步: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很明显是标题式探究题,至于认可“哪一个”,只要能从“五思考”的角度去围绕 文本组织答案,能自圆其说即可。 第二步: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找角度,准判断 答题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标题含义 枣香醉人 形象写出了“枣”的特点和作用 根 事物的根本,一语双关,内涵深刻,写出人的根本是 亲情 写作内容 枣香醉人 能表明写作的事物是“枣”,也能表明“枣”的作用 “醉人”,是人情感的寄托物 根 虽不能表明具体的写作事物,但暗含了写作的最终落 脚点 作者情感 (态度) 枣香醉人 作者对亲情是赞赏的,所以“醉人” 根 “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树、老人构 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 文章主旨 枣香醉人 “枣香醉人”实际上是亲情“醉”人,有助于表现文 章主题 根 “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 结构思路 枣香醉人 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结构 严谨 根 题目就能表明文本的结构安排要围绕“根” 第三步:答案需要这样组织——汇角度,组答案 [参考答案] (示例 1)枣香醉人:“枣”是情感寄托物;“枣香醉人”实际上是亲情 “醉”人,有助于表现文章主题;文章以“醉枣”起,以“醉枣”结,首尾呼应。 (示例 2)根:“根”是文章的主题思想所在;“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老房、老 树、老人构成“我”的生命之根和精神依托。 题型三 体验式探究题 阅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体验,在新课标背景下,体验式阅读才是本质意义上的阅读。体 验式阅读是指读者进入文本的内部,感受作者的情绪,理解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欣赏作品 的画面,链接曾经有过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从而产生情感共鸣或阅读快感,它是个性化的情 感体验。因此从“体验”角度命题,折射出命题人全新的考查视角,切中了阅读的本质。 一、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 示例 (2015·高考四川卷)文中说:“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 你是否赞同这个说法?结合本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思考。 (2015·高考湖北卷)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 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其他设问方式: (1)题干明说“请你探究一下××问题”“请结合××进行探究”等。 (2)题干不明说,而表述为“谈谈你的看法”“说说你的理解”等等。 (3)先列举作者或他人对某一问题的看法,然后问“你是如何认识的”。 明辨 题型 (1)题干中有“你的看法”“你的观点”“你的思考”等字样 (2)题干中一般列出某种观点或态度 二、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掌握技巧,找到解题钥匙 体验式探究“三步骤” 第一步,读懂原文,提炼主旨,然后把主旨升华为一种人生哲理;或者就原文中的形象、 事件或某一部分等升华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人生感悟。 第二步,明确观点,把总结的人生哲理或人生感悟充当答案的观点。 第三步,结合文本分析,就是结合文本分析观点的体现之处。 [题 3] (2015·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头脑中的旅行 彭 程 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 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 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 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 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 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 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 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 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 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 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 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 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 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 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 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 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 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 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 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 光!”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 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的那样! ⑥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 和美的道路。 ⑦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 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 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 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 ⑧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 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 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 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 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 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目 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 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 ⑩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 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 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 ⑪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人生 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 (本文有删改) 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 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第一步:题干需要这样审——审题干,明题型 题干“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提出了两种状况,针对这两种状况,“结 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个人看法,因此可以看出是“体验式探究类”题。 第二步:答题技巧需要这样想——找角度,准判断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本题观点有三:一是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 对远方的向往;二是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三是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 们对远方的向往。其次,同意某种观点后再结合文章内容来谈,说明理由;再次,要结合现 实,根据个人体悟从整体上作出理性分析。 第三步:答案需要这样组织——汇角度,组答案 [参考答案] (示例 1)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生活中的各种 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②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 局限,我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 ③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 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示例 2)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二者互补,能够更好 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 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②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 “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③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 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 更加富有意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 和提升。 (示例 3)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①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 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 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②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 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看到, 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 ③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 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 重难突破 “四选一”客观题 散文中的“四选一”客观题,选项往往涉及作品的内容理解、思路分析、文章主旨、艺 术表现等多方面问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散文与小说客观选择题命题特点基本相同,故散 文不再讲解。 [题 4] (2017·高考全国卷Ⅱ)阅读《窗子以外》(文本见本专题“高考命题点三”[题 1]),完成后面题目。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第一步 标注选项敏感点 (用方框标注敏感点)并切片 第二步 回归原文找依据 第三步 比对排除定答案 A.第二段描写 窗外四个乡下 人的背影 ,笔触细 致,表露出 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 ,并 引发 下文关于 窗子内外的 感叹 。 第二段:此刻,就在我眼 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 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 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 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 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 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 通过比对,第二段是写窗 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 “白布”“褪色的蓝 布”“光头”“支起膝 盖,半蹲半坐”,的确是 “笔触细致”,下文自然 写了窗子内外的情景,并 ——内容理解和艺术特色 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 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 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 清楚。…… 写出了感叹 B.既然所有 活动的颜色、声音、 生的滋味 ,永 远都只 在窗子之外 ,那么通过 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 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 。 ——内容理解 第四段:所有的活动的颜 色、声音、生的滋味,全 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 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 你窗子以外罢了。……最 后一段:没想到不管你走 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 在窗子以内的。……隐隐 约约你看到一些颜色,听 到一些声音,如果你私下 满足了,那也没有什么, 只是千万别高兴起来说什 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 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选项“通过健康的旅行, 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 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 识”说法错误,根据原文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 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 子以内的”“只是千万 别高兴起来说什么接触 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 情,天知道那是罪过”可 知,作者认为“通过健康 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 和风土人情”并不会获 得深刻的认识 C.本文写 “时髦的学者”架上“科学的 眼镜”,到陌生的地方“瞭望” , 是以 调侃的方式 来讥刺他们的 “考察”不 过是浮光掠影罢了 。——内容理解 和艺术特色 第七段:不错,许多时髦 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 “考察”的神气,架上科 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 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 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 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 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 食品,帆布床,以及别的 证明你还在你窗子以内的 种种零星用品,你再摸一 摸他们的皮包,那里短不 了有些钞票;一到一个地 方,你有的是一个提梁的 小小世界…… 通过比对,“骄傲”“一 个提梁的小小世界”,是 “调侃方式”,“偶然走 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 瞭望”,可以看出他们的 “考察”不过是浮光掠影 罢了 D.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 原文的开头一句,的确很 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 明白 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 理自己思路 的。——内容理解 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 茫地找不到个源 头。……(全文) 突兀,正是不知“话从哪 里说起”,作者才看窗 外,由此感悟生活,所以 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 梳理自己思路的,因此可 以判断此选项正确 答案:B 一、对点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 归于泥土 耿 立 ①泥土是乡村的娘家,乡村是泥土做的。泥土给了乡村生命、灵魂和呼吸。 ②好长时间没回家乡了,麦收时看父母,回到城里,胳膊、肩肘、脚踝都有红红的隆起 的斑点,一如乡村泥土堆起的岗子。也许这就是警示,把故乡记在皮肤上,这是泥土给的。 即使皮肤过敏也是乡村的徽章,让我对故乡充满眷顾。你离家久了,对故乡生分了,故乡就 成了一种疼痛。正如我们的身体,某个部位不疼不痒,我们就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哪个部位 不适,哪个部位就有了问题。故乡给你皮肤的红点和瘙痒亦是如此,疼痛使你知觉故乡的存 在,故乡以另一种方式呼唤你。 ③农民和庄稼都是从泥土里生出来的,庄稼是泥土给农民的礼物,农民是泥土给庄稼的 礼物,他们是默契的厮守者。有时一茬庄稼熟了,与泥土厮守的人也熟了;有时庄稼不熟, 与泥土厮守的人也会熟。几千年几万年了,有谁知道有多少茬庄稼熟透了?又有谁知道有多 少人熟透了?应该说泥土是沉默的,总不会絮絮叨叨说三道四,熟了就熟了,没有那么多的 文人的牵扯。 ④惊蛰了,那么一个响雷陡然在泥土上喊话,泥土经不住这样大的诱惑,于是不管黑土 黄土,都不再矜持,先把自己的身子软下来,让一切生灵在自己的怀里蠕动。惊蛰了,枯了 一年的野草又重返人间,那天羊的嘴突然感到了草的多汁,羊的蹄子突然感到了泥土的粘脚。 连囤里的粮食种子也知道了泥土的喊话,于是一垄一垄的种子开始告别储藏,到泥土里,像 褪掉衣服洗澡。节气到了,该释放的就释放。 ⑤我曾看到父亲用手扒开泥土,看泥土的成色,有时他竟然把泥土放在嘴里尝尝咸淡。 故乡的泥土不能说每一寸都有父亲的脚印,但每一寸土地都有他注视的目光。对泥土和节气, 父亲一直敬畏,即使他老年病了。有一次在田野里,我看到父亲用抓钩在地里敲砸土坷垃, 一下一下那么专注,有时砸不开,他就蹲下,用手把那土块攥在掌心,一下一下揉搓。太阳 就在头顶,泥土被晒得白花花。我不理解父亲,就埋怨说把最后的这地给人算了。但他固执 地说:“没有了土地,那怎算农民?到泥土里转一转,薅一把草,捉一下棉花和芝麻上的虫 子,也比闲着强。” ⑥不能亏待土地,你亏待了它,它就报应你,收成不好,炊烟不起。与土地厮守的人, 彼此都清楚对方的脾气秉性。哪块泥土性硬,你就多掺和点肥料,多给些水;哪块泥土面软, 你就让它歇一茬歇一季。泥土也是有灵魂有记忆的。你伤了它,它就给你脸色看。 ⑦父亲用抓钩敲砸土块,说:“到挪不动了,再说不种庄稼的事,能种一茬是一茬。” 是的,故乡是用一茬一茬的庄稼来计量生命的长度。有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茬念想;送走 了一茬庄稼,就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 ⑧庄稼的茬子是无穷尽的,人的一生是有尽头的,而在泥地上劳作的人是无穷尽的。即 使乡村都起了高楼,即使乡村的路面都铺成了柏油,农民也还是和土地亲近。那时,庄稼还 是一茬一茬,还有播种还有收获。真的没有了播种没有了收获,大地上没有了农民,没有了 庄稼,那大地还会留存什么呢? ⑨霜降了,庄稼叶子颜色慢慢发暗,没了精神,树的枝条开始删繁就简。“删繁就简三 秋树”,那删繁就简的手,是霜降,是节气。 ⑩霜降过后,父亲说:“泥土也该躺倒睡一会儿,谁不累呢?泥土也要歇息一下筋骨。 与泥土厮守的人要讲良心,让泥土安静地睡一觉,不要打搅。”泥土睡觉的时候,连故乡的 狗也会噤声。有时土地有了鼾声,那雪就会覆盖下来,鼾声就成了白色。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第②段中画线句子用身体部位的不适引发疼痛作类比,说明故乡在人心灵中打下的烙印, 通俗形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⑥段中“报应”“它就给你脸色看”等词句,表明泥土是有灵魂有记忆的,也有着极 强的报复心理,人不能亏待土地。 C.文中的父亲是一个勤劳朴实、懂得感恩、热爱生活的人,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劳动人民 朴素的土地观。 D.文章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从自身经历和审美形态等层面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对泥土进行了叙写和认识,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解析:选 B。B 项,“泥土……有着极强的报复心理”说法不当,“报应”“它就给你脸色看” 意在强调人如果亏待了土地,土地就不会给人带来沉稳的收获。 2.(标题式探究题)《庄子·在宥》中有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反 于土。”意思是,而今万物都生长于泥土而又复归于泥土。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谈谈你对 “归于泥土”内涵的理解。 答: 答案:①“我”回故乡,泥土把故乡记在皮肤上,在“我”的皮肤上刻上乡村的徽章,故乡 的泥土乃至故乡的一切永远让人眷顾;②惊蛰回归,泥土释放生命,送走一茬庄稼,泥土就 多了一次沉稳的收获,深情赞美泥土的无私奉献精神;③来了霜降,泥土回归宁静,人对土 地应心存感激,亲近和敬重生长收获、养育生命的泥土;④生命归于泥土,人与土地是一种 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农民以在泥土中的收获来计量生命的长度,启示人们应辛 勤耕耘,不懈努力,才能收获如泥土般的沉稳、宁静与满足。 二、综合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5 题。 三 幅 画 宗 璞 ①戊辰龙年前夕,往荣宝斋去取裱的字画。在手提包里翻了一遍,不见取物字据。其实 原字据已莫名其妙地不知去向,代替的是张挂失条,而连这挂失条也不见了。 ②业务员见我懊恼的样子,说,拿走罢,找着以后寄回来就行了。 ③我们高兴地捧了字画回家。一共五幅,两幅字三幅画,一幅幅打开看时,甚生感慨, 现只说这三幅画。三幅画均出自汪曾祺的手笔。 ④老实说,在 1986 年以前,我从不知汪曾祺擅长丹青,可见是何等的孤陋寡闻。原只 知他不只写戏还能演戏,不只写小说散文还善旧诗,是个多面手。40 年代初,西南联大同 学上演《家》。因为长兄钟辽扮演觉新,我去看过戏。有两个场面印象最深。一是高老太爷 过世后,高家长辈要瑞珏出城生产,觉新在站了一排的长辈面前的惶恐样儿。哥哥穿一件烟 色长衫,据说很潇洒。我只为觉新伤心,以后常常想起那伤心。一是鸣凤鬼魂下场后,老更 夫在昏暗的舞台中间,敲响了锣,锣声和报着更次的喑哑声音回荡在剧场里,现在眼前还有 那老更夫的模样,耳边还有那声音,涩涩的,很苦。 ⑤老更夫是汪曾祺扮演的。 ⑥时光一晃过了 40 年。80 年代初,《钟山》编辑部要举办太湖笔会,从苏州乘船到无 锡去。万顷碧波,洗去了尘俗烦恼,大家都有些忘乎所以。汪兄忽然递过半张撕破的香烟盒 纸,上写着一首诗:“壮游谁似冯宗璞,打伞遮阳过太湖,却看碧波千万顷,北归流人枕边 书。”我曾要回赠一首,且有在船诸文友相助,乱了一番,终未得出究竟。而汪兄这首游戏 之作,隔了 5 年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 ⑦1986 年春,偶往杨周翰先生家,见壁悬画图,上栖一只松鼠,灵动不俗。得知乃汪 兄大作时,不胜惊异。又有一幅极秀的字,署名上官碧,又不知这是沈从文先生笔名。杨先 生则为我的无知而惊异,笑说:“你怎么什么都不知道?” ⑧实在是的,我常处于懵懂状态,这似乎是一种习惯。不过一经明白,便有行动,虽然 还是拖了许久。初夏时,我修书往蒲黄榆索画,以为一年半载后可得一张。 ⑨不想一周内便来了一幅斗方。两只小鸡,毛茸茸的歪着头看一串紫红色的果子,很可 爱。果子似乎很酸,所以小鸡在琢磨罢。 ⑩这画我喜欢,但不满意,怀疑汪兄存有哄小孩心理,立即表态:不行不行,还要还要! ⑪第二幅画也很快来了。这是一幅真正的赠给同行的画,红花怒放,不衬墨叶,紧靠叶 下有字云:“人间存一角,聊放侧枝花,临风亦自得,不共赤城霞。”画中花叶与诗都在一侧, 留有大片空白,空白上有烟灰留下的一个小洞。曾嘱裱工保留此洞,答称没有这样的技术。 整个画面在临风自得的恬淡中,却有一种活泼的热烈气氛。父亲看不见画,听我念诗后,大 为赞赏,说用王国维标准来说,这诗便是不隔。何谓不隔?物与我浑然一体也。 ⑫这时我已满意,天下太平,不再生事。不料秋末冬初时,汪兄又寄来第三幅画。这是 一幅水仙花,长长的挺秀的叶子,顶上几瓣素白的花,叶用蓝而不用绿,花就纸色不另涂白。 只觉一股清灵之气,自纸上透出。一行小字:为纪念陈瀓莱而作,寄与宗璞。 ⑬把玩之际,不觉欷歔。谢谢你,汪曾祺! ⑭瀓莱乃我挚友,和汪兄也相识。50 年代最后一年,瀓莱与我一同下放在涿鹿县。当 时汪兄在张家口一带,境况比我们苦得多了。一次开什么会,大家穿着臃肿的大棉袄在塞上 相见。我仍是懵懵懂懂,见了不认识的人当认识,见了认识的人当不认识。 ⑮瀓莱常纠正我,指点我这人那人都是谁;看我见了汪兄发愣,苦笑道,汪曾祺你也不 认识! ⑯瀓莱于 1971 年元月在寒冷的井中直落九泉之下,迄今不明缘由。我曾为她写了一篇 《水仙辞》的小文。现在谁也不记得她了,连我都记不准那恐怖的日子,汪兄却记得水仙花 的譬喻,为她画一幅画,而且说来年水仙花发,还要写一幅。 ⑰从前常有性情中人的说法,现在久不见这词了。我常说的“没有真性情,写不出好文 章”的大白话,也久不说了。性情中人一定写文章,而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 ⑱汪曾祺的戏与诗,文与画,都隐着一段真性情。 ⑲三幅画放到 1987 年才送去裱,到 1988 年春节才取回。在家里翻手提包,那挂失条竟 赫然在焉。我只能笑自己的糊涂。 (有删改) 3.下列对这篇散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回忆了挚友汪曾祺三次赠画的始末及其逸事,风格淡然,笔法简洁,多用细节描写 和白描手法。 B.“小鸡思果图”仿佛一个涉世不深的人在品味人间的酸甜苦辣,观察和思考着社会与人生, 汪曾祺借这一可笑的形象,批评宗璞单纯幼稚。 C.“红花墨叶图”恬淡、活泼、热烈,既是汪曾祺豁达、真诚特性的自然流露,也有对宗璞 性情的体察,更有对友人和美好生活的祝愿和期许。 D. 作者写道,“写出好文章的,必有真性情”,这里的“真性情”,既包含着真实、真诚、 真挚,更有对至美人性、人情的赞美和追求。 解析:选 B。B 项,“这一可笑的形象”和“批评宗璞单纯幼稚”表述不当,“小鸡思果”这 一形象可爱而不可笑,且汪曾祺对宗璞绝无批评之意。 4.有人用“结构为文,浑然天成”来评价《三幅画》,请简要分析文章的思路。 答: 解析:文章第①至第③段写去店里取字画,具有点明标题和领起全文的作用。第④至第⑥段 写演戏和赠诗,展示汪曾祺的多方面才艺,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第⑦至第⑱段详写三幅画, 为文章的主体,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第⑲段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应开头。 答案:先写从荣宝斋取回字画,交代其中有三幅画,为汪曾祺所作,点明标题,领起全文; 接着宕开一笔,叙写汪曾祺演戏和赠诗两件事,展现其多才多艺的形象,为写三幅画做铺垫; 然后详写三幅画的有关情况,展现汪曾祺的真性情;最后交代三幅画送裱和取回的时间,照 应开头,首尾呼应。 5.有人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并不限于三幅画,但以“三幅画”为题,远胜“汪曾祺其人”“我 与汪曾祺”等标题,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答: 解析:从结构安排看,以三幅画开篇,以三幅画结尾,全文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从技 巧运用看,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三幅画是文章着力表现的对象;从主题表 现看,以“汪曾祺其人”或“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易突出 “真性情”的主题;从意境设置看,“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而“汪曾祺其人”或 “我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答案:文章以“三幅画”开篇和结尾,是围绕“三幅画”构思的;汪曾祺的“真性情”主要 是通过三幅画而得以表现的,写演戏和作诗是为写三幅画做铺垫的;以“汪曾祺其人”或 “我与汪曾祺”为题,可以表现多种主题,范围过大,不能像“三幅画”那样突出“真性情” 的主题;“三幅画”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读者留有思考的余地,而“汪曾祺其人”或“我 与汪曾祺”过于直白,一览无余。 散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天 湖 海 桀 走进西部,你不可以不去看湖,看那高天大地上独有的液态的翡翠,看那独属于世界第 三极的纯粹的原始,看那浑古苍茫中的生命的鲜活。 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视觉里,湖天一色,长云横空。倒映在湖中的雪山冰肌 玉骨,水面莹波荡漾。满眼都是湿漉漉的清逸,一如天然的水墨。 你向她走去。 天地安详,净若装饰,却又毫不虚玄,那实实在在的鲜美质感,那青春弥漫的天灵之光, 使人在茫茫然然,浩渺无涯的醺然里,充满生命的自豪。心灵里清辉熠熠,通明如澈。恍恍 惚惚之间,似有一条曲曲弯弯的小路,在洒满光斑的湖面上诱惑着、浮迤着——它伸向太阳, 伸向尽头,伸向谜一般的深处,却又分分明明铺展在脚下…… 地球上的喜马拉雅海消失了。而这片湖水却更加年轻,更加美丽,更加温情,像一位默 默无语的仙女,静静依偎在雪山的怀抱;又像是一轮永远皎洁、永远安宁的满月,在那幽远 而又孤独的清澈里,在那只会消失不会变老的诗意中,守望着那个终极的谶语…… 天湖的独异举世无双。她的周围没有亭台,没有飞檐,没有园艺,没有楼阁;不见帆影, 不见闹嚷,不见气象万千的云雾缠绵,连最最普通的一棵小树都不长……所有的只是云,只 是雪,只是湖,只是草显示出的坦然。所有的只是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仙灵的水。 无限静卧于斯。面对这样的境域,你生命的孤独,本能的渴望,会就此蜕变。距离消失 了,坦途历历。 你只想再看一眼真切的雪山、冰川、草原;你只想再领略一次三伏的清凉,超凡的意味, 归宿的自然;你只想在荒野的深处,看着瀚海落日的苍凉,走向真朴,走向纯粹……既而, 在突如其来的孤寂中,在恍如隔世的空落里,在幽梦般的清逸和爱悦般的境界中,忘记尘世 的喧嚣和魅惑,忘记所有的烦闷和苦恼。心啊,如汪洋中的船,高扬着鼓胀的帆,全部的目 的和向往都只会是那可以真正落脚的坚实的彼岸——火热,温情,弥漫着人烟和爱的祥祺的 所在。 然而,像日落后星辰的闪耀一样,当你回到都市,回到那个被欲念之力旋转不已的尘世 的轨道上。你会在楼群的挤压中、酸雨的雾霭中、烦嚣的昏冥中、应酬的喟叹和无常之苦的 缘分中想起这片美如理想的蓝色,想起她乳汁般的纯净;想起她超拔的仙姿,恍然间,别梦 依稀心里充满空寥的忧伤。 于是,你在自我的影子里结识安慰,在人生的沉浮中呼唤真情,在迷惘的苦痛中虚拟现 实,在无序的回味里吟诵自然……既而,怀着稽首的肃穆,怀着洗礼的庄严,怀着对阴柔的 向往,怀着对挚情的依恋,思念那西部的奇伟浩瀚,思念那独属于荒野的纯净,思念那原始 的真实,思念那你曾触摸过的鲜活的梦境。 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在那片超凡的泰然里,在那摇篮的煦暖里明亮着、闪 烁着…… 你或许会说,西部的天湖的确很美,可我更喜欢长江黄河,我赞美大海的瑰丽,我崇拜 汪洋的宏伟。 我知道,在你心的屏幕上,一旦离开,天湖就正在远去,像退潮的浪花,苍茫在微濛濛 的天际…… 一片片鱼鳞状的沙滩裸露出来。一块块赤褐色的废墟袒呈开来。 可是我要说,你还是忘不了天湖啊!那天外世界的干净,那自然原始的真朴,那对生命 本质的贴近,多么深厚,多么坦然;多么沉静,多么空灵;多么神秘,多么纯粹。寻阅一次, 就会成为生命链条上的一个链扣。无须想起,不会忘记。没有痛苦,不思喜悦;没有哀伤, 不求幸福……所有的只是那亲爱之中的本真的渴望,所有的只是那深不可测的生命的悲壮和 交响…… 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 (选自《经典美文》)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湖的特异,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环境只有自然叠积出的圣洁的山和仙灵的水上。 B.“永无宁静的心啊,如婴儿的眼睛……”一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抒发了作者离开 天湖后对天湖真挚而纯洁的依恋之情。 C.这篇散文以深邃凝重的意蕴、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独具魅力。 D.本文写出了天湖的独特之美,她美丽迷人的景色比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让人的心灵 为之震撼。 解析:选 C。A.天湖的特异不是主要表现在她生存的自然环境中的山和水,而是她古朴、安 谧、空灵、和谐等优美动人的意境,这些才给作者以深深的生命感悟。B.运用比喻手法。D.“比 长江黄河还要宏伟瑰丽”说法欠妥,于文无据。原文是说有人喜欢长江黄河,这是为了说明 天湖具有另一种独特的美。 2.文章用“不知今晚是否有梦,如果有,一定是湖”结尾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与文章开头部分“那是可以触摸到的真实的梦啊”遥相呼应,使结构更加严密完整。 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天湖的深沉怀念,达到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3.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天湖的美?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直接描写,绘形绘色,写出了天湖的清澈、静谧、古朴而神秘之美。②运用比喻、 比拟手法,将天湖比作“液态的翡翠”“天然的水墨”“静默的仙女”“皎洁、永远安宁的满 月”等,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天湖的纯朴、柔静之美。③运用对比的手法,将天湖的开阔、明 净、静谧、安详与都市的拥挤、污染、烦杂、喧嚣对比,更鲜明地突出了天湖迷人的优美景 色。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屋顶上的梦 宁 肯 如果从空中看,1957 年的北京就是一大片四合院,一大片房顶。屋顶一般是猫和鸽子 的世界,偶尔会有小孩爬上来,探头探脑,与猫、鸽子互不相扰。现在无论什么时候想起自 己小时候一个人独自坐在一大片房顶上,就觉得有一个梦始终没做完,总想回到儿时的屋顶, 那时的一片青瓦的北京。 我记得刚开始上房时我还太小,十岁左右的样子,总是被小伙伴们托着屁股上,或者踩 着大点孩子的肩膀上。不是哪儿都能上,一般是院与院的分隔墙、连接墙,这种墙都比较矮, 墙那边就是另一个院。一般都是从后院上,我们院说是后院其实不过就是个露天夹道,夹道 另一边是别人家的院子,院子的大门已在另一条陌生的街上了。别小看这种夹道,北京胡同 所有院与院的连接全靠它,叫“××夹道”的胡同也特别多。夹道一般不是正式胡同,宽了 才叫胡同。一般这地界都很幽静,小时不知为何有这种地方,只觉得神秘,静悄悄,而哪个 孩子天性不喜欢幽暗、神秘?在这儿玩的东西可多了,捉迷藏、弹球、拍三角、种花、养草 鱼、掐蛐蛐,还有就是实在没事了上房。 前院也能上房,但大人见了会骂,只有到了后院——夹道才是我们的天下。我们后院上 房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夹道出口右面的连接墙,一个是里外两处山墙连接的凸出的出水口, 雨水顺这儿从两房之间流下。在这儿跳起来,扒着出水口的瓦,可引体向上,脚翻上一蹬就 到了上面。一般大点的孩子才在这儿上房,我是小学快毕业了才能挂上去。我在这儿出过事, 一次吊上去正艰难地引体向上,结果出水口突然垮了,把我连人带砖瓦一起掉下来,右手砸 破一个大口子,鲜血迸流,可我连医院也没上,上了点红药水几天就好了。那以后,那个出 水口彻底废了。 房上是一个陌生世界,别人看不到你,你看得到别人,除非下面有人知道你上房了,但 即使如此,这人也在你居高临下的监控之下,你能随时隐蔽。在这个意义上,高处是一种梦 想的权力,也是一种实际的权力。换句话说,你到了房上意味着你获得了一种超越别人、观 察别人的权力,你不仅看见自己院中熟悉的人,还看到了别的院陌生的人。此外,更重要的 是,放眼望去,屋顶世界完全是一个新世界,不再有胡同,不再有院门,不再有道路,世界 是平的,是一个完整的世界。虽然房上没有道路,但你却可以走得很远,甚至感觉可以在屋 顶上走遍北京。当然,这也只是想想,我从来也不会走出太远,一般最远也不过是穿过四五 个院子,在一个叫小西南园的胡同拐角处抱着电线杆子下来。电线杆下半截有水泥方柱,我 出溜到水泥方柱处,站稳了,跳,就算完成了房顶旅行。 小西南园是条很窄很短的胡同,北口对着周家大院口,中间横过前青厂胡同,胡同东头 连着琉璃厂,对,就是那条著名的文化街,鲁迅经常走的街,我上小学的街。我从电线杆子 下来一溜烟跑回自己的院子,再次上到房上,大口喘息,无比兴奋。有时是我一个人,有时 是我们一大群孩子。一群孩子通常走得更远,像一次房上的长征,这很危险,因为人多动静 大,难免被下面哪个院子的大人发现,那会被骂死,甚至会被打。也正因为如此,更吸引我 们再一次这么干。孩子世界之所以和成年人世界不同,就在于天生的超现实性,房顶世界刚 好满足了这点。房顶通常是压抑的,因此带来了超越性,因为遮挡而带来了想象,它鼓励了 孩子一种东西:世界除了你看到的样子,还有另外的样子;可以做你不能做的,做了是那么 的有趣。 此外,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还有特别的意义。屋顶上那种明亮又隐蔽的空 间,让像我这样平时家里没大人的孩子感到一种说不出的亲和与安慰。我与哥哥姐姐年龄隔 得太远,别的孩子都有相邻的兄弟姐妹,我没有,别人都有家,我觉得好像没有,非常孤独。 因此我经常一个人跑到房顶上看太阳。在屋顶上,一切都是平的,没什么高出我,谁也看不 见我,一个人面对暴晒的阳光,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四十年后,我读到意大利小说大师 卡尔维诺的《树上的男爵》,不禁感叹人类看上去多么不同也有共同的东西,《树上的男爵》 写了一个孩子一生都生活在树上不愿下来,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卡尔维诺写出了儿时 我内心深处的东西。 (选自《收获》,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几段用大段篇幅回忆儿时“上房”的经历,既为下文做铺垫,也表明自己对这一行为 印象深刻。 B.文章善于运用细节描写,如“我”上房扒掉出水口的一段描写,场面生动,画面感强, 富有表现力。 C.作者提到琉璃厂这条“著名的文化街”,并说是“鲁迅经常走的街”,是为了使文章更 具文化气息。 D.本文在平实的叙述中又有恰当的议论或抒情,作者想象力丰富,感悟深刻。 解析:选 C。无中生有,“为了使文章更具文化气息”这一分析夸大其词,作者无此用意。 5.综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 答: 解析:画线句子在文末,其后的“这不正是我小时的心境吗?”提示“共同的东西”所指的 内容,所以要往上找“我小时的心境”。最后一段“屋顶上那种……亲和与安慰”“非常孤 独”“独自享受着世界的寂静”,这些文字正是我当时的心境。其次,“人类看上去多么不 同也有共同的东西”这里的“不同”指的是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而结合画线句后的 “卡尔维诺写出了儿时我内心深处的东西”,表明作者是在阅读的时候感受到了卡尔维诺笔 下的孩子的孤独,这表明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人们可以在阅读优秀文学作品的时候得到共 鸣。 答案:尽管“我”和卡尔维诺笔下的孩子生活环境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内心深处对孤独 的感受是相同的,表达出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可以在优秀作品中得到共鸣的意思。 6.文中“屋顶上的梦”对于“我”有哪些意义?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 答案:①在屋顶上能获得一种超越别人、观察别人的权力。②在屋顶上发现了一个平的、完 整的,可以走到远方的新的世界。③屋顶满足了孩子天生的超现实性,鼓励了对远方和未来 的向往。④屋顶上的世界对于喜欢孤独的孩子有特别的意义,让“我”感受到亲和与安慰。 散文专题综合提能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京口漫笔 岑 桑 前些日子,乘便游了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镇江。镇江古称京口,是南京的外卫, 在历史上与南京同兴替。三国时,孙吴在此起家;南北朝时,刘宋据此立业。历代江南有事, 这个形势险要的滨江城镇,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这一带的自然环境也可谓得天独厚,大江 奔流至此,浩浩滔天,气度无涯,直让四周景色大增瑰奇。走马观花,穷一日之游,也只浏 览了江边的北固山、金山和江上的焦山。 游到焦山,有个遗迹却曾使我感慨万端。“焦山山里寺,金山寺里山。”与金山的江天 寺凌驾于山上不同,焦山的定慧寺是藏在山的怀抱之中的。要到定慧寺,须通过山门。山门 迎面有一堵墙,墙上嵌有一板黑油油的碑石。在这块碑石上,赫然有被炮火轰打过的痕迹。 碑石在中弹的地方脱了一大块,作花瓣形向四周散开。我问那位渡我们过江的老艄公。老艄 公答道:“这伤疤,比我还要老多啦!从前听人家说,这是夷鬼打的呢!” 老艄公的答话,使我把碑石上的伤疤,同一百二十多年前鸦片战争的镇江之役联系起来。 1842 年 6 月间,英国侵略者攻陷吴淞后,两江总督牛鉴望风而逃;英寇继续攻陷宝山、上 海,随即溯江而上,追逼江宁(南京)。这时牛总督逃至镇江,“劝谕”城内百姓捐银十二万 两向侵略者进贡,请他们手下留情,免使镇江“生灵涂炭”。可是当这个卑鄙之徒还来不及 施展他的“抚夷”之计,海盗们的兵舰已把炮口对准镇江了。牛总督眼见形势危急,慌忙逃 命,直跑江宁,上奏力主投降。朝廷里的那些被侵略者的凶恶形象吓得心慌意乱的统治者, 正在筹划如何顶礼加额向英国侵略者乞求和平的时候,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最后一役,便在镇 江这个山明水秀的小城打响了。 那是多么壮烈的一役啊!镇江守将海龄旗下的一千多兵卒,在老百姓的支援和配合下, 只凭弓箭、刀剑、矛戟和少量的土枪土炮,与拥有七八十艘兵舰和压倒优势的火力装备的一 万五千余英国侵略者,进行了激烈的战斗。勇士们前仆后继,死而后已,表现得无比英勇顽 强,使侵略者遭受了极大的损失。连那个狂妄至极的著名刽子手——英国海军大佐 J·义 律·宾汉也不得不承认:镇江守军“做了一次最顽强的抵抗,他们寸土必争,因此每一个城 角都是短兵接战而攻陷的”,守军的勇敢的确“令人心悸”。可见这一役,镇江军民拼死奋战, 让侵略者尝到的味道是够苦的。那时英寇中的一个头目,在事后还犹有余悸地招认,他们在 镇江之役所遭受到的损失,比起侵华战争的以往任何一役都要惨重。事实确实如此。如果当 年中国人民这种斗争精神和无可估量的巨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如果朝廷里没有膝软善媚 的当权派,那么,鸦片战争的结局,就不会是后来史书上记载的那么一回事了。 还是把文章回到那弹痕累累的碑石上来吧!记得那天游罢,已近黄昏,我迎着透过芦丛 飘来的江风,踏着鹅黄色的斜阳余晖归去。离开焦山山门的时候,我禁不住把那碑石之上的 千真万确的弹痕摩挲再三。当然,那时在我心中产生着的,不是淡淡轻烟般的幽古之情。 出来山门,下了埠头,渡江的木船就载我们往回走。站在船头瞭望,只见江流浩荡,横 无际涯。祖国苦难的历史,已在这滔滔流水中沉淀了,而大江之上,仿佛还升起了历史上的 英雄人民的面影。幻觉暮色苍茫处,百年前的正义之旗还在飘扬,千军万马与滚滚波涛一并 飞跃奔腾,用弓矢戈矛杀向船坚炮利的敌人……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说镇江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地方,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这个地方是 南京的外卫,二是镇江一直以来与南京同兴替。 B.“我禁不住把那碑石之上的千真万确的弹痕摩挲再三”一句中的“千真万确”用词准确有 力,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过往历史有着鲜明的情绪。 C.本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抒情散文,通过作者镇江一日游的见闻,在对美景的观赏中,歌 颂了镇江百姓的爱国情怀。 D.本文借镇江游历因物叙怀,使用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歌颂了近代史上英勇抵抗外敌的 军民,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之情。 解析:选 B。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散文内容、写作手法等能力。A 项,选项中的两个原因可归 为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应该是镇江形势险要,往往是兵家必争之地。C 项,本文的题材应 该是游记散文(叙事散文)。D 项,本文没有使用象征手法。 2.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答: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从内容、结构、情感三个方面思考。从内容上看,画线句表现的是英军 炮火的攻击,体现的是英军的残暴;从结构上看,该处引出下文对镇江之役的描写;从情感 上看,作者描写这样的细节,主要表达了对朝廷及侵略者的愤慨之情。 答案:①用“花瓣形”比喻被英军炮火攻击的碑石,引发人们的联想。②引出下文对弹痕来 历的描写。③表现了作者对侵略者、卖国贼的愤慨之情。 3.请简要探究文章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 解析:回答作用方面的问题,要从四个角度思考:(1)文章的相关内容,(2)使用的艺术手法, (3)结构上的作用,(4)表达的效果。题目要求探究文章中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思考文中有 哪些景物描写,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描写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表达了怎样的主题或作者的 什么情感等。比如文章结尾部分,是“我”游览完焦山要乘船离开时看到的景色,这些景色 一方面表现了焦山的美丽,另一方面表现了“我”对镇江之役的回望等。 答案:(1)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有三处:①文章第一段描写了镇江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等, 写出了镇江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原因。②第二段特别提到焦山,描写碑石上的弹痕,引出下文 对镇江之役的描写。③最后一段,描写“我”站在船头看到的景色,一方面表现祖国山河的 美丽,一方面表现“我”对镇江之役的回望。 (2)景物描写的具体作用是:使本文写景生动,描写细腻。从游镇江三山开始,到离开焦山 结束,描写了镇江、焦山以及“我”站在船头所见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及 对英勇抗击英军的镇江军民的崇敬之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守住你的瓦尔登湖 杨 虎 1949 年,梭罗和他的湖首次来到了中国。译者徐迟在序言中这样说道:“你能把你的 心安静下来吗?如果你的心并没有安静下来,我说,你也许最好是先把你的心安静下来,然 后你再打开这本书,否则你也许会读不下去,认为它太浓缩,难读,艰深,甚至会觉得它莫 名其妙,不知所云。”那时正值天翻地覆,安静的梭罗不知能走进多少人的内心? 中国内地的读者再次看到大洋彼岸这个“怪人”的身影已是 33 年后的 1982 年了。但这 一次,席卷古老大陆的文学热潮即将汹涌起马尔克斯的魔方、乔伊斯的呓语,而狂热的读者 们则兴奋地从小说中检索着改革、承包等字眼,为物质时代正义凛然地登场暗暗兴奋不已。 又一次...,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所淹没。 其实,这本书本来就是为人类中那些安静的内心写的,小众化正该是它的命运。这本诞 生在湖边的书,或许是大自然最美的精灵之一,湖泊为寻找芸芸众生中和她质地一样的心湖 而假手梭罗发出的信号。 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 水是大地的灵者,是人生的天籁表达。如果河流象征着人生奔突冲撞的青年时代,海洋 则像是童年和老年的重叠,而湖泊这大地上晶亮的眼睛,则是人生静穆平和信念坚定的中年。 我不知道梭罗是怎么下决心要为人类写这一本宁静的中年之书的。或许,是瓦尔登湖翻卷的 浪花突然击中了他的灵魂;或许,这一需求潜伏已久,也许更早以前,他在某个喧闹的时刻 突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低语,就像叶芝在伦敦的街头忽然热泪盈眶:“我就要动身走了,去 茵纳斯弗利岛;我就要动身走了,因为我听到,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不管我站在车 行道,还是人行道,我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 这样的向往,也许也曾多次在你我的内心翻涌,只是,我们不愿像梭罗那样去正视一个 真实的自己,不敢像他那样舍弃世俗的一切去寻找和守住自己的瓦尔登湖。 人类中那些柔软与敏感的心灵总是代替凡夫俗子去感受天籁,并九死不悔地承担由此落 在自己命运中的狂喜与极苦。梵高如是,高更如是,梭罗也如是。但这一次,是人类与大自 然最美丽的邂逅——1844 年一个落叶纷飞的秋日,27 岁的亨利·戴维·梭罗只影单身,仅 带着一柄斧头和二十五美元二十一美分,住进了杳无人迹的瓦尔登湖边的山林中。在此之前, 他已给爱默生当了两年助手。再往前,他亲眼目睹了恋人的他嫁和相依为命的哥哥的死亡。 再往前,1837 年,他毕业于著名的哈佛大学。 大自然是灵魂永恒的港湾。犹如母亲和情人,瓦尔登湖澄净的色彩让梭罗翻涌的内心一 下子抵达了安静并狂热起来。安静的是他的情绪,狂热的是他的思绪,是他长久以来寻找的 对话与表达。从 1844 年秋到 1847 年,短短一千多个日夜,瓦尔登湖拍岸的水声从梭罗心上 流过,再一次流出就成了芬芳的墨香。 但这本书绝不是隐逸者说。事实上,它隐含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就是对自我的尊重与发 现,对生命的真实与神圣的寻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可能是一块小小 的瓦尔登湖。只是,碌碌红尘里的你我总是在对碌碌红尘的房子、职务与收入等的追赶与算 计中忽略了自己的内心。静静跟着梭罗的脚印走下去,你蛰居的生命就会豁然舒伸,你内心 的瓦尔登湖就会为你打开美丽的四季。 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要知道,人间每走一个 人,天上就会落一颗星。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有删改)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段中的序言,向读者介绍了梭罗的《瓦尔登湖》的阅读方式,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 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采用徐迟的话在修辞上属于引用。 B.“共鸣,从来只发生在知己之间”,这句话的内涵既指梭罗和安静的瓦尔登湖产生了共鸣, 也指心灵安静平和的读者会和梭罗的《瓦尔登湖》产生共鸣。 C.文章将梵高、高更和梭罗这些伟大的艺术家、文学家并举,是为了证明拥有柔软和敏感 心灵的人们比普通人更能感受大自然触动心灵带来的狂喜与极苦。 D.之所以说梭罗和瓦尔登湖的相遇“是人类与大自然最美丽的邂逅”,是因为瓦尔登湖使 梭罗的心灵抵达了宁静,而思绪却狂热起来,进而催生了一部伟大的著作。 解析:选 A。“并委婉含蓄地对《瓦尔登湖》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分析不当。译者徐迟 的话只是说明心灵的安静对正确理解《瓦尔登湖》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没有一颗安静的心, 就会误读这本书,就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并没有涉及对这本书的客观公正的评价。 5.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第三段中提及“又一次”。 答: 答案:“又一次”指《瓦尔登湖》被时代的喧嚣淹没发生过不止一次,第一次在新旧交替的 1949 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初期的 1982 年。表达了作者对中国读者错失《瓦尔登湖》的遗 憾之情。 6.请简要探究尾段画横线句子的含意与作用。 答: 答案:①瓦尔登湖是心灵宁静的象征。作者呼唤我们“发现并守住你的瓦尔登湖吧”,意思 是呼唤人们不要在喧嚣的物质社会中迷失自我,而要让心灵回归宁静并坚守宁静。②“我们 每个人都可能是自己的梭罗”,意思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梭罗一样,摆脱碌碌红尘、纷扰世 事、功名利禄的羁绊,都能像梭罗一样尊重自我与发现自我,追求生命的真实与神圣。③这 句话起到了点明文章主题、呼应标题的作用。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