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一包身工

‎11 包身工(教学案)‎ 夏 衍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选材和结构的特点:全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动作为记叙主线,穿插有关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说明和议论,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表现主题。‎ ‎2. 学习本文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以及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3. 体会本文语言的形象、鲜明及句式丰富多变的特点。‎ ‎4. 认识包身工制度的罪恶,认识帝国主义及封建势力残酷压榨中国劳动人民的罪行。激发学生对包身工的同情,对剥削压迫者的仇恨。‎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 ‎1.抓住新闻事实和新闻背景,把握课文的线索。‎ ‎2.通过对文本的解读,理解“包身工”的内涵。‎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 教学过程 ‎ 1、文学体裁——什么是报告文学?‎ ‎2、作家作品介绍 ‎3、字词梳理 ‎4、整体把握——课文可以分成那两个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从开头到“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按照时间顺序,抓住“包身工”们一天生活的三个主要场景,从住、吃、劳动条件等方面描述了包身工的苦难生活。其间穿插以典型的描述和精辟的议论,使文章内容丰富、线索清晰。‎ ‎    第二部分是全文的总结(从“两粥一饭”到结尾),作者概括了包身工们的非人生活,并提出了自己的愤怒控诉。‎ ‎5. 从课文中,我们看到包身工的遭遇有哪些?如社会背景,工作情况,待遇等等。‎ 明确:家庭生活困难,被迫卖身给带工老板,带到上海的日本纱厂工作。‎ ‎“一二·八”战争以后,日本在中国的纱厂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工,于是“大量用这种没有结合力的包身工来代替普通的劳动者”。‎ 工作性质 ‎“清晨四点一刻,天还没有亮,睡在拥挤的工房里的人们已经被人吆喝着起身了。”‎ ‎“两粥一饭,十二小时工作,劳动强化,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劳役,猪一般的生活,泥土一般地被践踏。包身契上写明三年期间,能够做满的大概不到三分之二。工作,工作,衰弱到不能走路还是工作,手脚象芦柴棒一般的瘦,身体象弓一般的弯,面色象死人一般的惨,咳着,喘着,淌着冷汗,还是被压迫着做工。”‎ ‎“纱厂工人的三大威胁就是音响,尘埃和湿气。没有人关心他们的劳动条件,这大概是自然现象吧,人在这三种威胁下面工作,更加容易疲劳。”‎ 待遇 吆喝 呼喊 命令似的高叫 没有做工和不做工的自由 工资待遇低:“最初工钱是每天十二小时大洋一角至一角五分”,“几个星期之后就调到钢丝车间、条子间、粗纱间去工作……工资不及男工三分之一”。‎ ‎6. 带工老板如何压榨包身工的?‎ ‎(1)“两年来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实际已收入二百三十元钱了。”   ‎ 第三年若按第二年末的日工钱三角八分计算,并且就算是“芦柴棒”一年仅干340天,带工老板三年从她身上的收入是359块,除去包身费二十块,带工老板从“芦柴棒”身上至少榨取了纯利润339块。‎ 每个带工老板带三十、五十甚至一百五十以上的包身工,三年至少可赚10 .170块钱!多者可赚50 850块钱以上。  ‎ 全上海当年有24 000以上的包身工,她们仅在三年之内至少被带工老板榨取了 ‎8 136 000块钱以上。  ‎ 包身工身受日本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双重剥削的,日本资本家获得会更多。‎ ‎ 7.包身工给资本家带来的好处是什么?‎ ‎“在一种特殊的低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了。单就这福临路的日本厂子讲……创立第一厂的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万个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 ‎8.作者对“包身工”这一现象的评价是什么?‎ 明确: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 ‎“我也想警告某一些人,当心呻吟着的那些锭子上的冤魂!”‎ ‎9、分析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明确:《包身工》一文成功地综合运用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这几种表达方式。从各部分情况看,写包身工起床的情景和住宿的环境,运用的是叙述和描写;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则是以说明为主,穿插少量的议论;包身工吃粥时的情景,又是用叙述和描写;接着写包身工制度发展的三大原因,则以说明为主,兼有议论、抒情;包身工上工时受到三大威胁的情景和极差的劳动条件,又是用叙述、描写;包身工制度发展的情况,则是以说明为主,同时使用精彩的议论和深切的抒情;下工时,包身工受到的虐待,是叙述和描写结合;而最后抨击包身工制度,则是说明、议论、抒情恰当结合。如果只有叙述而无描写,那将大大减弱其生动性、形象性;只有描写而无叙述则又不能让人具体、清楚地了解事件的发展经过和基本情况。包身工制度的介绍最好的方式是说明,前因后果,性质关系,一清二楚,系统而又完整,这是用叙述、描写不容易达到的。如果只有叙述、描写、说明,那又势必成为一堆材料的罗列和情况的介绍,而结合恰当的议论和抒情,会使这些材料有个“归宿”,使主旨得到深化,使文章具有浓烈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量。可见,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对文章取得好的表达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1赏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1). 精练简洁,形象鲜明 ‎(2). 比喻新颖贴切 ‎(3). 个性化的语言 ‎(4). 精辟的警句 ‎12课堂小结 到了现代社会,这种不公平的制度已不复存在,工人的生活、工作有了很大的保障。但 是另外也应该看到,虽然包身工制度已经不存在了,但同样的管理工人的手段还在个别地方零星存在着。我们常常用“现代包身工”来指代这些遭受不公平待遇的工人。生活总是这样,总有正义在我心,生活将永远阳光灿烂。‎ ‎  三、基础练习 提问:本文是以什么线索组织材料的?[‎ ‎    明确:课文以时间为线索,围绕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做工来组织材料,中间穿插一些背景材料和作者的议论。作者把散乱的、不完整的材料,像剪接电影一样,高度集中地组织在包身工从清晨到黄昏放工一天的时间里。如此安排,叙议结合,层次清楚。‎ ‎   四、拓展练习 ‎ 提问:课文中用到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新闻事实,一类是背景材料。这两个方面的内容在课文中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    明确: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作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 ‎ 五、课后研讨 ‎1、 搜集材料,根据报告文学的要求,写一篇300~500字左右的小型报告文学。‎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