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20写作之记叙文(讲)(含解析)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高考语文专题20写作之记叙文(讲)(含解析)

专题 20 写作之记叙文 讲目标 1.了解高考记叙文写作考纲要求及常见题型。 2.掌握高考记叙文写作命题规律和写作技巧。 讲考点 ☆考点一: 立 意 【高考典例】 1.【2018 年高考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 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你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生动地展现出人与自然和 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符合逻辑;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有细节,有 描写。 【答案】参考例文: 绿水青山图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你踏着微湿的土壤,淡绿色的裙摆轻拂过大地的发梢,轻转回眸,身后一片碧绿,硕果 生机。望着自己的杰作,你展颜一笑,皓眸红唇,晃得娇美的樱花在微风的渲染下,静静飘 落在你的头顶,在你柔顺的发丝里,留下一抹清香。 他们说,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总会牵着春姐姐的手,漫步在山间田野里,嗅着花儿的芬芳,用晶莹的露珠涤尽尘埃; 你也会跟在夏哥哥的身后,左瞧瞧又看看,用红唇亲吻娇艳欲滴的荷,为受太阳炙烤的蚂蚁 遮挡阳光;你常常伏在秋姐姐的肩头,趁她不注意掀起一群落叶,或是在红彤彤的果子里择 一个吮着汁液的美好;当冬哥哥来了,你总会整个身子倒在雪地里,享受着冰凉与纯洁的雪, 从指尖划到耳畔……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常用文字来雕饰你的美丽。自幼酷爱书卷的你,当然是喜去采撷。 感觉自然的呼吸,窥测自然的神秘,听自然的音调,观自然的图画。风声,水声,松声,潮 声,都是诗歌的乐谱。花草的精神,水月的颜色,都是诗意的范本。 春晨,“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词调闯入了你的梦境,你忽的醒来,轻 嚼着诗的韵味。“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心随着白居易的步伐闯入春的世界。 读多了诗,你渐渐学会了体味其中的意境。心潮随着诗人的喜怒哀乐而跌宕起伏。高兴得意 时,你会吟一句孟郊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失落伤感时,你会用袖子轻 拂去眼角的泪花,微微笑着诵一声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感慨着世事 变迁,你呢喃出纳兰性德的“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他们 的诗作感染了你,让你不自主地投入,高兴他们的高兴,悲痛他们的悲痛。 夏夜,你感慨着“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盛世美颜,“有三秋桂子,十 里荷花”的秀美画卷,你吃吃的笑了起来。夏夜的湖水波微漾,你俯首,以湖面为镜,目视 着自己姣好的容颜。你的感情细腻,多愁善感。你常在无形中与诗人进行交流,渐渐有了心 灵的联系,你默然蔡确的“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嘴角又带着酸酸的絮语“曲 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的悲怆。不得不说,你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孩,你就是自然。 秋午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风景让你颇为赞服,而秋天本是个万物凋零的 季节,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使得留下的名篇更加数不胜数。“红藕香残玉簟秋”你静静的 来到李清照的身旁,为她系好外衣的扣子,说是自然赠予的礼物。“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 朱颜改”你为李煜挽好了发髻,回给他一个恬淡的笑,说是自然的馈赠;“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你亦来到欧阳修的身边,搀着他,游历风水美景,又上一楼。 冬黄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景划过你的视野,甚美。可此时的你 依然注意到“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悲凉场景,人在画中,画在诗里,诗在情中…… 你爱着自然,感叹着自然,是“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感性,还是“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事实,都深深震撼着你。金圣叹曾说过“名山大河、奇树妙 花者,其胸中所读之万卷之书之副本也。于读书之时,如入名山,如泛大河,如对奇树,如 拈妙花焉。”有诗,有意境。正如你,走入了万千诗人的心中。 其实,你是谁。 你是自然的女儿。 你亦是人类。 【解析】 的时代主题。这篇记叙文引导考生们关注我们国家的发展命脉。爱护绿水青山,做大金 山根山,不断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试题点评】命题就是命制作文的题目,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 式。(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词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词 或者是词语。如《尝试》,等等。2.短语式命题。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 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诗意的生活》3.句子式命题。作文命 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 两种类型:1.完全式命题作文。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 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2.材料式命题作文。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 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 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三)从内 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1.观点型命题作文。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 点,如《人生处处是考场》。2.论题型命题作文。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 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谈意气》。3.寓意型命题作文。命题运用 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4.关系型命 题作文。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 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人与路》。 【2019 高考展望】2018 年北京作文题形式与 2017 年一样,都是采用了命题作文的方式,要 求考生在议论文“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和记叙文“绿水青山图”之 间二选一进行写作。这两道作文题,都是在为考生发挥自身学习优势提供选择空间的同 时,着重引导考生要深入认知所处的时代,开放视野,关注身边事,从而突出每一位公 民对社会的担当意识。从今年北京的作文题可以看出,作文命题符合在国家发展过程中 所要求的对学生进行核心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方向。学生如果想在 2019 年作文中拿到高 分,在写作中就需要“包装命题”,将语文与政治相结合,弘扬主旋律,融入时代,并 且与国家的发展脉搏共同跳动。 2.【2017 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 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答案】 从宝马 1001 到劳斯莱斯一号 无论宝马还是劳斯莱斯,于我这样的穷教师来说,要拥有,只能是永远的梦。可我有自 己的“宝马 1001”和“劳斯莱斯一号”。现在就跟大伙儿讲讲我与它们之间的故事。 所谓的“宝马 1001”其实是我的一辆老式的上海凤凰牌自行车,之所以给它取名为“宝 马 1001”,一是它为我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二是“1001”具有形似的意义,两个“1”相 当于我的两条腿,两个“0”相当于自行车两个车轮。我的两条腿加上两个自行车车轮,就 能让自行车飞动起来。 我的“宝马 1001”伴随我们有十六个年头。当时花了 400 元,主要是接送女儿。女儿 当时在古蔺城关二幼读大班,距我工作的古蔺中学约有三里多路,“宝马 1001”便派上了用 场。每天只要我有空就要接送女儿,我座在前座上,两手把住“车龙头”,双脚蹬着自行车 转轮踏脚板,自行车就动起来,随着蹬的速度,自行车就或快或慢地转动着往前了。女儿坐 在后座上,双手抓住我的后衣角,或俯或仰,就这样我与女儿悠哉游哉地从家到二幼,或从 二幼到家。 四年后我们添置了轻骑,就把“宝马 1001”擦得干净发亮,放在楼上。它也心甘情愿 地“退居二线”,过着无人理睬的孤寂日子。 直到 2002 年 8 月,我们一家从古蔺搬到绵竹,轻骑笨重,我们将它处理了。“宝马 1001” 轻便,又想到绵竹处在平原地带,所以让“宝马 1001”和我们一块移居绵竹新家。没想到 还派上了大用场。我们家住天河沁园,距离绵竹中学约一两里路,骑车只要六七分钟,走路 要十分钟左右。女儿读绵竹中学初中部(绵竹实验中学),和我同一地点。“宝马 1001”可载 我们父女两人,早上去,中午回来,下午再去,黄昏时回来,吃了晚饭又送女儿上晚自习, 10 点半或 11 点半再骑车去接。“宝马 1001”伴随着女儿初中一年,高中三年,伴随我的时 间则更长些,一直到地震后我们搬到板房学校添置“劳斯莱斯一号”为止。风里雨里,烈日 下,大雪中,“宝马 1001”又为我们奉献了七年的青春。 “宝马 1001”再一次退居二线,闲置在家里。尽管我们很注意爱护它,但它的身上还 是有了些锈迹,可它还挺“硬朗”,挺“有力量”。我曾几次去修车,修车的师傅都直夸“宝 马 1001”钢材极扎实,不像现在的自行车中看不中用,还让我不用的时候一定要处理给他。 不过,我尽管新添置了“劳斯莱斯一号”,但我还骨子里仍丢不下“宝马 1001”。学生见了 我,都还开我玩笑,“龚老,‘宝马’换了,给我开吧!”我笑笑说,“我的‘宝马 1001’已 进入了我的‘历史博物馆’,天价啦。”最终,送给了我的一个好朋友,交给他父亲用于乡下 赶路。 家里添置的“劳斯莱斯一号”并非真是顶级款爷级别的汽车,而是“玫瑰之约”电瓶车。 相对于“宝马 1001”来说,自然是速度快了很多很多,所以,我骄傲地在妻子和女儿面前 叫它“劳斯莱斯一号”。 这辆车和“宝马 1001”一样显得精瘦但很强悍(恬不知耻地说,有点像我),枣红色的, 比起“宝马 1001”的纯黑色来说,英俊了许多。只要充足电,一开锁,再拧龙头旋柄,它 便窜去多远,不像“宝马 1001”上一号桥还要下来推,若再搭载妻子回一趟家,不把全身 累跨架,也要流一小桶臭汗,因为板房区到城头家里,走要一个多小时,骑“宝马 1001” 要 40 多分钟,骑“劳斯莱斯一号”则要近 20 分钟。 有了“劳斯莱斯一号”,方便多了。哪怕下雨,满地泥泞,也总算能保住鞋裤的清洁和 上身的干爽,因为配了雨衣。有了“劳斯莱斯一号”,我们不仅可在城里逛,还可到城外玩, 只要你给够“劳斯莱斯一号”足够的“营养”就可。原来“劳斯莱斯一号”也是服务周到的 “宝马”呀! 以前给学生讲吴伯萧先生的《记一辆纺车》,不能深切地明白,为何吴先生要把一辆纺 车喻为“战友”“同志”,在经历了与“宝马 1001”和“劳斯莱斯一号”相处的日子后,我 明白了。可以说,一切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东西,在他们(它们)与你同甘共苦的岁月中,你会 越来越觉得他们(它们)弥足珍贵,哪怕它们极为的不显眼,极为的不值钱,都是你生命中不 可随意丢弃的宝物!!! 【解析】 试题分析:本作文题的形式仍是材料作文。材料从日常生活切入,日常生活为材料作文命题 提 供 了 更 多 的 快,全靠车头带”。前两个角度侧重感性,后两个角度侧重理性。这几个角度,既可以 单写,也可以交叉,还可以综合,给考生提供了充分施展写作才华的空间。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材料作文的题目,材料很简单,主要谈论“车”。本作文贴近时代、 贴近社会、贴近考生生活。对于“车”的现象,考生没有陌生感,熟悉并且有亲身体验, 材料内容和考生的生活没有隔阂感,在阅读上也不存在障碍,材料的三句话构成一个有 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材料立足现实生活,立足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关注 时代发展,采撷生活浪花,选取适当文体,抒写真挚情怀。尚奇者可追热点之新,敏察 者可展刻画之长,情笃者可吐肺腑之真,思深者可发独到之论。人人眼中有车,故上手 容易;个个感受不同,故精彩纷呈。只要有自己的观点和思考,能够自圆其说即可。上 述立意角度都是跳出材料的,给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之感。在行文中注意结构的清晰, 观点的明确,没有牵强的痕迹。 【考点剖析】 立意明确,是指立意正确,感情健康,意义深刻。立意的好坏是文章能否写好的重要标 准。只有立意正确、深刻,文章才有价值。立意正确,深刻的源泉就是对生活的深入开掘, 对材料的认真提炼。记叙文的立意要紧扣题意,深刻而令人回味,感情真挚,能引起读者共 鸣。 【命题揭秘】 作文是高考必考考点,分值 60 至 70 分,从最近几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命题来看,文体 没有固定的要求,基本是考纲规定的“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立意要紧扣题意, 深刻而令人回味,感情真挚,能引起读者共鸣。2019 年高考仍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备考技巧】 1.关注身边,与生活对话,着力培养体悟能力 一滴水,足以折射太阳的光辉,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的是发现诗意的眼睛。我们自己 某一次与众不同心路历程,或许就能成为作文立意的亮点,每日或每周反顾思考当日或本周 你认为最有价值最有内蕴的事件,课内课间,教室宿舍,在校假期,居家外出,访友踏青…… 总会有某个人,某处景,某件事,轻轻拨动着你的心弦,流淌出美妙的音符,成为与某次作 文审题相切的生活味浓郁的立意。 有广度的观察体悟,才使我们的立意不落窠臼,亮出不 同凡响的立意,于无声处惊雷。 2.打通读写,与文本对话,不断提高认识水平。 加强阅读,包括教材,名著、时文,甚至每次练习时所用的文本材料。这些都是我们写 作时立意的模板与范例。即时写下阅读感悟,有目的积累文本立意,适度与我们生活生发勾 联,不断丰富语文素养,逐步加大记叙文的写作立意厚度。与文本对话,立于精神高地,提 升思想的境界。 3.多向思维,与自己对话,有效提高思辨能力。 (1)转换视角,独出心裁。作文的立意选取了一个新鲜的角度,很能获得读者或评卷 老师的青睐。 (2)瞬间开华,提炼主旨。挖掘事实本身具有的现实意义,通过想象联想了引申出对 生活本身的思考与感悟,发人无我有;着眼材料所具体的象征意义,善于由此及彼的相关推 论,发人有我优;立足人文的哲思情怀上的拓展,善于“凝神观照”,也工于个性思考;由 点及面,联系结合生活,立体式的展示思维成果。这些方法在具体立意中可灵活应用。 (3)彰显个性,秀出自我。记叙文的立意的一般指向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内指的对 人性的讴歌或剖析,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对外向的对生命的思考对未来的展望,写作者既 要有意识的涉猎,以拓展立意的空间,也要善于发现,培植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优势,和极占 有某一方面的材料,以便于亮出立意的个性彰显自我的风采。 4.记叙文审题立意四项注意: (1)不偏不倚求“准确” 立意首先要“破题”,破题首先要考虑“准确”。所谓准确,就是指文章的主题符合作 文题目的要求。 (2)比较琢磨求“深刻” 一篇文章光是做到立意准确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作文得分的高低与立意的高低 是紧密相连的。 (3)自信泛爱求“积极” 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很多问题答案都不止一个。然而,多元化是有条件的,多样化 是有前提的。作文之自行立意,也并非写什么都可以。作文评级标准中对立意的要求是:记 叙文要“思想感情健康”,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切实做到。 (4)匠心独运求“新颖” 这是在前二者基础上更高一些的要求。文章要力争写出新意,写出深度,不要过多重复 别人已说过的话题,不要就事论事、浅尝辄止。一定要考虑到针对性和社会性。 5.记叙文审题立意三种方法 (1)认真审题,琢磨题意 任何一个作文题目,命题者一定有一个预定的最为确切的主旨,或者写作角度。考生要 努力从题目当中看出来。如果能够体会到命题者的考察角度或意图,立意自然不在话下。 (2)结合材料,确定中心 选材的时候,一定要对材料进行分析和考究,深入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意义,有没有写 的价值。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能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意义。发现的角度多了, 从中确定一种。选择的标准,首先看自己对哪—点更有体会,更有可说;在同样有体会、有 话说的情况下,再比较一下哪一点更“有点深度,有点新意”。切记:不要片面追求“立意 深刻、新颖”。 为了将中心思想表现得更明确、更集中,在写的过程中,对最能表现中心的地方—定要 详写,从而使中心思想自然流露出来。 (3)发散思维,多种角度 ①多维立意 所谓多维立意,指的是思考客观对象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思考,从而决定自 己文章的主旨。“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观察者,可能因为所站角度 不同,看到的特点有异,得出的结论也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事物,同一材料,不同的角度所 作出的判断、所得出的主题也不尽相同,我们应该努力将这些不同的判断归结到一起,然后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一,作为文章的主旨。 ②融旨于物 借助于某种事物来表现文章的主旨。这种立意方法常常通过对平凡事物的精雕细刻,以 显示深远的寓意。借某事物寄情托志,是“融旨于物”的主要特征。如 2006 年北京市高考 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作。一考生以《冰糖葫芦》为题,借“冰糖葫芦”抒发自己的情怀, 表达自己的情感。这种写法摆脱了常规写法的单调乏味,当然趣味盎然。 ③反用其意 指借旧事物翻出新意,给人以新的启迪和感受,使读者耳目一新,收到好的艺术效果。 在审题准确的前提下,想别人想不到的,想别人不敢想的,想别人想不透的,这是立意创新 的关键。摆脱思维定势,多逆向思维。我们要摈弃陈规,发前人所未发,立意求异。同样的 题材,同样的记叙对象,能写出前人所不曾有的理解,这就是立意上的推陈出新。确立文章 的主旨以后,也就是完成了立意的工作,在动笔作文之前,还要做一件工作:用一句话把本 文的主旨——或者中心(思想)——概括出来,以此来选材,确定文章结构,选择表达方法 和语言风格。 【能力训练】 1.【2018 届宁夏平罗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1)海星(一种植物)虽然不多,没有它,很多生物无法生存。 (2)草原上狼以羊为生,反过来没有狼也就没有羊。 (3)中国的大飞机主要是没有大功率的发动机。当然一个大飞机需要 4000 家公司支持。 (4)棉铃虫吃棉花,当杀死了所有的棉铃虫,棉花产量就降低了。 (5)草原上 20 头狮子需要 800 只羚羊来供养,800 只羚羊需要 3.2 万到 4 万亩草原。这 些草原又 需要大量的水和充足的阳光。同时狮子和羚羊等动物的粪便又滋养了草原。 (6)当你的手正面为阳时,背面就是阴。反之亦然。 读了上面 6 段话,你有怎么样的感受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 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对手 退休的老贾,闲不住。 在小区门口摆个小摊,卖些烟酒日杂,和路那边的老陆成了同行。不知招惹了谁,遭了 举报。城管通知,撤!说是影响市容。老贾不明白,在这兔子不拉屎的城边,咋就影响市容 了?老贾不理会,和城管打起了游击。 难道是他搞的鬼?老贾心里有个问号...... 老陆,面白,猴精,入住小区不久,就在大门口搭个彩钢房,做起了买卖。老贾的出现, 老陆很不爽。一碗水俩人喝,那哪儿行呢?俩老头儿就暗暗较上了劲儿。老贾热情,老陆带 笑;老贾降价,老陆厮跟着。 老贾的小摊儿在路边,方便,光顾的人多。看老贾的小摊红火,房子里的老陆按耐不住, 离小店一丈多远,也弄个摊子。一个路这边,一个路那边,像楚河汉界,列阵对垒。这是明 着弄事儿。最终,老贾退出,为“仨黑桃俩枣”闹别扭,没意思。 老贾不出摊儿了。 老陆没了对手,也收兵回营,心里说,想和我争食儿,没门! 彩钢房里春风荡漾。不唱戏的老陆开始唱戏,唱的是“穆桂英大破天门阵”。 老家退休的单位在山里,山里人,扒扒刨刨习惯了,这儿没矿,闲不住的就种菜。尽管 园林处三令五申,可架不住人多纠缠,于是树根周围,绿化带里,凡是空地儿,都成了菜园。 不摆摊的老贾,也伺弄起了菜园。他的菜园很小,一泡尿就能浇完。屁股大点的地方, 能弄啥?老陆说。 慢慢地有了变数。 老贾像在变戏法,菜园一日三寸地长着。一小片儿,席子大,两张席,四张席…这是小 娃儿尿炕,越洇越大啊!园林处是吃干饭的?也不管管?老陆心里直嘀咕。 到冬天,菜没了,一个小店起来了。原来如此!老陆心里起了波浪。这小店,伸腿儿就 到 80 米宽的环城路。过路的,开面的的,附近干活的,坐下喝口水,下盘棋......老家的 小店门庭若市。老贾打开了一扇窗,“种”出了自己的小天地。本来就乐呵呵的,这下老贾 笑得更喜相。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小店前来了一辆车,下来几个人,穿着制服,左看,右看。一个 当事的说,限期拆除!围观的人嘘声一片,有人说,人家的小店,一不占道,二不违法,方 便群众,凭啥?那当事的瞅瞅,没吱声,丢下一张纸,走了。 那些日子,老陆心里很滋润,像是中了福彩大奖,走路都要飘起来。嘴里嘟哝着,我叫 你得意,不整倒你才怪。可过了一段时间,没见动静,老陆心里像塞了块棉花,堵得慌。 没多久,就听小区的人在疯传:有天夜里,老家的小店来了三个黑衣人,把小店砸得一 塌糊涂...... 日子如流水,一天天流走…香樟又绿,菜园青青,老贾的小店像街边的风景。 大春天的,听说老陆病了,还病得不轻,小区的人都不信,牛一样的老陆咋会病呢?人 吃五谷杂粮,头疼脑热的也正常,问题是老陆拒绝看病,儿女们谁劝骂谁,这就怪了。 老贾听说这事儿,掂着东西看老陆。靠在床上的老陆,不知是咳嗽还是屋里闷,脸一会 儿白一会儿红,汗津津的。我听老哥哥的,去医院,去医院… 打那以后,老陆的病似乎轻了许多… 点睛:这类由句子构成的材料作文,考生首先要找到各个句子的交叉立意点,一定要求同存 异,考生在立意上要重点照顾到材料中的切合点。例如以上材料中的几句话都是在陈述 一个共同点就是互相依存的关系。 2.【2018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 10 月月考】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答案】 教育 兔子和乌龟结婚,生了一个小宝宝,两人亲了又亲,抱了又抱。真是放在嘴里怕化了, 捧在手里怕掉了,一心只盼望着:小宝宝啊小宝宝,你健康地快点长大吧,长大了有出息, 爸爸妈妈的希望就放在你的身上啊!他们给小宝宝起了名,叫龟兔兔。 兔子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用她那几根胖胖的手指玩麻将。听着那麻将籽儿响起来,她 就像注射了镇静剂似的,格外的安定和精神,兔子在玩麻将玩得着迷的时候,即使小宝宝在 身边,也只是稍稍抱抱,然后就全心全意地沉迷于麻将之中。他在心里祈祷:老天啊,给我 一千个暗杠一万个自摸吧,这样我就可以赚大把的钱,给我的小宝宝买好的奶粉,给他买好 看的书籍,给他买小王子穿的衣服…… 乌龟的爱好不同,他不爱玩麻将,他的动作比较慢,再说他比较爱静,除了工作,他比 较喜欢玩扑克牌,他一有时间,就和朋友们玩扑克,玩那种加起来等于十的小游戏,那叫斗 牛;玩那种加起来不得大于二十一的游戏,大家叫煎波波;还玩那种滚桶啊打千分啊,反正 凡是关于扑克的游戏,乌龟都是精通的。乌龟有一个经典的动作,两副牌放在手里,他可以 在一瞬间把扑克拉成一条长带,大家看着觉得他像魔术师似的,常常张大了嘴巴,视为奇迹。 乌龟也常常引以为豪。 兔子和乌龟的宝宝龟兔兔,平日里耳濡目染,自然对麻将和扑克万分熟悉。认得上面的 梭子万子筒子还认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这样的数字,甚至还不满一岁,就认出了扑克里面 的老 K。大家都夸兔子和乌龟的孩子聪明,将来怕是考清华大学的料子。 兔子和乌龟觉得自己生了一个天才般的儿子,心里美滋滋的。 兔子和乌龟的孩子从此养成了一个怪习惯:只要听到家里响起了麻将子的声音就眉开眼 笑,不哭不闹;只要看到扑克就捧在手里爱不释手。 到上学的年龄了。兔子和乌龟商量着决定把兔兔送到学校里去。可是兔兔才去了一天, 就在教室里大哭大闹,根本就静不下心来读书,其他小朋友被他闹得回家告状,说那个班里 有个哭大王,成天不读书就是哭,吵死了。 老师非常为难,就把兔子和乌龟叫了去,让他们领回孩子,老师说:关键是要搞清楚他 为什么一直哭闹。兔子和乌龟非常难堪,把兔兔领回来后,多方盘问。兔兔就是不开口。兔 子说,不开口?明天放到更厉害的那个班去。兔兔这才大哭着告诉兔子和乌龟:教室里没有 麻将和扑克牌。 兔兔生死不去读书,非得有麻将和扑克牌不可。怎么办呢?两个无奈,想了一个办法, 为兔兔买了一个特大号书包,里面堆满麻将和扑克牌,让他背着去学校。兔兔这才破涕为笑, 高兴地去上学去了。 龟兔兔没有心思学习,整天就知道麻将扑克牌,成绩总是垫底,兔子和乌龟急了,给龟 兔兔报了各种辅导班,请了各科名师,可龟兔兔的成绩就是不见起色。 转眼之间,兔兔十八岁了。其他同学都考上了重点大学或者大学远走高飞,可是可怜的 兔兔学的东西还没有一箩筐。 兔子的脸上有了很多皱纹,乌龟的绿胡须更长了。两个叹息着:孩子怎么这么难教呢? 我们尽力了啊?可是兔兔为什么这个样子?! 【解析】 点睛:漫画作文的审题方法一般有:(1)看漫画的标题。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漫画的标题就 是漫画的眼睛。所以说看漫画,标题是我们理解漫画寓意的一个窗口。(2)看画面细节。 漫画属造型艺术,又属喜剧艺术,主要通过画面来反映现实生活或时事。由此,我们在 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画面,漫画作文要仔细观察漫画中的人、物、景、情,把 握其性质,抓住画面所包含的褒贬对象,这样才能全面领会漫画的寓意。(3)看漫画的 艺术手法。漫画是用线条、色彩来表情达意的,它的表现手法有夸张、变形、比拟、象 征等,而以夸张、变形为主要创作手段。夸张变形就是改变人或物正常的比例关系,有 意识地让其夸大或缩小,拉长或缩短,通过大与小,方与圆,曲与直,虚与实的对比手 法,使表现出的形象鲜明、典型,表达的意旨更明确,更深刻。夸张之处往往就是漫画 的弦外之音,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考点二: 选 材 【高考典例】 1.【2018 年高考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 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花解语,鸟自鸣,生活中处处有语言。不同的语言打开不同的世界,音乐、雕塑、程序、 基因……莫不如此。语言丰富生活,语言演绎生命,语言传承文明。 【答案】 品味时尚 那是一个繁华到极致的街口,以转角的轴为中线,有两家店。一家是国际闻名的服装品 牌在此城的旗舰店。旗舰店旁边转角过去,有一个小铺坊长年埋藏在黑暗的角落,小小的木 质门扉,还没有旁边旗舰店四分之一大的店铺。一位带着镶边眼镜的老人始终坐在离店门最 远的那个角落的台子边,专心地给一两件剪裁精致的旗袍刺绣的花瓣上镶边。店铺的侧墙上, 挂着一个久年未擦、覆着灰尘的铜牌。 无人问津这家小刺绣店,尽管她里面蕴藏着无数精美的手工艺品,人们往往目不斜视地 走进隔壁的旗舰店,精心挑选,满载而归。全城的人都将穿着这个品牌的衣服作为时尚,男 男女女,谁要是有能力进这家店购物就是一种能力。这种攀比,俨然成为市民的一种时尚。 每日清晨旗舰店的清洁工“哗啦——”一声将水全部向那刺绣店的门口冲刷而去,脏兮 兮的水流了一地。然后是汽车尖锐的刹车声,旗舰店的总销售经理神情孤傲地冲店门口恭候 的助理冷漠地微微致意,自动玻璃门将一切繁华又隔绝在店门里头。工商局不止一次来访并 暗示刺绣店的老人,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被能付起更高地租、带动更多客流量的另一家 国际品牌旗舰店所取代。 终于有那么一天,规划局请了驰名外省的一位美学专家过来勘察这条商业街的发展前 景。美学专家的眉头一直锁着,慢慢踱过一家又一家规模宏大的商铺,又踱过一扇又一扇铮 亮的橱窗,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一行人走到转角处的店铺,美学专家的脸色放光了许多。 周围的人立马会意,有一西装革履、油头粉面者上前恭维地笑道:“先生果然好眼光,这转 角的国际旗舰店就是拉动本城高端客户消费的头号品牌,这里地段繁华,发展前景十分广 阔。”大家立马要拥着专家进店。专家的神色很严肃,只是略略点了点头,迈开脚步不顾旁 人失望的目光接着向前走。 走过刺绣店的门口,除了专家,所有人无视这家店继续向前走。但是专家这一核心人物 的脚步倏地停下了。他凝视着不大的店门和里面昏暗的摆设,驻足良久,迈进了店门。老人 正在专注地给一件精美却无人知晓的旗袍滚边,此时沉稳地慢慢抬起头,露出那张满是皱褶 的、带着镶边眼镜的脸。没等大家明白过来怎么回事,下一秒,专家的手和老人的手紧紧地 握在了一起。专家严肃的神色里竟似闪着一丝泪光。 “老师!”一声深沉的呼喊,惊醒了所有人。原来专家嘴里几年来谈到的那位神龙不见 首的恩师,就是这位常年无人知晓的店铺的主人!据专家几番提及往事时说,当年他只是空 有禀赋的研究生,是这家店铺那精挑细选的上好苏州丝绸,精湛的滚边技术,细腻的刺绣图 案,使他从中悟到了美学的精髓,最终有了当今的成就。这番回来,也是特地来重新寻找当 日的恩师。 第二天报纸的头版头条,这幅画面连带小小的刺绣店惊动全城,标题是“人们该如何品 味真正的时尚?” 半年之后,这里变为了时尚步行街,周围仍旧是琳琅商铺,只是转角最繁华处被古色古 香、窗明几净的一整家刺绣店所占有,赫然是这里的时尚地标。 人们终于将目光投向这家规模宏大的刺绣店,并逐渐发觉它貌不惊人的沉淀着的时尚。 太多的人走进了这家店,有钱人在这里购买丝绸手帕、布艺鞋;高端的客户纷纷订单,高层 party 上掀起旗袍风。大街上拎着刺绣店特有的木制小包成为最新的时尚。 那铜牌仍旧挂在侧墙上,被擦得铮亮。那上面赫然写着“苏州薛家第 xx 代刺绣真传”, 其刺绣工艺作为文化遗产被得到保护。不知道那家不甘心地被迫迁址的旗舰店的经理,可曾 明白这店为何代替了她的旗舰店,成为永恒的时尚为人们所品味、保护? 【解析】 【试题分析】今年江苏卷的作文试题采用的仍是材料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 除外文体不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试题点评】2018 年的作文试题仍是此类作文形式,角度自选,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 不限。与去年一样,作文仍然给出了核心概念,即“语言”;2017 年材料作文给出的核 心概念是“车”;2015 年给出的核心概念是“智慧”,2014 年给出的核心概念是“青春”, 有了核心概念就可以降低审题的难度,但要想写好材料作文,必须全面理解材料,把握 材料的主旨,了解材料所涉及的几个方面或层次。另外,材料作文审题要有全局意识, 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跑题现象。另外材 料所蕴涵的观点可能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 多角度审视材料。由于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动笔前对所得到 的观点还要适当的筛选。筛选的原则:①服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可能比较新颖;③有 话可说。 2.【2017 年高考课标Ⅲ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 40 周年。40 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 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 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 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 今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 2017 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父亲的高考 ——我看高考 看到这个标题,我不得不想起一个人,他就是我的父亲。可以说,没有他对高考的执着, 就没有我。——题记 父亲是山里人,1985 年,父亲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山区一所重点初中。在村里人看 来,父亲一定会很顺利的考上中专,吃上商品粮,成为国家人。 但是,父亲并没有考上小中专。自作聪明的父亲以为初中依然可以毫不费力的成为佼佼 者。可是他错了,当他觉得自己已经成了班里的后进生时,他已经没有办法赶上去了。结果, 父亲没有如愿考上小中专,而是上了一所极其普通的高中。那时候,成绩不好的才上高中, 成绩好的都上中专去了。 父亲所在高中,真的是一所普通高中,普通的老师基本上不管他们。在那样的学校,父 亲可以随便旷课,随便不考试。父亲曾说,有段时间,他们白天到山上去玩,晚上翻墙头偷 西红柿茄子。有人报告给老师,老师说,反正也考不上个学,由他们去吧。这样的学校,这 样的老师,父亲的命运可想而知。 1991 年,父亲参加高考,尽管属于班里的前几名,但是依然距离最低录取分数线 36 分。 那一年,与父亲同岁,但比父亲高一年级的小伙伴在县中复读考上了兰州大学。小伙伴的成 功刺激了父亲,父亲也要复读,也要考大学。 父亲也选择了县中去复读。复读时,父亲英语差。他知道,如果不把英语补上去,根本 没有希望考上大学。当时老师从初中第四册开始复习,父亲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背,一条语 法一条语法地记。听不懂,他就先背过,然后慢慢领会。渐渐地,父亲的英语有点起色了。 父亲数学地理不错,再加上英语有了进步,按照平时的成绩,考个师专没有任何问题。 可是,1992 年高考,父亲在考场上出了点意外。考完数学,父亲在宿舍嚎啕大哭。父亲说, 那是他第一次因为考试而哭泣。 父亲再一次落榜了,倔强的他再一次踏进复习班的大门。复读第二年,父亲的成绩继续 进步。到年底时,居然考到了全校第一。当时师生们都预言,父亲一定能考上重点大学。 但是,命运之神又一次耍弄了父亲。在考场上,父亲仿佛灵魂出窍,居然犯了一个至今 都无法相信的错误。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他的两大强科发挥失常,父亲再一次泪洒考场,以 一种极其悲催的方式结束了第二年的复读生涯。 第三次落榜,父亲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了强烈的打击,他甚至想到自杀。但是,父亲没有 自杀,否则我也不会在这里讲他的故事了。 父亲知道,他没有选择。多年的上学让他的体能远不如村里的伙伴,农活儿他干不了。 更主要的是,他不甘心就这样结束他的求学生涯。 在家里躺了一个多多月后,父亲顶着巨大的压力,冒着无数颗白眼,第三次踏进了复读 班的大门。那一年,父亲不再张扬,默默地向命运发起最后一次挑战。他知道,如果第四次 落榜,他绝对没有勇气再复读了。 1994 年 7 月 7 日,父亲第四次踏进考场。那一次,他终于如愿以偿的考上了大学;那 一年,他终于可以在乡亲们面前挺直腰杆了! 记得班主任老师曾让我们观看电视散文《我的高考》,当主人公安永全通过千辛万苦拿 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激动的大喊:“我考上了,我考上了!”那一刻,我想到了父亲 母亲曾经嘲笑父亲复读三年。父亲说,他如果没有复读三年,就不会遇到母亲,自然就 不会有我。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确是真的。没有父亲近乎疯狂的执着,真的就没有我们现 在的家庭,就没有我! 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父亲就是明证。没有高考,就没有我,向父亲致敬! 【解析】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师点睛】 此命题着意于引导考生在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个人发展,激励一代青年将个人理想融入 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命题者意在启发考生在宏观语境中聚焦个人经验,表达对“高考” 的独特体会和理解,呈现他们的酸甜苦辣尤其是勤学奋进中的豪迈之情。应该说,这道 题符合新课标对高中生写作能力的要求,紧贴考生生活和思想实际,难度适中。 阅读试题时要特别注意“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中的“副” 字。构思时必须先确定好副标题:是写“我看高考”呢,还是写“我的高考”。 如果确定写“我看高考”,重点就在“看”,要谈对高考的看法,最适宜写议论文;如果确 定写“我的高考”,重点就在“高考”,要写出我和高考的关系,可写议论文,也可写 记叙文,还可写抒情散文。只有先在思想中确定了这一点,才能接下来进一步思考文体 问题和选材问题。 【考点剖析】 写好记叙文,最关键的是选材,选到了一个好的材料,文章就成功了一半。记叙文选材 鲜活,新颖,或以小见大,或典型有代表性,内容要具体,能体现个性。 【命题揭秘】 作文是高考必考考点,分值 60 至 70 分,从最近几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命题来看,文体 没有固定的要求,基本是考纲规定的“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的选材要紧扣题意, 新颖有个性,深刻而令人回味,感情真挚,能引起读者共鸣。2019 年高考仍沿袭上述命题 特点。 【备考技巧】 1.强化阅读,积累素材。 扩大阅读,包括教材,名著、时文,甚至每次练习时所用的文本材料。通过大量阅读, 筛选并积累可用作记叙文写作的素材,并将所积累的素材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 2.关注生活,培养体悟能力。 记叙文往往会从平凡小事中反映出大的人生哲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复习中注意观察 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关注生活。某一次与众不同心路历程,或许就能成为作文选材的亮点; 课内课间,教室宿舍,在校假期,居家外出,访友踏青……总会有某个人、某处景、某件事, 让人感动,积累起来就会成为很好的作文材料。 3 掌握记叙文对选材的基本要求: (1)要选择有较强的情感内涵的材料。 老舍先生说过:“小说是情感的记录,而不是事实的重述。”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事件, 线索等等仅仅是记叙文的表层结构,其深层结构是充溢其中的情感内涵。事件、线索等等仅 仅是承载情感内涵的框架,真正感动人的是蕴含在框架中的情感。那些没有情感内涵的材料 不是记叙文的好材料。 (2)要选择有较深的主题潜能的材料。 鲁迅先生说:“选材要严,开掘要深。”选材和立意是记叙文写作中两个重要的环节,他 们处于互相影响的联动状态。材料选得好,为开掘主题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主题的开掘和 深化,又反过来制约、促进材料的选择和加工。 (3)材料要有初步的形式意味。 在考虑记叙文选材时,许多考生往往只注意材料内部方面的某些因素,强调选材要积极 健康、典型生动等等。这固然不错。但是,如果忽略了记叙文的形式规范对选材的特殊要求, 就会造成文体感不强,记叙文的文体特征就会因为选材不当而显示不出来。 4.加强写作,熟练运用。 加强对记叙文写作的训练,在训练中提高熟练运用各种素材的能力,提升应试能力。 5.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作文是目,尤其是适合写记叙文的作文是目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写作 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研究,可以了解高考常考写作题型及选材范围,掌握高 考试题命制规律,提高复习效率。 6.掌握选材的基本方法: (1)精心筛选 这一过程包括鉴别、比较、筛选、取舍等方面。筛选时要遵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 则,也就是要去除低级庸俗的东西,选择有意义的事。所谓有意义的事,就是有认识价值和 教育价值,能给人以启迪和趣味的事,否则作文不能打动人。选材也要回避熟事,如老师带 病上课,妈妈雨夜背我去医院这类题材就应该避开,要写“人人眼中皆有,个个笔下皆无” 的事。 (2)平中求新 高中记叙文,所选材料除了真实、有意义、符合主题外,应力求新颖,力争做到“人无 我有,人有我新”。让学生在作文中运用新颖的材料,确实有一定难度,但是如果学生能够 关注生活小事,以与众不同的“视角”思考,独辟蹊径,挖掘出生活小事中的意蕴,完全可 以把很平庸的“破事”、“破材料”写得很有新意。 (3)艺术组合 不少同学总是抱怨生活太平淡,没有精彩的东西入文,其实,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 活,写作时允许对素材进行艺术加工。“艺术组合”就是一种好方法,它是将分散、零碎的 材料进行巧妙的组合和嫁接,创造出更具典型的内容,即鲁迅所说的“杂取种种,合成一 个”。沈从文《边城》中的翠翠有三个生活原型:一个是泸县绒线铺的女孩子,翠翠明慧温 柔的品性就取之于这个小女孩;一是在青岛崂山看到的女孩子,翠翠的清纯朴实即源于这个 乡村女子;一个是作者的师母,从她身上“取得性格上的朴素式样”。如果我们在作文中也 借鉴这种方法,把生活中的点滴感受和经验加以筛选组合,便会提炼出有血有肉富有真情实 感的题材,既解决了无米下锅的问题,又能提高作品的感染力。 【能力训练】 1.【2018 届湖南衡阳高中毕业班联考(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对“奋斗”有什么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联系实际;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青春 □梅寒 架上的嫩葫芦,知道怎么给它施肥不?葫芦上割个三角口儿,把里头的芯儿挖出来,滋 上泡狗尿,哈哈!同桌的小丫头片儿,知道怎么让她见了你就乖乖臣服不?有小辫儿啊,给 她辫子上悄悄拴上两只炮仗,她不是牛么,瞪眼么?手上火机“啪”,“砰——”,“啊——”, 哈哈哈…… 这些,都是我当“司令”时期的旧事了,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当初,每做一件这种事,我都会被家里狠狠地打一顿。我妈打散了几只笤帚,我爸抽断 了几根皮带,无法胜数。只是,棍棒之下出孝子这等幸运事,没在我家出现。我越长越大, 越大翅膀越硬,等我长到十八岁中学毕业,想去参军,哪个领兵的敢要啊?遂彻底放任。我 把头发染得红一撮蓝一撮,穿着膝盖上有几只眼睛的破牛仔裤子,嘴巴像反刍的老牛一样, 天天嚼着绿箭口香糖,跟人一说话就满嘴的薄荷气。我那辆黑色的野马越野摩托车,成了最 好的帮凶。我骑着它,在小镇的大街小巷呼啸而来,呼啸而去。一帮子小喽啰,跟在我屁股 后面,无比信任又无比崇拜地服务。那些人,都曾是我的手下败将。胜者为王。 树大自直。等所有的软硬招数都用尽,依然没能把我改造好,我妈终于放弃了自己坚持 多年的教育理念。她无奈地把我交给了时间。殊不知,离开了家里的最后一丝约束,我就像 猛虎归山蛟龙入海,更加没了章法。白天在网吧里瞪着眼睛血拼,晚上一支摩托车大军把小 镇的夜晚搅得鸡犬不宁。我自然是领头人,业务范围也越来越广,最初也就是上上网喝喝酒 骑着车在大街上飙飙车兜兜风,后来觉得枯燥了,开始冲那些下夜班的小姑娘们大献殷勤, 弄得那些小姑娘和她们的家人一下子紧张起来,有一些干脆不再去上夜班。 再后来,发展得更严重了。光天化日之下,我们骑着摩托车,在小镇的大街上风一样刮 过去。手上就多了一些东西:行路人的帽子,赶集人的包……抢过去,前面跑不出多远就把 那些东西给扔到路边上。我们要的只是那份刺激,喜欢看着被抢的人惊慌失措地追在屁股后 面跑。 嗯,离进去不远了…… 我妈对这个儿子彻底死心。对树大自直的幸运结局也不再抱任何希望。 其实,不光我妈放弃了,我们整个小镇上的人都把我们算到“非人”行列里去了。胆大 的见了我们不屑——无非就是一群小混混,社会渣滓。胆小的见了,更是远远地躲开走。 那个夏天的正午,骄阳如火,镇子上的人大多都猫在屋里或者树荫下乘凉。我们几个从 路边的酒馆里摇摇晃晃出来,一下子就看到了那个头戴迷彩帽的小男孩儿。他正背着书包, 低头慢吞吞地走在路上。 哈,逗逗这小家伙……话说着,一群人已经跨上摩托车风一样从男孩儿面前驶过去。我 冲在最前面,车过处,男孩儿的迷彩帽已经被牢牢地抓在我的手上。 给我,给我,我的帽子……如我们预料的一样,男孩儿果然慌了,急了,他撒开脚丫追 上来。那天,我心情好,摆明了要逗弄一下那个小家伙的。于是放慢了车速,等那个男孩跌 跌撞撞追上来,眼看着他伸出一只小手,就要抓住车子,“呜——”,手里的油门一紧,车子 一下子又窜出去。男孩子扑倒在滚烫的柏油路上。 一顶帽子而已,我以为那孩子会放弃。 接下来的一幕却把我震住了,男孩飞快地从地上爬起来,扬着手又向前追。可是路边一 块断砖,一下子又把他绊倒了。这一次,男孩儿没能爬起来,努力了几次也没能起来。他哭 了,一边哭一边冲我大喊:“我的帽子,你还给我……那是我哥给我的,我哥……他死了 啊……” 七八辆摩托车的马达轰轰地响着,男孩儿的话还是很清晰地传到我的耳朵里。哥哥的, 帽子,他死了…… 聒噪的世界一下子安静了。 男孩儿的哥,新入伍的兵,跟我年岁相仿,那个夏天被派到南方去抗洪,为救一名被困 的孩子,被洪水裹走……那顶帽子是他入伍后特意去军品店给弟弟买了寄回来的…… 听男孩哭哭啼啼讲完那顶帽子的来历。我端端正正把帽子给男孩戴好,起身,一言未发 走开了。 那个夏天没过完,我就把那辆破摩托车推到镇上去卖了。随后,去了南方,成了万千打 工者行列中的一员。 妹妹,我在这里挺好的,你跟妈说不用牵挂……你要好好读书,不用愁钱…… 我打电话去,妹妹那熟悉又陌生的声音让我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妹开口,想喊我一 声,可喉咙哽住,好像生生把那一个“哥”字又给咽回去——不习惯,只说:你在外头好好 的…… 是要好好的奋斗。我不光是她一个人的哥了,我还是那个男孩儿的哥。现在,我月月都 写信寄生活费,给我妹和那个男孩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要想准确立意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 前提。在阅读过程中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提炼中心论点,这 材料提供了两句话,这两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8 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材料中 的关键词是“奋斗”,第一句话强调奋斗才能获得幸福,第二句话强调奋斗的意义,奋 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两句话都强调奋斗精神的可贵,因此可以围绕“奋斗精 神”来立意,新时代需要奋斗的精神,奋斗也是艰辛的、长期的、曲折的,没有艰辛就 不是真正的奋斗,可从社会与个人角度来写,对社会而言,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对个人而言,奋斗是实现自身成长的阶梯。 点睛:对材料作文要善于发现材料的中心句,文题中关于中心的提示,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 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 了解写作要求,读材料,粗知材料内容,初步理解含义,以做到心中有底。其次要“析”: 析读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嚼、品味、联想、提炼。 2.【2018 届内蒙古赤峰市高三 4.20 模拟考试】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一幅小患者和医生相互鞠躬道谢的照片感动了无数网友。 三岁的军军因高烧导致意识模糊,被父母送进医院治疗,杨医生迅速进行了救治并把手 指伸进军军嘴里以防他咬伤舌头。杨医生虽然手指被咬得发麻,但一直坚持到救治结束。军 军康复后,父母告诉他要向杨医生表示感谢,军军便向杨医生深深鞠了一躬。让人意想不到 的是,杨医生被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深深感动,也随即鞠躬答谢。 此照片一经传出,立即引发网友热议和人们诸多方面的思考。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感恩的心 女孩 4 岁了。读幼儿园中班。 感恩节快到了,老师讲了许多关于感恩和感恩节的知识给同学们听。女孩不听课,老是 搬着凳子在课室里走来走去,放学时,老师向女孩的妈妈投诉了。妈妈很无奈,因为又被老 师投诉了,并且女儿一直吵着去西饼店吃西饼。妈妈的肚子“咕咕咕”地响了起来,于是, 带着女孩去了西饼店。 去到西饼店,女孩立即松开妈妈的手,跑去拿面包。这一个,那一个,菠萝包拿一个, 红豆包拿一个,香肠包拿一个,三明治拿一个,肉松包拿一个……妈妈劝也劝不住。女孩把 面包放在一个盘子里,用稚嫩的双手捧着,小心翼翼地拿到桌前,说:“妈妈,这个给您。” 接着拿起妈妈最爱吃的红豆包递给妈妈。妈妈笑逐颜开,用手接过红豆包,摸摸女孩的头, 说:“女儿真懂事,你也吃一个包吧。”女孩摇摇头,说:“我不吃。”妈妈本想退回一些面包 去,可是,已经付钱了。正好这时,一部黑色的宝马车停在西饼店店门,妈妈一认,就认出 了那个是她大学同学。她结了婚,丈夫是有钱人,姓文。文太太穿着一身名牌,戴着墨镜, 手里拿着一个 LV 手提包,十足一个有钱人的款。的确,文太太是一个有钱人。文太太一下 车就看见了女孩的妈妈,连忙走上前问好,她们越聊越有劲,一直聊,聊了两个多小时。女 孩趴在桌子上,用圆碌碌的眼睛看着妈妈和阿姨。看久了,累了,就从书包里拿出书本,一 页一页翻着看…… 5 点了,妈妈要回家煮饭了,告别了文太太,就拉着女孩走出店门回家。女孩使劲儿 把手从妈妈的手里挣脱出来,走到西饼店结账台对姐姐说:“姐姐,桌上的面包能给我打包 吗?”姐姐说:“当然可以啦,可爱的小妹妹。”接着拿着袋子,把面包一个一个放进袋子里。 过了一会儿,姐姐拿着打包好的面包给女孩。女孩拿着面包,向妈妈跑去。妈妈看见打包的 面包,对女孩骂道:“吃不完就别拿这么多面包嘛!你看,剩下这么多,该多浪费啊!”女孩 低着头,不出声。妈妈接着骂:“你看看,你看看!你有什么用啊!?成天在学校里被老师 家长投诉,回家还吵着去吃东西,你害臊不害臊啊!”妈妈被逼回家煮饭而不能跟文太太聊 天,于是将气出在女孩身上。眼珠在女孩眼里打着转儿,不一会,眼珠像掉了线的珍珠一样 一颗颗掉了下来。可是,女孩手里还是紧紧地拿着那袋打包的面包。回到家,女孩坐在凳子 上,默不出声。望着那袋面包。妈妈也懒得理她,煮饭去了。 6 点半,爸爸回家了。女孩可怜巴巴地望着爸爸。妈妈却狠狠地说:“亲爱的,甭理她! 就爱撒娇!”爸爸没理妈妈,轻轻走上前问女孩:“女儿,你怎么啦?告诉爸爸,不用怕的。” 女孩拿起那带面包,对爸爸说:“爸爸,您上班辛苦了,这些面包是给您吃的。还有,里面 还有一个红豆包,我是给妈妈的。她每天打理我们的生活,挺幸苦的。等妈妈不生我的气了, 您再给她吃。好不好?”爸爸听了,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了。此时,妈妈站在女孩的背后, 也听见了……妈妈很后悔自己为什么会狠狠地骂自己的女儿,女孩安慰着爸爸和妈妈,叫他 们别哭,还说:“老师跟我们说,要感恩。爸爸妈妈,这,是感恩吗?我上课真的耐不住想 走来走去的,老师说的话也没听懂。不过,我听老师说过,感恩是很伟大的,我想做个伟大 的人,感恩的人,我做到了吗?我们还是别说这些了,快吃面包,不然米奇老鼠可要偷吃啦!” 【解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注意从不同的切入,寻找合适的立意,从军军和父母 角度:知恩、报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人的美德;知恩、感恩应是社会上每个人应有的 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修养。家庭要重言传、重身教、育品德,帮助孩子扣好人 生的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的第一个台阶。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 的教育。要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 康成长,要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杨医生角度:爱岗敬业、急人之难是一种职 业操守。只有付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从父母、军军、医生三方面综合角度:爱人 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相互理解、相互感恩,就能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行文时注意从材料分析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论述时注意结合当下相似的事件分析,拓 展文章的内容,是文中有针对性和深度。 ☆考点三: 结 构 【高考典例】 1.【2018 年高考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2000 年 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 年 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 年 “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 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 年 网民规模达 7.72 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 年 “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 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 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 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 2035 年开启,给那时 18 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息;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亲爱的弟弟: 此刻,一岁的你也许正在酣睡,而我,正在 2018 年的高考考场上。这是 18 岁给予我的 礼物,我必须伸开双手笑脸相迎,就像去年全家人迎接你的到来一样,也像 18 年前年轻的 父母迎接我的降生一样。不同的是,2000 年初生的我被称为“世纪宝宝”,而你则是计划生 育政策调整后的“改革宝宝”。 等你从“时光胶囊”中取出这封信时,已是 2035 年,你也到了和我今天一样的年龄。 18 岁的天空没有阴霾,而你的 18 岁,注定艳阳高照,因为,按照 2050 年建成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的目标,2035 年正好是中间的“加油站”和关键点,你看到的是我国经济实力、 科技实力的大幅跃升,是平等、法治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社会文明的新 高度,是青山绿水中的富裕生活,那是咱们的“美丽中国”。 那时,你也许不会再像现在的我一样为明天的高考焦虑,也许“高考”已经成为一种测 试而不再是进入高等学府的门槛——真羡慕你们这一代享受均等教育的阳光普照的年轻人。 请你记住,历史是层叠的过程,当我们注视当下时,必须给予过往的时代以应有的尊重。 因为,你们所拥有的一切,是时代巨变的结果,更是前一代人拼搏打下的基础。 如果没有 2006 年取消延续了两千年的农业税,如果没有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遨游天际, 如果没有令世界为之侧目的精准脱贫工程,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的狂飙突进,如果没有“中 国制造”和“一路一带”的战略实施……2035 年不过是时序中一个普通的标记,怎么会有 你我看到的辉煌? 咱们的老家,曾经是一个不通公路的山村,父亲当年要翻过一座山头,花一个小时时间 步行到学校。他考上了大学,背井离乡到了城市定居,却与贫瘠的故乡挥手告别,留下了守 着大山里的特产卖不出去的乡亲。 那是父亲心中的痛,是一代人无奈的叹息。 现在,乡村公路修通了,产业扶贫进山了,土特产成了市场的热销品,几百年没有变样 的山村几年之间成了旅游的热点,欢笑合着枝头果实的碰撞让曾经沉寂的山村充满了生机。 如果有一天你去那里旅游,别忘了,那是我们的故乡,我们根系深埋的土壤。 你看到的现实,曾是我们奋斗的梦想。 2008 年,那一年,我 8 岁,却记住了一个陌生的名字,汶川,也从此懂得了“国难兴 邦”内涵:近 7 万人的生命死于灾难,8000 亿元的经济损失……但是,在巨大的哀痛之后, 就在你看到的地震废墟的旁边,一座座新的城市和村庄拔地而起,谁都拒绝不了万物的生长, 谁也无法遏制一个民族崛起的力量。 所有的辉煌都伴随着苦难,所有的梦想都倾注着希望。 你看到这封信时,按照时下的划分,我已经是“油腻”中年男,但是,我可以明确地告 诉你,我虽至中年,但绝不会“油腻”,因为,有梦想谁都不会油腻。 所以,2035 年,你是早上 8、9 点钟的太阳,我也将以年轻的笑容行走在路上。 米兰·昆德拉说过,“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 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选择的终点” 我想说的是,梦想永远没有终点,过了 2035 年,还有 2050 年,那时,你已经成为社会 的中坚力量,你的奋斗在路上,你的梦想也在路上。有梦想,谁都会健康成长,有梦想,哪 个时代都了不起。 共勉 你十八岁的哥哥 【解析】 【精准分析】本题属于新材料作文。作文题目给出了 7 个年份以及该年发生的大事,在于引 导学生关注当下,关注中国的改革发展,关注时事;引导学生走出书斋,要把自己投入 到时代中,要求考生既要扎根中国国情,又要拥有世界眼光。同时在回顾过往的基础上, 进一步延伸到 17 年以后,这样对考生写作的要求不仅仅是了解我们已经取得的伟大成 就,还需要考生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十几年后的情况。立意方向指导:(1)必须结合 新时代青年人的使命与担当来写,文中应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时代 的呼唤,也是青年人的人生际遇。在这个难得的机遇中,我们必须要大有所为。(2) 必须结合个人成长来写,18 岁的青春必须是扎根在中国的辉煌发展上,不能脱离从 2000 年到 2018 年这 18 年来中国的变化。(3)青年的成长是与祖国的成长共同发生的,因 此文中两者必然是相互融合的。(4)后面的 18 年,考生可以发挥想象,根据所给内容 写写巨大的成就。(5)通篇文章应该注意是写给未来青年的,因此这篇文章是对未来 青年的人生做一定的指导,要有建议,有分析,利与弊的权衡一定要从有利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复兴这样的大局着眼。布局谋篇的建议:(1)今年的作文审题的难度不是很大, 应该是人人有话说。大家的立意也不可能太偏,几乎都是朝着一个方向去写作。这样就 存在一个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问题。(2)不建议考生故意追求新奇,还是要随大流。 (3)别人有,我也有,但是我们可以比别人更深刻,从深刻上下工夫,这样也可以脱 颖而出。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基本框架有如下五部分。(一)一个响亮的标题。 就是在 审题的基础上,明确立意,选择写作的角度,拟定一个有抢眼的题目。这个标题应尽量 是从材料中抽取而出的‚核心立意,并就此选取材料中关键词句加以组合而成的简洁短 语或句子。尽力不用态度而用看法或观点。能运用约定俗成的词句加以改造更为上策。 能标新立异就更加理想。(二)引述+表态+观点 。正文第一段就用“引述+表态+观点” 的形式,以达到“闪亮登场”的效果。引述可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但必须是有 针对性的。表态一定要坚决、果断和明确。观点的呈现,不要拖泥带水,而要开门见山。 (三)分点分层阐述理由 。有了态度与观点,没有理由就站不住脚。因此,作文的第 三步必然阐述你的理由。阐述一定要具有条理性,就是分点;还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 如由浅及深,由表及里,有具体到抽象等。如此才能展示一个学生思维的深广度。(四) 进一步深入阐述。最基本的办法就是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有时代意义的解决方法,即解 决问题。另外,还可以“横向拓展”“纵向挖掘”和进行简易的批驳。尤其是反驳,可 以预设反方,然后,进行委婉的劝说,以体现作者思维的周密性,达到任务型作文“文 明说理”的要求。 (五)联系实际,快速收尾。 任何一篇文章都要考虑其现实意义, 如果没有了现实意义,该文章就逊色许多。因此,学生习作也好,考场作文也好,联系 实际是必需的。但是,这一环节不能太婆婆妈妈,应如一部乐曲演奏完毕,戛然而止、 曲终人散、回味无穷。 【2019高考展望】 2019年高考仍会本着以往的“守正出新”这一原则命题,仍会突出“一点四面”,“一 点”就是要在高考当中体现立德树人,“四面”是指要在高考当中体现核心价值、传统文化、 依法治国、创新精神四个方面。 第一、抓住时代的特征选取合适的切入点进行试题命制。论述类还会和传统文化相关, 文学类重点选择现当代名家的作品,文言文还应是人物传记,诗歌仍会是名家诗作,实用类 继续和生活相关,或体现时代的精神和成果。从形式上看,任务驱动型作文会成为常客。 第二、从试题的创新看,诗歌仍会作大胆的探索,让诗歌考核的内容更加和学生的实际 能力贴近,运用题目仍会大胆的创新,再具体的语境中核能会采用多种组合的方式,如今年 的成语、病句、衔接组合;也可能会出现对联、得体、仿写的组合;压缩、图文和评论的组 合;病句、得体和应用文格式的组合等。 第三、重点注意教材中“知识梳理和语言实践”部分的落实。 第四、从选材上看今年三卷中出现刘慈欣的作品,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和考生接 近。作文的切入点会更加的新颖,和时代联系更加紧密。充分体现“出新”的特征。 第五、现在即将进行课程改革,高考时指向标,可能向新课程的要求靠拢,体现经典名 著的内容,可能会在名著阅读上下功夫,单独考核或和语言运用、作文结合在一起考核,总 之创新点多多,要引起重视。 2.【2017 年高考天津卷】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篇文章。(60 分) 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 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 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 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 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答案】 我的父亲,我的书 我是暑假到家才知道父亲原来已经病重卧床多日。在父亲的床前我不禁回想这十几年来 我和父亲的战争。 战争的初级阶段写满了我的屈辱。那时,我像一只小鸡被他那双练过举重的、长满肌肉 疙瘩的胳膊架起来,被打得呼天喊地。当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我曾经用毛笔在报 纸上歪歪扭扭地写了“打倒法西斯”,贴在父亲的办公室。 我上初中以后战局开始有了转机,虽然挨打,但我方气势十足已是输阵不输人。每每开 战,必是我先断喝一声:“不准打人!”常常是话音未落就先吃了一耳光。父亲大人有时心 情不顺施刑于我,我一脸大义凛然,自以为没有错就绝不认错,常常气得父亲吃头痛药。 印象中上高中以后就没有挨过打了,也许是因为父亲要仰起头打我不很方便,也许是因 为我还能一把抓住他扇过来的巴掌——我常作此遐想,过瘾得很。 我们采用了实力较为均衡的较量,就是吵架。在吵架方面,父亲的优势是嗓门大,而且 有一种毫无根由的居高临下感;我的武器则是三段论。譬如高二选择文理科,父亲一直坚持 要我读理科,理由是莫须有的。我的反驳推论如下: 大前提:聪明而且感兴趣的人读文科绝对可以在人文领域开疆拓土,其成就绝不比读理 科差。 小前提:我符合聪明和感兴趣的条件(这一点父亲不能推翻)。 结论:我当然可以而且必须读文科。 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在或大或小的战役中一点点地收复失地。当然,父亲的抵抗从来没 有退缩过,他是中文系的研究生,读过圣贤或非圣贤的书,这使我们之间的战争有了些文化 含量。我们常常在吃饭的时候争得脸红脖子粗,然后两人一起丢下饭碗各自冲进自己的寝室。 我和父亲各有两个书橱,一阵哗啦哗啦拉开玻璃门的声音之后,我俩各持一卷冲杀过来。我 在历史方面不如父亲,不过有些东西我个人偏执地认为不知亦不为耻。父亲的劣势在于知识 构成过于单一,对方位上偏西方和年代上偏当代的东西近于无知,而且理论基础薄弱,这让 我有了耀武扬威的天地。有一次,父亲在饭桌上说起余杰骂余秋雨的文章,一边摇头作惋惜 状一边感叹:“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父亲是喜欢余秋雨的,但他不知道他的儿子当 时是余杰狂热的崇拜者。我问:“你有没有看过余杰的书?”父亲说没有。我说:“没有看 过就不要乱说!”得胜的感觉至今想来不胜快哉。 吵架之后,以笔为枪以笔为矛的战斗方式一直延续到现在。最有戏剧色彩的战役是我和 父亲同题相竞,结果两篇文章发表在同一报纸的同一版面上;拿着同一天寄到的同一数目的 稿费,我们互相得意地对望一眼。以至我现在在外求学,父亲常寄他发表的文章给我以示挑 衅。父亲不知道的是,在我心里,他就是我人生中最厚重的一本书。 不觉间,父亲已经醒来。见我劈头就是:“这半年读了什么书?稿件全部拿出来!”我 一边打开包摸出厚厚的一沓稿件递给他,一边说:“凶啥子凶!你现在这个样子还能打赢我?” 父亲说:“来嘛!你还嫩得很!我当年练举重的时候……”母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血压计, 笑了。 我端着可口的午饭坐在父亲的床边,父亲趁母亲不在悄悄地对我说:“我吃口辣椒。” 我用勺子把盘子里的辣椒舀出来,扔掉,盛起一个嫩肉丸子塞到父亲的嘴里,说:“你也有 今天!”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材料作文题,审题上,从材料中提出主干对考生来说并不困难,从材 料中可以筛选出对长辈的认识过程:自以为了解——重读——人生的事理,传统的积淀, 时代的印记,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成长与成熟,读出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的思维流程。 这样我们就容易抽取在题目中的相应信息。从中选取自己熟悉的话题,从生活中经常遇 到的社会现象、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文化社会现象入手,立意为“重读长辈这部书”。 行文时,一定要精选材料内容,从熟悉的题材或社会热点问题切入,联系生活实际,关 注社会生活,思考个人成长方向,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写作方法上:一、抓 关键“重读”,把握表意重心。二、明限制,确定选材范围“长辈”。三、展联想,深入 挖掘主旨。四、巧构思,化抽象为具体。五、炼语言,注重个性化表达。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新材料作文之“新”正是材料的多义性导致的立意多样和文体不限。它要求考 生有对材料文字的感悟能力、阅读审题能力和一定深度广度的思考力。试题往往是给考 生创作出一个情境,出现对立性的问题,如材料中“共识或分歧”,让考生通过写作, 提出解决处理问题的想法和方案。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更能贴近社会生活;注重材 料的启发和引导作用,更能体现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出题思路在于探寻 考生对于社会、人生、自我的价值实现、人生定位等方面的思索与评价层面继续加深, 逐步走向更广义的发展方向,立意标准也相比于之前占到更重要的地位。 【考点剖析】 记叙文是以写人记事为主的文章,结构指的是文章内容的组织和排列形式,主要包括开 头和结尾、段落和层次、过渡和照应等等。它们在体现文章结构的总体设计中,各自承担着 不同的任务。安排好结构对写好一篇文章而言极为关键。记叙文结构要求完整、严谨、有层 次,思路清晰。 【命题揭秘】 作文是高考必考考点,分值 60 至 70 分,从最近几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命题来看,文体 没有固定的要求,基本是考纲规定的“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结构要求完整、严谨、 有层次,思路清晰。2019 年高考仍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备考技巧】 1.强化阅读,积累素养。 加强对记叙文的阅读,包括教材,名著、时文,甚至每次练习时所用的文本材料。这些 都是我们写作的模板与范例。阅读时养成分析文章结构的习惯,了解记叙文常用结构手法, 有目的积累。 2.加强写作,熟练运用。 加强对记叙文写作的训练,在训练中熟练掌握记叙文各种结构手法,并尝试找出自己最 擅长的结构形式,提高应试能力。 3.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作文是目,尤其是适合写记叙文的作文是目仍是复习的重点,熟悉高考题的一 个重要目的就是“熟习游戏规则”。所谓“游戏规则”就是命题规律和写作方法。每周自主 练习 1 道高考真题或者各地模拟题,可以快速熟悉写作思路。通过对高考写作试题(尤其是 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研究,可以了解高考常考写作题型及选材范围,掌握高考试题命制规 律,提高复习效率。 4.掌握记叙文的结构模式: (1)记叙文常见的结构形式 ①逐层递进式 文章各个片段的中心之间形成层递关系,使得文章主旨不断升华或深入。 ②片断并列式 对于记叙性作文来说,可以是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也可以是不同时间、 同一空间的片段形成并列。比如朱自清的《冬天》,全文四段,首段写幼时父爱,第二段写 友谊温馨,第三段写夫妻情深,三个片段都发生于冬天这一季节,但时空变换,成为有序的 并列式。 ③一线串珠式 即根据内容特点选准恰当线索,串起表现主旨的材料。一线串珠式的基本框架是由实物 引起话题——就实物陈述往事——因实物抒发感情。如写作《我的视线》可以一把蓝色雨伞 作为穿越时空的线索,文章构思时截取这代表亲情之爱的雨伞,以母爱和对母亲的爱作为落 笔,流露出的是浓浓的情,感人至深。 ④情景交融式 即文章中心确定后,以此为辐射点,广泛展开联想,组合材料,让情与景相映成趣。比 如写作《美好的生活》,作者将今晚月色与盛唐诗歌、星空的浩渺与人脑的精微、小径的幽 静安谧与登临送目的瑰丽雄奇、自然界的和谐与亲情的温馨结合起来,让美好之情渗透到生 活中的美好之物、美好之事之中,主题突出,意趣盎然。 ⑤点面结合式 找准一个切入点,由点及面组织文章内容。如毕淑敏的作品《回家去问妈妈》由出游敦 煌回来偶然听妈妈忆及往事得出“在我和最亲近的母亲之间,潜伏着无数盲点”的感悟,继 而写道“我们在悲痛中愕然回首,才发现自己远远没有长大”……点是面的载体,面是点的 延伸,材料排列有序,思路清晰。 另外,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还有前后比照式、悬念设置式、铺叙点化式、虚实相生式等 等。 (2)记叙文的创新结构 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还有少数考生采用了下面的一些结构形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①小标题式。即把全文的内容细分为几大部分,每部分都以一个凝练的小标题,加以统 帅与凸显, 让读者对全文的整体内容先睹为快。恰当地运用小标题,能使文章线索清楚, 层次明晰,且呈现匀称醒目的外在结构之美。 ②日记式。即有意识地选用几篇有代表性的日记来组成全文的主体部分。这样以点带面, 选取有 典型意义的几个片段来表现中心。当然,既然是日记,就要注意必须写明时间,必 须是以第一人称来写,以独白方式写出自己的心里话,也可用来叙事。 ③书信式。要符合书信体裁,无论生活事件、经历以及感情都要表达得真实、具体、形 象,不 说空话、套话、以及太过抽象笼统的话,也就是文章要有写真实的生活经历,要表 达真实的生活感受,而且感受要敏锐细腻。 【能力训练】 1.【2018 届河南省六市高三第二次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2018 年元宵节,56 岁的王天军背着 81 岁母亲看社火的照片传到网上,网友纷纷点赞, 认为这诠释了“你背我长大,我背你变老”的真正内涵。 ②2018 年春节过后,一首小诗红遍网络:有工作的地方没有家,有家的地方没有工作, 从此便有了漂泊,有了远方,有了无穷无尽的牵挂。 ③李之春曾是某集团的高级项目经理,年薪 20 多万,为照顾 93 岁的母亲,回到当地做 了一名社区电工,月工资 2046 元。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强烈反响,点赞者有之,批评 者有之,质疑者有之。 对于以上材料,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我离开家的时间,超过有生之年的一半长了。记忆里的爸爸总是停留在我小时候冲我吹 胡子瞪眼扬言要揍我的画面,那时的他生龙活虎、风华正茂。 第一次发现爸爸变老,是有次我回家,跟他一起包饺子,漫不经心地说着话,一转头, 看见他松松垮垮的下巴,和严重下垂的眼角。那一刻真正理解了那句话:父母的衰老是一瞬 间的。 从那之后我开始害怕,怕我来不及好好跟他相处,他就不在了。我越来越多地给他打电 话。他忙,我也忙,但是我尽量多抽出时间跟他聊天,聊我小时候,聊他小时候,聊他和妈 妈的事,聊早已经去世的爷爷奶奶,甚至聊姑姑们的种种。我就是想趁着他还能跟我聊,多 知道一些关于他的事。我明白即使我再拼命攥紧,时间的沙漏也会在指缝中漏掉一些东西, 但总好过最后我两手空空。 我的手机越来越好,数码相机越来越高级,我竟然很少给他拍照,更别提拍视频。意识 到这个问题,今年秋天的时候,陪爸爸一起去看花展,各种花开得明媚妖娆,我不断怂恿他 拍照。爸爸说:“不照啦,不照啦,你们年轻人照吧,我年纪大了都不好意思跟花照相了。” 我说:“我记得你以前有个专门的相册,放单人照的。” 爸爸说:“嗯,确实有一个。” 那是一本特别简单的相册,32 开。那时候他还年轻,经常出差,用的还是老式交卷相 机,无论到那里都拍一张单人照,洗出来,按顺序摆在相册里。他说,以后要摆满中国地图。 忘了是哪一年开始,相片不再增加了。 爸爸说:“照着照着,发现不认识相册里的自己了。” 听到这句话,我忍不住鼻子发酸,但是依旧坚持让爸爸拍照。他终于被我说服,说:“好 吧,还是跟花照一张吧,要不以后更不好意思照啦。” 这是两个月前的对话,我记得清清楚楚。这两天看《流放的老国王》,想起那番对话, 当时忍住的眼泪顿时就掉了下来。德里达说:“当人们写作的时候,总是在请求原谅。”阿 尔诺?盖格尔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在写这篇文的时候,想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关于老年痴呆症父母的故事,井上靖写过《我的母亲手记》。跟那一本比起来,《流放的 老国王》故事性更强,对父亲一生的回顾更细腻、更感人。深受小农经济浸润的父亲如何在 战争年代九死一生,然后变成一只固守家园的“蟹”,顽固不化地缩进壳子里,再不愿意探 出头来。儿女们从来没有深究过其中的原因。父亲的举止反常并且不断做错事,儿女们也只 想到责怪、反感、厌倦,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跟父亲谈一谈。“那些年我们都在玩猫捉老鼠的 游戏,父亲是老鼠,我们是一群老鼠,而疾病是猫。”直到所有人都认识到“猫”的真相, 做儿女的才开始漫长的反思过程,并且变勇敢,学着面对这个不可逆转的事实。 不可逆转。衰老是不分贫富贵贱的,这是每个儿女在面对双亲时最无奈的事实。即使父 母没有患上阿尔兹海默症,他们的白发和皱纹也让人惦念和忧心。阿尔诺?盖格尔有段话精 准地描述了这种无力感,他的原话是针对老年痴呆症父母的,但是我觉得它适用于所有父母。 他说,很多人说父母年纪大了反倒像孩子,这是不对的,孩子的特性是向前发展,是取得能 力,而老年人会逐渐丧失能力。与孩子在一起,你感受到的是进步,而与老人在一起,你感 受到的是丧失。 “我如同在慢动作电影中看着父亲漫漫滴着血,生命一点点从他身上渗漏出去,整个 人的品质和个性一滴一滴从个这个人的身上渗漏掉。” 这是最触动我的一段话,顺着它我几乎想到了很多可能发生在我爸爸身上的坏的可能 性。其实事实已经说明一切了,爸爸时不时会说,眼睛花啦不戴眼镜不能看书啦;颈椎疼得 厉害有时候手臂抬不起来;以前能吃的东西现在反而开始过敏;以前搬动家里的大花盆毫不 费力气,现在不敢轻易动了怕扭到腰……看起来都是小事,但是呈现的都是老态。他像一棵 只活一季的树,已经贡献了绿色和阴凉、花朵和果实,步入秋冬的时候再送我一束柴禾,就 真要消失了。 米兰?昆德拉说:“在我们称之为生命的不可回避的溃败面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理 解它。”因为理解,所以慈悲,所以很多人年纪小的时候讨厌背课文,但是年纪大了之后想 到朱自清的《背影》会泪流满面。 顺着这本书的回忆,我还想到了爸妈的婚姻,第一次能够正确对父母之间关系进行一次 梳理。书中的父母离了婚,我自己的爸妈也一样。 爸妈离婚好几年,我都没有正面跟爸爸聊过这件事。他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永远不认 为自己有错,甚至不认为妈妈离开他之后能够过得好。后来妈妈再婚了,过得很好很好,我 跟爸爸婉转提起这件事,他才挤出一句:“她就是不肯听我的,太倔。” 那时候我误以为他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希望妻子臣服于他的意志。直到很多年过去, 我自己也要处理跟先生之间的关系,有一次我们吵架,他冲我吼:“我是为你好,你就是不 领情!”我才恍惚明白,那些看似固执的男人并不是单纯地希望妻子臣服于他,而是偏执地 用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爱对方。不得要领,铸成过错。 阿尔诺·盖格尔在书中写到:“他们对婚姻的想象建立在无知上,他们还像大多数人一 样,忽略了一种小小的状况:没有人能够改变别人。性格比善意更为坚挺。”“两人身上都 带有可能使人幸福的元素,但是,仔细观察,这些元素属于不同幸福方式,是完全相反的。 最终,导致两人各自感觉不幸福。” 我再也找不到比这更贴切的句子来阐释一段失败的婚姻。这是我爸妈夫妻关系终结的根 源,也为我自己的婚姻敲响了警钟。我写过很多爱情故事,也有很多读者给我写邮件,倾诉 他们的恋爱、婚姻苦恼,我想,我说了太多的话,竟然都不如这几句精准。 俄罗斯有句俗话说,生命中除了我们犯的错误,没有任何其他的事情会重现。这句话警 醒,却太悲观。我更希望世人能够更加聪明一些,在过去的错误上学到东西,减少未来发生 悲剧的可能。也许我们干预不了政治,左右不了时局,至少我们可以拿出更多的行动力,对 父母好一些,多家人好一些。 我曾经跟妈妈说:“妈妈,我觉得好遗憾啊,在我的童年记忆里,从来没有骑在爸爸脖 子上的经历。小伙伴们都有的。” 那时候我爸妈已经离婚,妈妈对爸爸是有怨恨的,但是听到我这句话的时候,她立刻纠 正说:“你记错了呀,是有的。不光是骑脖子。你很小的时候,你爸爸特别喜欢用一只手托 着你,另一只手扶着你的腰,把你举得很高很高,还不断跟我说:‘你看你看,这丫头又胖 了呢,但我还是举得动!’你开心得很呢。” 真恨自己记忆力不好啊,竟然忘记了这么美好的事。 我想,在时光机发明之前,我是没办法穿越回去考证这件事了,但我相信妈妈的记忆不 会有错。我来不及回到过去,看到爸爸如何疼爱我。幸好我还有现在,和厚厚的一叠未来。 当我陪着他给家里的牡丹剪枝的时候,当我给他炖五花肉做扁豆焖面的时候,当我先生为了 哄他高兴故意输他两盘棋的时候,看他笑得那么开心,我想,幸好啊,我还有机会陪你笑着 变老。 【解析】这是一道时评类的材料作文,材料共三则,都围绕“孝敬父母”展开,第二则中又 透露出一点点的哀伤和无奈,从综合的额家督可以立意为:百善孝为先,无论身在何处, 都要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才能够第三则材料着眼可以立意为:“父母在,不远游”, 能陪伴父母安度晚年,在父母跟前尽孝心,是人一生的幸福;结合材料二三可以立意: 陪伴是对父母最好的孝敬。“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工作丢了可以再找, 父母不在了向谁尽孝;当工作和孝顺父母出现矛盾时,要找到最佳解决办法。最好既能 安心工作又能尽心尽孝;通过材料二可以立意为:要养家糊口才背井离乡,努力工作, 才能更好地奉养父母。行文时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论证时注意现实的养老问题、空巢 老人问题深刻的分析,是文章有一定的深度。 2.【北京市通州区 2018 届高三模拟考试】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不 少于 700 字。 最近,法国《回声报》预测了 10 种即将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永远消失的事物:钥匙、 传统快餐服务、离合器踏板、互联网盒子、信箱、现金、CD.燃油汽车、塑料袋、密码。 请展开想象,以“当 消失之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从材料列举的 10 种事物中任选一种,填写到题目空白处。想象合理,有叙述, 有描写。 【答案】 当钥匙消失后 她哭了,哭得像个孩子。 她来自农村,已经在城市打拼了许多年,现在在一个外企上班。公司前景很好,她也正 处在事业的上升期。 但她总是因为自己农村人的出身而自卑,不敢和别人提起,更不敢放松工作,生怕被人 落在后头,让人瞧不起。于是她永远穿着职业套装,带着金属细边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 作出一幅职场精英的样子。 可每当她获得成功,她却怅然若失。她好像找不到回家的钥匙了。 她已经很久没有停下奋斗的脚步,安静地释放一下压力了,很久没有旅游领略自然之美, 很久没有和朋友说过话了。 很累,她却不知为何。 一个夏日的午后,休息在家的她决定出去走走。天很阴,像一块潮湿黏重又泛着霉味的 旧抹布一般贴在她的身上。本就疲惫的她心情又烦躁了几分。她来到公园,公园里有一大片 荷塘,荷叶田田,却不见荷花。 她正奇怪,只听“轰隆”一声巨响,一场蓄谋已久的大暴雨忽然降临。她只得躲在附近 的一处屋檐下,眼前只有那片荷塘。荷叶的颜色因光线昏暗而更加墨绿,仿佛和那漆黑的湖 水融为一体。她眯着眼,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巨大的雨珠在狂风的裹挟下猛烈击打在荷叶上,荷叶因此左右剧烈地摇摆着,仿佛大海 巨浪上的一叶小舟。荷叶上的雨水越积越多,荷叶纤细的茎甚至都有些弯曲,将要折断的样 子。正在她担心荷叶就此折断时,只见它轻轻一侧,荷叶上的雨水全数被倾倒入了池塘,那 荷叶,又继续昂着头,迎接雨水。 她愕然,直至云销雨霁,她恍惚地走回了家。 她哭了,哭得像个孩子。她终于明白自己为何怅然若失。只是因为自己为了功名利禄, 也为了别人的目光而忽略了太多。那些生活的压力就像雨水,自己仿佛那些早被雨水击落的 荷花,一味地坚持,最终只会殒命。她相当一个“荷叶”了。 她拨通了上司的电话,声音坚定而有力。 “我想请个长假,回老家看看,和朋友聊聊天。” 【解析】半命题作文就是指作文题目只出现一半或一部分,另外一半或一部分由考生自己去 补充的一种作文。这种题型的最大特点是:有一半或一部分的命题权握在了作者手里, 选材有较大的自由度,在一定范围内考生有一定的自主权,与全命题作文相比,有利于 考生发挥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较灵活自由地进行写作;与话题作文相比,适当作些限 制,既可使评卷更准确,也可避免考生千题一文的套文现象。“当 消失之 后”,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题,“消失”所涉及的对象,可以是实体的。它之所以有广 阔的写作空间,是因为它既可以写与“消失”有关的人,也可以写与之相关事或物。既 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又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回顾过去,畅想未来,抒发感受。 ☆考点四: 语 言 【高考典例】 1. 【2018 年高考上海卷】写作: 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 “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 800 字。 【答案】 东南风起 上海一考生 一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矣,非主不依。乐躬耕于南亩兮,吾爱吾 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青年一曲歌罢,遥望山路来处,似在沉思。 他仿佛在等谁,仿佛谁也不会来。 能征一国者,伏处茅庐,待天时,候明主。 他自比管仲、乐毅,自是不能埋没满腔才华。凤需栖梧,我需明主,更何况,天下也需 要他。不论他怎么想,他都是被时代需要的。 孔明掩上草庐莲卷,和衣卧下了。 二 久仰卧龙大名,他探访三次。 上一次,彤云密布,他顶风冒雪,未曾想又扑了空。 如今已是春光明媚,山中万物复苏。 可是山外的世界,都是一片刀光剑影,不曾有片刻停歇。 他想要复兴汉室,或说是渴望权力与威严。山河变色,他需要卧龙助他一臂之力。 卧龙之才,倚玄德方可示于天下。 山路蜿蜒,他第三次站在草庐前,心中一片忐忑。 他怕如前番,求而不得。如今天下大乱,冬去春来,他等得起,江山却等不起。 童子说先生睡下了。他松了一口气,当下便恭敬行礼以待孔明醒来。 刘备不知自己等了多久,天光黯淡之时,方听得堂中孔明吟诗,“大梦谁先觉,平生我 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先生。”刘备再次行礼。四目交汇,一边是一统天下之之,一边是经天纬地之才。电 光火石间,已有了最深的契合。 三 孔明出山,有龙骧虎视,囊括四海之志。赏罚分明,众人皆畏而爱之。 孔明才得其用,有功于社稷,便也名垂青史,流芳百世,不负一世英才。 刘备善用其才,择人而任势,便也与众想得,三分天下,留下千古贤名。 孔明将适东吴,刘备送行。 “先生……”刘备方欲启口,孔明早已了然他的顾虑——只怕是孔明有闪失之患。 只念明主知遇之恩,乱世之中,予他运筹帷幄、立功建德之良机,名实相生之美誉,孔 明定当鞠躬尽瘁,披肝沥胆以报之。 今日不过是深入东吴周旋于群儒之间而已矣。 孔明笑言:“只待东风起,亮必归矣。” 国需治世之才,贤倚圣明之主,英雄彼此成全,大业渐成。 【解析】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 这种“被需要”的心态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不出所料,它稳定地保持了前两年“评论型”材料作文的题型。前两年,试题提供一种 社会现象给考生作评论——2016 年评论“评价他人生活”这种现象,2017 年评论“预 测生活”这种现象。虽然题型还是“评论型”材料作文,但“稳中有变”。试题所提供 的材料,不再是前两年的某种社会现象,而是一种“心态”——“渴望被他人需要”。 较之前两年的题,更能够表达自己的心声,写出真情实感来。写议论文,可以按照议论 的一般思路,先阐述什么是“被需要”心态——即在别人的生活、学习、处事、思想等 方面,主观上或客观上需要得到他人帮助的时候,给予及时的、不图回报的帮助;可以 从具体的事情入手,未必要给这种心态作理性的解释。然后阐述为什么这种心态是积极 的——除了试题中所说的“体现自己的价值”之外,还有对于他人(需要者)的意义,对 于社会的意义;“被需要”的意义,最有价值的意义,在于被时代需要,被民众需要, 从而引领时代进程,推动社会变革、发展。这一部分应该是论述的重点。最后可以阐述 怎样充分发挥这种心态的正面意义,防止产生负面的东西,如沽名钓誉等。当然,此题 也可以写记叙文,写自己“被他人需要”,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的一段经历,正因 为这一段经历,产生了一种“被他人需要”的“渴望”。总之,这种题关注人生,贴近 生活,审题容易,立意方便,考生有话可说。但是,这种用一个短语概括某种现象或心 态的“评论型”材料作文题,已经沿用三年了。我们期待明年在保持稳定的同时,有较 大的变化。比如,材料提供某个具体事件,或人的某种作为,或某种言论、对某个问题 的看法等;即便还是某种现象或心态,能否不用一个短语概括,用文字或漫画来具体表 达?甚至,采用“寓意型”材料作文题型,也未尝不可。 2.【2017年高考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 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 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小桥流水人家 十年寒窗苦读日,只盼金榜题名时,把你的实力全部发挥,所有关爱你的人,都会为你 祈祷、祝福,愿你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进入向往的大学。出国留学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 考 2017 年全国卷 1 满分作文:小桥流水人家,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潺潺的流水声经年累月地在村边飘起,水边的垂柳挑逗着春风,与春风合谋不时在水面 上画上几个圆圆的涟漪。顽皮的孩童摘下几朵油菜花从小桥中央抛下,流水将花瓣带向远方, 也带走了孩子们的目光,却留下了阵阵欢快的笑声…… 没错,这正是我要迫不及待地向你介绍的中国乡村。它们不同于你们有所耳闻的“北上 广”等中国的大都市,这里也许没有林立的高楼,没有闪烁的霓虹灯。但这里却葆有传统中 国的诗情画意和连接中国人情感的乡愁。 我的家乡是江南的一个小山村,依山傍水,田地里的庄稼用它的色彩铭记着时光的流逝。 江南在中国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名词,还是一个文化名词。所谓“杏花春雨江南”,在江南 了解中国乡村是个不错的选择。 在我小时候,一条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向村外蜿蜒而去,少数大胆外出务工的村民在这 里留下了他们寻梦的脚印。大多数人重复着祖先们流传下来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今天的小山村,不变的是村名,是村口那棵年年吐绿的柳树。当燕子衔来春天,它依旧 杨柳依依。 变化的是通往村外的道路宽了、直了,路面上多了许多车轮印。以往村民走出家门看到 的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今天可能未出家门便听到一阵“呜呜……”呼 啸而过,对,这就是神奇的中国高铁。 它穿青山、跨河流,它过城市、临乡村,在中国大地上演绎着“速度与激情”,将村民 带向点燃梦想的远方,也将远方的客人带来桃花盛开的地方,感受这里的风土人情。田野上 气势如虹的高铁给了年轻人希望,坐在门前拉家常的大妈们有了新话题。高铁从门前闪过, 几个懵懂的小孩也许会对它出神凝望,思考它到底跑向何方。 如果你来我家乡做客,早上坐上高铁出发,准能赶上这里的午饭。一路上你可以饱览辽 阔的平原上的各种风景:金灿灿的油菜花、坐落在花海边缘错落有致的村庄、秀美险峻的山 峰、星罗棋布的湖泊。此时,你好比在风景画里面穿行。 临近村口,柳树早已在那里迎接你。午餐不用担心,一些没有响亮名头或叫不上名字的 乡村美食刺激你的味蕾,新鲜蔬果会让你赞不绝口。 留宿几晚也无妨,不必担心乡村夜晚的无聊。每当夜幕降临,那些响遍大江南北的旋律 准时在村广场响起,《小苹果》《最炫民族风》一首比一首热烈。想必你在网上也许听过,在 这个乡村的夜晚再次与它相遇,除了会心一笑,很难想象你有别的表情。如果你愿意,可以 跟随广场舞大妈跳上一段,她们娴熟的舞姿瞬间激活你身上活跃的运动细胞,在这欢快的旋 律中感受她们追求幸福生活的节奏。 美丽的乡村不仅保留了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也因高铁氤氲着现代气息;不仅留存着抬 头数星星的童年趣味,也因广场舞挥洒着动感。 在中国,这样的美丽乡村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你哪天真的想要来到我的家乡,我希望在春天你坐着高铁来。在乡村,感受小桥上 孩子轻盈的脚步、潺潺的流水声、村边的桃红柳绿和广场上欢快的旋律。 【解析】 试题分析: 2017 年全国Ⅰ卷继续采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作文材料源于央视 5 月份的 一组连续报道,为了让考生的思考更集中、更深入,命题时做了必要的调整与提炼。 命题在材料选用方面下足功夫,在写作要求的命制方面,反复斟酌试题的素材、内容和情境, 直观而策略地反映时代主题,正面而巧妙地传递价值观念。立意高远却力避空泛,坚持 以学生为本,接地气、有生气,时代感强。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 鼓励考生从所知所学所感出发,在对宏大话题的把握中,感性叙说,理性思辨,畅所欲 言,“讲好中国故事”;引导考生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关心现实国情与改革发展,展 示他们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与综合素质。 “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要求从大处着眼,12 个“中国关键词”是考生落笔的抓手,而“从 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则完全尊重考生的个人意愿。这样处理既利于引发考生的写作欲 望和真情实感,也利于将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细化、实化、具体化。这些关键词搭 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 “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 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 不穷的互联网中国。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 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 “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凡此种种,都可能写出上佳的文章。每一 个关键词都是中国的缩影和表征,它们之间既存在着丰富的张力和层叠的思辨空间,又 共同构成了多样而立体的中国。 命题在引领价值观的同时,并不限制考生的想象力,相反,鼓励关键词搭配组合的创造性, 为批判性思维的发挥预留了很大空间。如由“美丽乡村”走笔于旧式城镇化的痼疾和“留 住乡愁”的必要,从“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保护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 “食品安全”论述过度追求 GDP 的危害以及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五大 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看到潜在的危机, 以高度的忧患意识未雨绸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本题立意空间极其广阔,不仅考虑到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考生,也考虑到了不同考生的 写作优势。在立意行文的过程中,使关键词形成有机的关联并不难;但要作出有新意、 有创造性乃至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关键词组合,并能由此写好文章则又不那么容易。 【考点定位】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 E。 【名师点睛】紧扣材料:只要能“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且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选对文体:论述类、叙述类乃至说明、抒情类的文体都可以自由选择,只要在写作中能 体现所选文体的特征;预设对象:“外国青年”属于泛指,考生可想象自己面向全体侃 侃而谈,也可预设某一个或某一类外国青年与之对话。优秀的文章应该有针对性地面对 预设的读者写作,寻求共识乃至注意话语策略。 【考点剖析】 一篇好的作文,除了需要具备深刻的主题、新颖的题材、创新的结构,还有一项重要的 要求,就是语言优美靓丽,文采飞扬。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特别是开头结尾,重点段中 的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记叙文语言要求生 动、形象、通顺、流畅,有文采。 【命题揭秘】 作文是高考必考考点,分值 60 至 70 分,从最近几年高考全国及各省市命题来看,文体 没有固定的要求,基本是考纲规定的“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记叙文语言要求生动、形象、 通顺、流畅,有文采。2019 年高考仍沿袭上述命题特点。 【备考技巧】 1.强化阅读,积累优美文段。 扩大阅读,包括教材,名著、时文,甚至每次练习时所用的文本材料。通过大量阅读, 筛选并积累可用作记叙文写作的优美文段,并将所积累的优美文段分类整理,形成自己的素 材库。 2.关注生活,学习鲜活生动的语言。 记叙文是写人叙事的文章,需要大量的鲜活的语言来表情达意,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复 习中注意观察自己周围的人和事,关注生活。从生活中学习有个性的,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 的语言,力求在写作中做到个性突出,语言生动。 3.加强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加强训练,包括记叙文写作的整体训练,也包括对文段的仿写训练。通过整体训练,可 以使写作的记叙文语言通顺流畅;通过对优美文段的仿写训练,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有效提高语言文采。 4.熟悉高考,掌握规律。 历年高考作文是目,尤其是适合写记叙文的作文是目仍是复习的重点,通过对高考写作 试题(尤其是近三年的高考题)反复研究,可以了解高考对记叙文语言的要求,掌握高考试 题命制规律,提高复习效率。 5.掌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几种方法: (1)善用修辞,增添文采 善于恰当地运用修辞是美化文章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无论是比喻的生动形象, 比拟的情深意浓,还是排比的气势磅礴,都会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为情感抹上迷人的色 彩。 (2)锤炼词语,让语言更加生动 词语生动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新鲜,二是形象。新鲜的词语不是追求生涩和怪异, 聱牙或冷僻,而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区分词义的细微差别,做到语言错落有致,避免重复, 用最富创造力的语言来表情达意,给人以美感。形象,指语言具有画面感,巧用词,一字传 神。 (3)灵活运用句式,使语言更富美感 现代汉语有多种句式,有整句、散句、长句、短句、肯定句、否定句等。在写作时,如 注重句式的变化和使用,会使语言多姿多彩,美感迭生。例如:“我们不能主宰生命的长度, 但我们可以左右生命的宽度”(肯定句与否定句的结合),又如:“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 秋叶般静美”(对比句)。灵活的句式,不仅表现了我们思维的灵活,也体现了我们驾驭语 言的能力,从而增加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通顺、流畅、凝练的要求之外,更要力求“美”起来,要有 文采、含蓄,意味深长,给人以审美的感受和回味的余地。每一句话都不能简单直白,不咸 不淡如温吞吞的白开水,而是要有语言的张力和表现力。 【能力训练】 1.【2018 届湖北武汉市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从 1983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诞生至今已有 30 多年。30 多年来,晚会文化已衍 变出各种形式,如跨年晚会、公益晚会、竞赛晚会等,无论如何变化,历经时间沉淀的晚会 文化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更折射出时代的变迁。 针对上述现象,你有怎样的记忆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 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时代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不仅经济得到了高速发展,而且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的发展了起来。以 经济为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以小见大,我家乡莱西夏格庄的教育也随着改革的脚步起 飞了。 我父亲的年代 我坐在饭桌前,听父亲讲他小时候的故事,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事了。据父亲说,他上 学时恰逢 1979 年改革开放,学得十分艰苦,但那时也是父亲最快乐的时期,那时的书费只 要二元五毛钱,这真是令人不可思议啊。可是那时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有些家庭承担不 起这么大的开支,于是就让他们的女儿们辍学了。那时的高中简直就相当于现在的大学了呀。 并且当时的升学率是小之又小。其实我最最感兴趣的是听父亲讲他们的学习生活,他们一天 有七节课,为物理、政治、数学、英语、语文、化学,老师都是按书本教的(这种教育的方 法,使得我父亲固守陈规,不敢大胆去闯荡、创业,以致总是呆在这个小农村里),句句言 传,不得违背,这就是他们的教学准则了,然后呢,一放学,他们就去做泥胚(方言:做瓦 片的胚形。)于是乎,七年就这样在一个又小又破的平房里度过去了。 我叔叔的年代 我的叔叔,一个小小的基层老板,每每到他家去做客,他都会谈起他的成功史,而最常 挂在他嘴边的就是:多亏了改革开放啊,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今天啊!是啊如果没 有改革开放,进行人才培养,经济得到发展,农民有了好的发展,他也不会在他仅有的八年 时间里,学得一技之长的啊。那时虽然和我爸的时代相差不远,可是,高中升学率提高了一 点,这就多了能够改变一生命运的机会,就像我父亲,只是一个小的不起眼的基层工人,而 我的叔叔确是一个老板,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啊。因为农民已不用再为吃穿烦恼,所以叔叔多 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虽然生活还是如此艰苦,虽然住的还是平房,可这足以能够改变一生的 命运,这就是教育的力量,改革开放的力量啊。 我表哥的年代 我哥哥是高中毕业生,他现在是一家公司职员,收入不仅可以养活他的一家,而且在精 神生活方面也是丰富多彩,那时可与我叔叔的年代又是两个世界了啊,新的学校的出现改变 了我哥哥与我姐姐的命运,姐姐是大学毕业生,他们那时已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了,所以,他 们不仅住进了拥有高高楼房的新学校,而且又多了一年,还不止这些,老师的教学风格大有 不同,他们不再采用一对一的死教学,而是让同学自己发散思维,自己想,自己做,这使人 才的能力大大提高了,也为他们今后的人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也为麻雀变凤凰、咸鱼翻身 提供了途径,推动了中国的发展。这是谁的功劳?是教育,是改革开放啊。 我的时代 我现在还是个初中生,可是,我真的很感激我有这么一次学习的机会,因为,这使我成 为一个有用的人,让我的人生有了意义。我已接受了九年的义务教育,而升学率百分之九十 九点几几的我们,几乎所有人都能再学习,优良的设施,高等的教育,丰富的社会资源,还 有无限的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时代的学习环境,甚至,我们还不断的开展素质教 育,社会实践教育,兴趣特长教育等等,使我们的思想素质得到新的升华。这是谁的功劳? 是教育,是改革开放啊。 未来的时代 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未来的升学率一定会达到百分之一百,未来会有十二年的义 务教育,甚至是十六年,或更长。但人们一定会终身学习,莱西教育事业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也许会在网上进行全民教育,一切的设想一定都会实现(因为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发展教育。) 这是谁的功劳?是教育,是改革开放啊。 如果,时间还会继续,思想还会继续,那么教育就还会继续,改革开放就还会继续。国 之大计教育为本,我相信,改革开放 30 年莱西教育不断发展,而且还会继续发展,创造出 更多人才,更多奇迹!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一篇材料作文,考生要注意结合对材料的理解准确进行审题立意,首 先要有抓住材料关键句的意识,例如本材料的关键句子是“历经时间沉淀的晚会文化不 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更折射出时代的变迁。”根据对关键句的把握,我们可以从 以下角度理解进行立意:晚会所走过的 30 多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逐步深入,经济体 制、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 30 多年,也是我国社会文化走向多样化的过程。晚会主题、 形式的变化,体现的是我国社会文化的变迁。在行文过程中考生要扣住 30 年春晚的文 化历程进行写作,要抓住春晚的变化体现的时代的发展这个主题。 点睛:材料作文的审题:第一步,读懂材料,抓住主旨。首先要注意材料的特点:单则材料 要从整体上把握其主旨;多则材料应弄清它们的异同,从而把握中心;比喻性材料要理 解其比喻意义;含哲理性寓言材料,要把握其寓意。所谓抓住主旨(即材料的意向倾向 和感情倾向)。第二步,选择角度,准确立意主旨单一的材料据材料立意即可。蕴涵丰 富的材料,可从多角度立意,即发散思维多向立意。一般说来,一则材料至少可从肯定 与否定两个角度审视:“一事多人”的材料,有几个“人”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 事多因”的材料,有几个“因”往往就有几个审视角度。一个事件,针对其背景、写作 目的的不同,就产生了几个不同的审视角度。比如本则作文,根据材料看,作文供料的 关键句是“历经时间沉淀的晚会文化不仅满足了人民的文化需求,更折射出时代的变 迁”,考生抓住关键语句可以准确立意三十年春晚体现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体现了在历 史变迁中我国的发展。 2.【2018 届华中师范大学新高考联盟高三 11 月教学质量测评】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 作文。 2017 年 8 月 18 日,一名陈姓游客驾车到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因不听工作人员劝 阻擅自开窗,结果被黑熊咬伤。动物园工作人员责备陈姓游客,游客也感到非常委屈,还有 人说这种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在这个动物园。此事经媒体曝光后引发众多关注…… 请根据材料的内容和含意,结合自己的思考,写一篇不少于 800 的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自律 “儿子,恭喜,你十六岁了,是个准成年人了!爸爸想对你说的是,成人有所为有所不 为,你也该学会自律了。”不久前十六岁的生日那天,爸爸深情地对我说。 “什么是有所不为呢?”我当时有些不解。 老爸微笑着说:“比如上网,明天就是周末,你能做到一整天不上网吗?” 我想了想,哈哈,不就一天?那还不容易呀。于是,我对老爸说:“咱们打个赌!” 五月的福州,炎热的上午,一阵阵热浪往怀里扑来,一滴滴汗珠从脸上滚落下来。第二 天一早,我裸着上身坐在书房里,开始了一天的自律“大行动”。我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对 自己说:语数外,我最爱;网络网络,你好坏,千万别对我使坏! 就在这时,同桌来电了:“嘿,今天怎么没有见你在线上呀?哥们都想你了,上来杀一 局吧!” 是呀,要在平时,这个时候,我早该与好朋友们在网上捉对厮杀了。想到这里,我的心 里开始痒痒起来,眼前的所有文字与符号都似乎变成了网游中的十八般武器。于是,我支支 吾吾地说:“谁怕过谁呀?……不过……本王现在没空!” “来还是不来呀,乖孩子?”同桌继续在电话里语带嘲讽地激将着。 随着他的催问,我的心也奔向网游去了。随手按下电脑的电源键,多彩的光束便噗噗地 扑到我的眼前。游戏中那刺激又过瘾的“轰哈”声似乎开始在耳边响起……。然而,就在电 脑桌面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耳边似乎传来了一个声音:“儿子,十六岁应该学会自律了。” 我猛地打了个激灵,想起了昨天和老爸打赌的事。玩还是不玩呢?心中,两个声音开始了战 斗。一个怯怯地说:“怕什么,杀它一盘过过瘾。况且,现在老爸又不在家。”另一个则严厉 地说:“成人了,当自知有所为有所不为,难道你的承诺就这么不值钱?”于是,我大声对 电话那头说:“不上了!今天,我就是乖孩子!”,说完,顺手把电脑关了。 好不容易熬过了上午,下午又该怎么办呢?我一会用格列佛尿浇皇宫火来抵御游戏的冲 击,一会拿孙悟空的金箍棒击碎网络的诱惑……实话实说,这一整天,我满脑子都是网游的 影子。但我一直告诫自己:“成人当自律,要对自己的诺言负责!” 那天晚上,我自豪地对老爸说:“爸,今天,我终于成人了。因为,我学会了自律!”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时评的作文,注意材料的重点是“不听工作人员劝阻擅自开窗, 结果被黑熊咬伤”,是对这件事的评论,最后实际就是责任的落实问题,明确自己的观 点,陈述清自己的理由即可。 点睛:时事新闻类材料,提供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鲜活的时事新闻热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 有应该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应该批评或引为教训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 度去分析也会有不同的见解。在命题上,此类材料具有开放性,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审题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构成因素,然后选取一个侧面、一 个角度来立意。写作时注意扎实而评(事实性):新闻事实是时评成败的关键,是时评 可信性的源泉。应时而作(时效性):应时而作,体现了时评对新闻事件的敏锐反应能 力。凭理而断(评析性):凭理而断,指的是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形式可采取 就事论事和就事论理两类。所谓就事论事,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评定是非得失, 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主要就材料本身进行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能 言之成理,持之有据;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对所评之事进行具体深入的分析,充分说理, 阐明一个道理,而不是停留在就事论事上,以达到“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的写作目的。 就事论理,还要求“开口要小”,抓住一个问题,讲清一个道理,一事一议,以小见大, 必须从“小”中评析出大道理来,所谓“着眼大处,落笔小处”。此题注意明确自己的 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此题可以从管理者的角度分析原因,也可以从游客的角度分析原因, 也可以辩证的分析。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