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05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上海市建平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三上9月暑期学习情况检测语文卷 一、积累应用10分 1.填空(5分) (1)不义而富且贵, 。(《论语·述而》) (1分) (2)谢公宿处今尚在, 。(李白《 》)(2分) (3)荀子《劝学》第一段中突出不断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2分) 2.按要求选择(5分) (1)选出前后分句语序调整后基本意思不变的一句。 ( ) (1分) A.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B.事出有因,查无实据 C.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D.艳若桃李,冷若冰霜 (2)“ 学习悖论 ” 是古希腊有名的悖论之一,其内容是:人们在学习时通常会面临两种情况,一是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二是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在这两种情况下,学习都是无意义的,因为前者学习没有目标,后者学习没有必要。其实,破解这个悖论并不难,用我国古语中 的道理就能做到。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适当的一项是: ( ) (2分) A.“ 谦受益 ” 与 “ 满招损 ” B.“ 知其然 ” 与 “ 知其所以然 ” C.“ 博观而约取 ” 与 “ 厚积而薄发 ” D.“ 学而不思则罔 ” 与 “ 思而不学则殆 ” (3)暑假的一天,有个女青年在小区垃圾箱边乱扔垃圾,一位年长的清洁工上前劝阻,批评她这不分类不卫生不文明的行为。女青年却说;“我怎么不讲卫生?我比你干净得多。再说,没人扔垃圾,要你们干什么?你们不就失业了?” 这个女青年的回答中犯了几处逻辑错误? ( ) (2分) A.2处 B.3处 C.4处 D.5处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3-7题。(16分) 重返时间的河流 格非 11 (1)在法国,或者说在欧洲、在整个欧洲文学变革的历史当中,有一个特别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人物——福楼拜。翻开他的《包法利夫人》,就会看到奇怪①的一段文字。他描写这个主人公包法利,戴了一顶奇怪②的帽子。一个作家在小说里面写一个人物戴了一顶帽子,一般三言两语就可以。可是福楼拜用了差不多有十行。描述这个帽子的颜色、形状,它的帽沿,帽子内部使用鲸鱼骨支撑开,它还有带子,带子上还有小坠……写得极其复杂。小说刚开始,就用这么长的篇幅,来写一顶帽子,真有点过分。但是还有更过分的事情。在福楼拜的草稿里面,写这个帽子花了多少篇幅呢?——长达几页。这个在传统文学写作里面是犯规的,不允许的,小说还没开始你就写一个帽子写好几页,这不对。福楼拜这么做,到底有没有他的理由? (2)李安的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主题极其严肃乃至于非常残酷的作品。李安做了非常巧妙的处理,他把这么一个残酷的主题藏起来。一般很多观众看完电影之后,不知道讲了什么。但是没关系,我们通过3D的屏幕,看到壮观的、壮丽的海上奇幻场面,一个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观众看不懂这个电影根本没有关系,只要欣赏这些画面就够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这部电影中大量的场景海上的画面,和整个主题是剥离的,它单独具有价值。它本身就是我们审美的对象,我们进入电影院,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看这些奇幻的画面。 (3)福楼拜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篇幅去写一顶帽子?因为福楼拜非常敏感地意识到,整个的欧洲文学,出现了一个新变化,我简单的把它描述为:场景独立。帽子这样的一个画面,本来是为了刻画人物的——为了表现人物命运的,为了表现他的性格,他的家庭、出身和阶级属性,可是现在它突然独立了。那么这样的事情,在18世纪以后,在世界文坛里面,一再发生。 (4)文学中,特别是叙事文学中,有两个基本的构成要件,一个就是时间,另一个是空间。所谓的时间是指什么呢?任何一部小说,任何一部叙事文学作品,它都必须经历一个时间的长度量。也就是说,它必须有起始、发生、发展、高潮、结尾,要经历一个时间的跨度。然后作家通过时间的变化,来展现人物的命运。通过展现人物的命运,来表达他的某种道德判断,他对读者的劝告,他提供的意义——过去的文学都是如此。什么是空间呢?空间是在时间变化当中出现的另外的一些东西,比如说场景、画面、人物的装束、衣服、帽子、环境、肖像——所有这些东西——包括戏剧性的场面,所有的这些都在空间的范围里面。我们刚才讲李安的电影里那些奇幻的画面,福楼拜的帽子,都属于空间的范畴,毫无疑问。我们知道过去的文学,是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构成的,这两个部分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 (5 11 )我们如果把时间比喻为一条河流的话,那么这个空间就是河流上的漂浮物,或者说河两岸的风景。这两个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传统文学里面,空间永远是附属于时间的。空间不是没有意义,它有意义,但是它的意义从属于时间的意义。也就是本雅明当年告诫我们的,文学作品最后你要告诫我们,你要提供意义,你要提供道德训诫,你要提供劝诫——要对人对己有所指教。所以,我说这样一个依附关系,在过去的传统文学里面,是特别特别清楚的。 (6)武汉的朋友带我去逛东湖,说东湖比西湖要漂亮得多。我说,东湖和西湖各有各的美,不一样,但是西湖有一个东西,东湖是没法取代的。西湖里面的真正的奥妙,不在于风景,而在于它的人文的底蕴——它与历史事件、历史故事的联络,你随便走到一个地方,你都能知道,这是白居易,这是苏东坡,这是苏小小,这是秋瑾,这是放鹤亭……充满了大量的典故。你到西湖里面,你突然可以穿越时空,和多少年来流淌下来的时间——你看不见的时间——发生联系。这是西湖最美的,东湖不具备的。 (7)中国人特别喜欢描写月亮,古典诗词里面,几乎可以说是无月不成诗,每个诗人似乎都会写月亮。月亮是空间性的一个东西。但是,它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物象,它同时还是一个意象。什么意思?就是我们在看月亮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空间化的月亮当中,包含了时间的内容。大家都知道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这个月亮在那儿永远不变,你在看月亮的时候,你看回去一千年,因为一千年前的人也是这么看月亮的。 (8)通过一个小小的物象,可以把中国整个的文化史,几千年,串起来,这是中国文史里面特别是诗歌里非常重要的一点。所以中国人特别喜欢典故,典故可以串联起时间当中的所有的碎片。你看到的月亮,月亮它不变,但是人是不行的,人几十年就没了。所以有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看月亮,通过这个月亮把一个时空观构建起来,时间中包含空间,空间中包含时间,它们水乳交融。苏东坡说这个“千里共婵娟”,他实际上看到的就是一个月亮,可是他知道还有一个人在看,无数的人在看,这个时空是融汇的。 (9)总之,在过去,时空关系水乳交融,有时间有空间,空间的意义依附于时间的意义。因为文学作品最根本的意义,是要提供价值,提供道德的劝诫,这是文学最古老的意义。可是到了十八世纪、十九世纪以后,空间性的东西开始急剧上升,加速繁殖,然后这个空间性就开始慢慢慢慢取代时间性,压倒时间性。空间突然从时空关系里面单独地蹦出来。 (有删改) 3. 第(1)段中两处加点词“奇怪”在文中分别是指:①处 ; ②处 。 (2分) 4. 对第(2)段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海上奇幻场景目不暇接,掩盖了其严肃残酷的主题。 B. 电影中大量的海上画面和整个主题剥离,它的价值就是我们审美欣赏的目的。 C. 作者以李安的电影为例,贴近生活、易于理解,阐明了艺术场景独立的观点。 11 D. 承接上文对福楼拜作品的描述,既增加文章的趣味,又引出下文的分析阐述。 5.以下哪一个选项不适合作为第(7)段画线句的例证 ( ) (3分)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海夜生残日,江村如旧年。 D.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生。 6.以下对“传统文学”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3分) A.传统作家往往通过时间的变化展现人物的命运并由此表达他的某种道德判断。 B.传统文学是时间和空间两个部分构成,这两部分紧密联系在一起,相得益彰。 C.传统文学特别清楚的是空间的意义永远从属于时间的要提供告诫他人的意义。 D.中国传统诗歌用意象用典故串联起时间当中的所有碎片,把时空观构建起来。 7. 本文节选自“人文清华”讲坛上的首讲,设若现场互动环节一清华学子提问:“为什么只有时间性的东西能提供意义而空间性的无法做到”,请结合《文学的邀约》一书,推测格非先生会如何举例进行分析。(5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8-11题。(15分) ⑴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空气很凉爽,草上还挂着露水(蜘蛛网上也挂着露水),写大字一张,读古文一篇。夏天的早晨真舒服。 ⑵凡花大都是五瓣,栀子花却是六瓣。山歌云:“栀子花开六瓣头。”栀子花粗粗大大,色白,近蒂处微绿,极香,香气简直有点叫人受不了,我的家乡人说是:“碰鼻子香”。栀子花粗粗大大,又香得掸都掸不开,于是为文雅人不取,以为品格不高。栀子花说:“去你的,我就是要这样香,香得痛痛快快,你们他妈的管得着吗!” ⑶人们往往把栀子花和白兰花相比。苏州姑娘串街卖花,娇声叫卖:“栀子花!白兰花!”白兰花花朵半开,娇娇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气文静,但有点甜俗,为上海长三堂子的“倌人”所喜,因为听说白兰花要到夜间枕上才格外地香。我觉得红“倌人”的枕上之花,不如船娘髻边花更为刺激。 ⑷夏天的花里最为幽静的是珠兰。 ⑸牵牛花短命。早晨沾露才开,午时即已萎谢。 ⑹秋葵也命薄。瓣淡黄,白心,心外有紫晕。风吹薄瓣,楚楚可怜。 ⑺凤仙花有单瓣者,有重瓣者。重瓣者如小牡丹。凤仙花茎粗肥,湖南人用以腌“臭咸菜” 11 ,此吾乡所未有。 ⑻马齿苋、狗尾巴草、益母草,都长得非常旺盛。淡竹叶开浅蓝色小花,如小蝴蝶,很好看。叶片微似竹叶而较柔软。“万把钩”即苍耳。因为结的小果上有许多小钩,碰到它就会挂在衣服上,得小心摘去。所以孩子叫它“万把钩”。 ⑼我们那里有一种“巴根草”,贴地而去,是见缝扎根,一棵草蔓延开来,长了很多根,横的,竖的,一大片。而且非常顽强,拉扯不断。很小的孩子就会唱:巴根草,绿茵茵,唱个唱,把狗听。 ⑽最讨厌的是“臭芝麻”。掏蟋蟀、捉金铃子,常常沾了一裤腿。其臭无比,很难除净。 ⑾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喀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天下皆重“黑籽红瓤”,吾乡独以“三白”为贵:白皮、白瓤、白籽。“三白”以东墩产者最佳。 ⑿香瓜有:牛角酥,状似牛角,瓜皮淡绿色,刨去皮,则瓜肉浓绿;籽赤红,味浓而肉脆,北京亦有,谓之“羊角蜜”;虾蟆酥,不甚甜而脆,嚼之有黄瓜香;梨瓜,大如拳,白皮,白瓤,生脆有梨香;有一种较大,皮色如虾蟆,不甚甜,而极“面”,孩子们称之为“奶奶哼”,说奶奶一边吃,一边“哼”。 ⒀蝈蝈,我的家乡叫做“叫蚰子”。叫蚰子有两种。一种叫“侉叫蚰子”,那真“侉”,跟一个叫驴子似的,叫起来“咶咶咶咶”很吵人。喂它一点辣椒,更吵得厉害。一种叫“秋叫蚰子”,全身碧绿如玻璃翠,小巧玲珑,鸣声亦柔细。别出声,金铃子在小玻璃盒子里爬哪!它停下来,吃两口食——鸭梨切成小骰子块。于是它叫了“丁铃铃铃”…… ⒁乘凉。 ⒂搬一张大竹床放在天井里,横七竖八一躺,浑身爽利,暑气全消。看月华。月华五色晶莹,变幻不定,非常好看。月亮周围有一个模模糊糊的大圆圈,谓之“风圈”,近几天会刮风。“乌猪子过江了”——黑云漫过天河,要下大雨。 ⒃一直到露水下来,竹床子的栏杆都湿了,才回去,这时已经很困,才沾藤枕(我们那里夏天都枕藤枕或漆枕),已入梦乡。 ⒄鸡头米老了,新核桃下来了,夏天就快过去了。 (作者 汪曾祺 载1994年第6期《大家》) 8. 请从朗读重音的角度区别第(1)段两次写“夏天的早晨真舒服”的不同。(3分) 9. 有的散文选将第(2)段画线句中的某些用词去掉,甚至删除整句,你怎么看?(4分) 11 8. 为本文拟题,“夏天”或“碰鼻子香”,请做选择并说说理由。(4分) 11.结合你的阅读经验,说说本文带给你的人生启迪。(4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4题。(8分) 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① 苏轼 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②锦,朝露漙漙③。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 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④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 ①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七月在由杭州移守密州的早行途中。②摛:音chī,铺开。③漙漙:音tuán,形容露水多。④指西晋陆机、陆云。太康末年,陆家兄弟都来到都城洛阳,因才华横溢深受张华推重。 12.下列关于这首词的体裁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 每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词调,“沁园春”是这首词的词牌。 B. 词一般都分段(也称片或阕),这首词有上下两段,故称为双调。 C. 词来自民间文学,后成为诗的别体谓“诗余”,但该词仍可吟唱。 D. 词的全篇字数、句数、平仄都是固定的,从篇幅看该词应为中调。 13.以下各项对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三句描绘了出发时清晨冷清萧瑟的环境。 B.“世路无穷,劳生有限”抒发了作者因人生遭遇坎坷而感到的无可奈何之感。 C.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抒情,上阕景色中同时融入了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D.“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表明作者想悠然度日,不被俗务困扰的超然态度。 14.孔子在《论语·述而》中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苏轼在这首词中化用了此句,试分析苏轼化用的妙处。 (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5-20题。(18分) (1)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逊父抗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皓举而弃之,乃论权所以得,皓所以亡,又欲述其祖父功业,遂作《辩亡论》。 (2)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 11 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范阳卢志于众中问机曰:“陆逊、陆抗于君近远?”机曰:“如君于卢毓、卢廷 (卢毓、卢廷分别是卢志的祖父、父亲)。”志默然。既起,云谓机曰:“殊邦遐远,容不相悉,何至于此!”机曰:“我父祖名播四海,宁不知邪!”议者以此定二陆之优劣。 (3)时中国多难,顾荣、戴若思等咸劝机还吴,机负其才望,而志匡世难,故不从。时成都王司马颖推功不居,劳谦下士。机谓颖必能康隆晋室,遂委身焉。太安初,颖起兵讨长沙王乂,假机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督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诸军二十余万人。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而王粹、牵秀等皆有怨心,固辞都督。颖不许。机乡人孙惠亦劝机让都督于粹,机曰:“人将谓吾避贼,适所以速祸也。”遂行。 (4)初,宦人孟玖弟超并为颖所嬖宠。超领万人为小都督,未战,纵兵大掠。机录其主者。超将铁骑百余人,直入机麾下夺之,顾谓机曰:“貉奴能作督不!”孙拯等左右劝机杀之,机不能用。玖疑机杀之,遂谮机于颖,言其素有异志。颖大怒,使密收机,遂遇害于军中,时年四十三。 (节选自《晋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改) 15.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文章冠世 ( ) (2)造太常张华 ( ) 16.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2分) (1)推功不居( ) A.位处 B.担任 C.储存 D.占有 (2)机录其主者( ) A.记载 B.逮捕 C.总领 D.采纳 17.第(3)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 B. 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 C. 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 D. 机以三世为将道家/所忌又羁旅/入宦/顿居群士之右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张华荐之诸公,后太傅杨骏辟为祭酒。 (2)人将谓吾避贼,适所以速祸也。 19.根据第(2)段内容,“议者”认为陆机和陆云孰优孰劣?为什么?(3分) 20.综观全文,分析陆机的死因。 (4分) 11 (五)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13分) 乞毋割地与金人疏① 宗泽 ⑴臣闻天下者,我太祖、太宗肇造一统之天下也;奕世②圣人继继承承、增光共贯之天下也。陛下为天眷佑,为民推戴,入绍大统, 当兢兢业业,思传之亿万世;奈何遽议割河之东,又议割河之西,又议割陕之蒲、解乎?此三路者,太祖、太宗基命定命之地也;奈何轻听奸邪附敌张皇者之言,而遂自分裂乎? ⑵臣窃谓渊圣皇帝有天下之大,四海九州之富,兆民万姓之众。自金贼再犯,未尝命一将、出一师、厉一兵、秣一马,曰征曰战;但闻奸邪之臣,朝进一言以告和,暮入一说以乞盟。 因循逾时 ,终致二圣播迁③,后妃亲王流离北去。臣每念是祸,正宜天下臣子弗与贼虏俱生之日也。 ⑶臣意陛下即位,必赫然震怒,旋乾转坤,大明黜陟;以赏善罚恶,以进贤退不肖,以再造我王室,以中兴我大宋基业。今四十日矣,未闻有所号令,作新斯民④ ;但见刑部指挥,有不得滕播赦文于河东、河西、陕西之蒲、解。兹非新人耳目也,是欲蹈西晋东迁既覆之辙耳,是欲裂王者大一统之绪为偏霸耳。为是说者,不忠不孝之甚也!既自不忠不孝,又坏天下忠义之心,褫天下忠义之气,俾河东、西、陕之蒲、解,皆无路为忠为义,是贼民者也。 ⑷臣虽驽怯,当躬冒矢石,为诸将先,得捐躯报国恩足矣。臣衰老,不胜感愤激切之至。 选自《宗忠简集》(有删改) 注:①建炎元年(1127年),宋高宗赵构即位,明令不得在两河及蒲、解滕播大赦天下的诏书,意在割让以上诸地向金人求和。宗泽为此上书谏阻。宗泽,南宋初年抗金名将。②奕世,历代,累代。③二圣播迁:指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掳掠羁押一事。④作新斯民,在政治上进行改革,使人民振奋。 21.可填入第⑴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必 B.固 C.乃 D.会 22. 概括第⑴段的意思。(2分) 23. 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⑵段画线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 ①惟礼是厚 ②惟敌求之应 ③惟辞是卑 ④惟敌言之听 A.③,①;④,②。 B.②,④;③,①。 C.②,①;④,③。 D.③,④;①,②。 24. 分析第⑷段划线句的作用。(3分) 25. 本文情感层次丰富,第⑶段尤其波澜起伏,请加以分析。(4分) 三、作文70分 11 26.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曾说,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而“土”却是“乡下人”的命根。出门在外,如果水土不服,可以把红纸包裹着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就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1 2020届高三上9月语文检测参考答案 1.(1)于我如浮云 (1分) (2)渌水荡漾清猿啼 梦游天姥吟留别(2分)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分) 2.(1)D (2) B 此题考查语句填空考点的语句衔接题。全文意思是说学习悖论表现为“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和“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就能做到”表明这个古语是来解决悖论的。只有选项B符合意思,不知道要学习的内容,所以要“知其然”;已经知道了要学习的内容,还要知其原理,即还要“知其所以然”。 A项是说谦虚与骄傲的后果,与知不知道学习内容无关;C项两句话都是说“要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不能破解悖论;D项是说学习和思考的关系亦不能破解。故正确答案选B项。 (3)B.3处 :“不讲卫生”偷换概念,应该是公共卫生,偷换成个人卫生; “讲不讲卫生”转移到“失业不失业”偷换论题; “只有有人扔垃圾清洁工才不会失业”必要条件虚假,以虚假判断做论据,论据虚假。 3.①处是指福楼拜超长篇幅与众不同的文字 ;②处是指包法利夫人颜色、形状装饰等特别的帽子。 4.D 5.D 无意象 6.C “要提供告诫他人的意义”窄化了 7.例如***作品中的***阐述了中“时间”对“空间”的意义(例子1分),传统文学中空间的意义依附于时间的意义。因为只有当我们处在一种有限的时间里,才会去思考意义。这个世界之所以可爱、美好,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有限性的时间里,时间是河流,永远在安慰我们,它会提供方法来缓解、化解矛盾。没有对时间的沉思,没有对意义的思考,所有的空间性的事物,不过是一堆绚丽的虚无,一堆绚丽的荒芜。(2分结合例子强调时间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够重新回到时间的河流当中去,我们过度地迷恋这些空间的碎片,我们每一个人也会成为这个河流中偶然性的风景,成为一个匆匆的过客。(结果影响分析1分) 但是从宇宙角度来说,时间是相对于人类才有的概念,时间告诉人类空间在此时此刻变化的位置,为人类寻求空间的发展提供方向。因此,时间有意义只是对于人类来说的,空间有意义是宇宙存在的,时空有意义就是人类发展的原始动力,这才是宇宙永恒的主题。(哲理思辨强调宇宙角度空间的意义1分) (可以借助第7段月亮的分析) 8.作者用了反复的手法可以用重音区别。(1分)第一次重音在“舒服”,引出下文具体展现夏天舒服、清新、充满活力的特点。(1分客观)第二次重音在“真”,体现人在夏天早晨写字读文的闲适并予以强调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1分主观) 9.这句话,看似粗俗,实则富有个性,恰是作者用力之处。(1分)用词之俗反而更好地突出栀子花“粗粗大大”“碰鼻子香”等极为朴实的特点。(1分)更呈现了作者与所谓“文雅人”完全不同的率真爽快朴实随性的平民情怀。(2分) 10.“夏天”更好。“夏天”是作品的主线,也是作品的中心、灵魂和“神”。全文淡淡地写一些事物,一种接一种,这些普通的琐屑事物都是夏天才有的。(2分)“夏天”平淡直白和文章的文笔与作者的个性完全一致。(2分) “碰鼻子香”更好,写的最为用力,最为传神,最有个性。(最高给3分) 11.热爱一切,对任何事物充满热情,只有真正地喜爱、细心地观察,才能有情趣地生活;(1分)充满童真,有真意、去粉饰、不斧凿、不卖弄,才能随性率性地生活;(1分) 腹有诗书才会在文白夹杂的语言中显出淡淡的幽默才能含蓄地呈现文人的灵性和高雅的情趣以及随遇而安的情怀。(2分) 12. D 长调 (2分) 13.C (2分) 14.孔子在《论语·述而》中提出“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此后“用舍行藏”成了儒家文人被动地在入世时对自己的积极鼓励在出世时对自己的安慰。(2分)而苏东坡则吟“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言任用我还是舍弃我取决于当时的执政者,而入仕当官还是隐退山林却取决于我自己的心意,完全是主动者,体现词人不为时势左右,豁达洒脱的情怀。(2分) 15.(1)称第一(2)拜访、造访(2分) 16.D、B (2分) 17. C(2分) 11 18.(1)张华向各位公卿推荐了他,后来太傅杨骏征召他担任祭酒。(倒装、辟)(2分) (2)别人将会说我是躲避灾祸,(这)正好是招致祸患的原因啊。(“贼”、“适”、“速”、判断句)(3分) 19.可以有两种理解。①陆机优。卢志(直呼其名)的发问表现出了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敬,陆逊当场予以回击,体现其善辩与胆识(2分);而陆云却劝陆机隐忍,委曲求全(1分)。②陆云优。卢志的发问源于对陆机祖辈父辈的不熟悉,陆云宽宏大量,不予追究(1分);陆机当场予以回击,傲气凌人,这种性格也是他最终遇害的原因之一(2分)。 20.①陆机才能出众,在司马颖麾下位居群士之上,引起他人怨恨;(1分) ②陆机志在匡正国难,不愿让位于王粹,加剧矛盾冲突;(1分) ③陆机傲气凌人,不听人言。(1分)④司马颖宠幸宦官,误信谗言。(1分) 译文: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陆机身长七尺,声如洪钟。年少时有奇才,文章盖世,倾心儒家学术,非礼不动。二十岁时吴国灭亡,退居家乡,闭门勤学,累积十余年。由于孙氏在吴国,而他祖父陆逊父亲陆抗为吴国将相,在江表有大功勋,深深感慨孙皓抛弃全部祖业,便评论孙权得天下、孙皓亡天下的原因,又追述自己祖父、父亲的功业,作了《辩亡论》。 到太康末年,与弟弟陆云一道入洛阳,走访太常张华。张华一向重视他的名声,如同旧相识,说:“进攻吴国的战役,获得两个俊士。”张华向各位公卿推荐了他,后来太傅杨骏征召他担任祭酒。范阳的卢志当着众人问陆机道:“陆逊、陆抗跟你关系怎么样?”陆机道:“正如同你跟卢育、卢廷一样。”卢志沉默不语。起身后陆云对陆机说:“远邦异域,理当不熟悉我们的祖辈,何至如此计较?”陆机说:“我们的父亲、祖父名扬四海,哪有不知道的呢?”评论者以此评定二陆的优劣。 当时中原多难,顾荣、戴若思等都劝陆机回吴,陆机仗着才能声望,志在匡正世难,所以不从。当时成都王司马颖推让功劳不独占,慰劳下士。陆机认为司马颖必定能使晋室兴隆,于是委身于他。太安初年,司马颖起兵讨伐长沙王司马乂,让陆机代理后将军、河北大都督,率领北中郎将王粹、冠军牵秀等各军共二十多万人。陆机因为家中三代为将,为道家所忌讳,外加客居外地做官,位居群士之上,王粹、牵秀等都有怨恨之心,所以陆机坚决请求辞去都督之职。司马颖不同意。孙惠等人也劝陆机把都督之职让给王粹,陆机说:“别人将会说我是躲避灾祸,这正好是招致祸患的原因啊。”于是任职。 当初,宦官孟玖的弟弟孟超一并被司马颖宠幸。孟超率领一万人为小都督,还未交战,就放纵士兵掳掠。陆机逮捕了主凶。孟超带铁骑百余人,径直到陆机麾下抢人,回头对陆机说:“蛮奴能作都督吗?”陆机的司马孙拯劝陆机杀了他,陆机不同意。孟玖却怀疑是陆机杀了他,于是向司马颖进谗言,说陆机有异志。司马颖大怒,让牵秀秘密逮捕陆机。于是在军中遇害,当时四十三岁。 21.B.(1分)22.颂扬大宋一统江山,劝说皇上应该努力传承而不该听从奸佞谗言割地分裂。(2分) 23.A(3分) 24.自谦,符合上疏者的身份(1分);以自己准备身先士卒、为国捐躯的忠心与决心收尾。(2分) 25.先是写曾经对新君就任充满期望(1分),而40天的现实却让他无比失望(1分),再对南宋朝廷投降求和予以严辞指责,指出不得在两河及蒲、解滕播大赦天下诏书的做法实质是不忠不孝,导致分裂灭亡夺去天下人忠义之气,无比激愤。(2分义正辞严,指出危害) 11查看更多