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7课诗三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 07 课 诗三首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文选》。刘勰的《文心雕龙》称 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的《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他“外建武功,内兴文学”,在北方形成了一个文学中心,习惯上称“建安文学”。其文清峻通脱。他的文 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他的诗多是乐府歌词,朴实无华,感情深挚,气韵沉雄,诗风苍凉悲壮。 代表作品:《龟虽寿》《蒿里行》《步出夏门行》。 陶渊明(365—427),中国晋宋时期文学家。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陶渊明出身 于没落的仕宦家庭,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 岁以后)陶渊明因官场政治腐 败、门阀制度森严而毅然辞官归隐。陶渊明的创作包括诗歌和文章两大部分,而以后期的诗歌成就为最高。 陶诗今存 125 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 也最高。 代表作品:《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饮酒》《五柳先生传》。 【重点理解】 通假字 词类活用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榆柳荫.后檐(名词作动词,遮蔽) 守拙.归园田(形容词作名词,愚拙的本性)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使动用法,使……归顺) 去日苦.多(意动用法,以……为苦) 古今异义 同心..而离居 古义:指感情深厚。 今义:齐心。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古义:内心。 今义:跟四周、上下或两端的距离相等的部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古义:多少。 今义:几何学。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古义:明亮的样子。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今义:留恋,不忍离开。 复得返自然.. 古义:田园生活,自然的本性。 今义:自然界;理所应当的。 一词多义 顾 还顾.望旧乡 (动词,回头看)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动词,探问,拜访)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动词,顾惜,顾念) 遗 采之欲遗.谁 (动词,送给) 以光先帝遗.德 (形容词,遗留的) 适 少无适.俗韵 (动词,迎合) 始适.还家门 (动词,出嫁) 处分适.兄意 (动词,依照) 归 守拙归.园田 (动词,回到)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使动用法,使…… 归服) 不图子自归. (动词,回娘家) 当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动词,对着) 不久当.归还 (副词,必定,一定)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动词,对等,比得上)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动词,把守) 存 枉用相存. (动词,问候,怀念)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动词,活着) 求大同,存.小异 (动词,保留)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动词,存有) 救亡图存. (动词,生存) 文言特殊句式 何以解忧?(宾语前置句) 误落尘网中。(省略句) 开荒南野际。(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狗吠深巷中。(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鸡鸣桑树颠。(状语后置句、省略句) 【难点探究】 1.“芙蓉”在全诗意境的营造上有什么作用? 【答案】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 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之 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五、六句的“还顾”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答案】 “还顾”一词,动作感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主人公孤独、忧愁、惆怅的形象和 心情。可是,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 效果。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这几 句诗的表达好在哪里? 【答案】 (1)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2)以“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 (3)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4.《短歌行》运用了很多典故,各有什么用意?试举几例作分析。 含典故的诗句 用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答案】 含典故的诗句 用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 吹笙 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己,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 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5.《归园田居(其一)》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展现田园景色?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 诗人在描写田园景色时不事雕琢、不加渲染,这是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运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营造了一幅宁静、安 详、自然的田园风光画卷。白描手法。 6.“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恋旧林”和“思故渊”表明了诗人怎样的心理状况?试加以赏析。 【答案】 “恋旧林”“思故渊”表明了诗人对污浊的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这两句以“羁鸟”“池 鱼”为喻,表达了自己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乡村的急迫心情和心恋田园的情怀,一“恋”一“思”,凝 聚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和思念。 7.历朝历代都有两部分人。一部分主张出世,或归隐山林,寄怀山水;或退归田园,亲近自然。一部 分主张积极入世,去实现自己经国济世的宏伟抱负。陶渊明选择了归隐,你对他的选择有何看法?请谈谈 你的观点。 【答案】 他的归隐有积极意义,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 的尊严,写出了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感激涕零 慷概激昂 沉吟 忧思难忘 B.春花秋月 不绝如缕 乌鹊 鼓瑟吹生 C.如临深渊 月明星稀 羁绊 抱残守缺 D.托物言志 登高毕赋 悲凉 倾慕贤才 2.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A.“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 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 曹操的忧思。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3.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释义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本性、气质) B.方.宅十余亩(四面、周围) C.桃李罗.堂前(排列) D.复得返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4.下列各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感叹时光飞逝,人生苦短,应饮酒作歌及时行乐。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表达了诗人仰慕天下贤士,思念之情绵绵不断。 C.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从小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来喜爱山川田园生活。 D.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彼此心同而身处两地,忧伤将伴随我们到老。 5.将下列诗句按作者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②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⑤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⑥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⑦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⑧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⑨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A.②⑨③/①⑤⑩/④/⑦/⑥⑧ B.②⑨/⑤⑥/①⑩/③⑦/④/⑧ C.①⑤/②⑨/⑦⑩/③/④/⑧/⑥ D.②⑨③/⑤④/①⑩/⑦/⑧/⑥ 6.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十分突出,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 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 悲壮。 C.《归园田居》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我国诗歌史上“山水田园”诗风的 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二、阅读鉴赏 (一)课内阅读 阅读《涉江采芙蓉》,回答 7~8 题。 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7.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8.“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相思》)看来采摘花草赠给远方的 亲人朋友,是古人常有的举动。你能说说这首诗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在营造意境上的作用吗? 阅读《短歌行》,回答 9~10 题。 短歌行 曹 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 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月明星稀, 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对《短歌行》中典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用来表达 自己对贤才的渴求。 B.“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诗表现的是天子宴 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 C.“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管子·形解》的话,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山”“海” 表明了自己远大的志向。 D.“周公吐哺”是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的一个典故。曹操在这里以周公自比,是说自己也有周 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 10.清人吴淇在读了曹操的《短歌行》后说:“盖一厢口中饮酒,一厢耳中听歌,一厢心中凭空作想, 想出这曲曲折折,絮絮叨叨,若连贯若不连贯,纯是一片怜才意思。”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阅读《归园田居》,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1.下面对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方宅”句,意思是说围绕住宅的土地有十来亩。方,围绕的意思。 B.“榆柳”两句,描写了榆柳、桃李遍布房前屋后的情景。 C.“暧暧”两句,远村、墟烟构成一幅远景。“暧暧”与“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因此可以互换。 D.“狗吠”两句,描绘了一幅鸡鸣狗叫的农村生活图景,一切那么自然,那么纯朴。 12.对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A.诗中描绘的都是极为普通的田园生活情景,却真实地反映了回归之后的愉快心情。 B.诗中用白描手法,简练地勾画景物,从而使诗人感情得到充分抒发,使诗富有画意,生机盎然。 C.诗中描绘的画面质朴、幽静,表现出一种平和、淡远的意境。 D.“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句的意境,与汉乐府《鸡鸣》中“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有相 似之处。 1. 解析: A.概—慨;B.生—笙;D.毕—必。 答案: C 2.解析: B.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答案: B 3.解析: D.自然应是和官场生活相对的田园生活。 答案: D 4.解析: A.“及时行乐”讲错了。 答案: A 5.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需平时多积累。 答案: C 6.解析: C.“山水田园”应改为“田园”。 答案: C 11.C 【解析】“暧暧”和“依依”不可互换。 12.D 【解析】两句诗意境不同。 【课外拓展】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1~12 题。 古诗十九首(十九)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试分析诗歌中“明月”这一意象的作用。 2.这首诗歌在抒情方面使用的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杂诗八首(其二) 陶渊明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3.让作者“悲凄”的原因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4.请结合全诗,分析前六句的作用。 5.假设《涉江采芙蓉》中“采芙蓉”的是一女子,请展开合理的联想,用散文化的语言改写下面的句子, 描述要有文采。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6.仿照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再写两个句子。 对酒当歌,酒,被三滴泉水不停润泽,朦胧中任岁月穿越了时空,依然能看到智者对酒当歌时的潇洒。 酒,让人于热烈、奔放与豪情中,回味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诗人的顾影自怜,回味着“酒酣 胸 胆 尚 开 张 ” 时 官 人 的 豪 兴 傲 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今,古时的佳酿已无处可寻,而佳酿制成的诗句,倒是历久弥香,愈发芳醇。 答案: 2.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因为诗中提到了月亮,所以分析手法时应主要 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 答案: 即景生情。开头写景,把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明月皎洁,月光透过罗 帐洒在床上。她一人独守空帏,寂寞凄凉。因此这皎洁的月光便成了诱发物,引出她积郁内心的不尽愁思。 3.①身边没有知己,只有自己的影子相伴,心中的感慨无人诉说。②时光流逝,一去不返,自己的远 大志向无法实现。(4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4.前六句写太阳沦落西山,清冷的月亮升到空中,寒风吹入房内,枕席分外冰冷,渲染出一派凄凉、 悲愁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有志难酬、孤独愁闷的情怀作了充分的铺垫。(4 分。分号前后各 2 分,只答出“渲 染凄凉的氛围”和“为下文抒情作铺垫”即可得满分)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7 北京高考试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5—18 题。 晓行巴峡 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 一项是(3 分)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 具体分析。(6 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答案】 15.C 16.B 17.参考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 水乡的祥和,色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色调凄冷,情感悲苦。 【解析】 15.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C 项,应该是“万家井邑出现”,不是“万亩良田,井然 有序”。结合地理位置分析。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主要考查的内容有表达技巧、情感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分析选项的时候要注意结合 题目、作者、注释等内容分析。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 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又叫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把情感寄寓于叙述、议论、细节描写 或景物描写之中,间接地抒写出作者内心的情感),间接抒情一般有借(触)景抒情、寓(融)情于景、 以景结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借典抒情等。前三种可以笼统地说成借景抒情,若细分小类,区别 是:借景抒情是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 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融情于景就是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 景中,叫“移情入景”。 17.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意象和抒发情感方面的比较分析。分别分析诗句所用的意象,然后进行比较。 抒发情感主要包括抒情方式和抒情内容等,如“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用“猿鸣”, 猿声凄异其哀转之声,产生惊惧之情,从而倍感凄楚。“泪沾裳”,远离亲人,涉险至此。 【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形象。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 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 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本题需要结合意象分析。 (2017 江苏高考试卷)阅读下列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采地黄者 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餱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也同“锸”。铁锹。 19.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 分) 20.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做赏析。(6 分) 【模拟试题】 (福建省漳州市八校 2017 届高三下学期联考)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 14~15 题。(11 分) 渔 翁① 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期。 ②欸乃:指渔歌,一说指摇橹声。 14.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这首诗以时间为序,描述了渔翁的活动:夜宿晨起,汲水燃竹,日出打渔。 B.三四句的描写内容,既有自然景色,又有人物行踪:渔翁不知何时已离岸。 C.日出之后,“欸乃一声”打破了山水的宁静,诗歌的感情也由低沉转入昂扬。 D.苏轼说“子厚晚年诗极似陶渊明”,此诗与“采菊东篱下”一诗风格正相似。 E.柳宗元谪居永州时著有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其写作主旨与本诗大致相同。 15.诗人借渔翁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 (黑龙江省大庆 2017 届高三仿真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4~15 题。 闻捣衣 元 赵孟頫① 露下碧梧秋满天,砧声不断思绵绵。北来风俗犹存古,南渡衣冠不及前。 苜蓿总肥宛要褭,琵琶曾泣汉婵娟。人间俯仰成今古,何地他时始惘然。 【注】①赵孟頫:宋朝皇室子孙,亲历亡国之痛,后来又到元朝做官。诗中的南渡指的是宋朝南渡。 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A.“捣衣”在古代诗词中屡见不鲜,李白的“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将 思妇对“良人”的浓浓思情呈现在月夜秋风里的捣衣声中。 B.首联借用露珠滴落梧桐叶、捣衣砧声不断以动写静,渲染了秋夜的宁静,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思情。 C.“苜蓿总肥宛要褭”中“宛要褭”是大宛能日行万里的骏马。此句说产自西域的苜蓿虽然在汉朝也传进 了中原地区,却也在塞外喂肥了大宛更多的铁骑。作者在此批评了汉朝统治者盲目与西域进行交流,给汉 朝带来遭受外族侵扰的危险。 D.“琵琶曾泣汉婵娟”句采用了用典抒情和拟人的手法,借幽幽的琵琶曲为汉朝与匈奴和亲的王昭君流露 出伤感之意,表达了作者为腐朽的元朝政权而伤感。 E.尾联在作者的俯仰古今的喟叹伤感之中收束全诗,既有对历史兴衰的感叹,又有对个人心绪的表达。 15.请分析作者在颔联中表达出的思想情感。(6 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