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答案
省六校协作体高一第一次联考 语文答案 1. B B项,“因为阅读可以塑造我们的性格,所以在阅读中我们可以独立思考,更好地审视自己,有定力,不焦虑”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因为有知识,我们才能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因为有智慧,我们才能……在风浪面前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阅读为什么能给我们带来气质的变化,塑造我们的性格?原因或许有二:一是因为阅读能给人以知识,二是因为阅读还能给人以智慧”,可见是因为阅读给人以知识和智慧,让人能独立思考,有定力、有眼光、不焦虑,所以能塑造我们的性格。选项的说法颠倒因果。 故选B。 2. A A项,“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表述不妥。这句话的意思是,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五亩田园也依然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民百姓。这句话讲的是读书的本意,并不是说读书丰盈精神。 3. D D项,“普通大众是不能喜爱和享受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远不属于大众”,可见文中只是讲了普通人如何阅读经典的方法,并不是说普通大众不能喜爱和享受经典。 4. C A项,“都要达到三种目的”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并不是说“都要”达到。B项,“不仅要读经典,还要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是阅读”,可见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不是真正的阅读。D项,“就像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样轻松”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故选C。 5. D 本题中,材料二第一段主要讲的是人读书的三种目的,没有谈到“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供的建议”的意思,由此排除A项。第二段主要讲什么是真正的阅读,也和选句无关,由此排除B项。第四段,根据“亏我们有时间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这段话阐释了经典的内涵,并且提到了“时间这位批评家”“听一听它的建议”,选句应放在句尾,起总结的作用,由此排除C项。 故选D。 6. ①要做到真正的阅读,要有灵魂的参与;②要有轻松的阅读的心态和方式,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要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③运用经典名著中的知识和智慧,审视自己和外在的环境,从中获得希望和力量。(每点2分,共6分) 7.A “反衬出“我”因外公离世的悲伤心境,” 中“反衬”使用错误,应为“衬托” 8. 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里特有的由各种自然界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的混响。②破碎的竹笛,断弦的琵笆发出的呜咽声传达的是山里孩子们由于老师去世不能继续读书的悲哀情绪。③与标题山音形成照应,是对标题的形象阐释。④在结构上,与下文的内容构成了转折,突出了声音所具有的强大力量。 (每点2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 9. ①“幼兽般的眼睛漆黑发亮”写出了小女孩看到陌生的“我”以后的慌乱、胆怯和试探。②“眼里的泪花像在走钢丝,摇摇欲坠”表现了女孩因不能读书而引发的哀伤情绪。③“黑桑葚般明亮的眼睛”写出了小女孩对知识的渴盼和对未来的憧憬。(每点2分,共6分) 10、 B 除:任命、授予官职 11. A “以经入授”是教授经书的意思,不应该断开,排除C项、D项。“王人”是“送”的主语,结合句意内容分析,不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不久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为太子时,文宣帝诏令李铉教他经书,得到优待礼遇。去世时,特赠官为廷尉少卿。到回乡下葬,国君送别,儒士以这个为荣。故选A。 12. C C项,“齐神武帝亲自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教育皇子,他被齐神武帝选中”错误,张冠李戴,由“及李同轨卒,齐神武令文襄在京妙简硕学,以教诸子。文襄以铉应旨”可知,应为“齐神武帝命令文襄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他被文襄选中”。故选C。 13. (1)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师”,名词做动词,从师学习;“遂”,连词,于是;“诣”,到……去,前往;“受业”,跟随老师学习。每个采分点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以”,连词,因为;“寡”,少;“游”,游学;“未”,没有。(每个采分点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 D 本题D项,“感情由欢快转为悲凉”错,从尾联“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判断情感是欢快的,再联系前面诗句,感情应该是由悲凉转为欢快。故选D。 15. 三层含意:一写远离家乡,“一别四千里”,恨离家之远;二写“草木变衰",“胡骑长驱五六年”,恨战乱之久;三写兵戈阻绝,思家忆弟,恨骨肉分离。(每点2分,共6分) 16、(1)、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7、温馨 融洽 浅唱低吟 (每词1分,共3分) 18. D 拟人修辞:“我没有循着血脉的方向举高老屋的身躯,却让他佝偻在故乡的烟雨里”,赋予老屋人的特点“身躯”“佝偻”等。 反问:“世上还有比这更幸福的际遇吗?”无疑而问,加强语气。 比喻:“小雨成了天地之间我和他最晶亮的一条线索”,把“小雨”比喻成一条线索。 借代:“作为故乡第一个从考卷里拔出泥腿子成为城里人的我”,“泥腿子”借代指农民。 选择问:“有些时候真说不清,我是一枚悬挂在老屋胸前的金灿灿的勋章呢,还是沉甸甸的十字架?”“老屋是浅睡低眠了,抑或在浅唱低吟呢?” 没有设问排比,排除ABC。 19. A 镌刻,雕刻,强调留下痕迹;铭刻,1.铸在器物上面或刻在器物、碑碣等上面的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古代铭刻。2.铭记:沉痛的教训铭刻在心中。3.牢记在心,无法忘记。语境中陈述“日常生活细节”在门槛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使用了比拟修辞,应该用“镌刻”。 回肠荡气,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扣人心弦, 形容事物激动人心。语境中“年年亲近老屋是把父亲送来的吊瓠子吃得”形容吃的怎么样,填“回肠荡气”。 际遇,遭遇或时运,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情况,中性词;机遇,有利的时机或者境遇,褒义词。语境强调一段时间内的整体情况,应该填“际遇”。 意味深长, 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语境中形容下雨的样子,与下文“风在沉思默想地走”,形成对偶关系,“沉思默想”使用了拟人修辞,填“意味深长”更合适,使得结构和意思上都能照应。 故选A。 20、 ①可分为籼稻和粳稻 ②根据米粒粘性的强弱 ③究竟有多少种稻是很难估算的(或“水稻的种类还会不断地增加”)(每句2分,共6分) 21. ①“减少了一半 ” ②“自然村大概就有300个”或者“自然村就有300个左右” ③“根据这些数据”或者“这些数据表明” ⑤ “满足留守者生活品质的合理诉求”或者“改善留守者生活品质” ⑥农村焕发全新生机的可能性。 (每处1分,共5分) 22、【审题】 分析作文材料我们可知,出题人通过“人需要不断寻找‘镜子’、绘制‘自画像’来努力看到尽量完整的自己”,强调人在寻找、审视自我时候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画好像、画好怎样的像、以什么为画像至关重要。同学们可以将二者联系起来阐述,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详细论述。虽然,审视自我一词看似相当宏大,不知如何写起,但实际上也非常容易落实在生活的具体角度。因为“自我”本身的含义相当丰富,命题人也在题干做出了提示,比如成为怎样的人、希望什么样的生活,以及个人所能做的事。考生可以以小见大,从微观的、个人的角度叙事或是论述,最终立足自身和同代人,在青春成长中正确地、良好地认识自己,并为自己规划更光辉灿烂的未来。 根据材料,审视自我的方式可以是“镜子”,也可以是“自画像”,“镜子”可以是自己真实的经历,也可以是听闻的事件,可以是认识的亲人师友,也可以是文艺作品或或显示生活中的其他人;可以是自己取得的成绩,也可以是自己遭遇的挫折……“自画像”本义是指艺术家为自己所绘的肖像作品,此处指的是考生对自己的反省和认识。 【立意】 第一,联系的观点,我们可以联系古今中外的一些审视自我这方面的例子,也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二,辩证的观点,审视可以分为“内省”和“外省”,“内省”可以分为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外省”则可以分为外界的肯定和外界的否定,选取这样一种双重的角度; 第三,发展的角度,因为审视要有发展的视野,因时、因事、因人的变化而变化,以不变应万变。 参考译文: 李铉,字宝鼎,是勃海南皮人。九岁入学,抄写《急就篇》,一个月就通晓。家中一向贫困,常常春夏时节务农,到冬天才入学。十六岁时,跟从浮阳李周仁学习《毛诗》《尚书》,跟从章武刘子猛学习《礼记》,跟从常山房虯学习《周官》《仪礼》,跟从渔阳鲜于灵馥学习《左氏春秋》。乡里没有可以从师学习的人,李铉于是到大儒徐遵明处去接受学习。在徐遵明门下五年,常常是成绩最优秀的。二十三岁,就自己隐居起来研讨学术是非。编定《孝经》《论语》《毛诗》《三礼义疏》以及《三传异同》《周易义例》共三十余卷。用心精勤刻苦,曾三个秋冬不备枕头,每次睡觉,和衣打盹而已。二十七岁,回家奉养双亲,因而在乡里教授弟子。学生常有数百人,燕赵地方能谈论经籍的,大多出自他的门下。因为乡里少有典籍,所以来到京城游学,读没有见过的书。推举为秀才,任太学博士。到李同轨去世,齐神武帝命令文襄在京城精选饱学之士,来教育各位皇子。文襄选中李铉应旨,征召到晋阳。当时中山人石曜、北平人阳绚、北海人王晞、清河人崔瞻、广平人宋钦道以及善于书写的韩毅都在东馆,是各王的师友。李铉认为距离文学先圣所处的时代已经很久远,文字多有错误,在讲授空暇时,就阅读《说文》《仓》《雅》,删改六艺经注中的错字,名为《字辨》。天保初年,下诏李铉与殿中尚书邢邵、中书令魏收等人参议礼律,仍兼任国子博士。当时诏令北平太守宋景业、西河太守綦母怀文等人起草拟定新历,录尚书、平原王高隆之命令李铉和通直常侍房延祐、国子博士刁柔讨论新历的得失。不久正式担任国子博士。废帝在东宫为太子时,文宣帝诏令李铉教他经书,得到优待礼遇。去世时,特赠官为廷尉少卿。到回乡下葬,国君送别,儒士以这个为荣。杨元懿、宗惠振都任官到国子博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