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二第四讲鉴赏小说的语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专题二第四讲鉴赏小说的语言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鉴赏小说的语言 规范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曾雪梅 任晓雯 曾雪梅七岁时,喜欢趴在窗台上,仰面数飞机。①飞机跟小鸟似的,翅膀不动地滑过去。 时或起一记嘘声,仿佛有人吹口哨。地平线轰然颤动,团起阵阵乌云。曾雪梅觉得像是过年 放鞭炮,便拍手欢呼。母亲兜头一掌道:“看啥西洋镜,东洋鬼子投炸弹呢。回头捉牢你这 种不听话的小囡[注],扯成两爿,蘸蘸腐乳吃掉。” 是年,曾雪梅已开始念书。读至十三岁,校舍被日本人炸坏。曾家弃了房产,逃到法租 界,在寺庙院子里搭个滚地龙。曾雪梅又断续上了四年夜校后辍学,由邻居引荐,到日本人 的福助洋行做工。曾雪梅定在门口,不肯进去。邻居反复诘问,她才憋红脸道:“日本人, 会吃小囡吗?” 曾雪梅因为识字多,被派作车间记录员。每月工资三十多元,外加大米、菜油、黄豆各 十斤。逾数月,养得颊圆颐润。工头二本松是日本人,夫人千代子,也在车间工作。一次, 千代子邀了几个中国女工去她家吃饭。曾雪梅走过南京路时,浑身觳觫,谎称不舒服,让同 事们先行,自己坐到街沿上,掏出用来送礼的苹果,边啃边想心事。食罢,核子一扔,返身 往回走。 旬余,机修工钟阿宝问:“你觉得中国人好,还是日本人好?”曾雪梅看一眼围观的同 事,道:“我才不上你的老当。” 曾雪梅回得家来,说与母亲。母亲道:“当然中国人好,有啥不敢讲的。”曾雪梅道: “我也不晓得。听说中国工头都打人的。日本大班来视察时,还给每人发十块洋钿奖金。” 母亲嘴唇一抖道:“小恩小惠的,就把你收买了。若不是鬼子杀人放火,我们家就不会穷, 你就会一直念书。”曾雪梅默然一晌,问:“那为啥让我去日本工厂做事?”“嘁,赚鬼子 的钞票,也是爱国啊。” 到月头,发了工资,曾雪梅背回大米和黄豆。母亲借了一座台秤过磅,忽道:“好像少 脱了。”曾雪梅听得口齿有异,抬眼见她嘴巴歪斜,唇角拖下一径涎沫来。“妈,怎么了。” 母亲想伸手去擦,感觉天花板一动,面孔已然贴倒在地。 一日工间休息,千代子问曾雪梅是不是有心事。曾雪梅犹豫了一下,说:“我妈跌了跤, 半边身子僵掉了。找过郎中,不见好。现在她不肯吃饭,说要早点死掉,帮我们节省钞票。” 千代子取了六十块钱,让她给母亲找西医,补营养。曾雪梅推却着,收下,回去说与家人。 母亲回光返照似的,嗓门铿铿响道:“我是个强硬的人,不讨日本人便宜。”一口气接不上, 眼珠翻了白。②曾雪梅扑过去,见一滴浊黄的泪水滑过母亲的太阳穴,在鬓边略作停滞,吧 嗒滴落于枕上。 曾雪梅把钱还给千代子,自此避开她和二本松。 一年后,曾雪梅结婚。婚后,丈夫建议曾雪梅辞工。犹豫间,日本投降,福助洋行解散。 曾雪梅归得家来,专心养胎。忽一日,那位老邻居捎来二本松的信,她才晓得,厂里的日本 人,都被关到了提篮桥。她瞒着丈夫,买了六包稻香村鸭肫肝,学千代子的做派,将点心盒 子包起来,去提篮桥探监。 登记、盘问、等待。听到喊她名字,已是入暮时分。晃眼见一个灰发女人,穿着空阔的 囚服,挪着碎步出来,深鞠一躬,泪水甩在点心盒上。是日临别,千代子送了她一包童装, 都是亲手缝制的。她本来以为,自己会在中国生孩子。曾雪梅怕丈夫见怪,留了一件电机纱 短褂,其余的送去了典当铺。 三个月后,曾雪梅开始做母亲。她将电机纱短褂给大儿穿,很快短小了,便收起来,转 与二儿穿。怀第三胎时,解放军来了。派出所唤了她去,“日本人撤离前,把工厂机器运到 吴淞口,扔进海里了。你晓不晓得这件事?”她说不晓得。又盘问几句,才放她走。 曾雪梅把在弄堂里玩耍的二儿揪回家,闭紧房门,剥了他身上的电机纱短褂,剪成一条 条,混着废报纸烧掉。二儿号啕不已,被她甩了一巴掌:“日本鬼子良心忒坏,啥人稀罕他 们的破烂衣裳。”二儿道:“你说千代子阿姨蛮好的。”“呸呸,什么千代子万代子,乱话 三千。当心日本鬼子把你撕成两片,蘸蘸腐乳吃掉。”二儿嘶了一声,不再说话。 (选自 2017 年 3 月第 5 期《读者·文苑·浮生》,有删节) 【注】 小囡:方言,小孩儿。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开篇母亲的语言和结尾曾雪梅的语言内容和风格大致相似,这使得文章首尾照 应,表现了母亲对曾雪梅的深刻影响,也写出了曾雪梅的成长。 B.曾雪梅的母亲睿智、刚强,能够透彻地看出日本人的本质,她不断教育曾雪梅要爱 国、要看清日本人的实质,不能被日本人施加的小恩惠迷惑。 C.曾雪梅的老邻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线索人物,开始是这位邻居把她推荐到福助 洋行,后来又捎来二本松的信,引出后文曾雪梅探监之事。 D.千代子邀请女工到家里吃饭、送钱给曾雪梅让她给母亲看病、在曾雪梅探监时送给 她手工缝制的童装等做法,并没有使曾雪梅消除对日本的痛恨。 解析:C 项,“线索人物”错误,这位老邻居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但不是小 说的线索人物。 答案:C ★2.简要赏析文中画横线的两句话。 (1)飞机跟小鸟似的,翅膀不动地滑过去。时或起一记嘘声,仿佛有人吹口哨。 答: (2)曾雪梅扑过去,见一滴浊黄的泪水滑过母亲的太阳穴,在鬓边略作停滞,吧嗒滴落 于枕上。 答: 解析:第一句,主要使用比喻的修辞,从小孩子的视觉写日本人对中国领土的狂轰滥炸, 表现了日本人的侵略行径;第二句,主要是动作和细节描写,既表现了曾雪梅对母亲的爱, 又表现了母亲刚强的生活态度和对日本人的愤怒之情以及对曾雪梅的做法的恼怒等。 答案:(1)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日本人的飞机比喻成小鸟,把飞机扔炸弹的声音比 喻为口哨声;从七岁孩子的角度写日本侵略者对中国领土的狂轰滥炸,写出了他们的凶残。 (2)使用了动作和细节描写,“扑过去”表现了曾雪梅对母亲的爱和母亲去世的悲伤之 情;母亲去世前的泪水滴落在枕头上表现了母亲对日本人的极度愤恨以及对曾雪梅接受日本 人资助的恼怒之情。 3.曾雪梅对日本人态度的前后变化是理解这个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题的关键。请结 合小说内容概括曾雪梅对待日本人的心理变化过程。 答: 解析:本题可以从小说的具体细节入手。因为母亲的吓唬,曾雪梅小时候就对日本人有 恐惧的心理,就是开始工作的时候还对母亲的话记忆犹新;到了工厂后,曾雪梅看到二本松、 千代子等日本人,感觉日本人并不可怕,有时候还有亲近、效仿的意味,因为她看不到日本 人真正的凶残;后来,派出所的人告诉她日本人把机器扔到吴淞口后,她才真正了解日本人, 对日本人的认识才变得清醒并充满着憎恨。 答案:曾雪梅对待日本人的心理变化经历了四个阶段:①年幼时的无知懵懂。②刚工作 时的胆怯惧怕。③工作时的好感效仿。④抗战胜利后的清醒愤怒(憎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穿军装的牧马人 曾剑 我穿上军装,来到这深山老林时,有一种被贩卖的感觉。我家是鄂西山里的,跑到这东 北原始森林。我如果像电影里那些大兵,在崇山峻岭间真枪实弹地干几场,倒也像个兵。连 队居然让我放马,成为整个连队执行任务时,唯一不带实弹的兵。 那是个灰蒙蒙的冬日,连队一个满脸通红的老兵,把我领到一群军马前,把一只狗尾巴 草一样布满毛刺的旧马鞭递到我手中。我心里亮闪闪的希望,就在眼前的灰蒙蒙中淹没了。 我没有立刻去接马鞭,而是把右手掌贴到胸前。我摸到了我的心,像这冬日山里的石头,又 冷又硬。 在老兵的背影就要消失在马棚拐角处的那一刻,我一个百米冲刺,追上那个老农一样的 背影,问,为什么偏偏是我?因为有怨气,我连一声班长都没喊。 老兵转身,把右手搭在我的肩上,把自己装扮成一位慈祥的长者。 老兵反问,为什么不能是你? 他说完这句话,伸了一下脖子,好像还想说什么,但没说出来,只盯着我的一张脸看, 许久,给我一个僵硬的笑。 我的脸上有什么?我冲到溪沟边,弯腰。在水里,我看到了自己:黑皮肤,娃娃脸,月 牙眼,自来笑,这不就是个山里放牛娃嘛! 我站起身,望着班长那个令人沮丧的背影,哀叹道,我会成为他吗? 我顺着溪流,走向我的马群。 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不能是我?这两个巨大的问号,像两把弯刀,砍着我脑子里的 每一根神经,折磨着我。 指导员到马场来看我。 指导员的到来,让我这个冷意很浓的马棚里有了一丝暖意。指导员是来开导我的。指导 员说,你真行,刚当兵就是班长。班长?我直着脖子问。指导员笑着拍拍我的肩,说,对呀, 你不但是班长,你的兵员还是咱连最多的,你看,指导员指着那些马说。我说,指导员,你 就别逗我了。指导员说,我怎么就逗你呢?它们都是战马,曾经驰骋过疆场。现在,都实行 摩托化了,用不着它们了,不忍心把它们抛弃,就养起来,任它们老去,死去。但是,马班 是有编制的,它们都有编号,军委首长都知道我们这儿有二十五匹马。 说来说去,我干的是无用功,我还以为这些马,有朝一日能驰骋疆场,或是能成为某位 将军的坐骑。 我很烦,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了我的价值。 那天,黄昏沉寂,空荡荡的大地显得悲戚。本来放牧一天我应该很疲惫,可一只马鹿的 出现使我兴奋起来。我其实并不认识马鹿,是一个老兵告诉我的。老兵说,马鹿像小马驹, 但长着鹿茸,特别漂亮。马鹿见了我,并不惊跑,而只是静静地立在那里,用两只充满灵性 的眼睛望着我。我也望着马鹿。马鹿一动不动,在黄昏的光线里,像一张色彩强烈的油画。 然而,一杆猎枪,却要毁坏我眼前的这一切。那是一个身披翻毛羊皮坎肩的猎人。我走 向他,用我的身体,挡住他朝向小马鹿的枪口,一动不动。 天地静得一枚松针掉下来都能听得见。 最终猎人枪口朝下,长吐一口气,人像泄了气的皮球,软了下去。他冲我喊,行,当兵 的马夫,你行! 我行吗?当那个猎人远去时,我问自己。我吓出一身汗,心都快停止跳动,血好像凝滞 不流了,他居然说我行。 那人的背影完全消失在林子里的那一刻,我的血管跳得更厉害了,像解冻的冰河。是后 怕吗?我问自己。是的,我后怕,但是,我行!我回答自己。我只是一个牧马人,制止猎人 的捕杀,这不是我的职责,但是,我站出来了,站在一杆随时可能把我打成筛子的老式猎枪 面前。从那个黄昏起,我在我的心里,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了。我是个马夫,但我不可 以被忽略! 我慢慢地对我的马好起来。我从来没有重重地抽打过它们,现在,我连鞭哨都不忍心挥 响。 4.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小说第一段作用很大,寥寥几句就交代了“我”的新兵身份,并表明了“我”失落、 沮丧的心情,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做了铺垫。 B.“我”被连队选中做牧马人,因无法接受现实而不愿接过老兵手中的马鞭,但看着 老兵离去时沮丧的背影,“我”感到愧疚与同情。 C.当“我”陷入痛苦时,指导员来看望“我”,指导员的看望,让我对战马有了新的 看法,不仅没有让“我”精神上受到鼓舞,更让“我”沮丧。 D.小说语言极富特色,不仅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展现了“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并且 在人物语言的描写上,有鲜明的个性化特色,切合人物身份。 解析:B 项,“看着老兵离去时沮丧的背影,‘我’感到愧疚与同情”理解错误,老兵 离去的背影并不沮丧,而是自己的心情沮丧,同时“愧疚与同情”的理解也不正确,文中没 有流露出愧疚与同情的感觉。 答案:B 5.小说中的“我”的形象有哪些特点?请根据文本进行概括。 答: 解析:从小说的故事情节中不难看出,“我”向往真枪实弹的军旅生活,结果却让“我” 放牧没有用途的战马,“我”对牧马工作感到沮丧,在偶然的一次保护小马鹿的事情上, “我”表现出的勇敢让猎人都佩服,“我”重新发现了“我”的价值,更好地从事“我”的 牧马工作。 答案:①向往真枪实弹的军旅生活;②对牧马工作感到沮丧;③善良勇敢;④能够重新 认识自我价值。 ★6.“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不能是我”这两句话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 全文进行探究。 答: 解析:这两句真实地表现了“我”对工作的认识和“我”对自己的认识。年轻的军人都 怀有美好远大的理想,一般不愿从事平凡的工作,但无论何种工作,都是有价值的。小说中 “我”由不满到发现自己的价值,正是小说的主题所在。 答案:①“为什么偏偏是我”体现了“我”被安排去牧马后的不满之情,“为什么不能 是我”体现了对自我能力的怀疑心态。②真实地体现了和平时期,普通军人的心理——对部 队生活不理解、不愿到平凡的岗位上、对自我价值产生怀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③也启发 读者思考对自我人生价值的认可的问题,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具有普遍的思想意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