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6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教学案:第1编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Word版含解析
www.ks5u.com 第一编 专题三 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 年份 卷别 选篇 作者 考点 2019 全国卷Ⅰ 《理水(节选)》 鲁迅 ①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②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 分析鉴赏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近四年同考点 全国卷Ⅱ 《小步舞》 [法]莫泊桑 ①分析塑造人物形象的表现手法; ②分析环境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全国卷Ⅲ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①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②分析情节的作用 2018 全国卷Ⅰ 《赵一曼女士》 阿成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②分析小说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全国卷Ⅱ 《有声电影》 老舍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②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全国卷Ⅲ 《微纪元(节选)》 刘慈欣 ①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2017 全国卷Ⅰ 《天嚣》 赵长天 ①分析作品结构; ② 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 2016 全国卷Ⅰ 《锄》 李锐 ①赏析文章标题的内涵; ②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③赏析作品的内涵,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全国卷Ⅱ 《战争》 [美]迈尔尼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②分析作品结构; ③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全国卷Ⅲ 《玻璃》 贾平凹 ①鉴赏作品的形象; ②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最新考向 2019年全国卷对小说的考查形式是3道题(一道选择题,两道简答题),赋分15分。选择题,近两年为四选一的形式,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人物性格和心理分析、故事情节作用分析、细节描写作用分析、表现手法作用分析、小说主题概括和审美取向分析、语言风格赏析等;简答题,人物形象分析是历年必考题,其次是情节、结构和表达技巧分析,其他还有细节作用、线索作用的分析等;探究题,主要是探究结构技巧、某个情节的作用,还有探究人物形象。 阅读素养 小说三要素 1.情节。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 2.环境。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作描写。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及花草鸟虫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作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也可从侧面刻画人物,显示作品主题。 3.人物。小说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为模型,综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迹,如鲁迅所说:“人物的模特儿,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事物来反映该人物,又叫侧面烘托。 1.先看题——初步感知,了解考查知识点 选择题的选项次序往往与文本的行文顺序大致吻合。先看选择题有助于理清文章层次和内容。有时,题目还会涉及人物形象、环境特点、文本意图和写作特点,先看题还有助于考生做到重点语段重点读,快速锁定答案区域。 2.再读文——精读文章、理清小说情节 情节是构成小说的基本要素,人物、环境、主旨都以情节为依托,靠情节来串联。又因情节关联的内容较多,牵涉的范围较广,往往成为命题者关注的重点。同时,明确小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能帮助考生找准,找全各选项的答题区间。考生对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小说会有“序幕”“尾声”)梳理小说情节脉络。 3.明主旨 在对文章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即文章的写作意图,确保答题基调不跑偏。 整体阅读Ⅰ (2019·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 ①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 ②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 ③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④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 ⑤“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 ⑥“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 ⑦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 ⑧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 ⑨老赵谨慎地回答:“是。” ⑩“去包队吗?” ⑪“是。胜利大队。” ⑫“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⑬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⑭“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⑮“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⑯“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⑰“我……” ⑱“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力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⑲“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⑳“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 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 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音,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 1979年5月 (有删改) 一、先看题——初步感知,了解考查知识点 从第1题选项中得知,故事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且“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猜测路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第2题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第3题考查的是情节的作用。 二、再读文——精读文章,理清小说情节 小说主要写了两位干部乘坐老人的马车在去梨花屯的路上谈论有关挖沟的事情。 开端——一位干部准备出发下乡梨花沟 ↓ 发展——两位干部消除因挖沟产生的隔阂 ↓ 高潮——进入梨花沟,得知沟被填,沉默 三、明主旨 小说围绕“挖沟”这一中心事件展开,通过两位干部争论“挖沟”的责任该由谁来负可知,“挖沟”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它不但没有发挥作用,反倒让农民耗时耗力去填沟。这反映了改革应该为人民服务,对群众负责,这是永远的时代主题。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的“包队”“定产到组”等词语,以及关于“安徽”的报道,都指向改革初期的现实,在今天又使小说具有记录历史的意味。 B.谢主任感慨报道中基层干部的“肩膀硬”,而赶车老人随后提及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肩膀最硬”,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 C.小说前半部分描写了两个下乡干部逐步消除因挖沟曾产生的隔阂,后半部分转而描写赶车老人讲述填沟等往事,进一步深化了时代主题。 D.小说多次写到路,“拐弯”“爬坡”“重新展现”“越来越平坦”等,既是写实,又使最后一段自然地传达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愿景。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B.“ 对谢主任予以嘲讽与回击”分析不恰当。从文中老人讲述得平平静静,像是在叙述别人的事情而不是自身的事情,所有的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等内容可以看出老人无嘲讽与回击之意。谢主任感慨“肩膀硬”突出的是基层干部负责任的特点,赶车老人感慨“肩膀最硬”是突出“这一带做挑抬活路的农民们”的吃苦耐劳的特点。 2.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答案 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风景,为故事展开提供了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写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及谢、赵二人的心理变化;③使小说具有清新的田园风格,流露出生机勃勃的时代气息。 解析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都是自然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自然背景。故事里的两个主要人物——谢主任和老赵曾经关系紧张,而随着两人之间关系的缓和,插入的景物描写“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等,营造温馨的氛围,暗示二人心理的变化。小说情节在富有田园色彩的景物描写中持续发展,让读者在清新的田园风格中,体会到那个时代勃勃的生机。 3.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 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 第二问:①首尾两度写到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所包含着的深刻意味。 解析 题干要求“结合全文分析” ,答题时要兼顾全篇。在分析小说中某一情节的作用时,要从结构、主题、表达效果等方面分析作答。第一问,从小说内容看,两个乘客的“沉默”与赶车老人的话的内容有关,可知赶车老人的话引发了乘客的思考。第二问,题干中的“首尾均有”,提示作答时要考虑“前后照应”这一角度;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再结合故事结尾常有引发读者思考等独特的表达效果,思考分析这一细节的深刻含意。 整体阅读Ⅱ (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赵一曼女士 阿成 ①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 ②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 ③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 ④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 ⑤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 ⑥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 ⑦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 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 ⑧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 ⑨《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 ⑩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 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 ⑪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 ⑫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 ⑬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 ⑭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 ⑮董警士更加忸怩了。 ⑯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 ⑰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 ⑱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 ⑲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 ⑳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 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深情的、甜蜜的。 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 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 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 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 赵一曼女士淡淡地笑了。 赵一曼女士是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 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 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 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 宁儿: 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 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 (有删改) 一、先看题——初步感知,了解考查知识 从第1题的题干和选项得知本题考查的是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涉及标题的作用,情节的作用及物象对情节和人物形象的作用。第2题考查的是鉴赏赵一曼形象(或人物形象)的能力。第3题考查的是不同的叙述方式所具有的作用。 二、再读文——精读文章,理清小说情节 小说以哈尔滨市立医院为切入点,引出了赵一曼女士在医院监禁期间的特殊生活经历,再现了赵一曼女士的英雄本色。 开端——被监禁在医院 ↓ 发展——疗伤时争取两位青年成为自己同志 ↓ 高潮——出逃,被枪杀 ↓ 结局——留下遗书 三、明主旨 小说通过讲述赵一曼女士从被捕受审到枪杀的过程,表现了女英雄坚贞不屈的革命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英雄的敬仰与赞美之情。同时又表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人”式的英雄的柔情与机智,体现了她独特的人格魅力。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中,揭示了英雄精神的当下意义,引发人们对新时代英雄精神的思考。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以“赵一曼女士”为题,不同于以往烈士、同志、英雄等惯常用法,称谓的陌生化既表达了对主人公的尊敬之意,又引起了读者的注意。 B.“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这既是大野泰治向上级提出的建议,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 C.“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两个陌生人之间有意无意的搭讪,看似闲笔,实则很有用心,说明赵一曼仍活在人们的记忆里。 D.医院是“我”与赵一曼的连接点,小说由此切入主人公监禁期间鲜为人知的特殊生活经历,在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中再现了赵一曼的英雄本色。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项,“也暗示他已从赵一曼那里得到有价值的回答”错,这是小说中大野泰治在给上司的报告中陈述的一种假设:如果赵一曼女士投降,产生的影响。“暗示”一说无中生有。 2.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 答案 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而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解析 题干给出了概括的两个角度:“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解答本题,要首先从文中找出哪些地方体现着这两个性格特征,然后逐个分析即可。①“拔俗”的文人气质:她对丁香的喜爱;她常深情回忆战斗生活;她用温情和诗意的语言文字感化护士韩勇义和董警士,使他们了解民族大义,投身到抗日运动之中。②“职业军人的冷峻”:她在敌人的严刑之下毫不屈服,面对死神“淡淡地笑了”,表现了她的凛然大义和从容淡定;在对儿子的教导上,充满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 3.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 答案 ①既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 解析 题干已经明确了“历史和现实交织穿插”这一情节叙述的手法。因此,答题时首先要思考从“历史”的角度写的好处:真实、客观,能让人们理解英雄、敬仰英雄。从现实角度看历史,能让当今的人们铭记历史,凸显小说的现实意义。两者的交织穿插,利于灵活叙事,相互印证,体现艺术的真实。 整体阅读Ⅲ (2017·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嚣 赵长天 ①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 ②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 ③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 ④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 ⑤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 ⑥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⑦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 ⑧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 ⑨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 ⑩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 ⑪忽然,处于混沌状态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 ⑫“有人敲门!”他喊起来。 ⑬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 ⑭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 ⑮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 ⑯“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 ⑰“门别开得太大!” ⑱“找根棍子撑住!” ⑲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 ⑳他朝后看看。“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 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 “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 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 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 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 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 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 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 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 (有删改) 一、先看题——初步感知,了解考查知识点 从第1题的选项可知,小说主要写了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其中涉及故事发生的环境——狂暴的风沙以及开门的主要情节。第2题考查的是作品结构和主旨的知识点。第3题考查的是小说中结尾的艺术效果。 二、再读文——精读文章,理清小说情节 小说讲述了一个试验小分队被困沙地,口渴难耐,在听到敲门声响,做好要帮助“求救者”准备的情节下,“求救者”却给大家送来大西瓜解渴的故事。 开端——风沙肆虐,口渴难耐 ↓ 发展——队员们渴到昏迷,突听敲门声 ↓ 高潮——队员们竭力救人,送瓜人(或蒙古族人)奇迹出现 ↓ 结局——队员们吃瓜解渴,送瓜之谜永留 三、明主旨 这是一篇歌颂试验队员以及蒙古族普通百姓的小说,歌颂了试验队员们在强烈救人意识下迸发出的顽强意志力及保护科研资料的高度责任感,也歌颂了蒙古族同胞对试验队员的支持、救助,彰显了他们热忱、善良、奉献的精神,也反映了人性的美好,揭示出“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人生道理。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 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 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反映出被困队员在强烈救人意念的驱动下迸发出顽强的意志力;而“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的出现”,则反映出蒙古族同胞对基地试验队员的支持、救助,彰显的是热忱与善良。可见,两者说明的应是生命力的强大与人性的美好,而不是“生命奇迹无法解释”。 2.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5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把握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和D(鉴赏评价)。 答案 ①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②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 解析 题干告诉我们,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联系小说的体裁特点来看,要回答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这一问题,应当从情节安排、主题思想表达等方面来分析。①在情节安排上,“渴”作为试验队员的感受,反映出小说情节是在“试验队员深陷绝境”的背景下展开的。略去陷入绝境之前的内容,情节显得更加集中、简洁。②在主题表达上,“渴”是试验队员在风沙肆虐这样特定环境下的状态和感受,能更集中而深刻地诠释小说的主题思想——既讴歌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也揭示出“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的人生道理。 3.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 对应考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应考点: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分析综合)和D(鉴赏评价)。 答案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解析 题干要求结合作品分析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 结尾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应多角度进行挖掘,联系小说的叙述角度、故事情节、主题思想及读者的阅读感受来分析。①从叙述角度来看,小说是以试验队员“他”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的,“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的来到这里”这一“美好的谜”应当不在“他”所见所知范围,不去叙写,就显得真实可信。②从情节安排来看,结局给出了一个“谜”,没有揭示谜底就戛然而止,送瓜人究竟是怎样冲破风沙来到这里的,显得非常神秘,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③从读者角度来看,读者是希望知道谜底的,而作者偏偏不揭开谜底,让读者自己去思考,去想象,也就留下了回味的空间。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