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牡一中2017级高三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周易》是中华文化在轴心期的一部光辉杰作,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在当今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周易》认为,天地万物是以太极为本原的、秩序谨严的有机整体。此即《周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所蕴含的太极整体观。《易传・序卦》则在此基础上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更加详尽、气势恢宏的宇宙图景。《易经》六十四卦便是对这个宇宙图景模拟所得的一套严整的象数符号系统。这些是对中华文化之天人合一主流思想的独特表达。由于宇宙万物是一个井然有序的有机整体,人作为宇宙万物中的一个成员,当然是宇宙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在与自然相处时,应摈弃那种让人类走了很长弯路,只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进而建立起一种从整体出发、顾全大局、高瞻远瞩的现代行为方式。而这也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核心理念。‎ 在太极整体观的基础上,《周易》进一步指出,天地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生生不息、变化日新的。此之谓《周易》的生生不息观,即《易传》的“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和“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所显示的发展观。这告诉我们,由于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因此,当今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全球问题也是宇宙发展过程中的、前进中的问题,我们不必惊慌失措,悲观绝望。当然,我们反对对人类前途的一切悲观论调,绝不意味着人类可以盲目乐观、麻痹大意;恰恰相反,人类应该迅速警醒,从容应战,精诚合作,以顺利渡过难关。‎ - 29 -‎ ‎《易传》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其中的“天地”不应只狭隘地理解为蓝天、大地,而应看作代表宇宙间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如天人、男女、上下、泰否、身心、内外等,《易传》以“阴阳”统称之。这就是说,如果阴阳两方面处于相互交感融洽的状态,则彼此都能亨通兴盛;反之,如果阴阳双方处于相互封闭隔绝的状态,则彼此都将走向衰败。此为阴阳交泰观。当今人类所面临的一系列严峻的全球问题,实质上便是天人之间长期紧张对立的后果,是人把大自然当作可以任意宰割的沉默羔羊而一味征服索取、大自然对人的无知妄为“忍无可忍”而进行“报复”的必然结局,是传统发展观以物为中心、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严重恶果。诚如美国环境伦理学家巴里・康芒纳所说:“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 ‎《易经》曰:“‘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说,保有节度则会万事亨通,若以节制为苦,则诸事不利,不必占问。《易传》进一步阐发说,以谈笑自若的大将风度履险蹈危,以随时使自己居于恰当位置的自觉意识保持节度,以居中守正的刚健气魄创造亨通;大自然正是因为保有节度才使四季得以形成并各有成就;人类也应随时使自己保持节度并形成严格制度,这样才不会伤财害民。此之谓《周易》的节以制度观。大自然的负荷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中华文化一贯主张,知足者富,知足常乐。为了使人类达到更高的生存质量,为了使人类能有更理想的生存环境,人类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节制。‎ ‎(摘编自赵建功《〈周易〉的生态伦理智慧》)‎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认为人对待自然不应只顾及局部、短期利益,而应顾全大局和长远。‎ B. 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是因为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 C. 在面对宇宙发展、前进中出现的问题时,我们应当从容应对,而不必悲观。‎ D. 《易传》将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统称为天地,也叫阴阳。阴阳合则万事通。‎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总说《周易》的价值,然后从四方面分述,层次清晰。‎ B. 文章运用了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式,逻辑性非常强。‎ C. 文章后四段都是先阐释《易》理,然后再结合现实,深入浅出,具有针对性。‎ D. 文章引用《周易》等有关论述,可以说是为当今某些问题的解决开具了中华文化的药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之所以被称为光辉的杰作,是因为其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对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主流思想有独特表达。‎ B. 《周易》提出节以制度观启发我们,为使人类有更高的生存质量、更理想的生存环境,每个人都需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节制。‎ C. 老子认为阴阳二气相交而形成一种适匀的状态,万物在这种状态中产生,这一思想与《周易》蕴含的阴阳交泰观是相通的。‎ D. 中国“大跃进”时期提出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严重违背了《周易》的节以制度观,造成了伤财害民的结果。‎ - 29 -‎ ‎【答案】1. C 2. B 3. A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的陷阱设置有:遗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与已然、偷换概念、张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逻辑错误。本题要求选择“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A项,曲解文意,错在 “《周易》认为人对待自然不应只顾及局部、短期利益”这个地方,不是“不应只顾”,结合全文对于局部和短期利益应该完全 “摈弃”。即一点都不应“顾”。局部、短期利益的鼠目寸光式的行为方式而应顾全大局和长远。‎ B项,因果倒置,应该是 “因为”天地万物生生不息,“所以”宇宙是一个富有日新、无限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 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易传》将所有对立统一的两个事物以“阴阳”统称之;而不是“统称为天地”。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论证和语言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论证”一般指论证方法、论证结构、论点、论据等内容。论述类文本阅读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因果论证与类比论证等六大类;论证结构主要包括“横向展开议论”(并列结构)与“纵向展开议论”(递进结构)两种。本题要求选择“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B项,对文章论证方式的判断错误,通览全文主要运用了引用论证,没有使用 “对比论证”方式。‎ 故选B。‎ ‎【3题详解】‎ - 29 -‎ 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命题侧重于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本题要求选择“根据原文内容,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项,表述以偏概全。《周易》所蕴含的深刻的生态伦理智慧,只是《周易》被称为光辉的杰作的原因之一。作为一部博大深邃的哲学著作,《周易》在很多方面都有参考和借鉴的价值,不仅仅是“生态伦理”这一面。‎ 故选A。‎ 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澎湃新闻对全国高考状元发去一份“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回收40份有效问卷。‎ 问卷显示,40名高考状元中6位状元来自农村,其余85%的状元均是城镇户口。此外,父亲是公务员的状元占比35%,母亲为公务员的占比22.5%,远超其他职业。‎ 虽然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可能相对更为重视教育,但是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尤其是普通公务员与普通教师,并不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特别是在当前教育公平越来越得到维护与促进情形下,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在占有优质教育资源方面,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现在的孩子可以说已经能够基本实现在相同的基点上开展学业竞争,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出身,并不能对学生升学发挥明显的助益作用。‎ 现在农村的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而抱怨、纠结出身“不好”,往往会成为一个人不愿意努力的借口,出身于农家,不但不能成为其努力改变命运的动力,反而令其找到自暴自弃的理由,才是真正的悲哀。学生自身应该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认识自我,如教育专家强调的,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自身的兴趣,找准闪光点,去做最大的努力,达到最好的成绩。如此理性看待出身差距,永远精进奋斗,一个人即便出身农家,同样可以获得璀璨的明天与精彩的人生。‎ ‎(摘编自《2017年高考状元问卷调查》)‎ - 29 -‎ ‎【注】图片中的语句内容①父母对自己学习的参与程度;②时常关心但不干涉26(65%);③比较干涉(成绩、选校等会过问)9(22.5%);④完全放任0(0%) 非常关注学习(成绩、选校等都会帮我决定)0(0%);⑤很少过问5(12.5%)‎ 材料二:‎ 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 ‎(摘编自《高考状元的人生走向》)‎ 材料三:‎ 无论何种动机的“状元”炒作,都无法逃脱名利缠绕的怪圈,这种缠绕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并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强化社会对教育的不当认知,让公众对教育的理解围于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抵消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 要彻底禁止“状元”炒作,就必须出台国家层面的监管“硬杠杠”,不仅要有行政部门的禁令,还要有明确有效的责任追究机制与处罚措施;不仅要有行政法规的约束,还要修改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把禁止宣传炒作“状元”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要求,违反规定的学校、媒体以及新媒体机构要受到行政处罚,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状元”炒作现象。‎ ‎(摘编自《禁止炒作“状元”,需要出台监管“硬杠杠”》)‎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父母应对孩子的学习时常关心但不可干涉太多,而放任或过于关注学习,则不利成长。‎ B. 高考状元们心无旁骛可以取得好成绩,但一旦没有目标,就容易陷入窘境,听天由命。‎ C. 高考状元因无法逃脱名利缠绕而想进行炒作,这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 - 29 -‎ D. 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被抵消,是与人们对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的认识有关的。‎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公务员与教师虽然更为重视教育,但是不占有优势的教育资源,也不能对学生升学发挥明显的作用。‎ B. 农村父母要培养孩子成才,就要节衣缩食,这样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家庭环境,理性看待出身差距。‎ C. 状元们思维上僵化模式使他们缺乏自己独到见解,往往追求完美和没有疏漏,考试中十分看重分数。‎ D. 学习艺术,注重人文素养,让钱学森思路开阔,素质全面,这是他科学上取得很高成就的必要因素。‎ ‎6. 如何才能使高考状元得到更好地发展?请从状元自身角度,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4. C 5. D ‎ ‎6. ①不能过于看重分数,思维灵活,有独到见解;②不能老沉溺在过去,应该展望未来,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好人生规划;③不追求名利,远离炒作,应培养全面的素质。‎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观点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择“正确”或“错误”等要求。这类题要认真读图,从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语句、图表、引述的资料获取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准确解读,常见错误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换;未然已然、信息有变;无中生有、查无实据。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C项,“高考状元因无法逃脱名利缠绕而想进行炒作”错误。原文为:无论何种动机的“状元”炒作,都无法逃脱名利缠绕的怪圈,这种缠绕让基础教育生态始终无法真正好起来,并在很大程度上持续强化社会对教育的不当认知,让公众对教育的理解囿于考试分数的粗浅层次,抵消素质教育等教育教学改革效果。即C项错误。‎ 故选C。‎ ‎【5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本题要求选择“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宜采用排除法。‎ A项,“公务员与教师虽然更为重视教育 ”错,原文说“虽然公务员与教师家庭可能相对更为重视教育”。故A错误。‎ B项,“农村父母要培养孩子成才,就要节衣缩食,这样才能让孩子正确认识家庭环境,理性看待出身差距 ”,理解有误。原文为“现在农村的父母也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节衣缩食、尽最大努力为孩子创造尽可能好的学习条件”;“学生自身应该正确认识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正确认识自我”。故B错误。‎ C项,“状元们思维上僵化模式使他们缺乏自己独到见解…… ”理解有误。“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故C错误。‎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此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如何才能使高考状元得到更好地发展”的看法,我们可以从材料筛选出主要信息,多角度答题。譬如,材料一“无论何种动机的状元妙作,都无法逃脱名利缠绕的怪圈”;材料二“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鹜,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等,从中筛选整合出第一点状元角度。从材料三第2自然段可概括出第二点“国家角度”,从材料一的内容和材料三的第1自然段则可概括出“家长和社会的角度”。因此,我们在答题时,要根据题干问题快速浏览全文筛选整合答案,并能够根据题干进行反向思考,多角度答题。‎ - 29 -‎ ‎【点睛】解答筛选概括文中信息题要遵循三个步骤。①一个原则:忠于原文。②两个观念:一是整体观念。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二是联系观念。联系全文,联系主题。③三个步骤:第一步:速读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据试题,精读文章;第三步:根据原文,结合题目,巧妙作答。凡是归纳“措施,举措”题,先结合文本筛选,然后,用动宾短语来归纳。比如“构建……”;“引导……”;“支持……”等。‎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巴黎珍本书店“朝圣”记 在巴黎,走路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 早晨,从第三区出发,沿着塞纳河一直走到第五区。走累了就坐在河堤旁,一边发呆一边看河面上来回忙碌的游船。也会兴致勃勃地观察乌鸦,看它叼来一大块华夫饼,放在低洼处的水潭里浸泡,然后一口口细致地吃完,多么聪明的鸟儿。漂亮的鸽子们也总是无处不在,当你从包里拿出面包的时候,它们就不紧不慢地踱步到你跟前,咕咕地叫着,理直气壮地问你要吃的。‎ 傍晚,也是走着回住的地方。在老城狭窄交错的街道上转折穿梭,路过一家又一家的面包店、糕点店、餐厅和书店。天色逐渐暗下来的时候,餐厅门口的桌子旁也坐满了喝酒聊天的人。总有一些精致的小店,吸引着我停下脚步,驻足在装扮得极为诱人和温馨的橱窗前。有时候是一个手工做的皮夹,有时候是一尊造型有趣的小雕塑。橱窗的角落摆着像菜单一样的价格单,米白色棉纸上面印着名称和价格,纸张和字体都优雅讲究。‎ 那天,我出门早了一些。要走去第八区,得花上两个小时。‎ 终于到了164号。‎ 法布街164号的布莱佐书店是巴黎顶级的珍本书店。1840年创立至今,有着近180年的历史。布莱佐书店一直致力推广书籍装帧艺术,在藏书家和装帧师的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到“高大上”的布莱佐书店“朝圣”,是我此次巴黎之行的主要目的。‎ 深吸一口气,推开门,街道的喧嚣在我的背后骤然消失。室内的光线微暗,目光被一直延伸到天花板的木书架吸引,书架上一层层摆满了皮装书,书脊上的烫金像是夜空中闪烁的点点星光,散发着诱人的气息。‎ ‎“Bonjour!”‎ 穿白衬衫的店员抬起头,朝我笑着打招呼。‎ 心脏怦怦跳动,像是要不受控制,我的声音微微颤抖:‎ ‎“Bonjour,呃……其实,我不是来买书的……”‎ - 29 -‎ 我一边语无伦次地比划着,一边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做自我介绍,店员一直微笑着点头,认真地听我说话。‎ ‎“我能翻看书架上的书,拍一些视频和照片吗?”‎ 他会意地笑了起来:“我叫马克,是这里的老店员。书随便看哦,非常欢迎。有任何问题可以问我。”‎ 我贪婪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又一本的精装书,捧在手里细细欣赏翻看。对于爱书人而言,布莱佐书店真是个宝库,随意抽出的一本书,都可能是顶级的名家装帧。既有烫金精细繁华的古典装帧,又有金属或者玻璃材质的现代艺术装帧,让我惊叹不已。‎ 与马克聊天,得知马克也是一位资深书痴。实际上,他就是为了能天天与书为伴,才到布莱佐书店工作的。“在巴黎,没有比布莱佐更有意思的书店了!我大概会一辈子待在这里了!”马克一脸真诚地说着。‎ 此时,一位穿着体面的西装,提着黑色手提包的老先生推门进来了。马克和他打招呼,他只轻轻嗯了一声,满脸严肃的神情,径直走到书店最里面的小房间。‎ ‎“这是我们店主,克劳德先生!”马克边说边跟着走进去,和老先生快速说着话。‎ 老先生朝我这边看了看,脸上的表情似乎舒缓了不少。他朝我招手,示意我过去。小房间里有一面镶嵌着彩色马赛克玻璃的大窗户,光线透进来,照着他的脸忽明忽暗。他露出浅浅的笑容,一边打开一个上锁的书柜一边说:“我叫克劳德,听马克说你很喜欢装帧呢,要不要看一下我们店的私藏?”‎ 克劳德先生一本本向我展示着他挑选出来的私藏,这些书代表着法国装帧不同时期的精湛工艺,有些技术甚至可能已经失传了。他说自己既卖书也爱藏书,有些自己特别喜欢的,干脆就不卖了。“但是,你知道的,真正的顶级好书,我自己也是留不住的,总有人比我更喜欢。”‎ 克劳德•布莱佐是书店的第三代继承人,他说这个书店仍然保留着祖父的痕迹:木书架是祖父专门找人定做的,已经上百年了;小房间的马赛克玻璃窗是祖父找艺术家朋友制作的;角落里的古董电话机,是祖父那个时代装的,早就不能用了,他依然保留着……‎ ‎“书店快两百年了,在外人看来,我们应该是拥有很多的财富了。”他边说边叹气:“哎,其实我们书店还欠着银行好多贷款呢!”‎ ‎“说真的,如果把这些书都卖了,我的确会很有钱,很有钱哦!”他朝我笑笑,摊开手耸耸肩:“但是,这样有什么意思呢?太无趣了!人活着就得过得有趣,不是吗?”‎ - 29 -‎ 他说,几乎每一天,书店里都会迎来新的访客。“他们不一定会买书,有些人甚至根本不了解什么是珍本书。但是我能从他们脸上看到一种爱书人的幸福和期待。”‎ 我们就这样一直聊天,翻书,拍照,直到书店关门。‎ 我推开门,又迎来了街道的喧嚣,此刻夕阳斜斜地打在脸上,暖暖的。‎ 离开法布街,到转角不起眼的面包店买了羊角面包。包装纸袋上,简单印着“创立于1892年”。‎ ‎1837年的爱马仕,1854年的路易威登,1840年的布莱佐书店。‎ 这些就是法国人的日常与奢侈。‎ 巴黎圣母院大火的时候,我刚好在现场。看到一件美丽的事物在眼前消逝,不禁伤心惋惜,竟也久久沉默无言。巴黎的人们似乎并不热衷讨论这件事,继续着平常的生活、工作,偶尔淡淡地说,修好就可以了嘛。这种静默无言的守护,其实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吧!‎ 正如,我们这些爱书之人,在世界的不同角落,寻着书籍发出的微弱而清晰的光,来点亮并指引着我们世俗的生活。也是用一种静默,守护着美丽书世界。‎ ‎7.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但是,你知道的,真正的顶级好书,我自己也是留不住的,总有人比我更喜欢。”该句话既表达了克劳德留不住书的遗憾,又表达了克劳德对书有所归的欣慰。‎ B. 文中描写的布莱佐书店的店主是一位看上去不苟言笑,但实际上非常幽默健谈的卖书人、藏书人。‎ C. 文章运用插叙手法讲述了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是为了表现法国人在灾难面前淡定从容的态度。‎ D. “我”去巴黎朝圣布莱佐书店,收获的不仅是看到许多装帧精美的藏书,更是获得一种精神力量。‎ ‎8. “人活着就得过得有趣”,“有趣”的生活是怎样的状态?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 ‎9. 理解划线句子“这些就是法国人的日常与奢侈”的含义。‎ ‎【答案】7. C 8. (1)拥有闲适的心情:餐厅坐满喝酒聊天的人。(2)追求精致的态度:精致的小店(精致的手工、精致的价格单)(3)坚持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马克愿意一辈子呆在书店(克劳德三代人经营书店)。 ‎ ‎9. (1)“日常”指法国人日复一日地坚持做着同一件事,并且做好做到极致。(2)“奢侈”指在我们看来是精品的事物,法国人每天都在享用着。(3)表达了作者对法国人认真、坚持、有趣人生态度的欣赏推崇。‎ ‎【解析】‎ - 29 -‎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C项,“文章运用插叙手法讲述了巴黎圣母院大火事件”错误,“插叙”一说错误,所谓“插叙”是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的叙述方法,而本文是在文章最后提到巴黎圣母院大火一事。‎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人活着就得过得有趣’,‘有趣’的生活是怎样的状态?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然后理解“过得有趣”是指什么,再到文中圈出有关“有趣生活”的内容。‎ ‎“过得有趣”中“有趣”是形容人的生活状态,如文章第三段“餐厅门口的桌子旁也坐满了喝酒聊天的人”,这里的“有趣”是指人们那种闲适的心情;如第三段“总有一些精致的小店,吸引着我停下脚步,驻足在装扮得极为诱人和温馨的橱窗前。有时候是一个手工做的皮夹,有时候是一尊造型有趣的小雕塑。橱窗的角落摆着像菜单一样的价格单,米白色棉纸上面印着名称和价格,纸张和字体都优雅讲究”,这里的“有趣”是那种精致的生活态度;如下文遇到的店员马克,“与马克聊天,得知马克也是一位资深书痴。实际上,他就是为了能天天与书为伴,才到布莱佐书店工作的”,这里的“有趣”就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到文中找到划线句子,如本题的 “这些就是法国人的日常与奢侈”这一句,然后分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再结合前后语境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最后连缀成句。‎ - 29 -‎ ‎“这些就是法国人的日常与奢侈”,这句话的关键词是“这些”“日常”“奢侈”,从文中来看,“这些”指代的就是上文所写的法国人的生活状态,如悠闲自得坐在餐厅喝酒聊天,如把东西做得精致、极致,如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日常”则是说法国人坚持做着这同一件事;“奢侈”是说那些我们看来非常精致的东西,而法国人却每天都在想用,那些我们难以企及的事情,而法国人每天都在做;这句话中流露出作者对法国人这种生活态度的赞美。考生将这些意思表述出来即可。‎ ‎【点睛】理解句子的含义主要有如下几种方法: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就可以推知整句的含义;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很重要,做题时应从分析句子的位置入手;从分析句子的表达入手,这一方法适合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带有赏析的性质,需要还原修辞意或者揭示警戒意或表明双关意;不要人为拔高,这是把句子本身没有的意思强加给作者,这种强加性通常是因为不从句子实际出发,而是把一些不找边际的“思想性强”的优美文词往上加;要学会多角度理解文中的句子。‎ 二、古代诗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窦瑗,字世珍,辽西辽阳人。自言本扶风平陵人,汉大将军窦武之曾孙崇为辽西太守,子孙遂家焉。曾祖堪,慕容氏渔阳太守。祖表,冯文通成周太守,入国。父冏,举秀才,早卒。普泰初,瑗启以身阶级为父请赠,诏赠征虏将军、平州刺史。‎ 瑗年十七,便荷帙从师。游学十载,始为御史。转奉朝请兼太常博士拜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官因是为荣所知遂表留瑗为北道大行台左丞以军功赐爵阳洛男除员外散骑常侍瑗以拜荣官,赏新昌男。因从荣东讨葛荣,事平,封容城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后除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仍左丞。瑗乞以容城伯让兄叔珍,诏听以新昌男转授之,叔珍由是位至太山太守。‎ 尔朱世隆等立长广王晔为主,南赴洛阳。至东郭外,世隆等遣瑗奏废之。瑗执鞭独入禁内,奏曰:“天人之望,皆在广陵王恭,愿行尧舜之事。”晔遂禅焉。由是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敷奏侃然,前废帝甚重之。出帝时,为廷尉卿。及释奠开讲,瑗与散骑常侍温子升、给事黄门侍郎魏季景、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并为摘句。天平中,除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寻除广宗太守,治有清白之称。广宗民情凶戾,前后累政咸见告讼。惟瑗一人,终始全洁。转中山太守,加征东将军。声誉甚美,为吏民所怀。及齐献武王班令州郡,诫约牧守令长,称瑗政绩,以为劝厉焉。后授平州刺史。在州政如治郡。又为齐献武王丞相府右长史。瑗无军府断割之才,不甚称职。又行晋州事。‎ 除大宗正卿,寻加卫将军。宗室以其寒士,相与轻之。瑗案法推治,无所顾避,甚见仇疾。虽通显,贫窘如初,清尚之操,为时所重。领本州大中正,以本官兼廷尉卿,卒官。赠本将军、太仆卿、济州刺史,谥曰明。‎ - 29 -‎ ‎(节选自《魏书•列传第七十六》)‎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转奉朝请/兼太常博士/拜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官/因是为荣所知/遂表留瑗为北道大行台左丞/以军功赐爵阳洛男/除员外散骑常侍/‎ B. 转奉朝请/兼太常博士/拜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官/因是为荣所知/遂表留瑗为北道大行台左丞/以军功赐爵阳洛男/除员外散骑常侍/‎ C. 转奉朝请兼太常博士/拜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官因是为荣所知/遂表留瑗为北道大行台/左丞以军功赐爵阳洛男/除员外散骑常侍/‎ D. 转奉朝请/兼太常博士/拜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官/因是为荣所知/遂表留瑗为北道大行台左丞/以军功赐爵阳洛男/除员外散骑常侍/‎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秀才,别称茂才,本指才之秀者,汉时与孝廉并为举士科名。隋唐以后称考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 B. 荷帙,犹言负笈,背着书籍,游学在外;帙,包书画的布套;笈,装书的箱子,二者均代指书籍。‎ C. 食邑,即采邑,古代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含其上劳动者),唐宋为荣誉性加衔。‎ D. 奏,古代臣子向君主进言的陈述性文书,一般用于大臣对政事有所陈述、批评、建议及弹劾某官。‎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窦瑗讲究孝悌。他上书以自身地位请求为父亲追封爵位,请求将自己的爵位让给兄长窦叔珍。‎ B. 窦瑗清正廉洁。他家道中落沦为寒士,入仕后官运通显,但贫窘如初,清尚之操,为时所重。‎ C. 窦瑗刚正不阿。他不为宗室成员的轻视所动,严格依法惩治违法犯罪的人,无所顾虑与避忌。‎ D. 窦瑗富有才干。他年轻时游学十年,后任太山太守和中山太守,治绩卓著,深受皇帝官民感怀。‎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普泰初,瑗启以身阶级为父请赠,诏赠征虏将军、平州刺史。‎ - 29 -‎ ‎(2)晔遂禅焉。由是除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敷奏侃然,前废帝甚重之。‎ ‎【答案】10. B 11. A 12. D ‎ ‎13. (1)普泰初年,窦瑗上书以自身地位为父亲请求追封爵位,皇帝下诏追封窦冏为征虏将军、平州刺史。‎ ‎(2)元晔于是禅位给广陵王元恭。(窦瑗)因此被授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的职位。向国君陈奏侃侃而谈,前废帝非常看重他。‎ ‎【解析】‎ ‎【10题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对称结构等等,还可以利用词语在句中充当的成分来判断。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语,梳理出事件的来龙去脉。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宜采用排除法。“奉朝请”是官职名,是“转”的宾语,其后应断开,从而排除C项;“兼”与前面的“转”是对称结构,其前都应断开;“拜”的宾语是“官”;而“大将军、太原王”都是“尔朱荣”的修饰成分,也就是传主被授命为“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的属官。 “尔朱荣”是人名不能分开,排除D项。“太原王”是尔朱荣的修饰成分,不能断开,排除A项。“因是为荣所知”是个被动句,意思是:因为这层关系,所以被尔朱荣赏识,所以在“因”之前要断开。“表”“留瑗为北道大行台左丞”的主语是尔朱荣,所以在“左丞”后要停顿;“以军功赐爵阳洛男”和“除员外散骑常侍”是因果关系。“以”表原因,意思是因为军功被赐爵阳洛男,且被授予“员外散骑常侍”;“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故在“以” 和“除”之前要停顿。整个画浪线句的意思是:(后来)转任奉朝请,兼任太常博士、任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的属官。因此,为尔朱荣所知赏,尔朱荣上书朝廷留他做了北道大行台左丞。因为军功 被赏赐洛阳男爵,并被授予外散骑常侍的职位。‎ 故选B。‎ ‎【11题详解】‎ 此题考核学生识记、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帝王年号、谥号、庙号;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外交礼仪、行政区划;还有一些委婉的说法,表谦、表敬的词语等等。平时要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等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来推敲。本题要求选择“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 29 -‎ A项,“隋唐以后称考入府、州、县学生员为秀才”的表述错误。应将“隋唐以后”改为“明清以后”。‎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在细节上做文章。同时防止命题陷阱,如: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无中生有等。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D项,“任太山太守和中山太守,治绩卓著,深受皇帝官民感怀”表述有误,原文“转中山太守,加征东将军。声誉甚美,为吏民所怀”,应是中山太守时,治绩卓著,深受同僚官吏与百姓怀念。‎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同时,了解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达(通畅)、雅(有文采)。掌握翻译的方法:留(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保留不译);换(用现代的词去替代相应的古代的词);补(补出文中省略了的语句,补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删(把无实在意义的文言虚词删去);调(把文言文倒装句,调整为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式)。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断句——串译——完善。第(1)句采分点:“启”,上书;“身”,译为“自身”;“阶级”,地位;“赠”,追封爵位。第(2)句采分点:“禅焉”,禅位给广陵王元恭;“由是”,译为“因此”; “除”,被授予;“侃然”,侃侃而谈的样子;“重”,动词,译为“看重”。‎ ‎【点睛】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 29 -‎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参考译文 窦瑗字世珍,是辽西辽阳人。自称祖籍在扶风平陵,汉时大将军窦武的曾孙窦崇曾做辽西太守,窦崇的子孙于是就在辽西安家。曾祖父窦堪,曾担任慕容氏(前燕)的渔阳太守。祖父窦表,担任冯文通所辖的成 周太守,后入(北)魏。父亲窦冏,被征选为秀才,早年去世。(北魏节闵帝元恭)普泰初年,窦瑗上书以自身地位为父亲请求追封爵位,皇帝下诏追封窦冏为征虏将军、平州刺史。 ‎ ‎ 窦瑗十七岁时,就挟带书卷外出投师,求学十年,才做了御史。(后来)转任奉朝请,兼任太常博士、任大将军、太原王尔朱荣的属官。因此,为尔朱荣所知赏,尔朱荣上书朝廷留他做了北道大行台左丞。因为军功 被赏赐洛阳男爵,并被授予外散骑常侍的职位。窦瑗因担任尔朱荣的授予的官职,被赏新昌男爵。因为跟随尔朱荣东征平定葛荣叛军,被封为容城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后来,被授予征虏将军、通直散骑常侍的 职位,仍然担任北道大行台左丞。窦瑗请求将容城县开国伯的爵位让给兄长窦叔珍,皇上下诏同意将新昌男的爵位转授给窦叔珍。窦叔珍因此而官至太山太守。 ‎ ‎ 尔朱世隆等人拥立长广王元晔为皇帝,南下洛阳。行至东郊外,尔朱世隆等人派窦瑗奏请废去元晔,窦瑗持鞭驾车独自进入宫内,上奏说:“上天和百姓的期望,全在广陵王元恭,请(陛下)沿袭尧、舜禅让的仪 式!“元晔于是禅位给广陵王元恭。(窦瑗)因此被授予征南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的职位。向国君陈奏侃侃而谈,前废帝非常看重他。出帝(元修)时,窦瑗担任给事黄门侍郎。在祭师讲习时,窦瑗与散骑常侍温子升、给事黄门侍郎魏季景、通直散骑常侍李业兴一同选文。天平年间,窦瑗被授予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的职位。不久担任广宗太守,为政有清正廉洁的赞誉。广宗一带民情凶恶暴戾,以前官府都受理不少诉讼案件。 只有窦瑗,始终保持清洁的名声。调任中山太守,加授征东将军后,名声很好。常被官吏和百姓想念。等到齐献武王(高欢)颁诏令到州郡,告诫约束州牧郡守等地方各级长官时,称赞窦瑗的政绩,以示勉励。后授平 州刺史,在州府为政一如在郡县有政绩。后来又做了齐献武王丞相府右长史。窦瑗缺乏军府裁断的才能,不太称职,又兼任晋州刺史政务。 ‎ - 29 -‎ 窦瑗被授予大宗正卿的职位,不久追加卫将军的封号。宗室成员认为窦瑗出身低微,都很轻视他。窦瑗依照法律(对违法乱纪的人)审问治罪,无所顾虑与避忌,很受宗室人士所仇恨。(窦瑗)虽然官位高,名声 大,但贫困窘迫一如当初,清白高尚的节操,为当时(的人)所推重。兼任本州大中正,以原任官职的身份兼任廷尉卿,死在任上。朝廷追赠窦瑗本将军、太仆卿、济州刺史的封号,谥号明。‎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少室雪晴送王宁 李颀 少室①众峰几峰别,一峰晴见②一峰雪。‎ 隔城半山连青松,素色峨峨千万重。‎ 过景③斜临不可道,白云欲尽难为容。‎ 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 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 ‎【注】①少室:山名,在河南登封县北,东距太室山约10公里,有三十六峰,山北麓五乳峰下有少林寺。②见:同“现”。③过景:落日余辉。‎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以拟人手法,写少室山晴雪不同的座座山峰,似与王宁分别。‎ B. 三、四句两句,“连”字,写岀晴峰的广袤;两个“峨”字,突出雪峰的高峻。在色彩上青白相间,非常素美。‎ C. 五、六句写落日斜照山峰,说不清其奇妙;白云婀娜多姿,难以形容。‎ D. 尾句写送别远望,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异曲同工。‎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A 15. ①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诗的前六句对少室山的雪景做了大量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少室山绮丽雪景的喜爱之情。②与友人游玩时的畅快之情。“行人与我玩幽境”一句透露出作者与友人游玩时的畅快。③与友人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诗的最后直言“惜别”,更以举头遥望的动作体现不舍之意。‎ ‎【解析】‎ ‎【14题详解】‎ - 29 -‎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错在“以拟人手法,写少室山晴雪不同的座座山峰,似与王宁分别”这个地方,雪后的少室众峰并不完全相同。原文是“几峰别”,即有一些山峰和其他山峰有明显的区别。该句描绘了少室山山峰众多,晴雪不同的总体景象。‎ ‎ 故选A。‎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的在作品中的情感态度的能力。做这种题的通常思路是:首先,看作者,了解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即知人论世;其次,结合诗歌中的注解,进一步了解内容;第三,如果有选择题,可以在选项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最后,就是细读诗歌文本,对其中的意象,带有情感的字眼,要紧紧地抓住。本题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行人与我玩幽境,北风切切吹衣冷。惜别浮桥驻马时,举头试望南山岭”,雪后初晴的少室山,虽然幽静秀美,引人玩赏,但是送别友人,心情抑郁,北风切切,寒气逼人,诗人心中一时涌起无限惆怅之情;少室诸峰,雪后初晴,千姿百态,美不胜收,本来应该和友人同赏佳景,但又不得不分别,诗人与王宁浮桥上依依惜别,王宁渐渐走远了,诗人还伫立在桥上,抬头试望友人王宁在南岭中的身影,“试望”,恰切地表现出诗人望不到了还在望,希望能多看几眼好友身影的惜别心情。‎ ‎【点睛】鉴赏诗歌思想情感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情感的表达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表达,出现情感词,其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找出诗人笔下的意象即可体会情感。答题的思路如下:直抒胸臆,直接表达……感情;间接抒情:借助……意象(或画面),渲染……氛围,营造……意境,表达了……感情。‎ 名句名篇默写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29 -‎ ‎(1)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用“____,_____”两句指出人经受各种磨难的意义所在。‎ ‎(2)李白《蜀道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从而产生了一种排山倒海的强烈艺术效果,对蜀道之难的描写,简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己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所以动心忍性 (2). 曾益其所不能 (3). 飞湍瀑流争喧豗 (4). 砯崖转石万壑雷 (5). 惶恐滩头说惶恐 (6). 零丁洋里叹零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为两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同时考查到了。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课内必须记背的篇目,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复”,这是与遗忘作斗争的最佳方法,其次是从汉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体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突破难点。高考命题多是一些字形繁杂或易错、易混的字,我们要善于积累。‎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信息点:经受各种磨难的意义所在。答案“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中 “动”“忍”都是使动用法,比如使其性情坚韧,这就是磨难意义的表现,而“曾益其所不能”更是直接表明磨难的意义。‎ ‎(2)《蜀道难》的信息点: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中 “飞湍瀑流”呼应“水”;“转石”呼应了“石”;“壑”呼应了“山谷”。本题要注意“喧豗”、“砯崖”“万壑”的正确书写。‎ ‎(3)《过零丁洋》信息点:巧借地名,写出了当时形势险恶,自己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很显然填“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其中 “零丁”就是孤苦伶仃的意思,呼应了题干。‎ ‎【点睛】名句的识记,除了反复诵读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记忆,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联想记忆来帮助。目的是记准、写对。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抓题干中的关键字眼,然后所填的诗句一定要呼应、紧扣这些字眼。‎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应用 - 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无意义文本”真的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吗?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吗?支持者认为,( )。其实,书法艺术与文学、文字学、篆刻学等密不可分。仅仅强调其视觉属性,显然失之偏颇。当下,书法创作中文辞的重要性不仅不应被忽视,反而应该加强;文辞与笔墨的关系不仅不应割裂,反而应该和谐统一。‎ 文本是书法的灵魂所系。书法的书卷气,以及艺术风格等,皆与文本背后的人文精神息息相关。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只有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其文化根本才没有动摇。书法艺术一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优秀书法“对于内身而说,足以陶冶人心,有‘修身’之力;对于社会而言,则有移风易俗、感化人心之效”。以《兰亭集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等为代表的书法经典,均是笔墨与文辞交相辉映的产物,其中蕴含着家国情怀、民族风骨、人文精神,体现着书家的文化修养与艺术素养,至今熠熠生辉。对当代书法创作而言,怎么写很重要,写什么更重要。所书文本代表着书法家的人生理想、文化认同、文人风骨,不可轻视。‎ ‎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视觉审美价值 B.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视觉审美价值 C. 书法艺术应该具有独特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拓展上,应该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审美视觉价值 D. 书法艺术必须具有独立价值,当代书法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图式的开拓上,必须具备与文本没有关系的审美视觉价值 ‎18.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载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的使者。‎ B. 近日,在常州市孟河镇,稻田艺术让“孟河医派”的费伯雄、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四位代表人物,来到了市民面前。‎ C. 人称万世之师的孔子,是以读书人的形象彪炳千秋的,可真实的孔子无论从身形、力气、武功,还是将兵杀伐都可以用“勇武矫健”来形容。‎ D.‎ - 29 -‎ ‎ 在外国的地摊上卖的书,到了国内摇身一变被捧成了“传世经典”,读者一再受愚弄,这种现象的蔓延是发人深思的。‎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对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尽管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但是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 B. 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不仅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而且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 C. 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因为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所以其文化根本并没有动摇。‎ D. 至于书法的价值判断,如果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的调整,那么其文化根本就没有动摇。‎ ‎【答案】17. B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衔接能力。做语言连贯题,既要注意行文内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语意表达的前后勾连,还要注意结构的前后照应,辨别文段的整体语脉和内在思想的连贯性。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本题要求选择“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语境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无意义文本”真的可以成为当代书法创作素材吗?以其为内容能够写出有感染力的书法吗?括号前面是说“支持者”认为。而后文是作者的观点,“其实,书法艺术与文学、文字学、篆刻学等密不可分”。显然支持者是否定“密不可分”,而认为:书法艺术是“独立”的,由此排除AC两项;而后面到底是“必须”具备还是“应该”具备;“必须”用词太生硬,显然用“应该”。而且与前面的“应该独立”构成对称句,故排除D项。综合以上分析: ‎ 故选B。‎ ‎【18题详解】‎ 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一是要对各标点符号表示的作用要清楚地了解,二是要养成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具体而言:(1)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2)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正确的书写位置;(3)注意标号与点号连用时的规范。本题要求选择“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载道’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例句“书法艺术一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中的“载道”的引号起强调作用。C - 29 -‎ 项,用“勇武矫健”来形容孔子不仅“文”是万世师表,在“武”这方面也非常了得。句中“勇武矫健”的引号同样表示强调。‎ A项,“活菩萨”表特定称谓。‎ B项,“孟河医派”表特定称谓。‎ D项,“传世经典”表示反讽。‎ 故选C。‎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当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语病题通常的做法是压缩主干:看有没有残缺、搭配不当等毛病;再看,压缩掉的修饰成分与主干之间是否存在修饰不当的毛病;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句式的混用、语序是否恰当、有无逻辑错误、句式杂糅等。本题要求选择“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 原画线句的语病主要是:介词误用;关联词不搭配。“关于”,一般后面接重大的事件或问题,也就是后面多是名词性短语;“至于”,表示另外提起一件事;“对于”是就某种问题作出相应的处置或判断。显然,此处应该用“对于”,从而排除BCD。从后文,“书法艺术一直承担着‘载道’的功能”可知书法艺术的根本并没有动摇,说明前面的某些调整和后面的没有动摇是让步假设关系,从而排除表因果、表递进、表假设的关联词搭配,从而选择“尽管……但”。综合以上分析:‎ 故选A。‎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结构混乱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20.下图是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趋势图,请据此总结出三条其发展变化的规律,要求语言简明、准确。‎ - 29 -‎ 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规律是:‎ ‎【答案】①与父母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②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③与教师的交往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基本不变。‎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此题考查图(表)文转换的能力。解题方法:第一、整体认读图表内容。关注图标题目、表头,把握图表大主题或方向。图表式的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比较对象、比较角度、项目、各种数据及其变化特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第二、归纳认读结果。本题是人从婴儿期到青年期人际交往发展变化的趋势图,坐标轴是年龄和百分比,图中曲线的标出的交往的对象分别是“双亲”“同伴”“教师”,根据变化趋势总结即可:与父母双亲的交往是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与同伴的交往随年龄的增长而快速上升;与教师的交往在8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之后基本不变。‎ ‎【点睛】图表题注意:①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这可能正是图标的关键处,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②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下“注”等细节起提示作用。③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考题要求往往对内容有一定的提示性。比较题目要求和图标信息,就可准确回答问题。④简要归纳概括。解答前,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按题目要求(句式、字数) 归纳概括,就符合简答要求了。‎ ‎2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在学界,关于鸟类起源于恐龙有多种假说。发现的化石显示,始祖鸟的手与现代乌类大不相同,更接近于兽脚类恐龙。①________。一些兽脚类恐龙的尾巴变短,身体重心前移,像鸟类一样有着向后腹方延伸的耻骨。一些兽脚类恐龙就已经和早期乌类非常相似。庞大的恐龙变成鸟类有一个关键的变化,②________‎ - 29 -‎ ‎,否则我们难以想象一个几十吨重的恐龙怎祥飞向蓝天。恐龙想变成鸟除了要变小之外,还要会飞,鸟类飞翔靠的是翅膀。③_______,目前还没有一个特别确切的答案,但不管怎样,原本不会飞的恐龙最终变成了天之骄子,它们飞向蓝天,从此开辟了一个崭新的生活天地。‎ ‎【答案】 (1). 兽脚类恐龙也逐渐向鸟类靠拢 (2). 就是身体要变小 (3). 虽然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 ‎【解析】‎ ‎【详解】本题重点考查准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能力。本题考查联系上下文语境补充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要从两个角度推导:一是据上下文逻辑的发展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内容,做到内容上扣得紧;二是由与上下文相关词语、句式的照应推导出所补写语句的句式及形式上的衔接语,做到句子衔接紧密。‎ 第①空,据后文兽脚类恐龙与鸟类相似的文字可知,第①空应填“兽脚类恐龙也逐渐向鸟类靠拢”类似意思的语句。‎ 第②空,据后文“难以想象一个几十吨重的恐龙怎样飞向蓝天”可知,第②空应填“就是身体要变小”类似意思的语句。‎ 第③空,据后文阐述恐龙如何变鸟的文字可知,第③空应填“虽然恐龙是如何演化成鸟的”类似意思的语句。此外,还应注意语句的衔接。‎ 可据上述分析作答。‎ 四、写作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如,有“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又有“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有“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又有“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秉性难改”,又有“随遇而安”……‎ 这种有趣,同样体现在当下生活现场,如,电脑键盘录入,让各种见闻与思考直接变成了汉字,于是,一些人开始提笔忘字;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让查找资料易如反掌,于是,很多孩子开始远离字典甚至不会查字典;汽车上的GPS导航,让人们不再记路、识路……‎ 针对以上材料,你有什么联想和思考?请阐述一下你对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不拘泥,要辩证 - 29 -‎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精神文化领域,我们一方面礼赞充满正能量的君子人格、大丈夫行为,另一方面又对市井狡黠、变通处世报之微笑。在物质生活领域,一方面欢迎科技进步,并以迅速掌握为荣,另一方面一些基本的生存本领在退化……‎ 看上去,我们的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是如此“撕裂”,然而,身处其中的我们并不觉得“违和”。“威武不能屈”、“君子坦荡荡”等圣贤箴言一直是我们行为的圭臬,赓续传统优秀文化一刻未曾停歇。而“提笔忘字”不会影响键盘录入,“不查字典”不会让我们放弃使用网络搜索,驾车到陌生场所,立即启动GPS导航。我们分析起来每一组矛盾着的事物,如此“和谐”地共存于精神领域、现实世界,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奇迹。‎ 为什么呢?因为世界既复杂又清晰,复杂的世界因我们的分析而清晰,清晰的关系因我们的深入探究而复杂,一言以蔽之,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是我们复杂的心智在世界的投影,也是复杂的世界在我们心智中的反映。‎ 那么,我们能够做的就是要祛除浮躁,静观世界,正确地认知各类、各种矛盾,并以包容的博大胸襟对待种种异质因素,全面地看,发展地看,辩证地看。‎ ‎“威武不能屈”让苏武牧羊永远镌刻在民族精神图谱,让文天祥的《正气歌》永远响彻在民族精神的星空;而“大丈夫能屈能伸”又让我们想起了鸿门宴上刘邦的委曲求全。“君子坦荡荡”是林则徐的“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见人只说三分话”总是有些对不安全因素的必要警惕。“秉性难改”是为人的豪迈,而“随遇而安”是低调的圆润。其实,何止这些,“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亦如此。这些貌似矛盾、实则在不同环境境遇下做出的不同选择,是直面现实世界困境的一种全面地看待问题、随时应时而变、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智慧。‎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各种矛盾更是丛生复杂。日新月异是常态,发展变化是必然,而发展是会产生问题的,何止“提笔忘字”等生活细节,当下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此为文明之进步,但同时带来了“垃圾围城”,也带来了“乡愁失落”。人工智能让生活便捷,但同时也带来了产业不断转型升级的重担,和产业工人的再学习再就业的重任,也带来了对阿尔法狗的深深恐惧。然而,我们有了垃圾分类、变废为宝,有了留住乡愁、建设新乡村,有了5G以及工业革命4.0等等。也就是说,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完全可以也只能用发展来解决。而不是拘泥于一时一事不能自拔,面对问题,我们要辩证地看,认真地做。‎ - 29 -‎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伟人毛泽东道出了面向复杂世界、解决复杂矛盾的眼光、襟怀和智慧。“向世界”宜用“冷眼”,这是一双慧眼,辩证地看待世界,坚守原则,把控主流,不避变通,不殚屈曲,拥抱生活中的一切进步,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回避一些美好事物的失落和基本技能的淡出,因为这一切都可以被重新擦亮,用一种新的眼光、新的方式、新的材料来实现。这样,才能在分清主次、轻重、缓急间,更好地一意向前发展。‎ 中国文化的智慧是复杂的宏阔,当下生活场景是宏阔的复杂,反之亦然,一样有趣。更有趣的是,我们能够看清这种有趣,有发展的定力、生存的智慧。‎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本题属于任务驱动型作文,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关键在于识别并完成任务,在任务的驱动下发表对材料的看法。写作考场作文的第一步是审题,即审读题干要求和审读材料内容。本题题干要求考生针对材料来谈自己的思考与感悟,写一篇文章与同龄人共勉。材料重点在于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并思考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如何看待中华文化的有趣性及在当下生活中的体现。这就要求考生要把握材料的内容,明确材料的中心话题,在中心话题的指引下进行立意作文。‎ ‎【审题】材料主要讲中国文化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然这种有趣,同样体现在当下生活现场。中国文化意蕴丰厚,不同的处境会有不同的心态,但并不矛盾。“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体现的是一种情操,“大丈夫能屈能伸”“好汉不吃眼前亏”是一种应急之策;“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是一种胸怀,“见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是一种处世态度;“江山不移”是指人的本性品质不易改变,“随遇而安”体现委曲求全的忍让。以上这些文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也是儒家思想的展现。第二段材料主要讲现代科技进步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冲击。如何辩证的从传统文化中吸纳气节与美德,吸纳灵气与智慧,如和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及现代科技等。‎ 参考立意:做一个识时务的人;恰到好处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如“方圆”“刚柔”“进退”等;学会辩证看待问题;正确认识科技的进步,促进其健康发展;面对矛盾,要辩证看待;用发展的观点,解决社会进步中出现的问题;话说中国文化中的“攻”与“守”;固节与变通等。‎ 行文结构:结合现象简析出本质,提出论点“辩证看待问题,积极推动发展”。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如要一分为二地看待问题,要辩证思考,分清主次、轻重、缓急,把握主流,不避矛盾;以包容的心态,辩证的眼光,一分为二地认识复杂问题,解决现实的矛盾问题,绝对不走极端,不会固执一念等。最后可以写自己的感悟或做法,如我们需要更多的是看清社会发展的主旋律,并积极推动社会进步;丰厚的中国文化、中国智慧足以应对一切困难和问题,用发展来解决一切社会进步中出现的问题。‎ ‎【素材】我们在享受着科技成果、文明进步的时候,往往也伴随着传统技能的淡化、远离甚至消逝,以及由此带来的失落和惘然。‎ - 29 -‎ 科技成果能迅速地改变现实生活,但只能缓慢地改变人的想法,逐步改变人们的思想。每一件科技成果一旦转化为现实产品并成为人们得心应手的工具或消费品,它会不断更新换代,如从1G到5G,从大哥大到新一代智能手机,技术的含量会越来越高,这种发展绝不会因为一个时段人们的“怅然若失”而停滞 ‎“科技发展快”与“人们认识慢”的“不和谐”其实并没有那么严重,我们是用“有趣”二字来界定生活中的这些“纠结”。‎ ‎“秉性难改”与“随遇而安”不是相对,而恰恰是相辅相成。世界是矛盾的,汽车上的GPS导航让我们的出行更加便捷,却也让人们不再记路、识路,失去了设备就失去了家的方向。面对这样复杂的世界,我们应辩证看待,分析利用,因事制宜。‎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处在如此便捷的时代,我们应当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屠呦呦,二十多年研究青蒿素,由人工采集、处理到如今的机器代劳,大批量生产青蒿素,为病痛中的人们带去希望,这是科技发展的功劳;童话中,那个数星星的孩子到如今天眼“fast”,用清晰的图像让人们领略宇宙的浩瀚与美丽,用细微的信号让人们探索宇宙未知的远方;十四年抗战,小米加步枪打出一片天地,还中华民族的家,如今原子弹、氢弹、核潜艇,还中华民族的底气。放眼周围,移动支付、共享单车无一不在为我们更好的生活服务。‎ 趋利避害是人们想要达到的目的。从我辈青年做起,坚持理性辩证分析,趋利避害。‎ ‎【点睛】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很多,立意方向也呈现多样化特点。但是有一点必须加以重视,只有那些抓住核心立意及重要立意方向的作文才能得一类分。由于“矛盾性”,更由于作文材料的多则,材料本身没有做价值的判断,材料意义的容涵性与开放性强,那么考生必须权衡,只有衡量、考虑、斟酌之后,才能做出恰当、准确的选择,才能有自己真切的认识与思考、冷静的分析、逻辑性的表达。在行文中,辨析关键概念、辨析是非、辨析因果、辨析本质。试题是否具有思辨性,能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这就牵涉作文题设置的题型功能和题型考查目标的问题。作文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其中包括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布局谋篇,以及对这些加以整合的逻辑思维能力。思辨应该是一个文章写作的切入点。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角度、立意、文体和标题等方面,给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选择空间。‎ ‎ ‎ - 29 -‎ - 29 -‎ ‎ ‎ - 29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