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高一语文 第 1 页 共 8 页 2020——2021 学年度(上)省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命题人:北镇高中 李静 安国英 校对人:吴月秋 于铎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6小题,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题。 材料一 疫情难阻书香,阅读润泽心田。疫情突如其来,打乱了我们正常的生活节奏, 但也给“宅”在家里的人们带来了难得的时光。不少人纷纷选择回归阅读,用读书 充实生活,从书籍中汲取力量。犹记得,一张患者戴着口罩在武汉方舱医院读书的 照片,在社交媒体广为流传。令人动容的不仅是他阅读的那份专注,更是他从阅读 中得到的面对疫病的乐观与从容。一位学者说得好,读书的时候,我们的心灵会变 得更加辽阔和宽广,坚韧而顽强,也使我们获得宁静的内心世界以对抗外部世界的 喧哗和浮躁。困难时刻,阅读之所以能给人以力量、给人以希望,也正在于此。 放在更宽广的人生视角看,阅读虽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却能延展人生的深度 和厚度,还能塑造个人的品质和气象。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 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 以智慧。如今,信息唾手可得,获取知识的门槛变低了,但信息芜杂,人声鼎沸。 是书籍,而不是碎片化的资讯,能给人以系统化的知识、整体性的思考。同时,面 对各种不确定性,阅读让人们在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心游万仞中,获得人生的坐 标,更好地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知道自己该向何处去。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畏浮云遮望眼;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懂得如何对抗不确定 性,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可以说,阅读培育的,是丰盈充实的灵 魂世界,是气象万千的精神品格。 其实,读书本身就是一种修养方式。《宋史》曾载,与朱熹、张栻并称“东南 三贤”的吕祖谦,少时性情急躁,极易迁怒于人。他正是通过阅读,不断磨练自己 的品性,最终在读到孔子“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教诲时,自己心中的忿气“涣然 冰释”。我们常说,文以化人,这既是指在古圣先贤的熏陶下,延展精神世界的疆 土,也是指以阅读修身养性,用读书淬炼意志品质。 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心中必有“诗和远方”,也自有日常生活的春夏秋冬。阅 读从来不是要让人双脚离开大地,从来不是鼓励人们远离生活,恰恰相反,是要让 人即便遭遇困难,依然能够勇毅前行,即便知道人生路上总有坎坷,依然能够笑迎 挑战。阅读给人带来的,不是消极和虚无,而是希望和力量,是雄健的精神和解决 问题的方法。 (选材于陈凌《让精神在阅读中丰盈》) 材料二 我的读书旨趣,第一是把人文经典当作主要读物,第二是用轻松的方式来阅读。 高一语文 第 2 页 共 8 页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 途,例如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 为了消遣,用读书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 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甲)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 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 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 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 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乙)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 也许没有一个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 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 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丙)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 来。幸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 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 (丁)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 就是说,阅读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 解。读不懂不要硬读,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 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 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 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质量的 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 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个人只能作为 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也陶 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 多么遥远。 选材于周国平《经典和我们》 1.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 A. 阅读能给人以力量和希望,使我们获得宁静,有助于我们度过疫情这段困难时 期。 B. 因为阅读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所以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独立思考,更好地审视 自己,有定力,不焦虑。 C. 在第三段中,作者借吕祖谦的例子证明“文以化人”的作用,也就是说阅读可 以修身养性。 D. 文章的结尾和开头呼应,再次强调阅读可以润泽心田,带给人精神力量。 2. 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读书带给人精神上的丰盈的一项是(3分)( ) A.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元元:指人民) (陆游《读书》) B.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高一语文 第 3 页 共 8 页 C.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苏轼《和董传留别》) D.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于谦《观书》) 3. 根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是(3分)( ) A. 经典可以使每一个阅读者在精神上得到启迪或享受,使他们的灵魂填充智慧。 B. 经典是人类精神财富的宝库,阅读经典,就是享用这笔宝贵的财富。 C. 作者为那些阅读经典的人感到荣幸和自豪,同时也对从未接触过经典的人感到 遗憾和惋惜。 D. 经典需要人们用心去品味涵养,是需要灵魂参与的高级活动,普通大众是不能 喜爱和享受的。 4. 材料二阐述了经典和我们的关系,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人们之所以读书,都要达到三种目的:首先要满足实际需求,其次是消遣,最 终获得精神享受。 B. 真正的阅读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 C. 阅读被时间筛选出来的经典,能够获得自我发现和成长,这才算真正的阅读。 D. 普通人可以用一种轻松的心态阅读经典,就像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样轻松。 5. “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这句话是从文中甲、 乙、丙、丁中的一处摘录出来的,若要还原到文本,你认为它应该在(3分)(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6. 请综合以上两则材料,概括阅读经典有哪些方法,并结合文本具体说明。(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山 音 秦碧薇 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外公谢世的次日,雾霭沉沉,下着密如针脚的雨。 我对外公印象不深,依稀记得是个文弱的老人。也只偶尔听母亲谈起,说外公 生在山里,长在山里,在外求学十余载,漂泊十余载,兜兜转转又回到山里。膝下 的子女都走出大山,他却执意守在山脚的泥土房里,当了大半辈子的教书先生。没 料到,一场乍暖还寒的三月冷雨,竟让他与这三尺讲台永别了。 山里的世界静极了,没有丝毫外界的声音,而那些留守山中的孩子,失去了唯 一的老师,与外面的世界相牵的线,就这么生生断了。 “山里人现在越来越少,你外公啊,一人教了几座山头的小孩,满打满算,也 不过二十几个。”前来给外公下葬的一位大伯对我说,末了还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 “真可惜啊,那些小孩都挺喜欢他的。喏,那边就有一个他的学生。” 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正好对上一双惶惑不安的眼睛。那是个十一二岁的 女孩。头发扎得松松垮垮,身形也偏瘦小,上身一件衬衣洗得发白。她定定地看向 我,板着脸,双唇紧抿,①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发亮,左手却紧抓着前面老人的衣摆。 我凑过去问她:“你家在哪?”她抬头飞快地瞟了我一眼,不说话,朝山上一 片在雨中凝固的苍翠努了努嘴。“你爸妈呢?”我注意到她的脸迅速蒙上了一层寒 霜,眼皮也耷拉下来。她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半晌才失落地开口:“他 们去外面打工了。”“那你跟谁过?” 高一语文 第 4 页 共 8 页 “弟弟妹妹,还有奶奶。”之后我也不知该怎样搭话,便默默走开了,因为我 猛然发现,虽然只差了三四岁,但我们之间已然如被巨斧劈开了一道鸿沟,我与她 的距离,就像各自眼中的风景般遥远。山也跟着沉默,不发出什么声响。 在她的奶奶走后,她突然叫住了我。“你外公教过我,我很喜欢他。” “他教我们认字、算术,还给我们念诗、唱歌。他还说,我们这个地方以前叫 作夔州。” “你看到我们头顶的天空了吗?他说这是夔州特有的天空,他说这种天空是苍 色的。” 渐渐地,我跟她熟稔起来。我发现她非常喜欢看书,时常看见她捧着翻旧的课 本,在风里站成一株瘦削的酢浆草,融进绿得化不开的山中。 雨声渐疏,在某个午后,阳光居然冒了个角,从天际漏了丝丝缕缕下来。我伸 了一个大大的懒腰,搬了把凳子和她在院子里打发时间,清洁润泽的空气让每一次 呼吸都成为一种享受。我不由得感叹道:“还是山里好啊!” 她不能相信地望向我,脸颊激动得有些发红。“你有没有想过这种生活,一人 在山中,仅仅一人,不能做什么,只能听流水的声音,风从林间穿行的声音,鸟鸣 的声音,石子滚落的声音。”远山浅淡,与天相接的地方只剩一条极细的线,是她 抿起的嘴唇。她凝望那阵奔跑的风,似乎想将它捕捉。又转而凝望后山的竹浪松涛, 像凝望一个梦中的幻影。“而现在我不能读书了,除了大山,外面的声音都听不到 了。”她的话语似被水浸透,我转过头,看见她②眼里的泪花像在走钢丝,摇摇欲 坠。 她侧过身去不想说话了。 深绿铺满整座山林,光斑繁密。细细的芒草摇晃,若在轻吟。她口中“苍色” 的天空,从静水深渊中升起,万里无云。大地在我脚下隐隐颤动着,传出声响,混 杂着风、树叶、草木、鸟鸣,是一支破碎的竹笛、一把断弦的琵琶,一声一声,都 好像一种呜咽。 而这声声呜咽在某一天顺着彤云出岫,搭上山鸢的翅膀,竟一路传到了远方, 又托四月的山花捎回了一个令人为之一振的消息。 我离开那天,她执意要来送我。 她步履轻捷,每一步,都分毫不差地踏着我的影子。她语调平仄分明,在四下 无人的山中响彻。她说:“我听说再过几个星期,学校就有人来修理了,有新学校, 就有老师,就可以上学了。” “真的?” “真的!” 而我撞入她③黑桑葚般明亮的眼睛,宛若跌进鸦青色的深谷。“其孤意在眉, 其深情在睫,其解意在烟视媚行。”耳畔有什么呼啸而过。 是山音。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开篇对雾霭和雨的描写渲染了沉闷悲凉的氛围,反衬出“我”因外公离世的悲 伤心境,但结尾的一抹亮色却给人以温暖之感。 B.文中大伯的话,既侧面描写了外公甘于奉献的美好品质,也引出了主要人物小 高一语文 第 5 页 共 8 页 女孩的出场,反映出了山村的教育现状。 C.全文以“我”的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采用第一人称,记录了“我”从回乡到 离开的一段经历,叙中有情,含蓄动人。 D.标题“山音”意蕴深厚。既指山里自然的声音,也指小女孩内心的渴望,更指 大山的呼唤:呼吁人们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8.请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9.描绘眼睛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方法。文章画波浪线的三处描写分别体现了小女孩 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题。 李铉,字宝鼎,勃海南皮人也。九岁入学,书《急就篇》,月余便通。家素.贫, 常春夏务农,冬乃入学。年十六,从浮阳李周仁受《毛诗》《尚书》,章武刘子猛 受《礼记》,常山房虯受《周官》《仪礼》,渔阳鲜于灵馥受《左氏春秋》。乡里 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居徐门下五年,常称高第。年二十三,便自潜 居讨论是非。撰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及《三传异同》《周易 义例》合三十余卷。用心精苦,曾三秋冬不畜枕,每睡,假寐而已。年二十七,归 养二亲,因教授乡里。生徒恒数百人,燕赵间能言经者,多出其门。以乡里寡文籍, 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举秀才,除.太学博士。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 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徵诣晋阳。时中山石曜、北平阳绚、北海王晞、 清河崔瞻、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师友诸王。铉以去圣久远,文字多 有乖谬,于讲授之暇,遂览《说文》《仓》《雅》,删正六艺经注中谬字,名曰《字 辨》。天保初,诏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参议礼律,仍兼国子博士。时 诏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草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令铉与 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参考得失。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 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杨元懿、宗惠振官俱至 国子博士。 (选自《北史·李铉传》,有删改)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家素.贫,常春夏务农 素:平素、一向 B.举秀才,除.太学博士 除:除掉 高一语文 第 6 页 共 8 页 C.及李同轨卒. 卒:死亡 D.广平宋钦道及工.书人韩毅同在东馆 工:擅长 1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 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B.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 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C.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 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D. 寻正国子博士/废帝之在东宫/文宣诏铉以经/入授甚见优礼/卒/特赠廷尉少卿/ 及还葬/王人将送/儒者荣之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李铉幼时家贫,非常喜欢学习。因为家中贫穷,他便常常在春夏时节参加农业 劳动,到了冬天才入学学习;为了学习知识,他曾经拜多人为师。 B. 李铉教授弟子,成效颇为显著。回家奉养双亲时,他曾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 数量常常达到几百人,燕赵一带能谈论经籍的,多出自他的门下。 C. 李铉撰定典籍,因饱学被选用。他编定《孝经》等三十余卷;李同轨去世后, 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 D. 李铉治学严谨,修改经籍谬误。他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了, 经籍中文字多有错误,于是就在空暇时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乡里无可师者,铉遂诣大儒徐遵明受业。 (2)以乡里寡文籍,来游京师,读所未见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14—15题。 恨别① 杜甫 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⑤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②洛城:洛阳。③指 安史之乱的叛军。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⑤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 检校司徒。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首联中“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五六年”,伤战乱之久。个人的困苦经历 与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 颔联描述诗人流落蜀地的情况。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 于锦江边了。“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 高一语文 第 7 页 共 8 页 C. 颈联中,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诗人这种 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D.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 的急切心情。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 15. 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沁园春·长沙》中,“ , ”两句描写词人旧地 重游,引发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2)、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和反省自我来提升自己的两 句是:“ , 。” (3)、《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 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题。(9分) 我没有站成院里的一棵树,却成了飞出屋檐的一只鸟;我没有循着血脉的方向 举高老屋的身躯,却让他佝偻在故乡的烟雨里。作为故乡第一个从考卷里拔出泥腿 子成为城里人的我,有些时候真说不清,我是一枚悬挂在老屋胸前的金灿灿的勋章 呢,还是沉甸甸的十字架? 我越走越热闹,老屋却越来越冷清。 最难忘的当属老屋的门槛。日常生活细节都 在门槛上,踩过了谁的足迹, 谁的多少足迹,看不清了,也许世上有些东西其深刻就在于它的模糊。多少日子, 走出门槛是灿烂的太阳,跨进门槛是温柔的月光。门槛是快乐的起点,是( ) (wēn xīn)的终点。从儿时的爬进爬出到少年的不经意间,门槛告诉我,那个风 流少年可以仗剑远行了。 年年亲近老屋是把父亲送来的吊瓠子吃得 的时候。 老屋院子不大,这植 物能够落户小院,也算得上一份福气了,并且有院墙扶持。 她也争气,春来一个 劲疯长,清晨秧上都噙着感恩的泪珠,夏来缀一身白花挂一枝丰稔,撑出阴凉,帮 鸡们、鸭们赶走苦夏。这时,老屋含笑不语。看到自己的孩子们如此( )(róng qià ),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 吗? 当然,更多的是寂寞。雨在 地下,风在沉思默想地走。老屋是浅睡低眠了, 抑或在( )(qiǎn chàng dī yín )呢? 这时的老屋融入细密而无痕的烟雨之中, 小雨成了天地之间我和他最晶亮的一条线索。 17、请根据文中的拼音在前面括号中写出对应的汉字(3分) 18.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3分)( ) A. 比喻、拟人、设问 B. 拟人、排比、设问 C. 借代、排比、反问 D. 比喻、借代、反问 19.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镌刻 回肠荡气 际遇 意味深长 B. 铭刻 扣人心弦 机遇 不绝如缕 C. 镌刻 回肠荡气 机遇 不绝如缕 高一语文 第 8 页 共 8 页 D. 铭刻 扣人心弦 际遇 意味深长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个字。(6分)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根据直链 淀粉所占比例的多少, ① ,籼稻 20%左右为直链淀粉,粳韬的直链淀粉较少, 低于 15%。根据对光照反应的不同,可分为早、中、晚稻。早、中稻对光照反应不 敏感,晚稻对短日照很敏感。 ② ,可分为糯稻和非糯稻,糯稻米粒粘性强, 非糯稻米粒粘性弱。现今有多少种稻呢?由于稻是人类的主要粮食作物,据知目前 世界上有可能超过 14万种稻,而且科学家还在不停地研发新稻种,因此 ③ 。 21.下面文段有五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据民政部统计,2019 年,我国自然村的数量比 2002年减少了一倍。②平均 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就有 300百个左右。③根据这些数据表明,如果不加强 对自然村的保护,我们将面临失去文化根基的危险。④村落消失了,儿时的山丘被 推平了,小桥流水人家不复存在了,乡愁又能寄托于何处呢?⑤我们呼吁保护传统 村落,并不是主张人们还生活在那种穷苦中,而是最大程度改善“留守者”生活品 质的合理诉求。⑥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人们看到了农村全新生机的可 能性。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 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 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作为刚步入高一的你,要“如何为自己画好像”?请写出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字。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