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第六单元 单元写作、测试
单元写作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高考作文,倡导创新。立意新颖、材料鲜活是根本;而文体的创新虽是外在的,却又是最直观、最能展示考生个性的。人靠衣装树靠皮,精明的商家无不精心打造其商品的外在形象,新的思想内容也要靠新的艺术形式去承载。 最近五年来的高考作文深得人心的最大亮点是“文体自选”。“文体自选”的写作要求,摒弃了对文体的硬性规定,为广大考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使他们能够张扬自己的写作个性,活跃自己的思维方式,显露自己的文化底蕴,展示自己的语文才能。 如2003年满分作文《用双眼看世界(网络个人主页设计)》,巧用“主页设计”这一前卫形式,以“时事挖掘”作为引子,以“相关衔接”加以扩展,以“专家评论”深入发掘,以“即时评说”眼观现实,最后“压轴发表”自己的观点,环环相扣,独具一格,体现了该生大胆尝试、锐意创新的精神。 高考作文中“文体自选”并不是把各种文体相互糅合,写成“四不像”形式的文章;而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取一种适合自己能发挥自己写作才能的文体,然后按照这种文体的具体写法及要求去构思文章。高考写作中标注的“文体特征鲜明”就体现了这个要点。 文体的鲜活,除了传统的文体外,还可以尝试着在文体形式上进行创新。 1.在文体类型上,可以写成议论性散文、小说、故事新编、日记体、书信体、演讲、相声、戏剧、网络聊天、访谈等文体。 2.在结构形式上,可以增加题记、分节、小标题、前言、后记等辅助内容。 3.在表现技巧上,可以借助联想、想像,对表述的内容进行虚实组合,超越空间、时间的约束,虚实相生,突出主题。 例文 孙悟空下岗记 唐僧师徒四人取得真经之后,就留在天庭里做官,这几百年来,也还算混得不错。哪知天庭里这些年来也是吃白食的越来越多,眼看着一日不如一日,玉帝下令,精简天神,竞争上岗。一时间,众多天神都愁眉不展。 孙悟空听到这个消息,却依然是不慌不忙。他心想着:“想当年我火眼金睛,一路降妖除怪保护唐僧闯过九九八十一道难关,取得真经,功不可没呀!再想想这些年来,也一直是尽责尽职,办好分内的每一件事,虽无很大的建树却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到处出错,想想应该不会下岗吧。更何况唐僧还是人事部主任。” 到了公布下岗名单的那一天,悟空还在睡觉,手机响了,是八戒打来的,“猴哥,你怎么还睡得着啊?名单上有你呀!”悟空一翻身跳起来,气得浑身发抖,来到人事部想问个究竟。只见唐僧笑容满面地坐在办公桌后,和其他未下岗的天神聊得正欢。孙悟空一下子蹿到桌前,猴脸涨得通红。他向唐僧问道:“师傅,怎么我也下岗呢?”唐僧笑道:“这是大家的决定嘛!也不是我一个人的意见。你也知道,我做这个差事也不容易……”悟空不等唐僧说完,就说道:“八戒和沙僧没下岗,难道我比他们做得差些?”“悟空,你别急呀,急也没用,你看看你,在领导面前也是一张不服气的脸,像这个样子你怎么做事呀?你平常做得都挺好,只是你太不懂得变通了,得罪了不少天神,大家都多多少少对你有些意见,你不要太放在心上。你下了岗,以后还有机会。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是师傅我给你的忠告呀!八戒和沙僧虽无建树,但为人处事比你灵活得多,你要多向他们学习学习呀!”悟空看着也没有什么希望,就径直走出办公室,准备找两个师弟商量商量以后的活法。刚走到走廊便听见人事部办公室里众天神的笑声,“想当年,我赶走他,他还负气不理我,害得我被那黄袍怪变为老虎,若不是我当年把他从五行山下救出,他能有今日?这个猴头真是太不知好歹了,还是八戒和沙僧对我忠心……”唐僧的声音传入了悟空的耳中。悟空大怒,恨不得一挥如意棒将整个人事部大楼打垮,转念一想:“这等人,我也不必与他一般见识。”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8 数天之后,众神盛传悟空在他老家花果山开了一家旅游公司,听说生意还非常火爆。 点评 本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以《西游记》为故事蓝本,根据原作人物的性格和情节的可能性发展方向,设计出精彩的另样续写。通过师徒四人的微妙关系,用讽喻的手法,对当今社会官场中一些用人之道进行了含蓄地揭露,想像合理,主旨深刻。 1.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失意而不失志,另辟蹊径,“以手为口”寄情山水,迎来创作高峰,确为“异人”。 应用指南 本材料可应用于“位置与价值”“认识自我”“财富”“成功”“人生追求”等话题。在运用过程中,要从苏轼的达观、自信、不畏逆境等思想境界入手,评价其成功或追求,可以正面运用,也可以反面引用。 2.柳宗元笔下的郭橐驼,其貌不扬,但身怀绝技,“术业有专攻”,他也是一个成功者。 应用指南 本材料可用于“人生价值”“成功”“智慧”“奉献”等话题。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成功”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传子家财万贯,不如一技在身”,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善于利用自身的长处,追求成功,为社会作出自己的贡献。材料启示我们不要忽视“雕虫小技”,往往“小技”能作大文章。可以从警示、学习角度利用,也可以从批判某些错误观念角度利用。 3.刘基借为朋友的隐居处写文章,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表达了自己的“以苦为乐”的苦乐观、人生观。 应用指南 本材料可用于“人与世界”“人与自然”“心态(境)”“苦与乐”“得与失”等话题。可以从借鉴和学习角度阐释人生追求,人对外界(环境)的态度,从而端正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态度,积极生活,努力学习。 4.李白在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中表现出自己的开朗乐观和对自然、对友情、对生活的珍爱之情,显示出他无与伦比的才气。 应用指南 本材料可用于“位置与价值”“财富”“理智”“个性”“成长追求”“人生感悟”等话题中,可以从欣赏、赞扬、学习、批判等多侧面多角度运用,但要注意“度”。 勇气在自己心中 从前有一个国王,他想找一名官员在朝中担任要职,于是就召集了许多聪明机智、文武双全的官员,想看看他们谁能胜任。 国王说:“我有个问题,想看看谁能解决它。”国王领着这些人来到一座大门——一座谁也没有见过的巨大的门前。 “你们看到的这扇门,不但是最大的,而且是最重的。你们之中有谁能把它打开?” 许多大臣见到大门便摇头摆手,有的走近看看,有的无动于衷。只有一位大臣,他走到大门处,用眼睛和手仔细检查起来。最后,他抓住一条沉重的链子轻轻一拉,巨大的门就打开了。 国王说:“你将要在朝廷中担任要职!” 应用指南 很多时候我们不敢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怕承担“看走眼”的责任。勇敢地相信自己的眼光,不少原本“复杂”的问题都会简单起来。我们在论述责任和勇气时,可以把这个当作论据,既有责任,又有勇气,才能干大事、任要职。 1.结合你所了解的苏轼的性格及其人生经历,选取一个角度,写一篇关于苏轼的作文。要求:文体形式上要有写出新意来。 写作指导 苏轼的事迹同学们了解的很多,他的诗文,学过的也不少。关键是要选取你最熟悉的文章或者诗文,结合文章表现出的作者的人生观点、态度,阐述你的看法;或者依据文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扩写或续写,达到写作目的。 8 可以借鉴的课文有:《石钟山记》《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例文 石钟山得名新解 自上次同犬子游完石钟山,自以为自己是第一个真正了解石钟山得名原因的人。内心十分欢喜,不禁作《石钟山记》一篇以告后人。并且对前人的认识也不屑一顾,并将其全盘否定。我勇于探索,不怕困难,坚持胜利的行为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使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不知所以然。 为了纪念这次旷古绝今的惊天大发现,我决定故地重游,让石钟山不但留下我的足迹,还要留下我的墨迹。 怀着巨大的喜悦,我来到石钟山,踩着岸边的石头,望着远处那最后一抹斜阳,不禁再次为石钟山的空旷、幽静所感动。见天色已晚,便直奔山后寺庙,庙里寂静如山中一般,古朴的佛像下面跳动着几点烛光,寺院里不见一个人影。“可能去化缘了。”我心里想着,不禁向佛堂走去。 站在佛堂外,就听到一阵如洪钟的诵经声传来,我不由地驻足旁听。 声音继续传出,“我佛以慈悲为怀,对恶者,让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对错者,犹使改之亦对也。今石钟山之名,众有所闻,此山在秦始皇时就有了。当日,始皇并吞天下,来此山祭天地,赐本寺以巨钟,悬于山之古树上,后绳朽而断,钟落于山下河中,已深埋于地下,又因河中有一怪石似钟,故得名石钟山也。今东坡作《石钟山记》,吾视错也,故戒众人:识问题要全面,切勿自以为是。”我不禁面红耳赤,透过窗户,看见讲经的是一位须眉皆白的老方丈,神情中饱含着严肃和庄重。 我懊恼地沿着小路往回走,来到山脚下,站在小河边,仰望天空繁星点点闪烁,像是在讥笑我的浅薄无知。我虽没有给石钟山留下什么,但石钟山却给我留下了许多、许多的东西。 回到家中,我翻出以前写的《石钟山记》,沉思良久,于是欣然提笔,再记这次经历,来暴露自己的过失,已警戒后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定要多从几个方面来考证,从多个角度来思索一番;切莫轻率地自以为得也,做出错误的结论,贻笑大方。 赏析 本文在课文《石钟山记》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想像:让作者再一次游石钟山,通过这次的所闻,推翻了原文中的观点,并对石钟山得名作出了合理的新的注解,也体现了作者不轻信前人,敢于质疑的可贵精神。 立意新颖,构思合理,新的得名之说客观可信。因为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的,认识也会在变化中不断地更新。 2.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阿房宫赋》《六国论》《伶官传序》《种树郭橐驼传》等课文,作者在文中都提出了一些安邦治国的良策妙方,同时也指出了为政中的一些弊端过失。请你发挥想像,穿越时间和空间,把这些作者集中到一起,组织一个“关于为政者如何治国安民”的辩论会。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写作的主题就是“治国之道”。围绕着这个主题,采用辩论会的形式,增添相关的内容,补充必要的细节;对人物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方面进行必要地描写,力求生动鲜活、栩栩如生。 单元测试 (总分12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伛偻(lǚ) 佝偻(lóu) 勖勉(xù) 鸡豚(tún) B.哂笑(shěn) 铿锵(kēnɡ) 8 喟然(kuì) 老妪(yù) C.琼筵(yán) 羽觞(shānɡ) 秉烛(bǐnɡ) 刘勰(xié) D.修葺(qì) 缫丝(cháo) 偃仰(yǎn) 庖丁(páo) 答案 D 解析 缫sāo。 2.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传其事以为官诫也。 B.赤也为之小,熟能为之大? C.大块加我以文章。 D.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答案 D 解析 A.诫—戒;B.熟—孰;C.加—假。 3.下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北向(朝着) 阖(关闭)门 增胜(美) 来归(旧指女子出嫁) B.秉(点燃)烛 琼(美玉)筵 喟(叹息)然 率(轻率)尔 C.好烦(繁多)其令 长(治理)人者 字(书写)而幼孩 故病(贫困)且怠 D.风(吹风)乎舞雩 逆(迎)旅 方丈(一丈见方) 比(比较)去 答案 A 解析 B.秉:持,手拿;C.字:养育;D.比:等到。 4.下列虚词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以吾一日长乎尔 B.儿之成,则可待乎 他日汝当用之 C.因之以饥馑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D.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答案 D 解析 D.表假设的连词,均为“如果”;A.介词,“用”“拿”“把”/介词,“因为”;B.助词,主谓之间,不译/代词,它,指笏板;C.动词,“接着”/介词,“经由”“通过”。 5.下列句子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早缫而绪 B.鼓瑟希 C.先妣抚之甚厚 D.序天伦之乐事 答案 C 解析 A.而—尔;B.希—稀;D.序—叙。 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种树郭橐驼传》通过郭橐驼的种树经验,讽喻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老百姓休养生息。 B.孔子对“率尔而对”的子路“哂之”,对结伴而行“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曾晳“与”之,可见人无完人,即使被尊为“圣人”的孔子有时也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 C.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表现出李白热爱自然、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景美情浓。 D.《项脊轩志》通过记“百年老屋”的兴衰,表达了物是人非、三世变迁的感慨,和对亲人的深厚感情。 答案 B 解析 说孔子“厚此薄彼,不能一视同仁”不正确。 二、阅读题(共12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7~10题。 8 游黄溪记 (唐)柳宗元 黄溪①距州治七十里。由东屯南行六百步,至黄神祠。祠之上两山墙立,如丹碧之华叶骈植,与山升降,其缺者为崖峭岩窟。水之中皆小石平布。黄神之上,揭水八十步,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其略如剖大瓮,侧立千尺,溪水积焉。黛蓄膏渟②,来若白虹,沉沉无声,有鱼数百尾方来会石下。南去又行百步,至第二潭。石皆巍然,临峻流,若颏颔龈腭。其下大石杂列,可坐饮食。有鸟赤首乌翼,大如鹄,方东向立。自是又南数里,地皆一状,树益壮,石益瘦,水鸣皆锵然。又南一里,至大冥之川,山舒水缓,有土田。始黄神为人时居其地。 传者曰:“黄神王姓,莽之世也。”莽既死,神更号黄氏,逃来,择其深峭者潜焉。始莽尝曰:“余,黄、虞之后也。”故号其女曰黄皇室主③。黄与王声相迩,而又有本,其所以传言者益验。神既居是,民咸安焉,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后稍徙近乎民。今祠在山阴溪水上。 (选自《柳河东集》,有删节) 注 ①黄溪:又名黄江,位于湖南永州市东。②膏渟:(水)像膏汁一样汇聚无波。渟,水不流动。③黄皇室主:王莽的女儿,嫁汉平帝,平帝崩,被尊为皇太后,王莽篡位,改称黄皇室主。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至初潭,最奇丽,殆不可状 状:描绘 B.揭水八十步 揭:撩起(衣襟) C.黛蓄膏渟 黛:深青色的颜料 D.择其深峭者潜焉 潜:隐藏 答案 C 解析 黛:潭水像深青色的颜料一样。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而:连词,均表递进。A.①作动词,形成为;②作介词,表被动;B.①作兼词,于之;②作句末语气助词;C.①作人称代词,他的;②作代词,其中的。 9.对文章描写黄溪之美依序选取主要对象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黄神祠→黄神祠→初潭→第二潭 初潭→初潭→第二潭→大冥 初潭→初潭→第二潭→大冥 两山→两山→初潭→第二潭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可知:依序,是依游踪;主要对象,是观览点。“州治”“东屯”是出发的方位交代;“黄溪”是大景区;两山应从属于“黄神祠”。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宗元的游记善于通过对山水的出奇幽静的描写,含蓄地表现自己的谪居南荒而抑郁难伸的情怀。《游黄溪记》中黄溪的山水,就有作者这样的寄托。 B.末节写黄神传说不吝笔墨,黄神似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作者对黄神择“深峭”之地潜居下来,还能“有道”“安民”,颇有赞美,用意耐人寻味。 C.文章用四幅画面描摹黄溪初潭的美景:一写高山如剖瓮,二写潭水似黛膏,三写日影若白虹,四写石下有鱼儿,全用比喻,手法神奇,蔚为壮观。 D.《游黄溪记》处处体现一个“游”字,作者移步换景,饱览山水,着笔处并不忘里程的记录。这类文字看似平常,却使读者有亲历其境的感受。 答案 C 解析 “日影若白虹”概要有误,细读原文,应是溪水与日光相互作用的结果;“ 8 全用比喻”是以偏赅全,“石下有鱼儿”未用比喻。 参考译文 黄溪距离州城七十里。由东屯向南行走六百步,到达黄神祠。黄神祠上面两岸高山陡立如墙,山上并排生长着红花绿叶的树,这些花树随着山势的高低而起伏,那山间的凹陷处形成了陡崖和洞窟。水流之中都有小石头平铺分布。在黄神祠(位置)的上面,撩起衣襟涉水,行走八十步,来到初潭,(这里)最奇丽,大都难以描绘形容。(溪两岸)大致像一个剖开的大瓮,在两旁立起,高达千尺,溪水汇积在里面。水呈深青色,像膏汁一样积聚而无波痕。(阳光下)水流灌注像一条白虹,深沉无声地流动,有几百尾鱼儿正游来会聚在石头下。往南行又走上百步,来到第二潭。岩石都高高耸立,前临峻急的水流,(山石形状)像脸的下巴和口腔的上壁,高低不平。潭下大石头杂错陈列,(平整得)可以就坐饮食。(石上)有一只鸟红首黑翼,大得像天鹅,正朝东面站立。从这里又向南行几里,地势都是一个样子,(一路上)树木更加粗壮,山石更加瘦长,流水都是锵然有声。再往南行一里,来到大冥的平野,山势平坦水流舒缓,(依山傍水)有土地田园。最初黄神作为普通人的时候,居处在这个地方。 有传文说:“黄神姓王,是王莽的后人。”王莽已经死了,黄神改姓黄,逃来(这里),选择那幽深陡峭的地方潜居下来。最初王莽曾说:“我,是黄帝、虞舜的后人。”所以称他的女儿为黄皇室主。黄与王读音相近,并且又有实际的依据,那些用作传言的说法更有凭证。黄神已是生活在这里,百姓都安居乐业,认为他颇已得道。死后就祭祀他,为他立有祠庙。后来稍稍改变(形象)更接近平民。现在祠庙在山岭下黄溪的北岸。 三、(共18分)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诸葛亮认错 亮尝自校簿书,主簿杨顒直入,谏曰:“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①。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今有人使奴之耕稼,婢典炊爨,鸡主司晨,犬主吠盗,牛负重载,马涉远路;私家无旷,所求皆足,雍容高枕,饮食而已。忽一旦尽欲以身亲其役,不复付任;劳其体力,为此碎务,形疲神困,终无一成②。……今明公为治,乃躬自校簿书,流汗终日,不亦劳乎!”亮谢之。及顒卒,亮垂泣三日。 (司马光《资治通鉴》)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制,上下级之间工作上不可互相侵扰。 ②忽然有一天他想亲自去做所有的活儿,不再交付任务给别人;劳累自己的身体,做那些琐碎的事情,累得精疲神乏,到头来一事无成。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鹧鸪天 苏 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 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 (1)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 (1)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乱蝉”“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的清香。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明”“隐”,使这些近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乱蝉”描写雨后蝉的鸣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 8 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2)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浮生”等词语中隐隐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 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空缺部分。(6分) (1)____________,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三五之夜,明月半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3)谁道人生无再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游沙湖》) (4)____________,忠言逆耳利于行。(刘向《说苑》) 答案 (1)见贤思齐焉 (2)桂影斑驳 风移影动 (3)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4)良药苦口利于病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4.下面这段话至少有三处与全段显得不协调,请指出其中的两条并加以改正。(4分) 无论是晴天、雨天、月夜、积雪,西湖都各有一番风姿。因此爱西湖的人又有晴湖、雨湖、月湖、雪湖之说,有人爱暖风丽日的草长莺啼;有人爱烟雨迷蒙的花红荷绿;有人偏爱晶莹无边的月色湖光;也有人爱银装素裹的西湖积雪。 答案 ①“积雪”改为“雪晨”。②删除“偏”。③“也有人爱银装素裹的西湖积雪”改为“也有人爱银装素裹的玉树琼枝”。 15.下面一段文字在语意、用词和结构上都存在毛病,读后请加以修改。(4分) ①昨天,我市举行了以“科技与我们”为主题的第一届中学生科技节。②在开幕式期间,同学们表演了“超级转基因孵化器”“车轮的遐想”“人类的明天”等10多个丰富多彩的节目。③这些节目有的以形体演示,有的用模拟道具,还有的借背景衬托等,遭到了在场观众的一致好评。④本届科技节的各项活动将持续10天。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句在“科技节”后加“开幕式” (2)②句“期间”改为“上”,“丰富多彩”改为“精彩”或在“丰富”前加“内容” (3)③句“用模拟道具”改为“用道具模拟” (4)③句“遭到”改为“得到”或“受到” 16.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注 此人下面是一块巨石。 (1)描述漫画内容,至少恰当地用上一个成语。(不超过50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漫画拟一个题目,不要拟“无题”。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你对此人的告诫。 告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答案 示例:(1)一个人蹲在一块硕大无比的石头上,弯着腰,用两臂搂住巨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欲将巨石搬走。(只要说清画面内容,用好一个成语即可) (2)不自量力 (或:没脑子)(重在意思,要与上下答案吻合) (3)该放就放吧。(或:做事不妨多用用脑子。)(从“不自量力”和“做事要讲求方式方法”考虑。如果学生有创新,言之有理即可) 五、作文(共60分) 17.刘基的《苦斋记》阐发了“乐与苦,相为倚伏”的哲理,告诉人们如何对待“苦与乐”。那么关于“苦与乐”你是如何思考的呢?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和故事吗?请以“苦乐年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答案 略 8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